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朝迁都北京是否为重大的战略失误,要从两方面分析。如果明朝自成祖朱棣之后的帝王都具备明成祖那样的进取心好雄才大略,那自然是个高明的战略;可明朝自成祖之后,历代帝王却不具备先人们的雄才大略, 那迁都北京不仅没有起到“天子守国门”的作用,反而成为了明朝边防的负担,以至于明朝为了防守北京,不断地从西、北两个方向收缩防线,使得本来被压缩在西、北两个方向的蒙元残余势力和女真做大,最终酿成了灭国的大祸。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后世人形容明朝是封建王朝最有骨气的一个朝代的赞誉之词。先不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种做法是否真的正确,但就明朝在我国封建王朝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历经大战无数,不乏君王亲征被俘(明英宗朱祁镇),却无一投降的做法而言,也确实是算得上是最有骨气的一个朝代了。
明朝的五道防线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北伐获胜的朝代。明朝虽然北伐获胜,但是蒙元实力仍存,不时南下骚扰内地。同时,残存的蒙元势力为了与明朝抗衡,不断拉拢朝鲜半岛上的高丽政权,以期建立联合阵线与明朝对抗。朱元璋为了分化瓦解蒙元的与高丽的联合阵线,或者说也没有把朝鲜半岛放在眼里,认为这仅是癣疥之疾,索性大方地把位于今朝鲜江界铁门关的铁岭卫迁至内地(今铁岭市),把这个地区割让给了高丽,并把高丽命名为朝鲜。从此之后,明朝与朝鲜的国界线就定格在了鸭绿江一线。
截至明成祖朱棣继位,明朝与北方的国境线基本上确定下来。此时的长城并不是明朝一线的防御阵地,防御重点在长城之外的各卫所。东起辽阳(今辽宁辽阳,辽王封地所在地,朵颜三卫是主力。在明朝初年的藩王中,有燕王善谋,辽王善战之称)、开平(多伦,今内蒙古锡林郭勒一带)、定襄(今山西忻州东);西至河套(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哈密(今新疆哈密)成为明朝防御蒙元势力的第一道防线;二线防御阵地要地在北平、大同、济南、太原一线;三线防御在黄河一线;四线防御效仿南宋和金朝对峙的淮河至西北大散关一线;五线防御是长江防线。这还不算,在东北地区,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派员招抚诸部,相继建卫所达一百三十余个。永乐七年,设置奴儿干都司统一指挥各卫所。至此,东北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以东包括今库页岛、海参崴等皆归属于奴儿干都司统辖。
自明永乐七年开始至十八年止,明成祖又先后发动了五次讨伐蒙元残余势力的军事行动,基本上扫清了蒙元残余势力。从明王朝的战略布局来看,蒙元残余势力的回旋余地已经非常小了,对明王朝的战略威胁已经不大了,在这种背景下,明成祖为什么一定要力排众议,劳民伤财地偏要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呢?
朱元璋为什么要迁都?
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也认识到金陵作为首都的局限性。从笔者上文中所说的防线来看,把金陵作为首都,大明王朝在国家整体的战略态势上属于一种守势,对尚不安宁的北方在控制上有所欠缺。因此,朱元璋在开国不久,就有着迁都的打算。首先被考察的目标是凤阳、洛阳、开封和西安,重点地区是洛阳和西安。
洛阳和西安虽然是传统的建都之地,但各有其局限性。洛阳在地理位置上背靠邙山、又有黄河天险,可是周边形势比较局促,回旋余地太小;西安位于关中平原,虽然地域广阔,但是此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已经早就从关中平转移到了中原地区,兼之从江南地区到关中地区路途遥远且路况复杂,运送生活物资损耗太大,也不适合建都。至于开封和凤阳,那就更不值得一提了。因此,终朱元璋洪武之世,迁都始终停留在计划中。
朱元璋有意迁都,除了战略地势上的考虑之外,还有另外两层意思,一是风水的考虑。在传统的风水学说中,金陵的王气始终不旺盛,原因是被秦始皇人为地破坏了,因此才有了在金陵建都只能有半壁天下的说法;另一层意思是,金陵位于江南繁华之地,生活条件远超其他地区,在这个地区待久了,容易消弭人的意志,会使统治阶级丧失进取精神。
处于战略地势和风水、居安思危的考虑,朱元璋要迁都的考虑始终未消除。可是,随着太子朱标因为在考察西安是否适合建都时生病致死,这件事暂时搁置。
朱棣迁都北京的考虑是什么?
