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水浒传》中吴用为何会吊死宋江墓前?

《水浒传》中吴用为何会吊死宋江墓前?

2020-09-24 02:02阅读(62)

《水浒传》中吴用为何会吊死宋江墓前?:《水浒传》中吴用为何会吊死宋江墓前?说起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吴用是因为三个原因,一个是物伤其类、兔死狐悲的绝望

1

《水浒传》中吴用为何会吊死宋江墓前?

说起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吴用是因为三个原因,一个是物伤其类、兔死狐悲的绝望。其次,就是对于自己这一生的万念俱灰。第三个原因是,离开了宋江,他那些“下三滥”的所谓谋略,真的是寸步难行了。从这一点上说,宋江可以说是他的知己伯乐。

吴用的所谓谋略,其实都是一些小聪明,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宋江喜欢。这就是臭味相投。

说实话,纵观整个小说《水浒传》,吴用有两点遭人诟病。

一,他的那些所谓谋略,究竟是高智商的发挥,还是经不起推敲的小聪明?

作为梁山第三号人物,首席军师,吴用绰号“智多星”、“加亮先生”,自比三国时的蜀国丞相诸葛亮,但他在《水浒传》中所出的每一条计谋,都可谓是漏洞百出,又怎么和经天纬地的蜀国丞相诸葛亮相比?

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二十六岁,一出世,就纵论天下大势,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从战略上论述了刘备成就大事的理论基础。随后一直辅助刘备,一路过关斩将,建立了全国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西蜀国。

吴用作为封建时代一个读书人,尽管屡试不第,但也是当时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做的却是犯上作乱的“智取生辰纲”。当然,作为在腐朽没落王朝时代苟延残喘的小老百姓,劫取不义之财,本无可厚非。然而,既然大家都认为你足智多谋,就应该想的比别的普通人多一点,细一点,周全一点。

可是,让《水浒传》读者遗憾的是,吴用想的并不比普通人多,也不比普通人高明。就拿吴用出世第一次使用计谋的“智取生辰纲”,就根本没有多少“智”的含量在,而有的只是漏洞百出。前后谋划不全面,想的太简单。生辰纲,取,的确是取了,但给官府破获此案,留下了大量的线索。这也就是,给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人惹下了塌天大祸,因此不得不急急忙忙上梁山。

至于后面吴用出的很多计谋,其实也都经不起推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慢慢研读《水浒传》,从中好好看看吴用那些所谓的高智商的谋略是怎样的不靠谱,最后直至断送了梁山的前途,也断送了自己的命运。

吴用又怎么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呢?

二,吴用的许多经典谋略,都透着一股阴损的“下三滥”成分

我们知道,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读书人讲究和追求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第一个就是修身,也就是儒家学说最推崇的仁、义、礼、智、信。

吴用尽管是落魄文人,但毕竟从小也算是读孔孟之书多年,尽管“屡试不第”,但也不会不懂得这些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

比如初上梁山,就利用王伦和林冲的矛盾,唆使林冲杀了王伦。不管怎么说,在晁盖、吴用等人被官府追杀得走投无路下,王伦毕竟暂时收留了他们几天。杀之,显然属于不仁不义,也是一种恩将仇报的行为。

再比如,吴用和晁盖本来是从小一起长大过从至密的朋友,宋江上山以后,吴用投靠宋江,背叛架空晁盖,帮助副头领宋江掌握了梁山实际控制权,致使梁山第一头领晁盖亲自带兵出征曾头市中箭身亡,也的确太不地道。

另外,再比如用计赚徐宁、朱仝、卢俊义上山,使用的也都是一些很“下作”的手法。特别是为了逼朱仝上山,更是不惜拿一个五岁小孩子的命作赌注,让黑旋风李逵直接用板斧砍死一个无辜的孩子。想想都让人毛骨悚然。这哪是计谋啊?简直就是没有底线的强盗行径!

古语说:盗亦有道。水泊梁山自称“替天行道”,但反观吴用所有的计谋,这哪是替天行道?这分明就是为非作歹!

