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好,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宋仁宗赵祯,是北宋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以明君的形象被后人所熟知,包括后世的乾隆皇帝,都对这位仁君推崇至极。与他相关的典型传奇故事就是“狸猫换太子”了,而最近热播的《清平乐》让更多的人从侧面了解到这位历史上很有名的宋代皇帝。

既然是一代仁君明君,为什么在其统治在位期间未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呢?难道宋仁宗赵祯只是徒有其表吗?答案是否定的,既然能被称作是仁宗,就不会是浪得虚名,要知道,在中国古代,以“仁”来评价一位皇帝可是最高的评价,“为人君,止于仁”,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

之所以未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

1.刘太后垂帘延续旧制

宋仁宗赵祯登基时只有十二岁,朝政把持在刘太后手中,许多朝政大事都不是由赵祯说了算,在刘太后垂帘听政的十一年间,当时的北宋重文政而轻武事,这和太祖赵匡胤时期所制定的制度有着重要关系。

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北宋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使出一招“杯酒释兵权”的妙计,收回大将兵权,降低武人的地位和势力,而以士大夫为尊,重视文政,所以有宋一代,文人士大夫地位都是很高的。

而这种重文轻武的策略被宋太祖赵匡胤之后的历任皇帝延续,刘太后在垂帘听政期间,更是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像当时的王曾、张知白等文人就受到刘太后的重用。这种策略再加上刘太后时时的教诲,深刻地影响到宋仁宗赵祯,即便在亲政之后,也是延续旧制。

2.宋夏战争失败以和为贵

宋仁宗执政期间,对外战事主要是北宋与西夏之间的冲突,而且败多胜少。在赵祯亲政后的第五年,夏景帝李元昊脱宋自立,发动了对宋战争。双方先后多次较量,在经历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等战役之后,宋朝损失惨重,大将韩琦及主战派范仲淹先后被贬。

而此时的西夏亦无力继续坚持战事,双方议和,西夏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赐给西夏大批绢银茶等,以示和义。

到了辽国这块,辽兴宗耶律宗真亦是陈兵宋境,宋仁宗赵祯此时已是无心战事,因此和辽国协议,以增加岁币作为条件,继续维持檀渊之盟的协议。

自此之后,宋仁宗赵祯将重心放在了内政文事上,和平长达半个世纪,承平日久的北宋君臣坚持和谐发展,也就不会想着收回所谓的“燕云十六州”这类劳心累肺的事情了。

以上一点拙见,欢迎更多关注+讨论哦!

最佳贡献者
2

别逗了,宋仁宗还想收回燕云?仁宗朝虽称盛世,军事上却有很大污点,连个西夏都没整明白,收复燕云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仁宗一朝,虽然契丹已经安分了,另一个对手却迅速崛起,并最终尾大不掉,和北宋、辽国上演了一出三国演义,它就是西夏国。

仁宗一朝虽称盛世,但让西夏坐大,这个锅很大部分要由他本人来背。

西夏的崛起

说到西夏,要从一个人说起:李继迁。

李继迁是党项人的首领,党项是鲜卑的一支,从唐末起,党项李氏就占据着夏州附近的五州之地,接受历朝的册封但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

到了宋太宗时期,李继迁的族兄李继捧决定献地朝宋,赵光义当然很高兴,派出使者接收,要把李氏族人迁到京城为,李继迁当时二十岁,他不愿意就此臣服宋朝,找机会跑了出来,开始与宋朝对抗。

李继迁招兵买马,侵扰宋朝边境,但这时他人少兵弱,只能打打游击,没办法跟北宋边军对抗,屡战屡败,不过李继迁命很大,宋军一直没法捉住他。

打着打着,由于北宋的战略失误,竟然逐渐让李继迁成了气候,被他收复了不少故地,宋真宗赵恒又妥协退让,五州之地尽落入党项之手,相当于前面都白干了。

宋朝奈何不了李继迁,邻居吐蕃出手了,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李继迁被吐蕃突袭,身负重伤,第二年正月去世。李继迁死后,儿子李德明嗣位,李德明时期采取了“依辽和宋”的战略,向西发展力量,把势力扩展到整个河西走廊。

