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雍正登基除掉所有竞争对手,为何独没有杀十二弟?

雍正登基除掉所有竞争对手,为何独没有杀十二弟?

2020-09-23 03:31阅读(63)

雍正登基除掉所有竞争对手,为何独没有杀十二弟?:第一,十二阿哥胤祹算不上雍正的主要竞争对手;第二,就是竞争对手,雍正也没杀几个;第三,雍正即位后,虽未

1

第一,十二阿哥胤祹算不上雍正的主要竞争对手;第二,就是竞争对手,雍正也没杀几个;第三,雍正即位后,虽未被杀,胤祹也一度被“修理”得很惨。

(九子夺嫡)

第一点,所谓雍正的竞争对手,不过是九子夺嫡那几位,大阿哥胤禔、二阿哥废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雍正)、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这九位。其他几个年长的阿哥或没有强大的实力,或没有夺嫡的野心。比如五阿哥胤祺,虽然和九阿哥胤禟同为宜妃郭络罗氏所生,又排行靠前,但生性宽厚不争,即使雍正即位后,处置了胤禟,降低了其母宜妃的待遇,胤祺仍然收到雍正尊重,多有赞誉。再有七阿哥胤祐,克勤克俭,原因方面素有传闻胤祐身患残疾,无力争夺大位。十五阿哥胤禑之下年纪小,基本没有太多势力,其中更有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其实和雍正关系也不错,甚至在雍正临终时被立为顾命大臣辅佐乾隆。最后剩下的就是十二阿哥胤祹了。

(胤祹从小被苏麻喇姑抚养)

十二阿哥胤祹,母亲为定嫔万琉哈氏,位分不高。养母倒是厉害,著名的苏麻喇姑。康熙年间并没有太多耀眼的事迹。只是担任了一些内务府、旗务事宜。从寥寥几笔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很难看出胤祹和雍正关系如何,但是参照五阿哥胤祺和七阿哥胤祐的情况,没有参与夺嫡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第二,即使雍正的竞争对手也没有多少被杀的。夺嫡的九子中,十三阿哥胤祥是雍正的铁杆拥护者,雍正即位后备受荣宠,最后成为世袭罔替亲王,死后特旨不用避雍正名讳,将改为“允”字的原名“胤”字恢复。胤禔、胤礽都是康熙在位时就圈禁,雍正不过是没放出来罢了。胤禔被圈禁二十六年,还活了六十三岁,胤礽在雍正即位后虽未释放,也受到礼遇,死后被追封为理亲王。三阿哥胤祉因为胤祥死后不恭敬被圈禁,两年后死。胤禩、胤禟二人最惨,被改名阿其那、塞思黑,圈禁不久后死。胤?、胤禵二人也是被圈禁,但都活到了乾隆继位后被释放。所以,严格说起来没有一个是被“杀”的,勉强算起来,最多说胤祉、胤禩、胤禟三人的死是雍正圈禁直接导致。最多说雍正“杀”了三个人,哪里就轮得到没什么存在感的胤祹了?

(清朝爵位等级表)

第三,胤祹也被“修理”得很惨。胤祹在雍正即位后马上晋升多罗履郡王。但仅一年多就被宗人府弹劾,降为固山贝子。不久又因为写错妃子姓氏被降为奉恩镇国公。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上图有清朝宗室爵位表,共十二个等级。一般情况下,皇子第一次收爵至少是第四等固山贝子,低于贝子的爵位都是给予皇室远亲或是宗室嫡长子之外的儿子们的。胤祹在康熙四十八年二十五岁时即获封固山贝子,但到了雍正二年,不仅打回原形,更是降到了一般皇子不会降到的镇国公爵位,这其实算是一种羞辱了。而这个羞辱,胤祹顶了足足六年!直到雍正八年才恢复了他的郡王爵位,一直到雍正驾崩也没有再升迁,虽说比圈禁的几位哥哥好很多,但毕竟还要在外当差伴君如伴虎。而看看十六弟胤禄、十七弟胤礼,在雍正晚年都已贵为亲王,胤禄还过继到庄亲王一支成为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雍正死后二人成为顾命大臣。相比之下,这个十二哥心里也应该是很苦的。

其实,胤祹的罪责,写错金册,说大挺大,说小也小。如果雍正有意保全,轻罚一下,两三个月恢复原职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雍正降了他六年爵位,足以想见,其实雍正即位前与胤祹关系也不怎么样,即位后的加封不过类似于封胤禩廉亲王一样,早就安排好了惩罚的后招。当然了,降爵的六年间,胤祹也必然是体现了自己的顺服,终于获得雍正的宽恕。不过话又说回来,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胤祹活到了七十九岁,是康熙众皇子中最长寿的,晚年也备受乾隆尊重,富贵终身,也算老来得福了。

2

向敬之

雍正登基后,并没有除掉所有的竞争对手,只有老八允禩、老九允禟,死于被雍正毒杀的传闻。而老大允褆、老二允礽、老三允祉失去了人身自由,病逝幽所,非雍正直接下手。老十允?、老十四允禵寿比雍正长,活到了乾隆年间,还被平反重新做了王爷。

老十二允裪,并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宫斗,但他的不幸,屡遭雍正打压降级,主要是康熙生前对他过于重视所致。

允裪生母定嫔万琉哈氏,身份不高,明显不受康熙宠爱。重视生母出身论的康熙,不会选择允裪为接班人。然而,他被康熙帝交与苏麻喇姑抚养,苏麻喇姑为孝庄的贴心侍女、康熙的启蒙老师,无形中突出了允裪在康熙心中的地位。

