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代是我国古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矗立着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她就是李白与杜甫。

二人分别被誉为诗仙、诗圣。他们为我国古诗词发展到极致,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李白

(1)生平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唐朝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他诞生于此。幼时,随父迁居棉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时就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廿五岁出蜀,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四十二岁,由道士吴筠推荐,至长安。玄宗命他供奉翰林,后因受权贵杨国忠,宦官高力士等谗谤,不到三年便“賜金还山”,离开长安,浮游四方。

安禄山叛乱时,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后李璘因争帝位,为肃宗部下所败,李白被流放夜郎,会赦,还浔阳。后来往于洞庭、金陵间。

上元三年 (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他把绝笔诗《临终歌》手稿交给了李阳冰后与世长辞。初葬采石矶,后人遵诗人遗志,改葬青山。

存诗九百九十余首,有《李太白文集》。

(2)李白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白所作诗歌热情奔放,才气纵横,语言生动,表现了他一生的思想和经历,反映了盛唐时代的社会现实和精神面貌。特别表现他藐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统治集团腐败做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

其诗风豪放、具有奇特想象力,因而写出了《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篇,他是浪漫主义诗派的代表,对我国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杜甫

(1)生平简介

杜甫(712~770)唐朝大诗人。字子美,又称杜工部。被后人誉为“诗圣”。

他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东北)。早年刻苦学习,知识渊博。三十五岁以前,曾游历江淮、山东等地。后入长安。天宝六载(747年)应科举考试,因李林甫作梗,举人全部落第。遂在长安潦倒十年左右。十四载(755年),他出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太子属官之一)。同年,安禄山叛乱,次年,赴灵武途中,为叛军俘获。至德二载(757年),脱身至凤翔,肃宗任为左拾遗。不久,因上疏营救宰臣房琯,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入蜀。筑草堂于成都。安家定居。两年后,入西川节度使严武幕,并被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人又称杜工部。严武死后,东下夔州,定住三年。代宗大厉三年(768年)全家经今湖北入湖南。五年,贫病交加,死于耒阳湘江舟中。

杜甫生当唐朝由鼎盛到衰败的动乱时代,流离漂泊,深感社会黑暗,人民苦难。于是写下了许多真实反映这一时代的动人诗篇,被称为“诗史”,有《杜少陵集》。

(2)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惜自我牺牲都崇高精神。杜甫注重关怀社会现实,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疾苦,具有“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他的著名诗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想到社会上广大的”寒士” ,慷慨激昂的表示,为天下的“寒士”免于饥寒,他冻死也心甘情愿。还有一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等 。

杜甫的诗较多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他写出了《三吏》、《三别》等伟大的现实主义的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诗中揭露了唐朝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反映了悲惨的社会现实及人民的苦难,所以人民把他的诗称为“诗史”,在这方面诗人的影响更大。

三、李、杜之间友谊

李白与杜甫的交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一页。

公元744年 ,杜甫在长安见到了李白。李白比杜甫年长11岁。当时李白已是举世瞩目的大诗人,杜甫则是刚刚成名。他们相互钦佩,一起漫游河南、山东等地。杜甫写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纪念两人的深厚友谊。(赵文博《中华上下五千年》)

他们的友谊,首先是从诗歌上结成的。李、杜互相写的赠寄诗充满了真诚的情谊。

现存李白直接为杜甫而写的诗有两首,一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

在《沙丘城下寄杜甫》诗中,我们看到了他把杜甫视为可思之友:" 我来竞何如,高卧沙丘城…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而杜甫思念李白的诗,竟写了十多首,充满了深情厚意,对李白诗赞美备至。诗有:《冬日有怀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二首》、《天末怀李白》等。

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说自己的诗是“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杜甫称赞他的诗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结束语:李白、杜甫二人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在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发展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成为屈原以后浪漫主义诗歌的新的高峰。杜甫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逐步攀登上现实主义的高峰,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他们成为中国诗坛上两座并峙的高山。两位诗人,一座是五岳独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雄伟壮观之泰山;一座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美轮美奂之庐山。让您说这两座山,它们谁更雄伟壮观呢?!

最佳贡献者
2

个人认为李白和杜甫各有千秋,他们的地位也争论不休,一个诗仙,一个诗圣,单从封号来说,认为诗圣杜甫更高,但是从喜好来说我又认为李白更高!!!

李白生活在大唐盛世的前中期,所以他的诗多是:求仙出世,及时行乐,经常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抒发热烈奔放的感情,偏向浪漫!杜甫曾这样赞誉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杜甫生活在大唐盛世的末期开始走向没落,他的诗多是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对社会的忧虑和担忧,偏向于现实的忧国忧民!!!

李白的七言古诗和绝句写的最好,而杜甫的律诗写的最好!!!李白和杜甫是我国诗歌历史上两座并峙的高峰,由于生活时期不同,一个意气风发积极进取的豪放不羁的风貌,一个反应了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所以他们的地位百家意见各有特色,他们传奇的一生,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都是诗词界的巨人!!!

3

李白和杜甫都是人所共仰的诗人,从内心来看,实在是不想把他俩做一高低比较,其实也无法比较。

一、简洁明快,借物喻情,是他们的共性。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邀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静夜思》仅用20字,便可形象地描绘出游子望月思乡的真实感受。

杜甫: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绝句二首(其二))。再看杜甫的这首,虽有如此美景,也挡不住归乡之心切啊!

