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最和谐的离职:1.让公司觉得你无价值了;2.让个人感觉对公司损失

最和谐的离职:1.让公司觉得你无价值了;2.让个人感觉对公司损失

2020-09-22 08:01阅读(68)

最和谐的离职:1.让公司觉得你无价值了;2.让个人感觉对公司损失很大,你觉得是哪个呢?:我认为最和谐的离职应该是:彼此成就,互相成全。而且完全没看出来题主

1

我认为最和谐的离职应该是:彼此成就,互相成全。而且完全没看出来题主说的这两种离职有多和谐,反而觉得是在为自己埋雷。

一、让公司觉得你没有价值了

如果公司觉得你一点价值都没有的话,那你离开公司的方式不叫离职,叫辞退。

离职和辞退是两个概念。碰到有人情味的老板,还会念着你曾经为公司奉献过,很委婉地让你离开;碰到不好的老板,直接就叫你走人,一点情面都不给你留。

说句不好听的,自己没有价值从而被公司抛弃,只能怪自己不求上进,和公司没啥关系。没有哪个公司愿意养闲人。

二、个人感觉对公司损失很大

这种情况要么是处于自己愤怒状态下发生的,要么是想要的待遇公司没有给到。

但事实上,这一切不过是自己一时冲动,一气之下选择走人的,或者是自己的想当然。

如果是前者,其实只能说明自己是一个不善克制、不善管理情绪的人;如果是后者,其实公司离开谁都能运转。公司永远都不会找不到替代者。

再说即使你离开这家公司,你也总要到新公司工作吧?万一新公司对你做了背调,你觉得新公司对这两种离职方式会特别赞许?

因此,要想体面地离职,彼此成就,互相成全,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1.知会领导,告知领导你的离职原因,但无论你是由于什么原因离开,都切勿抱怨或让大家知道你的具体动向,尤其不要撕破脸。而且要对领导的栽培和给予的机会表示感激,并祝愿公司和同事越来越好。

2.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按公司离职程序办理好申请、交接等工作。

3.在离职的前几天不要给自己放水,本职工作要做好,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要觉得离职了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了。

此外,假如公司暂时未招到合适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地能帮一把是一把。

4.不要提前和同事说自己离职了,也不要在办理离职的过程中大肆宣扬自己离职了,低调地离开,但在离开那天,可以和同事告别或者对帮助过自己的同事表示感谢。

5.和相处得好的领导或同事保持联系,因为即使离职了也还是要在这个圈里混的,日后保不齐需要用到以前的人脉关系。

离职其实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职责精神和素养,树立好口碑,对自己百利无害。有时候这个世界很小,山水总相逢。

以上。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2

正常的离职流程是提出离职申请 -> 进行工作交接 -> 办理离职手续 -> 结算工资和整理个人物品。

我觉得在「提出离职申请」的流程,你是否有主动权,可以体现和谐度。

让公司觉得你无价值了,是被劝退

公司是一个讲究商业利益的群体,如果你不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赚取利润,那它将不会继续雇佣你。

最有力的案例就是大多公司不招聘35岁以上的员工,或者是逐渐清退35岁以上的老员工

35岁是一道分水岭,大多数超过35岁的员工会出现工作效率低的现象,一方面是不能像年轻的时候做高强度的工作,加班会让身体吃不消;或者是有孩子,需要分散一部分精力放在家庭上;另一方面是学习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变差,甚至有些人一毕业就失去了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每天上班都是在混日子,得过且过,公司宁愿招聘应届生进行技能培训,也不愿意对老员工进行“回炉重造”,毕竟成本太高,有时还不一定重造成功。

那当公司觉得你没价值了,会做些什么?

1. 最常见的做法是频繁调岗。既然觉得你没价值,那哪个岗位有空缺,就通知你去支援,或者哪个岗位最近比较忙,人手不足,就通知你去打打杂,然后你会发现在岗位A做不到一两个月,刚熟悉工作内容,就被通知下周去岗位B支援,又得重头开始适应。

最终你太累了,不单单身体觉得疲惫,精神上也感受到不受重视,没动力,不得不提出离职申请

2. 被通知降薪或者是不涨薪。如果公司觉得你的工作能力比较差,不愿意支付你高薪资,会降低你的薪资,这时你要么被动接受,要么离职。

3. 被裁员。如果公司的经营状况不理想,会缩减开支,首当其冲就是裁掉多余的人力,把无价值的员工裁掉。

所以我觉得被劝退是最不和谐的,不仅你的信心被打击,而且会陷入迷茫。

让公司感觉损失很大,是跳槽

让公司感觉到损失惨重,说明你有很大的价值,失去你,公司可能会失去部分利润,或者暂时找不到人顶替你的工作。

这个时候老板肯定会使出浑身解数来挽留你,承诺给你加薪,升职等等。这也不难理解,对公司有好处,自然会挽留你。

所以我觉得最和谐的离职是面对老板的挽留,你依然坚定地说:“谢谢老板的好意,但是我还是想辞职,谢谢!”

