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两方面来回答,一是二河河“落霞三部曲"的立场,二是二月河个人人生观。

??? 首先,被二月河自已称之为“落霞三部曲"的清宫帝王系列小说《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一经问世,便引来社会广泛关注。在后来改编成电视剧后,更是走进了千家万户。

????二月河创作条件非常艰苦,资料来源也比较狭窄。为了搜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素材,他整天泡在南阳图书馆查找资料,还常到旧地摊、废品站、书店仓库寻觅,一旦发现有关清代资料,不管正史野史、戏本小说、日记档案、经商理财、俚语方言、风俗故事等,统统收集回来。

????? 二月河三部曲出版后,因书中极力歌颂满清三帝而饱受争议,批评之声不绝。

????? 其中就有刘勇发表《劝君慎读二月河》的文章,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在二月河的笔下,雍正是“内圣外王”、勇于自省、正大光明、关爱臣民的英明皇帝,乾隆是一个“宽厚仁爱”的慈祥老人,雍正当上皇帝后只吃“四菜一汤”,乾隆爱臣子、爱百姓、爱情人、爱宫人、爱动物、爱传统文化......活脱脱就是一个率真博爱的老头。"

???? “在二月河的笔下,“康乾盛世”里残暴的苛政成了“新政”;血腥的宫廷内斗演化成了“正义”与“非正义”的道统斗争;靠屠刀和“密札”驾驭臣民的君主成了创建盛世的千古一帝。"

??? 把满清政治的黑暗、社会的腐败都归结为个别官员的行为,与皇权机器没有任何关系。

???? “于是,我们在二月河作品中看到的,是他对于满清帝王发自肺腑的崇拜、赞叹、敬仰和惋惜,是对康乾盛世的由衷赞美和缅怀。"

????? 作者最后也说了,“文学才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一个作家的作品,在价值判断的方向上向读者提供了错误的指向,那么文学作品就失去了它本应存在的意义。"

??????? 作者在这里讲的还是很有见解的。二月河的历史观确实是以“满清"为正统,自然就有了偏颇的创作思路,同时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他收集的资料范围有限,途经来源不正。或多或少对其创作有了局限性,如果能去国家图书馆或历史档案馆找到一手资料,也许会有新的认识。

??? 其次,二月河的人生观也许有偏激之处,似乎总以自己为中心,不愿意去认真深究历史真象,喜欢把传说当历史,而且总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这样也就造成了历史观的扭曲。

??? 比如:热播的电视剧新《三国》,因将躬耕地“搬”到了襄阳而引起南阳的强烈不满。著名作家二月河等就此话题接受了采访,并说:“请大家不要相信《新三国》说的",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

????? 躬耕地之争,严格来讲是史学家探讨的问题,可二月河却硬要把自己当历史学家来发号司令。

??? 后来导演也解释《三国》也是文学作品,可他们揪着不放,然而“落霞三部曲"同样是文学作品,他却允许自己去随心所欲去创造!

??????? 正是基于以上几点主要原因,“劝君慎读二月河”应该是很有道理的!没有正确的历史观,就不能有正确的处世态度,没有正确的处世态度,自然也就很难创作出让人民满意的文艺作品。




最佳贡献者
2

一、他人品有问题

二、他编的故事与历史无关

三、他三观不正,编故事也是歪的

四、所有的文学作品都不值得信任

五、珍惜自己的时间

3

因为,二月河是封建集权制度的吹鼓手。

唐诗:

五原春色归来迟,

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

正是长安花落时。

这首诗正是二月河的自画像:

他的作品宣扬的封建集权制度的所谓“盛世”,使龙的传人传的龙型原始科学社会文化“五原春色归来迟”,与反映不同意见的龙抬头、龙人牛鼻子、“二月垂杨未挂丝”,没丝毫关系。“即今”天科学社会的历史潮流,使“河畔冰开日”,“正是”二月河”及其鼓吹的封建集权制度“长安花落时”。




4

粉饰清史第一人!掩盖满清第一人!鼓吹盛世第一人!二!二!二!月!月!月!河!河!河!清庭闭关锁国,残虐汉人,历史倒车一个世纪!编小说第一能人!后无来者!