明道元年(1032年),李德明病死,记住这个时间点,刘娥在第二年病逝,赵祯开始亲政,这是在《清平乐》剧集里第五第六集的时候。

赵祯的对手

在西夏那边,李德明死后其子李元昊继位,这一年李元昊29岁,赵祯23岁,如果再加上个辽国16岁的皇帝耶律宗真,三国演义就齐活了。

这个李元昊,也成为了赵祯的噩梦。

六年后,李元昊就闹出了惊天的动静——立国称帝。在此之前,李德明接受宋辽的册封,表面上认怂,背地里扩充势力,李元昊本身是个枭雄,他在1035年靠计策加运气击败了河湟吐蕃,随后干出了他一直想干的事,向大宋宣布,我不做西夏王了,我要做皇帝!“称王则不喜,称帝则是从”

赵祯非常愤怒,但他还没有下定决心开战,毕竟宋朝已经好几十年没有过大规模的战事。他先下旨关闭榷场,剥夺李元昊的一切职务,同时让宋军做好战争准备。

没想到的是,宋朝没打过去,李元昊先杀过来了。

1039年十一月,李元昊挥军攻入宋朝延州境内,当面的宋军是保安军,战事之初,宋军表现得力,把西夏军赶出了保安军的防区,其中有个名字值得一提:狄青。此战是这位披发刺字,脸戴青铜面具,在战场上表现得疯子一般的将军的成名战。


三川口之战

但西夏被打退后并没有撤军,1040年初,他们卷土重来,攻破了宋朝鄜延路最重要的军寨金明寨,那地方在如今的陕西安塞南,是鄜延路最强的军事堡垒,被称为铁壁,守将是世镇于此的李士彬父子,李士彬还有个绰号“铁壁相公”。

李元昊善于用计,强攻金明寨非常困难,他早就安排了大批西夏人潜入寨中,里应外合攻下了金明寨,李士彬被擒,其子李怀宝阵亡。

环庆副都部署副总管刘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率军救援延州,在三川口与西夏军遭遇,经过苦战,副总管刘平、勇将郭遵阵亡,宋军全军覆没。

好水川之战

消息传到京城,赵祯痛惜之余深受刺激,拿出了一套组合拳,调夏竦为陕西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负责迎战西夏。

这几位在剧中都已出场过了,戏份还挺重大家都比较脸熟。不过千万别以为他们只会写写文章,在朝堂上吵架,宋朝以文制武,文官就是军队的统帅,范仲淹更是长期在西北戍边,这些人都要具备军事才能。

仅仅一年后,李元昊再次攻宋。韩琦和范仲淹发生意见争执,韩琦不听范仲淹劝阻,派出环庆副都署任福率军出塞与西夏决战。

任福出兵后,开头打了一些小胜仗,他所率领的是宋军最精锐的部队,一路追击西夏军。二月二十四日,抵达了好水川。

在好水川,李元昊早就设下了埋伏,兵力对比是西夏军十万余人,宋军两万余人。

任福很勇猛,宋军也很勇猛,但战争不是光靠勇气就能取胜的,任福亲自率军冲锋,激战半天,身中十多箭,最后一枪从他左颊刺入,他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尔。

任福所部全军覆没于好水川,包括他儿子任怀亮、勇将王珪等数十名将领。

战败后,赵祯震怒,贬韩琦、范仲淹。

定川寨之战

接连两次大败,宋军损兵折将,李元昊却越打越顺,甚至动起了觊觎关中的念头,

又是仅仅一年后,庆历二年(1042年),李元昊再次出兵十万,分两路攻宋。宋将葛怀敏率军增援李元昊的进攻目标刘燔堡,西夏军故技重施,利用人数优势,在定川寨将宋军包围,血战之下,宋军又是一场大败,近9000人全军覆没,葛怀敏等15名将领阵亡。

除了再次惨败,这一次也有点好消息,宋军在元州扛住了西夏的进攻,并且全歼了这一路西夏军,多少出了口气。

经过这几次大战,两国的国力都消耗不小,无力再战,于是从当年开始谈判,两年后达成合约,史称“庆历和议”。

1048年,李元昊由于沉迷声色日渐腐朽,还抢了儿子宁令哥的订婚对象没藏氏为新皇后,终被儿子所弑,落了个凄惨下场,李元昊死后,西夏失去雄主,无力进攻宋朝,从此采取战略守势。

