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系的有很大的关系。
我打不过你,我熬死你。
武则天为什么能当皇帝?不是用她有多厉害?武则天,熬死她两个老公,而自己身强力壮。
周世宗一代雄主本来是可以一统天下的,其少不会宋朝那个样子占各个半那江山,短命死了,让赵家夺了江山,然后连幽云十六州也没弄回来。
若秦始皇多活几年也不会三世而亡。
人的寿命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只要有了寿命,很多事情会等你去干,实在是对手太强大还可以熬死他。
而且人的寿命跟他的经验成正比。人的知识能力其实往往赶不到阅历。
有关系的有很大的关系。
我打不过你,我熬死你。
武则天为什么能当皇帝?不是用她有多厉害?武则天,熬死她两个老公,而自己身强力壮。
周世宗一代雄主本来是可以一统天下的,其少不会宋朝那个样子占各个半那江山,短命死了,让赵家夺了江山,然后连幽云十六州也没弄回来。
若秦始皇多活几年也不会三世而亡。
人的寿命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只要有了寿命,很多事情会等你去干,实在是对手太强大还可以熬死他。
而且人的寿命跟他的经验成正比。人的知识能力其实往往赶不到阅历。
不但有关系,寿命还是最重要的。
秦始皇活了49岁,如果能多活个十年,那就没刘邦什么事儿了。刘邦也就比秦始皇小三岁,一个糟老头子还能打什么天下,还哪来的西汉。项羽或许还有一丝机会。
曹睿活了35岁,要是能多活个一二十年,那就没司马懿什么事儿了,西晋也不知道在哪里。司马懿要是少活个五年,那估计也没有西晋了。可司马懿偏偏就是能活到70多。那时候能活过他的真没几个。
周武帝宇文邕也只活了35岁,杨坚还比他大两岁。宇文邕要是能多活个20年,那统一南北的就是北周了,那北周也变成大周了,也没有隋朝什么事儿了。
武则天66岁才称帝,改国号为周,之后还当了15年皇帝。寿命不长还真的是没法做到的。
周世宗柴荣也只活了38岁,文韬武略的,在历史上少有的很完美的君王。他比赵匡胤也就大6岁。柴荣要是能多活二十年,应该也可以实现统一。不仅没有北宋了,幽云十六州或许也能够收回来。
赵匡胤也只活了50岁,赵匡胤毕竟是一路打出来的,相当有能力的,要是多活个十年,或许也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两宋百姓也不至于老是被北方异族给欺负。
朱标也只活了38岁,他要是能多活20年,那就没有燕王朱棣什么事了。朱棣也就只能是个燕王了。
朱祁钰也只活了30岁,他要是身强力壮,能多活一些年,也没人敢发动夺门之变,江山也不会被朱祁镇再抢回去,于谦也不用死。
多尔衮也只活了38岁,要是他能够多活20年,或许也是要篡位的,大清天下可能要从他这里传下去。
寿命是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诸葛亮啥都不缺,就是缺寿。寿命对我们普通人也重要。我们平时也应该勤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有命就有希望,才能够改变命运,实现理想。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当珍惜这仅有的生命。人生除死无大事,人活着才有希望。不能因为看不到希望,就萌生死意。难道这世上还有比死更可怕的事吗?要是连死都不怕,那还怕什么?既然什么都不怕,还会怕人生没有希望吗?在世为人,都要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并且好好的活着。笑口常开,好彩自然来,没事上网刷刷头条,多笑一笑。头条包治百病,区区抑郁症也不在话下。
就是这样。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堪称大统一王朝的有9个半,分别是秦朝、西汉、东汉、西晋、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那半个是北宋。
北宋之所以称为半个大统一王朝,主要还是因为被称为中原传统区域的“燕云十六州”等地没有完成统一,北方的辽国始终和北宋相抗衡,并且结成了兄弟之国,况且,西北地区还建立西夏王朝。(油腻中年男是大统一王朝皇帝的主力军)
九个半大统一王朝之中,完成统一全国大业的皇帝有时候并不是一个皇帝,而是多个皇帝,我们只探讨统一时的皇帝的年龄。
