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亚历山大东征波斯的时间,是公元前333年到323年,同一时期的中国大体在战国后期。由于东征的时间跨度较大、地域很广、战役较多,了解这一历史过程,主要从宏观上把握以下三点(为阅读方便,涉及当时有关地名取现代称呼):

第一,亚历山大其人。当希腊国势衰微的时候,北方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也称菲利普,亚历山大的父亲)便想占领希腊,于是创建了一支新式的、作战能力很强的军队,先是向北打到了多瑙河,然后向南征服了希腊。但就在这个时候,菲利普在嫁女的宴会上遇刺身亡。注意,在腓力二世创建新式军队、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亚历山大全程参与其中,接受了磨砺、经受了考验,从战争中学会了战争。同时,亚历山大耳濡目染了苏格拉底的雄辩,从十三岁就接受亚里士多德的教诲。这样看来,亚历山大的英雄气概、军事才能是有底蕴的(和项羽有些相似)。事实证明,最后希腊人钦佩于亚历山大的才能,公举他做同盟的领袖兼军队统帅,此时的亚历山大只有23岁左右。

第二、亚历山大东征。十年多的时间,亚历山大东征波斯的路线是:从马其顿出发,环绕爱情海攻占土耳其,向南沿地中海东岸叙利亚、以色列进入埃及,然后挥师东进,穿越伊拉克、伊朗、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到达吉尔吉斯斯坦,随后沿喜马拉雅山脉西麓南下,经过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从卡拉奇折向西,沿伊朗南部和波斯湾水陆并进,于公元前323年回到巴格达,征服了除阿拉伯半岛以外的所有中东地区。

第三、亚历山大结局。正当亚历山大雄心勃勃准备再次向西征服意大利、地中海,向南征服阿拉伯半岛的时候,忽然于33岁时去世了,历史给出的原因是酒色过度染病而亡。亚历山大去世后,他征服的广阔疆域陷入30年的内乱,最后形成欧、亚、非三足鼎立的局面。又一个历史轮回!

小结:亚历山大东征的不断胜利,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具坚定的决心意志。靠卓越的军事才能。 是对手的轻敌孱弱。

在他去世后,帝国随即分崩离析。原因也很明了:亚历山大东征的十多年里,希腊、马其顿的商人、商业紧跟其后大量东移,随即希腊人口大减,大后方以及征服的疆域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政治疲弊、财力衰竭、人心涣散。看来,亚历山大英雄一世,但没能跳出国家虽大、好战必危的历史规律。

最佳贡献者
2


公元前384年,亚历山大率领大军越过现在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侵人波斯帝国。不久,在格勒奈克斯河畔遇上了波斯军队,亚历山大几乎像老鹰抓小鸡似地消灭之,由于他没有海军,为了避免被波斯帝国海军抄后路,他沿着海岸前进,沿途毁灭了波斯每一个海军基地。

公元前333年,波斯帝国皇帝大流士率军前来迎击大帝,两军展开决战。一方是久经沙场、士气高涨的常胜之师,另一方则只能用乌合之众来形容的所谓军队,不但土兵来自各个种族、无数个民族,彼此言语不通,情感不睦,压根儿谈不上什么统的指挥和严明的军纪。甚至还在军中带着成百上千的妇女、儿童,以及大批乐师、仆侍之类。这样一来,战斗的情形可想而知了。


一接战,亚历山大大帝的大军如虎扑群羊向数量庞大、但纯粹是散沙一盘的波斯军杀去。波斯人呢,就像看到老虎扑上来的羊儿一样,惊呆了一会,回过神来,拔腿就跑。以后的战斗就纯粹是屠杀了,大流士从他的战车里跳将出来,骑上马发狂似地从战场逃走了。他的三宫六院、母后、公主统统落到了马其顿人手里。这就是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伊苏斯之战。

此战后,亚历山大大帝掉转锋芒,征服了濒海的西顿和推罗两座大城,由于愤怒推罗人的不识时务,大帝下令毁灭了这座城市。占领推罗后,大帝完全控制了大海,取得了可靠的后勤补给线,此后便统军进入埃及,古老的埃及人并没有对亚历山大大帝进行任何抵抗,他们原来就处在暴虐的波斯帝国统治之下,对较为文明的希腊人代替波斯人并不反感,尊贵的阿蒙神庙的僧侣们还郑重宣布:亚历山大大帝乃是埃及的宙斯和上帝一一阿蒙神的儿子,是古代法老们的合法继承人


