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过《大秦帝国》的朋友应该会对里面由李立群老师扮演的魏惠王这个角色记忆犹新,不过《大秦帝国》虽然大体上符合史实,但毕竟是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秦国作为这部作品的主教自带光环,而作为陪衬的魏惠王似乎给我们一种昏庸之感,那么真实的魏惠王是不是这样一个人物呢?

公元前370年魏国第二大国君魏武侯死,其子魏罃继位为魏惠王。魏惠王一共在位五十一年:在前期二十年中他任用白圭、公叔痤先后为相,庞涓为上将军,多次攻伐诸侯。魏惠王继位之时赵、韩两国曾勾结其弟意图颠覆魏罃的君位并瓜分魏国,公元前368年魏惠王对赵、韩两国发动报复性打击:败韩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败赵于怀(今河南武陟西南)。然而这么做其实从长远的战略规划而言是对魏国极其不利的。

魏国地处中原四战之地:东有齐、南有楚、韩、西有秦、北有赵,这意味着魏国可能遭受来自任意方向的进攻,这样的地缘格局其实是对魏国极其不利的。魏国之前的两代国君魏文侯和魏武侯深刻洞悉了魏国的地缘劣势,所以他们一方面在魏国内部推行变法改革、打造精兵强将、强化地方治理,凭借先发优势压服别国;与此同时在外交关系上魏文侯和魏武侯始终坚持和赵、韩组成三晋联盟,这实际上意味着赵、韩两国成为了魏国的地缘屏障和战略纵深,而当魏国对别国采取军事行动时赵、韩则扮演盟友的角色。在这一时期魏国用兵的重点是秦国,这是因为秦在七雄之中国力相对虚弱,容易战胜,而且秦地处战国七雄中最西部的位置,一旦魏国得之,即使魏国原来的土地全部丢失,只要魏国封锁函谷关则东方诸侯再难前进一步;如果魏国得了秦地,而原来的魏地又没有丢失,那将具有更大的优势。

魏惠王上台后为了报复赵、韩干涉魏国内政试图暗杀自己的一箭之仇,改变了魏国两代先君结盟赵、韩,集中全力灭秦的既定国策。这下魏国当真彻底成为四战之地——四周全是敌国。与此同时东面的齐国和西面的秦国几乎同时崛起,魏国霸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魏惠王不得不深思:自己究竟该如何维护已出现中衰迹象的魏国霸权呢?他思考之后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项对策:

迁都:魏国的都城安邑在今天山西夏县西北,距离魏秦前线太过靠近,此时的秦国在经历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君主的奋发努力,尤其是经历商鞅变法之后国力大增。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举可谓一石二鸟:一则避秦之锋芒;二来大梁本得自楚地,迁都于此利于更好地同化此地并进一步扩大魏国在淮、泗流域的影响力,借以抵消齐、楚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

结盟:魏国重新恢复了以秦作为主要对手的既定国策,重新修复和赵、韩的关系,与此同时魏惠王还屡屡和齐威王会盟并相互承认对方的王号,希望以此稳定住东方的齐国,使自己得以腾出手来专心致志应对西部秦国的威胁。

强农:为应对主要对手秦国的巨大威胁以及东部齐国可能的潜在威胁,魏惠王决定加强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采取的具体措施就是在迁都当年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他大力开凿运河、修筑黄河长堤,又开放以前由魏国王室独占的山林川泽——允许百姓进入昔日的王室山泽采药、捕鱼、打猎。

筑边:公元前358年魏惠王使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公元前352年又进一步扩建。魏国大修长城之举其实标志着魏国虽然重新将秦国树立为主要对手,但在面对这个主要对手时所采取的应对之策已由进攻转为防守。

魏惠王为维持魏国霸业所采取的这些战略措施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见到了效果:魏国与赵、韩的关系有所改善。公元前356年鲁、宋、卫、韩四国国君都到大梁来朝见魏惠王,魏国的霸权得以又持续了20多年。不过这已是一种回光返照现象了:魏国不仅在面对新兴的秦、齐、楚时没半点优势,甚至也已无法号令自己的昔日小弟赵国,而仅仅只能臣服韩国以及鲁、宋、卫这样的二流小国。

导致魏惠王时期魏国霸权中衰的原因除了“四战之地”这样先天不利的地缘格局外,魏惠王自己的作死行为也是不容忽视的:丞相公叔痤临终前先他推荐商鞅,可魏惠王无识人之明,导致魏国错失人才,与当时的变法潮流失之交臂。此时东面的齐国任用邹忌为相,实施改革,使齐国"强于诸侯"。然而此时的魏国仍维持着自战国初期以来的霸权,于是齐国和魏国开始分别扮演起了天下霸权的争夺者和维护者的角色。魏国第三大国君魏罃准备以朝见周天子为名,召集许多小国举行会盟,图谋攻秦,然后以秦国之地为根据地争夺天下。当时秦国已是秦孝公和商鞅(当时还叫卫鞅)在主政,他们认为:以秦国之力难以与魏国抗衡,于是打算用尊魏为王的办法来改变魏惠王的意图。公元前三四四年卫鞅去向魏惠王游说,卫鞅指出:魏国的盟国多为小国,不足以王天下。建议魏国除了号令宋、卫、邹、鲁等小国外,北面争取燕国,西面争取秦国,先行称王,然后图谋齐楚,如此可谓名正言顺。魏罃听从了卫鞅的建议:“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后世因此称魏罃为魏惠王。魏惠王称王后召集逢泽之会(逢泽在今河南开封南),由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及秦公子少官来参加会盟。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得罪了齐、楚两个大国,与此同时战国七雄之外的小国也日益意识到魏国的野心,转而纷纷投奔齐国。此后魏国在与齐国的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连续落败,楚国趁机北上攻魏,就连一向备受魏国欺压的秦国也在商鞅变法之后渐渐强大起来并趁魏国在东面败于齐国的机会攻击魏国西部,魏国地处四战之地的地缘劣势暴露无遗。

