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操手下的外姓将领,要说谁最厉害,那必须得从五子良将之中做比较了。而说到五子良将,则必须得说到这二人的战绩,他们其中一人曾大败关羽,另一人则曾大败孙权。那么这二人之间,到底谁更厉害呢?

大败关羽

说起大败关羽之人,则是徐晃了。襄樊之战时,关羽率军进攻樊城,打得曹魏名将曹仁不敢出战,只能坚守待援。而樊城也是曹魏的一个坚固据点,不可能轻易放弃的。于是曹操命于禁率军大军前来解围,结果当时大雨连天,关羽巧妙地利用了暴涨的江水,直接挖开河堤,水淹七军。曹魏名将于禁最终败于关羽之手,选择了投降关羽,晚节不保。

而于禁的兵败,更是震动了整个曹魏,因为他手下率领的这支军队,是当时曹操能拿得出手的最精锐的部队了。这支军队一灭,他就只能抽掉各地的驻防军或者新兵前来,影响颇大。不过,即便如此,曹操也不愿意放弃樊城,反而是让徐晃和张辽各自派兵前来解围。徐晃到来后,很快的就对关羽军队发动了进攻,并一度占据优势,击败了关羽。后来,由于荆州被袭,关羽再也无暇顾及樊城前线,选择了撤退。而徐晃也成功解了樊城之围!

大败孙权

而说到大败孙权的这位,大家肯定非常熟悉,这人就是张辽!当时的情况是曹操率领大军前去进攻汉中,只给合肥留了数千守军。而孙权见曹军主力都在汉中作战,便决定夺下合肥。于是孙权率领了十万兵马前来,这可吓坏了合肥曹军,是个正常人的想法都会认为打不赢吴军,守不住城池。眼见曹军士气越来越低落,很难守住城池,张辽决定冒险一搏,带领八百敢死队冲击吴军中军大营!

而事实证明,张辽的战略眼光非常独到,正是他的这一举动,彻底改变了局面。张辽率军直接打破了孙权中军,斩敌颇多。而且还安然返回,振奋了城内守军的军心。大家见张辽仅凭八百人就可以把吴军杀得溃败,再也没有当初的恐惧心理了。

就这样,在一片高昂的士气中,张辽顺利守住了合肥。孙权苦攻十余天,没有实质性战果,只能率军撤退,而就在吴军撤退途中,张辽又果断的率军出击,大败吴军,还差点活捉了孙权!此一战之后,张辽名震天下,更是因此被后人评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那么徐晃和张辽究竟谁更厉害呢?

武功

从武功上来看,徐晃对阵的超级猛将明显要多于张辽,而且他还曾和许褚打了个五十回合不分胜负。而张辽取得的最好战绩则是和夏侯惇、张郃战平,并没有和许褚这种超级猛将战平的例子。再说战场厮杀记录,徐晃曾厮杀22次,获胜12次,而张辽厮杀12场,获胜了4场。从这两方面比较来看,在个人武力方面,徐晃是要胜于张辽的。不过两人的差距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同为一流猛将,两人交手,三十回合内应该是分不出胜负的。

统兵能力

徐晃在曹魏的地位有点尴尬,虽然他投降曹操比较早,曹操对他也还是不错,但是他很少有独立统军的机会,大多数时候都在人家手下做大将。唯一一次独立统兵就是在襄樊之战中对阵关羽了,虽然此战他击败了关羽,但也有几点值得说一下。

首先关羽并没有合兵一处,而是分兵包围襄阳和樊城,还在各处扎营驻军,所以徐晃击败的关羽军队只是其中一支,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击败关羽全部军队。其次,关羽撤退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与徐晃交战不利,而是因为老巢荆州被袭击,他不得不后撤。

而张辽在合肥击败孙权这一次,那可是面对了东吴的优势兵力的,其难度其实比徐晃这一次更大,数千对阵十万,不可想象。面对孙权的优势兵力,张辽主动出击,其实并不仅是勇猛的体现,也是富有谋略的表现。

