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的崛起
说到西夏,要从一个人说起:李继迁。
李继迁是党项人的首领,党项是鲜卑的一支,从唐末起,党项李氏就占据着夏州附近的五州之地,接受历朝的册封但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
到了宋太宗时期,李继迁的族兄李继捧决定献地朝宋,赵光义当然很高兴,派出使者接收,要把李氏族人迁到京城为,李继迁当时二十岁,他不愿意就此臣服宋朝,找机会跑了出来,开始与宋朝对抗。
李继迁招兵买马,侵扰宋朝边境,但这时他人少兵弱,只能打打游击,没办法跟北宋边军对抗,屡战屡败,不过李继迁命很大,宋军一直没法捉住他。
打着打着,由于北宋的战略失误,竟然逐渐让李继迁成了气候,被他收复了不少故地,宋真宗赵恒又妥协退让,五州之地尽落入党项之手,相当于前面都白干了。
宋朝奈何不了李继迁,邻居吐蕃出手了,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李继迁被吐蕃突袭,身负重伤,第二年正月去世。李继迁死后,儿子李德明嗣位,李德明时期采取了“依辽和宋”的战略,向西发展力量,把势力扩展到整个河西走廊。
明道元年(1032年),李德明病死,记住这个时间点,刘娥在第二年病逝,赵祯开始亲政,这是在《清平乐》剧集里第五第六集的时候。
赵祯的对手
在西夏那边,李德明死后其子李元昊继位,这一年李元昊29岁,赵祯23岁,如果再加上个辽国16岁的皇帝耶律宗真,三国演义就齐活了。
这个李元昊,也成为了赵祯的噩梦。
六年后,李元昊就闹出了惊天的动静——立国称帝。在此之前,李德明接受宋辽的册封,表面上认怂,背地里扩充势力,李元昊本身是个枭雄,他在1035年靠计策加运气击败了河湟吐蕃,随后干出了他一直想干的事,向大宋宣布,我不做西夏王了,我要做皇帝!“称王则不喜,称帝则是从”。
赵祯非常愤怒,但他还没有下定决心开战,毕竟宋朝已经好几十年没有过大规模的战事。他先下旨关闭榷场,剥夺李元昊的一切职务,同时让宋军做好战争准备。
没想到的是,宋朝没打过去,李元昊先杀过来了。
1039年十一月,李元昊挥军攻入宋朝延州境内,当面的宋军是保安军,战事之初,宋军表现得力,把西夏军赶出了保安军的防区,其中有个名字值得一提:狄青。此战是这位披发刺字,脸戴青铜面具,在战场上表现得疯子一般的将军的成名战。
三川口之战
但西夏被打退后并没有撤军,1040年初,他们卷土重来,攻破了宋朝鄜延路最重要的军寨金明寨,那地方在如今的陕西安塞南,是鄜延路最强的军事堡垒,被称为铁壁,守将是世镇于此的李士彬父子,李士彬还有个绰号“铁壁相公”。
李元昊善于用计,强攻金明寨非常困难,他早就安排了大批西夏人潜入寨中,里应外合攻下了金明寨,李士彬被擒,其子李怀宝阵亡。
环庆副都部署副总管刘平、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率军救援延州,在三川口与西夏军遭遇,经过苦战,副总管刘平、勇将郭遵阵亡,宋军全军覆没。
好水川之战
消息传到京城,赵祯痛惜之余深受刺激,拿出了一套组合拳,调夏竦为陕西略安抚使,韩琦、范仲淹为副使,负责迎战西夏。
这几位在剧中都已出场过了,戏份还挺重大家都比较脸熟。不过千万别以为他们只会写写文章,在朝堂上吵架,宋朝以文制武,文官就是军队的统帅,范仲淹更是长期在西北戍边,这些人都要具备军事才能。
仅仅一年后,李元昊再次攻宋。韩琦和范仲淹发生意见争执,韩琦不听范仲淹劝阻,派出环庆副都署任福率军出塞与西夏决战。
任福出兵后,开头打了一些小胜仗,他所率领的是宋军最精锐的部队,一路追击西夏军。二月二十四日,抵达了好水川。
在好水川,李元昊早就设下了埋伏,兵力对比是西夏军十万余人,宋军两万余人。
任福很勇猛,宋军也很勇猛,但战争不是光靠勇气就能取胜的,任福亲自率军冲锋,激战半天,身中十多箭,最后一枪从他左颊刺入,他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尔。
任福所部全军覆没于好水川,包括他儿子任怀亮、勇将王珪等数十名将领。
战败后,赵祯震怒,贬韩琦、范仲淹。
定川寨之战
接连两次大败,宋军损兵折将,李元昊却越打越顺,甚至动起了觊觎关中的念头,
又是仅仅一年后,庆历二年(1042年),李元昊再次出兵十万,分两路攻宋。宋将葛怀敏率军增援李元昊的进攻目标刘燔堡,西夏军故技重施,利用人数优势,在定川寨将宋军包围,血战之下,宋军又是一场大败,近9000人全军覆没,葛怀敏等15名将领阵亡。
除了再次惨败,这一次也有点好消息,宋军在元州扛住了西夏的进攻,并且全歼了这一路西夏军,多少出了口气。
经过这几次大战,两国的国力都消耗不小,无力再战,于是从当年开始谈判,两年后达成合约,史称“庆历和议”。
1048年,李元昊由于沉迷声色日渐腐朽,还抢了儿子宁令哥的订婚对象没藏氏为新皇后,终被儿子所弑,落了个凄惨下场,李元昊死后,西夏失去雄主,无力进攻宋朝,从此采取战略守势。
在李元昊活跃的这十几年里,宋仁宗赵祯可没少忙活,边关战事时时需要关心,宋军三次大败更是奇耻大辱。要说党项本是撮尔小族,在宋太宗时候如果要打击李氏,用不着花太多力气,可是宋太宗和宋真宗却都一再忍让,导致李氏坐大,这是政治上的原因,也就是西夏问题的祸根。
到了宋仁宗赵祯一朝,却连吃三个败仗,折损精兵强将无数,这是军事上的原因。西夏这时实力已经不弱,宋朝要想灭掉它,必须要有举倾国之力,打一场长期战争的准备,这时候的宋朝仁宗皇帝,同样没有这个决心,所以西夏能立国,赵祯其实责任也不小。
宋军如此表现,收复燕云那是仁宗想都不敢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