最佳贡献者
2

魏惠王魏罃是个挺有本事的人,但是魏国地处四战之地,最终在秦齐赵韩的轮番打击下,从一流强国掉到二流国家。

对于魏惠王的早年,一般读者不是太熟悉,我就来详细说说。国家很多,线索很杂,大家耐心看。

1、魏国内战与赵韩的武装干涉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病逝,魏国爆发权力内战。内战双方是公子罃(魏罃)与公子缓(魏缓)两兄弟。在两人打得不可开交时,韩国与赵国突然出兵干涉。公元前369年,韩、赵两军夹击魏罃,双方在浊泽(即涿泽)展开大战,魏军大败。魏罃的主力被韩、赵联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

眼看韩、赵联军就要大获全胜,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发生:韩国与赵国兵团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莫名其妙地撤军了。原因是在如何处置魏国一事上,韩懿侯与赵成侯两人意见不统一,最后不欢而散。

大难不死的魏罃开始转运了,他纠集其党羽,对国内反对派势力发动致命一击,杀死政敌公子缓,武力统一魏国,是为魏惠王。而后,他发动对韩、赵两国的报复战,先是在马陵击败了韩国军队,又在平阳之战中力挫韩、赵联军。

2、秦国的进攻与魏国迁都

三晋分裂为两大阵营,一为魏国,一为赵国与韩国,两方相互攻伐。此时,西方的秦国乘机扩张。公元前364年,秦国兵团在大将章峤的统领下,杀入魏国。在内战中实力大衰的魏国无力凭借一己之力抵挡秦军,魏惠王不得不分别向赵、韩两国求援。为了对付秦国,赵、韩两国出手相救,三晋联军与秦军战于石门。然而,秦国兵团大败三晋联军,斩首六万级。

公元前363年,秦军又一次大举出击,进攻河西。赵国出手相救,与魏国联手挫败秦军。然而,魏惠王不仅没有对赵国感恩戴德,反而发动对赵国的战争,夺取列人、肥邑两地,直逼近邯郸城。

魏惠王的忘恩负义惹怒了赵、韩两国。公元前362年,魏与赵、韩联军战于浍水以北,把韩、赵军队打得丢盔卸甲,大败而逃,赵国将领乐祚被俘。魏军长驱直入,攻取赵国的皮牢。

很显然,魏惠王魏罃并没有充当三晋领袖的资质。当年魏文侯魏斯对待赵、韩两位兄弟,推心置腹,以诚相待,“三晋一家”的信念毫不动摇,这是他取得赫赫武功的根本。如今魏罃把这个根本抛诸脑后,需要的时候利用韩、赵作为抵挡秦国的盾牌,不需要的时候就大打出手。吃了闷亏的韩、赵两国互相通气,既然魏国无情,也休怪我等不义。

在接下来的秦国攻略河西之战中,韩、赵两国拒绝出兵相助,魏军遭到重创,秦军收复繁庞城,在河西争夺战中,已经占据了上风。面对咄咄逼人的秦国,魏国已经没有优势可言了。随后魏罃做出两个重大的决定:第一,在西部边陲修筑长城,以抵御秦军的入侵;第二,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往大梁(今河南开封)。

3、四战之地,打不完的战争

魏国在西线的收缩,令韩国陷入尴尬之境。

没有魏国当挡箭牌后,韩国根本挡不住秦国的进攻。韩昭侯打不赢秦国,便动了魏国的主意。他铤而走险,对魏国中部发动猛攻,夺取屯留、长子、涅等地,几乎把魏国拦腰截断了。

公元前357年,魏国大军反客为主,进攻并包围韩国宅阳(河南郑州北)。孤军奋战的韩国抵挡不住,被迫与魏惠王签订城下之盟,韩昭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只能臣服于魏罃。自此,韩国与魏国的战争告一段落。

三晋中的韩国已经屈服于魏国了,可是赵国仍旧嚣张。赵国发动侵卫战争,接连攻取卫国的漆地与富丘,卫国政府无力承受巨大的压力,向赵国投降。由于卫国是魏国的小喽啰,魏惠王视其为赵国向魏国的挑衅。

魏惠王当即点兵十万,以庞涓为统帅,同时纠集小喽啰宋国、卫国的军队,杀向赵国,长驱直入,包围邯郸城。根据《战国策》的纪载,魏惠王在发动邯郸之战时,魏国总计“带甲三十六万”,兵力可谓雄厚矣。

赵成侯不得不紧急向楚国、齐国求援。

魏、赵之间的战争,很快演变成为一场世界大战。

很快,齐国出兵,以“围魏救赵”之计,孙膑大破魏师于桂陵。不过,此役齐军并没有完胜,魏惠王以大哥的身份指示韩国出兵参战。公元前352年,韩国兵团卷入战争。齐国远征军尽管取得桂陵之役的胜利,但自身的损失也不小,而对新锐的韩国兵团,无法抵挡,在襄陵被韩国军队击退。此役的结果,在《竹书纪年》中有简单记录:“(魏惠)王以韩师败诸侯师于襄陵。”齐国的攻势被遏制住了。

齐魏交兵,秦国再次成为得利者。秦国商鞅率领大军对魏国的西线发起凶悍的进攻,目标是魏国的旧都安邑城。自从魏惠王迁都后,魏国在兵力的配置上是东重西轻,精锐部队全集中于东线,在西线面对秦国人一波接一波的进攻,已是难以抵挡。魏惠王无力派出强有力的部队解安邑之围,在秦人的围困下,这座魏国的旧都终于举白旗投降。

秦国人的黑手伸向河东,魏国在河西的地盘岌岌可危,越发势单力孤。为此,魏国加大了河西的防守力度,扩建长城防线,南起郑县(今陕西华县),越过渭水,沿着洛水东岸修筑长城。

