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是一个很有深度的好问题,认真感悟他们的人生经历,对于看懂人生及其修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很有借鉴意义。

以题主的说法,如果以窝囊来论,豹眼认为,依次是张飞、韩信、项羽、关羽。

01

张飞死得最窝囊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张飞被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张飞追随刘备一生,从出则同行,寝则同床的患难兄弟,到共享富贵、肝胆相照的君臣,张飞的一生达到了巅峰。

此时的刘备集团没有大将军一职,除了骠骑将军马超,唯有车骑将军军阶最高,而且兼领司隶校尉,那是最心腹之人所担当的岗位。马超那个骠骑将军,也可算作是个名誉头衔,在信任度、参与权、带兵权上,都比不了张飞。张飞是最风光的将军,在蜀汉无人能及。

同年六月,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出兵伐吴,让张飞从阆中出兵江州。

但在临行之前,张飞被其麾下将领张达、范强谋杀,并将首级带走去投奔了孙权。

张飞这样被杀死,不仅十分窝囊,也给刘备的霸业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刘备得知张飞被杀,只说了一句“噫!飞死矣。”

也不能就此说刘备寡恩少义,但确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张飞一向敬爱君子,但不体恤士卒,刘备屡屡告诫张飞说:

"你经常鞭打健儿,但之后还让他们在你左右侍奉,这是取祸之道。"

但张飞毫不以为意,刘备也是无可奈何,毕竟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也不好谴责、惩处他。能够做得也仅仅是劝导、提醒,但不幸言中。

看一下当时的大佬们对张飞的评价吧:

陈寿:"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程昱:"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
郭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
刘晔:"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陈寿、程昱、郭嘉、刘晔、周瑜等等,都称赞张飞与关羽一样,是勇冠三军的万人敌。就这样的名将,却死在张达、范强这样的人手里,岂不窝囊透顶?

后蜀汉后主刘禅追谥张飞为桓侯。

02

韩信之死次之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

韩信的军事才能,那是杠杠的,不是张飞、关羽、项羽等人可比的。说刘邦的天下全是韩信打下来的,有些言过其实,但起码韩信是居功至伟。没有韩信,刘邦绝对玩不过项羽,不可能登基称帝。

汉十年(前197年),陈豨反叛,刘邦亲自率兵平叛,韩信托病没有跟从。韩信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你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协助你。”韩信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袭击吕后和太子。

由于韩信得罪了家臣,被他们告发,吕后与萧何设计杀死了韩信。

至于韩信谋反的情况,说法不一,但韩信的确是被吕后与萧何处死啦。这也就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由来。

韩信临死前感慨地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致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韩信三族被诛杀。

这里的小子,恐怕是指萧何。当初月下追你,举荐你做大将军的时候,没认为萧何是个小子吧。

一个将军,不管能力、功劳多大,不能战死疆场就是一种耻辱。如果不能寿终正寝,那的确就是窝囊。纵然韩信在狱中跟狱吏也发出过“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既然如此明白,为何还会得到这样的下场呢?

史家、学者、军事家们对韩信的军事才能就不必多说啦。看一下韩信最后这个结局,大佬们是如何评价的吧:

司马迁: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冯衍:昔者韩信将兵,无敌天下,功不世出,略不再见,威执项羽,名出高帝,不知天时,就烹于汉。

司马迁、冯衍等人对其评价都不很高。司马光说得更直接:

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

其意是说,韩信你自己就是市井见利忘义的小人,却希望别人都是君子,这有多难啊。

简直是一针见血。

具备韩信这样的军事才能,却得到了如此下场,岂不窝囊?但死在吕后、萧何手里,也远强于张飞死在张达、范强手中。

03

项羽再次之

人固有一死,打不过人家,死了也就死啦,愿赌服输,不该有怨言。

项羽可谓是一把好牌打得稀巴烂,但项羽遇到刘邦带领的萧何、张良、陈平、韩信、曹参等这样的团队,被打败也不算太丢人。

遗憾的是,项羽手下就仅有一个范增,而且不能采纳他的意见,最终招致失败也在情理之中。

汉五年(前202年),项羽十万大军被韩信四十万大军设下的十面埋伏,围困在垓下,全军覆灭。项羽仅仅带领二十八骑逃离,来到了乌江边。

项羽自刎乌江,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尽管是令人动容,但还是有点英雄气短。

对于项羽能否东山再起,世人多有遗憾,但毕竟是有尊严的死去。特别是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千古绝句,更增加了项羽的英雄气概。