康熙晚年外出巡视,经常带着允裪,而且在弃置允禩后,命允裪总管内务府。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管理着皇家的大小事务,直接对康熙负责。在储君未定、圣意难测的情势下,这表现了康熙帝对允裪非同一般的信任和器重。

对于允裪的工作,康熙是极为满意的,公开嘉奖他办事妥帖、周到。更让人意料不到是,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康熙将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事务均由允裪办理,表明康熙在交权,让允裪提前接管皇帝亲率的上三旗之一。允裪还多次受命,代表康熙办事。

这样态势下的允裪,让雍亲王胤禛感到了威胁。即便不久胤禛顺利即位,直接将他由贝子晋升为郡王,但他对这个十二弟设了防,总是以他办事不谨慎、礼数出纰漏,拟罪夺爵,将其一降再降,降为奉恩镇国公,直至雍正八年五月才恢复他的郡王爵。

允裪真的是办事不认真、礼教不精通吗?未必!

雍正对允裪进行严厉的惩罚,理由是他在康熙五十六年十一月至第二年三月主管内务府时,存在钱粮亏空,被雍正查出并追索。允裪将家具器皿等摆列街头出售,以补不足。

从乾隆即位伊始,就先后命其总理礼部和宗人府事务、晋升为和硕履亲王、代替皇帝行祭祀礼等事来看,雍正疏远和打压允裪,该是与曾把他当做夺嫡的假想敌有关。雍正没有处死或幽禁他,也是因为允裪并无可供定罪的理由。

3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康熙十二阿哥胤祹,康熙皇帝最长寿的的一个儿子。一生没什么大的事迹,却活的最久,主要原因我认为和他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养母苏麻喇姑有关。

苏麻喇姑不用介绍。了解康熙朝的人都知道这一号人物。这个一辈子不怎么洗澡的女子不但侍奉了孝庄皇太后殡天,还一度是康熙皇帝的精神支柱——当然有暧昧纯属扯蛋。而苏麻喇姑晚年就收养了康熙皇帝的第十二个儿子胤祹。由此也可知道胤祹早年应该很得康熙皇帝的喜爱。

之所以胤祹没有参与康熙晚年的九龙夺嫡,一定与苏麻喇姑的教育有关系。一辈子见惯了政治斗争,在孝庄皇太后和康熙皇帝身边耳濡目染的苏麻喇姑一定会将自己的人生经验教授给胤祹。说白了,胤祹自己没任何机会当皇帝,与其参与皇权争夺,站队搞派系,不如明责保身,什么也不管。反正无论哪个皇子继位,他都是亲兄弟,混个王爷当当也不是难事。

胤祹一定听进去了养母的教会。康熙晚年纷纷扬扬的政治斗争,胤祹基本没有参与,既不站队,也不表态。安心做他的固山贝子。专等谁胜利了以后给自己封王。这一招说白了太聪明了。而和他一同想法的,还有五阿哥和七阿哥。这哥仨眼睁睁看着老二太子当了一辈子,两上两下,眼睁睁看着老四从太子党另立门户,眼睁睁看着老大完了,老九完了,老八也完了,最后只剩下老四和老十四亲哥俩,直到老爹咽气,都快窒息随老爹而去的三人才缓过气来,我的爹呀,可算完事了!

然后就是等着封王了。十二阿哥胤祹果然当上了多罗郡王。苏麻喇姑妈妈说的真对啊。老十二此刻一定特别感谢苏麻喇姑。可事实是苏麻喇姑只教了他开始,没告诉他怎么收尾。这时候苏麻喇姑早起了。这死心眼的阿哥虽然不站队,但他一直不站队还是吃了亏。人家老五老七一看大局已定赶紧跑到老四后边摇旗呐喊,而胤祹从始至终一声不吭。雍正也不傻。你这是渔翁得利啊。老子脑袋别裤腰带上才上位的。你想一份力不出就分一杯羹也没门。所以在当了一年王爷后,胤祹被雍正何患无辞的先宗人府弹劾再以写错了妃子姓氏为由,从郡王但固山贝子再到镇国公,一撸到底,这也是报复他装乌龟吧。你不能装么?我让你装个够。

胤祹要是不窝火是不可能的。但就算他反应过来,他也为时已晚。所以这哥们一不做二不休,再次做起了乌龟。就是不说话,你让我当啥我当啥,你是皇帝你嘴大。所以直到雍正八年,实在拿这弟弟没办法的雍正还是恢复了他多罗郡王的名号。

事实证明忍一时之气是对的。虽然到死雍正也没给他个亲王,但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死了,我还活着。乾隆年间,成了皇叔的胤祹身价大涨,荣华富贵接踵而来。虽然幸福来的有点晚。但装了一辈子乌龟闷葫芦,他却难得平静过完一生。与他那些折腾的兄弟比起来,他活的最惬意。也活的最洒脱。不争永远是保命的不二法则!