此期(公元前354年到352年)的战事非常复杂,魏国三大战场同时奋战:北线战场以魏国的胜利而告终,攻破赵国首都邯郸城;东线战场齐国桂陵之役中重创魏军,但韩国的参战使魏国稳住了阵脚;西线战场则是魏国的一片溃败,秦国夺少梁、取安邑。

4、改写魏国霸业的两战

公元前344年,魏国与韩国反目成仇,魏惠王出兵攻打韩国,魏韩战争爆发。此时魏国的总兵力已经膨胀到了大约七十万之多。在魏军的步步进逼之下,韩昭侯被迫向齐国求援。

公元前342年,齐国远征军大举出动。这次援韩的战略与上次救赵的战略如出一辙,并不直接救援韩国,而是进攻魏国,兵锋直指大梁城。孙膑又一次光芒四射,在马陵之战中杀死魏军名将庞涓,接着又歼灭魏师主力十万,俘杀统帅太子魏申。这一战,魏国最精锐的部队毁于一旦。

魏国在马陵之战惨败,令秦国又有可乘之机。

商鞅亲率一支远征军,杀入魏国。在这场战争中,商鞅极尽阴谋手段。镇守魏国西疆的公子卬是商鞅的老友故交,商鞅写了一封书信,差人送到魏军兵营,诱骗公子卬前来。公子卬还真信了商鞅的话,动身前往秦国兵营,打算罢兵会盟。谁知到了秦营后,公子卬被生擒。统帅被俘虏,魏国军队群龙无首。商鞅果断地对魏军发动致命一击。这一战,魏国人惨败,伏尸数里,血流成河。

此役对魏国的打击力度,堪比孙膑所指挥的马陵之战。这两大战役,使魏国在东、西两线全部遭到惨败,魏国的霸业就此泡汤。魏国的强盛始于魏文侯,经魏武侯而终结于魏惠王。后世学者雷学淇曾这样评论说:“惠王之败于齐、秦,此盛衰一转关也。”,此后,“齐威奋起于东夏,秦孝起于西陲”,天下重心,由魏国分移到齐国与秦国。

3

魏惠王在很多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表现。

不过,尽管他殚精竭虑,但煌煌大魏的霸业,仍然砸在他手里。

初登王位,运气爆发,渡过危机,却难免国力收损

魏惠王继位之初,弟弟魏缓不服,在韩、赵的支持下来抢王位。

韩赵在浊泽大败魏军后,都提出了“歹毒”的计划。

其中,韩国的想法最为“歹毒”:魏国各立一君,一分为二。如此,魏国将分为两个与宋、卫类似的诸侯,从此不再构成威胁。

不过,魏惠王运气不错:韩赵谈不拢,相继退兵了。

魏惠王把握机会,重整旗鼓,相继击败韩、赵,重新稳定了形势。

不过,秦、齐利用三晋大战之机,对魏发起了进攻。

西面的秦国在少梁大败魏军,攻取庞城,俘虏了公叔座。

东面的齐国攻取了观,并迫使原本顺从魏国的泗上小国朝于齐,已有争霸之像。

魏惠王把握时机,渡过危机,但是,魏的国力、霸业都被削弱了。

励精图治,重振霸业,却疲惫不堪

渡过危机后,魏惠王励精图治,使国力、霸业得以重振。

魏惠王迁都大梁,并兴修水利、开凿运河,并将逢泽“以赐民”,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魏惠王以当年吴起的“武卒制”操练魏军,组建了一支20万人的精锐部队,使魏军力大增。

魏惠王还调整外交策略,与韩、赵会盟,恢复三晋同盟,并在此基础上,压制齐国。同时,在西面,令龙贾修筑长城,对秦暂取守势。

不久,鲁、宋、卫、韩等国朝魏,魏国的霸业得以重振。

不过,魏国的疲态很快就显露出来。

赵虽与魏修好,但仍然要攻打臣服于魏的卫。

为尽霸主的义务,魏赵大战!齐国趁魏军疲劳,“围魏救赵”,重创魏!

接着,秦孝公出兵攻取少梁,甚至一度攻占了魏国的旧都安邑。

维系霸业,魏国已有显露疲态!

霸业鼎盛:“处四战之地”的魏国并非没有机会摆脱不利!

虽疲劳,但魏实力仍然很强。魏惠王并没有放弃对赵的征伐,并同时与齐作战。

第二年,魏国在襄陵击败齐、宋、卫联军,齐国不得不找楚国出面求和。

在齐国求和后,赵国无力抗魏,也只能求和,魏国归还邯郸,威服赵国。

“梁君伐楚胜齐,制韩赵之兵,率十二诸侯以朝天子会孟津”,霸业再兴!

在暂时稳定齐、赵后,魏惠王反击秦国。

魏军围攻定阳,秦孝公不敢战,只好求和。

至此,魏国打服了齐、赵、秦,霸业鼎盛。

魏国“拔邯郸,西围定阳,又从十二诸侯朝天子以西谋秦”。

在与齐、楚博弈的同时,魏国仍然可以拔邯郸、围定阳。

这些说明:尽管魏国处四战之地,但他并非没有机会给赵、秦决定性打击,为自己在西面、北面赢得“几十年的和平”。

事实上,“处四战之地”,而能成就大事者,史不绝书。曹操、朱温,无不如此。

当然,前提是:方向明确、策略正确。

关键时刻,魏惠王误服了一剂“毒药”。

卫(商)鞅出使魏国,给魏惠王下了一剂“甜蜜的毒药”:“先行王服,然后图齐、楚”。

您魏惠王如此牛逼,应该称王!现在,我们秦国彻底服了您了,我们支持您称王,您称王,我跟您一起去干齐、楚!

魏惠王信了卫(商)鞅的鬼话,称王!

344年,魏惠王称王!他以霸主身份召集诸侯会盟(秦国也参加了),并带着诸侯去朝见周天子。

称王已成,霸业鼎盛!

