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的确是个小官。小时候读水浒传,看到八十万禁军教头这行字,总是肃然起敬。

八十万禁军教头啊,教八十万人啊,等于有八十万个徒弟。到大了才会明白,从技术上看这是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够教八十万人耍枪棒。就是八千也不可能。另外,如果林冲真的有八十万徒弟,那他可以争取当大宋皇帝了。

所以,这个八十万其实只是一个虚的词。

而且准确的说,林冲都不是一个官员,而是一个吏,一个技术工种,而且人数极多,开封府里起码有数百个教头,都属于没品的吏。所以林冲活得很压抑。

从另一方面来说,林冲也不是什么英雄好汉。大家仔细想一想,林冲干过什么行侠仗义的事吗?我的印象是一件都没有。

大家对他的印象,都是被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称号震住了,然后还有他的遭遇,让大家对他产生了同情。实际上,林冲称不上什么好汉的。就是他的不幸,其实也是他自己造成的。我在头条有一个专栏,叫《少不读水浒》,就专门介绍了林冲。这里把林冲的故事放上来,请大家阅读。

林冲不应该叫林冲,应该改称林退,或者叫林忍。他太能忍了,属于忍者神龟这一级别的。

他空有一身武艺,却总是患得患失。想当官,却舍不得放下身段,当土匪,又不敢拿出血性,行一步总是要退三步,左张右望。拖延,不果断,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现在很多失意的年轻人,他们之所以不太如意,其实就是犯了跟林冲同样的错误。

且说鲁智深到了东京,当菜园子管家,这个活很有意思,跟西游记里的孙管蟠桃园的活是一模一样的。

一次遇碰,鲁智深见到了林冲,两人正述交情,这时候,丫环跑过来。与官人你别在菜园里唠嗑了,娘子被人欺负了,再不去,你头就要比菜地还要绿了。

林冲办事有个特点 ,就是出事了,先是三板斧,急火火干一番,但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

你看听说自己老婆被人调戏。他的动作是很急的。

【林冲连忙问道:“在那里?”锦儿道:“正在五岳下来,撞见个诈见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林冲慌忙道:“却再来望师兄,休怪,休怪。”林冲别了智深,急跳过墙缺,和锦儿径奔岳庙里来;抢到五岳楼看时,见了数个人拏著弹弓、吹筒、粘竿,都立在栏干边,胡梯上一个年少的后生独自背立著,把林冲的娘子拦著,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

连忙问、急跳过墙缺、径奔、抢到、赶到……

动作一波快过一波,但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突然就软了。

发现调戏自己老婆是上司的儿子时……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一个“先自手软了”就把林冲的性格刻画了出来,他是一个软弱,甚至懦弱的人。他有强大的武艺,却没有一颗勇敢的心,就连做坏人,他也是不合格的。

后面他第一次投梁山,人家让他纳投名状,嘴上答应很爽快,下了山却一个也不敢动手。

做好人,不能坚持原则,做坏人,不能放弃原则,所以这是林冲悲剧一生的根源。

这里可以跟王进做一个比较,同样是禁军教头,王进的行事无疑要果断许多,一发现不对劲,立马走路,毫不留恋。什么教头也不做了。他还带着老娘呢。

到了史家庄,也不留恋东席的位置。就是他的人生目标是很准确的,是一个知道自己在干什么,需要什么的人。所以王进没有上梁山。这是他的福气。福气来自他的情商。

而林冲呢,总是处处留恋这小小的教职,偏偏这个教职还是自己看不上的。

留恋一个自己厌恶的岗位,不敢放弃,这是这个世界上很多人碌碌无为的主要原因。

林冲发现调戏自己老婆的是小衙内,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著瞅那高衙内。”但就是不敢动手。

看到这里,特别容易想起很多单位里有一些才华,但是情商欠缺的人,不停的被欺负,自己知道自己被欺负,别人也知道他自己知道自己被欺负,但人家就是欺负你。

这种初始冲动,后继乏力的行为在林冲身上屡屡出现。

到了后面,陆谦跟他喝酒。

林冲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会识人。我们看梁山那些一流好汉,个个都是眼睛雪亮的,鲁智深、武松全是那种一眼就能识破哪些人可以交,哪些人是不能交的。

林冲就差一点了,他交友几乎没有选择性,好的有,坏的也有。

林冲为什么跟这个陆谦关系好呢?

只有一个原因,陆谦能够听他吐嘈。

见面后,林冲叹了一口气,说了一句话:“陆兄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沈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

一说这个话,林冲就落了下乘。

这个世界没有抱怨者的领地。要么离开,要么就干,一抱怨就表示你已经失败。

喝了一会,就发现陆谦其实是给他下了一个套,把他骗出来给高衙内制造机会非礼他的老婆。

当发现自己吃亏时,应该怎么处理呢?

我们可以看一下武松,其实武松跟林冲有一点类似,就是他们都不曾放弃对体制的希望,都想在体制内混口饭吃。而且两人都摊上了大事。一个是自己的老婆被调戏,然后又被陷害,害点死掉。但是两人的处理结果,让人感觉好汉的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我们看武松怎么报兄仇的。

武松从外地押送东西回来,发现自己走的时候,大哥还活蹦乱跳,回来就只剩下一张黑白照了,不,照片都没得,只有一块木牌牌了。

要是别的梁山好汉碰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处理呢?

如果是鲁智深,先不管三七二十 一,一拳打死潘金莲,还要说一声:这娘们装死,我且去报官,告她一个杀夫之罪,然后从后门一溜烟跑了。

如果是李逵,先轮起饥渴难耐的两门板斧把潘金莲砍成两半,然后冲到王婆家,大叫一声,你个邻居,也不帮衬我哥哥一把,害我哥哥冤死,一怒斧砍死王婆,再杀将出来,对门开银铺的,隔壁卖布的,一律砍倒,顺便弄死两个围观群众。

如果是林冲,可能憋了半天,想一想,叹口气,算了,这事情没有对证,以后看这婆娘怎么说……

如果是吴用,可能转身拿了银子,就要找县令打通关节,判潘金莲一个死罪。

要是杨雄,可能找好兄弟石秀一起绑了潘金莲,然后让西门庆拿银子上山赎人,拿到了银子,再顺手把潘金莲跟西门庆一起砍了。

可以说,一百零八条好汉个个都有自己的处理方式。

但武松的处理方式是情商最高的。他发现有疑之后,是连问了一串问题,生了什么病,吃的什么药,谁开的药,谁发送出去的……

估计潘金莲跟西门庆在做不可描述动作之时,也是对了台词的,武松的问话虽然犀利,竟然被小藩一一对了过去,但武松还是找到了关键点,忤作何九叔。

武松找到何九叔,从而得到了真正的内幕。这一段,武松简直是福尔摩斯·狄大人附体啊。

这个时候,如果是李逵知道这个消息,肯定是板斧轮过来:让你丫的知情不报,先砍死你再说。杀完何九叔,然后又砍死卖梨的郓哥,让你丫的怂恿我哥去捉奸!回头又砍死王婆张叔一干邻居,让你们丫的拉皮条!再砍死潘金莲西门庆,然后直杀到衙门,砍翻县令,你个昏官,自己的地盘出了这么大的冤案也不管,砍死你再说……

吴用、林冲等人的处理方式大家自行补充。

必须得说,还是武松处理得最冷静最漂亮,他先是收拾证据,然后找到郓哥,一齐告上了衙门。

他的目标很简单,尽管走法律途径。

体制内的复仇是容易的,高俅当年被禁军教头王进打伤,等他得了势,还不是逼得王进连夜逃跑。可是,武松毕竟只是一个低层公务员,对法律以及后面的潜规则还是了解不深。

听说武松告上了衙门,西门庆马上开始了危机公关,许下金银之后,县令判了一个证据不足。这其实是有道理的,捉奸捉双嘛,你不发短视频出来,就说人家有奸情,人民群众也不敢随便相信啊。

于是,武松的这个案就没告成。

那么,碰到这样的情况,其他好汉会怎么办吧。

李逵:哎呀,我就压不住我这暴脾气!

左一斧把证人何九叔砍死,反正证据也没用。右一斧把郓哥砍死,你卖的梨不甜,早想砍死你了……呼啦啦一片,清河县可能要县灭了。

其他好汉反应请自行补充。

那么,武松怎么办呢?

武松的办法是不声张,好像接受了这个判决。回到家,潘金莲还自鸣得意。这时候,武松现出了高超的情绪控制术。他借口要谢邻居,把左右邻居请来,其实是让他们做证,然后动用私刑,逼迫潘金莲跟王婆招供。

如果碰到潘金莲招了,李逵会怎么做?

还是请大家自己想像吧,估计大门一关,横尸遍地了。

而武松相当冷静,当场杀了金莲祭大哥,却留下了王婆的性命,然后没有直接告官,而是直接去杀西门庆。

他知道,只要西门庆还在,这个官司就告不下来,干脆先杀西门庆。

杀了西门庆,武松怎么做?逃跑吗?这是其他好汉的第一选择,但是武松没有,他依然对体制还抱有一丝幻想。当然,他一开始就准备再信任体制一回,不然,也不必请邻居做证这么麻烦,直接把三人杀了跑路就是。

这一次,武松终于赌对了,因为西门庆已死,武松也算是一个体制外围人士,所以县令网开一面,把他的死罪做成活罪。

行私刑杀了这么多人,武松依靠他的冷静分析依然活了下来,而且以他的本事,判个流刑根本不算事,很快,他就在快活林大显身手,再一次风光起来。

那么,武松是什么时候彻底跟宋朝体制决裂的呢?

