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备是涿都涿县人,是汉景帝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的儿刘贞因为犯了贪小便宜而被免去爵位,先主的祖父和父亲都在郡县做过小官。先主刘备少年时父亲就去世了,与母亲靠卖草鞋织席为生。刘备小时候不喜读书,喜爱养狗、骑马、听音乐、穿好看的衣服。刘备身高六尺五寸,双手下垂长过膝盖,眼睛往后能够看自己的耳朵,言语不多,不喜抛头露脸,不爱喜形于色,喜欢结交豪杰侠士,年轻人都争相归附于他。所以他的人然关系很好,一直到后来,人们都崇拜于他。

在桃园三结义后,关羽张飞特别崇拜刘备,一切以刘备的话语为准,一直不离左右。后来他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之后,诸葛亮对他一生忠心耿耿。跟刘备出谋划策,在刘备兵败东吴之后,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临危受命,后来对他儿子刘禅也忠贞不二,在南方七擒孟获,在北方六出祁山、最后壮志未筹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巾,虽然北伐未能成功,但是非人力而可为矣!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汉桓帝时,曹腾作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曹腾去世后,由曹操的父亲曹嵩继承了爵位。曹操从小就很机灵聪明,多谋善断,又负气仗义,喜欢打抱不平,个性放荡,不注重品行修养,所以人们并不认为他有过人之处。

在曹操二十岁时,被推荐做了孝廉,做了郎官,不断升迁,又被征召入朝任命为议郎。因为是官二代,朝中有人好做官。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在董卓被王允和吕布杀了后,西凉李隺,郭氾率军杀入京城,朝中有人提议要曹操入朝为相,辅助汉献帝巩固朝廷。曹操乘机进入朝廷,达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从此曹操的势力日益壮大。而且他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因此曹操名下的谋士众多,战将无数,在三国中他的势力最为强大。而且他兵多将广,雄居北方,吞并吴、蜀只是时间早晚而已,没有人有能力与之抗衡也。

结语:

刘备与曹操比较,依据《三国志》来看无论在军事和政治治理,谋略上,任何哪方面,刘备都不如曹操。但是有一个方面刘备强于曹操,就是最依赖的可靠人物方面,他们二人泾渭分明。刘备依赖的诸葛亮却是忠心耿耿为刘备、刘禅父子忠贞不二,死而后已;反观曹操依赖的司马懿,最后乘他的曾孙曹芳和大将军曹爽出城去祭祖之机,发动政变,一举夺取曹魏政权,诛杀曹操的后代无数。结果使三国归魏改为三国归晋。使后代的人们摇头叹息不已。

最佳贡献者
2

《三国志》说刘备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好结交豪侠,年少争附之”。

从这几句话,我的理解是,刘备家里那么贫穷,他不只不爱学习,还具有富家纨绔子弟的不良嗜好:喜欢豢养狗马这类富家子弟骑马打猎用的动物,还有闲心听听音乐,喜欢穿漂亮华丽的衣服(可惜家里供不起)。

喜欢结交些哥们义气的朋友,喜欢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少年们都争相拥戴他。

从《三国志》的描述真看不出他是一个人杰,但是看出来他不顾家庭困难,不学无术,游手好闲。

但是,他成人后白手起家创业,先是织席卖履赚点小钱过活,结识关羽、张飞后开启了他打天下的征程。陈寿评价他做事:

“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他志在天下,所以干事业百折不挠,终于建立帝业。

而曹操陈寿《三国志》这样说他: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的心胸宽广,不念旧恶,有容人之量,其驰骋四海,征伐宇内,志在国家一统。

曹操洞察力超人,认为作乱京师的董卓

“卓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

有远见,能把握时机,最终统一北方,成为北方所向无敌的霸主。

陈寿对曹操的评价较贴合实际。

3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根据《三国志》而不是《三国演义》的描述,能否评价下刘备和曹操两人。