我是君笺雅,偶尔也侃侃红楼以外的文学和历史。欢迎大家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4

光看题目,以为雍正登基后好像杀了很多兄弟似的,其实在所有参与夺嫡的皇子中,只有八阿哥和九阿哥是怀疑被雍正处死了,其余的大多只是被囚禁而已。

十二阿哥胤裪的出身

十二阿哥,名为胤裪,在康熙诸多皇子中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成长经历,和康熙朝一位传奇女性连在了一起。

苏麻喇姑本是孝庄太后的“陪嫁丫头”,但在宫中却拥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康熙曾将皇十二子胤裪交予苏麻抚养。

成长经历

胤裪的成长经历也是比较平淡,25岁获封固山贝子,这也是皇子获封的正常爵位,而同一年胤真已经获封亲王。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胤裪并没有直接或者投靠哪一派来参与皇位的争夺。

雍正继位之初,胤裪被封为多罗履郡王,至此,胤裪的成长经历还算正常。

随没有被杀,但也受到打击

从雍正二年开始,仅仅因为工作中的一点疏漏,胤裪从多罗郡王,降至镇国公,一般来说这个爵位是不会被授予皇子。

做错事被处罚是可以理解的,胤裪在镇国公的位置上足足呆了六年,直到雍正八年才恢复郡王的爵位。

最长寿的皇子

经历了雍正朝的风波之后,胤裪在乾隆一朝可谓殊荣至极。

乾隆刚继位,就将其封为亲王,负责管理礼部和宗人府,紧接着被授予议政大臣,乾隆出巡时在京总理各项事务。

胤裪独子夭折后,乾隆将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过继给胤裪,还特准其乘轿上朝。

乾隆二十八年胤裪去世,终年79岁,是康熙诸多皇子中最长寿的。

综上所述,在康熙诸子中,十二子胤裪始终表现得比较低调,以高寿善终,其结局在其兄弟中也是非常不错的。

5

谁你说独没有杀十二弟?

老七胤祐也没事啊。

6

关于雍正皇位“来路不正”的说法,自雍正登基以来便从未停止。

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便是雍正对于其他康熙皇子们的冷酷与决绝,就此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认为雍正这就是在排除异己,打击报复,以掩盖历史事实的真相。而雍正也就此背上了“弑兄”、“屠弟”的“恶名”。

可如果真的是如此评价雍正对于兄弟们的态度,确实是非常片面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雍正对于其他康熙皇子,主要采取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方式。

这其一是“打”。对于那些参与了“九子夺嫡”的康熙皇子,雍正却是没有手软,尤其是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这两位雍正最为痛恨的政敌,不仅被雍正削宗夺爵,圈禁至死,就连名字也被改为了“阿其那”和“塞思黑”。

其二就是“拉”。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十三阿哥胤祥,雍正对其是极尽封赏并委以重用,而他们二人也就此谱写了一段“千古君臣兄弟”的佳话。

而除此之外,第三种方式便是雍正的“恩威并施”,又“打”又“拉”,而这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在“九子夺嫡”中虽然保持中立,但依旧有着一定影响力的康熙皇子。

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便是十二阿哥胤祹。纵观其在雍正朝时期的经历,虽遭遇人生起伏,但仍旧得以全身而退,并在此后的乾隆朝时期倍受尊崇,成为了所有康熙皇子中最为长寿的一位,从而在帝王之家中非常“幸运”的能够以善终收场。


两位女人影响,让胤祹成功置身于“九子夺嫡”之外。

十二阿哥胤祹生于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其生母为正五品郎中拖尔弼之女、定妃万琉哈氏。

然而与雍正皇帝的生母德妃乌雅氏相比,胤祹生母万琉哈氏的“运气”,确实差了不少。

乌雅氏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下雍正后,第二年、即康熙十八年(1679年)就被晋封为德嫔,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的时候又被晋封为德妃,成为“四妃”之一,并且乌雅氏前后为康熙生育了三男三女,共六个孩子。

反观万琉哈氏,她与乌雅氏的出身背景相差无几,可直到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才被晋封为定嫔,这时距离他诞育十二阿哥胤祹已经过去了整整了三十三年,并且是直到康熙去世,她也只是嫔级,以至于她的“定妃”的封号都是雍正为她尊封的,而非康熙。

“朕念十二阿哥之母,多年侍奉皇考,甚为谨慎,久列嫔位,今晋封为妃。”

而正如雍正的这封册封诏书中所说,定妃万琉哈氏“甚为谨慎”,《清圣祖实录》也记载她是“久简宫闱,动循礼法”。由此可见,定妃本性上不张扬,并且行事低调,能够时刻认清自己所处的形势和环境,而这不仅成为她自己在后宫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也对其子胤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万琉哈氏本身低微的后宫地位,遵循“子以母贵”的传统,这就使得胤祹从一开始就不具备任何的夺嫡优势,再加上其相对简单的政治出身背景,也无法获取更多的支持,同时也不能与其他皇子及其身后的政治势力建立联系。于是乎,明哲保身,主动退让无疑是一种最佳选择。

另一方面,就是万琉哈氏性格上的谨慎与低调,在对于胤祹的性格塑造上也起到的很大的作用,这也就使得胤祹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无心于“九子夺嫡”。

而实际上,除了胤祹的生母万琉哈氏外,还有一位女人对于胤祹性格的塑造与人生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她便是苏麻喇姑。

说到苏麻喇姑,大家对她并不陌生,她是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太后的贴身婢女,与孝庄之间有着自幼便建立了亲密的情谊,并且她更是在顺治、康熙两代帝王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视为最为特殊的“帝师”般的存在。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太后去世,康熙皇帝出于对苏麻喇姑的信任,同时也是担心其因为孝庄的去世而感到过度的伤感与孤独,于是就此将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

苏麻喇姑也没有辜负康熙皇帝的信任与嘱托,在他的抚养下,胤祹得到了悉心的抚养与耐心的教育。而除了本身的文化素养与做人办事能力得到提升外,对于胤祹来说最重要的便是其性格上受到了苏麻喇姑极大的影响。