1、秦朝——秦始皇(39岁)。
秦始皇十三岁登基,掌权之后,开始统一六国。时间为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历时9年,此时秦始皇已经39岁了。
2、西汉——刘邦(55岁或46岁)。
公元前209年10月,刘邦率众反秦朝,到公元前202年即位,历时7年。刘邦的年龄在历史上有争议,一说他起义时48岁,一说39岁。到统一时他要么55岁,要么46岁。
3、东汉——刘秀(42岁)。
刘秀建立东汉是在公元25年,时年30岁,但是经过12年的征战才统一全国,这时他已经42岁了。
4、西晋——司马炎(43岁)。
司马炎建立晋朝之时只有29岁,但是经过14年才消灭东吴,完成统一,时年43岁。
5、隋朝——杨坚(48岁)。
外戚杨坚篡权建立隋朝,隋文帝杨坚当时只有40岁,经历9年,征服南陈,统一全国,他已经48岁了。
6、唐朝——李渊(58岁)。
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历时6年于624年统一全国,此时李渊已经58岁了。
7、元朝——忽必烈(64岁)。
忽必烈于1260年登基,历时19年才消灭南宋,统一全国,忽必烈已经64岁了。(忽必烈像,完成大统一最老的皇帝)
8、明朝——朱元璋(40岁)。
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大明,此时也基本统一了全国,他40岁了。
9、清朝——顺治、康熙皇帝。
清军入关是经历了两位皇帝才完成统一,分别是顺治、康熙两位皇帝。康熙1661年即位,1684年收复台湾,基本完成统一,此时康熙皇帝已经30岁了。到雍正帝时期,清才完全掌控新疆等地。(康熙皇帝像,最年轻的大统一王朝皇帝)
10、北宋——赵匡胤(49岁)。
赵匡胤960年登基,975年平定南唐,历时15年还没有完成统一,尚有北汉、燕云十六州没有统一。976年,赵匡胤就无缘无故的挂了,时年49岁。
除去清朝历经二位皇帝才完成统一,其他统一的皇帝清一色的中老年人。
为何大统一王朝统一的皇帝几乎清一色中老年大叔?
按照大统一之后王朝的存续时间来算,秦朝13年,西汉210年,东汉183年,西晋37年,隋朝30年、唐朝283年,元朝89年,明朝276年,清朝238年,合计1359年。
统一全国并不是简单的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就开国皇帝来讲他除了施政之外必须有一支高效的管理队伍,这支队伍绝对忠心于他,此外还要有大量忠心的军队;同时皇帝还要有纵横捭阖的政治手段;一个皇帝如果如果需要完成统一大业还需要绝佳的时机,缺一不可。
高效、忠心的政治军事管理队伍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组建成功的,他需要时间于自己的队伍磨合。在这个磨合之时同时培养自己的政治军事才能,这也需要时间。
纵观这些完成大统一王朝皇帝,他们大都在30-40岁左右开始统一全国的大业,完成时自然都成了中老年的大叔了。
如果活的寿命不够长,极有可能被其他人取代。最典型的实例就是周世宗柴荣,雄才大略的他39岁去世,被自己认为最衷心的部下赵匡胤越俎代庖了。又再如司马懿活的足够长,熬死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奠定了西晋的基础。
此外,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些大统一王朝,还有祖辈积攒的政治军事能量的延续。如秦始皇、汉光武帝刘秀、晋武帝司马炎、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元世祖忽必烈、顺治帝和康熙帝的接力等,看似某个皇帝完成了大统一,其实并不完全是那个皇帝的功劳。
生命=希望,一个有作为、有能力的人如果拥有较长的生命,他会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放在皇帝身上也一样适用,如果英年早逝、天不假年,再有能力的皇帝也无法统一天下。我们可以在历史中的宋武帝刘裕、北周武帝宇文邕、后周世宗柴荣身上就可以得出结论:
1、宋武帝刘裕,南北朝时期江南王朝多次北伐,属刘裕最为成功,他灭了南燕,灭了后秦,北凉称臣,却因为政局变动回师,等自己做了皇帝后,国力还没有积攒好就去世了,如果刘裕再多活些年头,凭他的文韬武略,统一天下是有极大可能得。