是在血溅鸳鸯楼。

这时候的武松大概是李逵附体了,把张都监一家老小杀的一个不留。

为什么武松这回选择了李逵式处理方式呢?大概他也想通了,宋朝这个世道容不下他这样的人。他处处小心,只想在体制内寻求一个解决办法,但现实总是让他碰壁,他唯有彻底跟大宋官家决裂。

他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这不是英雄豪气,这是他对宋朝官家的决裂书,是他最后的宣言。

寄希望在体制允许范围内寻找立足之地的他最终还是奔向了江湖。

他“逃出城外,直奔十字坡,投奔张青和孙二娘去了。”

都是逼上梁山,但我们看林冲段处处憋气,看武松段,却是荷尔蒙横飞。这就是两位性格不同带给我们的观感。

且说林冲是怎么处理的呢?

他的处理方式简直跟一个没长齐毛的少年一样。

发现自己老婆被骗后,他的处理方式如下。

1.把陆虞候家打得粉碎。这个可以理解,泄愤嘛。

2.拏了一把解腕尖刀,径奔到樊楼前去寻陆虞候。

大白天就拿着尖刀要杀人了,这可是京城啊,首善之地,你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刀满大街晃,这合适吗?这到底是想杀人,还是想做给街坊邻居看,好挽回自己的颜面?毕竟前面这一闹,天下都知道高衙内调戏他老婆,他总要有所表示。

我们再看武松杀西门庆一段。

【武松叫土兵去楼上取下一床被来把妇人头包了,揩了刀,插在鞘里; 洗了手,唱个喏,道:“有劳高邻,甚是休怪。且请众位楼上少坐,待武二便来。”四家邻舍都面面相看,不敢不依他,只得都上楼去坐了。武松分付土兵,也教押了王婆上楼去。关了楼门,着两个土兵在楼下看守。

武松包了妇人那颗头,一直奔西门庆生药铺前来,看着主管,唱个喏,问道:“大官人在麽?”主管道:“却才出去。”武松道:“借一步闲说一句。” 那主管也有些认得武松,不敢不出来。武松一引引到侧首僻静巷内,蓦然翻过脸来道:“你要死却是要活?”主管慌道:“都头在上,小人又不曾伤犯了都……”武松道:“你要死,休说西门庆去向!你若要活,实对我说西门庆在那里!”主管道:“却才和……和一个相识……去……去狮子桥下大酒楼上吃……”武松听了,转身便走。那主管惊得半晌移脚不动,自去了。】

好汉就怕比,一比就显出智商跟情商的高低了。武松杀西门庆,有很多细微的动作,一是“取下一床被来把妇人头包了”。要是林冲,只怕拿着血淋淋的头冲出去,刚出门就被阳光大妈给按住了。二是:揩了刀,插在鞘里,还洗了手,又叫人看住王婆,守住邻居。到了西门大药房,还客客气气跟人家主管打招呼,问出了西门庆的去处。

每临大事有静气。

武松在办复仇大事时,一事不苟,处理得滴水不漏,梁山上谁有这样的心思?

所以,梁山上面,我最喜欢鲁智深,最佩服是武松,因为他们都是聪明人。

再看林冲要杀陆虞候,事实上我们知道,他只是想出气,或者只是想表态,毕竟自己老婆被人非礼了,总得做点什么,至于做到什么地步,他是完全没有计划的。

接下来,他在陆谦家门口蹲了三夜。

蹲一夜就知道找不到人了,应该想点办法了啊。他蹲三夜,与其是想报复,不如说他是顾影自怜,用一种自虐的方式来惩罚自己的懦弱。毕竟他不敢去杀高衙内!

林冲在陆谦门口等了三日都没有等到。结果怎么样?这个事情突然变得不重要了,因为鲁智深来看他,两个喝起酒来,一喝就把这事给忘了:自此每日与智深上街吃酒,把这件事都放慢了。

所以说林冲的悲剧是必然的,他是一个没有行动力的人,他空有一身好武艺,但做事没计划,行动不果断。这个性格特点在后面还有很多表现。我们后面讲到时还会点评林冲的这些问题。

大家在生活中,要多学武松,多学鲁智深,千万不要学林冲。

可能有的人觉得脑洞老师是不是太残忍了,我们林冲已经很惨了,老婆被调戏,朋友出卖,上司陷害,差点死于非命。能不能不吐嘈林教头了。

其实,这正是我们要吐嘈林冲的原因,林冲几乎用生命换来的社会教训,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吸收,避免犯林冲同样的错误 。

前面我们说到,林冲被陆谦阴了一把,自己的老婆又差点被咚咚呛。林冲气得拿着把刀去陆谦门口守了三天。我们说了,这里面有气愤,但也有表演的成份。他其实是要做给街坊邻居看。因为如果真的想报复,完全可以冲到高衙内的家里嘛。三天都守不到,难道还猜不到陆谦就躲在高衙内的家里?就算没这个实力,就不会想想办法,武松们是怎么办法的。

所以,这一切都带有表演性质。幸亏鲁智深来了,给了他一个台阶,他不必去给人家看门了,成天跟鲁智深喝酒,好像把这事忘了。

有计谋的人,是假装忘了,然后寻找机会。林冲呢?他是真的忘了……

这种怎么可以忘呢?我们在社会上处事,如果跟君子结仇,倒可以忘了,如果自己被小人欺负人。记住,千万不要忘,更不要认为,自己不找小人算账,小人就会感恩不再惹事。

小人是以小人之心度人的,你放过他,他反而认为你在算计他。从而处心积虑要害你。

陆谦跟高衙内就是如此。林冲头顶发绿的跟鲁智深喝酒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商量好了害林冲的方法。

这个计是先卖一把刀给林冲,我们看林冲买刀时,突然来了一句:“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

只这一句话,我是瞧不起林冲的,虽然林冲一拳能把我打趴下,但世间有语,爱屋及乌,恨屋当然也及乌。

高太尉的儿子调戏你的老婆,借的就不是他老子的威?是个正常人就应该把这种厌恶带到这根上,也就是高太尉的身上。偏偏他出了这样的事情,想到的还是去跟高太尉比比刀。

任何人的悲剧,往往不是别人造成的,而是自己的缺陷害了自己。

第二天,人家来传他。

【 次日,已牌时分,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林冲听得,说道:“又是甚么多口的报知了!”】

看这语气,是洋洋得意,正等着高太尉来叫他呢。

他不知道,人家高太尉已经下定计要杀他了。

心中一路想得是凭着这把宝刀在高太尉面前露个脸,原本是军队内的人,竟然闯进了白虎堂都不知道。最终被当场拿下。

所以,我总得林冲很奇怪,他武艺高强,为人和气,但为什么情商如此之低?智商如此欠缺?想了一下,应该是欲望。他还是想在职场上往上爬,人一有欲望,就无法看清自己的道路。

不过,就在我们认为林冲智商欠费时,他又突现灵光。

在白虎堂被抓后,林冲大叫冤屈。这时,我们觉得奇怪,难道此时他还没醒悟吗?还不知是人家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他难道还没有想到这事情的根在高衙内身上?

我想,就是一个智力中等的人也会猜到其中的原因了吧。

事实上林冲想到了,但他知道在白虎堂在高太尉面前,不能把这些事情扯出来,因为一扯出来,自己拿刀闯白虎堂这就是死罪。

到了后面,他被押到了审理军法的府尹前,见到府尹之后。林冲先说了一段话:

林冲告道:“恩相明镜,念林冲负屈衔冤!小人虽是粗卤的军汉,颇识些法度,如何敢擅入节堂。为是前月二十八日,林冲与妻到岳庙还香愿,正迎见高太尉的小衙内把妻子调戏,被小人喝散了。次后,又使陆虞候赚小人吃酒,却使富安来骗林冲妻子到陆虞候家楼上调戏,亦被小人赶去。是把陆虞候家打了一场。两次虽不成奸,皆有人证。次日,林冲自买这口刀,今日太尉差两个承局来家呼唤林冲,叫将刀来府里比看;因此,林冲同二人到节堂下。两个承局进堂里去了,不想太尉从外面进来,设计陷林冲,望恩相做主!”

可见,林冲对其中的原委已经想清楚了,他在高俅面前没有明说,就是为了争取到府尹这里伸冤的机会,不然你要是说出来,高俅直接当堂打死没问题的。因为你持刀在手嘛。

可见,林冲又是聪明的,但为什么还是上当呢?

明朝有个牛人叫王阳明,他提出一个知行合一的观点,这个观点很好,就是你知道了,就一定要做,做就一定是自己知道的。

林冲就是一个不能知行合一的人。

他明知道高太尉对自己不利,还奢望拿着刀去献宝。明知道对方不会放过自己,还装鸵鸟,天天喝酒,以为不管就没事了。放任着小事变大事,大事变死罪。

后面,幸亏林冲的丈人张教头过来使钱。这里就可以看出师爷的历害。怎么让林冲脱罪呢?