总之,在吴用看来,只要结果满意,过程、手段都不重要。

然而,最可悲的是,吴用是这么想的,结果却并没有像他所憧憬的方向那样发展。

眼看着水泊梁山一天天发展壮大,宋江要接受招安。招安就招安吧,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自古就有义军被朝廷招安的先例。可是,招安以后,水泊梁山成了朝廷麾下的官军,并没有给梁山集团带来任何好处,王庆剿了,方腊灭了,辽兵也平了,连续出征,死的死了,逃的逃了,狡兔死走狗烹,朝廷的毒酒也到了。

在这里,我又要说,吴用这个山寨军师也真的太“无用”了。

其实,在历史上,接受招安的农民军也不是没有,其结果也并不是都很惨。但吴用自比诸葛亮,但他无论是战略眼光,还是人生境界,和诸葛亮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有一个事实,吴用知道,但他就是喜欢忘记,那就是当时北宋朝廷军政大权统统掌握在蔡京、童贯等人手里。蔡京、童贯等人一是从来看不上他们这伙梁山“贼寇”,二是梁山很多将领,也包括他吴用在内,和蔡京等人有仇隙。就比如生辰纲,那就是梁中书给蔡京的寿礼,那么大一笔财富,让他们劫了,蔡京能不心疼?

面对这么多梁山好汉的悲惨结局,面对早已先他一步躺在地下的宋江,不知此时的吴用“悟”到了什么没有?也许他已经彻底明白了,也许他还没有完全想明白。但不管怎么说,此时的吴用,或许只能感到一种英雄暮年的无用。

此时,站在宋江墓前的吴用,一定是万念俱灰:“我这一辈子,自比诸葛亮,但是自从跟了眼面前地底下躺着的这个人,福也享了,罪也受了,苦也吃了,损人利己的事做的也太多了,成也是因为这个人,败也是因为这个人。我这个‘加亮先生’,其实也就是给宋江这种人当当,假如换个人,心地没有这么损,肯定不可能听我的。如果说我是千里马,那宋江无疑就是伯乐。现在,宋江已经作古,我纵然有多少馊主意、阴损招术,以后还能给谁出呢?算了,就到这儿吧!”

我个人觉得,这大概就是这个水泊梁山首席军师吴用,最后选择吊死在宋江墓前的原因吧?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2


吴用在宋江墓前自缢,属于无奈中的主动之举。

自古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何况梁山的众兄曾扯起大旗造反,与当朝的四大奸臣都有宿怨。高俅,杨戬,都是殿帅府太尉;蔡京,当朝太师;童贯,主管枢密院,都是他们的顶头上司,给穿个小鞋,或者暗中加害,都是易如反掌。

我们看看回京的十名正将的结果。

戴宗,辞官不做,去了岳州太庙,陪堂求闲,相当于出家了。

柴进纳还官诰,主动引退,回沧州横海郡为民。

李应借口风瘫,辞官不做。

阮小七,没有主动引退,结果被寻了以往的过失,剥脱功名,罢为庶民,依旧回老家打渔为生。

关胜,没有主动引退,酒后从马上摔下来,蹊跷摔死了。

卢俊义,被罗织罪名,诬告谋反,皇上召见时,酒食中下了水印,从船中坠水成了河中冤魂。

宋江和李逵,被朝廷送毒酒毒死了。

十名正将只有呼延灼有好结果,但他们和呼延灼没法比,人呼延灼是功臣之后,开国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属于根正苗红,是有免死金牌的,而且他上梁山是不得已而为之,况且与当朝的几大奸臣都有私交,当年他征缴梁山就是高俅亲自保举的。

这时形势已经很明了了,朝廷暗害是迟早的事,不如主动自缢,还可以全了忠义之名。

花荣说的直白,“我等在梁山泊时,已是大罪之人,幸然不死,赦罪招安。朝廷既已生疑,必然来寻风流罪过,倘若被奸谋所施,误受刑戮,悔之无疑……”

这是从形势上说的。从个人感情上讲,吴用对宋江,是有一种知遇之恩的感动,是有些真感情的。

当年在晁盖与宋江之间,吴用虽然跟晁盖私交更好,可是后来他倒向了宋江。主要原因是因为他跟宋江本质上是一类人,他们虽然痛恨朝廷腐败,但却读过圣贤书,并不想当一辈子强盗,极度渴望得到朝廷的认可,渴望获得一官半职,光宗耀祖,这是读书人的最高追求。

但是现实中他们很无奈,没有科举成功,又没有高俅等人的际遇,无奈暂居梁山,但心底里得到朝廷认可的念头并没有变,所以吴用也是招安的拥护者,最后落到这个结局,应该也是早有心理准备。

抱负已经实现,大哥已去,人生还有何留恋的?