在李元昊活跃的这十几年里,宋仁宗赵祯可没少忙活,边关战事时时需要关心,宋军三次大败更是奇耻大辱。要说党项本是撮尔小族,在宋太宗时候如果要打击李氏,用不着花太多力气,可是宋太宗和宋真宗却都一再忍让,导致李氏坐大,这是政治上的原因,也就是西夏问题的祸根。

到了宋仁宗赵祯一朝,却连吃三个败仗,折损精兵强将无数,这是军事上的原因。西夏这时实力已经不弱,宋朝要想灭掉它,必须要有举倾国之力,打一场长期战争的准备,这时候的宋朝仁宗皇帝,同样没有这个决心,所以西夏能立国,赵祯其实责任也不小。


宋军如此表现,收复燕云那是仁宗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3

宋仁宗连西夏李元昊都搞不定,又如何能击败更强大的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呢?

党项人分为八部,其首领却非党项人,而是源自北魏皇族的拓跋氏。党项人拓跋思恭在唐末平定黄巢之乱有功,被大唐封为夏州节度使,赐姓李,封夏国公。从此,党项拓跋氏改姓为“李”,这便是后来西夏的由来。

1、宋朝初期的党项

宋朝建立之后,不但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其实连党项人所在的夏州节镇也没有收复,因为夏州名义上向宋称臣,但一直是世袭。

后来赵光义灭了北汉之后,便想对夏州动手。

公元987年,党项李继迁大败宋军,赵光义在败于辽军之后,又被党项人击败,只好笼络李继迁,并赐名“赵保吉”。

公元996年,赵光义又率五路大军攻击党项李继迁,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公元1005年,当宋真宗与辽朝签订了澶渊之盟后,又跟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和谈,宋朝封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西平王,每年赐金、帛、缗钱各四万,茶两万,同时给予李德明大宋节度使的俸禄,党项向宋称臣。

2、李元昊崛起

李德明去世后,李元昊以辽国为外援,正式叛宋,时间就是宋仁宗当政时期。

李元昊,不仅放弃了宋朝赐的赵姓,也放弃了唐朝赐的李姓,恢复拓跋氏和鲜卑旧俗,创立西夏文字,开始了对宋的战争。

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宋仁宗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宣布撤销所赐的“赵”姓,招募杀手不杀李元昊。

之后,宋朝和西夏大战三次,宋朝三战三败:

  • 三川口战役(1040年)

此战,宋将刘平战败被俘,宋仁宗极为恐慌,甚至在潼关设防,准备不得已时放弃关中。
  • 好水川战役(1041年)

此战,虽然有范仲淹和韩琦主持西北军事,但宋朝依然溃不成军,宋将任福阵亡,宋朝上下再不敢言战。
  • 定川呰战役(1042年)

这一战,宋军近万人,马六百余匹,全被被歼灭。之后,西夏大军长驱直入,兵临渭州。李元昊甚至用“诏书”的形式告谕大宋子民:

朕欲亲临渭水,直据长安。

三战皆败,于是宋朝只能求和了。

3、宋夏议和

宋朝和西夏的议和谈判,其实双方关注的点不同。宋朝只关心如何让李元昊称臣,哪怕是名义上,而李元昊则关心宋朝每年能给多少钱。

最终,公元1044年,宋朝与西夏签订了和约,这便是“庆历和议”:西夏以“夏国主”的名义向宋称臣(其实李元昊关起门来还是称帝),宋对西夏年年送岁币。

之于岁币的数量,西夏要三十万,跟辽国的岁币相同。宋朝害怕辽国不满,最初只答应给二十万,最后又增加了五万五千。

但辽国依然表示不满,扬言要出兵,于是宋仁宗又答应每年多给辽国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至此,宋仁宗用钱打发了西夏和辽国,大宋上下重新开始了歌舞升平。