书中说有一个当案孔目。孔目是官名,管官府的狱讼,文书什么的事,是有实权的。

这个孔目姓孙,名定,书里写他为人最鲠直,十分好善,只要周全人,因此,人都唤做孙佛儿。

他知道这个事情来龙去脉,就去跟府尹说情。

府尹怕高俅,说高太尉都定了林冲是死罪,我怎么敢放?

孙佛儿嘴上功夫了得,使了一个激将法,说你这开封府不是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

府尹当然不服。

孙佛儿又讲:你不信不服啊,那高家有什么看不顺眼,不都送到你这,让你杀你就杀,要你剐你就要剐嘛。

言外之意,你这开封府府尹没有实权,不过是高家的家奴一般。

府尹果然被激怒了,在孙佛儿的支招下,把林冲的持刀故入白虎堂改变成腰悬利刃,误入节堂。一持变成了悬,故入变成了误入。这两种情况差的太远了,持刀那是要杀人啊,才手握着。而悬只是身上挂着,并没有拿出来使用的意思。

故入,是故意进入,有事闯入,那就是要杀上司。而误入就是不小心,走错路了。

这下死罪立马变成了活罪。

当然,这个孙佛儿是不是真的是为人最鲠直,十分好善,真的是眼见不平,诚心搭救林冲呢?我想也不全是的。这多半的原因,也是因为林冲的家人使了钱的,书中也交待了林冲的岳父也是买上告下,使用财帛。说明是孙佛儿并不是真正的佛, 收了钱的佛才是真佛,把林冲的死罪免了,定了一个发配充军。

好了,今天吐嘈林冲告一段落,后面我们还要接着吐嘈,希望林教头的粉丝不要生气,其实我们也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另外,我认林冲是施耐庵塑造的最好的一个人物之一。为什么呢?因为他映照出了我们自己身上的缺点。

今天我们先批判一下领导们。我们说梁山起事,不是因为这些好汉爱折腾,而是大宋这个社会太乱了。

乱象之一,就是居高位者,德不配位。比如林冲好好的一个禁军教头,自述是为人最朴忠,眼下却成了一个犯人。这起因好像是因为自己的老婆被高衙内看上了,才被高俅设计陷害了。细究起来,却不然。

从高俅的人品来看,林冲在禁军被害是迟早的事。有没有媳妇不是关键。

为什么呢,因为高俅本身就是善嫉妒的人。

被高俅逼走或者陷害的,林冲不是第一个,前面有王进,林中也不是最后一个,后面有杨志。

那高俅为什么容不下真材实干的人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高俅的能力配不上他的位置。高俅早年也是学武出身,但是学武不精,不是凭本事得到官位,是因为会踢球讨得皇帝的欢心,做了这太尉的高官。

他内心非常清楚自己不能服众,内心也是非常自卑,他的心态就跟后面出场的王伦是一样的,嫉才恨能,容不得有能将在他的手下。

后面的杨志到京城去买官,一担的财物就使尽了,到了高俅那,按理说,杨志系出名门,武艺高强,又遵守潜规则使了钱,而且以前也是做官的,现在只求个官复原职应不是什么难事吧,却被高俅大笔一划给删掉了。这下,高俅手下便再无厉害之人,都与自己一样的功夫稀疏。自己做着这太尉,想必更能心安理得了吧。

所以,将熊熊一窝是有道理的,因为人家不允许有比自己更牛的存在。大家如果开公司,在选部门领导人之前,一定要把好关,千万不能把一个庸才摆上去。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而会影响整个团队。

说回林冲,林冲对自己的糟遇可没有想到这么深,他老老实实的认了这莫须有的罪名,上路服刑去了。他以为高俅这下该满意,就会放过他。

这里,他又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原谅或者遗忘那些伤害过他的人。

其实,这个世界上最不应该忘记,最不应该遗忘的人,就是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不要认为你的原谅会换来自己的安全,恰恰相反,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永远都是我们最应该注意的对手。以前写过一篇文章,叫绝不原谅伤害过我们的人。觉得用在这里特别合适,就转贴过来。

我们不原谅,也是为了不再受伤害。

因为伤害我们最深的,往往就是我们曾经原谅过的人。

对林冲而言,一心想要他命的就是曾经伤害过他的人。林冲却假装自己已经遗忘,去原谅那些随时有能力再次伤害他的人,他的悲剧怎么可能结束?他一忍再忍,一退再退,甚至做出一件让人不齿的事情。这就是林冲献妻。

在上路时,林冲突然告诉丈人:“泰山在上,年灾月厄,撞了高衙内,吃了一场屈官司;今日有句话说,上禀泰山∶自蒙泰山错受,将令爱嫁事小人,已经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虽不曾生半个儿女,未曾红面赤,半点相争。今小人遭这场横事,配去沧州,生死存亡未保。娘子在家,小人心去不稳,诚恐高衙内威逼这头亲事;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却是林冲自行主张,非他人逼迫。小人今日就高邻在此,明白立纸休书,任从改嫁。并无争执。如此,林冲去得心稳,免得高衙内陷害。”】

这里林冲说得很有套路,因为休妻是有条件的,不是你想休就休的:七出者:无子,一也;淫佚,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

林家娘子一条都没犯,林冲是没资格休人家的。当然,他也把话说清楚了。老婆没错,是自己生死未保。

这话说得像在替老婆考虑,其实就是献妻,已经做好了将妻子献给高衙内的准备,他甚至说出:况兼青春年少,休为林冲误了前程的话

已经明白暗示老婆被休后,可以去找高衙内。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林冲让人感觉不齿,而这一件事成为他一生的污点。林冲其实是有很多粉丝的,甚至可能是梁山粉丝最多的人。大概很多人可以在林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年轻的时候我也喜欢林冲,但越大越感觉不喜欢林冲这样的人。

后面,鲁智深在山上碰到林冲,第一句却是问起了林家娘子:【鲁智深动问道:“洒家自与教头别后,无日不念阿嫂,近来有信息否?”林冲道:“自火拼王伦之后,使人回家搬取老小,已知拙妇被高太尉所逼,随即自缢而死;妻父亦为忧疑染而亡。”】

那么,林家娘子到底结局如何呢?

我们知道,《水浒传》是一本雄性小说,都是男人的故事,外国干脆把这本小说翻译成《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这说明,水浒传里的女人很少。

再仔细一看,不但少,而且坏。

水浒传里面有数大女人。

一是淫妇。这一类最为突出,以潘金莲女士为龙头大姐,宋江的老婆阎婆惜为左护法,杨雄的老婆潘巧云为右护法,卖唱的白秀英为堂主。此外还有娇秀、狄太公女儿以及卢俊义的老婆贾氏等等。个个都不守妇道,甚至杀夫也是干净利落。

很多故事情节全靠这些作风大胆的妹子推动了,要不是潘金莲杀武大,武松可能安心做一个都头。要不是阎婆惜勒索,宋江打死也不上梁山的。要不是潘巧云偷和尚,杨雄怕也是守着一个铁饭碗过到老吧。

正是因为她们大胆任性,《水浒传》的故事才能顺利合情合理的展开。但把她们写得太坏了,感觉作者施耐庵是不是人生的道路上失过恋吃过亏之类。

还有一种女人,可能更讨厌,就是拉皮条的,比如王干娘王婆。

据现在有的闲人同志分析,这个王婆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天龙八部》里老去的王语嫣。

如果属实,岁月真特么是把杀猪刀。

这种人还有阎婆。此外,还有一些多嘴多舌的,比如李大娘,刘高老婆等等。

第三种女人就是女汉子,比如母大虫顾大嫂,听这外号,叫女汉子都感觉有点造谣生事。还有孙二娘,这位祖传黑店老板娘: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擦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眉横杀气,眼露凶光。

简直就是黑化的芙蓉姐姐嘛。哎,现在芙蓉姐姐也变美了,凤姐也文青了。感觉这世界越来越有恶意了。

好不容易有一个长得漂亮的扈三娘,但也不算什么好人,家里都被杀光了,还跟凶手称兄道弟,上山入了伙,还睡一张床,也不知道是什么心理。

此外,还有金翠莲这样的受害者。

那么,水浒传里到底有没有一个好女人呢?

应该还是有的,比如这位可能就是水浒传里唯一的好女人:林冲的老婆张贞娘。

张贞娘的父亲是禁军教头,算不上豪门,但也是清白人家。她嫁给林冲之后,两人也是相当恩爱。无奈命运捉弄,碰上了高衙内这个王八蛋。被这个官二代调戏。

当然,这也说明张贞娘长得很漂亮,颜值有加分。

后面,林冲上了梁山,她被高衙内逼婚,一怒之下上吊自杀,相当有骨头。从这些看,张贞娘算是水浒传里唯一一位正面描写的女性。无论从哪一点,你都挑不出她的毛病啦。

所以这么一个稀有的完美形象,怎么水浒传里不交待,然后林冲一句话就带过了呢?