因为当时的合肥守军其实已经被吴军给吓住了,兵无战心,张辽正是想通过这么一场大胜来聚拢军心,军心一散,合肥无论如何也守不住!此战以后,张辽更是长期驻守合肥,使得孙权未能迈过合肥一步,不断的在给张辽刷战绩,助其成为一代名将,闪耀古今。

从统兵能力上来看,张辽是要比徐晃更厉害的。

结语

综合来看,个人武力上,徐晃更强,而统兵能力上,张辽则更胜一筹。整体实力算下来,张辽要更厉害一点,毕竟两军交战,主要还是要看统兵指挥!你觉得呢?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主)

最佳贡献者
2

题主小姐姐的网名注明是“说历史”,那就不说演义中大将间拿着大刀对砍的事,好好说历史。

张辽与徐晃,都是现在被称为曹操“五子良将”的成员,这个“五子良将”的称谓,来自《三国志?魏书》中,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列作传,并称“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虽是并列作传,可史家自有其严谨的一面,青史是要流传千古的,每个史官有其严格的“职业道德”标准。从陈寿的排序中,自有其规模,张辽列“五子良将”之首,而徐晃列“五子良将”之末,至少在史家的标准中,张辽是高于徐晃的。

张辽的高光巅峰之战,在于与东吴的合肥之战,张辽以800猛士,突击孙权大营,直杀到孙权麾下,令孙权转身逃窜。后以7千人马,破孙权十万之兵,令江东小心“闻名止啼”。之后常镇魏吴边境,屡败东吴,使孙权始终无法北上。

徐晃的高光时刻,是在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并且击败了曹操所派第一路援军于禁后,作为第二路援军,打败了当时“威震华夏”的关羽,至关羽败走麦城,最终为东吴所擒,身首异处。

仅从两人的“高光”战役看,张辽还是比徐晃强。张辽逍遥津之战,对的是东吴君主孙权,主公亲征必是精锐尽出,而且双方兵力悬殊。在此情况下,张辽没有据城坚守待援,而是主动出击,这是需要巨大勇气和智慧的,从战果看,张辽还真是以少胜多,还差点捉了孙权。

徐晃对关羽时,虽关羽刚获大胜,但襄樊城下已经打了数月,关羽已是疲惫之师,而徐晃知道已方还有援军源源而至,襄樊城内尚有曹仁军可随时策应,徐晃的心态是很稳的,关羽则惴惴不安,可以说是必败之局了。徐晃的作战难度,远低于张辽的合肥之战。

张辽早是单独领兵之将,辽东还有斩匈奴单于蹋顿的战绩。徐晃多是随曹操参与的重大战役,听命令完成自己任务就行,压力小了很多。

结论:张辽强过徐晃!




3

徐晃和张辽都是曹魏著名的武将,不过他们一生中最辉煌的战绩却完全不同。许晃号称曾经击败过关羽,而张辽用800人就击溃了孙权。

关羽和孙权,那不是一个等量级的选手。这就好比大学生和幼稚园的孩子一样,战斗力上没有可比性。所以说从这两个案例来看,根本发现不了徐晃和张辽之间的实力差距。


徐晃大败关羽的水分实在是太大了。

关羽那时候是三国一哥,自从吕布死了以后,二爷横行天下,无人可挡。在演义里,他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过五关斩六将,无人可敌。

在镇守荆州六年多的时间里,不管是曹操还是孙权,都不敢招惹关羽。为什么?因为关羽手里的荆州水军,在当时是最强大的,连东吴都要望而却步。

可是关羽寂寞啊,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刘备和张飞在蜀中天天打仗,那叫一个痛快啊,关羽心里很憋屈,所以当刘备拿下了汉中以后,关羽二话不说,就要北伐。

这回北伐如果打下了襄阳和樊城,那蜀汉得天下只是时间问题了。因为过了这两座城,后面就是一马平川的中原腹地了。

因此当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曹操急眼了,立刻派遣于禁和庞德前往救援。结果关羽利用地势,水淹七军,活捉于禁,斩杀庞德。从此威震华夏,吓得曹操打算迁都。


