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为什么《亮剑》中,孔捷可以笑到最后?

为什么《亮剑》中,孔捷可以笑到最后?

2020-09-24 15:32阅读(64)

为什么《亮剑》中,孔捷可以笑到最后?:丁伟、李云龙、赵刚,这三个人,他们的个性里面都有一点,是孔捷没有的,那就是主观能动性。尤其是是赵刚,还有知识分子

1

丁伟、李云龙、赵刚,这三个人,他们的个性里面都有一点,是孔捷没有的,那就是主观能动性。尤其是是赵刚,还有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色彩。

这样的个性,在上级眼里,就是容易主动犯错误惹麻烦的。

要说犯错误,晋西北这铁三角都犯过错误,丁伟跟李云龙一样,是啥都敢干,最后作报告的时候,弄出个天大的“错误”,李云龙就不用说了,也是啥事他都敢干,而且惹事惹得勤快,惹得多,并且什么人他都敢惹。这赵刚前期就不用说了,敢带着枪带着手下把老总架走,就算李云龙当面也不敢这么对老总吧。

但是,孔捷,你有没有见他主动惹过事犯过错误?

一开始,被偷袭,犯了错误,团长被撸了,那是被动的。后来参与李云龙的攻打县城的阻击战,被动的,再后来收编土匪,算是主动了一次,还被李云龙搅黄了。

在领导眼里,孔捷就属于那种能干,胆子也不小,但是听话乖巧的类型,不主动惹事,不会主动犯错误给上司惹麻烦。

反观李云龙丁伟,不听话,天天惹事,虽然你能干,我也会提拔你,但是算不上心腹。

举个细节例子,去军事学院学习,丁伟李云龙都说,学习学个屁,虽然孔捷也跟着哈哈哈笑,但是他就没说话,他也没说学个屁。就他俩牢骚多,李云龙还讽刺孔捷当政委了,这万一让领导听到了,你说在领导眼里,谁可靠谁不可靠,不是一清二楚了。

所以,孔捷在这几个人里,笑到最后。

2

抗战+解放战争题材的电视连续剧,是根据都梁同名长篇小说《 亮剑》改编,电视剧拍到丁伟、孔捷和李云龙,这三个昔日晋西北战场上国民革命第十八集团军(习惯仍然称“八路军”)抗战时的“铁三角”,在老师长刘伯承担任院长的南京军事学院深造毕业,于1955年9月27日,各自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以后,全剧就不得不戛然而止。

以后由于丁伟、李云龙包括赵刚少将的命运太过坎坷,涉及到了许多历史上存在的,即便当下仍然回避的敏感事实,实在是拍不下去了,否则,作品肯定不过审,作为我等六十年代过来的读者和观众,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本文涉及到孔捷笑到最后,是离不开都梁的同名长篇小说《亮剑》的,如果当代观众只看电视连续剧,而不看小说《亮剑》的话,其实,对于孔捷笑到最后,可能就会莫名其妙。

孔捷凭什么笑到最后,因为剧中的丁伟、孔捷、李云龙三人,都是在军长(其中李云龙系代理军长)位置上,被选拔到南京军事学院深造的,同时被授予陆军少将军衔而全剧终,都是笑到最后的人物。

丁伟,剧中是第18集团军第28团团长,人物当出场时,是被总部通讯员中途拦截下来,此时刚要去延安抗大学习。

由于李云龙在苍云岭战斗中,不服从总部的命令从日军兵力薄弱处突围,却偏偏要和日军坂田联队硬扛,选择从其正面突围,属于战场违抗军令。

李云龙尽管完成了掩护总部转移,以及率部突出重围的任务,但仍然被总部副总指挥撸掉了新一团团长的职务,发配到军区后勤部被服厂当厂长,由丁伟接替新1团团长的职务。

孔捷,人物出场时,是独立团团长,在日军华北方面军特种作战部队山本大佐率部奔袭第18集团军总部时,路过杨村时,与孔捷的独立团打响了遭遇战,由于惊慌失措以及战场指挥不力,导致1个营的兵力折损大半,而日军仅在战场上遗留了冲锋枪弹壳和1顶不反光的钢盔。

惹得第十八集团军副总指挥大怒,要将孔捷发配到总部喂马,同时将李云龙调过来,担任被打残的独立团团长,细心的李云龙通过对日军在战场上遗留的冲锋枪弹壳和不泛光的钢盔,从地图上判断出日军偷袭的目标是总部,而绝非针对孔捷的独立团。

此时孔捷心情豁然开朗,给总部挡了子弹,哪怕独立团打光自己挂了都值了,打孤军深入李家坡的日军山崎大队时,副团长孔捷身先士卒表现出色,负伤以后离开独立团,此后,成了第129师第386旅新2团团长,与丁伟的新1团、李云龙的独立团形成晋西北我抗日力量的“铁三角”。