用吴用自己的话说,“心中想念宋公明恩义难舍,交情难报,正欲就此自缢,魂魄与仁兄同聚一处……”

3

吴用和花荣吊死在蓼儿洼,这个结局是宋江安排好的,这条不归路,也是这个“智多星”自己的选择。

他原本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他心中其实有着科举入仕,钻进统治阶层的梦想的。

只是屡试不第,无奈之下只得教书为生。 他是个不安份的人,总想着要做点大事业。虽然武功平平,但脑子还算好使,人称“智多星”。

吴用:

其实他和诸葛亮、刘伯温相比差得远了,也就是耍点小聪明,使点小手段,后来在梁山并没有看出他有多高的指挥艺术和本领

说起来是“梁山好汉”,可吴用在山上,一肚子阴谋鬼计,好事干过,坏事也没少干,属于典型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刚上梁山时,王伦不肯收留。

他敏锐的发现了王伦与林冲的矛盾,几番言语下来,使得林冲火并王伦,晁盖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了梁山。山上实力不足,为了拉卢俊义上山,他化装老道,在人家家里题反诗,害得卢俊义家破人亡。

为赚朱仝上山,唆使李逵砍死小衙内,把一个幼童的生命当作要挟朱仝的筹码。这种绝户计,吴用使出来得心应手,毫无悔疚,眼睛都不眨一下。 他是个不甘平凡的人,他和宋江一样,终极梦想还是投到朝廷怀抱,所以当他遇到了知音宋江,立即臭味相投,背叛了晁盖。

在梁山招安的一系列神操作中,他献计献策,不贵余力,终于成功的搞垮了晁盖当年创下的事业。 没想到,梁山的利用价值被榨干了,朝廷搞秋后算账了

随着兄弟们死的死,散的散,连最亲爱的知音宋江哥哥都被朝廷害死了,吴用心中的凄凉向何人说? 他知道自己不像呼延灼这样的人,在朝廷有关系网,知道朝廷最恨的是盗匪,尤其是自己这样有文化的盗匪,自古主疑臣死,自己的路走到头了。

宋江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很有意思的给他托梦,梦中并不是给他指出一条生路,而是指出了一条死路。 就像在宋江坟前,花荣说的:“我等在梁山泊时,已是大罪之人,幸然不死,赦罪招安

朝廷既已生疑,必然来寻风流罪过,倘若被奸谋所施,误受刑戮,悔之晚矣”。 宋老大挺够意思,怕吴用和花荣麻烦,连上吊的地点都选好了,道具也准备好了,两棵歪脖树,都不用麻烦兄弟们自己费力了。

罢罢罢,梁山没有了,兄弟们也没有了,哥哥也去了,自己也没有前路了,不如随哥哥去了吧! 不知道吴用把头钻进绳子的那一刻,有没有后悔,我是清晰的看到,有两滴泪,从他的眼角滑下来

4

郓城小吏宋江,落第秀才吴用,他们两个梁山招安的最大推动者,亦是梁山悲剧的罪魁祸首。生前沆瀣一气,死后生死相随,倒也符合二人的关系。

吴用自杀追随宋江,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心理上的失落。

虽然说兄弟们先前的日子不够正派,但是他们都认为在梁山泊的日子是一生最快活的,吴用是第一批进入梁山的“元老级”人物,相比较那些从半路才入伙的弟兄,他对梁山泊抱有更加深刻的情愫。

也正是出于对梁山未来发展的考虑,他才开始辅佐宋江开始了招安活动。不过等到招安真正实现了以后,他却发现弟兄们都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这样东西就是在梁山的自由岁月。招安是他和宋江等人一手促成的,可谁知是这样的结果?害了兄弟,也害了自己。