记住威震华夏这四个字,在《三国志》这本书里,只有描述关羽时才用了这个词。曹操这个时候打算赌一把,再次派遣徐晃前去救援,同时写信给孙权,让他偷袭荆州,打下来的地盘曹操一寸都不要。

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会汉水暴隘,于禁等没。羽围仁于樊,又围将军吕常于襄阳。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贼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贼烧屯走。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贼围三丈所。---《三国志》

这才有了徐晃和关羽交战的局面,当两人正在战斗的时候,孙权吩咐吕蒙偷袭了关羽的老家荆州,结果关羽是腹背受敌,这才败给了徐晃。

因此说徐晃击败了关羽,其实根本靠不住,关羽本打算与徐晃再战,可惜荆州被偷袭,必须要回去救援,腹背受敌之下,失败也就成了必然了。


张辽击败孙权,那就跟成年人教熊孩子做人一样。

孙权是个守成之主,他是在什么时候意识到这一点的呢?就是在遇到张辽以后。当时孙权也不安分,他治理好东吴以后,也想学习自己的父兄,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如果他能够在战场上建功,那就可以不用完全依靠大都督,军权也就能够收归己有。因此他做了各种尝试,其中比较经典的,就是攻打合肥。

孙权所处的地理位置,只允许他从合肥进攻中原,因此拿下合肥是第一要务。结果孙权在合肥遇上了张辽。

当时孙权浩浩荡荡地带着10万大军前来,结果张辽手里只有800人,这就比较麻烦了。因为从正面进攻的角度,这场仗基本不可能获胜。

这是正常人的思维,可张辽就是这么秀,他带着800人马果断冲入了孙权的大营之中,孙权大军都懵了,这帮人不按套路出牌啊。


结果张辽把孙权大军搞乱了以后,还带着这帮人安然无恙地冲了出来。这实在是太不给孙权面子了。孙权还在想着怎么找回面子的时候,万万没想到,张辽居然又杀回来了。

六年,帝追念辽、典在合肥之功,诏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使贼至今夺气,可谓国之爪牙矣。其分辽、典邑各百户,赐一子爵关内侯。”虎为偏将军,薨。子统嗣。---《三国志》

原来刚才张辽转了一圈,没调整好姿势,这回他直奔孙权的中军大帐而来。吴军吓得面无人色,都以为是天神下凡了,10万大军被张辽打得溃不成军。

从此以后,东吴之地的人都不敢提及张辽这个名字,熊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们都会吓唬他们,小心张辽过来抓你走!


个人更加喜欢张辽。

徐晃的确是一位猛将,关键时刻,撑起了曹魏的大旗。可是我更喜欢张辽,因为感觉这哥们实在是太潇洒优秀了。

其实这两个人跟关二爷是好朋友,按照历史学家的说法,当年关羽兵败徐州的时候,是在张辽的劝说下,才投靠了曹操。

早年张辽是吕布的部下,而吕布曾经投靠过刘备,因此张辽和关羽相识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关羽和徐晃又是怎么认识的呢?

关羽投靠曹操以后,和徐晃成了同事,按照历史学家的说法,当年徐晃曾经向关羽请教过刀法,这就比较有意思了。大家都是耍大刀的,而关羽的大刀耍得贼溜。

也就是说徐晃算得上是关羽的弟子,而张辽和关羽是平起平坐的。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说张辽还是要略胜徐晃一筹的。

再说战斗方面,徐晃所面对的,那是手臂受伤,年过半百的关羽。从演义角度来说,当时就连庞德都能和关羽不分胜负,可见关羽的确是老了,所以说徐晃能跟关羽打平手,算不上多骄傲的事情。

张辽就不同了,他面对的是十倍于己的兵力,还有那么多年轻气盛的东吴将领。尤其是孙权御驾亲征,士兵的士气应该很高涨。

在这种险恶的条件下,张辽能够创造如此出色的战绩,我们不得不叹服。相比较而言,他比徐晃要难得多。


总结:张辽是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唐肃宗时期,评定了古今六十四名将,张辽位列其中,关羽、陆逊也位列其中。但是我们熟悉的所谓击败关羽的徐晃,却没能入围。