先说刘备,字玄德。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的很仁义,近乎软弱,动不动就抹眼泪。

而在《三国志》中是这样说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说的是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有汉高祖刘邦的风范。但是论机智谋略比不上曹操。而贵在他能不折不扰,趋利避害。

就说曹操和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认为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自己,但刘备为了不让曹操认为自己是英雄,而防备自己。不惜假装害怕打雷,做出胸无大志的样子,成天只知道躲在家里过田园生活,而顺利逃脱曹操的掌控。说明刘备其实是很有心计的。

刘备仁义是真的,懂得礼贤下士,所以才能聚齐5虎将,邀到诸葛孔明为其出谋划策。但实力,眼光和战略比起曹操还是差的很远。

再说曹操,曹操是东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是一代枭雄。

在《三国志》中陈寿对他是这样评价的:“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才,各固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可以说是非常高的。

曹操在政治上,结束了东汉北方军伐混战的局面;在军事上,运筹帷幄,鞭挞宇内,战功赫赫;文学上,建安风骨,创立4言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直广为流传。

其实历史上曹操是位枭雄,雄才大略。只是到了晋朝开始诟病曹操,尤其是《三国演义》把把曹操写成了大奸大恶之人。他其实没有那么多疑。

当然霹雳手段是有的。总的灭说还是功大于过的。希望能对你有用。

我是穆瓣草籽,教育领域创作者,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教育问题,喜欢可以点赞转发,也可以下方留言点评。

4

《三国志》是关于三国时期的第一部权威历史专著,成书于西晋。《三国志》本身是很简单的,它只是单纯的记录较为可能的事实。东晋、刘宋时期的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才有了我们现如今看到的《三国志》。现如今研究三国史,比较权威的《三国志》的版本便是“寿志裴注。《三国演义》全程《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以史为骨,艺术为翼”的通俗小说。因为是小说,所以《三国演义》中存在了大量的艺术性描写,包括脸谱化描写、情节杜撰、关系杜撰等等。

所以,分析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与刘备,是不能从《三国演义》入手的。毕竟《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狂吹诸葛”是明确的。

历史上的曹孟德

一、鲁迅翻案

曹操无疑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所谓三国,最大国家魏国的实际开创者其实是曹操。正所谓树大招风,关于曹操的身份、性格、地位、评价,历史上从古至今都是总说纷纭的。只不过,在封建社会时期,曹操的奸贼形象是大格调。直到民国时期,鲁迅先生可算是为曹操说了一句公道话。

“......曹操在史上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的。”——节选自《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于1927年

鲁迅先生算是公开的第一个为曹操翻案的人,当然,这样的翻案必定会迎来一阵的质疑之声。其实时至今日,民间也不乏对曹操的极度贬低,对刘备的高度赞扬。民间形象的丑陋使得曹操背了千年黑锅,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多疑是真的还是假的?

二、曹操其人

陈寿在《三国志》当中对于曹操的正面评价是十分客观的,对于矫正今人对曹操的畸形看法有很大的帮助。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 》

这一段描写反映曹孟德一生之军事功绩:以少胜多灭袁绍、千里奔袭平乌丸、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一生体现之个人特点:广纳贤才、广开言路、熟读兵书、足智多谋、不计前嫌;一生之政治成就:总揽机要、明略最优、成就伟业;陈寿给予之总评:是一位非同寻常之人,更是但是杰出之人才。

陈寿给予曹操的正面评价是十分中肯的,而且没有任何的美化夸张。但是也有缺陷,那就是仅仅指出了曹操的过人优点、各人功绩,其广泛存在的缺点却只字未提。

曹操的标准定位是奸雄。其中包括两方面的因素:奸与雄。

奸指的是奸猾、雄指的是英雄,奸雄实际上就是“奸猾的英雄”!

曹操是一个英雄,而且这个英雄是十分奸猾的。陈寿的总结只是凸显了英雄的一面,其奸诈狡猾却并没有明说。

奸诈的典型案例:“许攸献计曹操唱戏!”