要知道,苏麻喇姑笃信佛教,宽和、善良,这样就使得胤祹的性格也愈发的平和与无争,进而在“九子夺嫡”中保持了绝对的中立,而这也为其善终的结局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对于胤祹有着“生恩”的定妃万琉哈氏,以及对于他有着“养恩”的苏麻喇姑,虽没有能为其带来高贵的出身与显赫的地位,但是对于胤祹不遗余力的抚养和教育,以及这二人本就与世无争的处事态度,不仅为胤祹创造了相对安稳的成长环境,更是对其性格的塑造产生了重大影响,进而使得其成功的置身于“九子夺嫡”之外,在这场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得以明哲保身,全身而退。


虽有人生起伏,但终得善终收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雍正登上皇位,并且很快就加封胤祹为履郡王,其生母万琉哈氏也被尊封为定妃。

这并不是雍正对于胤祹的特殊照顾,毕竟在这一时期,包括七阿哥胤祐、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等人也得到了晋封,同时这些康熙皇子的生母也得到了雍正的关照与封赏。

实际上,雍正这样做,更多的还是为了拉拢自己的支持力量,从而确保朝局的顺利过渡以及自己皇权统治的稳定。

然而,不同于对待自己的“死党”十三阿哥胤祥,以及相对“清白”的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包括康熙皇子中最为年幼的二十四阿哥胤祕,雍正对于本可以参与“九子夺嫡”,但却始终未参与其中的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以及十二阿哥胤祹,多少还是有着些许的“不放心”。

于是乎,正如前文中所说的,雍正对于这些人采取的是既“打”又“拉”的态度。

先来说说“打”。

“打”,雍正采取了三种方式。其一,是交代一些非常“棘手”、非常“得罪人”的事情,比如他安排胤祺署理为八阿哥胤禩,以及他同父同母的亲弟弟“改名”的事情。其二,不给予这些皇子实权,更多的只是给予其诸如祭祀、封赏、宗室事务等无关政务的事务。其三,就是对与这些人的惩罚和打压,这其中,遭受雍正处罚次数最多,也最为严厉的便是十二阿哥胤祹了。

雍正二年(1724年),胤祹就遭到宗人府弹劾“治事不能敬谨,请夺爵”,从而从多罗郡王爵位直接被降到了固山贝子爵位。紧跟着又被降至奉恩镇国公级别,这已经是非常低的宗室爵位级别了。之后又被因为犯错,被贬为了护国公级别,所统领的人口部众也尽皆被剥夺。直到雍正八年(1731年),才重新被雍正恢复了郡王爵位。

再来说说“拉”。

雍正登基之后,保留了胤祺恒亲王的爵位,并且晋封胤祐为亲王,晋封胤祹为郡王,同时对于胤祐和胤祹的生母也予以了尊封。在胤祺、胤祐去世后,雍正予以了厚葬,并对其进行了高度评价。至于胤祹,在雍正八年(1731年)被恢复郡王爵位后,雍正也没有在对其进行“为难”,反而予以了极大的照顾,安稳度过了整个雍正朝后期。

不少人说雍正之所以善待五阿哥胤祺和十二阿哥胤祹,是因为这两人分别为康熙嫡母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以及苏麻喇姑所抚养,如此强大的背景以至于就连雍正都“不敢”对这二人下手。

然而,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胤祺、胤祹包括七阿哥胤祐,之所以能在雍正在位时期安然度过,更多的还是因为其“不争”的性格。

要知道,皇子中,十阿哥胤?背景强大,大臣中,阿灵阿、鄂伦岱、揆叙、隆科多甚至是佟国纲,都是皇室宗亲,但这些人无一例外均都为雍正所迁怒,或多或少都遭受到了惩治或是羞辱。所以,背景并不能成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不能成为雍正进行政治打击的顾虑因素。

当然,胤祺、胤祐、胤祹等人,在康熙朝时期,虽未参与“九子夺嫡”,但也都受到了康熙的器重,有权有势有地位,并且还有着很强的朝堂影响力,所以雍正才会用既“打”又“拉”的方式。一方面是为了削弱其政治影响力,以稳固其自身的皇权威严,另一方面也是要“留有余地”,使其自身遭受过多的负面舆论声音,更重要的是,其谦逊、低调的性格与行事方式,也很难留下过多的“把柄”,更加不会在纷乱的朝堂斗争中“树敌”。最终,胤祺、胤祐得以在雍正朝时期以善终收场,而胤祹则是安然度过了整个雍正朝。


乾隆朝时期的胤祹,可谓是倍受尊崇。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去世后,乾隆皇帝登上了皇位,而十二阿哥胤祹也就此焕发了人生“第二春”,乾隆对于自己的这位叔叔,是极度的尊崇。

乾隆在其登基后不久,就立马晋封胤祹为和硕履亲王,并且还委以了诸多差事,尤其是包括雍正、富察皇后、皇子永琏在内的隆重丧仪或是祭祀活动,均由胤祹主持。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赏赐当时已经六十六岁胤祹乘轿上朝的殊荣。

“除履亲王同辈王等及余王公年老者,仍令乘轿外,余惟年节列仪仗,乘轿上朝,常期俱著乘马。”

也是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胤祹独子弘昆去世,乾隆皇帝将自己的第四子永珹过继给胤祹为孙,为以袭承其履亲王的爵位。此举除了是要避免皇子间为了夺嫡而产生的激烈矛盾外,也是对于胤祹功绩与人格的极大认可,以此也可收获更多的正向舆论评价。