虽然这种评价也不能说是权威,可是足以说明。在后世大多数人眼中,张辽的地位,是比徐晃要高的。相比较而言,徐晃就跟晚辈一样。

而且张辽一直都是一军主帅,在镇守合肥的时候,张辽始终都是主要领导人。可是徐晃不一样,就算击败了关羽,依旧还是在夏侯尚手底下做事,未必就能独当一面。如果说张辽是封疆大吏的话,那么徐晃顶多是他手下的某个副将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4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三国时代,徐晃却关羽于樊,张辽走孙权于合肥,郭淮拒蜀军于阳平,都是寡击众、弱胜强的拍案惊奇。

当然了,战争虽说是刀尖添血,但靠的不在乎是名将的勇与略。那么,在创造战争奇迹的时刻,徐晃和张辽,谁更胜一筹呢?

徐晃——多情剑客无情剑



在曹魏阵营里,徐晃是除典韦和许褚外武力最好的战将。在曹操挟天子迁都许昌的路上,徐晃大战许褚,“刀斧相交,五十余合,不分胜负”

此战,奠定了徐晃虎将地位。世之名将,比如颜良、文丑、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庞德等都与徐晃交过手,可以说,徐晃堪称三国第一斧将。

不仅如此,铜雀台大比箭,徐晃一马当先,拈弓搭箭,射断柳,夺锦袍,抢得红袍披身。徐晃弓马之娴熟,不愧为曹魏第一神射手。

自古以来,艺高人胆大。关羽水淹七军,徐晃奉命前来救援。两位老相识,但又不得不兵戈相见,但徐晃却是用脑袋打仗的人。

首先,徐晃挖沟偃城,欲截断蜀军后路。蜀军果然中计,烧毁营寨,自行撤军。徐晃不费吹灰之力取得偃城。



其次,在兵力得到充实之后,徐晃立即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佯攻围头,而暗地里偷袭四家屯,大败关羽。

徐晃有豪义之称,原为杨奉部下,早年降曹之时,严辞拒绝杀其主杨奉,说:“以臣弑主,大不义也,吾决不为!”而被称为真情之士。

此战中,“多情剑客”徐晃面对老相识关羽,心中有的是“此国之事耳”,虽相谈甚欢,但除了劝降以外,不得不下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

多情剑客无情剑,徐晃挥斧直取关羽,战八十余合,终于击败了威震华夏的名将关羽,力挽狂澜于襄樊。

张辽——达摩克利斯之剑



民间自有“九牛许褚,百计张辽”之说。张辽是为智勇双全的武将,张辽在魏,犹如赵云在蜀,勇气超人。

在平定徐州叛乱中,张辽孤身犯险,约谈贼首昌豨,单枪匹马到三公山,深入虎穴,最终以其沉勇招降昌豨。

曹操远征乌桓,在白狼山遭遇匈奴。张辽力劝曹操迎战,曹操将麾旗授予张辽。张辽率军突击,大破乌桓,斩首蹋顿。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张辽屯兵长社。半夜军营起火,发生骚乱。此时张辽临危不乱,亲率数十人镇压骚乱。

天柱山讨伐反叛,张辽面对兵少道险的军情,以为狭路相逢勇者胜,险道追敌,大败敌军,斩首陈兰、梅成,平息叛乱。

张辽最辉煌的一战是合肥之战,以少胜多,击退孙权,杀得江东人人害怕,小儿听到他的名字都不敢哭出声来。

此战由东吴首先发起,投入的兵力达十万之多,不亚于袁绍投入官渡之战的兵力。而守护合肥张辽则仅有七千人马。

最好的进攻就是防守。张辽迅速组织了一支八百人敢死队,身先士卒冲入敌阵,逼近孙权的帅旗之下。孙权大惊失色,仅以长戟自保。

在随后的逍遥津大追击中,张辽进行了围歼,大将凌统负伤,吕蒙和甘宁陷入苦战。孙权只得落荒而逃,差点搭上了命。



这场大战结束后,张辽威名在江东地区快速传扬。直至张辽病重,孙权依然心有余悸:“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由此可见,张辽成了东吴孙权头上悬挂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去世三年后,曹丕追念张辽为“国之爪牙”。