可是,与此同时:“于是齐楚怒,诸侯奔齐”。这种凌驾于其他大国之上的行为,使魏国陷入空前孤立!

韩国不服,魏攻韩;齐国“围魏救韩”,马陵之战,魏军大败!

秦国再次抓紧时机,对河西发起猛攻,两次大败魏军!

魏国霸业,瞬间崩盘。

外交操作非常“风骚”,但魏却再遭重击。

危局之中,魏惠王再次在外交上做出了一波风骚的操作。

魏惠王吃了称王的亏,这次,他把毒药转送给了齐国。

魏惠王跟齐国认怂,尊齐为王。作为回报,“徐州相王”,齐魏互认为王。

如此,齐威王拉走了原本属于魏惠王的仇恨。

不久,魏惠王又采取了第二波操作:“阳与齐而阴结于楚”。表面上尊崇齐,暗地里拉拢楚。

不久,楚、鲁联军伐齐,并败齐。紧接着,赵、燕也乘机攻齐。

齐被迫向楚谢罪,与燕赵讲和。

如此,魏国既化解了齐国的威胁,又保住了“王”位。

可是,就在魏惠王把精力投在中原时,西面却遭遇了决定性的重击。

从秦孝公去世的短暂混乱中走出的秦国,再次发起了猛攻!

仅仅3年,秦国3次破魏。魏国丢掉了整个河西、上郡!

秦国获得了西河天线,控大河只险,已经完全压制住了魏国!

现在,魏惠王恐怕没有资格考虑争霸问题了,魏国连自保都成问题了!

此后,魏惠王又先后用公孙衍、张仪,在合纵与连横之间风骚跑位。

可是,这些都只不过在“朝秦暮楚”之间徘徊,魏国,已经不再是历史的主角了!

回顾了魏惠王霸业的历史,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他“虽然不错”,但是仍然带领魏国走向衰落的原因。

“有术无道”的外交:有纵横之术,但外交思想已过时

作为“处四战之地”的诸侯,魏国要保持强大,外交问题格外重要。

魏惠王在“术”上,作得不错。

早期,他威服三晋,东压齐,西制秦,已经“以图秦”。

在遭遇重挫后,他又算计齐国,稳定中原形势,是《战国策》中记载的经典外交战例。

可是,魏惠王仍然停留在春秋时期的”争霸思想“,他孜孜追求的,是已经过时的“霸业”。

霸业,意味着秩序。

任何时代,只有小国才依赖秩序,企图靠所谓秩序求生存。

春秋时,天下诸侯众多,各大国之间夹着一群小国。

所以,天下的游戏规则是:大国以争霸获得对一众小国的领导权,压制其他大国,限制其扩张行为;同时,霸主自己以“裁判员”的角色兼并小国扩大势力。

战国时,小国已大部被兼并,各大国疆土直接相连。

这种情况下,彼此之间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哪有什么“霸业”可依靠呢?

因为赵国不给面子,攻魏国的附属国卫,魏国出兵攻赵;因韩国不给面子,不参加会盟,魏国出兵攻韩。

结果,“围魏救赵”、“围魏救韩”,魏国连遭齐国强击。

魏国会诸侯围定阳,有图秦之心,却因秦尊其为王而掉头“以图齐楚”。

结果,在三大国轮番打击下,霸业中落!

魏惠王,正是被霸业所累!

反观秦国。卫(商)鞅早就提出:非秦并魏,即魏并韩。秦国早已认识到大国之间你死我活的关系。

因此,秦国“战胜必攻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攻取魏国近半土地!

人才:有求贤之心,却无“若渴”之情

魏惠王有一定的识人之能。

庞涓、龙贾,都是魏惠王选拔出来的将领;魏惠王对淳于髡认错的故事更是古代君王虚心拉人才的经典。

可是,魏惠王求贤不若渴。

在选拔了一批青年将领后,魏惠王似乎不再对人才饥渴。

孙膑、卫鞅,原本都是企图在他手下发光发热的。

这两位,可不是“只会干不会说”的人,他们是《孙膑兵法》、《商君书》的作者,理论水平也同样高!

如果魏惠王给予机会,与“面试”机会,以魏惠王识庞涓之能,二人卓越的才能,魏惠王未必不能识别出这样的天才。

可是,尽管有公叔座的推荐,魏惠王仍不与卫鞅一谈;孙膑更是被庞涓迫害,魏惠王仍然不闻不问!

结果···正是孙膑、卫鞅,给了魏国最沉重的打击!

治政:有治理之能,却无深彻之意

魏惠王在发展经济、调理政治上有可圈可点的表现。魏国因此经济得到发展,军力得到增强。

可是,魏惠王却没有从深层次上改善国力。

魏惠王是李悝变法的受益者。李悝变法,尽地教之利,使魏实力冠绝诸侯。

可是,此时,列国已经开始第二轮变法。

秦、齐在第二轮变法中,打击豪强、公族,加强中央集权;严明赏罚,使国家适应战国的环境。

惠施曾建议魏惠王限制公族,加强集权,但魏惠王不采纳。

与此同时,李悝变法是设立的严明法纪,也被魏惠王所“慢”。

难怪卜皮很早就说:“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魏惠王虽有治政之能,但没有跟上时代,没有深度改革!


魏,“处四战之地”,在地缘上比较吃亏。

不过,历史上并非没有“处四战之地”却能脱颖而出者。

与后来的曹操、朱温相比,魏惠王接手的局面比两位创业者要好得多。

但取胜的关键是:正确的策略,高明的领导。

魏惠王有一定的才能。如果在太平盛世,他或许是一位很好的守成之君。

可是,生逢战国,魏惠王不能从根本上调整外交思路、行政方略,不能保持对变革、人才的饥渴态度,又如何能追上历史的浪潮呢?