随着身边弟兄的一个个离去,吴用心中的孤寂感是非常强的,再加上他最敬重的宋江也被朝廷害死,他在心理上已经不再能接受独活。所以选择自杀也是正常的事情。

第二、自杀反而死的比较“体面”。

按照招安之前的约定,朝廷是要给梁山众人委派官职的,不过在朝廷利用他们剿灭叛匪以后,这些草莽之人也没有了利用的价值,朝廷也计划着对他们挨个动刀子了。

吴用作为梁山上的智商担当,他对朝廷真正的意图已经看的非常透彻,他们把梁山众人着急到朝廷之中,实际上是加大对每位好汉的掌控力度,然后再用各种手段逐个除掉。

按照当年的排位顺序来看,卢俊义和宋江死后就该轮到自己的,所以他自己已经非常清楚难逃一死,与其最后被他人害死,还不如主动跟随哥哥而去,如此一来还能落下一个重情义的形象,相比较于其他人的死法来看,他这种选择也相对“体面”一些。

第三、替宋江找回点“面子”。

宋江作为梁山上的头号人物,弟兄们基本都会听从他的命令,这种信任虽然值得欣慰,但是被信任之人也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宋江带领众兄弟进行招安,很大程度就是想完美的卸下身上的责任,即可以给自己谋得爵位,也可以将这份信任回报给跟随他的兄弟们。

这个想法虽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超出了宋江的掌控,靠着“打鸡血”的行为让弟兄们完成了朝廷派给的既定任务,又“顺利”的接受了朝廷的封赏,整个过程完全按照预先的“剧本”发展,但是等到封赏结束以后,朝廷涌动出的杀机却让宋江充满“无力感”。

随着朝廷的彻底翻脸,宋江在众兄弟心中的威信也荡然无存,这么多人都跟着他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任何人都会有点意见。吴用在这时候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自杀在宋江坟前也就意味着站在了宋江这一边,意思就是告诉众人招安一事是大家都同意的,朝廷翻脸本就跟“领导”无关,大家还是要支持宋江。

综上所述,吴用自尽充满着无奈的意味,既然已经确定了自己活不下去,所以他只想在死亡到来之前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样也没有辱没他“第一智囊”的称号。

5

在我看来“吴用”这老小子,真是名符其实“无用”。简单说,顶着智多星梁山第一军师牌子,干的尽是无用的事情。

你说他到底干过啥?行军打仗没出什么好计策招人倒是好手,尽出歪主意,要不卢俊义会上山?要不梁山座次那样排?要不晁盖会死?

除了智取生辰纲有点头脑和技术含量外,真的没看出来哪里是智多星了。

而他的死,不过是弱者失去依靠后,在无数心理暗示下,还有可能有的悔过之下必然结局。


先让我们看看吴用死的过程。

话说水浒传最后,被招安的梁山好汉,成为大宋马前卒,今天打下悍匪田庆,明天打下悍匪王虎,后天打下辽国,最后终于遇到命中注定的劫难方腊起义军。

四大天王不愧是绝世猛将,在加上无数猛士相助,就这样将梁山108将,弄死了无数,最后只剩下33个活着的。面对这33个仅剩下的兄弟,不知道宋江无用心中做何感想,招安为当官,死了给谁当?

最后这33个人,还有大半都不愿意当官,最终只有10个人被封了各种看不懂的小官。

这就是打了无数仗换来结果,也是宋公明哥哥你要的结果??

官来的不容易,但是去的也快。高俅,童贯,蔡京又如何会让眼中钉活的长久?

于是报应来了,他们用毒酒代替御酒,赏赐给宋江,而宋江这家伙,明知道是毒酒,还招来李逵说,兄弟这皇家赏赐的御酒,来来来,一起分享。

就这样不明就里的李逵也枉死,临别还说一句。

“罢了,罢了,生是哥哥身边的小鬼,死是哥哥身后的跟班。”

李逵之忠诚在这一刻显露无疑,但是宋江你对得起兄弟吗?

最后两个人双双安葬于蓼儿洼。

其实这样也就罢了,宋江死后还阴魂不散,居然托梦给吴用,花荣。

说什么:自己被朝廷所害,现在安葬于蓼儿洼,希望兄弟们到此一聚。

这托梦托的绝对古怪啊,尼玛的,你托梦告诉兄弟自己被杀了,最后不说要他们报仇,你说让他们来墓地看你?