公闻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子远,卿来,吾事济矣!”既入坐,谓公曰:“袁氏军盛,何以待之?今有几粮乎?”公曰:“尚可支一岁。”攸曰:“无是,更言之!”又曰:“可支半岁。”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实也!”公曰:“向言戏之耳。其实可一月,为之奈何?”

当时曹操与袁绍相持,曹军军粮已尽,面对投奔而来的许攸,曹操连续打了三次马虎眼,就连最后都没有说实话,足见曹操的心眼实在是多,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曹操的奸诈。同样的,曹操也是很多疑的!

官渡之战之后,以为名叫崔琰的文武全才由袁绍阵营成为了曹操阵营的能臣干吏。崔琰威望高、名气大、作风正派、德高望重,就连曹操都有敬畏之心。曹操因才制宜,派崔琰掌管组织部的工作,崔琰呢?不负众望,为曹魏选拔了大量的人才。

崔琰是很帅气的,面容较好而且身高八尺,《世说新语》中有一则小故事,讲的是匈奴使节觐见魏王,但是曹操不自信,认为自矮小的身材“不足雄远国”,于是乎便让文武全才崔琰代替自己接见匈奴来使,自己则装扮成一位掌刀的卫兵。匈奴来使接见完之后,曹操便派人去问匈奴来使有何感受?匈奴来使说:“魏王真乃当时之杰,器宇轩昂。但是呢,旁边捉刀的那一位卫兵也不见得是一位寻常角色,那也是位英雄。”

就这样一位帅气的稳重公子,最后却被曹操无情的赐死。

原因就是曹操的疑心与猜忌!

当时曹操初分魏王,有一位叫做杨训的人就上表夸赞曹操的盖世之功,结果却被所有人当做是溜须拍马之言。由于杨训是由崔琰举荐做官的,所以就将杨训所写的表文拿来阅读。之后崔琰写了一份回信:

“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

这份回信的根本意思是安慰杨训,捎带对那些吹毛求疵之人发一点牢骚而已。但是呢,有人竟然煽风点火,对曹操说崔琰是“傲世怨谤”。并且分析出了歧义:“你那封表文我看过了,他曹某人做的事情也就那样嘛!时间啊时间,曹某人的情况也是会变的。”

曹操看完之后便心生疑惑,回复道:

“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

曹操认为崔琰措辞很是轻蔑,恐怕是有抨击曹操的意思,所以大发雷霆,将崔琰“髠刑输徒”,意思就是剃去头发做苦工。前面说过,崔琰是一位帅哥,古人自古便有“生体发肤,不可损伤”的概念,所以,“髠刑输徒”是对崔琰极大地羞辱。最后,曹操也不曾放过崔琰,而是将其赐死。

另外一件很能体现曹操多疑性格,那便是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虽然《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中记载不一,单纯《三国志》中便有三种说法,但是曹操疑心杀人的动机是明确的。

综上,曹操有多疑的性格是必然的。

历史上的刘玄德

一、玄德其人

刘备,四十岁还是织席贩履之徒。对他的生平,史书上也是寥寥无几。只知其少年师从卢植,后来便是镇压黄巾起义,在后面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了。

刘备在历史中唯有远名,但是知道他的人都了解这位名御满天下的英雄人物。

在黄巾起义期间,北海相孔融曾向刘备发出求救信号,刘备淡淡的说:“孔北海复知天下有刘备耶!”可见其当时名声不响亮。

但是呢,就是以为这样的人物,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受到当地军阀的热情招待,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刘备豁达明理。除了袁术之外,其他诸侯对待刘备待遇都是相当好的

袁绍评价刘备:“刘玄德弘雅有信义!”

