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今年冷空气怎么来的这么早?

今年冷空气怎么来的这么早?

2020-09-23 16:01阅读(130)

今年冷空气怎么来的这么早?作为一个南方人,夏天比较酷热,持续时间长,所以上学的暑假长,寒假短。一般穿短袖可以穿到10月份,至少都是过了国庆节才开始降温,

1

世界在变,天气现象也在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现在基本没有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全面战乱,只有少部分国家有战争,所以全世界大都在抓经济建设和科学研发。

影响天气的因素除了太阳照射外,地球上一切物质也可以影响天气变化。

能给地球的空中提供热运动的有工业废气,汽车,拖拉机等的尾气,可见光的照射,森林大火,野外用火,火山喷发,水蒸气,等等。

能给地球的空中提供冷运动的有减少水蒸气的蒸发,减少水蒸气蒸发主要是地表面水蒸气蒸发减少,引起地表面水蒸气蒸发减少的是沙漠的大量绿化,大量的道路建设(道路铺上石块或沥青或水泥路面),大量的建筑物。

如果地球的空中热运动大于冷运动,那么天气就暖和些,如果地球的空中冷运动大于热运动,那么天气就冷些。

上面已经讲到了引起热运动和冷运动的来源,在热运动中,工业废气和汽车等尾气因时间短和有效面积有限,能增加热运动少而不持久,可见光的照射多见于晚上,热运动持续时间并不长,森林大火和野外用火,只是局部现象,热运动不能扩散到全球,火山喷发也是局部现象,热运动不能扩散到全球。随着全球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绿化率在加速推进,道路建设和建筑物在快速增长,所以冷运动越来越多。而且这样的冷运动持续时间更长,冷运动面积更多。

由于大量的沙漠绿化,大量的道路,大量的建筑物,减少了大量可以正常蒸发水蒸气的地表面积,水蒸气蒸发减少,减少了热运动,热运动减少,地球的空中温度就降低。

夏天太阳照射距离地球近而炎热,春秋冬太阳照射地球距离逐渐远而逐渐寒冷。

现在九月份由于太阳照射渐远,空中冷运动大于热运动,所以冷空气就提早来了。而且在以后的几年中也是冷运动大于热运动,春秋冬季气温会下降明显。

2

近几天,对于我国南方地区又渡过一个凉凉的夜晚,出现了不合时令的节气,这股冷气为啥这么彪悍?感叹今年的天气又是怎么了,刚刚经历过夏季的洪水,稍稍喘了一口气,秋天突然就到了。我们先看看近几天全国气温距平图:

上图是2020年9月16日~20日5天的距平图,可以明显的看到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蓝色一片,这里成了冷空气堆积池,这么多干冷重重的冷空气笼罩了以湖南、江西、浙江等地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使得这里凉风习习,比常年气温低了4度左右,4度对于一个区域相当于转换了一个季节,大部分气温在20度以下,这些天听到头条朋友说的最多是:冷!冷!。

网友说得不错,南方这个季节应该是风光正好,穿着短袖的季节,去年中秋节(9月13日)江南一带普遍遭受高温袭击,可是今年翻脸比翻书还快,气温断崖式的下跌,提前过上了秋天。“塞外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天真是无情啊。

如果我们简略地看一下9月20日2点的基本天气分析图,在内蒙古西北部有一个近地面气压高达1030百帕的冷高压正在向东南方向移动,冷空气的前锋已经过了河西走廊地区,正在向兰州、西安挺进。

今年这股冷空气路径来得比较特殊,图1,南下竟然绕过了华北平原, 直接抄近路从西安翻过秦岭到达长流流域,冷空气南下走不动了,就滞留在长江流域及南岭一线,造成了这一带出现了较为少见的冷天气。这次冷空气南下不只是南方,陕西、甘肃一带降温也比较厉害,只是这个地区已经习惯了这个季节冷空气爆发,但是能打到江南,是有些让南方人接受不了。

为什么冷空气来得这么早?