2、北周武帝宇文邕,在位期间推行府兵制和均田制,使得国泰民安,国家实力大增,34岁灭了 北齐,统一了北方,却在同年去世,如果他再活几年,就他的能力,灭掉南陈实现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3、后周世宗柴荣,被称为五代第一英主,在位对军事、经济、政治都有很大的建树,高平之战胜了北汉和契丹联军,南边把南唐打退到长江一线,西边攻占蜀国四州之地,将国家发展和统一的规划弄的很明确,但是就在即将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时去世。如果柴荣未死,统一天下必定成功。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皇帝的寿命和统一天下有直接的关系。若无年华,何来功业。
谢邀!事实上,皇帝一统天下和寿命还真有些关系。因为,确实有些文韬武略的皇帝,本来是很有机会统一天下的,只可惜天不假年,带着遗憾离世。下面小编就来举几个例子:
作为南朝的开创者,宋武帝刘裕亦可谓是一代英主。他出身贫寒,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东晋末年最杰出的军事统帅。
刘裕戎马一生,对内匡扶晋室,平定内乱;对外率军北伐,先后消灭南燕、后秦等国,降服仇池,大破北魏,一举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还一度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应该说,刘裕北伐已经无限接近成功,收复了中原的大部分地区。
然而,之后刘裕却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将精力集中在夺权上面。凭借着北伐的巨大军功,刘裕之声望如日中天,并得以总揽东晋军政大权,官拜相国、扬州牧,进封宋王。
公元420年,刘裕废晋自立,建立刘宋王朝。刘裕即位后,励精图治,政治上选贤与能,重用寒士,打破士族豪门对权力的垄断;经济上轻摇赋税,废除苛法,促进社会民生的恢复。短短几年时间,刘宋王朝吏治清明,社会稳定,国力渐增。
其实,刘裕并没有放弃北定中原这一伟大事业。等到新朝局势稳定后,刘裕便准备再次北伐北魏。只可惜天不假年,就在刘裕准备亲征之时,自己却病倒了,不久便驾鹤西去,在位仅三年不到。而倘若上天在给刘裕十年八年的时间,相信收复中原,还都两京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2.北朝英主——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是北朝最为杰出的皇帝之一,他少年即位,却要面对北周内忧外患的困境。但他却能凭借自己的智谋与果断,对内成功翦出了拥立自己即位的权臣宇文护。要知道,这位宇文护可是实现“皇帝三杀”的超级权臣。
在稳定政权后,宇文邕便开始着手整顿军政。他在经济上推行均田制,军事上推行府兵制,使得北周国力军力大振。此后,宇文邕东征北齐、北拒突厥。此时的北周已逐渐具备一统天下的能力。
可惜,宇文邕却英年早逝,病死在讨伐突厥的路上,年仅36岁。宇文邕虽然没有完成对天下的统一,但他却为隋朝打下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倘若上天再给他点时间,那么结束南北朝时代的人将不会是杨坚,而会是这位北朝英主宇文邕!
3.五代雄主——后周世宗柴荣;
柴荣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堪称完美的明君,而耐人寻味的是,他的人生轨迹与北周武帝宇文邕颇为相似,同样是即位之初就不得不面临内忧外患的困难局面,也同样能快速的扭转困境,实现大治。
柴荣刚即位便御驾亲征,在高平之战中一举击败辽国和北汉的联军,从而成功的巩固了自己的政权,树立了自己的威望。
柴荣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整顿军政,短短几年便使后周国力大增。之后,柴荣开始对外南征北战,先是西败后蜀,夺秦、凤、成、阶四州;继而又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后来又北破辽国,连克北方三关三州。此时,后周一统天下的态势已越发明显。