但终究是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多多少少是有些窝囊。

04

关羽为了信仰而死,可谓死得其所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威震华夏,但最终还是被徐晃击败,又被东吴吕蒙偷袭了荆州,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失掉荆州,最后关羽只率领数十骑出逃,在距离益州地界不足二十里的临沮(今湖北襄樊市南漳县),被潘璋部将马忠设伏擒杀,其长子关平一起被害身亡。

豹眼一向认为,关羽是因为与刘备分道扬镳而发起的襄樊之战。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友友,可以去看豹眼有关的回答。

关羽是跟荀彧一样,在汉末时期忠于汉室,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为数不多的人之一。

刘备自立为汉中王,这令关羽大失所望,指望跟随刘备匡扶汉室已经不可能啦。关羽明知道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战胜曹操的。但为了信仰,关羽只能杀身成仁,孤注一掷。

不要跟豹眼提刘备夷陵之战是为了替关羽报仇的事,你信就信,豹眼是不信的。

因此,豹眼认为,关羽之死,说不上窝囊,反而是很伟大。

但在汉末时代,想要匡扶汉室,何其难哉?

一定要说窝囊,那就是出生在一个窝囊的年代。就关羽的能力,还不足以平定天下,也就注定了关羽最终的命运,也算是有些窝囊吧。

但与张飞、韩信、项羽之死相比,关羽之死,最有尊严。孰能不死?如此死去,也是最好的结局,死得其所。

后世对关羽的评价,就不必多说啦,死后为神,就足以说明了一切。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给与关羽足够的认可及尊崇。

最佳贡献者
2

张飞,关羽,韩信,项羽。四大英雄豪杰也。张,关,项三人都死于疆场,其英雄壮举,留芳百世,唯独智勇双全的韩信确死得窝囊。韩信一代名将,辅佐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可刘邦连他功成名就后的生存希望也没留给他。他自己也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的道理。但他的居功享受之梦最终破灭,死于非命,想张良就聪明得多了。

3

謝邀!

我觉得张飞、关羽、韩信、项羽四位都死得窝囊。

张飞,唯一敢和吕布单挑的人,长板坡前长板桥头,一人一骑,横矛怒目,一声断喝,吓退万兵。何等英雄,但却在酒醉睡觉时被手下兵卒杀死,岂不窝囊?

关羽,温酒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一柄青龙刀横扫天下,何等忠勇豪气。由于孤傲,失荆州,败麦城,气急身亡。不也窝囊?

韩信,受跨下之辱,辅刘邦夺得政权,建立汉朝,其名噪天下,是不可多得将帅之才。功高盖主,还想要刘邦封其为王,最后死于非命,难道不窝囊?

项羽,楚汉相争相峙多年,横扫四方,驰骋天下,打得刘邦东逃西窜。差点就夺得了天下,因顾颜面,不肯回江东,自吻于乌江边,虽豪气纤云,却窝囊哉!

回答结束。谢谢。

4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天下本该是他的,可叹不信范增言,鸿门宴放走可与他争天下的人。当年沉舟死战得来的威名和功业,毁于妇人之仁。最后脑袋身体都让对方将领拿去领奖封王候去了,乌江水里有小舟,有人可送他回家乡,他不干,完全可以重整河山再来争雄的。那么有情有义的爱姬也拔剑自刎,多窝囊呀?

张飞本该就得死,他酒后想杀卫兵,卫兵正常反抗。关羽本不是陸逊对手,不是帅才,麦城败亡正常。韩信功劳最后无兵权了才有野心,那必须死在妇人之手呀。

5

关羽死的不值,本不应死的,为何?

1,刚腹自用,目空一切,不懂大局,对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 嘱托当面应答,背后却置若罔闻,说明对全盘战略一窍不通,此种之人权位越高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便越大。

2、众叛亲离,由于性格严重缺失而导至部下离心离德,战事关健之时叛变的,见死不救的,坐壁上观的,皆盼其早亡,统帅做到这份上也是罕见。

3、死的窝囊。平日里视江东土鸡瓦犬不如,出口必江东鼠辈,而后才是下文,然而,却被鼠辈干败,在惶惶出逃途中被鼠辈中的孙子辈马忠擒获,实乃滑天下之大稽也。

其实,狂傲也罢,名不付实也好,人之缺陷难免,胜败也兵家常事,但如果战死沙场,也算马革裹尸了,然古今多少壮士,不成功,便成仁,死不遭擒。倘若关羽不是逃亡被擒,而是战斗到最后才配得上他目空一切的性格。他,真的不应该逃的,败就败了,试想,就算逃得活命,有何面目见川中众人,怎见大哥,别人尤可,而你是多么的高傲,在全蜀乃至整个三国中型像多么伟岸、高大,即使两川父老容你,从此也要低下高傲的头颅吧,也要低调在低调吧,依你的条件还会有所作为吗?也就只剩苟延残喘了。做为狂傲远超自身能力,关健时刻缺少魄力而身首异处的关二爷,死的窝不窝囊且不说,反正逃跑遭擒被斩与其狂傲形象不符。

