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既需要秉持辩证性批判的原则态度,也需要坚持“客观、全面和准确”的三原则。也就是说,一切要回归到历史、回到当时的背景条件下去看待。

李鸿章作为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自然也是不例外,同样适用于以这样的方式去做评判,进而看待他的功过是非。

对于满清政府,李鸿章是有功劳的。19世纪中叶,轰轰烈烈的“天平天国运动”爆发了,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下了半壁江山,与满清政权形成了对峙局面。一时间,天下哗然,满清政权岌岌可危。这时,李鸿章怀揣“忠君爱国”的思想,临危请命组建了“淮军”,与曾国藩所领导的“湘军”两面夹击“太平天国”,最终围困天平天国主力于南京。不久之后,“天平天国运动”被遭到了血腥镇压,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就此失败。不得不说,这是一场惨绝人寰的镇压行动,致使无数的平民百姓惨遭杀害。不过,“反清”的浪潮,也没有就此销声匿迹,反倒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在慢慢酝酿,只待时机一到,势必石破天惊。

此役之后,满清得以苟延残喘,李鸿章委实功不可没!

李鸿章,想要一心修复“满清”这只破船。满清政权在镇压“天平天国运动”的后期,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了。英法联军肆无忌惮,一路横冲直撞,来到了圆明园,在狠狠捞取了大把的“好处”后,一把火烧了圆明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火烧圆明园”事件。那满清政权呢?早走吓跑了。尽显了“对内残酷镇压,对外妥协屈辱”的本色。内忧解决了,外患“洋主子”打不过了,怎么办呢?李鸿章有办法,那就是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于是,从19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就开始了“洋务运动”。虽然,“洋务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了,但李鸿章也顺势成为了“满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算是走到了人生的巅峰,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当然,“洋务运动”对后世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李鸿章一生为满清奔走,使“满清”这张破船没有那么快沉沦,但依然受到了后人的“诟病”,认为是“汉奸”、“卖国求荣”之人。进入20世纪后,“革命风暴”风起云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声音,亦是如日中天。此情此景之下,一生为满清“鞠躬尽瘁”的李鸿章,自然成了名副其实的“汉奸”,为众人所“唾骂”。加上甲午战争签订了《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了《辛丑条约》等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带有“屈辱媾和”的条约,在一定程度上都甩给了李鸿章,使其背上了“卖国求荣”的骂名。

总之,李鸿章作为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历史人物,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利益。至于“卖国求荣”,倒真的是有些冤枉他了。诚然,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全部责任确实不在于他。须知,在当时的那种背景条件下,做到这一步已经相当不错了。评判一个人物,不能“厚此薄彼”,就是这个道理。

最佳贡献者
2

首先,李鸿章是一个敢于任事的人,就这一点他要比朝廷内那些清流强不知道多少倍。李鸿章不去建立北洋水师,不让自己的淮军处于战争第一线,人们还能去指责他吗?议和李鸿章不去,难道就不用议和了?派个软骨头去,到列强面前已经吓得腿软,列强不会趁机狮子大开口?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一个人身上便是灭顶之灾。最让人诟病的甲午战争,李鸿章的淮军已经是当时清廷战斗力最强、军纪最好的军队了。甲午一战,西方报纸甚至指出:“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按理说,李鸿章最起码该有指挥权吧,不提翁同龢挟私怨克扣北洋水师军饷,光绪皇帝几道圣旨严令北洋水师出战迎敌,丝毫不把北洋水师缺弹少饷计算在内。海战失败后,日本占领朝鲜。日本人在中国迅速推进,直逼沈阳,清朝岌岌可危。在如此危机的情况下。李鸿章提出建议,希望清帝国和日本打持久战。日本国土面积小,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无法迅速占领中国,因此希望速战速决,中国需要以广大的土地换取战争的时间,不计一城一池之失,以大局为重,拖住日本,方能反败为胜。而这个时候光绪皇帝只求议和速成。事后证明,以日本当时的国力根本撑不了多久,那怕不能反败为胜,赔款不说,最起码不用割地吧。摊上这样的主子,如何是好?