而柴荣也确实有一统天下的远大志向,他还给自己定下了明确的目标,即“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只可惜,上天却没给他三十年,甚至连十年都没有,只给了他短短六年的时间。柴荣病逝时,年仅39岁。倘若上天再给他四年的时间,至少让他实现第一个“十年规划”,那么柴荣也将会是一位统一天下的伟大皇帝!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有关系的。
所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后周世宗柴荣,内治外防,井井有条,眼看南北统一在望,不料英年早逝,继承人年幼,留下“孤儿寡母”让赵匡胤黄袍加身,拣了好大一个便宜。
这是寿命短,事业未竟,皇图霸业落空的例子。
再看寿命长,熬得控制权的另一例子。
当然司马懿最适合拿来说一说。
他活到七十多岁,这在古代绝对是高寿。
他熬死三国系列英豪,熬死曹魏三代主子,终于子孙成材,羽翼渐丰。终于让他等到三国渐归曹魏而曹氏渐弱之际,一举发动高平陵兵变,成为事实上的掌门人。
而反观司马懿曾经的主子曹叡,倘若明帝活得久一点,恐怕三国一统之后的皇帝轮不到司马家。
所以有时候,活得久一点,真会变成人生赢家。
有。
历朝历代,开国皇帝的寿命总体来说普遍较长,而越到朝代末期,皇帝平均寿命则有明显下降。
而朝代初期统一天下的帝王普遍寿命较长,则说明了两者之间确实是有所联系的。打下江山是需要时间的,逐鹿中原的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时间的累积,攻城略地、上马御敌等等......如果英年早逝,不幸发生意外,或者染疾而死,那么打天下的这个过程是无法完成的。
纵观古代历朝历代帝王寿命长短,不难发现,往往处于朝代初期的开国皇帝与处于朝代盛世的皇帝寿命总体较长,而处于朝代末期与乱世的皇帝平均寿命则较短。
比如汉武帝,享年达七十岁,又或者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享年七十八岁。又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享年七十一岁,明成祖朱棣,享年六十五岁。
可以看出,这些处于朝代初期或者历经盛世的皇帝寿命普遍是较长的。而经逢朝代末期与乱世的皇帝寿命又如何呢?
以唐朝为例,不难发现,寿命最长的皇帝依次分别是武则天、李隆基、李渊。
武周时期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亦处于朝代上升时期,而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达到了唐王朝顶峰,而李渊,严格意义上来说他才是唐朝开国皇帝。
还是上文提到过的那个观点,这三位皇帝都处于开国时期,以及朝代盛世。
而唐王朝爆发安史之乱后,皇帝平均寿命则明显下降,内乱前的唐朝皇帝平均寿命为六十三岁,而内之乱后的唐朝皇帝平均寿命锐减至三十多岁。
由此我们可以确切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朝代内部的稳定与繁荣是对皇帝寿命有极大影响的。而朝代开国时期,往往天下初定,利益阶层重新划分,内政稳定,国家处于一个休养生息的状态。加上开国皇帝往往都是英烈之主,长期的开疆拓土练了个硬朗的身子骨,这是后期处于宫廷生活蜜饯之中成长的皇帝无法相比的。
而处于盛世的皇帝,则避免了意外死亡,皇帝也会意外死亡吗?答案是肯定的。比如外戚当道,权臣作乱,宦官专权,外族入侵等等等等。
而皇帝非正常死亡,往往处于乱世时期,当外族入侵虎视眈眈,皇帝位子坐不稳不说,内部政局也会极其混乱,这就导致了很多皇帝要么亡于外戚宦官、要么疲于操劳,平均寿命自然会减少很多。
中国古代历史上大致出过600多个皇帝,其中约有44%的人死于非命。(不同的统计方式导致数据会有所偏差,但相同点是非正常死亡的几率都极高)
而这些死于非命的帝王,基本上都恰逢乱世或者朝代末期。而那些一统天下的皇帝,天下承平,独揽大权,自然不会发生这些意外。
如果寿命短?活的到一统天下?
毋庸置疑,当然有关系!
每一个开国皇帝,都是精力旺盛,能力超群,寿命较高的人。
试问一下,一个短命的人,怎么可能在的乱世之中取得一番事业呢?可能还没有开始,或者进行到一半,自个先挂了,谈什么开国大业?