而且林冲并没有真正回去找娘子,张贞娘的消息只是跑腿的回报,没有亲眼见到,这就留下一个想像空间。是不是接人的消息不准,或者根本不想跑腿,随便编了一个借口呢?

如果有这种想法,脑洞老师推荐另一本书,这本书叫《宝剑记》。

我们知道,兰陵笑笑生根据武大潘金莲这一段写了一本《金瓶梅》,而明代剧作家李开先取林冲一段,也重新发展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叫《宝剑记》。

在这个故事里,林冲不单是一个武术教练,而是屡有战功的大将军。他也不是因为老婆被调戏,所以被发配,而是因为他看不惯高俅,屡次参奏高俅而被陷害。

这个改变很关键,一下从江湖片变成庙堂片,江湖片讲究打打杀杀,庙堂片一般走忠奸片的模式。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改变了张贞娘的定位。水浒传其实是一位黑妹子的小说,施耐庵很可能吃过女人的亏,所以他笔下的女人基本定位就是红颜祸水,不论是武大被杀武松被流放,还是宋江上山,又或者是杨雄落草,都是女人害的。就是林冲,也是因为老婆长得漂亮,所以怀玉之罪嘛。

这一下,好了,不关张贞娘的事了。而且在林冲被陷害之后,张贞娘四处活动,找人拉关系,最终免了林冲的死罪。

而等林冲被发配之后,又确实发生了高俅之子看上了张贞娘,然后逼婚的事情。

这时候,张贞娘是不是自杀了事呢?不是的,在《宝剑记》里,张贞娘已经从配角变成了主角,所以有了主角光环,不可能一集就死了,所以让另一位配角丫环锦儿替她去死,而她跑到了白云庵出家。

哪这就是最终的结局啦?

当然不是!这是一个剧本,要靠票房存活的,要讨好观众。所以作者安排林冲带着梁山的兵马攻打京城。皇帝无奈之下,只好牺牲了奸臣高俅,将高俅父子送到军前处死,然后顺便招安了梁山。

林冲就此重新有了编制,而且官位有所提高,而张贞娘也从观里出来了,跟老公重新团圆。张贞娘最终还被封为了“洛阳郡夫人”

果然是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再一次体现了圣上英明救梁山救世界的理论,这个结果,亲们喜欢不?

喜欢归喜欢,但这个小说的层次就太低了。事实上更有可能的是,张贞娘被高衙逼婚至死,连带着害死了张贞娘的娘家人。

这一切,都是因为林冲的献妻所造成的。

张贞娘的父亲张教头原本不肯答应,因为这种事情说出去是很难听的。而且张教头也不是攀附权贵的人,不然自己的漂亮女儿早就嫁入豪门了,他挑的还是门当户对的林冲。

在林冲的执意要求下,终于把休书写了。

林冲说了一句话:“感谢泰山厚意。只是林冲放心不下。枉自两相耽误。泰山可怜见林冲,依允小人,便死也瞑目!”

其实就是暗示张贞娘已经成为了他的负担。并放出话来:若不依允小人之时,林冲便挣扎得回来,誓不与娘子相聚!

这样,林冲休了妻,也就是间接献了妻。

献了妻就安全了?

想得美!

亲们好,欢迎回到专栏《少不读水浒》,前面我们讲到林冲献妻,把自己的老婆休,想让给高衙内来换取自己的性命。

那有没有可能成功呢?

完全不可能成功的。因为软弱不是生存的理由和充分必要条件,强大才是生存的基础。

林冲步步退让,对手是步步紧逼。

在押送时,陆谦买通了押解的两个官差,半路要害林冲的性命。

我们知道,整个水浒传其实只有一个核心,就是逼上梁山。它讲的就是各种人因为各种原因被迫走了上梁山。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林冲跟武松。两个人都流放过,都坐过牢,也都曾经有一份在社会上立足的希望,但最终都走向了梁山。

但两人的梁山之路却因为两人性格的不同,显得截然相异。

看林冲是处处憋屈,恨不得冲进书里提醒林冲。而看武松呢,是处处快意,武松打虎、堂前杀嫂、狮子楼杀西门庆,快活林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一步步看来,让人惊心动魄,又热血沸腾,而且味口是吊得很足的。比如西门庆跟藩金莲鬼混,然后毒死武大郎时,我们就有一个预期了。看武松回来怎么收拾你们!

而林冲的梁山之路却让我们感觉不到这样的热心,反而是一压百压,压到无处可压。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林冲又变成了水浒传里的第一圣母。

两个差人收了陆谦的钱,拿了盆滚水烫林冲的腿,林冲只是说了一句:“不消生受!”

差人说了一句:“好心不得好报!”,骂了半夜,林冲竟然一句话都不敢回。

林教头,你醒醒,你可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啊。

第二天,给他一双新麻鞋,把他的脚上的泡全磨烂,走到野猪林,又借口怕他跑了,要给他捆起来。林冲竟然傻乎乎还同意了。

【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的。”】

一副闭上眼晴,你们爱咋咋地的样子。

我们再看一下武松的情景。张都监同样收买了差人,要在押解的路上杀武松。

施恩看到情况不对劲,提醒武松。武松说:【“不须分付,我已省得了。再着两个来也不惧他!你自回去将息。且请放心,我自有措置。”】

武松早就看在眼底。

上了路,两个公人咬耳朵,武松全听在眼里,耳聪目明头脑清楚。

武松听了,自暗暗地寻思,冷笑道:“没你娘鸟兴!那厮到来扑复老爷!”

一路上武松只顾吃熟鹅,呆会要杀人啊,没力气可不行。

离了城,看到外面还有两位在等着,与差人挤眉弄眼。

武松早就看在眼里。

【自瞧了八分尴尬;只安在肚里,却且只做不见。】

心如明境般, 就是要配合对方演戏,真的好辛苦。所以走到飞云浦,武松等不及了,先发了威,飞脚将两个人踢下水。又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追上逃走两人,一人数刀搠死。回头又砍死被踢下水的某群众演员,最后留一个活口。这动作一气呵成,哪里像这四人要杀武松,明明就是给武松送经验值嘛。

武松抓住最后一个:喝道:“你这厮实说,我便饶你性命!”

于是,那人就一五一十说了,没有一句假话,蒋门神在什么地方、张都监在什么地方都讲清楚了。

那好汉是不是要说话算数啊。

傻子才算数!

【“原来恁地!却饶你不得!”手起刀落,也把这人杀了】

阎王要杀,小鬼也不能放过。这种人才值得敬佩,事非分别,跟强盗讲诺言?脑子进了水!

反过来看林冲,就感觉林冲这个人太不给力了。

两人要杀他,鲁智深冲了出来,却是林冲喊了停。

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

林冲,你是导演还是大姨妈啊,这么喜欢喊停?

林冲接着说了水浒传里最圣母的一段话:“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这特么见了鬼了,前面你求饶时,什么“往日无仇,近日无冤。”甚至“泪如雨下”,人家何曾放过你?

我们还可以看一下武松,武松也曾经放过两个差人。

在十字坡,张青夫妇麻倒了两个差人,准备将这两人做成肉包子。武松说了一段话,让我极为敬佩:“最是兄长好心顾盼小弟。只是一件,武松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汉。这两个公人於

我分上只是小心,一路上伏侍我来,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你若敬爱我时,便与我救起他两个来,不可害他。”

人家对你好,你才对人家好,人家害你,你还对人家好,那你是不是傻?

以德报怨,何以报直?

所以,这是林冲不如武松的地方。论武艺,他要在武松之上,但论气魄情商就远逊了。

就是大枝节的鲁智深也比他心细很。鲁智深是怎么跟到这里来的?

鲁智深说: “兄弟,俺自从和你买那相别之后,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得你配沧州,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寻说话,以此,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两个!”

你看,鲁智深简直就是林冲的行车记录仪,林冲的一举一动都在鲁智深的眼里,而且他盘算细密,没有在店里下手,特地选在这个地方。而且他提前来了野猪林,可见他算准了这两个差人要在这里动手。

英雄好汉一比较,林冲就让人叹息了,只是不知道鲁智深心里对这位老弟是同情多一点,还是会觉得这位兄弟也太笨了?