3

晚清重臣李鸿章被后人贴上了很多标签:汉奸、走狗、卖国贼、懦夫等等,不一而足。

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老先生说评论历史的时候要充满”温情与敬意“。

评价任何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离不开所处的时代背景,不能用后来观点和理论随意评判对与错。毕竟,对于过去我们是已知的,而过去对我们却是未知的。


晚年李鸿章

客观来讲,李鸿章是一位精明的政治家、优秀的军事家、卓越的外交家。

01

1823年2月15日,安徽合肥一个家境殷实的中农人家生下个儿子,后来取名为李鸿章。父亲李文安并没有多少兴奋,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当爹了。如果他知道这个儿子将来会成为朝廷第一重臣,或许会转过身来多看两眼,摸摸这个啼哭声音特别大的儿子,再去忙自己的事情。

他并没有这样做,从小身体羸弱、智力平庸的李文安正在专心致志攻读四书五经,为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做准备。这一年他22岁,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好时光。家里的事情有父亲和老婆操持,自己的首要任务是考取功名。

转眼李鸿章11岁了,李文安终于在33岁这一年考取中道光甲午举人,名列第96位。中举后的李文安继续苦读,4年后考中道光戊戌纽福保榜进士第112名。这一年,进士上榜人中还有一位后来权倾四方、大红大紫、功高盖主的湖南人曾国藩。

李家因为李文安高中进士以后,逐渐成为合肥的名门望族,也开启了李家人做进京做官的仕途道路。


李鸿章事业生活图谱

与父亲相比,李鸿章可谓聪慧过人、少年有成。

1844年,21岁的李鸿章考取了举人,随后在父亲的引荐下拜曾国藩为师。3年后,李鸿章高中进士,列二甲第十三名,朝考后任翰林院庶吉士。随即步入政坛,开启了他辉煌灿烂的人生,步入了官场晋升的快车道。

02

作为晚清政坛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翰林大学士出生的李鸿章,可谓文武兼备,搞起军事来也是毫不含糊。有父亲与曾国藩的同僚关系作媒介,加之自己天赋秉异、刻苦好学,李鸿章深受曾国藩器重,也深得曾国藩真传。

不过俩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后来因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差点反目成仇。好在双方都比较克制,并没有公开决裂。


太平军作战图片

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慈禧太后碍于国家动荡,不得不授予曾国藩”节制四省军政大权“。但为了抑制曾国藩、分化湘军,慈禧不断在湘军内部扶持曾国藩反对派和敌对势力的同时,开始大力扶持李鸿章创建的淮军。

最初的李鸿章和曾国藩的密友胡冀林、王闿运一样,对势可倾国的曾国藩都抱有一种相同的想法,希望曾国藩向赵匡胤学习,来个黄袍加身,取代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开辟一代新的曾家王朝。

曾国藩权衡利弊以后,段然否决了这些建议,最终功成身退、名垂千古。自己不称王也就罢了,曾国藩对李鸿章率领的淮军也开始忌惮起来。不仅派出心腹韩正国带领两个营的湘军进驻淮军监视李鸿章,还公然截留了4000名本来要补充淮军的新兵补入自己的湘军。

李鸿章全然不能理解老师的做法,私下向淮军二号人物程学启抱怨说:”曾国藩和湘军是湖南人鸡犬升天,客籍人颇难出头。“

不过李鸿章很快深刻领悟了曾国藩”内圣外王“的思想精髓,当自己取代曾国藩成为朝廷第一重臣、功高震主的时候,不仅打消了造反称帝的念头,反而死心踏地为清王朝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也正是李鸿章聪明之处,知道审时度势,不鲁莽不蛮干,从这一点上来讲,李鸿章不愧为一名精明的政治家。


北洋水师合影

03

李鸿章通过创建淮军,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他先后历经了镇压太平天国、平定捻军、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在这些战争中,李鸿章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少有的具有国际眼光和全球视野的人,也是第一个公开提出向西方学习的朝廷重臣。他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李鸿章大兴洋务运动。在他的支持和参与下,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此外,李鸿章还创办了轮船招商局、大型煤矿、电报总局等民用企业,使得资本主义的种子在封建的清王朝土地上生根发芽。