4、宋朝什么都好,就是军事不行

这是事实,再怎么算胜率也掩盖不了的事实,宋朝确实解决了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和兵强马壮者可为天子的局面,但打造的文官政治、以文抑武决定了宋朝一世文弱的形象。

宋朝的宰相是文人,枢密使还是文人,文人不是说一定不知兵,但绝大多数只会纸上谈兵则是事实。

宋朝善待文人,又将想造反的人全部收进军队中,造成官员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的规模越来越大。

据统计,宋仁宗年间的禁军已经达到了126万多人,这在古代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宋朝的财政全部用来养官、养兵。但这些虚高的兵员战斗力却越来越低,宋朝的士大夫们也越来越不能打仗。

历史都是文人书写的,宋仁宗一生善待文人,文人也同样称颂宋仁宗,誉其为“为人君,止于仁”。宋仁宗确实是一个好皇帝,但肯定不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想要改变现状,但最终却无能为力,或者我们可以说宋朝一直缺乏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我想,古代的老百姓应该会喜欢生活在宋仁宗时期,因为过的好更重要。但后世的我们可能更钟情于汉武帝、唐太宗,毕竟对于一个王朝来说,除了安乐,还有尊严。

4

谢邀,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前言:宋仁宗赵祯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波澜壮阔有四十二年。而死罪免死、其它罪释放的大赦,据我查阅《宋史》共计20余次,相当于每两年就开牢门。通过刨根问底后,才发觉和局势复杂息息相关。一是党项人在西北闹独立,二是广西的侬智高扯旗反叛,三是西南的少数民族也凑热闹,四是食君禄的宋军要反戈。因此在烽烟四起的情况下,宋仁宗能摆平国内的乱象,就已实属不易何谈收复燕云十六州。

区希范占山为王咯

宋仁宗庆历四年,广西的环州爆发叛乱,为首的贼匪是土著人区希范。说起他曾经也是北宋功臣,景祐五年以进士的身份,和叔叔投身讨伐安化州的战斗里,此处的安化州是今日的甘肃环县。身先士卒打得敌军丢盔弃甲,回朝后被安排回原籍担任官职。

北宋时期区希范的家乡属于羁索的范围,环州、思恩、都亳同归宜州(今广西宜山)管理。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尽管区希范是当地土著人,可叹他在汴梁寒窗苦读数十年,家乡的官场早已无他的话语权。结果可想而知,被知州冯伸己打发到金州为芝麻官。

不知不觉间惹怒了区希范,他当机立断和叔叔区正辞谋反,带领白崖山的蒙赶等大小洞主,杀死当地的宋军和宋官血流成河。一番假意谦让推辞之后,蒙赶被拥戴为帝、区希范为神武定国公、区丕绩为丞相。

庆历四年五月,区希范走出山陵夺取城池,以环州为自己的武成军,镇宁州和普义寨皆落入其手。当消息传到宋仁宗的耳朵时,气得掀掉龙案上的奏折,命杜杞为广南西路转运使,率领广州的驻军共计1000人前往宜州,回合宜州的守将李德用攻打区希范。耗费半年的时间,才捕获区希范、蒙赶等犯上作乱的人,才平定道路崎岖的广西诸蛮族。

贝州王则自立为帝

若说区希范是土著人,本就和宋仁宗离心离德,那么王则的图谋不轨,则暴露了北宋军队冗员问题。宋仁宗庆历七年12月,河北安抚使贾昌朝,连夜跟朝廷去了封奏折,大意是贝州宣毅军大将王则,以城为堡大肆屠杀宋朝官吏,以及忠心宋朝的无辜百姓。

要想得心应手处理问题,首先得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据《宋史》记载,王则是涿州人,因逃荒才到贝州。依稀记得他辞别母亲时,为了日后好相见刻字于背上。涿州是妖术泛滥的地方,王则也自幼学了一招半式。起事的时候为了拉拢人,他效仿陈胜的绝招谎称他的背上有福字。

当附逆的人数达标后,王则秘密和贝州的官吏张峦、卜祥狼狈为奸,焦急的等待了数月终于得知,知州张得一及同僚会在冬至祭拜圣祖于天庆观。此处的圣祖指的是财神爷赵玄朗。很快冬至到了,王则首先是抓住了张得一,然后把判官李浩、清河县令齐开菜市口弃市, 封自己为东平王、张峦为宰相、卜吉为枢密使,国号为安阳年号是得圣。

