人靠衣裳马靠鞍,行走在外,官职和称号往往能给他人很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而在众多各色各异的称呼中,总有一些是听起来如雷贯耳,实际上却徒有其表,其中很多官职的权限还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弱,但字面上却依然看起来很霸气。
如果在南北朝时期,一个人拥有着“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徒、太傅、广陵王”组合起来的显赫官职爵位,在大多数人看来,这人即便不是位高权重,那也应该煊赫一时。
《北史》中,对于元欣生平的概括也与政治毫不相关:“欣好营产业,多所树艺,京师名果皆出其园。所汲引及寮佐咸非长者,为世所鄙。”
《周书》关于元欣的记载也是大同小异:“魏广陵王欣,元氏懿戚,从容禁闱而已。”
翻译过来,就是元欣是个宗室,除了喜欢种果树以外没干什么事,在民间名声和口碑还不太好。至于为何元欣的政治生涯会如此无所作为,首先要剥开他的种种官职头衔来看:
使持节: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是南北朝时期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权力次之的又有持节、假节。使持节属“节以专杀”之权,然而使持节在南北朝后期通常与刺史、都督等掌地方军政者同授,元欣的使持节显然是个荣誉称号。而在隋唐之后,使持节、持节也逐渐沦为了例授的虚职;
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之上,北魏太武帝时罢,后于北魏末年为尔朱荣重置,为权臣自居,但无实际职权,通常会兼任多个其他职位;
录尚书事:虽然地位显赫,也一度作为权臣标配,但因其拜授无策书(相当于委任状或任命书)、且无品秩,在北朝末期录尚书事这一官职已然式微,相当于皇帝的高级顾问,而在之后不久的北周,就通过行《周官》之制,将录尚书事罢除;
广陵王:献文六王爵,宗室,但不统兵也不治政。
至于太傅、大司徒等官职,随着北朝末年以三省六部为雏形的分权政治正在慢慢孕育,也逐渐演化为位尊而无实权的虚职。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从官职上看元欣身份地位几乎能与当时最大的权臣宇文泰分庭抗礼,为西魏宗室之首,但除了这些显赫的官位外,元欣并没有没有常备的兵权和治政权,吉祥物可能是对他最为贴切的描述。
这种位尊而无实权的虚衔制在西魏之后也一直被后世因袭,所谓“生进太傅,死谥文襄”,隋唐以后,“三师”等官职在权力贬值以后成为虚职,并无行政级别和职能,以授予为国家做过重大贡献的臣子的荣誉衔而存在。
到了明代这套头衔已形成完整的体系,以“特进光禄大夫”“特进荣禄大夫”等正一品散官头衔为首,下领文、武官员的散官头衔统分别数十种。而像太师、太傅等职位则作为虚职,以晚明名臣张居正为例,他被授予太师、太傅的官衔,但他的实际职务是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兼吏部尚书。
在三省六部制的不断发展完善中,即便理论上的最高官职位、居“三师”之首的太师,也只是位高权轻。
和八十万无关的禁军教头
……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林冲听得说道:“又是甚么多口的报知了。”两个承局催得林冲穿了衣服,拿了那口刀,随这两个承局来。
在《水浒传》的名场面——“误入白虎堂”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太尉高俅陷害,持刀进入白虎堂,高俅借此指控林冲携刀私入白虎堂,欲行刺自己。林冲百口莫辩。高俅本想制其死地,但在开封府尹的周旋下,才被刺配沧州,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八十万禁军教头”“太尉”“专等”,将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来,难免会给人林冲地位尚可的观感。
不过在水浒世界中,林冲虽然顶着这么一个威风的称呼,但实质上“八十万禁军教头”连个官职都算不上。这个所谓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并不是管理“八十万禁军”的老大,而是训练禁军武艺的“武术老师”。
在《水浒传》中,人们对官员当面都以姓氏加上官职名称呼,诸如“杨制使”“宋押司”等等。而林冲除了“教头”外,也一直被他人称呼为“武师”“教师”,这也说明林冲作为“老师”的工作性质,即便林冲在教头里比较有地位,在首都开封里,最多也就是个武艺不错的名师。
电视剧《新水浒》截图,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
不谈文学,在北宋历史上的教头,地位也并不高。教头的出现源自于名臣范仲淹,而教头在宋神宗之前,一度连编制都没有。北宋重文轻武,军官的地位本身就不高,教头在北宋禁军中只能算得上军吏,地位可想而知。此外,教头在北宋军中的数量也并不少。
《却扫编》载:“每指挥选少壮勇健者二十五人,先教之以弓弩、短兵,俟其技精,则补为教头,每人却俾分教十人,以次相授。”
按北宋制,教头通常由十个士兵中选出一人,继而进入“教头培训班”(步军司)训练,完成训练后再分派到各禁军中训练禁军,有时也有训练民兵的任务。