从鸦片战争的失利中,李鸿章认识到海防的重要性。为此,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亲自筹建起北洋水师,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正儿八经的海军。李鸿章一手抓整治,一手抓装备,北洋水师得到了迅猛发展。

如果单纯从军事实力来讲,北洋水师的战斗力并不逊于当时的西方列强。北洋水师后来的屡战屡败,并不是装备的落后和战斗力的低下,而是诸多政治纷争的结果,李鸿章最后成了背锅大侠,这和他后来被贴上卖国贼的标签如出一辙。

从李鸿章毕身抓军队建设的表现和数次战争成绩来讲,他无愧于优秀军事家的称号。


李鸿章一行访问美国费城

04

李鸿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成就,远远没有他在外交领域上的表现优异。

1896年3月28日,74岁高龄的李鸿章携带40多名随员,历时半年多时间,经过水陆行程9万多里,先后访问了俄、德、比、法、荷、英、美、加8个国家,他也成了晚清大臣中第一个进行环球访问的外交特使。

李鸿章此行的目的,一方面是想在国际上寻找盟友遏制日本在亚洲迅速崛起的势力,解决日本对辽东半岛侵占进一步扩大化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就是向欧美等先进国家拜师,学习了解先进的科学技术。

在外交舞台上,李鸿章充分展现了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精明才干。每到正式场合会见外国最高领导,李鸿章一定会穿上皇帝赐予的黄马褂和三眼花翎。在李鸿章看来,这不仅是外交礼节的需要,更是向外展示大清帝国体面的必要。


李鸿章的外交名片

为了加强宣传和制造声势,李鸿章令人专门制作了一副自己的一米八高巨幅画像,下榻酒店后悬挂在住处。除此以外,还准备了一些A4纸大小的签字名片,逢人就派上一张,颇有现代交往互换电话、扫扫微信的风范。

在外国人眼中,李鸿章无疑是一名优秀的爱国者形象。尽管欧美人不可理喻他有携带泡菜坛子的怪癖,打开臭不可闻,也忍不住好奇捏着鼻子要尝上一块。英国媒体报道李鸿章也充满了溢美之词,“他只有一个目的:维护国家完整,保护国境不受任何侵犯。”“为什么一位清朝总督的欧洲公务履行会成为一件盛事?他是一个格外有爱国情怀的人。".

当时欧洲第一大报《小日报》曾经在头版刊登身穿黄马褂的李鸿章彩色画像。这也是这家报纸自创刊到停刊为止,唯一一次以个人肖像,尤其是一个东方人形象作为封面人物,其风头不亚于当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英国《小日报》刊登的李鸿章肖像

面对那些乱七八糟的丧权辱国条约,李鸿章总是无可奈何要在上面签字画押。但我们都知道,弱国无外交,没有强大的军事、政治实力,外交表现再好也是枉然。

面对慈禧太后的急电、耳听国人的咒骂,李鸿章终于在79岁积劳成疾,吐血而亡。《清史稿 李鸿章传》这样说到:”积劳呕血薨,年七十有九。事闻,两宫震悼。“

如果李鸿章九泉有灵,不知道听到”震悼“两个字后,会不会哑然失笑?

4

历史书对李鸿章的评价可以说到位的不能再到位了,初中人教版上说的是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等卖国条约,从来没说过李鸿章这个人怎么怎么样。

李鸿章作为晚清相对比较开明的大臣,有些事必须他顶上,但是这个人私德不好,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可不是随便说说。

举个简单的例子,中日甲午海战日方舰队优于北洋水师是实情,但是也差不到后来惨败那么远。当时的海战跟航速有很大的关系,北洋水师当时的航速大概在15节左右,而在实战中连10节都开不到,这和李鸿章有着莫大的关系。

北洋水师用煤来自于开滦煤矿,开滦煤矿最好的煤叫“五槽煤”,烟少火白,质量极好,但是当时的开滦煤矿总办张翼将五槽煤远销海外,将开采下来的次煤给北洋水师,因为北洋水师用煤属于调拨,无论给什么质量的价钱是固定的。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为这个事几次打报告给李鸿章,要求调拨五槽煤,张翼赚取了海外的巨额利润后,将其中大部分的钱都分给了李鸿章,李鸿章又将其中部分上贡慈禧,所以丁汝昌几次报告最终都不了了之,丁只能作罢。

5

不同的地位,处事的眼界也不同,李鸿章当年最为人诟病、挨骂最多的应该就是代表清廷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了。其实以我们以公司法看待这个问题,李鸿章只不过是当时清廷的法定代表人,公司里有什么文件一般都是法定代表人签字,但是谁又是实际控制人呢?