让谁来背这口锅呢?想想半天,近期地球上出现异常事件也就是东太平洋水温的变化,那里的水温偏低的很厉害,目前低到了0.7度左右,比拉尼娜阀值还低了0.2度。下图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虽然相隔万里,绕了地球半圈,但是东太平水温变化会传导到西太平洋岸的亚欧大陆,会影响大气环流运行,改变大气环流状态,因为这次南方遇冷,本质上是一次冷空气爆发过程,是大气环流特殊的运行方式,所以还没有成型的拉尼娜事件这口锅得背。

拉尼娜事件本身对天气影响就是比较极端,也许是拉尼娜天气正常反应。对于南方来说目前来没有真正入秋,冬天还有些远呢,搞不定还会出现什么极端天气呢,大家还是要有这个思想准备吧。

既然冷空气来自于西伯利亚,与之咫尺之遥的的北极圈发生了什么?

日前,北极剩余的最大冰架、位于格陵兰东北部79N冰川上的一大块冰断裂脱离,脱离面积约110平方公里。目前,这块冰已碎成许多较小的冰块。

德国纽伦堡大学的极地研究员表示:“自1980年以来,此地区的大气层温度上升大约3摄氏度。而在2019年到2020年间,这里夏天的气温创下了新高。”才导致了冰川断裂。

西伯利亚地区是影响我们国家南下冷空气的源地,它是由地面辐射降温形成的,本来它可以来得晚一些,弱一些,可是北极地区火爆,圈内的空气变暖了,变得热情了,导致它们不安分起来,会推动冷空气南下,近期这场冷空气爆发也许与北极气温高有关,这口锅它得背上。


气象学入秋标准还会灵验吗?

极端天气,让我们人类制定的入秋标准也很难堪,气象学上规定:某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首日即为入秋日,还有新规定:是5天平均气温22度就到了入秋标准,第一个条件,需要5天一鼓作气,绝对不能中断,一旦中断,就得从头再来。假设某地连续4天都符合条件,但第五天来了个超级大回暖,就不符合条件了。

如果是第二个标准 南方就已经入秋了,入秋更容易达到。可是无论按照哪个条件,这种极端天气,都可以让入秋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这也会导致每年的入秋日期差异较大。

这次冷空气南下竟然狂扫半个中国,甚至南下到了广西北部湾地区,感觉暖空气不设防,一点点儿阻力都没有,冷空气未免有些欺人太甚,如果坚持时间稍长一些,广西就入秋了,这是不是有点儿太荒唐了,所以这些标准面对极端气候也不会灵验了,入秋要面临着失败。也许正是拉尼娜惹的祸。

3

今年从夏季开始,全国就少有炎热高温,除了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火炉属性”明显以外,全国大部份地区都相对凉爽,这主要与今年的雨水丰富有关,而长时间凉爽就给人造成了“冷空气早来”的假象,其实这个时间冷空气进入我国属实正常。

纵观我国气象历史,每年9月份都是西伯利亚冷空气向南移动的开始,而当前已经9月下旬,且今年秋分创124年最早记录,故冷空气出现并不意外,加之古语云“一场秋雨一场寒”,9月份全国大部都有连绵秋雨,这也增加了早晚天气凉意。不过,今年冷空气南下显然更迅速、更强烈,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距平值波动较大。

上图是我国近10天气温距平实况图,可以明显看出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蓝色昂然,负距平差值比较大,大部分差值在-4~-2之间,局部最高差值在-6~-4之间。什么意思呢,就是近10天的平均气温,要比总平均气温要低上2--6度,单看数字不是特别大,早晚间的气温差值也比这个数字大,但别忽略这里的负距平是指平均气温,而不是指最低气温,这说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前正在遭受冷一股空气“袭击”,且袭击范围比较大,如此一来就不得不分析此股冷空气形成的原因。