曹操评价刘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二、玄德仁义

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始终认为刘备只会哭和跑,而且一度有人认为刘备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披着仁义的羊皮,却是一只大尾巴狼。

其实这是错怪刘备了。首先开篇笔者就讲过,《三国演义》是研究三国史最靠不住的材料。其次,刘备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我们是不能将其道德话的,不管是匡扶汉室、还是替天行道,那只是政治口号而已,没有比样将他当做是长期的政治纲领。毕竟,汉朝的灭亡已经成为必然,是不可逆转的,这一点,刘备心知肚明。

在这样的认知之下,刘备的仁义变能体现的出来。首先,对于当时的杰出政治家曹操、孙权而言,刘备算是最仁义的了,倒不是因为其携名渡江。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人口作为三国时期最重要的资源,凡是有远见的政治家都会组织迁徙,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就曾经迁徙过民众。

刘备的仁义归根结底体现在兄弟之间。关羽、张飞自从跟了刘备,那就是一辈子,关羽还来了一个“千里走单骑”,这便是其仁义的最好体现。要知道关羽是何许人也?其一向自大、傲慢,但是对他的这位没钱没势的哥哥却好的了不得,这就是刘备仁义的结果。

【文 / 楚南青史君】



5

你好,我是大叔点胖,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我们介绍一下《三国志》的写作背景,作者陈寿虽是末晋臣,但它本身是蜀汉的臣子,他的父亲曾担任过马谡的参军,陈寿他自己也是蜀汉的光禄大夫。随蜀汉后主刘禅一起归晋朝,担任佐著作郞,治书御史等职。

在《三国演义》当中,把曹操描绘的是位世之奸雄,而把刘备汉室正统继承者。刘备不论走到哪里,都是说皇族正统!其实说起刘备的皇族正统已经无法考究,因为远祖中山靖王光儿子有100多个,传到刘备这皇族的血脉,其实也只剩下这个名头了。就如唐朝的皇帝李氏宗王,也要说是老子李耳的后代一样。

曹操和刘备其实当时来说,都是各具一方的军阀。只是每个人运用的手段不同,曹操挟天子令诸侯,而刘备打的是感情牌,汉皇正统血脉,光复大汉王朝。说到底,两人的最终目的都是想做皇帝。刘备出身比较低,少年时曾跟着母亲去卖草鞋为生,所以刘备更懂得穷苦人的生活状态,更了解他们想要什么,刘备从小不是很喜欢读书,而是喜欢音乐结交朋友

以下几点是我们可以看到刘备的,是不是仁义之心?

第一,陶谦让徐州时,刘备推三让四要让给袁术。陶谦临终时要把徐州让给刘备,刘备而不是说让陶谦的两个儿子继承,而是说让给袁术,袁术在当时已经臭名远扬,这样显然是一种客套之话,把袁术痛骂一顿,将自己薄采了一场之后,半推半就地就任徐州牧,可见刘备心机是多么厉害。

第二,刘表让荆州时他没有接受,失去了占据荆州的良机。其实刘备当时也观察出刘表让荆州非出自真心,为了试探刘备是不是有野心占据荆州。在当时来说,刘备来荆州不久,荆州大多刘表忠心,假如这时冒然取代刘表坐于荆州之牧,真是找死,只能看出刘备不是出于仁义之心,不做荆州之牧,而此知道自己时期未到,非常明智!

从以上故事,我们能看得出刘备完全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做皇帝)采取了一些手段,但是在后人看来是仁义之心,其实这些都是为他收拢人心,为自己所用作出的一些表现。

曹操真的多疑吗?真实的曹操我们不能纯粹盖棺而定,结合多种史料记载综合分析,对于曹操大致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就是曹操生性多疑,但是在东汉时代的背景下,曹操,刘备和孙权三方面都很强的实力,如果不处处小心,很可能就成为别人囊中之物,所以说曹操生性多疑,也在常理之中

第二种说法是曹操多疑是一种误解,其实曹操对手下非常好,也是一个非常重情义之人,但是在《三国演义》当中,把曹操描写的越来越偏,扭曲了形象。官渡之战中,曹操和袁绍进行对峙,曹军在装备上,还是战斗力上都不如袁绍的军队,但是曹操这时大胆用人,听取手下谋士的作战布局方法,在战役中获得了大胜!