当年骂李鸿章最多的自然是老百姓,晚清政府的无能腐败也使得我们总受外国的欺负,但那时很少有人敢去指责满清政府,以及抵御外国侵略者国家正用钱之际,却仍耗费巨资给自己办寿宴的罪魁祸首——慈禧,比起这个更自私更狠心的女人,他们更乐意将李鸿章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似他当时的地位,对于形势的判断已经无法再讲对与错,李鸿章的恩师曾国藩做事以“坚忍”二字行事,他在做事的风格上也和自己师傅近乎相似,但比后者眼光却更为长远,纵观李鸿章的一生,他是一个极其有政治抱负和战略眼观的人,只是生不逢时,他为当时风雨飘摇的中国也算呕心沥血了。

6

【在中国历史中,清朝的李鸿章属于什么角色,是忠臣还是奸臣?】

通常情况下,我们评价一个历史人物,都是通过好坏、是非两个角度来进行,但是,评价一个历史名臣的是非功过,却不能如此简单,还要结合当时的背景和他的作为带来响力。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去评价这个“历史名臣”了。

在中国历史中,清朝的李鸿章的角色其实显得非常重要。

因为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达到的顶峰时期,而李鸿章,则是晚清时最有能耐的汉人能臣,还在一些大型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李鸿章其实还是一个历史的“主角”呢。

晚清时期,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接连发动,清朝的政局也愈发动荡。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更是将国内矛盾、民族矛盾、国际矛盾进一步激化,普通百姓都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环境和时局的变化。因为这来自于统治阶级的压榨剥削,来自于地主阶级大肆的土地兼并和掠夺,来自于官府对洋人犯法却不用重法,低三下四的谄媚。再加上因为战败朝廷对列强的赔款和接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的懦弱无能已在列强的威逼下表现得淋漓尽致。

生活在皇宫里的统治者却依然鼠目寸光,不愿变法和革新,甚至还打压这种势头,不允许民间出现源于“西方”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积极背负时代重担,发起洋务运动,中体西用,并深入贯彻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福州船政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等本与封建社会不和谐的工业工厂,而这些,都离不开李鸿章的大力支持。后来,李鸿章更是组织了新军,训练了淮军、建立了北洋水师。如果我们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一切,就会发现这些举措是那样的先进和高明,这可是跨时代的智慧啊。如果我没有学过历史和现代教育,就算让我穿越到清朝,我做的也定不如李鸿章好。

但是,李鸿章被人们记住的却不是他的这些功绩,而是他的丑恶,他的无能。

中法战争中清朝本是胜利方,但因为他与法国签订了《越南条约》,不但使中国丧失了越南,还向法国开放了中越边境,由此清朝是不败而败,法国却不胜而胜,李鸿章也被左宗棠骂“比十个法国将军更坏事”;中日甲午战争失利后,李鸿章又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本来被毁了他自身半辈子的心血“北洋水师”,心中难受异常,却还得在雪上加霜,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割让辽东半岛。可这在普通百姓和部分官员的眼中,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卖国贼,是国家的败类。

但是,作为总理衙门的负责人,他不去又能让谁去呢?有他在,起码还能与中列强温和交往,他毕竟是当时清朝为数不多的看清时局的人,他毕竟是清朝最后的依仗。只是,他尽力的“缝缝补补”,又如何能改变世界大势呢?