二、李白多想像,杜甫多现实,各有千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黄河从高原而降奔腾汹涌的气势淋表现的淋漓尽致。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形象地写出唐朝的房地产状况,让今人同样会产生共鸣。

三、一生坎坷不得志,忧国忧民抒心愿。

才思敏捷,热忱报国,始终无法施展。路见不平,直言为民,却遭当权者追害。这是个人的遭遇,更是时代的悲剧。李白大杜甫11岁,二人因彼此欣赏而相知相遇相交,虽脾气秉性各不相同,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唯始终为仕途奔波,穷困潦倒,结局凄凉苦不堪言。

四、号称“李杜”,为后人景仰。

普通人喜欢李白,是因其诗风飘逸想像丰富,性格豪放大气磅礴。为政者喜杜甫,是因其揭露时弊家国情怀。"诗仙”得名于诗体,"诗圣"得名于民意,而并非要分出高低贵贱。

君王百代富贵多,不及李杜传诵久,这不是天意,而是民意。唐朝逝去一千多年了,李杜的诗歌千年不绝,万古流芳!







4

其实非要算个究竟,个人认为是李白。

杜甫自己也写诗说了:白也诗无敌!

从后世的封号来说,李白是诗仙,而杜甫是诗圣。仙是什么?仙不是凡人,是高高在上,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是要仰望的。

而圣呢?是相对于人来说的,圣人圣人,人中之圣嘛,还是从广大群众中出来的,而诗圣也特别符合杜甫现实主义诗人为人民奔走呼吁的身份!

所以大家不要看诗圣听起来好像要比诗仙厉害,但从封号的定义来说不是的,真的不得不佩服后世对他们的精准定位。

因为李白真的就是天纵奇才,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是浪漫主义诗人;而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以血泪在呼喊,其实他们一样伟大,并不需要一定要有一个高下。

文:海上云烟记,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5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两个在诗坛上几乎是旗鼓相当,各人喜好不同,但我个人喜欢李白,杜甫的诗有些沉重,或是沉闷,李白洒脱高远,感觉李白在诗坛地位更高些。

6

李白的地位要高些。

7

李白和杜甫在历史上的地位旗鼓相当,难分伯仲,这是因为李白是“诗仙”而杜甫是“诗圣”。唯一的区别是两个人的社会经历和所处的时代不同而导致诗风不一样,李白浪漫而杜甫现实,所以,两个人是“半斤八两”。

(李白作诗图)

关于李白与杜甫在诗作的历史地位问题上哪个更高,这在古代就有争论。根据近代人的考证与研究,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李白与杜甫的文学地位一直在反复。李白因为出道早,喜欢张扬,所以,他在世时就已经名扬四海,更所谓“天下谁人不识君?”更有甚者称李白“千载独步,惟公一人”。在中唐以后,由于白派领军人物白居易、元稹等人的揄扬,“诗圣”杜甫的诗名由此大盛,从而出现了抑“诗仙”扬“诗圣”的社会议论,而且日盛。根据当时争论不休的情况,文学大家韩愈为此对“公婆”关于李杜“东长西短”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他写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那知群儿愚,何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的言行虽然“一棍子”打了所有“自以为是”的争论者,但“快刀斩乱麻”的效果确实不错,“白派”不再坚持,“李派”从此静悄悄。也从此以后,李杜文章并重一派,再无人议论长短。

(杜甫吟诗图)

在文学史上,明确提出“扬李抑杜”是宋代,王安石在编《四家诗》时,把李白放在了宋人文学大家欧阳修之后。到了明代,则是“扬李抑杜”的鼎盛时期,虽然期间有一段时间稍有平缓,但大的“格局”已定。

“树欲静而风不止”,现在题主又“翻箱倒柜”的提出了这个历史性的问题让大家讨论,没有办法,积极响应呗。至于结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重在参与,大家伙都在头条上“冒个泡”,彰显自己的存在而已。看官以为李“诗仙”与杜“诗圣”的地位问题还有再讨论的必要吗?如果你确实有独到的见解之处,请赐教!

8

李白活着的时候已经名满天下了,是行走的仙人,走到哪里都是万人追捧,光芒万丈。杜甫一生潦倒,死后诗圣之名才得以流传出来。李白是杜甫的偶像,论历史地位两人不相伯仲。但是以诗的意境,李白仙气飘飘更加让人神往,杜甫的朴实厚重,在乱世更容易引人共鸣。抗战时期,战火纷飞,杜甫的诗应该更贴合人民的心情。现在中国步入了和平年代已久,李白的诗也许更加受人追捧了吧。

9

论作品而言,李白的诗歌拓达寰宇,美妙飘渺,上临云端。唯美的词句会让人觉得近乎仙境,忘却现实带来的不悦。

杜甫为官,经久历事,看透上层人世的颓靡弃政。后经历战乱弃官,爱国情怀仍在,追奉尧舜仁政。所写诗歌多有贬低现状战乱,忧心国民百姓之情。所以杜甫多为天下苍生而下笔,反应国家苦难,更怀壮志豪情。

二人一作乾天,一作坤地,相互辉映。何来高低之分,这也是为什么会被后世称为诗坛“李杜”的原因。



10

历史上,还是文学上,历史对他们来说,或者对我们来说,他们都是一个文学家而已,对于社会贡献他们都一样,没有什么历史定位,对于文学他们互相伯仲,风格不一样,如果真要分个高下,老杜在文学的工整严谨,在专家的评价要更高一些,李白在平民通俗方面更多人喜欢一些。

至于现在的文学来说,故乡很小,小的只有两个字,都可以成诗的话,估计随便蚂蚁画个图,都可以成文学,可以成专家了,[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