6

这四位豪杰各自死得其所,还真没谁是死得特别窝囊的。

谚语云:“瓦罐儿不离井旁破,将军难免阵上亡。”竹史君觉得,楚汉三国这四位英雄,都死得响亮,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独特一笔。更都死在自己亲手给自己挖的坑里,算死得其所,既谈不上冤枉,自然也不算窝囊。真正窝囊的,还另有其人,大有其人。

我们试着盘点一下,看是不是这样。

关羽刚愎自用,自诩天下无双、目无余子,也死于他的刚愎与傲慢。

走麦城前,关羽从来没和东吴有过任何一次交锋,甚至还是赤壁之战彻底挽救了三兄弟命运,他却一直江东鼠辈江东鼠辈的叫着,“虎女焉能配权子?”拒绝通婚,不愿友好往来,对盟友一万个看不上瞧不起。

结果又如何呢,第一次和东吴真正交手,在逃近蜀境时,名震天下的关羽竟然被一个吴军小将给生擒了。坚决不降被东吴所杀,时五十七岁。

还骑着赤兔,就这么被人活捉了,捉他的还真不是什么名将,是个真正的江东鼠辈,马忠。不过拜他所赐,鼠辈从此不鼠了。

柳禾萧:真的别随便看不起别人,更别随便把自己的看不起挂在嘴上。即使你是关羽。

项羽死得最壮烈,最男人,充满英雄气概,与窝囊两个字不沾边。

乌骓、虞姬、四面楚歌、项羽还是杀出汉军重围,撕破十面埋伏,一路和追兵交锋,单枪匹马杀死汉军几百人,自己也负伤十多处。直吓得汉军胆寒,不敢过分迫近,只敢远远围着。

项羽一回头,正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笑问你不是我的老友吗?吕马童把项羽指给汉将看,告诉他这是项王。项羽说,我听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求我的脑袋,干脆我送你个人情吧。说完便自刎而死。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霸王割头赠友。

嘿嘿,他窝囊吗?

柳禾萧叹:到底是蘅古千年一男儿,死都死得这么霸道洒脱。古往今来,又有谁敢死得比他帅?

韩信善于谋略一辈子,最后让女人给谋略了一把。

传说刘邦曾经允诺过韩信,只要他:“顶天立地於汉土,绝不加兵刃於身。

所以这个传说的结尾就是,韩信被杀时,吕后把他吊在长乐宫的大钟之内,头眼为大钟笼罩,不见天日,脚悬空踩不到於地面,这叫做不能顶天立地。吕后也没有使用兵刃,用的是竹子,让宫女拿竹子把他杀死,没有兵刃加身。这就算不违背当年的承诺了。

当楚王变成淮阴侯,以韩信的智慧,竟然还不肯遁走山林,又不敢与他人一样公开背反。那时的韩信,其实就早已经死了。最终能落个这样的终结法,也算死得煞是精彩。得其所哉。

张飞看似死得最不值得,其实一点都不冤枉,一点不窝囊,快意得很。

关羽丢荆州在三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有人还遥问既然关羽为人桀骜,别人又不信任,那为什么不是张飞来守荆州?其实早在二十四年前的建安元年,事业正走在稳步上升期的刘备,就被张飞狠狠坑了一把,丢徐州!

当时张飞出了什么问题?喝酒,侮辱手下,打骂部将,和二十四年后一模一样!二十四年,只弹指一挥间。

在当时,徐州更要紧,是刘备唯一的地盘,三兄弟的安身立命之所。徐州丢后刘备顿时陷入进退无处的情况,缺少粮食,军中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只能丢下廉耻冒着奇险向抢自己地盘的吕布投降。想想那个屈辱!

就是这么痛彻心肺的侮辱,张飞还不肯领悟长教训,一次次侮辱鞭打,直到部下实在忍受不了奋起反抗。

柳禾萧觉得一点不冤纵你是张飞又如何?肆意践踏别人的尊严,这复仇让人觉得快意得很,解气得很!

既然是将军,这四个人死在沙场,或间接死在沙场名利场,他们都死得其所,并不窝囊,那谁最窝囊?