所以,这里我不肯定李鸿章是忠臣还是奸臣,我只觉得他已经尽到了当时作为人臣的本分,其他的由你们进行评说……


作者:锋朔 图片:网络

锋朔有文原创出品

7

很乐意为您解答:

李鸿章,生于1823年2月15日,卒于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因家中排行老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他六岁的时候,进入私塾学习,天资聪慧,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1840年,考中秀才。1844年进京乡试,22岁就又考中举人。年轻啊,从李鸿章进京的诗词中,不难发现他的宏图之志,“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瞧瞧,多大的气魄啊。

在京参加会试期间,善于交往的李鸿章,拜帖于他生命中,对他有着知遇之恩的贵人,湖南大儒,曾国藩。这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有着经世致用之学。到了1847年,李鸿章高中进士,位列二甲第十三名,朝考后供职翰林院庶常,这就是入阁参政的前奏啊。

1860年,迫于太平军卷土重来,对上海的压力,身为曾国藩幕府的李鸿章,凭借他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在曾国藩、张树声等人的鼎力支持下,审时度势地招兵选将,组建淮军。并不断网罗骨干,加以提拔、锻炼,使其位居要职,形成了势力庞大的淮系集团,成为李鸿章仕途越挫越勇的强有力后盾。

自此伴随着淮军的日益强盛,其创建者李鸿章的政治地位,也逐渐稳固,李鸿章正是凭借自己掌握的兵权,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以后的清政府也正是依靠着淮军,这样一支武装力量,来安内攘外,防患固本的。

李中堂曾经这样概括自己的一生:“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如果说,前半生是少年科举,壮年戎马,那,他人生的后半段,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也是一样的精彩纷呈啊。

在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除了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以外,其他三个: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均由李鸿章一个人创办。不仅如此,由于运河淤塞,朝廷货物的调运,部分改为海路。李鸿章抓住这机会,督办创立了轮船招商局。这,可是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也是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当然了,最大的受益者,自然也就是李氏家族啊。后来,他又开矿、修铁路、设立电报局等一系列民用企业,从客观上,是,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同时,也富足了李氏家族。

清政府决定“大治水师”,于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利用这个机会,北洋水师建设成军。建成之后的北洋水师,拥有舰艇25艘,官兵4千余人,堪称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有人说了,那甲午战争不是还是败了吗?客观地讲,不能把责任都推到李鸿章一个人的身上。

先说这北洋水师,自1888年建制成军后,就再也没添过船,购过炮。为什么呢?因为相当多的满汉权贵,将北洋水师视为李鸿章的水师,如果再加以壮大的话,恐,用于御敌之不足,挟之于自重则有余。

另外,当时西方有报导称:这日本,非与中国一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当时各部分的封疆大吏,都各自画地自守,把这场战争啊,看做是直隶省的私事,没有任何一位拿出一兵一响来支援策应。人们将战争的失败归结在他一人身上,却不知,如果没有李鸿章用三十年建立的北洋海军和淮军,列强早就吞并中国了,又哪里来的大清那几十年的苟延残喘呢?

甲午战败的次年,也就是1895年,李鸿章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全权大臣,赶赴日本议和。最终签订了马关条约,做了清朝丧权辱国的背锅侠。要知道,当时的李鸿章已经是72岁的老人了,在与日方谈判时还中了一枚子弹,却因此为大清省了1亿两白银。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他又独自前往谈判,拖着年近八旬的身体,四处奔走,最终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其中的艰辛,他人,又岂能体会得到呢?身为晚清的重臣,他当然知道,这些赔款对于中国的伤害,可是弱国无外交,又能为之奈何呢?

1901年9月,历时9个月的《辛丑条约》谈判结束了,当时庆亲王奕劻,实为清朝总代表,本该由奕劻签字,但在签字的过程中,这奕劻踌躇不定,几次拿起了笔,又放下了,谁都清楚,这个字一旦签了,就是遗臭万年的千古骂名,看到这儿,中堂大人惆怅不已,道出了,令人感慨万千的几句肺腑:“天底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王爷,您还年轻,您的路还很长,这千古骂名就让老朽来背吧!”。最终,李鸿章在这卖国条约上,又一次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但是,这个字,中堂本可以是不签的呀。

在签字回来后,李鸿章大口地吐血,痰咳不止,饮食不进,被诊断为胃血管破裂,当年年底病逝于北京,享年79岁。

一位颇受争议的老人走了,带着万千的唏嘘走了,后人的评价有褒有贬,但,在马关条约谈判桌上的对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是怎么评价他的呢?“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我们又应当如何认识李鸿章、李中堂呢?