大帝就这样简简单单地成了世界最古老文明的统治者他在埃及做的第二件大事是建立亚历山大城,那里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现在还是一座繁荣昌盛的大城。离开埃及后大帝挥军北上,直指又一个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两河流域,当他的大军到达古老的尼尼微城时一这时它便已经是一座十分古老的城市了,古老得沉睡在一片废墟之中,在这里大帝终于发现了波斯大军,这支大军是大流士在伊苏斯修败后聚集起来的,又是一群数量庞大的乌合之众。

战斗一开始,波斯帝国的军队就露出了他们技术上的致命弱点:他们采用的依旧是古老过时的战车,这些战车外面绑着锋利的刀刀,看上去吓人得很,但实际上根本不实用,为什么?一是缺乏机动性,这是其致命弱点;另一个致命弱点是只要拉战车的几匹马之中有一匹受伤跑不动了,整个战车就完了,因为其他马总不能拖拉着受伤的马跑吧?而且上面的士兵们都披着厚铠重甲,一且没有战车就成了任人宰割的绵羊。


相对于波斯帝国的笨重士兵,大帝的军队却是灵活勇敢,且军容严整。因此虽然人数上居于劣势,然而无不以一当十,奋勇接战,亚历山大大帝的骑兵们随即劈波斩浪般向已经开始溃散的波斯中军冲去,直指在那里指挥作战的大流士,波斯人的阵线顿时波开浪裂,纷纷败退,一看这情形,大流土不但没有组织抵抗,反而吓得魂飞魄散,像在伊苏斯之战中一样没命地逃走了。

失去了统帅的波斯军像被捅了一棍子的马蜂窝,更加混乱了,在漫天黄沙笼罩下拼命飞逃,亚历山大大帝的土兵们像在舞台上表演一样任意地砍杀着,波斯人的血染红了莽莽黄沙。就连波斯波利斯,波斯帝国的首都,这座壮丽辉煌堪称当时举世无匹的宫殿之城也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就这样一度统治欧亚非三大洲广大地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超级大帝国的波斯帝国就此覆灭。

3

悉亚历山大的朋友都知道,战争打到公元前332年的时候,该是两军决战的时候了。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都意识到了这点,双方的最后对决正式开始。

公元前331年春天,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大军离开埃及,全军士气高昂,他们腓尼基海岸北上,渡过幼发拉底河,穿越美索不达米亚北部,抵达了底格里斯河而在这附近的高加米拉平地,大流土三世已经摆下阵势,准备和亚历山大进行最后一搏。为了这次攸关国家和自己命运的最后决战,大流士三世召集了一支三十万人的雇佣大军。而亚历山大只有五万兵力。的到来公元前331年9月30号的清晨,双方在相距30公里的地方各自扎营,等待决战时刻双方营地均按战斗序列布置。波斯军队分为前后两条战线。第一条战线由骑兵组成,还特别布置了波斯人引以为豪的刀轮战车,第二条战线则由步兵组成。

亚历山大仍摆出了他那著名的马其顿方阵,不同的是这次他在左右翼的前面和两侧分别布上了骑兵、步兵和弓箭标枪兵,而且还在第一道方阵后面布下了一道后方方阵,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较短的梯形方阵,能够应付来自各方面的袭击。后人将这个阵型称为亚历山大的空心大方阵阵势摆下后,从马其顿这方望去,对面的广袤平原上黑压压地遍布波斯军队,人喧马嘶,盔甲闪亮,长矛如林,令人触目惊心。马其顿官兵见此景象,不由得瞠目结舌、面面相觑当晚,亚历山大召开了战前会议,商讨战术。老成持重的帕曼纽认为马其顿官兵此时军心不稳、士气不振,不宜与波斯大军光天化日下决战。他提议发动夜袭。在场的马其顿将领几乎都支持他,而亚历山大却非常干脆地否决了这个提议,表示自己不屑于“偷窃一场胜利” 。