李云龙,第129师第386旅独立团团长,此人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却在战斗中成长,善于带兵打仗,但打仗从来不按常理出牌,没少犯错误,因此,常挨上级的骂。

其实,在红四军长征时,李云龙就已经是团长了,由于长征时与兄弟单位抢粮,曾被削去军职,当过马夫和伙头军,但不久又都官复原职,毕竟战争年代,对会打仗的军事干部不用,实在是人才的莫大浪费。

丁伟、孔捷、李云龙,晋西北抗战时期我军著名的“铁三角”,都是打仗的料,一个比一个牛,但谁也不服谁,相比较而言,丁伟和李云龙,都是上级眼中的“刺头”,会带兵打仗,但却也常给领导惹祸添麻烦。

丁伟,在解放战争中,是东野著名的王牌纵队司令员(四野王牌军军长),打了胜仗以后,就进城喝酒跳舞,军队自酿的酒还用来上市换钱。进城喝酒还搂着女人跳舞,在其他纵队司令眼中,就是生活作风和组织纪律的问题了,常有人向野司打其小报告。

具有远大的战略眼光和天才的战术指挥,以及超前的战略眼光的丁伟,从其毕业论文就得出强大的北边友好邻国未来将对中国将形成巨大威胁的结论,让参与论文答辩的其他指挥员目瞪口呆,成了军中被指指点点的对象,幸亏有爱才惜才的刘帅保护,论文才得以顺利通过。

此后,在庐山会议上,性格刚烈的丁伟,为某元帅仗义执言,被免去了某军区参谋长的职务,并被下放到某农场,就没有了任何消息,人物最终的结局,就不知所踪了。

李云龙,性格脾气非常火爆,战争年代战时吃紧,上级能够容忍此人的脾气,和平年代没有仗打了,就不一样了,没有人会惯着李云龙,因此,升级提拔就非常困难了,以至于到死时,军长前辍仍然有“代理”两字。

此外,李云龙嫉恶如仇的性格,与某些运动就格格不入,肯定思想跟不上了,一根筋的脑子转不过弯来,尤其是昔日同生共死的战友赵刚少将夫妇的自杀,给了李云龙极大的精神刺激,不愿被人侮辱的李云龙,就用当年晋绥军第358团上校团长楚云飞相赠的雄性勃朗宁小手枪开枪自尽。

孔捷,是晋西北“铁三角”中打仗悟性最低的一个,指挥作战能力始终无法和丁伟和李云龙相提并论,尽管成了我军高级指挥员,解放以后,应该晋升到了大军区副职,但仍然保留着农民的纯朴和憨厚。

当然,相对于丁伟和李云龙这两个领导眼中的“刺头”,自然更受上级的抬爱了,因此,即便有运动时,孔捷将军都能顺利过关。

书中的孔捷最终抚养了赵刚和李云龙的子女,毕竟三人在晋西北都是过命的兄弟,孔捷是丁伟、赵刚、李云龙这几个人中,唯一得以善终的人物,人生的结局也是非常完美的,丁伟、赵刚、李云龙三位正直的军人就都非常可惜了,真的让读者唏嘘不已,非常感慨。

3

自古以来,中国军人的传统操守被做如下标签:

第一,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套用一句当年的流行语就是,理解得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第二,忠诚为要务,不忠诚的军人再能打也不成。第三,军人以带兵为纯粹,尽量少参与政治。

记得,这里不包括胜败,因为没有常胜将军。



李云龙,第一条做的太不好,经常抗命,对上级而言,即便你做的再好,哪怕是最后打了胜仗,抗命这个毛病也是不能惯着的,军旅之事,以一成,以二三败,必须保证命令的一元化和高度执行。第三条做的也不好,原著里最后李云龙对运动不理解不支持,被逼自杀身亡。



赵刚 知识分子出身的军事干部,做事作战很讲原则,按部就班。但是知识分子是善于思考的,有自己的主见,一般不盲从,对看不惯的事情一定要说要批评,解放后跟李云龙的对话中已体现一二。另外,知识分子有个理想主义的问题,对未来憧憬过于美好,一旦发现现实的支离破碎,必然理想有所迷惘內心崩溃,亏在第三条,也是自杀离世,或者说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抗争。



丁伟,善打聪明仗的才华型军人,肯动脑,善思考,对军事形势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判断。如果与上级一致问题不大,如果结论与上级根本不同,这就麻烦了。他的毕业论文刘帅可以保护起来,但是他的性格刘帅保护不了一辈子。丁伟的原型钟伟将军,就是因为在庐山会议后为彭德怀元帅仗义直言,被林彪当场宣布逮捕,第三条也吃亏。