比如明朝下开国皇帝朱元璋。
这个哥们从一个乞丐,一步一步走向了皇帝的宝座,从古至今只此一人。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这里边的心酸谁能明白呢?也只有老朱一人懂了。
但是老朱没有想到,更心酸的事情还在后边,因为他是老朱家最长寿的皇帝了,后边的儿孙们没有一个活到他的年纪。
不知道是老朱留下的基因不好,还是因为老朱杀戮太多,报应到了自己后辈的身上。
也有可能,是朱棣的篡位,改变了基因,所以导致明朝的皇帝大多都是短命。
从秦始皇算来,一直到努尔哈赤,没有哪个开国皇帝太短命。
最起码,在他死之前,也完成了重任,给后代留下了一个国家的传承。
所以,伟业的成就,跟寿命有着很大的关系。
何止有关系,简直太有关系了,呵呵呵。
看我的旧文。
短命的皇帝,短命的王朝
一个人的寿命虽然长短不同,但终归有尽头,就算是皇帝万岁爷也不例外。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死就死了,最多开个追悼会,亲朋好友来吊唁一番,假模假式的哭几鼻子,喝一桌解晦酒,完事。
陶渊明《拟挽歌辞三首》写得好: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王朝来说,最高领导人去世那将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处理不好,甚至会引发争夺皇位的流血事件,人头滚滚,甚至灭族亡国,改朝换代。
中国历史上就有几个因为皇帝短命而导致改朝换代的事件。
曹魏。
东汉末年分三国,曹操挥鞭跨黄河。
一统中原定基业,壮志难酬可奈何。
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享年66岁。
曹操去世后,世子曹丕迫使汉献帝退位禅让,建立曹魏,年号黄初,定都洛阳。
226年,魏文帝曹丕病危,立平原王曹叡为太子,召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辅佐嗣主。次日,曹丕崩于嘉福殿,终年40岁,比曹操少活了26年。
曹丕算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
他文武双全,个人的综合素质极高。在曹操的教导下,曹丕兄弟几个从小读书习武,成为一代人杰。
在中国文学史上,曹丕和曹操、曹植并称“三曹”。
他的《典论?论文》开创了文学批评的风气,为中国文学批评之祖。
他的《燕歌行》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此对后世七言诗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鉴于东汉宦官和外戚轮流专权,搞得朝政乌烟瘴气,曹丕吸取教训,下令限制宦官、外戚权力,颁令“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这项举措保证了曹魏始终没有宦官、外戚干政而造成政治危机。
在经济方面,曹丕继续发展屯田制,与民休养,恢复社会生产,施行谷帛易市,稳定社会秩序。到了曹丕末年,曹魏国库充实,累积巨万,使北方地区重现安定繁荣局面。
曹丕在位后,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臧霸、孙观等割据势力,彻底统一了北方。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派人招降蜀汉宜都太守孟达,败刘备义子刘封,收复上庸三郡。
曹丕在位期间,还多次派兵击败鲜卑和西羌,派人在西域建立长史府,恢复中原王朝在西域的统治。
虽然曹丕征伐吴国都以失败告终,但魏强吴弱的格局已经形成,为以后的西晋灭吴奠定了基础。
曹丕死后,太子曹睿登基,是为魏明帝。
魏明帝曹睿也是一代明君,他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颇有建树。
军事方面,曹睿派曹真、司马懿等人击退吴、蜀的多次侵扰,平定鲜卑,攻灭辽东公孙渊。
文治方面,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
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35岁。
曹丕只活了40岁,而他的儿子魏明帝曹叡更不如他,只活了35岁。
曹家的人一代比一代短命,这种寿命在古代也属于短命。
试想,如果曹丕也跟曹操一样,活到60多岁,他的儿子曹睿也同样能活到60多岁。凭借他们的政治才能,必定能培养一大批忠于曹家的文臣武将,压制权臣比如司马懿,令司马家忠心耿耿不敢妄动。
正是因为曹丕和曹睿的短命,以及托孤大臣尤其是曹爽这个酒囊饭袋,才让司马家钻了空子。
司马懿熬死了曹操,熬死了曹丕,熬死了曹睿,熬死了曹家三代,最终等到曹皇帝年幼登基,大权旁落,而司马家羽翼丰满,独揽大权,最终吞并三国,建立了西晋。