就这样,决战的前夜,双方相安无事二天,10月1日,随看红日的冉冉升起,高加米拉迎来了壮观而惨烈的决战时马其顿人首先行动。亚历山大带着他的部队开始向右移动。大流士三世恐忙马其顿部队开到不平整的地方去,使他的战车失去作用,于是急令骑兵绕到亚历山左方阻挡其前进。亚历山大也派出了右骑兵出击。一场近距离的骑兵会战展开。波斯骑兵一波波冲上,马其顿人在敌强大攻势之下死伤惨重。但他们死战不终于突破了波斯人的防线与此同时,波斯军队出动了刀轮战车,冲马其顿军队,企图突破亚历山大的方阵。对此,亚历山大早有部署。

这些战车刚一接近马其顿战线就遭到了无数标枪和利箭的截击,之后马其顿人冲上前去揪住波斯战车的绳把车夫下来,围住拉车的口大欲大杀,个别战车突破了马共的战线。因为马其顿人事先就得到命令:当战车冲来时就闪开一条路。这些“幸运”的战车就这样一路冲进了方阵后方早已等待多时的马其顿马夫手里。大流士三世的战车队就这样全军覆没了大约在刀轮战车出动的同时,大流士三世以为自己的军队已处干优势,于是放出两翼的全部骑兵,同时去包抄亚历山大和帕曼组的部队。这样一来。在大流土三世近的波斯阵中出现一个缺口。亚历山大一见机会到来,便率领近卫骑兵疾驰而上,插八波斯阵中,他们横冲直撞,锐不可当,不少波斯骑兵被朝于马下。随后,马其顿方阵兵也手持长矛冲了上来。大流士三世一见,早已吓得魂不体,带领少数人马落荒而逃。

此时,左翼的波斯部队、也在马其顿右侧翼的冲击下下阵来趁着双方交战的混乱时刻,大流士三世派骑兵,企图从马其顿的后方营地夺取敌人财物和营救留在那里的被俘虏的母亲。得知此情况的帕曼组立刻人向亚历山大报告,亚历山大这样回答:“不去管它,还原计划行动。只要我们赢得战斗胜利不仅可以收回我们自己的财产,而且敌人的东西也将是我们的兵部队,同他们厮杀在一起,这是此次战役中最激烈的一场骑兵会战。双方都不切,拼命欲杀,似乎只有这样才能闯出一条生路。亚历山大的近卫骑有60人战死但终干把波斯人击退。波斯骑兵无心再战,拨马逃走。波斯军队全线溃败大流世则从战场上逃脱,后被自己的部下杀死在逃亡途中至此,延续了二百多年的曾经雄极一时的波斯帝国灭亡了。亚历山大成为西亚大地上新的君主。

4

前334年春,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东征波斯帝国,前后三大战,横扫千军,历四年攻灭波斯帝国。

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为马其顿王国国王、军事统帅。前336年,腓力二世被其大臣杀害,二十岁的亚历山大嗣父位,为马其顿国王(前336~前323在位)。

亚历山大颇具军事天赋,醉心于兵法,又随其父腓力二世学习战略战术,故年纪轻轻便知兵善战,勇略过人。前338年,十八岁的亚历山大随父征服希腊时,率领马其顿军左翼冲锋陷阵,全歼著名的底比斯神圣军团,一战成名。

亚历山大嗣位后,先是平定了希腊各城邦反马其顿势力;稳定局面之后,便大举远征东方。

前334年春,亚历山大国王率领步兵三万二千、骑兵四千五百、水兵五千、战舰一百六十艘,向亚洲挺进,远征东方波斯帝国。

波斯帝国(前550~前330)为伊朗高原西部古国,是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大帝国,为波斯王居鲁士二世于前550所建;因统治帝国的是阿契美尼斯家族,故又称阿契美尼德帝国。帝国疆域最大时,东达印度河,西临爱琴海,乃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主要都城有苏萨(今伊朗境内扎格罗斯山下)和波斯波利斯(今伊朗设拉子城东北约42千米处)。至第五代皇帝大流士三世时,波斯帝国已趋衰落。

【首战大破波斯军】

亚历山大率军越过赫勒斯滂(即今达达尼尔海峡),进入小亚细亚西北部,于格拉尼克斯河畔大败四倍于己的波斯大军。波斯将领大多战死,各城望风而降。马其顿军随即迅速占领广大区域,平李底亚、夫利吉亚落入亚历山大之手;小亚细亚诸希腊城邦纷纷推翻波斯统治。