除了对于胤祹本人,乾隆对其生母定妃万琉哈氏也是做到了至仁至孝。

每逢宫中节庆,乾隆都会邀请万琉哈氏入宫庆祝,在其九十大寿的时候,乾隆更是亲临其府邸贺寿。

于是乎,在乾隆皇帝的极为特殊的关照下,十二阿哥胤祹与其生母万琉哈氏皆是以长寿善终。

胤祹去世时,已然七十七岁,而他的生母万琉哈氏更是以九十七的高龄寿终正寝,而他们也就此成为了最为长寿的康熙皇子以及康熙后妃。

7

雍正登基以后可没有血腥屠杀过争夺皇位的兄弟,他对待最狠的政敌对手也不过是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但是雍正也没有直接将他俩除掉,而是以罪名将他俩囚禁折磨致死。

雍正除了对老八和老九比严酷之外,对其他参与争夺皇位的对手大多是予以圈禁,至于老十二胤祹他根本就没有参与过争夺皇位的事情,所以胤祹结局算是非常不错。

下面就来说一说老十二胤祹和他四哥雍正之间的事情。

康熙最长寿的儿子,佛系人生的皇子

胤祹和其生母定嫔万琉哈氏是康熙妃嫔和子女中寿命最长的母子,胤祹是康熙的第十二子,他的生母定嫔虽然出身是正黄旗,不过家族身份地位并不高,因此定嫔在康熙的后宫之中地位并不高,而胤祹生性又低调内敛,所以胤祹母子并不是很受康熙重视。

虽然胤祹母子并不很受康熙的重视和喜爱,不过这对母子也是康熙诸子之中结局最好最为长寿的一对母子。

胤祹是康熙所有儿子中寿命最长的儿子,他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才去世,享年79岁,而胤祹的母亲定嫔则更能活,定嫔活了将近100岁,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97岁高龄去世,定嫔也是清代历史上最长寿的妃嫔。

胤祹能长寿当然是有其母亲定嫔的长寿基因,除了基因就是他非常好的心态,胤祹低调内敛属于有着一种佛系人生的理念。

而影响胤祹佛系人生的最主要的人就是抚养胤祹长大的清代宫廷之中身份最为特殊的苏麻喇姑。

为什么说苏麻喇姑身份特殊,因为苏麻喇姑自始至终的身份不过是孝庄太后的陪嫁丫鬟而已,但是苏麻喇姑与孝庄太后、顺治以及康熙关系都非常好,祖孙三代都拿苏麻喇姑当作自己家人和亲人一般看待,所以也让苏麻喇姑成为了清代宫廷之中最为特殊的宫廷服务人员。

苏麻喇姑与孝庄太后年纪差不多,她伴随着孝庄太后照顾过顺治和康熙两代帝王,苏麻喇姑精通满、蒙、汉三种语言,所以她更是康熙幼年时期语言方面的启蒙老师,自幼丧父丧母的康熙都对她以母亲相称。

胤祹出生不久,正直孝庄太后去世时期,当时已经年过70多岁的苏麻喇姑因为与之相伴将近50多年即是主人又像姐姐的孝庄太后去世对她打击很大,整天抑郁不乐,所以康熙担心孝庄太后的去世击垮苏麻喇姑,于是他为了给苏麻喇姑找寄托,就把刚出生的十二子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

苏麻喇姑在孝庄太后和顺治的影响下非常崇信佛教,所以胤祹自幼被崇信佛教的苏麻喇姑抚养长大,自然就开启了佛系人生。

苏麻喇姑果然不负康熙所托,尽心尽力的抚养胤祹,正是在苏麻喇姑的抚养教导下,胤祹自幼就谦逊低调内敛,远离政治纷争,更是从不参与九子夺嫡的皇位之争,可以说胤祹自幼就在苏麻喇姑的教导下开启了佛系人生。

胤祹在康熙时期无欲无求,没有太多的表现,所以康熙想封他爵位都没有由头,因此他在康熙时代只被封为固山贝子的爵位。
不过在苏麻喇姑死的时候胤祹所作所为倒是让父亲康熙对他很是欣赏,苏麻喇姑在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以93岁高龄去世时,胤祹以皇子身份坚持要为一生只是孝庄太后陪嫁丫头的苏麻喇姑披麻戴孝守灵,胤祹如此重情义的行为得到了康熙的许可,康熙由此认为胤祹是至诚至孝之人,对他这种行为大加赞赏。

后来康熙曾经让胤祹署理正白旗事务,这就相当于胤祹掌管了八旗之一的正白旗,权力还是非常大的,但是胤祹并没有因此而生出什么其他想法,即使有权力胤祹也依旧佛系没有野心,保持政治中立,不参与九子夺嫡。

所以说胤祹根本就不是雍正的竞争对手,雍正也不会像收拾老八和老九那样去收拾老实人十二弟胤祹。

佛系人生的老实人胤祹也被雍正欺负过

历史上的雍正虽然没有直接血腥的诛杀兄弟,但是他也算是有清代历史上对兄弟最为残酷的皇帝了,雍正继位后兄弟中他只对铁杆支持者老十三胤祥和文武双全且能力不凡的老十七胤礼最为信任和喜爱。

雍正对待其他的兄弟只能说还算过得去,雍正对兄弟中另外一个老实人老五胤祺和老十六胤禄也很不错。

雍正对老十六胤禄比较好是因为胤禄在康熙生前就被康熙过继给了堂兄博果铎为子,雍正继位之初,博果铎去世,雍正就让胤禄继承了博果铎的庄亲王爵位,所以老十六属于被过继出去的孩子,已经自动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因此雍正对老十六也非常不错,在兄弟中老十六的待遇仅次于老十三和老十七。

老五胤祺是雍正政敌弟弟老九胤禟的同母亲哥哥,但是胤祺性格温和宽厚,平易近人,乐善好施,属于典型的三脚踹不出一个屁的老实人形象,所以即使老五的亲弟弟老九让雍正很不满,但雍正对老五还算可以了。