5

其实他的作品我还真没有读过,不过作品名字倒是知道一些,被称为“落霞三部曲”,实事求是的说,作者本人为了写书是下了功夫而且是大功夫的,作为文学作品在影响力上也是很成功的,作品的电视剧改编也更进一步促进了小说的传播。当然电视剧拍的也相当精彩有趣味,这也和小说是密不可分的。

以上是单纯从一个作家、小说家的层面去评论一下他的作品和影响力。记得在一个电视采访上看到作者自己介绍说其实他刚开始的志向是研究红楼梦,结果在一次红学会议上被改变了想法开始研究清代历史,最终决定写帝王小说。现在题主的意思好像不是从单纯小说学术上提问题,我已经说过,从这方面来讲作家和作品都是成功的。现在从历史层面谈论一下题主的疑问。为什么会有人告诉你要慎读?我觉得他可能是对作家的作品有自己的意见,具体我感觉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落霞三部曲”写的很成功,描绘了一幅幅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最后的辉煌的大气磅礴、风云激荡的宏大历史画卷。但这样以小说的形式写一个不算久远的封建帝王和他的王朝应该是现代小说史上的一次尝试,那么既然是第一次尝试就难免存在争议,比如历史可不可以这样小说化,小说里与历史不符甚至相冲突的地方应该怎么解决,小说对历史的吻合度有多少,又该怎么把握,等等。因为小说文体的特点,它是要力求内容精彩、故事起伏跌宕来吸引读者的,而历史就不那么会按照小说的要求来递嬗,历史是写在历史书里的。

  2. 小说的传播还有诸多限制,比如对书籍、文化程度等等的要求,但小说改编成电视剧后,内容可能会进一步戏剧化而且受众已经普及和社会化,这样就会存在普通观众把电视剧当历史来记忆和传播的可能,毕竟普通大众不可能都精通历史。

所以说,对于有人对你说的慎读也不必过于敏感,只要你能抱着读小说的理性心态去读这些帝王系列的小说,能够让你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就可以了。

6

他有病吧,二月河作品的特点,强调传统治理的经验和成败,不要单纯以为君王唱赞歌来绑架他,真正的中国人会从中借鉴和扬弃。二月河多么厚道善良的人。

7

在疫情期间的2月读完了二月河先生的满清三部曲《康熙大帝》巜雍正皇帝》《乾隆皇帝》13卷共500万字,全书行云流水,恢宏大气,三代帝王,文韬武略,殚精竭虑,创下了流芳千苦的"康乾盛世"。千多个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中有后宫丽人,异域各族,下至黎民百姓,人物鲜活浮现,栩栩如生。风土人情,风花雪月,世景百况,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儒释佛道等,既有波澜壮阔的大气,又有细致入微的情节描写,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清朝盛世的历史长卷。

当然由于二月河先生的个人学识、文学素养,资料收集的难度性,中年创作条件的艰苦性,世界观历史观的局限性等多种原因,造成了该书以歌颂帝王统治阶级的正统性,忽略了残酷镇压的血腥性,天下盛世人民安居乐业,少有的流离失所生活苦难及史治腐败,仅归结为少有的官员私为,兴兵征战,统一大业皆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军事行为。也是该书的历史局限性评价指责颇多的原因。

总之这是一部耐看好懂的历史通俗演义小说,不要当成正统清史研究性来读即可。


8

著名作家二月河写的帝王三部曲即: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乾隆皇帝,主要描述帝王将相之间的权谋、争斗、打杀等。 但该三部曲,书中的内容与真正的历史出入很大, 很容易使人们把该书与真正历史相混淆,产生错误的认识。所以人们认为,应当慎读二月河的帝王系列。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9

二月河的作品,尤其是三部曲改编成电视剧而为大众熟知。

不论是电视剧也好,小说也罢,在二月河的笔下,康熙、雍正、乾隆都是好皇上。

  • 康熙
  • 雍正
  • 乾隆

如果看正史,确实会有出入。毕竟,人无完人,而且怎么会都这样好,书中的皇上好似从未犯错。不说完美无缺,但也是少有瑕疵。

比如拿小编最喜欢的康熙大帝来说,康熙年少继位,十四岁亲政,十六岁智擒鳌拜,而后平三藩,收复台湾,剿灭葛尔丹,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他智慧与勇气并存的见证。

当然,这些伟业非一朝一夕能成就,幼年苏麻喇姑、魏东亭常伴左右,年少拜师伍次友,青年遇周培公,启用小毛子,盛世启用高士奇、费扬古,姚启圣、施琅,万年启用方苞、张廷玉等等。

这些人应时而生,康熙顺势而用。四卷本中最惊险的应为第二卷,惊风密雨。康熙要平三藩,伍次友怀揣平藩方略被吴三桂的人抓,幸而有李云娘相助,太医胡宫山本已隐世也再度出山。伍次友成了半个主角,小毛子,紫云姑娘,反派杨起隆,朝廷的,吴三桂的,各方手下的小人物各有特点,各有他的能人之处。

而最印象深刻的两句: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这句是新宠张廷玉和高士奇分享他的为官之道。为臣子,虽然表现自己很重要,但是明哲保身更重要,中庸为上上策。