【二战大败帝国皇帝】

前333年,亚历山大与波斯帝国皇帝大流士三世展开伊苏大会战;于小亚细亚之西里西亚的伊苏城附近彻底击败波斯军主力。大流士三世向亚历山大求和,愿割幼发拉底河以西之地,并每年纳贡一万台仑特(古希腊币名)。亚历山大拒绝;俘获波斯王母,杀敌三万。

亚历山大率军沿腓尼基(古代地中海东岸地区一系列小城邦之总称)海岸南下,占领所有的海港,使庞大的波斯帝国海军舰队失去所有基地。海岛城市推罗据险固守,亚历山大筑起一道跨海长堤并摧毁其石头城墙,坚持了七个月的推罗城方才陷落。叙利亚、犹太、埃及相继投降,亚历山大在尼罗河三角洲建亚历山大城。

【三战连克二都城】

前331年9月,亚历山大自埃及重返西亚,进兵两河流域,攻入巴比伦城。亚历山大挥师在高加米拉(底格里斯河上游)与波斯军进行最后决战,大破之,顺势攻克波斯都城苏萨。马其顿军继而围攻并迫降另一都城波斯波利斯,悉杀其民众,尽获波斯国库藏帑,约五万台仑特(约合一千一百万英镑)。大流士三世逃亡,波斯帝国瓦解。

前330年春,亚历山大追击落荒而逃的大流士三世至密提阿。七月,大流士三世逃至大夏(时为波斯帝国一行省;后为巴克特里亚王国,都城为今阿富汗巴尔赫),为其总督贝索斯杀害。

横跨亚非欧大陆、立国二百年的波斯帝国和阿契美尼德王朝灭亡。

前324年,亚历山大结束对印度的远征,回到巴比伦,建立亚历山大帝国,亦称马其顿帝国,定都巴比伦。马其顿帝国是历史上继波斯帝国之后,第二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

5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发动了对波斯帝国的入侵。由于亚历山大不得不将他的部分军队留在国内以便控制他所占领的欧洲领土,在他开始这场大胆的征战时,他仅有35000个骑兵,同波斯军队相比较,这是一支很小的力量。尽管人数上处于劣势,亚历山大还是赢得了一系列压倒性的胜利。他成功的重要原因有三条。首先,菲利普留给他的军队受过比波斯军队更良好的训练和组织。第二点,亚历山大是位具有杰出天才的统帅,他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统帅。第三个原因是亚历山大本人的勇敢精神。尽管他本人可以在战线后面指挥每一次战役的初期阶段,但亚历山大的方针是由他本人率领具有决定意义的骑兵参战。这有很大风险,他因此多次负伤。但他的军队看到亚历山大在同他们分担他们的风险,并不要求他们承担任何他自己不承担的风险。这对他们精神的影响是巨大的。

亚历山大率领军队首先进入小亚细亚,击败了驻守在那里的小股波斯军队。而后向叙利亚北部进军,他在伊苏斯击溃了一支庞大的波斯军队。亚历山大然后继续向南推进,经过一场艰苦的七个月的包围战后,占领了腓尼基的海岛城市推罗,也就是现在的黎巴嫩。在亚历山大包围推罗期间,他收到了波斯国王的地封信,波斯国王出让一半帝国给亚历山大以换取和平协议。亚历山大手下的一位将领帕米诺(Parmenio)认为这项建议很合适。他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会接收这项建议。”亚历山大回答说:“如果我是帕米诺,我也会接受这项建议的。”

在攻陷推罗后,亚历山大继续向南推进。经过两个月包围后,加沙陷落了。埃及不战而降。亚历山大在埃及让他的军队休整了一段时间。在埃及,尽管他只有24岁,但却被拥戴为法老,并被宣布为神灵。而后他率领他的军队返回亚洲,公元前331年,在具有决定意义的埃尔比勒战役中,他彻底击溃了一支数量庞大得多的波斯军队。

在这次胜利之后,亚历山大北领军队进入巴比伦及波斯的首都苏萨和珀塞波利斯。为了阻止波斯国王达赖厄斯三世(不要同他的前任达赖厄斯大帝搞混)向亚历山大投降,他的部下于公元前330年暗杀了他。但是亚历山大击败并杀死了达赖厄斯的继任者。经过三年的战斗,他降服了整个伊朗东部地区并挺进到中亚。