明成祖朱棣虽说是通过“靖难之役”上位,但在朱元璋的儿子中,除了太子朱标,他是最为雄才大略的一位。而且,朱棣封地在北方,自身也加入军队直接与蒙元残余势力作战,深知明朝的最大安全隐患就在北方,因此,在即位后才不惜民力,连续发动了五次北伐,终于遏制住了蒙元残余势力不断反扑的势头。但在此时,朱棣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已经不甘于大明朝仅仅是停留在永远处于防御的国策了,而是要积极进取,采取一种进攻型的国策了。
国策的变化,就意味着一系列的国家政策的调整。此时的朱棣,他的眼光已经超出了北方蒙元所占据的地域了,而是要一直向北、向西、向南。这从他派郑和下西洋就能够看出,朱棣是有着要带着大明朝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眼光的。向南,明朝的水军此时已经是世界无敌,不需要为南方的边境担忧,越南虽时有反叛,但属于癣疥之疾,有一员大将镇守足矣;向西,西域各国远不成气候,只要是守住哈密卫,就可以保住西境安宁;只有北方,仍然是明王朝的隐忧。因此,朱棣决定,要迁都北平。他要大明朝始终对北方蒙元势力保持着一种压迫态势,而要想保持住这样一种态势,仅仅留屯重兵是不够的,必须要把首都迁到北平,以皇帝之尊来压制住蒙元势力。
诚然,朱棣的战略构想有着现实的意义,但操作起来,难度却是不一般的大!
迁都北京的利弊
先不算兴建北京城的花费是多少,单从明朝的防御战略布局的改变一项来分析,就存在诸多困难。
首先,迁都北京,就是把皇帝顶在了风险的第一线。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对鼓舞明朝军民的士气来说是好的,也向世人表明了一种态度。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过去由朱元璋士气耗费巨力兴建起来的五道防线已经全部作废。
其次,北平偏处北方一隅之地,其人口和经济、文化方面根本不足以支撑起一个首都的耗费,这就需要从南方经过长途运输进京,这其中的损耗无疑是惊人的。后期虽然通过海路运输至天津,再从天津转运至北京,但是海洋运输的风险也不小。明朝虽然有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但是那些船都是适合于远洋的尖底海船,不适合近海航行。而近海运输明朝采用的多是平底海船,这就变相的增大了海洋运输的风险。
再次,迁都北京,国都就成为了抵御北方的第一道防线,势必要作为重中之重,这就会破坏过去设立的北方防线的平衡。一旦首都有警,其他各线势必要以首都的安危为重,放弃自己的防线来驰援首都,这就给了北方少数民族势力各个突破北方防线的机会。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局面,就势必要收缩防线。
所以,明朝在迁都北平之后,为了保卫京城,又设立了九边,即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可是,明朝的国力是有限的,为了加大九边的实力,就势必要放弃一些防线。因此,明朝放弃了西北的哈密一线,逐步退回到嘉峪关一线,再退回到河套一线,再退回到晋西北一线。本来明朝迁都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北方,但迁都之后,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为了保卫首都的安全,逐步削减北方第一道防线的实力,这就相当于变相减弱了对北方蒙元残余势力的压力,使得他们重新做大,最终势大反噬,酿成了明朝历史上最为丢人的“土木堡之变”,连明英宗都成为了瓦剌的俘虏。
最后,随着九边的建立,明王朝的势力在东北后退至松花江以南,鸭绿江一线,在辽西放弃了开平一线,原奴儿干都司旧地全部放弃,只保留、辽阳、沈阳、居庸关至山海关一线,同时,为了更加进一步的确保北京的安全,明朝又耗费巨大财力、物力兴建本来已经被废弃的长城。奴儿干都司和开平卫的放弃,给了久居满洲的女真族做大的机会。后世很多令人不堪回首的惨祸都是源于这一国策。
结论
明成祖朱棣自身固然是雄才大略,但是他不能保证其后辈子孙仍然具有这种能力,能够对北方少数民族保有持续性的压迫。一旦生出个把不肖子孙,所谓的“天子守国门”不仅不能作为鼓舞军民的口号,反而成为了军民们的负担。明成祖设置的进攻型战略到了后世子孙手中变成了防御战略,这恐怕是明成祖怎么也想不到的吧!这个策略在设置前期恶果还不明显,可是蒙元势力在经过了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三朝的集聚之后,终于在明英宗正统十四年进行了一次大释放。明军在土木堡惨败,皇帝被俘,二十万精锐损失殆尽,明朝从此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