8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在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期间,几乎处于左右朝局的地位.我国资产阶级历史学的创始人梁启超早在七十年前就指出:“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李鸿章的地位和影响相比,史学界对他的研究是不够的.长期以来,人们只论及他对内如何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对外如何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对他的其他活动或者避而不谈,或语焉不详.因此,一提到李鸿章,人们自然要说他是刽子手和卖国贼.显然,这样评价历史人物是有失全面的.

 首先.李鸿章镇压农民起义和经手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劣迹,加以抨击和批判是理所应当的.但在抨击和批判的同时,也需进一步作出阶级的、历史的说明.必须指出,就镇压农民起义而言,这是他的阶级地位所决定的.许多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在敌视人民这一点上,一切封建统治者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

地主阶级士大夫是这样,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也是如此.由此可见,不独李鸿章一人采取了与人民为敌的态度,包括那些曾在历史上有过功绩,而且被后人加以肯定的进步人物,在阶级矛盾激化时,统统都是站在劳动群众的对立面的.既然如此,对身为清朝大官僚的李鸿章的评价,何能因为他有过镇压革命的“政历问题”而一锤定音呢.

 其次.关于他经手签订不平等条约之事,也应作出具体分析.不可否认,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民族灾难.它 “将中国生计一网打尽”,“自古取之国,无此酷毒者.”(谭嗣同语)“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人”,是可以理解的,但义愤毕竟不能代替科学的历史分析.如若对当时的实际情形作些具体的考察,就会得出其责任并不专在李鸿章一人的结论.从签订《马关条约》来说,甲午战争时,恰逢西太后六旬大寿,这个抱定“宁亡外夷,不给家奴”的清廷主宰者即主张从速和解了事,以免影响她的庆典.事实表明,这种“议和”的主谋者是西太后.同时,还不应忽视这样的一个历史事实,那就是,这次“议和”是在清政府全面战败的情况下进行的.显而易见,在敌人炮口下的“议和”,清政府无论派谁为“议和”代表,都不可能改变战败受辱的地位.由此可见,《马关条约》的最后签订,李鸿章虽有其不容推卸的责任,但这笔烂账却不能统统算在他个人的头上.此后,经李鸿章之手签订的另一个重大的卖国条约《辛丑条约》,从清政府方面来说,更是由西太后一手造成的恶果.

  如果说,李鸿章一生的主要行迹仅仅局限于对内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和对外签订不平等条约,那么,他理所应当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问题是,他一生有三十多年时间从事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洋务运动,而且他还是这一运动的创始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要全面、正确地评价李鸿章,不探讨他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是不行的.

再次.早在1864年,李鸿章就指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用其人.”他为何要在此刻大言中国“自强”?而且还主张向外国学习呢?这岂不与传统的“用夏变夷”思想背道而驰吗?显然,这是由于他敢于正视现实所引起的.众所周知,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的、闭关自守的.那时的中国人,“无论于泰西之国政民情,山川风土,茫乎未有所闻,即舆图之向背,道里之远近,亦多有未明者.”

封建统治者盲目虚骄,在他们眼里,中国无疑是“天朝上国”,而别国都是“夷狄蛮国”.但是,从十八世纪下半叶相继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国家并不吃这一套,他们要“按照自己的面貌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为了获得商品、原料的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外国资产阶级猛烈地向外扩张.1840年,英国侵略者首先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从此,“天朝”的神话被打破了.时隔十六年,英、法联军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仍以清政府的惨败告终.清政府对外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么,对内呢,起事于1851年的太平军,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横扫江南.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下,各地的劳动人民又相继而起.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震撼了整个中国,动摇了几千年来封建统治的根基.清王朝如同一具腐烂的躯体,从里到外,从头到脚,百孔千疮,危在旦夕.面对这“外忧内患,至今已极”的可怕情形,李鸿章等人感到已经不能照抄 “老谱”统治下去了.于是,他大声疾呼:“事穷则变,变则通”,而“变”的关键在于“资取洋人长技”.

 随着近代军事工业的兴起,李鸿章等人又逐步意识到“自强”与“求富”的连带关系.他逐渐感到只靠“船坚炮利”,还达不到“强”的目的,“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派员兴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等民用性工矿企业.这些民用企业的出现,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说是值得庆幸的.