所以在历史记载中,作者的角度不同,描写的人物也大致不同,历史人物的真实还原,需要大量资料的查阅。

以上是我对刘备和曹操的看法以及观点,不知道你是否满意?

6

刘备和曹操两人自《三国演义》始,一个被夸耀为有德明君,一个被贬低为奸佞小人。

其形象被民间广泛的传播认可。但不得不说这样是误导了百姓的,这是儒家文人在汉文化正统情结和汉民族不断被外族统治欺凌之下,用文字表达无力的反抗的结果。扭曲了历史事实,也暴露了儒家文人在无法解决现实问题时的阿Q式的自我安慰。

《三国演义》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再此不作过多的评述,只是从陈寿的评论中探讨一下两位开国之祖的特点。

《三国志》评曹操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简言之就是说曹操有几个特点

1.有能力。面对天下大乱的局面,曹操能运筹帷幄,广泛招揽人才,为己所用。而且应用商鞅的法制行事,建立起一套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帝国的运作。在此基础上曹操才能扫平河北。统一北方,使北方相对安定,百姓得以有喘息的机会。

2够狡猾。“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果断施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机制,让每个人都各尽其才,发挥自身的特长。哪怕有人品上的瑕疵,也不影响他为自己效力的结果。更重要的一点,曹操不念旧恶,为人还是比较大度的,这和后世“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睚眦必报的性格截然不同。会用人,会把人用在合适的位置,曹操在这点上是狡猾的,或者说也是一种智慧。

3手段狠。身处乱世,非常之时,必然要用非常之手段。要生存下去就要狠得下心,下得去手。曹操敢用申、商之法制,就是要用雷霆手段来解决混乱时代的问题。这无可厚非。毕竟有句话说的好,政治斗争中杀人放火,那叫扫除障碍。政治只看重结果,一将功成万骨枯,大家的目光都盯在功成名就者身上,万骨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三国志》里夸奖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没有奸佞小人的影子。只是时势造英雄而已。

《三国志》评刘备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这段评论可以概括为几点

1真诚。对举国托孤诸葛亮这样一件事,真是可见其颇有天下为公的气度。评论中说他没有曹操的眼界开阔。但是,就公心而论,刘备却是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高尚。不过陈寿身为蜀汉旧臣,可能有美誉其主的嫌疑。

2有点笨。刘备运用权谋,攻城略地方面确实不如曹操。一者老刘虽是所谓中山靖王之后,可到老刘这里,已经混成没草鞋草席的老百姓了。基本没文化。曹操父子三可是担当了建安文学颜值。比曹操笨点没法子,这就是平台的重要性。

3不得已。陈寿的观点说刘备是为了躲避祸害,人生每一步都是被迫无奈,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不曾想,一步步竟然走向了人生的辉煌的。真是世事难料啊,我认为评论中“折而不挠”一语中的,刘备的成功就是靠百折不挠的坚持精神吧。

简而言之,刘备没仁义到虚伪,曹操也没坏到掉渣。《三国志》中的曹操和刘备还是比较真实的再现历史的。

7

凡帝王者野心都很大,刘备表面上看起来忠厚老实,知人待士,其实在我看来,刘备是个非常会用心计的人,他知道曹操在当时名声不太好,所以总是拿曹操来当镜子,时刻提醒自己,因为他深知人性的弱点,只要付出一些微笑,一些好听感人的话语,就可以获取别人对他的忠心耿耿和舍命相助。在说曹操其实也不是那么特别坏,只不过他的身份特殊,深知人心险恶,常常抱着一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态度,有时侯被误解也不想过多解释,试想如果曹操真是个忘恩负义,毫无人性的人,他身边能聚集那么多的文臣武士吗。