我就想问你宋江,你个做哥哥的,到底是何居心????

于是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之下,花荣和吴用一起来到蓼儿洼。

本来就被宋江心理暗示过的他们,一到蓼儿洼,就看到两棵歪脖树。

吴用感叹;哥哥真神人啊,死后都知道给兄弟们安排死法!

这二颗歪脖子树,不就寓意着,哥几个别折腾了

我在下面寂寞,过来陪我喝酒。

百无一用的吴用看到这个歪脖子树

大智慧是没有的,小聪明又开始泛滥

说到哥哥啊:“阴阳两隔,只能我等赴死,哥哥选的地方,连道具都准备好了,那还犹豫个屁。

于是和花荣一起双双走上永生之路。

话说这官貌似是一天没当。

根据原著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这里吴用之死和花荣之死,其实都怪宋江的心理暗示还有环境氛围影响。

那么有没有深层原因咧?还是有的!那就是他们的地位太尴尬。

首先:他们都是宋江的铁粉,死忠

梁山其实也是讲关系疏亲,李逵,吴用,花荣就是和宋江关系最密切的几个,宋江被毒死,卢俊义也死了。他们能活吗?答案是不能、

其次:吴用有非死不可的必然

虽然本事不大,可是影响力大,胆子是小了一点,但是如果不是宋江托梦,其实他有可能为了自保召集人手再次造反也说不定。

再次:也是为了保全宋江的所谓忠义

忠义堂是宋江和无用力主建立的,受到招安,在背叛,不符合文人的主流价值观,虽然他文化不高可是还是文人啊。

最后:宋江想他死!

而这个才是最关键的,这可以从托梦,从墓地前面二颗树看出来。这一切的暗示都让心智不坚定的吴用动摇。也许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愧疚,愧对死去的那么多兄弟,这样的心理压力也让他难以承受!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古往今来,还是兄弟少点人心齐点,要不那会有这样的悲剧!

6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是吴用的高明之处。

在36正将中,宋江、卢俊义、吴用是官职、军衔最高的三个。他的职务是武胜军承宣使,正六品。

现在宋江被朝廷毒死,卢俊义被暗算死的不明不白,那么吴用就危在旦夕。

吴用和其他那些军人不同,那是个智囊人物。

朝廷其实不怕武人,最怕的就是吴用这样的人。

所以别人可能不死,但吴用必死无疑。

同时,吴用是军师,整个梁山所有的事他都一清二楚,是宋江的左膀右臂。

吴用知道整个梁山的很多秘密,也具有相当的号召力。花荣去召集旧部,恐怕没几个人愿意继续作废,但吴用地位很高,跟着他的人会很多。

朝廷必然要杀掉他灭口,同时不让吴用有机会能够继续召集人马反叛。

如果吴用不自杀,朝廷迟早也会要他的命,说不定捏造什么罪名,让他惨死。

吴用和其他人不同,他没有亲戚和家眷,横竖死了也无牵无挂。

既然如此,不如求个好死,而且朝廷一定会宣传吴用是讲义气跟随宋江一起死的,留下个好名声。

说白了,吴用不得不死,他选择了一个自己好好死的结局,也算不错了。

7

两层含义:一臣不事二主,表示忠心;犹怀江湖情谊,生死在一起。

8

吴用号称“智多星”,为何不参加科举?

明确告诉大家,吴用不是没参加科举,而是“落榜”了!

吴用文章高手,为何落榜,其实大有原因:①主考官认为吴用当得状元,但宰相蔡京认为吴用太恃才傲物,竟然不去“拜山头”(大家明白);②蔡京还认为“吴用”这名字太损大宋尊严,并且不吉利!结果:永不录用!

《水浒传》中一首《临江仙》赞吴用: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

吴用的才华不止如此,他专门拜过高人,研究过周易和兵法。

那么,题主问到“吴用为何会吊死在宋江墓前”,只有一种解释,宋江和吴用是知己。

很明显,宋江和吴用都是读书人或者说文人,宋江是刀笔小吏,吴用是“落榜秀才”,可以说两人都是知识分子,熟读四书五经,坚守忠孝仁义。

吴用不是不想精忠报国,而是报国无门,奸臣当道,宋江也是如此!