因为,尽管这类企业都采取了“官督商办”的形式,但它仍为那些拥有大量资金,并渴望追逐高额利润,但又无奈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重重阻力而不能独立经营的私人资本提供了投资的场所.正是由于他的苦心经营,才把北洋舰队建成当时最大的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虽然后来败于日本之手,但它在对外反侵略战争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抹煞不了的.

最后.培养人才也是李鸿章提倡最力的.人所共知,在洋务运动初期,国内掌握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寥若晨星.但是,要“求强”、“求富”,没有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怎么行呢?!李鸿章首先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必要性.他曾再三强调“培养人才,实为自强根本”.结果,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懂得物理、化学、电学、测量、地图绘制、机器与轮船制造及军事科学的新型技术人才.对于这些,恐怕谁也不能说是件坏事吧!

  一个封建大员敢如此斥守旧而不避人君,精神可谓难得.那么,能否说李鸿章的洋务活动都值得称道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首先,他搞洋务,并不是要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而是意在给病入膏肓的封建残骸打强心针.其次,尽管在他的言行中充满了明显的抵御外侮思想,但对于外国资本主义是存在幻想的.他不但承认它们侵略中国的现状,而且还试图得到它们的帮助.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我们在评价李鸿章的洋务活动时必须指出并应加以谴责的.

 结论:

洋务运动究竟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史学界迄今尚无定论.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尽管这次运动的出发点是给行将灭亡的清王朝“补葺”,但就它的某些措施而言,在客观上却是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因而,作为这一运动的创始人、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李鸿章也就充当了社会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

列宁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尊重历史事实,就不能不承认李鸿章的洋务活动“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因而,对这样一个表现复杂的人物,是不能轻易加以全面否定的.我们应该用历史唯物的观点进行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9

对于李鸿章,大家似乎都有一个认识,觉得李鸿章当时与慈禧太后关系相当的好,于是在清朝后期,李鸿章在朝廷中可谓是一手遮天,权势熏天,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了各种的不平等条约,尤其是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全权大臣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更让人觉得他是一个相当有权力的大臣。同时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在为清政府卖命,卖国求荣。这不光是当时社会的悲剧,更是李鸿章个人一生的悲剧。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是被认为是一个卖国贼,他的身上背负了太多太多的骂名了。

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考取功名之后,曾在曾国藩门下任职。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他回到合肥组织了淮军,努力的抗争太平天国军,从而崭露头角。之后又剿灭捻军,不断地升迁。同时,在国内他又积极地开办洋务,是洋务运动重要的核心人物之一。在1970年升任直隶总督之后,大力发展洋务,着手开始建立北洋海军,发展近代军事。而且,在发展洋务的同时,他又不断地与外国人打交道,成为了当时中国最懂洋务的人。对于这样的人,朝廷中的一些保守派,一直是对他有成见的,翁同龢,就是李鸿章一生的劲敌,在朝廷中无所不用其极的去诋毁李鸿章,千方百计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阻碍李鸿章为国家发展。现在很多人认为晚清朝廷朝廷光绪帝在位时分为“帝党”和“后党”,所谓“帝党”,就是以翁同龢为代表的。而所谓“后党”,就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实际上这并不准确。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并没有太多的政见分歧,而且,在后期有一段时间,慈禧太后在逐渐的开始放权,很少过问政事,也很少进行决断。其实这些都是官员派系的划分,所谓“帝党”,也就是朝廷的清流派,“后党”就是朝廷中的洋务派。

