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是关于三国时期的第一部权威历史专著,成书于西晋。《三国志》本身是很简单的,它只是单纯的记录较为可能的事实。东晋、刘宋时期的史学家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才有了我们现如今看到的《三国志》。现如今研究三国史,比较权威的《三国志》的版本便是“寿志裴注。《三国演义》全程《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以史为骨,艺术为翼”的通俗小说。因为是小说,所以《三国演义》中存在了大量的艺术性描写,包括脸谱化描写、情节杜撰、关系杜撰等等。
所以,分析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与刘备,是不能从《三国演义》入手的。毕竟《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狂吹诸葛”是明确的。
历史上的曹孟德
一、鲁迅翻案
曹操无疑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所谓三国,最大国家魏国的实际开创者其实是曹操。正所谓树大招风,关于曹操的身份、性格、地位、评价,历史上从古至今都是总说纷纭的。只不过,在封建社会时期,曹操的奸贼形象是大格调。直到民国时期,鲁迅先生可算是为曹操说了一句公道话。
“......曹操在史上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的。”——节选自《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于1927年
鲁迅先生算是公开的第一个为曹操翻案的人,当然,这样的翻案必定会迎来一阵的质疑之声。其实时至今日,民间也不乏对曹操的极度贬低,对刘备的高度赞扬。民间形象的丑陋使得曹操背了千年黑锅,那么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多疑是真的还是假的?
二、曹操其人
陈寿在《三国志》当中对于曹操的正面评价是十分客观的,对于矫正今人对曹操的畸形看法有很大的帮助。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 》
这一段描写反映曹孟德一生之军事功绩:以少胜多灭袁绍、千里奔袭平乌丸、扫清六合、席卷八荒;一生体现之个人特点:广纳贤才、广开言路、熟读兵书、足智多谋、不计前嫌;一生之政治成就:总揽机要、明略最优、成就伟业;陈寿给予之总评:是一位非同寻常之人,更是但是杰出之人才。
陈寿给予曹操的正面评价是十分中肯的,而且没有任何的美化夸张。但是也有缺陷,那就是仅仅指出了曹操的过人优点、各人功绩,其广泛存在的缺点却只字未提。
曹操的标准定位是奸雄。其中包括两方面的因素:奸与雄。
奸指的是奸猾、雄指的是英雄,奸雄实际上就是“奸猾的英雄”!
曹操是一个英雄,而且这个英雄是十分奸猾的。陈寿的总结只是凸显了英雄的一面,其奸诈狡猾却并没有明说。
奸诈的典型案例:“许攸献计曹操唱戏!”
公闻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子远,卿来,吾事济矣!”既入坐,谓公曰:“袁氏军盛,何以待之?今有几粮乎?”公曰:“尚可支一岁。”攸曰:“无是,更言之!”又曰:“可支半岁。”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邪,何言之不实也!”公曰:“向言戏之耳。其实可一月,为之奈何?”
当时曹操与袁绍相持,曹军军粮已尽,面对投奔而来的许攸,曹操连续打了三次马虎眼,就连最后都没有说实话,足见曹操的心眼实在是多,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曹操的奸诈。同样的,曹操也是很多疑的!
官渡之战之后,以为名叫崔琰的文武全才由袁绍阵营成为了曹操阵营的能臣干吏。崔琰威望高、名气大、作风正派、德高望重,就连曹操都有敬畏之心。曹操因才制宜,派崔琰掌管组织部的工作,崔琰呢?不负众望,为曹魏选拔了大量的人才。
崔琰是很帅气的,面容较好而且身高八尺,《世说新语》中有一则小故事,讲的是匈奴使节觐见魏王,但是曹操不自信,认为自矮小的身材“不足雄远国”,于是乎便让文武全才崔琰代替自己接见匈奴来使,自己则装扮成一位掌刀的卫兵。匈奴来使接见完之后,曹操便派人去问匈奴来使有何感受?匈奴来使说:“魏王真乃当时之杰,器宇轩昂。但是呢,旁边捉刀的那一位卫兵也不见得是一位寻常角色,那也是位英雄。”
就这样一位帅气的稳重公子,最后却被曹操无情的赐死。
原因就是曹操的疑心与猜忌!
当时曹操初分魏王,有一位叫做杨训的人就上表夸赞曹操的盖世之功,结果却被所有人当做是溜须拍马之言。由于杨训是由崔琰举荐做官的,所以就将杨训所写的表文拿来阅读。之后崔琰写了一份回信:
“省表,事佳耳!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
这份回信的根本意思是安慰杨训,捎带对那些吹毛求疵之人发一点牢骚而已。但是呢,有人竟然煽风点火,对曹操说崔琰是“傲世怨谤”。并且分析出了歧义:“你那封表文我看过了,他曹某人做的事情也就那样嘛!时间啊时间,曹某人的情况也是会变的。”
曹操看完之后便心生疑惑,回复道:
“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会当有变时’,意指不逊!”
曹操认为崔琰措辞很是轻蔑,恐怕是有抨击曹操的意思,所以大发雷霆,将崔琰“髠刑输徒”,意思就是剃去头发做苦工。前面说过,崔琰是一位帅哥,古人自古便有“生体发肤,不可损伤”的概念,所以,“髠刑输徒”是对崔琰极大地羞辱。最后,曹操也不曾放过崔琰,而是将其赐死。
另外一件很能体现曹操多疑性格,那便是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虽然《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中记载不一,单纯《三国志》中便有三种说法,但是曹操疑心杀人的动机是明确的。
综上,曹操有多疑的性格是必然的。
历史上的刘玄德
一、玄德其人
刘备,四十岁还是织席贩履之徒。对他的生平,史书上也是寥寥无几。只知其少年师从卢植,后来便是镇压黄巾起义,在后面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了。
刘备在历史中唯有远名,但是知道他的人都了解这位名御满天下的英雄人物。
在黄巾起义期间,北海相孔融曾向刘备发出求救信号,刘备淡淡的说:“孔北海复知天下有刘备耶!”可见其当时名声不响亮。
但是呢,就是以为这样的人物,每到一个地方,都能受到当地军阀的热情招待,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刘备豁达明理。除了袁术之外,其他诸侯对待刘备待遇都是相当好的
袁绍评价刘备:“刘玄德弘雅有信义!”
曹操评价刘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二、玄德仁义
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始终认为刘备只会哭和跑,而且一度有人认为刘备是一个十足的伪君子,披着仁义的羊皮,却是一只大尾巴狼。
其实这是错怪刘备了。首先开篇笔者就讲过,《三国演义》是研究三国史最靠不住的材料。其次,刘备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我们是不能将其道德话的,不管是匡扶汉室、还是替天行道,那只是政治口号而已,没有比样将他当做是长期的政治纲领。毕竟,汉朝的灭亡已经成为必然,是不可逆转的,这一点,刘备心知肚明。
在这样的认知之下,刘备的仁义变能体现的出来。首先,对于当时的杰出政治家曹操、孙权而言,刘备算是最仁义的了,倒不是因为其携名渡江。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人口作为三国时期最重要的资源,凡是有远见的政治家都会组织迁徙,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就曾经迁徙过民众。
刘备的仁义归根结底体现在兄弟之间。关羽、张飞自从跟了刘备,那就是一辈子,关羽还来了一个“千里走单骑”,这便是其仁义的最好体现。要知道关羽是何许人也?其一向自大、傲慢,但是对他的这位没钱没势的哥哥却好的了不得,这就是刘备仁义的结果。
【文 / 楚南青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