在林冲上梁山的生涯里,林冲的亮色几乎全是鲁智深带来的。

差人要杀他,是鲁智深出现,【跨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 】

接下来的行程,又是鲁智深一路陪同,对两个差人呼来喝去,稍解了我们的郁闷。

【你们这两个撮鸟,快才兄弟,都跟洒家来!”】

【“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

【“你两个撮鸟,本是路上砍了你两个头,兄弟面上,饶你两个鸟命。如今没多路了,休生歹心!”】

原来听人骂脏话也是很爽的。

【自此,途中被鲁智深要行便行,要歇更歇,那里敢扭他;好便骂,不好便打。两个公人不敢高声,只怕和尚发作。 】

接下来,我们不但发现林冲有点笨,还发现林冲严重缺乏自信心,很自卑。

跟鲁智深分手之后,林冲跟差人来到一家酒馆,三人坐下后,等了半个时辰也不见酒保上前招呼。

这时候,文章写道,【林冲等得不耐烦,把桌子敲着,说道:“你这店主人好欺客,见我是个犯人,便不来睬着!我须不白吃你的!是甚道理?”】

很奇怪的是,发火的不是两个差人,反而是林冲。

差人不发火可能是前面被鲁智深收拾的没有脾气了,林冲的脾气开始有所恢复,但是,他把自己的脾气发到了没什么地位的酒保上面。

一个自卑的人往往容易对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展示自己的不耐烦。

更关键的是,林冲主动说道:“见我是个犯人。”

可见,他对自己是个犯人的身份是在意,对这个身份是感到自卑的。

我们再看武松到十字坡写酒那一段,也是犯人投宿酒店。

【武松道:“不要问多少, 只顾烫来。肉便切三五斤来。一发算钱还你。”那妇人道:“也有好大馒头。” 武松道:“也把三二十个来做点心。”那妇人嘻嘻地笑着入里面托出一大桶酒 来,放下三只大碗,三双箸,切出两盘肉来,一连筛了四五巡酒,去灶上取一笼馒头来放在桌子上。两个公人拿起来便吃。武松取一个拍开看了,叫道:“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那妇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荡荡乾坤,那里有人肉的馒头,狗肉的滋味。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武松道:“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那妇人道:“客官,那得这话?这是你自捏出来的。”武松道:“我见这馒头馅内有几根毛——一像人小便处的毛一般,以此疑忌。”】

这里的武松完全不像一个犯人,他也从来没有提自己的犯人身份,虽然脸上就刻着金印,他刑具上的封皮是刚揭的,枷是刚除的,但人家完全没有在意,反而调笑起老板娘来。

一比较,就知道武松是自信的,林冲是自卑的。

林冲为什么自卑,又为什么在这此刻突然露出自卑呢?

原因可能跟鲁智深有关。鲁智深原本是他父亲的徒弟,跟他是称兄论弟的,结果现在他变成了需要鲁智深保护的人,而且他应该也看出来了,鲁智深已经有些瞧不起他了。鲁智深对他,从敬仰甚至交心的对象变成了同情与被同情的关系。鲁智深在确定林冲接下来没有危险时,直接跟他说再见了,没有陪林冲走到底。

大概是觉察到这一点,让林冲既自卑又失落,心中有一股莫名的火需要发泄出来。

而接下为,我们还将看到林冲的不自信。

接下来,店主人告诉他们,不来招呼是有原因的,因为附近有个柴大官人,最喜欢招揽杂人,曾经说过话,有什么流配的犯人,可叫投到庄上去,所以不给你上酒菜,免得你吃得红光满面,人家不给盘缠了。

这话说得其实是很伤人的。特么谁要什么柴大官人的红包?你给老子赶紧上菜。

要是武松在此,必然是这样说的。可是林冲呢,听了之后竟然跟两位差人商量了起来:“我在东京教军时常常听得军中人传说柴大官人名字,却原来在这里。我们何不同去投奔他?”

这实在让人瞧不起,又不是没钱,鲁智深离开时还给了一二十两银子,这又要去打人家的秋风?

可以说,林冲的英雄气已经消磨殆尽。

在一个月以前的,林冲的生活还是一片阳光,家有娇妻,外面有酒肉朋友可以吹牛,没事带着老婆丫环出去逛街,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甚至是一份很看好的工作,因为他原本跟高俅的关系很好。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林冲买到宝刀时是怎么想的?他心里暗自说高太尉有一把宝刀不舍得给我看,现在我有了宝刀了,可以跟他比这一比,大家琢磨一下这个心理活动。这里面明显显示出林冲跟高俅的关系原本是很不错的。上下级的关系是很融洽的,甚至有点朋友的味道在里面了。不然,你一个教头凭什么跟人家比刀,凭什么说高俅有好刀不借给他看?书中没写林冲跟高俅的关系,但已经暗中点出了这一点,那林冲的仕途还是有很看好的,升职加薪完全有戏。

一切从他的老婆被高衙内调戏发生了转变。

上司翻脸,朋友陷害,刚刚还是人人羡慕的林教头突然变成了阶下囚。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他完全没有经历这样的巨变。

他的英雄气在他蹲守在陆谦门口的那三天三夜就开始消散了,他看到了自己内心的软弱,甚至把这一切逆境的源头怪到了自己妻子身上,这才做出休妻的举动。

一个把自己妻子献出去的人,难免会意志消沉,从一个豪杰变成了街坊市人,竟然饿着肚子要去地主家打秋风了。

来到柴家庄,林冲的话语着实让人摇头。

【林冲说道:“相烦大哥报与大官人知道,京师有个犯人——迭配牢城,姓林的——求见。”】

听说见不到,回来的时候,【别了众庄客,和两个公人再回旧路,肚里好生愁闷。 】

要不到钱,竟然愁闷了,好汉一条,哪里没有饭吃?周身武艺,何苦为这种事愁闷?

半路上见到柴进呼啦啦一群人,【林冲看了寻思道:“敢是柴大官人么?...”又不敢问他,只肚里踌躇。 】

婆婆妈妈,不像个汉子。被柴进问了,说出来的话又特别有意思,先要说明自己是东京禁军教头。

【“小人是东京禁军教头,姓林,名冲。为因恶了高太尉,寻事发下开封府,问罪断遣刺配此沧州。闻得前面酒店里说,这里有个招贤纳士好汉柴大官人;因此特来相投。不期缘浅,不得相遇。”】

进了柴家庄,见了人家两个不入流的教师,自个就寻思开了。

【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林冲不敢抬头。】

人家不回礼,他连头也不敢抬。

坐下后,又是冷言冷语。

【伴教头道:“大官人只因好习枪棒,往往流配军人都来倚草附木,皆道∶“我是枪棒教头,”来投庄上诱得些酒食钱米。大官人如何忒认真!”林冲听了,并不做声。】

这种当面嘲笑都竟然不做声,反观武林在柴家庄,只是被宋江不小心碰了火铲,跳将起来就要打人的。

反倒是柴进不下去,有意要替林冲出手,要林冲跟跟教头比武,结果打了四五个回合,林冲就跳出圈外,表示认输了。

还是柴进故意拿出二十五两子做赏金。可叹,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也不过值二十五两银子,有了这银子,林冲这才一两招就将教头打倒在地。

所以林冲真功夫是有,但在做人上就实在让人叹息了。

从写林冲开始,林冲就一直被压着写,戴绿帽、被陷害、被谋杀、被嘲笑,林冲从来都没有扬眉吐气过。要是网文敢这样写男一号,早就仆得不能再仆了。

那么,接下来的风雪山神庙,林冲杀人又放火,是不是就是他爆发的时候呢?

我们看一下,他刚到流放地时,别人提醒他要花钱买平安,给牢头交钱。他回答【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

被人勒索,他大气也不敢出,然后又笑咪咪拿出钱来。

【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著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

就是精打细算的样子,其实我们这不是鄙视林冲,反而我觉得林冲是一个写得很真实的人物。那些好汉不一定是特别豪迈的,也有可能是这样小心翼翼算计的。

那我们看武松的表现,同样是人家提醒他给钱,但武松是怎么应对的。

【武松道:“感谢你们众位指教我。小人身边略有些东西。若是他好问我讨时,便送些与他;若是硬问我要时,一文也没!”】

天不怕地不怕,脾气特别倔。

差拔来勒索了,武松直接就怼了回去。

【武松道:“你到来发话,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文也没!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碎银有些,留了自买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没地里到把我发回阳谷县去不成!”】

武松的性格跟林冲是完全相反的。

但是,两者也有共同点,就是有仁心。林冲虽然软弱,但心地还是善良的,我们说了,他善良到成为了水浒第一圣母。

接下来,林冲就开始了被命运摆弄的节奏,在路上碰到一个自己曾经帮过的人:李小二。李小二开了一个小饭馆,陆谦过来追杀林冲,跟人商量的时候恰好被李小二听见了,然后通知了林冲。

好了,我们看林冲的反应,他跟那一天的反应完全相同,马上买了一把刀满世界的找陆谦,找了三四天,然后怎么样呢:自心下慢了。

【林冲自回天王堂,过了一夜。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生死关头,他又双叒心下慢了,这算怎么回事呢?应该更加小心啊。林冲还是以前的林冲,一点也没有吸取教训。

然后又无缘无故碰到好事,上回是买了一把便宜宝刀,这回是被安排一个肥差:看草料场。

就是一般人也能猜到里面有问题吧,林冲也猜到了一些,但他的鸵鸟心态又犯了,在心死关头,还把事情往好处想,高高兴兴吃了酒上班去了。

接下来这一段,可以说是一系列的巧合把林冲逼上了绝路,但凡有一点转弯的余地,林冲都不会走到上梁山的地步。

一是天气冷,林冲坐着漏风的屋里,烤着火都觉得冷,不得不去买酒暖身,要稍暖和一点,也就不会买酒,不买酒就不会离开,不离开就直接被弄死了。

买了酒,回来发现草屋被雪压倒了,要是没压倒,那回到个草屋,也就直接报销了。

这时候,想起半路碰到的山神庙,准备去那里住一晚。

到了庙里,发现旁边正好有一个大石头,这个大石头有一个大的作用,就是让林冲最终爆发的契机,没有这个石头,林冲的故事就不好讲。

林冲用这个石头堵了门。这时候发现草料场已经起大火了。

可见,要不是这些事,林冲早就成烤肉了。

这时候,他发现有三个人一行。这三个人正是陆谦跟管营、差拔。

正是当日李小二提醒他的。就在眼前的杀机,林冲这一路来,竟然完全不想事,说明这哥们心真的大。刚才他交接工作,喝酒,来回走动,从来都没想到这三个人。

这时候,三个人也来到庙里,想推门进来,却被石头堵住了,怎么也进不来。

我在想,如果他们三人进来了,撞见了林冲会是怎么一个场景呢?