最终,这位“不错”的君王,被历史的大浪无情地击倒在沙滩上。

4

战国第一霸魏国衰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魏惠王志大才疏,僭越称王。魏惠王本来是一个王族纨绔子弟,在与兄弟争夺君位的过程中快被打败了,结果得到韩赵两国的支持,取得魏国君位。魏惠王认为他是天命所归,于是很快僭越称王,把魏国的国格由侯爵提升为王爵!王国是天子之国,只有周王室的天子才是王,魏国僭越称王,吸引了齐国的注意力,齐国要打败魏国称霸。

其二、魏惠王敬贤不识才,流失了许多乾坤大才。魏惠王喜欢跟孟子聊天,十分的敬重读书人,但是他错失了孙膑、卫鞅、张仪。孙膑被庞涓迫害,他知而不阻止;卫鞅在他眼中只是一个中庶子,不足以委以国政;张仪在他眼中只是能言善辩的辩士,但没有孟子那么讨人喜欢。三个乾坤大才都被魏惠王当烂鞋子扔了,结果三人打掉了魏国的霸权。

其三、魏惠王放弃秦国,围攻韩赵而败于齐国。秦魏因为河西之地而成百年世仇,魏国强大之时完全有实力灭秦,但是魏惠王认为秦国穷弱,占领了还得倒贴治理,他想统一三晋再灭齐,进而统一华夏。魏国进攻赵国,齐国救援赵国,在桂陵之战中打败魏国,生擒庞涓;魏国又进攻韩国,齐国救援韩国,在马陵之战中消灭魏国主力,庞涓战死!魏国霸权开始跌落,秦国大良造卫鞅趁魏国主力被齐军消灭,发动河西之战,彻底歼灭魏国河西军和最后一支魏武卒,逼迫魏国割地求和,又迁都大梁,魏国开始衰败!

5

战国时期,群雄纷起。他们彼此征伐,互相厮杀了200年。在漫长的割据混战中,各国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在政治上具有战略眼光,在军事上能够运筹帷幄,在外交上纵横捭阖的优秀人才。大争之世,争于实力,而实力却来自人才对国家的改造。所以,对于这种滚滚的人才洪流,诸侯国君们都争相聘请。于是,便出现了韩非子所说的“臣卖智谋,王卖官爵”的情况。但是对人才的利用是个自古以来的难题,若用的好,则可以富国强兵,称雄天下;若用的不好,便会招致身死国衰的下场。这方面魏国是个突出的例子,可以说,魏国因人才而强盛,亦因人才流失而灭亡。

魏国是战国初期的强国,当时其国内国内人才济济。赵魏韩三家分晋后,公元前403年,魏文侯继位。魏文侯是位贤明的君王。对内,他任用李悝,西门豹等人,修明内政;对外,他任用名将乐羊、吴起,尤其是在战略战术造诣极深的吴起。终吴起在魏时期,吴起率魏军与诸侯大战七十六次,全胜竟高达六十四次。于是,吴国向西攻占了秦国河西国土,使魏国拓地千里,其国土增加了近一倍。向东,吴起打败了齐赵联军。可惜,等到魏文侯死后,吴起便受到了政敌的排挤和后任君主魏武侯的猜忌,最终被迫逃往楚国。伴随着吴起的离开,魏武侯不但摒弃了魏文侯在位时的对外政策,还相继与赵、韩、齐、秦结怨。到了此时,魏武侯不过是依靠魏文侯时代打下的牢固基础而逞威一时罢了。

吴起被逼走后,当时魏国还有位年轻的奇才公孙鞅。此时魏国君主为魏惠王,其宰相便是逼走吴起的公叔痤。当时公叔痤病重不治,他知道公孙鞅才能突出而竭力向魏王推荐,并建议魏惠王若不任用,那么就将其杀掉。然而魏惠王却以为公叔痤年老昏聩而不听,后来便听任公孙鞅逃往秦国。不久后,公孙鞅主持秦政进行变法,并替秦国训练了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因为魏国此时先后与列国交恶而发动了马陵、桂陵之战,却惨遭败绩。公孙鞅瞄准时机,趁虚偷袭魏国驻守在河西的军队,迫使魏国与秦国议和并顺利夺取了魏国黄河西岸的国土。此后,由于秦国的逼迫,魏国不得已从山西安邑迁往河南大梁,魏国从此一蹶不振。到此,自魏文侯时代开创的霸业,遂告终结。

魏惠王时代,庞涓作为鬼谷子的门生得到了魏王的赏识而主持魏国军政。为了兑现当初下山的诺言,庞涓找来了同窗好友齐国人孙膑。但是屡次论兵之后,庞涓却自感不如孙膑,为防止孙膑危及自己的地位权势,庞涓便设计陷害孙膑。孙膑被迫逃脱后,后来作为齐国的军师参与了齐魏争霸战,并击败庞涓于桂陵,随后又在马陵战役中大败魏军,杀死庞涓。作为魏国霸权衰落的分水岭,魏国国势从此衰退。

张禄本是魏国人,只是因为杰出的外交才能而引起了他的上级猜忌。于是,其上司便诬告张禄卖国而将其收押。一番严加拷打后,装死的张禄靠贿赂看守者而逃出生天。当张禄逃往秦国后,他改名为蔡睢,并担任秦国宰相。针对秦国当时的战略错误,他提出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主张集中兵力攻打周围国家,避免千里奔袭劳师无功的错误战略。之后,秦国在此战略的指导下,把战争矛盾首先对准韩魏进行蚕食,魏国进一步受到秦国的压迫而江河日下。

这时已经到了战国末期,秦国统一已是大势所趋。因为秦国频繁地施展远交近攻,首先遭受打击的韩魏两国不仅内政混乱,而且军力疲弱,民心动荡。秦国瞅准实际,又一次发兵攻魏。在这种情况下,无奈的魏王只好启用名将信陵君。信陵君颇通兵法,且在诸侯中很有威望,曾在邯郸之战中大败秦军,并率联军攻到了秦国的函谷关。因为信陵君在各国中享有威名,所以当他执掌军政之后,各国纷纷出兵相救,并又一次挫败了秦国东出。但是,随着信陵君的威望日隆,魏国便深感其功高震主。于是,引起魏王猜忌的信陵君很快便被剥夺了军权。忧愁郁闷之下,信陵君开始放纵自己,并在不久后去世了。从此,魏国对秦国再无还手之力,直至亡国。