而西晋建立后,由于统治阶级腐化堕落,仅仅维持了二十多年的太康之治后便爆发了八王之乱,后来又是五胡乱华,中华大地陷入了数百年的战乱浩劫之中……
所以说,对一个帝王来说,他的寿命不仅关系着国运,更关系着民族几百年的命运。
除了曹魏之外,还有两个王朝,也因为皇帝的短命而导致被权臣篡位,而族人也身死国灭。
北周武帝宇文邕
北周武帝宇文邕,少年登基,隐忍待机,杀死权臣宇文护,得以亲政。
宇文邕是南北朝两百多年的乱世中少数称得上有作为的君主。他生活俭朴,关心民间疾苦。据史书记载,他“身布袍,寝布被……后宫不过十余人。”
针对当时佛教泛滥的情况,他大举灭佛,没收寺院财产,充实国库,强迫僧尼还俗,增加社会劳动力。北周一片蒸蒸日上的景象。
他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定,国势强盛,相反北周的敌国北齐则君昏臣佞,屠戮功臣,导致上下离心。
建德四年(575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出兵大举进攻腐朽的北齐,并于建德六年(577年)摧枯拉朽般攻灭北齐,统一北方。
正当宇文邕雄心勃勃,想要率领大军亲征北周的劲敌突厥时,忽然暴病身亡,年仅36岁。
他的太子宇文赟登基,是为北周宣帝。宇文赟沉迷酒色,纵欲无度,一年后病死,时年22岁。
大成元年(579年),北周宣帝宇文赟之子、7岁的宇文阐继位,即北周静帝,随国公杨坚为辅政大臣。
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强迫北周静帝宇文阐禅让帝位,建立隋朝。宇文阐同年被害,终年9岁。
北周武帝宇文邕以36岁的壮年时期抱病而亡,结果导致他生前一直想要废黜的太子宇文赟即位。而宇文赟仅在位一年就纵欲无度而亡。他的儿子宇文阐才九岁,这就给了权臣篡位之机。
试想,如果宇文邕能够活到五六十岁,以他的雄才大略,恐怕北击突厥,南灭陈朝,统一天下,再创盛世也是不可能的。那样一来,恐怕就没有隋唐什么事了
唐朝令狐德棻在《周书》评价宇文邕:
“帝沉毅有智谋。初以晋公护专权,常自晦迹,人莫测其深浅。及诛护之后,始亲万机。克己励精,听览不怠。用法严整,多所罪杀。号令恳恻,唯属意于政。群下畏服,莫不肃然。性既明察,少于恩惠。凡布怀立行,皆欲逾越古人。身衣布袍,寝布被,无金宝之饰,诸宫殿华绮者,皆撤毁之,改为土阶数尺,不施栌栱。其雕文刻镂,锦绣纂组,一皆禁断。后宫嫔御,不过十余人。劳谦接下,自强不息。以海内未康,锐情教习。至于校兵阅武,步行山谷,履涉勤苦,皆人所不堪。平齐之役,见军士有跣行者,帝亲脱靴以赐之。每宴会将士,必自执杯劝酒,或手付赐物。至于征伐之处,躬在行阵。性又果决,能断大事。故能得士卒死力,以弱制强。破齐之后,遂欲穷兵极武,平突厥,定江南,一二年间,必使天下一统,此其志也。”
后周世宗柴荣。
显德元年(954年),后周太祖郭威驾崩,柴荣登基为帝,是为后周世宗。
《旧五代史》称:“世宗顷在仄微,尤务韬晦……不日破高平之阵,逾年复秦、凤之封,江北、燕南,取之如拾芥,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而降年不永,美志不就,悲夫!”
柴荣发下宏愿,要“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对内整军练卒、裁汰冗弱、减少赋税,修订制度刑法,大举灭佛,增加国库财富,使得后周政治清明、军力强盛,百姓富庶,国库充实,中原的经济得以复苏。
对外南征北战,西败后蜀,收取秦、凤、成、阶四州;南摧南唐,尽得江北淮南十四州;北破辽国,连克三关三州 。
显德六年(959年),柴荣在准备进攻幽州,进而收复幽云十六州时,突发疾病,抱憾而终,年仅三十九岁,在位仅六年。
柴荣去世后,他的儿子7岁的柴宗训继位,是为后周恭帝。
显德七年(960年),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强迫后周恭帝禅位,后周灭亡,北宋建立。
柴宗训被封为郑王,赐予“丹书铁券”, 郭威、柴荣的宗族被迁往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居住。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柴宗训逝世于房州,时年仅20岁,谥曰“恭皇帝”,归葬于世宗庆陵之侧。
读史至此,不由得让人掩倦长叹。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后周世宗柴荣都是当时乱世中少有的明主,他们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攻伐四方,企图一统天下,开创太平。
只可惜天妒英才,让他们在三四十多岁的壮年时期就抱病而亡,壮志难酬。
临终前,我想他们都会为不能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而发出长长的叹息吧。
这一首歌一定能表达他们当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