一是,三人肯定不会动手,他们知道三人合力也打不赢林冲,不然就不会使放火的一招。

另外,林冲也不会动手,因为他就算知道这三人跟那场大火有关联,这一次也是为了对付他来的,但因为他的气头已经过了,他心下已经缓了,再让他起来,就需要一个强刺激,但直接撞见,这个刺激就刺不起来。

很可能林冲心里清楚,但被陆谦一打哈哈,马上就会迟缓,就开始自我麻痹,最终放松警惕,放过陆谦,那陆谦自然还会组织下一场暗杀。

但这石头一堵,三人进不来。进不来就开始在外面聊了起来,把他们怎么谋害林冲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我们说过,林冲软弱,但他有三分钟的热度。听了外面这三人陈堂供词,自然就忍不住了,这一次,我们终于看到林冲的长处了。

他接下来的动作是什么?

他轻轻把石头挪开。是很轻的,不是气得在里面大叫,然后轰的一声把门踢开,那是李逵干的事情,他是轻轻的。说明他这个人其实心思细,并不笨,这个轻轻的颇有武松杀人时的感觉。

那以前为什么那么笨呢?那是因为有幻想,有顾虑,心里的想法太多,所以以前都是虚张声势,拿把刀四下乱撞,这其实不是杀人的样子,是作秀的样子。

真正的杀人,是轻轻把石头挪开,从容不迫的,不是激情杀人,不是冲动犯法。当然,大家看水浒,不要学里面的坏东西,不然我们的标题怎么叫少不读水浒呢,少年人看了容易学坏。

再看林冲下面的操作,那完全不是以往的林冲了,而变成了武松跟鲁智深。

杀人之麻利,如同武松。

【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

一个报销了。

【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

又干掉了一个,而且林冲杀人不是随便杀的,不是见一个就杀一个,他是有先后顺序的。是先杀帮手,最后杀陆谦。

杀差拔时,陆谦已经不行了: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

但林冲不管他,先把还在走动的富安给杀了,然后:翻身回来。

因为陆谦是大反派,当然需要给反派一个发言的机会。

等陆谦求完又发表完演讲,林冲再把陆谦捅死,把心挖了出来。

杀人颇有武松风范。

后面又开始像智智深了。

附近的人来救草场,林冲是怎么说的?

【林冲道:“你们快去救应!我去报官了来!”提著枪只顾走。】

这不就是鲁智深打死了镇关西,一边说着你诈死,一边跑路时的神态吗?

好了,林冲山神庙一段就聊完了,我们明天再继续。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脑洞历史观,阅读我的专栏《少不读水浒》

最佳贡献者
2

这个问题要分两方面来看。因为水浒传只是虚构小说,作者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他所处的时代与水浒书中的时代背景隔了三百多年,书中的很多官职其实都是瞎编的,历史上并不存在。

所以讨论林冲的级别,要结合小说的内容辩证的看,不能以真实历史一概而论

我觉得,如果以书中对林冲的描述来看,他属于中低级军官。理由有二:

首先,教头是多大的官,书中没有明说。朝廷后期征讨梁山期间,丘岳、王文斌都是禁军教头身份,但他们却分别挂右义卫亲军指挥使和左义卫亲军指挥使的职务。就凭这一点,即能说明不能拿真实历史来硬套水浒小说。小说和历史是两码事。

其次,林冲的知名度非常高,家喻户晓。但他又比较弱势,这比较符合当时一个中低级军官的定位。

举几个例子说。

倒拔垂杨柳一章,鲁智深展示武艺,林冲高声喝彩,鲁智深不认识林冲,就问身边的泼皮这人是谁。众人脱口而出,说“这官人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武师,名唤林冲”。

几个泼皮都能认识林冲,这就足以可见,林冲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是很高的。



还有林冲误入白虎堂之前,他买到了一把好刀。书中对他的心理描写非常有意思:“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今日我也买了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试。

这里我们不妨想一下,高俅是什么人?殿帅府太尉,皇帝辖下中央直属部队总司令,林冲得了一把好刀,就想去高俅府上显摆,他的身份能低吗?

所以说,至少在书中,林冲的级别是非常诡异的。在很多场合,他很屌丝,符合一个北宋低级军官的定位,但又有一些时候,他的地位又莫名的高。

综合判断,书中对林冲的描述,我觉得更符合中低级军官的定位。虽然地位不高,但多少也有一些身份。


当然了,《水浒传》只是虚构的小说。如果以历史上的北宋禁军教头而论,林冲的职务压根就不是“官”,而是身份低微的“吏”。用我们现如今的军队体制来套,林冲不属于干部序列,只是一个“士官”

教头,顾名思义就是教练的意思,是宋朝军队中,教授士兵练习武艺的人。这个职务据说是由范仲淹设立,目的是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起初,范仲淹以20取1的比例,挑选教头,然后让教头负责教习武艺。而当时的教头只是临时性的练武标兵类岗位,没有正式编制。

也就是说,最初的教头,就是“兵”

后来到了宋神宗时期,朝廷开始把教头从临时岗位确定为专职,于是就有了专职教头。

不过虽然是专职教头,但教头的地位仍然不算高,每个教头每次教习的士兵也只有几十人,充其量就是一个连队的教官。

到了宋神宗后期,主管禁军训练的军职人员分为四等:最高的叫巡教使臣,余下分别为都军教头、教头和副教头

巡教使臣负责军士武技训练的考试工作,品级为九品,是军官,也就是禁军中品级最低的武官。低于巡教使臣的,都属于无品的军吏。都教头和教头都低于巡教使臣,即表明他们都不是官,只能算吏。一辈子都无法做官。



另外宋神宗元丰四年,朝廷针对吏人阶层的薪资进行了改革。

原本吏人这个阶层是不发工资的。朝廷为了避免吏人搞贪污,就颁布了“仓法”,给吏人也发薪水。

而在“仓法”中,其中就有一条——“诸军都教头欲并行仓法,从之”。

都教头也按吏员身份发工资,这就表明,教头的身份就是军吏。

总的来说。教头在北宋不属于官僚阶级,充其量就是一个吃朝廷俸禄的军吏,谈不上是低级军官。不过历史和小说是两码事,林冲在小说中出场即带主角光环,还敢跟禁军的总司令借刀看,这都表明,在书中的林冲应该是一个级别不高,但也不低,颇有名气的中低级军官

3

首先,我们来掰扯一下“禁军”到底是个什么队伍。

“禁军”最初指的是皇帝的亲军,负责拱卫京师以及守护宫廷部队,属于皇帝陛下嫡系中的嫡系。但是禁军从出现之日开始,规模都不大。比如汉武帝设置的章营骑,后来改为羽林骑得禁军部队。

到了唐代这个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最开始的左右羽林、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军规模有了增加,真正成为了卫戍部队,在安史之乱以后,唐帝国中央难以控制地方藩镇,于是出现了一支规模几乎达到了20万的禁军,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臭名昭著)的神策军。神策军全胜时期,控制着长安附近一大片的藩镇,是唐廷扼制藩镇的依仗力量,可惜这支军队首脑长期由太监担任,从而导致了自神策中卫设立以来,动辄废立皇帝。

到了宋代,禁军成为了国家正规军的专称,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解放军这种情况。太祖时规模大致达到了20万,而到了宋仁宗庆历时期,已经增加到了八十二万人之多,此后也稍微做了裁撤,但总人数一直维持在80万上下,是为定额。

所以说,东京八十万禁军并不是一个虚数,确实有这么多人,只不过这八十万不可能全部驻扎在东京,禁军要到各地驻守,跟京师的军队三年一轮换的。

那么八十万禁军教头究竟是个多大的官呢?

教头其实就是教练的意思,是宋朝军队中教练士兵练习武艺的人员,当时有“都军教头”,“教头”,“副教头”之别。“都军教头”是统领所有禁军教头的,是教头中的老大,比如王进他老爹王升就是一位都军。

教头作为武术教官也可以同时兼任行政职权,但是,林冲只是若干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中的一个,没有任何本职官,他根本不算是官,只是禁军系统里面外聘的编外人员。

宋代武官从一品到九品,共有三十一个级别,二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还不入这三十一级之内,可见八十万禁军教头只是一个教职,或者说是一个工作岗位,就是拿一份薪水,而不是一种官阶。

但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职位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毕竟是武术教官,即便不是个官,但其在社会上还是有一定名望的,只不过这种名望只限于社会底层,毕竟大宋重文轻武,武官的社会地位都很低,何况一个不入流的枪棒教头。

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名字乍一听很威风,其实这是施耐庵的套路,搞的噱头。听起来好像好厉害的样子,但问题是一个人能教得过来80万人的么?他这个枪棒教头也不过是众多教练中一个,还是一个没有编制,随时可以撸掉的职位。

至于高俅的“太尉”这个官职,是宋徽宗改革武官制度后,所定的武官官阶之首,但到了这一时期,也不是官职,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级别,更形象点来说,就是军衔,相当于上将吧。(可能更高,比较各国军衔制度不一样)

高俅在《水浒》中执掌禁军,其实施耐庵在这里说的很模糊,禁军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唯一首脑,而是有三帅分别拥有领兵权,却没有任何行政职能,因为禁军的行政机构属于三衙,三衙负责制定军队的日常训练、常规换地方轮换,后勤等等的行政事务,而这些事务三帅是插不上手的,他们只负责执行!