当时,一个教头训练的士兵大约在25-200人不等,即便按照最高标准,一个教头训练200名士兵来计算,在水浒世界中,80万禁军就至少4000名教头,即便“八十万禁军教头”听起来很厉害,但无论在北宋历史或者是水浒世界里,禁军中用一句“教头满地走”来形容并不过分。
大汉“将军”
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荫寄禄无常员。凡朝会、巡幸,则具卤簿仪仗,率大汉将军等侍从扈行。
——《明史.职官志》
大汉将军虽然名为将军,但并非行军作战的高级将领,而是殿廷卫士,兼事依仗、巡幸、宿卫,隶属于锦衣卫。“大汉将军”虽然和“将军”关系不大,但“大汉”一词却算是实至名归。
生活于元末明初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对于“大汉将军”得名由来做出了解释:“国朝镇殿将军,募选身躯长大异常者充,凡有所请给,名曰'大汉衣粮'。”
而除了名字很强大以外,大汉将军的卖相也是相当不错,《明太祖实录》记载:“凡早晚朝及宿卫扈驾,俱执金瓜,披铁甲,佩弓矢,冠红缨铁盔帽,列侍左右。”
大汉将军的盔甲依照明朝甲胄的最高规格,身着金甲白盔或者白甲金盔,皆用制作工艺繁琐的山文甲,披挂全套带护臂,戴凤翅盔簪缨高耸,华丽程度可见一斑。
《出警入跸图》中手持金瓜锤的大汉将军们
大汉将军容易唬人,除了精良的装备以外,也与明初明军的作战体系有关,明初并不仅仅将“将军”一词作为对将领的称呼,作为一种职衔,“将军”也同时隶属于征战时的行伍官系统,位列于明确军队的指挥系统。
在明初行伍中,存在着这样的行伍序列:
征虏大将军:明初各将领中级别最高,统帅全军主力,常作为一场大规模战役的总指挥,在早期对于北元的大规模战争中被任命。
征某将军:比征虏大将军更次一级,负责指挥统筹单独一路的战事。
副将军:作为征某将军的副手,协助指挥战事。
参将:位列将军和副将军之下,是明朝建立伊始参与各类大型战役所设立的辅助将领。
这样的行伍系统,既能保证有效的统辖军队,同时还授予灵活,不受原本官职的限制。既有徐达、常遇春等开国元勋担任,也有高级卫所军官被选拔,这样的军事体系灵活多变,同时适应规模不一的战争,这样的“将军”在明初也颇有地位。
而“大汉将军”,并不属于明初行伍序列,是个最多时足足有一千五百人的团队,因为既有名头又有卖相,很容易让人们对于名色各异的“将军”产生混淆,也对大汉将军的职能产生了误解。
如果将明初的大汉将军同当时的文学作品做个对比,和《西游记》里沙僧曾在天庭任职的卷帘大将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陪都六部:明朝官员“调养院”
“院在太平门外,惟操江、全院间来同堂。四五御史,雍容礼貌,体统森严,殊无事事。”
曾在明朝南京工部任职的张瀚,在其著作《松窗梦语》中留下了这段在南京工作时无所事事的感慨。在明朝,南京与北京的官职,即使名号差不多,但真正的职权可是相差不少。
南京有些官员为什么那么闲,甚至被后世调侃为“调养院”?
这还要从朱棣迁都北京说起。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并没有立马将北京定义为皇帝的常驻地,而仅仅是作为“行在”,一直要到明英宗正统年间,北京才正式转正。与此同时,南京首都的地位也并没有被取缔,而是采用了南北两都制,南京六部也因此保留。
南京六部的设置和北京六部区别不大,官员的品秩也是南北如一,南北六部各设有尚书一人(正二品)、左右侍郎各一人(正三品,南京六部无左侍郎),都察院设有左右都御使(正二品,南京无左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全都御史(正四品),下辖十三道监察御史一百一十人。
明朝官制简表
权力机构设置如此,但因为国家政治中心北迁,南京六部的有些部门,诸如工部、礼部也就开始不怎么管事,而其他部门则要受制于北京的部门。
南京户部:掌管了部分的税收管理以及盐引颁发,负责帝国命脉的漕运事务,在玄武湖附近还保存了全国的黄册(户口档案),但财政要上交北京户部;
南京兵部:负责整个南直隶地区的军务,形成了以守备、参赞、内守备等官组成的权力体系,是南京六部中职权最高的部门,必要时有权力调兵支援北京,但在军力调动上也多受北京掣肘;
南京刑部:在南直隶地区有司法权,职权简单,与都察院等刑名机构少有事务;
南京吏部:掌握了南直隶地区官员考核和七品以下人事任命,但其吏部官员任命和选拔则受北京掌握;
南京工部:主要负责应天府区域内各地的修葺,职务简单;
南京礼部:皇帝很少来南京,即便祭祀也要事先让北京方面同意。
对于上述种种,南京六部受到北京六部限制的事在明朝并不鲜见,不少南京官员对此也感觉很憋屈,毕竟虽然名号差不多响亮,但只要加上“南京”二字在前,无论是价值还是职权都要贬抑不少。也因此,南京六部也被当成官员的“调养院”,成为在北京仕途不顺或即将致仕官员的一个职业生涯缓冲点。
名不符实的背后
在历史上,各种名不符实的官职或称呼层出不穷,或因王朝更迭、制度嬗变贬值,或因字面意思模糊让人想当然,但在名不符实的背后,纵观历史变迁,其实也蕴含了国家制度、人文思想的变迁。
正如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所说的:“惟藉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惟对现在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