  • 张廷玉
  • 高士奇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这是杨起隆出的谜语,李光地告诉康熙答案,引起康熙一番感慨,先祖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尽管文治武功,康熙已是上乘,但终归是满族血统。几千年的汉族文化,是消灭不了的。当世大儒、学术名流,宁可在家种地,也不愿出仕为官。明摆着是对异族统治的不服。天下士子们的心,最难收服。还是要用时间来证明,满族皇上,也有能力让汉人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 杨起隆剧照~

小编认为,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在于文学性,二月河的小说已经明码标价他的体裁就是小说,所以个中思想观点、政治倾向都只是仅作参考,只要不是正史,你管他什么倾向性?只要不有违道义就可以嘛。

文学作品只要可读性强,能从中学到东西,就挺好。何必纠结太多?

10

我同意大家一定要慎读二月河。

二月河的主要功劳是写了康雍乾三个皇帝的传记小说。

《康熙大帝》表现了康熙在各种矛盾的漩涡里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英雄本色;肯定了他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统一祖国、开创王朝鼎盛局面所做出的历史功绩。

《雍正皇帝》把雍正写成创建了清王朝“康乾盛世”的三位杰出帝王之一。他生活在两位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即在位61年的康熙大帝和在位60年的风流天子乾隆之间,犹如耸立在两座高峰之间的又一座高峰,他承先启后,是“康乾盛世”中功不可没的一代帝王。

《乾隆皇帝》更是写乾隆胸怀大志,要做超迈千古之帝,一心开创大清盛世。他坚持推行以宽为政的施政方略,革除前朝苛政。重视直臣能吏,简拔新秀,整顿吏治,对贪官污吏严加惩处。他励精图治,蠲免赋税,使民休养生息,并不断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派能吏赈灾济民,杜塞乱源。先后进军大小金川、西域和台湾,平息叛乱。让纪陶主修《四库全书》,以收束笼络天下士子之心。乾朝逐步走向生业滋繁的隆盛之世。

二月河吧康雍乾三朝描写为太平盛世,为康乾盛世张本,但康雍乾时期真是历史上的盛世吗?答案是否定的。

清朝对中国经济的破坏是从圈地开始造成。清初大规模地圈地导致“近畿土地,皆为八旗勋旧所圈,民无恒产,皆赖租种旗地为生”。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生活悲惨,以致“人民背井离乡,有父母夫妻同缢死者;有先投儿女于河而后自投者;有得钱数百,卖其子者;有刮树皮抉草根而食者;至于僵仆路旁,为乌鸢豺狼食者,又不知其几何矣”。清初的圈地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八旗子弟根本不懂农业生产,土地圈到手也不会耕种,造成大量土地资源的浪费。圈地同时加剧了社会矛盾,不但加剧了汉满之间的民族矛盾,也加剧了满族八旗之间的内部矛盾。虽然康熙24年停止了圈地,但那时土地已经基本上被圈完了。

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的一百多年,江南的米价增长了四倍,田价更是疯长了十倍,老百姓来买不起米,幸亏大明万历年间番薯引进到中国。虽然番薯味道单一,营养价值也不高,但是也可以用来果腹,所以有人把康乾盛世戏称为番薯盛世,也是有道理的。

康乾时期人民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一个英国使团来中国,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给了使团极其丰厚的赏赐,甚至连船上的黑奴都有份,金银珠宝、食品衣服不计其数。使者把吃不了都已经发烂的肉食扔进大海里,大清的穷人就围在岸边,见到扔进海里的腐烂食物就跳进海里疯抢打捞,带回家做食品。

使团中的英国人约翰·巴罗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房屋通常都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

康乾时期手工业也是凋零的,丝织业方面江南出织锦,但是由于宫廷大规模的征调,远远超过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有的品种的锦缎甚至从此绝迹。《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辈就是管江南丝织业的。冶铁是明朝经济的重要支柱,据估计,在鼎盛时期,铁厂的工匠在2000人以上。而年产铁量也在70万吨以上。但康乾时期政府严格限制,曾经在大明的时候欣欣向荣的冶铁厂,清政府的态度就是关闭,对于不能关闭的,就抽之以重税。横征暴敛再加上粗暴干涉使手工业大面积破产。