由于现在整个波斯帝国都已臣服于他,亚历山大现在有可能性返回家园并重新组织他的新版图。但他的征服欲望仍然未能满足,他继续前进,进入阿富汗。从那里他率领他的军队越过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印度。在印度西部他赢得了一系列胜利,并打算继续向印度东部进军。但此时他的军队经过多年征战已筋疲力尽拒绝继续前进,于是亚历山大不情愿地回到波斯。

返回波斯后,亚历山大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重新整顿了他的帝国和军队。其中有一项重要的结果。亚历山大从小就被培养出一种信念,即希腊文化代表了惟一真正的文明,所有非希腊人都是野蛮人。当然这也是流行于整个希腊世界的观念,甚至亚里士多德也赞同它。但是,尽管事实上亚历山大已彻底击败了波斯人,但他已开始认识到波斯人并不是百分之百的野蛮人。就波斯人个人而言,他可能是聪明的,能干的,像单个的希腊人那个值得尊敬。因而他产生了将他的帝国的两个部分融合到一起,并因此创建一个结合了希腊与波斯的文化和王国。当然他自己是这个文化和王国的统治者。仅就我们能够确定的,他确实打算将波斯人当作与希腊人和马其顿人平等对待的伙伴。这了贯彻这一计划,他征募了大量波斯人加入他的军队。他还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名为“东方与西方的婚姻”。在这场盛宴中,几千名马其顿军人正式与亚洲妇女结婚。而他本人,尽管先前娶了一位亚洲的公主,但此时又娶了达赖厄斯的女儿。

亚历山大打算用他重建的军队进行另一场征战。我们知道他已计划入侵阿拉伯半岛,并且很可能还包括波斯帝国的北部地区。他还可能打算对印度发动另一场入侵,或是征服罗马、迦太基和西地中海地区。无论他是否有这样的计划,它也不可能被执行了,将不会再有其它的征战了。公元前323年6月上旬在巴比伦,亚历山大突然因发烧而病倒,十天后去世。他还不到33岁。

6

按时间详细列一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登上马其顿王位,在科林斯召集希腊同盟会议,被确认为反波斯远征军的统帅。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和进攻部队渡海进入小亚细亚,同时得到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的普遍承认,然后围攻并占领米利都。

公元前333年,波斯军队在巴比伦集结。亚历山大行军到安库拉并从那里南下到奇里乞亚关。大流士渡过幼发拉底河,亚历山大与其展开了伊索斯战役。在马拉托斯,大流士第一次提出了和谈。

公元前332年,比布罗斯和西顿归顺亚历山大大帝,大流士第二次和谈条件被拒。下半年提尔城和加沙均被占领,亚历山大在孟菲斯加冕为法老。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抵达幼发拉底河边的塔普萨科斯,大流士从巴比伦调动大军,亚历山大渡过底格里斯河。大流士最后一次和谈被拒。马其顿军队从阿比拉进军巴比伦,该城于 10 月中旬陷落,随后,亚历山大未遇抵抗地占领苏萨。

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强行通过苏西亚关,抵达并洗劫波斯波利斯。之后亚历山大启程前往埃克巴塔那,大流士退往巴克特里亚。希腊盟军在埃克巴塔那被解散,帕美尼翁被留在那里,哈尔帕罗斯也留下来担任财政官。亚历山大继续追击大流士,通过卡斯比亚关,在赫卡通皮罗斯附近杀死了大流士。

附俩图,参考一下。

我是思远,察古通今,以思致远。

如有帮助,欢迎关注。如有遗漏,欢迎指正。

7

曾了解过相关历史,但是不算深入,那么我就简单说一下亚历山大战胜波斯帝国的大致原因。

原因一:亚历山大的父亲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给他创造一个强大的马其顿作为基础,同时在希腊城邦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也就是说亚历山大的父亲为他铺好一条路。

原因二:亚历山大在政治、思想和军事上均有建树,其老师是被称为世界最后一个哲学家的亚里士多德。同时亚历山大改良了底比斯方阵成为马其顿方阵,碾压当时冷兵器靠人数一盘散沙乱战的战斗模式。(事实上马其顿方阵也在平定当时希腊叛乱和东征波斯中有举足轻重的贡献)