亮剑原著的后半部分没有拍成电视剧,这方面关系很大,有些内容和结果太过敏感。反观孔捷,就是农民出身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将领,只管带好兵打好帐,哪怕偶而打个败仗也没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其它事情闷头不管不问,执行命令就是。

哎,想不善终都难。

4

准确的说,孔捷只是活到了最后,真的是笑到了最后吗。看看小说中的最后这段。

战斗结束后,孔捷将军在作战室里独自坐了很久,他想起十几年前南京军事学院丁伟将军的论文,他的重组战略大格局的构想,他的战略预见性。继而想到老战友李云龙早逝,孔捷将军不禁热泪纵横,难以自抑……

身经百战的将军真的会怕死吗,有时候活着比死更难。小说中提到的有李云龙和赵刚的六个孩子都是孔捷抚养培养长大的,孔捷完成了自己驻守边防的职责的同时也没有辜负战友的嘱托。

首先从性格分析。孔捷是个能屈能伸的汉子,看着老实敦厚不露锋芒,但心里明白事儿,服从命令听指挥政治觉悟很高。在军事学院就没有带头闹事,闹军衔事件如果不是李云龙和丁伟带头肯定也不会闹的。

再比如《亮剑》名场面。

李云龙,丁伟:学习,学个屁!

而孔捷:上级让咱们学习肯定有它的道理!可见三人虽都是热血讲义气的汉子,但性格差异也可管中窥豹。

其次,孔捷可以说是晋西北铁三角中打过仗最多的人。三大战役,抗美援朝都有孔捷的身影,更熟悉现代战争。并且孔捷是四野老人,属于林副主席的嫡系人马。还有重要的一点孔捷一直在中苏边境是实权军长,不仅远离运动风暴中心并且承担重要任务。对于这种位置关键,能力强经验足,还是个安分守己的四野老军头,没有人会去动他的。

最后,丁伟因为在庐山会议仗义执言为总指挥说话而被一撸到底,从此杳无音讯生死不知;赵刚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愿屈服选择抗争而自杀;李云龙也因为尊严不愿逃走而自杀。他们留下的孩子们怎么办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老战友们死的死,没消息的没消息,孔捷为了实现对老战友死前托孤的承诺而活到最后也是可以理解的。死的人一了百了,活着的人,还得沉痛地带着对逝者的思念而活下去。

这就是我的观点,小伙伴们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欢迎留言讨论,原创手打不易,您的点赞与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

5

性格内敛,相对平庸——这是笑到最后的标配。

6

晋西北铁三角里面,给大家感觉孔捷给大家的感觉能力各方面感觉不如李云龙和丁伟。没有李云龙对稍纵即逝的战机的把握能力,没有丁伟对战争大势综合判断和解读能力。其实并不是这样孔捷的军事素养很强,单兵和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都不错。




亮剑电视剧里面,孔捷维一一次吃亏,就是在开始的时候被山本一木的特工队偷袭,剩下都是主动出击,缴获骑兵营,阻击平安增兵,攻击山崎大队都有不错的指挥能力和临机决断的能力。李云龙和丁伟不如孔捷的地方在于对上级的命令不打折扣的执行,令行禁止。做为上级还是最喜欢这样的下属。

7

西北铁三角的去路

再小说中我们可以知道到了授衔之后,大量的将领都被冤枉,而作为再军队中的几个刺头,那自然是被少不了的。

真正的结局

首先是赵刚,赵刚与冯楠结婚后生了一个孩子,但是由于赵刚反对罢免罗瑞卿将军,于是就被诬陷,遭到批判,但是赵刚是个知识分子,同时他也是个将军,所以她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也有作为武将的倔强,最终把孩子托付给李云龙之后选择用死亡来反抗,而冯楠本身就与赵刚很相爱,于是看到自己的丈夫自杀于是也追随自己丈夫而去。


赵刚


李云龙的平时在战争时期,虽然常常被人说,但是他的顶头上司是陈赓,还有他与刘伯承元帅与彭德怀元帅都熟,虽然他不听号令,但是上级爱护他,但是那个时候,连彭德怀元帅都被批斗,所以一次不让红卫兵强军火而被批斗,自己一辈子的将军,却被弄成这样也被自杀,妻子也随他而去。


李云龙


丁伟虽然被批斗,但是他被下放到农场,最后忍辱负重,在一个农场病故,至于孔捷则是一直没有被争对,最终将几个人的孩子抚养成人。而段鹏则是在李云龙的指引下,去创办了中国第一支特种部队。


丁伟


原因

我们在评论的时候,总是会说丁伟是帅才,李云龙是将才,而孔捷对于他们两个人其实是略有不足,我们可以在军事院校的论文就可以看出,李云龙与丁伟都是标新立异,丁伟认为中国最大的威胁是苏联,他可以说明他的战略思想是及其高的,而李云龙的就是亮剑精神,而孔捷则是没提,这个时候几人的性格其实已经出来了。