康乾时期文化上也是反动的。吹捧乾隆的人说他文治武功,十全老人,文化上吹捧了“四库全书”。其实《四库全书》的超级过程不是继承文化,而是消灭文化。乾隆以下旨以修书为名,大肆从天下各大藏书楼中掠夺孤本书籍,借此机会销毁了大量对满清不利的书籍。据统计销毁一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馀种、8万馀块。除了焚毁书籍,清廷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明代档案仅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朝兵部档案,也有少量洪武、永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朝的官方文书。禁毁书籍与四库所收书籍一样多。明清之际,黄道周、张煌言、袁继咸、钱肃乐、顾炎武、黄宗羲、孙奇逢诸人的著作,均于例禁。明末清初很多历史事件都无法查证,只能听乾隆一个人说这段历史了。

文化上最可恨的是大兴“文字狱”,是清代统治者加强思想、文化控制的措施之一。也是世界历史为止罕见,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文化恐怖制度。何西来为周宗奇《文字狱纪实》所作的序中说:“清代文字狱,主要集中在前期,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君王,绵延一百三十余年。无论就时间之长,案件之多,还是规模之大,株连之广,花样之翻新,手段之残忍来看,在中国的封建时代,都是没有前例的。”

康熙时期有明史案、黄培诗案、南山案、朱方旦案;雍正时期有年羹尧案、谢济世案、陆生楠案、吕留良案、屈大均案、“清风不识字”案、“维民所止”案;乾隆时期有王锡侯《字贯》案、徐述夔《一柱楼诗集》案、“古稀罪”案等。

乾隆大兴文字狱的目的是借此彻底消除汉人的反清民族意识。实际上,大多数因文字狱受害人并没有传播反清思想。一部分人只是一时性起抒发对剃发易服的一丝不满,对明朝的一些眷恋,对自身境遇的悲叹。更多的受害者纯粹是统治者望文生义的结果。鲁迅先生曾经对清代文字狱有一段精辟的概括:大家向来的意见,总以为文字之祸是起于笑骂了清朝,然而,其实是不尽然的。有的是鲁莽;有的是发疯;有的是乡曲迂儒,真的不识忌讳;有的则是草野愚民,实在关心皇家。

康雍乾三朝对中国最大的祸害是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走向。中国本来应该最早进入现代社会的。早在宋朝时期商品经济就有了发展,纸币开始出现,市民阶层形成。但由于元朝取代了宋,落后的游牧民族代替了农耕民族,生产力倒退了几百年。到了明朝末年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在中国出现,明朝时我国GDP占全世界的91%。但进入清代,又一次让中国的历史进程 开了倒车。随着欧洲各国都纷纷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工业革命纷纷到来, 我国GDP已经开始落后,加上政府机构腐败,国家政策失利 ,西方大部分国家都已经走在中国前面。

乾隆在位六十年,英国人完成了工业革命。人类的创造力喷涌而出,工农业产值成百上千倍的增长。社会制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乾隆十三年,《论法精神》出版;乾隆四十一年,美国宣布独立;乾隆四十五年,法国爆发大革命;乾隆退位后第二年,华盛顿拒绝担任第三任美国总统。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这都是乾隆在位时间,这位中国皇帝在干什么的?康熙会见英国使者时问:“贵国在哪里? 是否与我国接壤?”可见大国天子不过是井底之蛙。

英国使团为乾隆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没有对他产生丝毫的触动。他感兴趣只是西方钟表并以此为玩物,而对生产力发展的科技成果毫无兴趣。乾隆皇帝用文字狱为手段,通过六十年的时间,把民众关进了他精心打造的牢笼里。他把中国人变的驯服、听话、忍耐力强,丧失了骨气和开拓精神。在“康乾盛世”的外衣下,蛮夷变成了文明人,而我们却退化成半野蛮人。

二月河虽然也承认乾隆时期,土地兼并矛盾愈演愈烈,官场贪贿荒淫糜烂不堪,边患不已,危机四伏,树大中空,晚年的乾隆好大喜功,多有失政,又任用和珅等佞臣,黜退贤良,国势逐渐江河日下。但康雍乾三朝盛世,三个皇帝是明君的看法却因他的吹捧而深入人心了。

不仅如此,二月河还带了一个坏头,除了他的三部小说都被翻拍了电视剧,从他开始,什么《宰相刘罗锅》、《康熙微服私访记》、《李卫当官记》、《铁嘴钢牙纪晓岚》吹捧康熙雍正乾隆的电视剧不断出现,把康雍乾三个皇帝吹捧为圣明君主。还有以《甄嬛传》为代表的一批清宫剧也得到一些不懂世事的小青年的喜爱,刮起了中国文坛的一股歪风,而这个风头就是二月河。

从历史科学的眼光看,康乾盛世不是盛世只是一个笑话,新时期是二月河把他又重新把这碗剩饭炒热了,而且还不断翻新花样,闹出更大的笑话来。他的作品获了很多奖也是一个笑话。所以我们要慎看二月河。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