8

世人都知道《三国演义》尊刘抑曹,却不想那仅仅是古代文人、儒生的观点。

曹操着凭借篡汉、屠城、好人妻这三大“黑”点就已经足够罗贯中在书中一顿抨击了,因此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反而与《三国志》中记载的大差不差。

在这里,我主要说一说昭烈帝刘备。

读过《三国演义》或者看过相关影视剧的朋友都知道,刘备乃一织席贩履之徒,家徒四壁。出道之时一直号称中山靖王之后,而中山靖王孩子生了几百个,后代更是数不胜数,因此就有人断言:刘备是冒充的皇室后裔。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丈馀,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於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

刘备小时候老爹就去世了,与母亲靠织席贩履为生,但是一个小孩子会编什么草鞋啊?

所以,破案了!

织席贩履的是刘备的母亲,而不是刘备本人,古时候骂街时说点对方家里的窘境也属实正常。

不过这里还提到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刘备小时候家旁边有一棵桑树非常高大,刘备跟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指着这棵树说“我要拿它当我的车盖子。”

古时候什么人才能拥有车盖子?帝王!

而且这就话可不是简单的小儿妄言,当初秦始皇南巡的时候,西楚霸王项羽跟汉高祖刘邦二人都曾围观,而这两个人分别说了这样两句话。项羽指着秦始皇说:“彼可取而代之!”刘邦可不敢指,而是投去羡慕的眼神说:“大丈夫生当如此!”

因此刘备的一句“童言无忌”可吓坏了他叔叔,但也让叔叔知道了,自己的这个侄子定然不是凡人。

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曰:“各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这不,他叔叔屁颠屁颠的就送刘备跟自己儿子去向卢植求学,顺便跟公孙瓒做个同学了。

你以为刘备求学之旅是像今天的寒门子弟一样寒窗苦读吗?

大错特错!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於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先主由是得用合徒众。

看到没,刘备不仅没有好好读书,反而是喜欢遛狗骑马,听听小曲,打扮的“美美哒”。而且在京城内结交豪侠,城内的“小混混”争相跟刘备结交,尤其是张世平、苏双这两个“冤大头”,竟然抢着给刘备送钱。

大家知道这个时候京城内的“小混混”还有哪些人吗?

曹操!袁绍!

现在你还觉得“刘跑跑”是只会哭哭啼啼装可怜的“胆小鬼”吗?

刘备的这份“社交”才能,才是其日后成为蜀汉之主的决定性因素!

最后,再来说一说刘备被网友痛斥的“假仁假义”吧。

人们总说刘备是靠着“假仁假义”笼络了一批死忠,但是一个假仁假义的人会在自己的结义兄弟死后,连自己辛苦打下的家当都不管不顾的死命给兄弟报仇吗?

不会!

我常记得我高中时候校长说过的一句话:“我们总说有的人“装”,但是如果一个人可以装三年,那他一定可以获得一番成就;而一个人如果可以装一辈子,那他一定会是一个伟人!”

因此刘备“真仁真义”也好,“假仁假义”也罢,至少他一辈子都在遵守自己的“桃园之义”,仅凭这一点,刘备便值得那一群谋臣猛将的誓死追随!

而诸葛武侯一辈子的鞠躬尽瘁,也是对刘备的仁义,最好的回馈!

PS:说刘备冒充汉室宗亲的,刘备的祖上包括他的父亲都做过官,而他还有一个能够供他向卢植求学的叔叔,这样的人,不是汉室宗亲才令人生疑。

9

见不得阳光的仁义

说到仁义,曹操必然是不算的。他在“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一座右铭的指导下,滥杀无辜,自然算不得仁义。曹操刺杀董卓未遂,逃归乡里,路遇陈宫,与之共投宿与吕伯奢庄上,出于误会,杀了吕伯奢一家,末了还说了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样一句自私残忍的话。这件事在《三国志》原文中没有记载,而在裴松之的注释中,有三种说法。一是曹操投至吕伯奢庄上,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来抢曹操的东西,出于无奈,手刃数人,逃归。第二,三种说法和《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差不多。《三国演义》之所以选出这一种对曹操最不利的说法,目的很简单为了更丰满完善曹操的“奸雄”形象。曹操的行为,想法每每违背常人的道德标准,所以他的计策即使是神机妙算也要被称作阴谋诡计。

