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海洋领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部分。其中以南海面积最大,约210多万平方公里;以渤海面积最小,仅7.8万平方公里。我国四大领海中,只有渤海与他国没有争议,其余三大海洋多少都与他国存在“争议”,渤海面积虽小,但渤海属于我国内陆海,我们如何发展利用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跟其它国家没有任何关系。

渤海,古称沧海,地处我国大陆东部的最北端,其一面临海,三面环陆,被山东、天津、河北、辽宁包围,东部与黄海相连。渤海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中央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五部分组成。其平均水深仅18米,最深处也仅仅85米,20米以上的海域面积占一半以上。渤海海峡连接了渤海与黄海,海峡直线距离不到110公里,以辽宁大连老铁山角至山东蓬莱角为分界线。渤海与黄海、东海、南海并称为我国“四大海”,其面积是最小的海洋,属我国内陆海域,南北长560公里,东西宽300公里,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总容量1730亿立方米,面积仅占我国海洋领土面积的2.6%。有黄河、海河、滦河、辽河、小清河、大凌河、大辽河等淡水资源大量注入,每年约为1000亿立方米,河流带来丰富的饵料,使渤海成为了我国天然的水产养殖基地,独具特色,色香味美。渤海内含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自然资源,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

那么,如果把渤海填平会怎么样?任何事情我们都有从两方面去看,有好处也有坏处,但总体来说弊应该大于利。

有利的方面:1、领土面积增加。如果渤海被填平,我国陆地面积增加约7.8万平方公里,到那时陆地面积变成约970万平方公里,拉大与美国的领土面积差距,缩小与加拿大领土面积差距,稳固世界第三的位置。2、缓解人口密度压力。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政治中、文化中心,人口密集,人口数量1.1亿,GDP生产总值合计84580亿元,总面积21.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3万平方公里。目前,人口密度为510人/每平方公里,远远高于我国人口平均密度144人/平方公里,近4倍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可能这就是导致京津冀地区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所在。如果渤海被填平,增加约7.8万平方公里土地,可以缓解人口密度压力,人口平均密度降至385人/每平方公里,每平方公里降低129人,降低人口密度接近我国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用于工业,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增加。上面我们说了,渤海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4万平方公里用于耕地,还有3.8万平方公里可以用于工业和房地产。增加如此多的土地,会不会对房地产产生影响呢,住房价格应该会有所下降,京津冀地区百姓购房压力会大大减轻,也许对百姓的一大幸事。4、耕地面积增加。渤海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位于我国华北平原东北部,太平洋西岸,属温带季风性气候,降雨还算丰沛,温度适宜,四季分明,7.8万平方公里土地,我们减去海边盐碱地,人类用地,起码还有4万平方公里的耕地面积增加,对于我国人口大国来说,是件好事。相当于增加了6000万亩良田,我们可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以二年三熟计算,每年小麦为1200斤/亩,每年玉米为1500斤/亩。计算一下每年粮食增加产量为:(1200+150+1500)*60000000/2=1260亿斤=0.63亿吨。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为6.6亿吨,渤海填平后,会给国家带来1%左右的粮食增加,也是不错的结果。

不利的方面:1、气候环境发生变化。原来渤海沿岸属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像天津、大连、营口、烟台等地,渤海被填平后,这些城市都变成了内陆城市,往日的海滨城市形象一去不复返。而且这些地区降雨量也会受到影响,暖湿气流从海上吹来,降水首先形成于沿海地区,因此这些地区的降水量会减少,气温会相对升高,降水有降温除尘的功效。2、耕地性质发生改变。原来渤海沿海地区许多耕地都是以种植水稻为主,比如天津小站、唐山柏各庄、辽宁营口和盘锦大米等,都是相当有名气的。渤海填平后,这些地区变成内陆,水资源减少,水田变成旱地,也就无法种植水稻了,只能改中其它农作物。3、缺水问题更加凸显。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等,导致京津冀地区严重缺水。近些年,京津冀地区,受气候异常影响,降水减少 ,耕地较多,农业,畜牧业对水资源需求量很大 ;该地区人口稠密,生活用水巨大,多以抽取地下水源为主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发达,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用水量消耗较大 等等问题。引发该地区“水荒”问题严重,地下水开采超标,几近枯竭,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缺乏制约华北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影响了该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京津冀地区形成一个巨大地下“漏斗区”。如果渤海被填平,更不利于该地区地下水位恢复。陆地面积增加,势必会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务工人员,对本来就饮水困难的京津冀地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4、黄河出海口问题。目前,黄河出海口在山东东营。如果渤海被填平,我国的“母亲河”将面临出改道海口的“尴尬”,是北上还是南下面临抉择。我们也不能让自己的“母亲河”面临如此困境啊。5、运输受到影响。现在华北地区的唐山港、天津港、黄骅港、大连等都是北方重要港口,尤其是天津港,更是我国第三大港口。如果渤海被填平,这些港口将不复存在,对沿海地区经济造成影响。以唐山为例,“钢铁之城”主要从国外进口矿石原料,如果港口东移,大大增加运输成本,对我国钢铁行业产品价格上的优势造成影响,得不偿失。