不过雍正对另外一个佛系人生的老实人弟弟老十二胤祹可就不像对老五那么好了,老实人胤祹也被皇帝四哥雍正狠狠欺负过。

胤祹为人至诚至孝,是典型的老实人形象,但是老实人大多在政治场上都混不开,也幸亏胤祹是皇子,如果是普通人,以他的性格也混不进政治圈了。

雍正继位后,胤祹立刻就被雍正撤回了权力,雍正将胤祹从贝子爵位晋级为履郡王,不过胤裪署理正白旗事务的权力则被雍正收了回去,这其实就属于架空,当然,正白旗本身就属于皇帝亲自统领的上三旗之一,所以雍正继位收回正白旗权力也很正常,但这本身也说明了雍正对胤裪并不是很信任。

不过这对胤裪并没有丝毫影响,毕竟人家是佛系皇子,让我管正白旗我就管,要想收回去就收回去我也无所谓。

但是不要以为雍正真心想给胤裪晋级为履郡王,雍正二年(1724年),一直被雍正当枪使主管宗人府事务的老十六胤禄跳了出来带头弹劾老实人哥哥胤祹,在这里简略说一下,历史上这老十六胤禄绝对是雍正的一把枪,雍正一般想收拾哪个兄弟都是老十六带头跳出来弹劾这个兄弟,老十六的战绩很辉煌,先后弹劾过老三、老八、老九以及老十二。

老十六以胤裪“治事不能敬谨,请夺爵”,这个罪名其实就类似于岳飞的莫须有罪名,说白了就是想挑事找个由头,尤其是处理皇家事务这个不能敬谨这个罪名可有可无,完全看当事者和皇帝的关系,如果当事者和皇帝关系比较亲近,也没人会去皇帝那打他的小报告。

就比如乾隆的五弟弘昼,历史上出了名的荒唐王爷,殴打军机大臣讷亲这种事都干得出来,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弹劾弘昼不能敬谨呢?因为乾隆非常宠爱这个弟弟,所以大家知道即便打了弘昼的小报告,乾隆也不管,万一惹恼了连军机大臣都敢打的弘昼再把自己揍一顿怎么办。

所以老十六弹劾老实人十二哥胤祹的罪名完全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但雍正却是当真处理了,然后将胤祹的还没坐热乎的履郡王爵位就给削爵了,又将胤祹贬回了康熙时代的固山贝子爵位。

这还不算完,胤祹在固山贝子这个爵位上也没带热乎,不到半年,雍正又挑毛病,因为胤裪在起草雍正册立封妃金册时出现失误和遗漏,所以雍正又借题发挥了。

同样这个错误其实也算是完全看皇帝心情惩罚与否的事,其实按道理这种错误如果是和皇帝关系比较亲近的人犯了,顶多罚俸一年,削除爵位,但是基本事后皇帝都会在找由头恢复回来。

而胤裪很明显和他四哥雍正关系可能不是亲近,所以雍正将他罚俸夺爵,褫夺了他固山贝子的爵位,直接降成奉恩镇国公了,这件事还不算完,不久雍正又发现胤裪将乾隆老妈钮钴禄氏误写成了钱氏,雍正再度将胤祹贬为了护国公,作为一个皇子,最后只成了公爵,这是非常惨的待遇了。

当然胤裪将乾隆老妈姓氏写错对后世影响都很大,这也是为什么后世野史流传乾隆生母可能是汉女钱氏,这段野史的流传正是源于老十二胤祹的一个失误。

其实按理说这本来不算是一个大错误,但是胤祹却因为这个失误变成了公爵,而且雍正也没找由头恢复胤祹之前的爵位,胤祹顶着公爵的爵位一直顶到了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在后期心地变得祥和了才恢复了胤祹履郡王的爵位。

像发生在胤祹身上这种事,如果换做是别人肯定就特别郁闷了,甚至害怕遭到皇帝的猜忌而得上抑郁症,在清代皇家发生过很多这种事,比如雍正将老三胤祉圈禁之后,老三就在两年后抑郁而亡;再比如乾隆对六弟弘瞻就是因为苛责过重,褫夺了弘瞻的爵位,导致弘瞻在33岁的时候就抑郁而死了。

但是抑郁症这种东西肯定发生不到佛系皇子胤祹身上,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人家胤裪根本不拿这些事往心里去,一如既往地佛系人生。

正是胤裪的佛系人生理念,外加老实人性格,雍正都不忍心再欺负他了,所以最终恢复了他的爵位。

其实历史上雍正对于胤裪确实有些苛责过严,胤裪之前毕竟没有参与过争夺皇位,所以雍正如此严厉的整治胤裪也是有些欺负老实人的行为。

不过胤裪也很有可能是受到雍正猜忌,才被如此对待,史书没有交代胤裪与哪个兄弟关系亲密或不好,但是史书有交代康熙六十年(1721年)时,胤裪曾经和还是皇子的雍正以及老三胤祉的世子弘晟替康熙去盛京祭祖,有可能这段时期胤裪与雍正不太对付,或产生一些矛盾,也有可能胤裪与老三的世子弘晟关系亲密,弘晟在雍正时期因为与老八过往甚密,有党附八爷党的嫌疑被打击迫害的很厉害,因此胤裪可能是受到雍正猜忌或者之前兄弟之间发生过不愉快,所以才在雍正继位后被雍正如此对待。

乾隆即位后对佛系皇叔胤祹非常好,因此胤祹得享天年

胤祹除了在康熙时期署理过正白旗事务之外,在康熙和雍正两朝时期大多数时期胤裪都是很少过问政治,都是负责处理一些礼仪和宗室事情,比如王公贵族婚丧嫁娶,不过胤祹倒是主持葬礼比较多。