总结一下:徐晃大败关羽,以“略”胜;张辽大败孙权,以“勇”胜。所以,相比徐晃的处事精当,张辽更多了些孤胆英雄式的冲锋陷阵。

但是,徐晃解樊城之围,只是一城之胜,而张辽以八百破孙权十万,则是一国之胜。所以,在统兵能力上,徐晃要稍逊风骚些。

5

张辽是真本事,他独战孙权威震逍遥津。徐晃战败伤残关羽,并与吕蒙前后夹击,虽是孤军深入但不算光彩。

6

徐晃、张辽在历史上与张郃、于禁、乐进并称“五子良将”。

关于两人谁更厉害的问题,如果以演义而论,侧重个人武力的话,二者应在伯仲之间,略逊于蜀汉五虎,曹魏许褚、典韦等人。

以正史而论,二人的特点不同,不是一个类型的武将。

第一,张辽在历史上的几次重大战役,只身入敌营招降昌豨,天柱山斩陈兰、梅成,破孙权威震逍遥津等均是个人勇武的体现。其中,以八百虎士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张辽亲自披甲持戟,冲锋陷阵,斩杀两员大将与数十名吴兵,大呼孙权决一死战,吓得孙权在高冢拒守,不知所措。后被吴兵包围,冲阵而出,又回身救援被围士卒,势不可挡。此战,成为孙权一生的梦魇,始终畏惧张辽。


张辽由此一战成名,史书记载曹操“大壮辽”,纵览《三国志》全书,“大壮”一词只出现过两次。后来曹操到张辽破孙权的地方,叹息良久,曹丕继位后也多次问张辽当年如何大破东吴。

所以说,张辽更偏向于勇武型的战将。

第二,徐晃的传记中几乎没有冲阵斩将的记录,关羽围攻樊城时,徐晃为援兵,当时徐晃率领的多是新军,不敢和关羽正面交锋,于是就用计夺取了偃城,然后将营寨往前移,等到曹操派来的援军后。徐晃正面佯攻,但暗中击破关羽的四处营寨,关羽亲率五千人应战,被徐晃所败,徐晃又带兵长驱直入,一直追到包围圈,彻底击溃了蜀军。因此,曹操赞叹徐晃善于用兵。


还有一个记录是曹操去军营看望将士,其他将领手下的士兵为了看曹操而蜂拥前挤,只有徐晃的部队军纪严明、原地不动,曹操称赞徐晃有汉代名将周亚夫的风范。

从徐晃的事迹来看,徐晃更偏向于统帅型猛将。

如果非要比谁厉害的话,《三国志》中,五子良将同为一传,而张辽在第一位、徐晃在第五位,历史上晋是取代的曹魏,至少在陈寿修史时,从官方态度来看,将张辽排在第一,其地位应高于徐晃。

7

统御攻防看张辽,威震八方是关公。但是张辽杀的东吴孙权,吕蒙,太史慈,凌统,甘宁,程普,陈武宋谦贾华等死的死,伤的伤,全没了脾气!关羽却被东吴整死!虽有曹仁毒箭助力!也没有李典乐进这样的大将做左膀右臂,关羽任性狂妄自大,确实不适合独镇一方。徐晃只是投机取巧胜了强弩之末的关羽。徐晃在汉水不知天高地厚的迎战黄忠赵云!不仅惨败还归罪于王平,逼走王平。身经百战,文武兼备的徐晃击败有伤的关羽,没经验的关平廖化,算他走运。和张辽比差一点点。关羽说徐晃可以力斩之,张辽武艺不在关张之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