至于刘备,正是因为一泡精液的缘故,自然有罗贯中死力维护。不过,从刘备因吃人而感动到其杀人于无形之中,我也明白了刘备的仁义是个什么样的货色,进而也清楚了罗贯中的仁义。

书中第六十回,张松向刘备献计取西川,刘备却假惺惺地仁义一番:“备安敢当此?刘益州亦帝室宗亲,恩泽布蜀中久矣。他人岂可动摇乎?”害得张松又“劝”了半天,刘备才道出实情:“深感君之厚意。奈刘季玉与备同宗,若攻之,恐天下人唾骂。”——又是一个“恐天下人”!而在第六十二回,刘备在西川“甚得民心”之后,他就丝毫没有了那点“仁义”了。在向刘璋索要兵员和军粮不得后,便撕破脸皮大叫:“吾与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之后,便展开了夺取西川的行动。刘备前后态度转变之大,真有些让人感到瞠目结舌了。其实,只要仔细就会发现,刘备先前的一席话就已经为他的转变做了注脚,在第六十一回,刘备向庞统和法正解释为什么自己不立即夺取西川时说:“吾初入蜀中,恩信未立,此事决不可行。”因为“恩信未立”,所以“若攻之,恐天下人唾骂”,这才是真正的原因,而不是什么“亦帝室宗亲”、“同宗”之类的仁义屁话,这也才能解释为什么刘备在“甚得民心”之后就立即找借口展开行动。不过,刘备并未立即丢弃遮羞布,他还要把戏演完,在第六十五回,刘璋出城向刘备投降,刘备“握手流涕曰:‘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其实刘备并没有把话说完,他的后半截话忙于“流涕”而耽搁了——“非吾不行仁义,奈势不得已也!肉到嘴边,岂能行仁义焉?”

古语有云:春秋无义战。时逢乱世,天下相争本就是为了权力(割据一方的权力,扩张的权力,一统天下的权力),而刘备偏偏要扭捏作态,玩弄仁义于股掌之中,处处以骗取人心为最高原则,罗贯中又偏偏认定他刘备仁义,让刘备每次阴谋实现之后就来个“流涕”,继续来欺骗读者。

刘备抢到四川这块地方也许就是他那辈子人生最大的污点了,和“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也没有太大的差别的了。直接抢了人的地盘比之挟天子以

令诸侯的曹操更是差矣,做的不够漂亮不说,还要后人特别是老罗不停的去粉饰。希特勒抢苏台德也没挂满嘴的仁义道德,南韩棒子也不敢随便说仁义天下就跑到北边去道德下金胖子,人家金胖子说不定一个恼羞成怒就让汉城变火城了。讲到底还是弱肉强食,实力才是硬道理,所谓仁义道德只是搞政治嘴上挂着的油壶而已,该用的时候拿出来活络活络嘴皮子。

真小人是明目张胆地奸诈、阴险;而伪君子除了奸诈和阴险之外,还让你有受愚弄的感觉。

书中四十七回结尾和四十八回开头处写到庞统给曹操献了连环计之后,急急准备上船,却撞见徐庶,二人一开始的对话,我认为是堪称经典,可比诸葛亮的“舌战群儒”。

“你好大胆!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你又来献连环计,只恐烧不尽绝!你们把出这等毒手来,只好瞒曹操,也须瞒我不得!”

“你若说破我计,可惜江南八十一州百姓,皆是你送了也!”

10

曹操是三国历史上

著名的,军事家,

文学家,

考古学家!

这些都有据可查的。

而刘备就是一个阴谋家,独居一隅,和曹操不是一个层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