丁伟


首先,丁伟善于制定战略,他的性格中包含着向前看的,如果没有那十年,丁伟肯定是三人成就最高的,但是他的思想在那个时候是要被针对的,所以他的结局是不可能好的。之后就是李云龙,他是典型的将才,只要派任务,没有他攻不下的山头,这预示了他逢敌亮剑的精神,于是着他锋芒太露,他的朋友多,敌人自然会多,所以他肯定会被批斗。


李云龙


至于孔捷,他的才干其实是很厉害的,你会发现他从不张扬,一切听领导的,他能打仗,但是他也能隐忍,他不会去与他人争吵,在学校只有孔捷不参与他们的讨论,并且孔捷一直在学习,他的性格预示他的存活。


孔捷

8

战时李云龙丁伟。不打仗孔捷听话,对命令不管对错,坚决执行。平时领导都喜欢这种干部。但战时往往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9

那咱们就聊聊孔捷为嘛会笑到最后,先来捋一捋他的个人履历!

红军时期呢描述的很少,已知的就是他很李云龙是一个班的战友(赵家屿喝酒的时候说过),至于以后的估计跟李云龙的履历差不多,不同的是孔二愣子更听话,不会主动的犯错误,加上红军时期军队缺乏军事干部,孔捷应该晋升的很快,起码也是跟李云龙同级别的主力团团长,要不抗战中期也可能成为独立团的团长(虽说不是正规军编制)!

抗战时那就好理解了,已经很李云龙平起平坐,40年左右已经是独立团团长了,还能警卫总部,应该算还不错的,就是指挥水平不咋地,这点老李对他认识的很清楚,夜战,近战是我军的传统,但那是对一般部队,山本特工队可就不行了,第一你没法近战,根本过不去,夜战他们更专业,要不咋不白天过来呢,打平安县城的时候,孔捷能在没有总部命令的时候主动投入到打援战斗中,证明他的内心也有躁动的因素,只是没有其他两个人那么张扬罢了,怎么也是铁血军人,还有的脾气还是有的,要不李云龙也看不上他!

解放战争时期孔捷应该是随部队加入了东北野战军,也就是最后的四野,跟着四野大军一路秋风扫落叶式的横扫了半个中国,朝鲜战争的时候还能指挥一个军参军作战,还是收拾美军骑一师的部队,可见总部对他还是挺看中的,当时他的老战友可是没有那个机会,李云龙估计羡慕的眼珠子都要掉了!

军事学院毕业以后,老孔返回东北边境担任军长,绝对的实权人物,一方诸侯,在我们和邻国的关系恶化以后,他的战略位置更加的凸显,所以属于当时少有的战略值班力量,所以当时国内的冲击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小的,再说了,战略值班部队不像一般警备部队,可不惯着你那些想造反,清算的人,所以也不敢,跟何况老孔可是原来四野的将领,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他(此处大家自行脑补)。

重点补充一点干货,结合孔捷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借鉴几名真实存在的开国将军的履历加以说明。

  1. 肖全夫少将,人物经历和孔捷类似,解放战争时期是46军137师师长,参加朝鲜战争时是46军军长,军事学院毕业以后驻防沈阳军区,69年以军区副司令兼参谋长指挥了珍宝岛战役,后改任其他军职,85年选中顾委委员,正式退居二线,05年逝世!
  2. 游好扬少将,后半段经历和孔捷类似,朝鲜战争以后历任副军长,69年作为军长参与指挥了珍宝岛战役,类似于孔捷指挥重炮群和苏军对轰一样,后期担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军区顾问,1991年病逝!
  3. 程明少将,经历于以上两位类似,同样是驻守沈阳军区的将领,参与了珍宝岛战役,特殊时期稳定了军区和野战部队的稳定,88年以正兵团职离休,他出身四野,当时六十岁出头!

总的来说孔捷作为三人之中能笑到最后的人,必然有过人之处,孔捷的个性就是稳重,听话,执行力强,加上后期参加朝鲜战争以后,整个人变得更加的理性,分析问题也很专业,属于成长型将领,从后期帮助李云龙,赵刚的孩子,也能说明他有情有义,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他走到最后确实理所当然!

生活环境不会迁就谁,人都要变得慢慢适应生活环境,亮剑也可以作为一本人生实践和蜕变的书,多看一次,都有不同的领悟!

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恭祝万事顺心!

10

有史以来,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李云龙虽是农民出身,但是有打仗的天份,个性鲜明,犯错也不含糊,违反上级的命令时有发生,丁伟次之。孔捷虽有败绩,但能很好的执行上级的军令,能打硬仗还听话,很受领导喜欢,作为领导,还是很喜欢听话,能打仗,不惹事的部下。孔捷能笑到最后跟自身因素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