如果老板平时对员工还不错的话,我可能有点于心不忍,但会尽力做好交接工作,减少公司的损失。

如果老板平时刻薄剥削的话,看着他焦虑的表情,我便心安理得离去。

最后让我来选的话,我肯定会选择后者。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你对和谐的离职有何看法?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3

本人近期刚辞职,我觉得我这次离职属于真正的和谐。和题主给的这两个选项都不同。

真正的和谐是理解彼此的选择,并真诚的祝福。

为什么说自己离职的很和谐呢?

本人也属于骨干员工,应届生入职,到离职时做了六年。

我提出离职的时候,直接领导只问了我一句:那你这就是不可挽留?我回答:是。

后来汇报上去的时候,有几个领导都找我只是询问了下,当我说明原因时,大家都说我的选择挺好的,都理解。

究竟为什么离职?

因为我属于个人异地在西安上班,老公孩子都在宝鸡。当宝鸡出现了一个好的工作机会时,我放弃了现在工作,但是也提前通知了公司,做好自己应该做的本职工作,以及交接工作。

我的同事领导对我的情况都比较了解,也比较理解我的选择。

离职的时候,没有任何为难。领导说你要想回来随时回来。你离开对公司来说是巨大的损失,但是对你个人是好的。祝你在新的单位工作顺利,也相信你的能力走哪都能干好。

而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内心也深深的祝福我的原来的公司发展的越来越好。

没有任何狗血剧情,没有任何纠纷。

对,只有对彼此的祝福。这才是最和谐的离职吧。



原公司餐厅前留影。

4

员工打算离职,跟公司提出,公司挽留,挽留不成,同意员工离职,员工做好交接工作。这就已经是最为和谐的离职方式。

一、尽快走流程让员工离职。

尽管很多离职者并不会说明离职的真正原因,毕竟大家都是本着好聚好散的态度。

比方说公司工资低,比方说加班多,或者其他原因。这些客观因素公司本身应该有所察觉,而离职者更不会在离职时提及这些。毕竟自己已经决定离职,说这些也没必要。

员工一旦提离职的时候,有的公司会挽留,有的不会挽留,当然取决于员工个人对公司的价值,以及公司本身的习惯。

但无论是否挽留,一旦员工提出离职的时候,公司都需要同意,而不是卡着不让走。否则,不仅让离职者心寒,也让还留在公司的员工心寒。

而且,即便公司不让离职,但按照劳动法规定,员工提前30天提出书面申请,一样能够离职。

二、做好交接工作。

有些离职者因为对公司不满,所以离职的时候交接工作也不做,结果留下一堆烂摊子。这么一来,当然无法做到和谐离职。

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提出离职之后,公司安排人员对接。如果公司不安排人员对接,那么则将相应的工作资料整理清楚。如果有人对接,那就需要把自己的工作与对接人具体说清楚。这种情况下,对公司来说,员工离职以后,可以立即有别的同事接手工作,对工作也不产生什么影响。

5

最和谐的离职,其实不是以上两种,而是离职了还能达成共赢的合作。

深圳立讯企业董事长王来春以前在富士康工作,当时的她只是一个小小的底层职工,工厂的条件非常艰苦,经常断水断电,晚上经常还要摸黑起来工作,很多工人入职没几天就吓跑了,可是王来春却任劳任怨,从不叫苦叫累,甚至下班了她还会主动留在公司帮忙。

此外,领导层做培训,别人都是左耳进右耳出,王来春却认认真真的记笔记,力求把每个知识点都弄懂,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30岁出头,王来春被提拔上来做管理层。

不久后,王来春出来单干,成立了深圳企业,但不意味着她跟东家的关系破裂了,相反,王来春跟富士康变成了资深合伙人,形成了共赢的合作关系。

也许你会说,这样的关系只是大佬而已,其实,这种情况在身边也不少见,就说我朋友公司的一个厂长吧。

朋友公司是传统工业,主要产品是电机,在当地也是数一数二的规模,这个厂长也是从基层提上来的,深得员工民心,也很受领导重用,他在公司工作了8年。

之后也是从原公司离职,成立了自己的电机公司,不过东家的胸怀很大,他一点也没有因此记恨他什么的,反而把单子交给这个厂长做,互相配合,形成一条成熟的生产链,而这个厂长也很珍惜这种合作关系,一直以高质量,高服务的精神运作产品。

最好的离职是什么?不是你降低自己的形象或者身价,让公司主动不要你,也不是你感觉对不起公司付出的薪水,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离开。

最好的离职是共赢,是双赢,是彼此成就,是有钱大家一起赚。

当然,要做到这般,首先你得有两把刷子,即便离开公司也依然有自己的价值,让人愿意支持你,跟你合作。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呢?