综上所述,渤海被填平有利有弊,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弊大于利。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原创作品,谢谢阅读。

最佳贡献者
2

华北平原有30万平方公里,古时侯是大海,由于黄淮海等河流的冲击,沧海都变成桑田了。那么小得多的7万7千平方公里的渤海,也终将被各河流的泥沙淤积为平原,而且这种淤积要比古时候快得多,因为古代的华北(平原)大海水深少说也有数百米,而今天的渤海平均水深只有18米,所以在今后的数百年中,渤海很快将被淤积得所剩无几。于是,不是人为填平渤海的问题,客观上渤海会被自然所填平。而如果渤海一旦被填平,那么华北平原将更加缺水,华北地区的水湿环境会变得更差。且就本问题提出如下看法:

一、表面看填平渤海会增加很多土地,但我们要明白的是:华北平原首先缺少的是水资源,而不是土地。也就是说,在华北平原的水土矛盾中,核心的是水资源短缺矛盾,而不是土地的短缺矛盾。所以如果填平了渤海,因为增加的土地需要灌溉,会进一步增加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二、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对渤海的填平,都将对环渤海地区的水湿环境起恶化作用。具体情况如下:1)科尔沁沙地离渤海很近,而渤海一旦消失,则科尔沁旱象会进一步扩大。2)并且毛乌素旱象必会东扩。3)由于渤海的消失,使环渤海地区的水湿条件变得更差,蒸发量减少,不同程度上减少了该地区的降雨,使400毫米等降雨线向南和向东移动。4)缺水必会抽用地下水,使华北平原的地下水更难以得到补充,使地下水位进一步降低。

三、渤海的消失,使繁荣的北方港口及相关的港口产业将颓废。这对于环渤海经济圈是个毁灭性的打击,渤海的存在,使津冀辽鲁成为了靠海地区,为港口贸易提供了必须的条件,没有了靠海的港口条件,也就没有了便宜的海运成本条件,因为陆路运输成本要成倍地高于海运。并且,会影响和打击相关的港口贸易产业。

四、从上面三点情况来看,填平渤海是弊大大的高于利,所以我们有必要去保护渤海的存在。但是这种保护,不是任其自然的保护,积极的保护观念是:将渤海建设成淡水湖。将渤海建设成为淡水湖的好处在于:1)有益于汇集雨水及洪水。而现有各河的洪水或多余的水都白白流到海里去了,且一个77000平方公里的渤海上的数百亿立方米的降雨都无法利用,从而白白浪费掉了。2)有益于对京津冀辽鲁等相关地区的城乡用水条件的改善。3)有益于各流域通过开挖运河汇聚外流河水。4)有益于华北地区地下水位的提升,有益于相关地区盐碱地的改良。5)有益于淡水动植物的种养殖,若按2平方米养一斤鱼的产量计算,77000平方公里的渤海可为I4亿国民每人每年提供27斤半的鱼副食品。

五、建设渤海淡水湖的关键在于建设渤海海峡大坝。如果采用北隧南挢的施工方案,投资约需3000亿,但如果采用筑堤的施工方案,投资约需600亿。且优势在于:1)筑堤方案高铁高速双通,而桥隧方案只能是单通。2)堤坝方案抗灾能力强;而桥隧方案抗自然灾害、抗交通人为灾害、抗战争危害等能力弱。3)堤坝方案寿命长,可达万年;挢隧方案寿命短,约在200年左右。4)堤坝方案投资省,在600亿左右;桥隧方案需要3000亿上下。5)堤坝方案可以获得一个巨大的渤海淡水湖;而桥隧方案化了巨资只得到一个短期的单向交通,对渤海淡水湖建设没有一点帮助。