——实力配不上欲望的王则

凡年龄在12岁以上的皆编入队伍,所用的军旗上绣有各路神佛。可谓群众的眼睛雪亮,都不愿坐王则的战车送死,每晚在夜色的掩护下,都有百姓从城墙上放绳子逃离。黔驴技穷的王则,下命令五人为保,一人跑四人连坐。此举把本就薄脆的民心推给宋仁宗。

汪文庆、郭斌、赵永本、汪顺眼看逃脱不得,商议后把书信绑在羽箭上射出城外,通知城外的北宋军队,当天夜里可通过已开的城门。由于里应外合,北宋平息了王则的叛乱,王则也被送到汴梁凌迟处死。

综上所述,宋仁宗的武将很多,可遇到的麻烦事也挺多,再加上对武将的不信任,导致宋仁宗错失良机,终其一生也没能收服燕云十六州。

——END——

5

宋仁宗时期,未能收复“燕云十六州”,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宋仁宗时代“燕云十六州”为何收不回

一 历史原因

想当年,宋第一代君王,太祖赵匡胤,本就是武将出生,凭的是武功立世,以一根“盘龙棍”横扫天下,如此英雄人物,岂可坐视“燕云十六州”落他人手,立国之初就有北伐之意,可中原内乱未平,无暇北顾,公元976年,宋太祖死,太宗即位。

宋太宗赵匡义是太祖的弟弟,公元979年,灭掉了中原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筹划北伐,此时的宋朝兵势正盛,军队久经沙场,有作战经验,更兼有杨业(令公),曹彬等名将。于是,公元979年到986年几次对辽国用兵,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可均未获胜。而宋朝初立,政权还需巩固,多年战争也让国力疲敝,于是对辽国转为了守势。

宋仁宗的老爸宋真宗即位时,辽国国势更盛,基本上是辽攻宋守的态势,辽国更是在公元999年大举侵宋,宋抵挡不住,差点要迁都,这时在寇准的力谏下,真宗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大振,在澶州大胜辽军,于是双方议和,宋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每年宋向辽进贡岁币三十万。此后,宋开始裁减边防,不再做抗辽准备。

到了宋仁宗当朝,一直是循旧制,边境的防备更是一塌糊涂,史书上记载:戍军多是“老弱病患,胆小却诺”,“铁刃不钢,筋胶不固”,甚至羽箭射不过三十步就箭杆飞掉。如此边备,能守住就不错了,更兼当时党项族的西夏崛起,不断袭扰宋边,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只是一个梦而已了。


二 体制原因

宋朝的政治统治,推行的是“抑武扬文”的国策,宋朝是历史上,文官制度最完备的朝代

宋朝的兵制

宋朝是国家养兵法,军队主力是禁军,由朝廷直接统领,皇帝是最高指挥人,禁军的头都是由朝廷指派,并不固定,而且是为头也采用轮换制,一般2-3年轮换一次,形成了“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不得专其兵”的局面。在宋早期这种方式,能有效的巩固政权,消除唐末五代的军事割据的积弊。可是也会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问题,就是名将,也会在指挥上缺乏权威度,部队讲的是“令行禁止”,将和兵的不熟悉,会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陷入被动。宋仁宗是个治国好手,军事上就不好说了。

宋朝的官制

宋朝推行的是有定官无限员,它的目的也是分散权利,好处是可以减低了因权利集中在一人手里,造成专权。但是这样同时会让“官僚”之气形成,部门多,权利交叉,议多决少,在平常还不明显,当国家有突发事件时,就会反映迟缓,影响到执行的力度,而名臣多是士人出身,守规则,循旧例,他们能以自己的才干,发挥制度优势,减低弊端,但也不能改变根本。

三 国家原因

宋仁宗在位期间,北边有有强大的辽国,新兴的西夏国环伺左右,南方的交趾也意图侵占广西,尽管仁宗用狄青平复了三地战事,但隐患还在,太多战争会耗费巨大的国力。而仁宗的政治理念也是”仁政““养民”,以国家经济建设为主。