胤祹自康熙时期就先后主持过皇祖母仁宪皇太后即顺治的孝惠章皇后的葬礼;还有康熙二哥福全之妻、也是胤祹二伯母的葬礼。

不过胤祹主持葬礼生涯中最辉煌的一幕就是主持四哥雍正的葬礼,雍正去世后就是由胤祹主持的葬礼,也正是由于胤祹主持葬礼非常让大侄子乾隆满意,所以乾隆以胤祹主持雍正葬礼有功为由,即位之后就册封胤祹为履亲王爵位,命他专职掌管宗人府和礼部事宜。

可以说乾隆是充分发挥了这位十二叔胤祹主持葬礼的强项,乾隆最喜爱的嫡子永琏夭折去世葬礼由胤祹主持;乾隆最爱的原配皇后富察皇后去世葬礼也是由胤祹主持。乾隆凡是有需要祭天、祭孔、祭社稷等一切祭祀活动,全部由胤祹代替乾隆出席主持。乾隆算是把胤祹的主持葬礼和主持祭祀强项发挥得淋漓尽致。

乾隆对胤裪和定嫔母子非常不错,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时,乾隆以胤裪为自己诸皇叔之中最为年长的皇叔,给予了胤祹御前免跪的待遇,还特批他可以乘轿子进入皇宫。

乾隆十八年(1753年),乾隆又下诏任命胤祹为议政大臣,可以说胤祹到了乾隆时代彻底得到了乾隆的信任和重用。

但即便如此,身为议政大臣的胤祹也极少过问政治,他基本就是去充数的,胤祹在政治上从来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言论,所以胤祹迄今为止史书中所记载的事迹大多是主持葬礼和主持祭祀,没有记载胤祹对于政治方面有过什么献言献策,可见胤祹不仅是佛系人生,更是谨小慎微,深知皇室最无情,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

而乾隆也正是非常喜爱十二叔胤祹这种佛系人生的理念,所以对胤裪和其母定嫔非常的好,胤祹的母亲定嫔活的寿命很长,因此乾隆尊其位祖母皇太妃,逢年过节或者定嫔过寿,乾隆必定亲自到胤祹府上去问候定嫔。

乾隆这一生写的4万首诗中还有很多诗是写给胤祹和他的母亲定嫔的诗,可见乾隆对胤祹这位叔叔和皇祖母定嫔还是非常不错。

胤裪的母亲定嫔去世时,乾隆还特意下谕旨宽慰叔叔胤祹,乾隆在得知胤祹的独子夭折之后,直接下旨将自己的儿子永珹过继给胤祹为孙子,胤祹死后乾隆甚为悲痛,给胤祹上谥号为“懿”,并且让其子永珹以孝子贤孙的身份为胤祹守孝百日。

胤祹生前给别人主持了很多场葬礼,他的葬礼则是乾隆特派了非常爱办葬礼的弟弟弘昼主持,乾隆令弘昼和五子永琪为胤祹披麻戴孝,将胤祹以亲王之礼风光大葬。

这都可见乾隆对于这位佛系皇叔胤祹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尊重,其实想想乾隆相比于父亲雍正还算是比较宽仁的皇帝,他对于像胤祹和弟弟弘昼这样看得比较透彻,知道明哲保身的皇亲还是非常不错的。

写在最后

胤祹在康熙朝不冷不热,在哥哥雍正朝只能说是马马虎虎,到了大侄子乾隆朝才得到了真正的尊重和礼遇,也算是大侄子乾隆对他比较不错了,而且胤祹寿命还很长,所以在康熙的所有儿子中就属胤祹的佛系人生结局最好。这也是胤祹母子在苏麻喇姑影响下开启佛系人生得到的好结果。

所以说欲望越高得到的越多可能失去的也就越多,而且一不小心连本钱都会折没了,不信看看老八输的多惨,因此平淡才是最真,在最是无情帝王家的环境下佛系人生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8


雍正帝登基以后并没有除掉所有对手,而且老十二也不能真正算做雍正的竞争对手,更不能说是唯一一个没有被雍正帝除掉的竞争对手。

为什么这样说呢,宋安之来给小伙伴们具体说说。

虽然按照清朝立贤不立长的继承法则来看,只要是康熙帝的儿子,那么就都是雍正帝的竞争对手。但认真来说,康熙帝序齿的儿子共有24个,却只有9个儿子参与了皇位的争夺,是为九子夺嫡,那么也就是说雍正帝的真正竞争对手是九子夺嫡中的皇子。

所以说九子夺嫡以外其他没有参与争夺皇位的皇子并非是雍正帝的竞争对手,老十二就是这种情况。当然别说老十二这个排行第十二比九子夺嫡中的老十三和老十四还要大的皇子了,像康熙帝第五子恒亲王胤祺也没有加入夺嫡之争。

而且雍正帝在登基以后也并没有除掉其他竞争对手。

像老大胤禔和老二废太子胤礽在康熙年间就因为夺嫡失败被圈禁。(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到了雍正帝登基以后并没有再为难他们,而是保持原状,甚至还提高了废太子的待遇。

老三与雍正帝不和,在老十三胤祥死后,老三因为缺少哀悼之情。雍正帝借此打击老三,但也没有将其杀死,只是将其夺爵并幽禁至死。

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这个巨大的政治集团在雍正登基以后被各个击破。其中老八、老十被革爵圈禁,老十四先被派往皇陵守陵实为幽禁,后改为圈禁。老九最惨先被囚于狱中,后在雍正帝的授意下被直隶总督李绂折磨至死。