魏文侯以得人才而兴盛,魏武侯与魏惠王以失去吴起、商鞅而衰败。在这短短的几代人手里,魏国有极其优异的人才,而不能任用,却屡蹈覆辙,并先后抛弃了这五位威震四方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终于导致了国家的败亡。当然,魏国败亡不仅在人才这一方面,其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与毫无目的的扩张方向亦是魏国败亡的主因之一

6

用一句话来讲,魏国的成败皆在于用人。

我们先来一起看看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三代君主的用人策略,以及由此产生的实际效果。

亲士急贤——魏文侯时期的强盛

魏文侯大批起用当时出身卑微而具有真才实学的新兴名士,此所谓“亲士急贤”。文侯之世,魏国群星璀璨,文武济济,仅见诸史书的才士便有:

  • 政治大才:李悝、乐羊、吴起、西门豹、赵仓唐。

  • 儒家名士: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

  • 故旧能臣:翟璜、魏成子等。

至少,魏国初期一举拥有了李悝、乐羊、吴起、西门豹这四个大政治家,实在是天下奇迹。以至于秦国想攻伐魏国而被人劝阻,理由是:“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

疑忌人才——魏武侯时期渐渐变形

魏文侯开创的生机勃勃的政治传统,到第二代魏武侯时期渐渐变形了。特别是在人才理念上慢慢也出现了问题。见诸史料的主要有两点:

  • 魏武侯暴露出浓厚的贵族骄人心态。据《史记.魏世家》记载,一日,魏击(就是后来的魏武侯)在殷商旧都遇见了魏文侯的老师田子方,魏击退车让路,下车拜见,田子方却没有还礼。于是魏击很不高兴,当即讥讽道:“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字里行间透露的意思就是,瞧你这屌丝样,还敢这么傲慢。暂且不说田子方的清高,值得留意的是,魏击两句讽刺的话流露出的贵族心态——田子方虽贵为魏文侯的老师,依然被魏击看作贫贱者。贫贱者,没有对人骄傲的资格!如此贵族心态,何能做到真正的礼贤下士?

  • 军政大才吴起被排挤。魏武侯即位之后,吴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用。反倒是吴起被人陷害,魏武侯怀疑吴起并且疏远了他,吴起眼看在魏国无法施展才华,便离开了魏国,去了楚国。这是魏国的一个巨大损失。

敬贤不用——魏惠王中后期开始衰落

魏惠王时期,魏国的人才大量流失,从魏国流失的乾坤大才就有四个,商鞅(卫人,魏国小吏)、孙膑(齐人,先入魏任职)、乐毅(魏人,乐羊之后),张仪(魏人)。若再加上此前的吴起,此后的范雎、尉缭子,以及不计其数的后来在秦国与各国任官的各种士子,可以说,魏国是当时天下政治家、学问家以及各种专家的滋生基地。

在所有的流失人才当中,最为令人感慨者,便是商鞅。所以令人感慨主要有三:

  • 商鞅后来的惊世变法改写了战国格局。

  • 商鞅是魏惠王亲自放走的。

  • 魏惠王后来后悔没有杀商鞅。商鞅的志向本来是在魏国施展抱负。魏国的历史遗憾就在于,当商鞅被丞相公叔痤三番几次举荐给魏惠王时,魏惠王非但丝毫没有上心,甚至连杀这个人的兴趣都没有。

麻木若此,岂非天亡其国哉!

从上述的事实来看,魏国从文侯时期的强盛、到武侯时期的变形、再到魏惠王时期的衰落整个发展脉络,与对待人才的态度和对人才的重用力度是有着强烈的正相关关系的。

我们再来说一下魏惠王其人,魏惠王在位51年,前期大约20来年,其时白圭、公叔痤先后为相,庞涓为上将军,率军多次攻伐诸侯,威势极盛,国力军力在战国首屈一指。之后就开始逐步衰弱,魏惠王是需要负起相当大的责任的。

总的来说,魏惠王是一个极具典型的“能才庸君”,极具才华,而又极其昏庸的君主。这种矛盾体往往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破坏性:

  • 聪明机敏,多大言之谈,有显示高贵的特异怪癖。此所谓“志大才疏,多欲寡谋”,与真正智能低下的白痴君主相比,此等庸君具有令人目眩的迷惑性,完全可能被许多人误认为“英主”。

  • 胸襟狭小,任人唯亲与“敬贤不用”并存,外宽内忌。这一特征的内在缺陷,几乎完全被敬贤的外表形式所遮掩,当时当事,寻常人很难觉察。

  • 在位执政期长得令人窒息,一旦将国家带入沼泽,只有眼看着国家渐渐下陷,无人能有回天之力。

在君主终身制时代,这种“长生果”庸主积小错而致大毁的进程,就像慢性疾病一样慢慢吞噬身体,而又不采取任何医疗措施,几乎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庸主若短命,事或可为;庸主若长生不坠,则上天注定这个邦国必然灭亡。

魏国则陷入了这样的困境,魏惠王当政,任何堕落沉沦,都会被披上高贵正当的外衣;任何龌龊之术,都会堂而皇之地大行其道;任何真知灼见,都会被善于揣摩上意的亲信驳斥的体无完肤。总归是,一切事后看去都是极为滑稽的行为,在当时一定都极为雄辩地无可阻挡地发生着,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如此邦国,焉能不衰,焉能不亡!

7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近年来我们总能听到某某国王断送了大好形势,某某皇帝导致了王朝的中衰,更有某某君主直接了亡国灭种云云。

古代虽然是专制集权的社会,但是君主的作用真的有这么巨大吗?