往年9月中下旬,南下的冷空气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很少会向南跨越长江,根据气象数据查询,近10年当中,只有2012年长江以南在9月下旬正式入秋,其他时间都是要等到10月上旬,今年长江以南正式入秋足足提前了一个周,原因与冷空气南下的路径有关。由于地球自转会产生偏向力,故来自极地的冷空气南下过程中也会同步东扩,冷空气进入我国时一般是从内蒙古经过,进而率先影响华北地区,因此9月下旬的入秋更多指华北,且冷空气经过华北时完成了能量交换,冷气团温度有所升高,再向南就不足以影响长江以南。

但本次南下的冷空气不同,没有经内蒙进入华北,而是在黄土高原以西,经过关中盆地,再翻越秦岭,直接侵入了长江中下游,这使得长江中下游气温剧降,直接“一秒入秋”。而为什么这股南下的冷空气没有经过华北,而选择走直线南下呢,原因则与当前华北、东北地区也活跃有气团高压有关。冷气团在物理性质上属于闭合环线,气压由内而外降低,中心气压高故属于冷高压,而冷气团过境线路受气压梯度、等压线密度等因素影响,只要运行路径上有其他气团高压阻路,那冷气团就会选择绕路,这也就出现了上述冷空气向南直入的现象。

至于问题描述中还问:今年会形成“拉尼娜”事件,是一个寒冬,长江中下游会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提前入秋 ,关系不大,因为拉尼娜现象当前还并未正式生成,只是预测2021年出现拉尼娜现象的概率增加,拉尼娜未正式形成之前,对我国的气象影响比较低,更准确的讲是鞭长莫及。且拉尼娜现象对气象的影响主要是辅助手段,影响主要出现在冬季,不会出现在初秋,自身并不带有冷空气,冷空气的来源还是在极地、西伯利亚。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4

近来影响全国的冷空气较弱,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然而南方地区的偏暖程度却是历史罕见。据气象预报,未来一周,江淮、江汉等地最高气温都将升至15℃以上,而江南多地最高气温将达到20℃以上甚至25℃,不少地区较常年同期偏暖接近15℃。

有“厄尔尼诺现象”影响

根据有关报告,在这几个月月发布的最新厄尔尼诺数据报告显示,也就是说稳定之中,没有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如今的全球气候状态是没有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陆地海洋区域都保持稳定之中。

不过,虽然厄尔尼诺现象没有出现,但是它的监测值一直是“居高不下”,这才是最令人担心的,海洋表面温度表现十分的异常,这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在接下来可能出现一个新的波动。

厄尔尼诺现象

从长期的监测值来看,在中东部热带太平洋Ni o3.4地区,海表温度(SST)确实有异常的情况,但是并不大,这是与长期平均值的相对比给出的差异,根据监测数据显示,在11月底的时候,Ni o3.4值一直在0.5°C附近徘徊,最近的SST异常一直在0.3°C附近徘徊,虽然看上去具有发展厄尔尼诺的可能性,但是尚不足以升为厄尔尼诺(ElNi o)现象的出现,但肯定高于平均值了。实际上,在我们看到的最西端的Ni o4区,SST也是异常的,有时段都达到了0.9°C,所以明显高了不少,这样综合数据来看,厄尔尼诺监测区域的值是走向偏高的,在2020年的时候,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再次出现,其中预测的可能性达到了80%的概率,并且它将于2020年底达到顶峰,可能导致全球年平均气温升幅在2021年创下新纪录。

5

今年的秋分是今日,还说是124年里来得最早的秋分。

秋分虽来得早,不知你说冷得早是南方的哪里?如受台风影响就另当别论。目前广州市的气温也不低,看手机还停留在摄氏32度。下午2点半太阳还猛着啦,一点都不见冷呀!还要穿短袖衫短裤,一般人出门那汗还冒得一塌糊涂,室内中午起到清晨5点仍开上大半天的空调,人才觉得舒服。

6

是吗。我们这里的气温可是不低

7

你说的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