那么高俅怎么个执掌禁军?是以三帅之一的职位,还是三衙负责人?施耐庵老先生没有说,而是搞了个“太尉”这种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来拔高高俅的身份。但实际上,宋徽宗有没有给高俅升过这个武官之首的官阶都很难说,毕竟历史上关于高俅的记录,全部出自野史,正史上他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来,何况是成为某某传。上不了传的历史人物,大多就是毫无名气的小人物,或者对历史毫无影响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既然是这么个人物,他能成为执掌禁军的存在,这就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了。

4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林冲的职务是80万禁军教头。徽宗时期的禁军不过40多万,并没有80万这么多。

所以,不存在80万禁军教头一说。

北宋实行禁军制度,国家野战军队基本都是禁军,由皇帝直接统帅。

禁军数量很大,最少35万以上规模。


如此庞大的军队需要训练,就需要大量的教官,当然今天的解放军也是一样。

因军队数量多,仅仅首都地区就有上千名教头,鼎盛时期高达5700多人。

数量如此之多,显然教头也不是什么高级职务。



林冲的这个禁军教头,不过是普通教官而已。

根据北宋的军事制度,教头上面是都教头、虞侯、都虞侯、指挥使、都指挥使。都指挥使是正五品。教头是从八品下,按照今天来说不过是连长营长级别,少校、中校军衔而已。

林冲只是一个副营级教官,甚至就是一个连级教官而已。

自然,官职不高,却未必没有真才实学。

美国的军士地位也不算高,军衔很低,但美军打仗是绝对离不开军士的。

军官下达命令以后,实际带着士兵打仗的不是连长营长,就是军士。

北宋禁军是国家正规军,禁军教头都有真才实学,武艺高超。

如一棍子打翻史进的教头王进,全书中没有遇到过敌手的教头林冲,还有那个京师金枪班教头徐宁,都应该有特种兵的身手。

甚至,自称拳脚武器高人的高俅,年轻时候曾被王进老爸王教头一棍子打翻,躺了半年才恢复。

可见,这些教头是多么厉害了。

再说林冲,凭借马上真实武功,鲁智深也未必是他对手,梁山没有一个人能够打赢林冲。

5

林冲的这个所谓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名号着实吓人,尤其是那八十万!乍一看会让人觉得,林冲手下掌握着八十万禁军。但是,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五代和北宋的禁军统领并不叫“教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前担任的殿前都点检就是禁军殿前司统领的官职。同时,另一支禁军侍卫亲军司的统领的官职是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也不是“教头”。



那么,禁军教头到底是多大的“官”呢?实际上,所谓禁军教头就是禁军中负责士兵训练的基层小头目。说是领导或者官其实都有些夸张了,教头恐怕连官都算不上,充其量也就是个吏!当然,吏主要是针对文官系统而言的,武官系统并没有这种说法。



以现代我国军队系统为例,直接负责士兵具体训练工作的人员通常以士官为主,分管军事训练工作的军官通常负责领导、协调,并不直接负责具体训练工作。换言之,林冲在军中的地位大致就相当于现在军队系统中的士官。士官虽然名称里有个官字,却不是军官,仍然属于士兵范畴。



虽然宋朝的军队编制与现代军队不同,但是禁军教头确实不是什么高级军官。即便在宋朝的军队编制中禁军教头属于军官序列,那也是一个级别不高的基层军官。别说是与太尉高俅比,就算与宋江接受招安之后受封的武德大夫相比也根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实际上武德大夫也不是什么大官, 不过就是个六品官而已。可见,林冲那吓人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多大!大概其就是后来清朝所谓不入流的那种,如百长、土舍、土目之类。



但是,宋朝是一个典型的高福利王朝,官吏的待遇几乎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林冲虽然只是一个基层“士官”,但是待遇也还是相当不错的。这就是为什么林冲能在汴京有自己的宅子,其夫人也过着衣食无忧的惬意生活的原因所在。只可惜,林冲得罪了高衙内。一个基层小吏得罪了当朝太尉,结局不言而喻。高俅虽然在朝堂之上并不是一手遮天,但是他想要弄死林冲这样的小人物,不见得比踩死一只蚂蚁废事,不是吗?

6

以前看《水浒》的时候,一说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感觉林冲好牛呀,教习八十万禁军,这得是多大的一个官呀。等到结合史料,再去看的时候,感觉林冲头上的光环瞬间消失了一大半,真实的情况太让人大跌眼镜了。

细究起来,林冲其实根本就不是“官”,而仅仅是一个被聘用的“吏”而已。因为教头根本就没有品阶,连“小官”都算不上。

宋朝的官员,通常分为三个头衔,即官、职和差遣。“官”是用来分阶品和俸禄的;“职”,对文官的意义较大,什么馆阁殿大学士之类的,好像很牛的样子,最主要的是,武官可能连个字都不认识,也会被加职,什么阁门祗侯、阁门宣赞舍人之类,一般是加给低阶武官;“差遣”,这个比较厉害,是实际担任的职责,拥有实权。

比如包拯的官最后到了“礼部侍郎”、“给事中”,这是品级和拿俸禄的;职为“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一说出来,感觉好牛;差遣做过“知开封府”,不是开封府尹,实际管理过京城开封府,后来又升任了“枢密副使”,管理全国军务。

了解了宋朝的“官职差遣”制度,来看一下林冲到底可以放到哪个萝卜坑里。

据《宋史》职官志和兵志的记载,宋朝武官的官阶共分为横班(上朝时横着排列站立,也叫横行,职位比较高)、诸司使(如负责皇城、仪鸾、弓箭库、衣库等具体事务的正副武官,他们排在横班之后,分为东西两排站立,品级低于横班)、使臣(就是负责具体保卫、供奉事务的低阶武官,分为大小使臣)三大等级。宋徽宗政和二年,进一步将武官分为了五十二阶,但还是九品十八级。

宋朝武官最高阶的就是横班太尉,不过太尉也并非当朝一品的官级,仅仅是一个正二品,可见宋朝的重文抑武。其他的一直到使臣中的小使臣,是从九品的小官。

以上武官的官职都是具有实职的,也就是实际的“差遣”。那武官不担任相应的官职了,怎么办?比如不担任太尉了,就不领俸禄薪水了?不是的。武官另外会有加勋,诸如从正二品的上柱国到从七品的武骑尉;以及武官散阶,诸如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到从九品的陪戎副尉,这些就是武官的“官”。一般只有低阶武官才会加职,表示比较有培养前途,就是什么祗侯、舍人之类的。

大概了解了宋朝的武官制度,我们来看看林冲的教头到底处于什么位置。

《宋史》载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凡禁军教头二百七十,都教头三十,使臣十”,很明显教头在都教头、使臣之下,因为人数最多么。经南北两宋,使臣的官阶基本上没有变过,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使臣是最末级的武官,都教头和教头根本就不在九品十八级之内,根本就不是官。

按照《宋史》的记载,所谓的教头,其实就是挑选士兵中技能比较优秀者,教习其他人棍棒、弓箭、骑马等技能而已。只是,做了教头之后,会有额外的军饷,神宗时期就有“月给钱三千”,外加优待的酒食,还有专门的兵器、战袍等等。

宋神宗时期,禁军有五十六万多人。教头和都教头是从驻开封的直属中央禁军选拔的,就已经有三百人了,如果加上其他的金军,应该上千不成问题。虽然棍棒、射箭、骑马、布阵教头分开,一个教头实际负责的人数同样很少,否则教导不过来的。都教头和使臣少点倒是无所谓,都教头负责管教头,使臣负责管都教头。

如果林冲时期果真有八十万禁军,那教头数量会更多,林冲就更不突出了。这点从《水浒传》中高俅、陆谦等人根本就不怎么在乎林冲也就可以看出来了。

实际上,鲁智深的提辖官还真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中下层军官,大概在六、七品的样子。而林冲,还属于士兵的范畴,只是由于经验丰富,技能优秀,让他们来带新兵,类似于现代军中的上、中、下士士官,而都教头类似于军士长,他们都不属于干部序列。因此,林冲在古代,只能算是幕僚,就是吏的范畴,根本就不是官。