答案是否定的,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政权的盛衰,和其内外环境及周边形势的变化密不可分,国家的兴衰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少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位君王能够左右的。

所以,魏惠文王不是魏国霸权的罪魁祸首,魏国霸权的衰落是个时间问题,只不过恰好和魏惠文王执政周期相吻合。

那么,为什么魏国的衰落不可避免呢?“静Yes”认为有以下原因:

1、魏国地处天下之中,四战之地难有作为

魏国的局面就和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国一样,一旦开战就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而魏国更严重,在它的周边,西有戎秦,东有强齐,南有蛮楚,北有悍赵。

虽然在战国初期,秦国和赵国实力都不是很强,尤其是秦国,在战国前期一直是被魏国打压的角色,但是相比较魏国而言,秦国的地缘可谓得天独厚,除了义渠,秦国已经称霸西戎,在函谷关以西,秦国再也没有对手。

更可怕的是,秦国地势较高,对魏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趋势,这注定了魏国不可能完全搞定秦国,而只能被秦国所征服。

赵国,和魏国一样脱胎于晋国,虽然实力尚弱,但是赵国南北跨度大,从邯郸一直延伸到大同以北的河套地区,并且有云中、太原和邯郸三个政治中心,这种狡兔三窟的设置形式虽然不利于统一协调,但是也保证了赵国不会被一击必杀。长平之战,赵国损失45万人,但是邯郸和云中方向影响不大,这是后来赵国能打赢邯郸之战,猛揍趁火打劫的燕国的原因所在。

齐国,春秋第一霸主,到战国时期,经历了田氏代齐后,虽然实力有所削弱的,但是作为天下最富裕的国家,齐国有足够的实力和魏国形成对峙。

楚国,作为春秋第一个僭越宗法的国家,拥有者超6国面积之和的国土面积,带甲百万,是南中国的霸主,也是魏国的重要威胁。

所以,魏国面临的现状是,攻打其中一方,就可能会受到另一方或几方的攻击,比如庞涓攻击韩国,齐国孙膑从后方奔大梁来了,攻击赵国邯郸,孙膑又从后方奔大梁来了。

因为战国前期各诸侯大国势均力敌,谁也不希望对方过分强大,尤其是魏国,所以,魏国南有作为。

历史上,占据河南的军阀基本没有能够成事的。

而处于自保的需要,魏国需要维持庞大的军队,这是魏国的沉重负担。

即使是名震天下的魏武卒,也不能保证魏国的霸权长盛不衰。

2、人才外流,瘦己肥人

战国前期,为了保证自己在争霸中不落下风,最重要的是不被周边国家吞并,各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变法计划。

在变法的大潮中,魏国无疑是走得最快的,公元前455年,魏文侯在位时期,任用李悝实施变法,变法内容包括:

废除奴隶制世袭制度,选贤任能,发展生产;废除井田制,采取“尽地利之教”政策,鼓励百姓垦荒,废除土地界限,允许土地私有买卖;实行法治,建立魏国法律《法经》,对国家法令、政府职能、官员的升迁奖惩、军功等的奖励,做了最完备的规定;改革军事制度,建立“武卒”制,这就是名震天下的魏武卒。

李悝变法是战国第一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后世的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也受到了李悝变法的影响。

但是,魏国的变法终究没有延续下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魏国内部的守旧势力过于庞大。

其实这个问题在战国七雄中都有出现,不过魏国的情况似乎更严重。要知道,之所以会出现“三家分晋”的局面,就是因为晋国国内的公卿大夫们势力太过庞大,庞大到成了一个个的独立王国,最后直接把晋国肢解了。

而魏国变法,指向的就是这些贵族。

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最要命的还不是贵族对变法的阻挠和反扑,而是在公卿大夫的制度下,社会阶层已经固化,新晋人才不断受到排挤和打压。

作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魏国有着天下最雄厚的人才储备,但是魏国的社会制度容不下这些人才,所以他们只好到别国另谋出路,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鞅到秦国实施变法,帮助秦国迅速强大。

另外,还有孙膑、范睢、吴起、尉缭等,这些人才为敌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了魏国的掘墓人。

所以,魏国的衰落时迟早的事,是必然事件!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枚酷爱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8

三家分晋之后,春秋结束,中国大地迎来了战国时代,而战国时代第一个强盛起来的国家魏国,其强盛的基础主要源于韩赵魏三国在三家分晋的基础上结成联盟。

魏文侯时代,三家结盟,使得魏国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全意地朝西发展,干翻秦国,当时三国的关系其实还是蛮好的。

但是这种局面到了魏惠王时期难以维持下去,三家联盟的破裂。这主要是魏国到了这一时期过于强大而显露出了统一三晋的意图,从而引起韩赵的不安。韩赵与魏国的矛盾,终于因魏武侯去世,公仲缓和魏惠王争夺君位而爆发。

公元前369年,魏惠王即位的时候,韩赵两国趁公仲缓和惠王争位的机会,实行武装干涉,在浊泽大败魏军,围困住了魏惠王。但当时韩赵联军意见不统一,因此韩国退兵,退兵之后只余下赵国,而不是魏王的对手,最终魏惠王打退了赵军,巩固了他的政权。

是故,在魏惠王即位之初,三晋已经交恶,再也没有魏文侯、魏武侯时代那样三家团结在一起,即便不联合作战,攻守同盟,但也不会乘机挑起争端,彼此攻伐。

原先的晋国本身就是一个四战之地,现在分成了三家,而魏国在那个时期的领土又因为分晋时期攻打智氏的缘故,被韩国夹在中间,割裂成了安邑与河内两个板块。

没有了三晋联盟之后,魏国无论从哪个方向发展,都会受到赵、韩之间的严重影响,而这个时期商鞅跑去了秦国,使得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东边的齐国在田氏代齐之后,也显露出强国的样子,魏国的情形越发不妙起来。