清流派都是一帮书生,有理论而没有实践,往往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建议。而且只要有人战败,他们就喊打喊杀的。翁同龢是光绪帝的老师,受到光绪帝的敬重,而且翁同龢的很多建议,能够使中这个年轻气盛的皇帝的下怀,所以普遍觉得清流派是“帝党”。而洋务派,在国家的发展上面,建立工厂,组建海军,发展工业,创办近代学堂。只是李鸿章的私人关系与慈禧太后教为亲近,所以被认为是“后党”。其实李鸿章也并没有权势熏天,看看李鸿章鼎盛时期的官职,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个是当时权力最大的封疆大吏,这个官职只是封疆大吏,并不是中央的官员,李鸿章的治所在天津,也不在北京。直隶总督是负责直隶一带(今天河北加上天津一带区域)的军队,行政。北洋大臣全名是北洋三口通商大臣,负责北洋(当时清政府分南洋和北洋,以江苏一带海域为界,北边为北洋,南边为南洋。)沿海的军事防务,以及通商外交等事宜。李鸿章所能指挥的军队十分有限。在甲午战争时。李鸿章所能指挥的军队也就只是他辖区范围内的。当北洋海军被困刘公岛的时候,他向当时的山东巡抚(山东在但是比较特殊,只有巡抚没有总督,所以山东巡抚与李鸿章平级)李秉衡求援时,遭到李秉衡的多方掣肘,最终导致了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然而这一切,全部都得有李鸿章一个人去承担。

不但李鸿章得去承担,他还得为这些事情擦屁股。战后的谈判,并不是李鸿章愿意去,想卖国求荣,而是他不得不去,除了李鸿章,也没有人可以去谈。甲午战败后,清政府先后派了两拨人去谈判,都被日本赶了回来,只有李鸿章去了,才谈成。而庚子之变之后,八国联军指名让李鸿章前去谈判,李鸿章拖着病躯,前去谈判,最终《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李鸿章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终年79岁。甲午战败之后,李鸿章背上了所有的骂名,被清政府抛弃闲赋在家。然后,庚子之变之后,清政府想起了这位老臣,又让他为着国家去谈判,签订条约。明知是一条不归路,但是李鸿章却又毅然决然地走了下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李鸿章为晚清忍辱负重操劳了一生,是晚清当之无愧的头号重臣。

10

李鸿章是近代史上争议颇多的人物,他身处于腐朽没落的清王朝,还要面对外部列强的入侵,在这样的一个乱世之中,他能够开眼看世界并且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实事,还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创建淮军和北洋水师,成为晚清主要的军事力量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李鸿章开始创建自己的团练武装-淮军。淮军在创建初期就开始学习西方的操练方式,并装备了洋枪洋炮,算的上是当时清朝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凭借着淮军,李鸿章先后平定了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他也由此受到清廷的重用,得以封官进爵、总督直隶。

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清朝的国门,李鸿章深知海防的重要性,在他的倡导和亲自参与下,大清创建了近代化海军-北洋水师。成军后的北洋水师,拥有舰艇25艘,官兵4千余人,在当时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与此同时,李鸿章又建设了旅顺、大沽、威海等海军基地,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海防体系。


改革先锋、洋务先驱

洋务运动是我国近代第一次改革的尝试,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主导者之一,他的贡献不容忘记。李鸿章怀着强国、富民的理想,创建了一大批近代企业,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电报局、漠河金矿等。这些企业的创建,开启了我国近代化的先河,意义重大。

卖国贼?实干家!

现在我们以今天的角度去看李鸿章,知道其贡献之大,但是在清朝当时的形势下,李鸿章能做出这些事情真的是太难了,可以说是力排众议、力挽狂澜。

无论李鸿章做洋务还是建海军,总会遇到保守势力的阻扰,这些人不明白世界的形势,一味的固步自封,他们或是在言语上攻击或是在行动上掣肘。面对这些不解和阻扰,李鸿章始终没有屈服,而是想尽办法把事情做成。身处于世界变革的大局,李鸿章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在孤独中前行,踏踏实实的做实事,真的是难能可贵。


李鸿章最大的失败就是甲午之败,小编觉得甲午之败李鸿章还是有着很大的责任。首先,他缺少调查,没有认清楚日本意欲入侵的预谋,进而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其次,缺乏敢战的勇气,一味地寻求国际调解,没有坚定的作战信心;最后,把北洋作为自己的私产,患得患失,无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有着自己的私心。

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代表,跟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屈辱条约,使他成为了人人口中的卖国贼。在当时的情况下,李鸿章也是无奈,但他是签约最合适之人,因为他更懂得国际法则,而他也尽量在签约时最大限度的维护清朝的利益。

总之,李鸿章是一个实干家,是一个真正做事的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