7

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一职,不仅不是小官,连官都不算,只能算吏。

首先说“八十万禁军”,本为虚数,并非实指

北宋实行募兵制,禁军是中央军,是主力队伍,禁军数量在北宋中期,号称最盛世的宋仁宗时期达到顶峰,最多时的仁宗庆历年间,禁军人数达120余万,其中主力作战部队即马军、步军为80余万人,这就是《水浒传》中“八十万禁军”的由来。

不过《水浒传》的历史背景是北宋徽宗年间,此时的禁军缺额很多,实际人数远达不到80万,甚至没人能说清到底有多少,《水浒传》中的“八十万禁军”只是虚指。

按照宋朝以内制外的设计,禁军约有一半拱卫京师,一半分驻扎边疆,使得内外相制,不至于地方尾大不掉,因此平时在京师及其周边驻扎的禁军有40万。

再说“禁军教头”,是吏,而不是官

教头,俗称教练,是负责操练士兵武艺的人员。

《水浒传》中,林冲的岗位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也就是负责操练禁军枪棒武艺的教练,他对禁军没有指挥权和管辖权,除了教习武艺外,禁军士兵不会听他的话。

北宋官制比较复杂,官和吏分野明显。

官,有正式编制,属于国家公务员,一般通过科举、荫补等方式进入,地位很高;

吏,没有正式编制,相当于临时工,一般通过招募方式进入,地位极低。

北宋各级政府和军队中存在大量吏职,《水浒传》中大多数曾在政府供职的好汉都是吏职,比如宋江的“押司”、戴宗的“节级”、武松的“都头”、林冲的“教头”等。

因此,林冲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看着唬人,实际上没有任何权力,只是没有编制的临时工,还不受劳动合同法保护,找个理由就开除。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8

严格来说林冲根本就不是官。

这个头衔给人造成误解主要来自于“八十万”。这个八十万,其实只是个虚数,用来指代禁军,所谓“八十万禁军”,其实是中国古代文学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叫“互文”,上下两句是同一个意思。比如木兰辞里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壮士都是指木兰一个人,不是两个人。评书里类似修辞更常见,比如说一个人力大无穷,“晃膀撞天倒,跺脚震地惊”“横推八马倒,倒拽九牛还”,上下两句都是夸张一个人力气大,是一个意思。“八十万禁军”也是如此,八十万就是指禁军,禁军就是八十万。因为宋代号称禁军(守卫国都的军队)有八十万(实际上远没有这么多)。这种用数字指代的方法在水浒里还有多处,比如“一根杆棒等身齐,打天下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四百座军州”指代中国。宋朝天下据说有八百州(实际上没这么多),南宋划江而治,只剩下四百州,所以南宋的诗人常用“四百州”指代南宋,比如“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水浒成书于元末,那个时候沿用四百州的说法,但用来指代全中国。柳亚子先生的“沉沉四百州”中的四百州也是指全中国。

罗嗦半天,说的就是“八十万”和“禁军”是一个意思,去掉这个八十万,林冲的身份就很好理解了,“禁军教头”,禁军中教授士兵武艺的教练,类似于今日部队的技术士官,根本就不是军官。《水浒》中鲁智深菜园子结识的无赖也称林冲为“这位教师”。林冲在白虎堂被抓时自称“小人是鲁莽军汉”,都可以看出他不是官,只是个有技术的士兵。

另外说一点,就是水浒的作者对宋代的官制是比较了解的,他也知道禁军教头的级别不高。教头之上还有都教头和副教头,是管理禁军教头的正副一二把手。在后八十回“三败高俅”的章回中,高俅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东京八十万禁军的都教头丘福,一个是副教头周昂。所以水浒的作者是知道林冲地位不高的。但许多今天的读者认为,小说中陷害林冲居然要高俅出面,岂不是证明林冲地位不低?

这个需要仔细解释一下:

宋代的官制非常繁琐复杂,从赵匡胤开始为了遏制权臣,往往是权重者位不高;位高者无实权。所以和后来不同,宋代官员的级别并不是特别重要的。比如水浒提到的种师道在抗击西夏时的官职是:经略安抚制置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洺州防御使,还有一个渭州知州。这一长串头衔中只有渭州知州是有实权的,是实职,也就是他真正的职权范围。其他三个头衔都是荣誉性的称号,类似包拯的那个“龙图阁大学士”,听着很气派,其实级别并不高,大约是从三品左右,种师道的头衔比包拯还略低一点,也就是说他品级大约是从三品到正四品之间,对应今天大约就是正局级到副部级干部。但是在宋代对抗西夏的战场上,他的职权很大,也很受朝廷的尊重。

相比之下,高俅的那个“太尉”,听着头衔很大,但实际上宋代的太尉也只是个尊称,他的真正的官职是“殿前都指挥使”,是宋代禁军的管理部门之一,待遇很高,但实权非常有限。不过林冲作为教头,正在其管辖之下,所以被其陷害 。 换句话说,高俅陷害林冲,不是因为林冲的官职不低,而是因为高俅的地位没有很多人想象的那么高。

9

八十万禁军教头,听起来名头很大,其实是个小官。唬住人的是那八十万的数字。

为了把这事说清楚,我们从两方面说起,一是谈一下禁军数量,二是谈一下禁军教头。

八十万禁军言过其实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个武人出身,此人谋虑和武功都极为出色。但是,他的皇位来得不太正,是靠陈桥兵变时的黄袍加身,获得了九五之尊的地位。

上位之后,赵匡胤做了一系列的改变,首先就是杯酒释兵权,让有威胁的将军们都解甲归田;之后,做了制度调整,对于武将的权利做了限制,每在战时,都有文官担任第一把手或者有太监担任第一把手,来负责整体指挥。

所以说,是赵匡胤一手导致了整个大宋“重文轻武”的现象。

说完制度,我们说军队。

宋朝军队分为四种,即禁军、厢军、乡兵、藩兵。禁军不是保卫紫禁城的兵,而是中央军,也是宋朝军队的主力。 厢军属于地方军队,是各州的镇兵,由地方长官控制。乡兵就有点像现在的民兵。藩兵则是防守在边境的非汉人为主的军队。

宋朝开国时,全国军人37.8万人,其中禁军的数量占了一半,有19.4万人。后来的情况,随着发展,军队人数逐渐增多,宋太宗至道年间全国军人66.6万,其中禁军35.8万。到宋仁宗庆历年间时,全国的禁军达到了82.6万。

看得出来,宋仁宗期间,就是禁军数量的高峰,之后提起禁军,就有了“80万禁军”的统称。

之后,禁军数量在减少,但吃空饷的人数在增多,宋神宗时期,禁军数量在60万左右,到了宋徽宗时期,禁军实际的数量在40万左右,而且战力很一般。

所以说,八十万禁军,只是个唬人的数字,并不是个真实的数量。

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之一,官职有多大

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之一,官职非常小,如何见得?

当时,整个禁军,各种教头加起来有5700人左右,而且层次和等级分明,这教头上面是都教头、虞侯、都虞侯、指挥使、都指挥使,都指挥使是正五品,教头从八品下。

如果拿到现在,林冲就是国内某军事大学的一位老师,或者是某军队特训队教员,仅此而已。

在水浒中出现的禁军教头,并非林冲一人,至少还有三人出现,一个是九纹龙史进的师父王进,一个是王进他爸王老爷子,还有一个就是林冲的老丈人。

但,很可惜,这几位都是禁军教头里的基层人员,除了在学员面前还有点地位之外,在整个教头大队,实在没什么分量。

那个社会,就是官高一级压死人的社会,高俅,也许武功没有他们几个人好,但人家官位高,是林冲他们的直属高级领导,所以把林冲等人拿得死死的。

唉!想当年,高俅只是个浮浪破落户,是个地地道道的街头小混混,只是人家关系走得好,人家“足球”踢得好,就此和断王赵佶挂上了勾。于是,在赵佶当了皇帝后,高俅就开始平步青云了。

正因为林冲官不大,为人有些愚忠,做事犹豫,所以被高家人欺负。也真因为林冲官小,他的好朋友陆谦陆虞侯为了讨好高俅,给林冲使了绊子。林冲被逼无奈,上了梁山。

这之后,林冲思想才渐渐开放,敢打敢冲。即使如此,林冲身上还是有着浓重的官场气质,从来不顶撞宋江等人,而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遇到不公平之事,遇到意难平之事。都敢对外呲牙。

人和人真正的大差别,其实不在武功上,而是在性格上,是在脑袋里的思想上。

综合说来,林冲就是“禁军教练大队”的基层教员,仅此而已。

10

林冲只是这八十万人的教头,又不是掌握八十万大军,所以权利是十分有限的

说起林冲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这是中国传统名著《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梁山五虎将之一。林冲的生平很悲剧,他本是北宋名将,只因为高衙内看上自己的妻子,此后便苦苦相逼,到最后被高俅陷害,锒铛入狱。没想到高俅仍然苦苦相逼,想害他性命,不得不落草为寇,上了梁山

于是我们不禁要问,林冲说起来也算北宋官员,难道这“八十万禁军教头”一职就如此的低微吗?

其实有宋一代,军队中教练武艺的人员都可以称为教头。教头又有有“教头”、“都教头”之分。单称“教头”者为一般教练,地位很低。“都教头”亦仅相当于中下级军官,所以林冲所谓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没有军权,只是个虚衔罢了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