三晋联盟的破裂和秦齐的强大,显然就是魏国霸业不稳的先兆。但是魏惠王面对这样的局面,其实也不失为一个有作为的诸侯。鉴于此种情况,他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采取了一系列巩固自己霸业的措施,来改变这种地缘政治不利的局面。

魏惠王把国都从西边的安邑板块迁移到了东部的河内大梁板块,并且用韩赵经过一系列的换地,加强了两个板块之间的联系,同时也避免了之前的统治中心受到韩赵秦三国的威胁;之后,魏惠王度外采取团结韩赵的政策,首先是归还了原先攻占赵国的榆次、阳邑,以求得和赵国和好,同时跟韩昭侯在巫沙会面,用军事压力强迫韩昭侯跟他结盟。

另外魏国开始在新国都大梁以西沿落水建筑长城,这条长城的建设,明显就是用来防备西面的秦国进攻中原的,这说明了这一时期魏惠王的策略是对秦国采取守势。

魏惠王采取的这一系列比较切合时宜的措施,使得魏国扭转了地缘不利的局势,国力大大加强。

于是魏惠王开始了他会盟诸侯,称霸天下的攻略。公元前356年,鲁、宋、卫、韩四国国君去大量朝见魏惠王,似乎,魏惠王继他爷爷老爹之后又成为了诸侯领袖。但是成为这四个比较弱的国家的带头大哥后,魏惠王的对外政策开始放飞自我,时而攻赵、时而攻韩、导致桂陵和马陵之战的两次失败,在这样沉重的打击下,魏国由于损失惨重而国力大大削弱,不仅丧失了中原霸主地位,而且不得不向齐国屈膝,魏惠王只能苦哈哈地去齐国参见齐威王。

除了称霸战略有问题以外,魏惠王人才战略意识也不强,导致了很多人才的外流。虽然富国强兵是地缘政治关系中第一要义,但是富国强兵离不开人才,魏惠王经过十几年的征战,深感人才的匮乏,魏惠王三十三年,他发布了招贤令,于是有了《孟子见梁惠王》的那篇文章。

但实际上,这个时期已经比较晚了,在魏惠王时代,但是有两个对战国时局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就能使我们看出当时魏国的用人政策。他们一个是张仪、另一个就是范雎。

张仪是魏国公族庶支出身,范雎最开始是魏大夫须贾的家臣,可就是因为出身不好的缘故,两个人在魏国都难以受到重用,最终都跑去秦国,流失人才不说,还严重威胁自己。

9

魏惠王与雄才大略根本沾不到一点边,他与其爷爷魏文侯比起来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朕史认为魏惠王不识人才,不辩忠良,在关键时刻就掉链子,他纯粹就是一个糊涂君主。由于在位时间太长,魏国就是毁在了他的手里。

魏国是三家分晋当中最强大的一个诸侯国,战国初期魏文侯魏斯建立魏国以后,任用李愧变法,使魏国率先强大。经过三代的努力,魏国已经成为战国首个霸主。魏文侯死后,儿子魏武侯继位,想任用吴起做大将,结果遭到宰相公叔痤的排挤,吴起跑到楚国,从此楚国强大起来,开始逐鹿中原,饮马黄河。所以魏国,人才流失从魏武侯就已经开始,然而到了他儿子魏惠王继位以后,魏国的人才流失情况更加严重。比如我们熟知的商鞅、孙膑、张仪等跑到哪里哪里强大,魏惠王就是不用他们,把人才拱手让给了别人。

商鞅早年在魏国宰相公叔痤手底下做中庶子,公叔痤知道商鞅是个人才,病重时推荐商鞅接替自己的位置。魏惠王认为商鞅地位低,跟他也不熟所以不用他。后来,商鞅去了秦国,被秦孝公所用,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从此逐渐强大。一举收复了河西,逼得魏国迁都大梁。

孙膑就不用说了,此人与魏国大家庞涓是同门,开始庞涓出于纯洁的友谊邀请孙膑到魏国做官,结果发现孙膑太优秀。所以,庞涓也排挤孙膑,孙膑差点被魏惠王杀掉,庞涓假惺惺的求情,孙膑被削掉了两块膝盖骨,才苟且活了下了。后来,孙膑逃到了齐国,在马陵之战不仅仅将庞涓干掉,魏国霸权从此也衰落了,沦为二流国家族,直到灭亡都没有回过神来。

可以说,商鞅和孙膑这一文一武魏惠王都错过了。都是因为,被害,反过来将魏国打残了。他错过了商鞅和孙膑就算了,像张仪和范雎这样的人才他也错过了。除了这些人,连魏国贵族都逃到了秦国。魏国本来是人才发源地,结果成为人才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所以,魏惠王与雄才大略根本沾不上边,他就是一个糊涂蛋。

10

枪打出头鸟

作为春秋战国的分水岭事件——三家分晋,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晋国,其中魏国继承了晋国的核心区域包括都城(如下图),所以魏国一直以晋国正统继承者自居。此后魏国在魏文侯和魏武侯两位明主的打理下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直到公元前370年,魏惠王继位。

看名字就看出来了,爷爷和爸爸都称侯,到了自己这就称了王号。可见其好大喜功。对明朝历史的人知道,当初朱元璋夺天下时,有谋士就建议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毕竟枪打出头鸟嘛。更形象参考还有《三国演义》中袁术称帝和孙坚盗玉玺后的凄惨遭遇。可怜的魏惠王并不知道这个道理。然后就悲剧了。

一把好牌做了嫁衣裳

魏国财力和军事实力都不错,尤其是吴起训练的大名鼎鼎的魏武卒。在人才方面,更是上天垂爱,孙膑和商鞅最开始的主子就是魏惠王。但可悲的是喜欢玩夜明珠的魏惠王看不上这二人!甚至连公叔痤“不用即杀之。”的忠告也给忽略掉了,让商鞅大大方方的去了秦国。然后秦国强大了把魏国一顿虐。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