宋仁宗,是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一代明君,十三岁即位的他未尝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想法,可是现实是,他从祖辈接过来的江山,其实就是一个烂摊子,能把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并创造了史上的"仁宗盛治",已经是不易了。

而纵观宋在历史的朝代中,也是“文治“高于“武功”。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侵联删除

6

宋仁宗时期确实很多名臣武将,但这些名臣武将的军事能力并不出类拔萃,他们不但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能力,面对崛起于西北的西夏都处于劣势。

仁宗朝最出名的武将是狄青,史书上记载他在西夏的战功是二十五战大胜,但这些战役以小规模冲突或局部战争为主,狄青在其中扮演的更多是冲锋陷阵的勇将而非主帅,他在西夏并没有指挥大型战役获胜的记录(后期平定西南是狄青指挥的,但西夏没有)。而且仁宗朝与西夏最大规模的三场大仗——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宋军均遭败绩、损兵折将

缺乏军事人才:名臣众多,但杰出的能臣不多,突出的帅臣更少

仁宗时期可谓名臣辈出:

文学:唐宋八大家,其中有六位出现在仁宗一朝,分别是王安石、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儒学:后世程朱理学、关学等各种流派的创始人,也都出现在仁宗一朝,学术上出了五位大儒,分别是张载、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

政治:老一辈有吕夷简、王曾、李迪、张知白;中生代有范仲淹、文彦博、庞籍、富弼、包拯、杜衍、韩琦、少壮派有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范纯仁、苏辙。

但这么多名臣中,有不少人担任过大宋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枢密院的长官,但这些人的文章都花繁锦簇,但其中有实际治国能力的并不多,更没有一位是以军事才能而闻名的。

不仅如此,这些名臣到了西夏,大多被打得灰头土脸,三朝名臣韩琦更是在好水川一战中了西夏人的伏击,致使大宋精锐全军覆没。最有能力的范仲淹也只能在防御上有所作为,若论经略西北,灭国西夏则力有不逮。更别说对抗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了。


军事体制掣肘:武将地位低,无指挥权,士兵战斗力低下

由于北宋采取“以文驭武”的军事制度,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已经由文官完全掌控,武将地位低下,作战缺乏全局指挥权,很难出头。


领兵的武将总是受到朝廷的猜忌,狄青可以算是仁宗朝最著名的武将了,史书记载他前后二十五战,大破西夏,夜袭昆仑关,平侬智高之乱,但进入枢密院后,被文臣猜忌,最后忧惧而死。


宋朝军事制度之下为防备武将造反,经常调换将帅,这样将军和士兵不熟悉,没有亲信就没法造反。但这样致使军队战斗力不强,武将和士兵之间缺乏凝聚力,缺乏信任,战斗力不足,再有能力的武将也打不了胜仗。

缺乏战略眼光:对收复燕云十六州没信心

太宗一朝是在建国初年,军队战斗力比仁宗朝强的多,开国的名将也都在,但太宗两次北伐以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失败。

连建国初年兵强马壮之时收都未成功,仁宗朝这些名臣普遍对收复燕云十六州缺乏信心。仁宗、英宗去世后,年轻的宋神宗即位,他立刻准备制定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所以找了当时仁宗一朝最有战略眼光,曾经出史辽国的名相富弼请教,但深知辽宋两国虚实的富弼却回答:

“陛下您刚刚登基,应当首先施恩,让天下臣民受惠。愿陛下二十年内不要再提战争的事情。”

原文:
陛下临御未久当布德行惠愿二十年口不言兵
——元 脱脱《宋史》


北宋地图


结语

仁宗时期大宋“以文驭武”的军事制度下,虽然文人地位提高,无数文臣横空出世,但军队战斗力差,武将地位下降,致使出不了岳飞、孟珙这种百战名将。唯一出了个狄青,又因为制度被猜忌而忧惧而死。再加上大臣们缺乏战略眼光与必胜的信心,所以连对付西夏都捉襟见肘,更别说打败比西夏更强大数倍的辽国,从而收复燕云十六州。


以上是我个人见解,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

我是赵宋春秋,喜欢本文的朋友请点赞,转发加关注,谢谢!