原因三:波斯轻敌,当时波斯帝国大流士三世并不畏惧联邦制的希腊,认为希腊只是一盘散沙,而且事实上波斯帝国确实拥有更多且更强大兵力。在亚历山大东征之初也有谋士给波斯皇帝大流士建议,让他实行焦土政策遏止希腊进军,试图阻绝于门外,可惜因为大流士轻敌否定这个计划。

原因四:亚历山大作战勇敢,身先士卒,富有名望和政治魄力,为了连结抵抗的部族愿意娶他们的女儿(在当时希腊主流文化,这是不允许的)。同时士兵是追随亚历山大本人去东征而非希腊联邦,所以弊端也有,就是亚历山大病死后亚历山大帝国瞬间土崩瓦解。(科普一下:所以我们今天听到的都是亚历山大帝国而不是希腊帝国,而在马其顿城邦强大之前作为希腊之首的雅典是代表整个希腊的,其最鼎盛时是抵抗波斯西征胜利后,雅典能很大程度代表整个希腊,其做决定是经过众多联邦同意,而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是用武力扫荡整个希腊得到的权威)

原因五: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多次指挥错误导致节节败退,亚历山大多次破釜沉舟赌输赢。因为波斯传统步兵骑兵战阵在对抗马其顿方阵是吃了很大的亏,其实东征之所以成功运气因素还是很大的,大流士多次有机会打败亚历山大,波斯号称有60万大军,希腊只有3万联军。(当然数据水分可能很重,但是波斯确实比希腊多很多军团。同时当时马其顿方阵一直横扫整个欧亚大陆,直到不可一世的罗马军团出现才终结这个不败神话)

原因六:大流士三世被暗杀加速波斯帝国灭亡以及中断了卷土重来的希望,在大流士三世死后部分波斯军团倒戈,波斯再难以凝聚有限战斗力。

个人认为基本上就是这几点,其实还能在细化分析,但考虑字数原因就放弃了。同时在科普一下,根据资料记述(虽然年代久远不可全信),大流士三世即波斯皇帝虽非明君但也并非昏君,属于一个守成的人物,在其统治的波斯帝国虽然众多不可逆因素国力下降,但其本人并无太大劣迹。(或许只是没有记述而已)

最后给题主留言,望采纳优质,望采纳优质,望采纳优质。我在申请兴趣题主,一个月要完成4条才搞定,感谢支持[玫瑰]。


8

谢邀。

〇“亚历山大远征”仅是1个传说,最早出自波斯史诗《列王记》,并非确凿的历史史实。

〇近代西方精英在拔高丶杜撰丶伪造所谓的“古希腊文明史”时,将亚历山大“塑造”成为通过远征向世界推广“希腊化”的“英雄”,写进历史书。

〇中国近代关于所谓的“西方历史记载”,均照抄照搬西方精英们所编撰的“伪史”。

9

  灭亡波斯帝国

  伊苏斯战役中尽管大流士的军队数量极多,但“兵不在多而在精”。与亚历山大相比,无论是波斯的士兵还是统帅都显得较弱。因此,战争的天平很快就向亚历山大倾斜,几乎全歼波斯军队。但为了巩固自己的侧翼,亚历山大没有穷追猛打,而是继续向南征服地中海沿岸地区。经过七个多月的艰苦战斗,最终攻占了腓尼基的岛屿城邦推罗城。在攻打推罗之际,大流士发出求和协议,但被亚历山大拒绝。还是继续一路南进,经过两个多月的围攻,不战而屈人之兵,埃及主动投降。为了作为补给站,亚历山大修建了今天依然闻名于世的亚历山大港。

  此时,亚历山大年仅24岁,但整个地中海沿岸已经纳入帝国的版图当中。

  对于亚历山大来说,他是为战争而生的,战争就是他的宿命。

  经过短暂的休息后,继续向波斯进军。面对来势凶猛的亚历山大,大流士被吓破了胆子。为了防止他投降,手下的军官将其暗杀。之后,他的继承人柏桑斯即位,最终被亚历山大斩首。经过三年多的战争,亚历山大攻下了整个伊朗地区,便继续向中亚进军。


