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书里,八贤王除了还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的四子这个身份,还是叫赵德芳以外,其余的描写完全跟真人不搭界。
书里说道,赵匡胤临死前,封了自己的四子为八贤王,并赐金锏,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臣”,而他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想让儿子监督“兄终弟及”、接了自己班的弟弟赵光义(宋太宗)。
随后,这个八贤王,就成为正义的使者,公平的化身。他神通广大,“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他正气凛然,仗义执言,他至高无上,震慑昏君奸臣,总能在关键时刻出现,助杨家一臂之力。
凭历史常识来判断,有书君认为,《杨家将》中的八贤王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这不仅是因为八贤王的故事都来自评书和民间唱词,正史中均无记载,最关键的是:在古代中国,什么样的权力能超越皇权?如果不是傀儡,哪个皇帝会容忍这样一个时常爬到自己头上行使正义的王爷?
那既然赵德芳的为人怎样,我们从正史上完全看不出来,为什么小说和戏曲中,他又变成一个形象突出的正面人物了呢?
原因应该是,他的出现,不仅增加了戏剧性的冲突,还满足了人们崇敬忠臣、惩处权奸的心理需求。正因为如此,这位虚构的戏剧性人物“八贤王”赵德芳,才会如此栩栩如生地活在人们的印象中。
因此,广为流传的宋代“八贤王”其实应该是由宋初宗室的一些轶闻,加上人民群众的感情倾向,经过剧作家的艺术加工,融合而成的一个人物。
那么,姑且不论“八贤王”的真伪,赵德芳此人确系宋太祖赵匡胤的儿子啊,为什么太祖驾崩时他没能继承皇位,却由他的叔叔赵光义继承了呢?下面有书君就这个问题来做一下详细的解说:
一、太宗赵光义乃是合法继位。
为什么说赵光义的皇位是合法继承来的,我们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金匮之盟”:
据史书记载,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杜太后问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太后却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应当吸取教训,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光美,光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
赵匡胤一共兄弟三个,除他之外,还有光义,光美两个弟弟,此时都正值壮年,年轻有为。而他自己有四个儿子,老大赵德秀和老三赵德林都已夭折,剩下赵德昭和赵德芳兄弟俩尚且年少。
杜太后这意思无非就是担心老赵家江山社稷大权旁落。当下,太祖泣拜接受教训。杜太后便让赵普将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
金匮之盟的真假咱先另当别论,但它的确可以证明赵光义即位的合法性。既然叔叔合法继承了父亲的皇位,当然也就没赵德芳兄弟俩什么事了。
二、太宗赵光义是弑兄篡位。
这种说法来自于一起叫做“斧声烛影”的千古谜案。
这件事发生于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二十日。这天开封城中风雪弥漫。赵匡胤心情很好。他派人将弟弟赵光义请来喝酒。兄弟俩喝到酒酣耳热之际,不知为何,赵匡胤将旁边侍候的太监宫女统统支走了。
关于这场夜酒,史书记载,遥见烛影之下,赵光义时不时离开席座,看样子似乎有谦逊退避之状。三更时分,这场夜酒终于喝完了。这时,院子里的积雪已经下了数寸,宋太祖拿着一把玉斧在地上戳雪,一会儿回屋,解衣上床,鼻息如雷。
当晚,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驾崩,时年仅五十岁。宋太宗赵光义在太祖的灵柩前继了皇帝位。
宋太祖之死,“烛影斧声”留给后人一个千古谜案。很多人据此怀疑赵匡胤死于亲弟弟赵光义的谋杀。
假设谋杀案成立,那么有这么一个处心积虑谋夺皇位的政治野心家的叔叔,时年只有18岁的少年赵德芳,能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三、赵匡胤根本没打算传位给儿子赵德芳。
首先,中国传统的合法皇位继承方式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赵德芳作为赵匡胤的四子(当时老大老三都已早亡,只剩老二赵德昭和赵德芳),如果赵匡胤真的打算传位给儿子的话,也轮不到赵德芳。
其次,当时的赵德芳年仅18岁,从未参与过朝中政务,职位也就仅仅是个挂名的“贵州防御使”,而且还是个“庶子”(其生母身份低微)。可谓无名无权无人。一生雄才伟略的赵匡胤应该不会如此糊涂,拿刚刚建立的宋朝如此冒险。
而且,如果赵匡胤真的想传位给幼子赵德芳,他至少应召集顾命大臣(即托孤大臣)交待后事,嘱托他们好好辅佐幼主。然而自宋代以来的相关史料中,找不到任何关于赵匡胤驾崩时召见大臣或者大臣进宫的记载。
在国家尚未完全统一之时,就把国家交给一个手中没有任何权力,也没有兵权,更从来没参与过政务,甚至没有一个朝中大臣的扶持的,年仅18岁的皇子,宋太祖怎么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
还有,据说杜太后死后没多久,赵光义就被封为了开封府尹。赵普被罢相以后,赵光义又被封为晋王。在五代十国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既是开封府尹又是亲王,不出意外未来肯定是天子。宋太祖的这一系列行动,足可以证实“金匮之盟”的真实性。
而“烛影斧声”这件事,明显是经不起推敲的。大家可以想象,能杀人的斧子必定是利刃。即使皇宫里真的竟然有利斧这种杀人武器。可是,杀人的方式多了去了,宋太宗赵光义那么足智多谋,怎么会笨到用斧子去杀人呢?这实在是有悖于常理。
通过以上分析,关于当时继位的为什么不是赵德芳的原因,有书君倒是更倾向于第三种。就是说,即便没有“金匮之盟”和“烛影斧声”,赵德芳也是不会继位的。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