保护渤海的存在,堤坝方案是最佳方案。

六、我们总将中东线的调水,或者加上拟议中的西线的建设作为我国东部地区南水北调的核心工作,但我本人认为:保护渤海,并且将其建设成淡水湖,这才是南水北调的核心工作,或者讲其是解决北方水土资源矛盾的核心问题。形成这个观点的原因如下:1渤海建设成淡水湖之后,其将渤湖周围的河流浪费了的入海淡水收集在渤湖之中,包括集聚了海面上的雨雪水资源。2)这个集聚容量巨大,南水北调的三线合计也只是其零头。3)渤海淡水湖一旦建成,使环渤海周边地区,几乎可与江南媲美。4)可有效的降低东中西三线的调水的压力。5)使工农业生产提升到一个新台阶,比如在农业上扩大一些水生植物的栽培,包括可以扩大种植一些水稻等。6)必然会开挖东北运河,及开挖从洪泽湖到渤海的运河,这就使得渤海成为一个南北航运的中心和中枢,其将长江与渤海航运枢纽连接了起来。

七、渤海作为北方的水利建设的核心工程,其还起到从东北到长江的内河航运枢纽的核心作用,当然其还保持着原来的环渤海沿海的海运港口集聚功能,其还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养殖中心,所以必然涉及到当渤海海峡大坝建成之后,如何将渤海进行淡化,建设成淡水湖的问题。具体必须要建设如下一些相关的工程:1)建设东北运河,运河起于松嫩汇合处的下游,约每年可汇集松嫩两江1050多亿方水,汇集辽河水近100亿方,并同时航运可从辽河上溯到黑龙江。2)建设从洪泽湖到渤海湾的运河,约可汇集流量350亿方。并打通从渤海到长江的内河航运。3)开挖千米宽的胶莱运河,并扩展疏浚新通杨运河,沿苏东海岸北上,筑海洲湾大坝,使长江水流入莱州湾;并打通从胶莱运河过海洲湾经新通杨运河到长江的东部内河航运,且每年为莱州湾及沿河地区输送巨量的长江淡水。4)希望早日建成红旗河工程,补充黄河下游水资源的不足,并为渤海淡水湖带来可观的淡水资源。5)引三峡水过丹江口水库,汇入黄河,并带走泥沙,增加渤海淡水湖的入湖淡水。

这些淡水合计将近3000亿方,约十年可基本谈化渤海。对于缺泛淡水资源的渤海来讲,十年淡化算不得长,廿年淡化也算得上短。

八、渤海不但不能填,而且还要对现有的渤海水面加以保护,而将渤海建设成淡水湖,是对渤海水面及环境的最佳保护。但从这个工程的规模来讲,要比三峡工程大得多,就其投资来讲会接近三峡工程,但其效益要数十倍于三峡工程。三峡一天有一个亿,但就渤海养鱼一项,一年就有2000多个亿!三峡的水每方发电不足一毛钱,但在华北平原,一方水就算种鸡毛菜,也有一二十斤,每斤以两元计算,也有三四十元,要用发电效益的百倍来计算。但这个工程涉及的支支节节的问题比较多,比如技术、设备、投资、决策、方案、观念等等,都需作更深入的探讨。

3

宋代王安石曾突发奇想,说填平太湖可造良田万顷。下属问他土从何来,他说就在旁边挖。下属笑道,那不是又挖一个太湖出来吗?王安石才明白过来,蠢!题主提填渤海,土从何来?还不是要到处开山挖石掘土毁林破坏植被,填了渤海,大地满目疮痍。破坏了环境,后患无穷。蠢!文革中贵州填草海造田就是一个活例证。把湿地填成泥塘,根本没法种庄稼,而且旁边又挖些坑坑凼凼。文革后恢复草海,又把稀泥巴挖出来,着实折腾了一回。

4

就再也没有渤海了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