相比之下,乱世之中,像五虎上将里马超那样一身好本事,加一身血海一样的深仇,投奔刘备后却不得其用郁郁而终,甚至不知怎样就无声无息的死了,这才是真窝囊真憋屈。这才是传说中的窝囊死了

马超甚至还不如太史慈,太史慈死前还吼着说:“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他,起码还留下了一句话。

关注我鼓励一下,争取每个回答,都给你奉上一个精彩的历史故事。

7

谢邀!关羽走麦城被俘宁死不降吴,韩信有狡兔死走狗烹的受刑前感言,项羽高歌力披山兮气盖世,怨天时不利的壮语,自刎谢江东父老,而张飞却在醉梦中希里糊塗就被取了首级,他是死的最窝囊。拙见。

8

这四位都是大名鼎鼎的将领,其实韩信更多的算是军事家,因为韩信传记里更多的写的是他指挥军队的才能,而非自己的武艺高强。那么在我看来,这四位的窝囊程度应该是:韩信第一,张飞第二,第三为关羽最后为项羽。

首先我们来看看韩信,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以后,整天闷闷不乐,也不进宫,也不出去玩,就在家里憋着。然后萧何一看这可不行啊,迟早憋出病来,就硬拉着韩信进宫聚会,韩信想了想就接受了,老朋友萧何的面子还是要给一个的。

然后聚会完了该去谢恩了,韩信玩的也挺开心,毕竟韩信朋友少,主要是韩信为人很孤傲,樊哙特别尊敬韩信,每次韩信去樊哙家里樊哙都用迎接王爷的礼仪迎接韩信,但是韩信就比较看不起樊哙,从人家家里出来还要说自己竟然会与樊哙这样的人为伍。所以韩信朋友比较少,因为他看不上人家。

谢恩时候还是高高兴兴的,结果吕后一下子就变脸了,出来一大批人直接把韩信拿下了。韩信很震惊,萧何也很惊讶,然后吕雉就说韩信谋反,直接拿下就地处斩。韩信直接大喊:“我为汉室立下十大功劳,皇上赐我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兵器不死!”吕后就让宫女把韩信拖到长乐宫钟室,给他蒙上眼,地上铺上地毯,用绳子勒死再用菜刀砍。这样见不到天地和兵器,不违背刘邦的话。韩信没想到会这样,被拖走时说了一句话:后悔没有采用蒯通的谋略,以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关于韩信之死有的说萧何和吕后合谋的,有说萧何没有参与的,但是我想就算萧何没有参与,他多少也是知情的,不然也不会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

然后是张飞,张飞怎么死的呢,在关羽被东吴杀了以后,张飞非常生气,直接率军想要攻打东吴,于是就命令手下范强和张大要在两天内赶制出全军用的白色衣甲,这两个人知道自己肯定完不成,张飞性情暴烈,肯定要处罚他们,弄不好还要掉脑袋。就干脆杀了趁酒醉杀了张飞,叛逃了。

张飞死其实就死在自己脾气上了,“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这是刘备曾经劝张飞的话,意思就是你经常打骂身边健儿,处罚完了又让他们在你身边侍奉,早晚要出事的。不幸一语成谶,张飞就这么一命呜呼。

再来看看关羽,关羽应该是最耳熟能详的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水淹七军,生擒于禁,但最终还是被徐晃击败,又被东吴吕蒙偷袭了荆州,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大意失荆州,最后关羽只率领数十骑出逃,在距离益州地界不足二十里的临沮(今湖北襄樊市南漳县),被潘璋部将马忠设伏擒杀,其长子关平也一起被害身亡。

关羽的死窝囊吗?其实有那么一点,因为他是死在自己很看不起的东吴手上了,关羽曾经单刀赴会,出入无阻。镇守荆州时孙权曾经想和关羽联姻,但是被关羽一句虎女安能嫁犬子给骂回去了。吕蒙担任大都督时装病,关羽以为吕蒙是胆小鬼,实际上吕蒙白衣渡江奇袭荆州。所以关羽死在自己瞧不起的国家和武将手上,说起来也是挺窝囊挺不服的。

最后就是项羽,霸王其实死的不算窝囊,霸王别姬后于乌江自刎。在死之前杀了一百多个汉军,说句不好听的,垫背的这么多,怎样也不亏了。最后还送了个人情给了自己一个“老朋友”——吕马童。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一句我成全你,就把人头送给了吕马童,后来吕马童还真因为这个封侯了。

综合来说,关羽和霸王都是死在战场上,作为武将死于战场没什么丢人的,反而是一种荣耀,但是张飞和韩信都是死在自己人手里,张飞被偷袭,韩信则是被如此奇葩的方式整死,说起来是真的挺窝囊。

9

张飞死得最窝囊!被部下整死!关羽死于敌手,项羽自杀,韩信死于吕后之手,皆比张飞之死要说得过去,张飞虽敬士人却不善待士卒!故有此祸!