老十三就不用说了,身为雍正的铁杆支持者,在雍正登基以后被重用。

说到这里大家想必也清楚了吧,除了老九被雍正帝授意杀死以外,其他竞争对手雍正帝也只是将其圈禁,并没有赤裸裸的都除掉。所以说雍正帝登基以后并没有除掉所有竞争对手。

最后再说说老十二这个问题,就算把九子夺嫡以外的所有皇子都算成雍正帝的竞争对手,那么不只是老十二一个人没有被杀,其他不说就说说年龄较长的皇子,像老五还有老七都没有被杀,也是得以善终。

雍正帝虽然霸道狠毒,但还不至于六亲不认的杀了所有兄弟的。所以说他除掉所有竞争对手这种瞎话,大家姑且一笑罢了,请勿当真!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9

雍正登基之后,也没有除掉所有的竞争对手,比如十四阿哥允禵和十阿哥胤?,这两个比较重要的人,雍正很不喜欢这两个人,也只是将他们幽禁,并没有除掉,一直到了乾隆登基的时候,将他们释放。

十二阿哥允裪并没有参加九子夺嫡,自然更也不会被雍正所杀。十二阿哥的存在感比较低,所以在很多关于康熙,雍正时期的电视剧,基本都没有出现,那十二阿哥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

十二阿哥叫爱新觉罗胤祹,生于康熙二十四年,比十三阿哥允祥大一岁,生母是定妃。康熙四十八年,被封为贝子。康熙五十六年,仁宪皇太后(并非康熙的生母)逝世,允裪被任命为署内务府总管事,专门负责皇太后的丧礼,康熙认为允裪做得很好。

康熙六十年,康熙派雍正,允裪,三阿哥胤祉之子弘晟到盛京(沈阳)祭告关外三陵(努尔哈赤的福陵,皇太极的昭陵,努尔哈赤六位祖先的永陵),夏至和秋分的时候,康熙六十一年,正月的太庙,夏至,秋分,代替康熙帝行礼。十二月的时候,被雍正帝封为履郡王。

雍正二年的时候,被宗人府弹劾办事不谨慎,由郡王降为贝子(跳过贝勒),后又因为被指将康熙的配享仪注和封妃的金册有遗失,出错为由,由贝子降为奉恩镇国公。(贝子的下一个爵位)

雍正八年,允裪又被恢复为履郡王。从雍正二年,雍正对允裪,从履郡王一直降到奉恩镇国公,可以看出,雍正对允裪还是有所提防的,毕竟允裪多次替康熙祭祀,所以一直在打压,一直到雍正八年,再恢复为履郡王。

雍正十三年,雍正病逝,由允裪主持雍正的丧礼,十月,任命允裪负责礼部事务和宗人府事务,十九日,被封为履亲王。

乾隆二十八年,允裪病逝,终年七十九岁。

10

雍正登基后,并没有除掉所有的竞争对手,只有老八允禩、老九允禟,死于被雍正毒杀的传闻。而老大允褆、老二允礽、老三允祉失去了人身自由,病逝幽所,非雍正直接下手。老十允?、老十四允禵寿比雍正长。

十二阿哥

十二阿哥叫做爱新觉罗.胤裪,他生于康熙二十八年,死在乾隆时期,活了七十八岁的高龄,他的生母是定妃万琉哈氏,养育他的人却是苏麻喇姑,胤裪出生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孝庄去世,那个时候的苏麻喇姑非常的伤心,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在后宫之中度日,所以康熙就把胤裪交给了苏麻喇姑照顾,让苏麻喇姑解闷。


康熙晚年外出巡视,经常带着允裪,而且在弃置允禩后,命允裪总管内务府。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管理着皇家的大小事务,直接对康熙负责。在储君未定、圣意难测的情势下,这表现了康熙帝对允裪非同一般的信任和器重。

在苏麻喇姑的照顾下,胤裪非常优秀和聪明,因为苏麻喇姑跟着孝庄经历了那么多事情,肯定对于皇权政治斗争了然于心,况且苏麻喇姑还是康熙的人生导师,所以胤裪算是康熙皇子中十分幸运的,有了苏麻喇姑的教育和指导,胤裪不仅十分的有政治头脑,还知道怎么收敛锋芒。

雍正登基除掉所有竞争对手,为何独没有杀十二弟?

他对皇位不感兴趣

对待康熙交代的人任务,他都能出色的完成,经常得到康熙的称赞,从康熙封他贝子还有出游带着他就可以看出康熙是十分喜欢这个由苏麻喇姑教育长大的儿子,康熙晚年的时候,因为太子连续被废,太子之位空缺,导致了很多皇子在背后腥风血雨的争夺皇位,此事的胤裪也算是有力的竞争者,因为他不仅有权有势,朝中的大臣也都十分的欣赏他,不过他对皇位不感兴趣。

胤祹也被“修理”得很惨。

胤祹在雍正即位后马上晋升多罗履郡王。但仅一年多就被宗人府弹劾,降为固山贝子。不久又因为写错妃子姓氏被降为奉恩镇国公。胤祹的罪责,写错金册,说大挺大,说小也小。如果雍正有意保全,轻罚一下,两三个月恢复原职一点问题都没有,可是雍正降了他六年爵位,足以想见,其实雍正即位前与胤祹关系也不怎么样,即位后的加封不过类似于封胤禩廉亲王一样,早就安排好了惩罚的后招。

总结:老十二允裪,并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宫斗,但他的不幸,屡遭雍正打压降级,主要是康熙生前对他过于重视所致。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