10

公元前331年春天,亚历山大率领马其顿大军离开埃及,全军士气高昂,他们腓尼基海岸北上,渡过幼发拉底河,穿越美索不达米亚北部,抵达了底格里斯河而在这附近的高加米拉平地,大流土三世已经摆下阵势,准备和亚历山大进行最后一搏。为了这次攸关国家和自己命运的最后决战,大流士三世召集了一支三十万人的雇佣大军。而亚历山大只有五万兵力。的到来公元前331年9月30号的清晨,双方在相距30公里的地方各自扎营,等待决战时刻双方营地均按战斗序列布置。波斯军队分为前后两条战线。第一条战线由骑兵组成,还特别布置了波斯人引以为豪的刀轮战车,第二条战线则由步兵组成。

亚历山大仍摆出了他那著名的马其顿方阵,不同的是这次他在左右翼的前面和两侧分别布上了骑兵、步兵和弓箭标枪兵,而且还在第一道方阵后面布下了一道后方方阵,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较短的梯形方阵,能够应付来自各方面的袭击。后人将这个阵型称为亚历山大的空心大方阵阵势摆下后,从马其顿这方望去,对面的广袤平原上黑压压地遍布波斯军队,人喧马嘶,盔甲闪亮,长矛如林,令人触目惊心。马其顿官兵见此景象,不由得瞠目结舌、面面相觑当晚,亚历山大召开了战前会议,商讨战术。老成持重的帕曼纽认为马其顿官兵此时军心不稳、士气不振,不宜与波斯大军光天化日下决战。他提议发动夜袭。在场的马其顿将领几乎都支持他,而亚历山大却非常干脆地否决了这个提议,表示自己不屑于“偷窃一场胜利” 。

就这样,决战的前夜,双方相安无事二天,10月1日,随看红日的冉冉升起,高加米拉迎来了壮观而惨烈的决战时马其顿人首先行动。亚历山大带着他的部队开始向右移动。大流士三世恐忙马其顿部队开到不平整的地方去,使他的战车失去作用,于是急令骑兵绕到亚历山左方阻挡其前进。亚历山大也派出了右骑兵出击。一场近距离的骑兵会战展开。波斯骑兵一波波冲上,马其顿人在敌强大攻势之下死伤惨重。但他们死战不终于突破了波斯人的防线与此同时,波斯军队出动了刀轮战车,冲马其顿军队,企图突破亚历山大的方阵。对此,亚历山大早有部署。

这些战车刚一接近马其顿战线就遭到了无数标枪和利箭的截击,之后马其顿人冲上前去揪住波斯战车的绳把车夫下来,围住拉车的口大欲大杀,个别战车突破了马共的战线。因为马其顿人事先就得到命令:当战车冲来时就闪开一条路。这些“幸运”的战车就这样一路冲进了方阵后方早已等待多时的马其顿马夫手里。大流士三世的战车队就这样全军覆没了大约在刀轮战车出动的同时,大流士三世以为自己的军队已处干优势,于是放出两翼的全部骑兵,同时去包抄亚历山大和帕曼组的部队。这样一来。在大流土三世近的波斯阵中出现一个缺口。亚历山大一见机会到来,便率领近卫骑兵疾驰而上,插八波斯阵中,他们横冲直撞,锐不可当,不少波斯骑兵被朝于马下。随后,马其顿方阵兵也手持长矛冲了上来。大流士三世一见,早已吓得魂不体,带领少数人马落荒而逃。

此时,左翼的波斯部队、也在马其顿右侧翼的冲击下下阵来趁着双方交战的混乱时刻,大流士三世派骑兵,企图从马其顿的后方营地夺取敌人财物和营救留在那里的被俘虏的母亲。得知此情况的帕曼组立刻人向亚历山大报告,亚历山大这样回答:“不去管它,还原计划行动。只要我们赢得战斗胜利不仅可以收回我们自己的财产,而且敌人的东西也将是我们的兵部队,同他们厮杀在一起,这是此次战役中最激烈的一场骑兵会战。双方都不切,拼命欲杀,似乎只有这样才能闯出一条生路。亚历山大的近卫骑有60人战死但终干把波斯人击退。波斯骑兵无心再战,拨马逃走。波斯军队全线溃败大流世则从战场上逃脱,后被自己的部下杀死在逃亡途中至此,延续了二百多年的曾经雄极一时的波斯帝国灭亡了。亚历山大成为西亚大地上新的君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