1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止过转动,而这个车轮下面永远也不缺乏白骨。

英雄也好,常人也罢,最终都无法摆脱死亡的命运。这个安排是公平的,任谁都无法摆脱。

即便他是旷世名将,百战勇士,最终的结局也不会有什么区别。张飞、关羽、韩信、项羽四个人,在中国历史上应该是名声赫赫了。

而这四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没有善终。张飞被人于睡梦中杀死,关羽兵败麦城被杀,韩信中了吕后之计而死,项羽是自刎在乌江。

要说窝囊,这四个人都有些窝囊。但如果要给这四个人的窝囊程度来一个排名,我觉得应该是韩信最窝囊,然后是张飞,关羽和项羽两个人的窝囊等级一样。

分析

  • 相似而又不同结局

这四个人里最不窝囊的应该就是项羽和关羽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们两个人都可以算作死在战场上的。关羽大意失荆州,又被糜芳、傅士仁所背叛,最终败走麦城,身首异处。

项羽被围困于垓下,在绝境之地,又向世人表现出了其勇武的一面。可结果还是寡不敌众,被韩信“十面埋伏”于乌江边上,以自刎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不管关羽的死是因为他的大意还是队友的背叛,也不管项羽自刎是因为狂妄自大,没有于鸿门宴上杀掉刘邦而“咎由自取”。

总而言之,他们两个人都是因为“技不如人”而死。作为将军,也算是死在战场上了。

反观张飞与韩信,他们两个都不是死在战场上的。

张飞是因为暴而无恩,对待手下士兵过于残暴,而致使其手下忍无可忍,最终将其杀害。对张飞的性格,刘备早有过劝诫:

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事情果然没有出乎刘备的意料,张飞终究还是死在了他手下张达、范强手中。

韩信是因为功劳过大,而被刘邦所忌惮。虽然韩信是直接死于吕后之手,但杀掉韩信,相比也是刘邦取得天下后的夙愿。

韩信因人诬告,而被贬为淮阴侯。后来是吕后与萧何二人,在长乐宫钟室将其诱杀,还夷灭了韩信的三族。

这样对比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出,韩信与张飞相比要更窝囊,因为他们是死在“自己人”手中的。

  • 最窝囊者必然是韩信

关羽和项羽,两个人是因为技不如人而战败身死。张飞是因为个性残暴而“咎由自取”。而韩信之死完完全全就是死于阴谋。

韩信之死,说白了就是刘邦胜利后,对功臣的清洗。“飞鸟尽良弓藏,绞兔死狐狗烹”,韩信是死于帝王术的。

皇帝一旦夺下江山,最担心的就是能否坐稳江上。那么,曾经亲密无间的战友、功臣,就成了其为了稳固皇权的牺牲品。

韩信也不例外,韩信能力太强,尤其是他的军事才能。在那个时代,没有人能和韩信的军事才能媲美,太史公称其是“国士无双”。

之所以说韩信最窝囊,是因为他死的冤枉。

不管韩信未来是否会造反,但他死的时候尚还没有表现出造反之心。刘邦对他的忌惮几乎全部来自于自己的猜测。

韩信虽然说有野心,而且也有过不配合刘邦的行为,但这些都不能证明韩信会谋反。

他在当楚王的时候,刘邦为了巩固自身的权力,而准备剥夺韩信手中的权力。这个时候韩信也有过造反的打算,但只是那么一瞬间就没有了:

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

而且,韩信的重要谋士蒯通在天下未定的时候,就曾建议过韩信割据一方,和刘邦分庭抗礼,但也被韩信所拒绝了。

以韩信的军事能力,和他当时所掌握的兵力,如果真的反叛刘邦,即便失败,也会给刘邦带去极大的损失。

之所以说韩信最窝囊,就是因为韩信有实力、有能力造反,是当时对刘邦威胁最大的人。却始终没有造反,还一次次的被刘邦夺权,最终让吕后、萧何两人算计死了。

结语

历史本身就是很诡异的,历史上的事有很多都引人思考。

如果关羽不大意,荆州是否会失;项羽要是在鸿门宴上就杀了刘邦,项羽能否夺取天下;张飞如果不死,刘备是否还会贸然发动对东吴的进攻;韩信如果造反了,是否能够战胜刘邦。

对于这些事,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猜测。但历史已经发生了,无论如何猜测,结果都不会改变。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