吴用不能考取功名,怎么办? 腹有良谋万千,奈何朝廷用佞邪!只有一条路,“反其道而行之”,干出点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他追随晁盖,七星聚义。这里面有原因,吴用是郓城县车市村人,在东溪村教书,晁盖是东溪村人。晁盖最大的特点是义薄云天,仗义疏财,敢于为民请命,专爱结交天下英雄,号称托塔天王。①他俩都算东溪村人,方便聚义行事;②背景类似,都站到了朝廷的对立面(都是不受朝廷待见的那种)。

相比晁盖,宋江是郓城县宋村人,为人大孝,仗义疏财,这跟晁盖相似,都有“养济万人之度量”。但宋江有超过晁盖的地方,那就是《水浒传》中所说“怀扫除四海之心机”,用他的诗说就是“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更有野心和远见!

说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为何吴用倾向宋江:

①吴用和宋江价值观相同,都有精忠报国之志,只是报国无门,奸臣当道;

②宋江比吴用更有野心和远见,都知道落草为寇,难成气候,只有想方设法“转正”;

③只有服务于最高统帅,吴用的谋略才能得到充分地使用。

这三点最关键的就是:吴用和宋江价值观类似,两人惺惺相惜,为知己而死,强过继续苟活在这肮脏的北宋朝廷。

您觉着呢?@阿奇的文化探秘,为吴用感到惋惜,这个人身上有施耐庵的影子,真是造化弄人!

9

宋江那厮不地道,自己死了还不安生,拉了几个垫背的。

想当年在梁山,和宋江交好的除了征方腊战死的,就只剩下卢俊义、吴用、花荣、李逵。

朝廷封了几个人的官,各自上任。几人在任上倒也逍遥,只是不能日日兄弟想聚。

(施耐庵著《水浒》)

四大奸臣惧宋江卢俊义威名,用慢性毒酒代替御酒,宋江喝后腹痛忙把李逵找来骗其喝了毒御酒,之后三人俱归西,宋江李逵葬于蓼儿洼。

宋江死后阴魂不散,分别托梦给吴用花荣,告其被朝廷所害,现葬于蓼儿洼,希望兄弟们到此一聚。

宋大哥招见,不得不去。吴用于是从任上赶到蓼儿洼。那知阴阳相隔如何得见?宋大哥已死不能复生,只能是我吴学究赴死奔阴曹。

抬眼看去这宋江坟头正好有两棵歪脖树,正是上吊的好地方,看来宋大哥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正沉吟间,忽见花荣也到了,问其故,原来也是宋哥托梦招唤前来相聚。吴用道:”阴阳两隔,只能我等赴死耶。看看,宋哥把下阴曹路都准备好了,”说罢,指了指两棵歪脖树。

花荣会意,“想当年你吴用只是个乡下的教书先生,而我也只不过是一个副镇长。咱哥们在梁山多蒙宋哥关照,跟着宋大哥吃香喝辣;你虽坐第三把交椅,实乃事实上的二把手动动嘴皮子,而宋哥给我也没少走后门,能跟曾经在朝廷任军分区司令、武装部队总教练这些个大佬们平起平坐,如今宋哥招唤,不得不相见。”


二人说罢,不舍地最后四顾这个世界,双双吊死于歪脖树上。

宋江死于朝廷之手只为了成全一个忠字,吴用花荣是自杀的,成就了一个义字。

10

其实宋江和卢俊义被害死之后,梁山活着的只有吴用威望最高了,可是他却跑到宋江坟前吊死了。个人觉得有三个方面原因

1.心里作用,因为他是智多星,梁山第一第二的人物都已经被奸臣害死了,接下来肯定是他了,与其被压迫致死,不如自己了断来的痛快。

2.很有可能是被梁山其他活着的人给逼的。宋江和卢俊义被害死,其他人肯定要给他两报仇,那肯定要选个领头人,这个领头人肯定非吴用莫属。但是他知道宋江是肯定不想造反的,所以只能以死明志了。

3.还有一种可能,吴用原先是晁盖的人,但是宋江来了之后,他是第一个也是绝对支持宋江的人,他们的想法高度保持一致。自己又无儿无女,知音走了,他也没有活着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