7

我是喜欢历史的前可见古人。

宋仁宗时期名臣武将都有很多,为什么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呢?

首先,从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太宗赵光义率兵攻辽,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在幽州城下兵败高粱河,宋军丢盔弃甲,太宗赵光义更是乘驴车慌忙逃窜,宋军就已经被打光了士气。

宋真宗时期,辽圣宗、萧太后率兵二十万大举南侵。兵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今河南濮阳),东京危急。真宗被寇准逼着亲征,打赢了辽军。在赢得战争的前提下,签订了澶渊之盟,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辽以白河沟为界。

自此,宋国军队被彻底打折了脊梁骨,再也兴不起攻打辽国的欲望。

然后我们在看仁宗时期,仁宗时期的政治举措堪称可圈可点。

庆历新政,发展经济、民生,仁宗期间,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史称“仁宗盛治”。正如题主所说名臣武将众多。

说是名臣武将众多,但是武将被文官拼命打压,一个个都自身难保,谁有心思去想着收复燕云十六州?

自好水川兵败后,武人的境地更是每况愈下。

朝堂上皇帝没有雄心,文臣没有胆气,武人没有地位。上层武将忙着自保,下层士兵没有士气,没有尊严,日子过得甚是不堪,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能够收复失地。

(个人观点,欢迎各位朋友批评指正)

8

宋仁宗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在位期间有多位名臣辅佐,文有范仲淹、包拯,武有狄青等,更是出现了仁宗盛治这等盛世,但依然没有收回幽云十六州这块汉家故土,实现大一统,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还是北宋的文官集团过于强大了。

想要收回故土,就必然要打仗,靠战争去收回一切。但是北宋以文治武,文官天生高武将一等,而且北宋为了防止武将权势过大,从来都是以文官统兵,外行指挥内行,对外作战从来只有输的份。

北宋从唐末、五代十国那个纷乱的年代里走出,一直都被藩镇割据的恐怖所支配着,一朝得胜,自然要防备这种情况发生。

再者赵匡胤是以武将身份夺得柴氏江山,行的是篡位之举,他上位以后生怕他的手下做同样的事。一方面杯酒释兵权解除了麾下大将的权力,另一方面大量任用文官,并且军队里以文官为主,挤压了武将的上升空间。

在文官看来,武将就是一群大老粗,不会修身,不会齐家,不会治国,更不会平天下,只会打打杀杀,有辱斯文。

文官掌权后,轻易不会擅动刀兵,在他们看来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叫事,不能用钱解决的时候还可以投降来换取继续赚钱的资本。

自从雍熙北伐失败后,北宋对外由进攻转为防守。宋真宗时期,契丹犯边,在打了胜仗的情况下,依然要支付岁币,换来的是辽国的兄弟相称。无数将士用献血换取的胜利就这么被他们用金钱粉饰了太平。

对外不行的北宋开始转变,朱熹、二程将儒家向御外不行只会内斗发展。

此种情况下,整个北宋从皇帝到各级官员都失去了进取之心,偶有想要有所发展的,也被以破坏和平为名喷死了。

纵然北宋想通了,想要去收复失地,但是以外行指挥内行,也不一定就能打得赢,更何况重文轻武的年代,兵员素质堪忧,远不如北方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

历史北宋的文臣武将再多,结局只会有一个,那就是失败而归。

9

宋朝的文化确实繁荣,出过很多有名的文人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曾巩等这些基本上都是宋仁宗时期的名人大臣。

说起宋朝的文化,这在历朝历代那都是数一数二的。宋朝的江山怎么来的?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和他弟弟们策划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了后周的江山,说白了就是赵匡胤兄弟几个权利太大,造反了!这造反偏偏还就成功了。

宋朝的几个帝王对燕云地区采取的措施方针不同

赵匡胤,攘外必先安内

赵匡胤夺了后周的江山之后,接着继续攻打汉汉,估计是想着先统一内部,然后再解决燕云地区。赵匡胤有着很高的军事才能,跟着后周皇帝柴荣南征北战,赵匡胤当时如果选择先攻打燕云地区,以他的能力,即使不能把燕云十六州全部从契丹人的手里夺回,但至少可以多回一部分。后周的皇帝柴荣就曾带兵攻打燕云,夺回了赢漠宁三州,所以如果赵匡胤当时先选择北伐燕云,夺回的面还是比较大的。

赵匡胤灭了南汉,又灭了南唐,宋朝的板块也在逐步扩大,然而燕云地区的丢失,也是让宋朝感到威胁多年,燕云地区就是中原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屏障,丢了这个地区,北方的游牧民族可以直驱场入的进入中原。

赵光义有心无力

赵匡胤当了17年的皇帝,在50岁那年和和他弟弟赵光义喝酒,在第二天赵匡胤就驾崩了,赵匡胤死的不明不白。他去世后,他的弟弟赵光义当上了宋朝的第二任皇帝。其实不管是赵匡胤还是赵光义的皇位来的都不正当,赵匡胤选择了是扩大版图,而赵光义就选择解决边防地区,两次曾发动北伐燕云战争。

宋真宗和辽国义和

无奈的是赵光义的军事才能并不突出,加上将领内部有矛盾等,两次北伐燕云都以失败告终,赵光义直到死也没有解决边防地区。知道赵光义的儿子宋真宗登基和辽国最终签订了《檀渊之盟》,又赔了钱给辽国,从此宋辽两国算是进入休战和平时期。

宋朝重文轻武

宋朝的开国皇帝本是武将出身,也正是因为武将有兵权,能够造反,自从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策划了“杯酒释兵权”,把权利集中中央集权,冰泉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这样才不用担心会有人造反。

其实赵光义在登基之后发动的两次北伐燕云为什么会失败?和赵光义的军事才能不足有关,还有就是赵光义要对兵权将领有绝对的控制,很多武将在打起仗来就会束手束脚,所以这种情况下真的想赢也不太容易。

总结:宋朝开辟属于自己的特色

在宋朝已经抑制武将的发展,那么就得注重对文臣的培养,如果对文武都抑制的话,那么宋朝也无法发展。宋朝对文人学子有很大的优待,注重对文人学子的提拔,所以宋朝的文学发展的非常兴盛。

如果没有燕云地区的丢失,宋朝的边防防御会更加稳固,这样宋朝的发展不会比唐朝差,可能还会超越唐朝。

10

我是勇哥白山黑水,我来回答!

大宋未江山一统,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不占地利限制了大宋名臣能将的发挥,这是客观原因,而宋之君臣从未在北伐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倾举国之力以伐之就是主管原因了!

燕云十六州,是中原王朝北方最重要的天然屏障,也是农耕游牧民族的天然分界线。可谓战略要地!此地被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国,以换取了契丹人支持,从此成为悬在大宋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燕云十六州与宋之间的北汉,是辽宋之间的缓冲区。要取燕云十六州就须先克北汉,北汉既克就将直面大辽,而契丹人的战斗力是令大宋忌惮的!

历史上,后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都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念头。柴荣施之以攻,赵匡胤施之以赎,皆举措未施身先死!赵光义热血少谋,首次北伐,高粱河一役几全军覆没,再次北伐也惨败而归。此后,宋再无力北伐。相反,契丹却屡屡挥师南下,最终与宋签订《澶渊之盟》而回。

实事求是的说,宋辽军事装备、后勤保障势均力敌,但宋有两个致命弱点:一是不占战略要地,导致进难攻退难守:二是西部、北部两处跑马场被西夏、大辽所占尽失,导致大宋骑兵战斗力处于下风,战斗机动性差,常常受制于人。这正是宋难抵西夏、辽之原因!

战争是力量的竞赛,也是物质条件的竞赛!自古及今,一统天下者,如,秦汉唐,莫不是挥师南下,而北伐鲜有成功者,何故?占地利也!占良马也!正如毛主席所言,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外企图战争的胜利。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

不占地利限制了大宋名臣能将的发挥,这是客观原因,而宋之君臣从未在北伐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倾举国之力以伐之就是主管原因了!#燕云十六州# #清平乐# @勇哥白山黑水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