1.人品好

人品是选择合作伙伴的第一个原则,从公司离开之后,如果你人品不好,我想老东家是不会傻到选择把生意交给你。

所以在别人的公司做事,首先人品是最重要的,人品好的人就是知行合一,讲话做事有信用,也就是我们说的一个人最大的能力,就是靠谱。

2.执行力强

一个人是怎么获得别人信任的,就是执行力强。

我在踏入职场以来,接触了形形色色的客户和同事,让我最放心的人就是那种说到做到的人,而不是做事拖拖拉拉,等你找他,他跟你说哦,不好意思,这事我忘了。

试问,这种人以后谁还跟你合作?言必行,行必果,承诺的事情就要去做,不管结果如何,首先你做了,就是承诺了自己的诺言。

3.能力强

不管是王来春还是这位厂长,他们都是能力很强的那种人,但他们并非起点比我们高,其实他们也是草根出身而已。

但为什么他们能够跟普通人拉开那么大的距离呢?能力强并非天赐的礼物,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他们虽然都是从基层做起,但一直勤勤恳恳的努力,遇到不懂的,不会的,不给自己借口去逃避和退缩,而是勇往直前,用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不断突破自己的知识边界。

就这样,他们不断地成长着,一步步向上生长,被上级看到,不断提拨上来,在更好的圈子里学到更多知识,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

因此,想要成为能力强的人也没有那么难,只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你也可以。

作者:苏乐,前500强企业文案策划,爆文作者,富书,樊登读书,卡娃微卡特约作者,荔枝微课认证讲师,专注分享写作干货。

6

题主可能对“人走茶凉”这句话没有真切的理解,误以为自己走了以后,原单位的人还会怀念你。

其实,你走还不到一周,就基本没人记得你了。如果非要记得,无非以下几种情况:

原来的你很强悍。你强悍到丧心病狂,让原同事头皮发麻,忍不住把你拿出来说说说。

你留下一堆BUG,需要别人善后。那应该会动不动提起你,并隐晦地埋怨你两句。实在不行,还得给你打电话。

.

如果你是平静地走的,即使你以前是个再好、再能干的人,也没几个人能记你超过一个月。

不是他们无情,而是大家本来就是陌生人,只不过暂时聚在一个屋檐下,为同一个组织做事罢了。

同理,你到了新的单位,过了不半个月,原单位的一切就开始模糊了。

.

那么,怎么样离职算是“和谐”呢?

和谐,即和睦协调。

和谐离职,也就是客客气气地分手,从此虽然再见的可能性不大,但相互还有点好的念想。

“最和谐”,即把“客气”发挥到极致。

.

怎么样和谐,才算最和谐呢?

  • 把该交的交清楚

这工作原来是你负责的、你经手的,那情况肯定是你最熟悉了。

最“和谐”的办法,就是把工作的情况细致地用文字记录下来,把注意事项备注下来,把有可能遇到的风险添加进去......

总之,做到让交接的人一看就很清楚,不用再打电话给你。

.

  • 不要让公司因为你而产生损失

即使曾经发生过很不愉快的事,基于“最和谐”的前提,也别搞小动作,以“让公司感觉损失很大”。

公司损失再大,好处也落不到你身上,只不过是想起的时候偷着乐乐罢了。

这有违“最和谐”的初衷,不能做。

.

  • 把该说的话说了

要走了,虽然心里对“原单位的人”带着些不屑和鄙视,甚至还没从受过的迫害中缓过来。

但既然要走了,“人走仇灭”,以前的不愉快就该一笔勾销,心里只想着“和谐”,不免要客气一番。

去向单位的各类人种道别,是很有必要的。人家会觉得你有情有义有礼貌,再加上被你灌进耳朵的各种甜言蜜语,只觉愉快。

在这个“文明时代”,没有什么是比给人面子、让人愉快更有素质的事了

.

上面的事做完,自然也就“和谐地离职”了。

.

这是最理想,也是最文明的分手方式:不吵,不闹,不打;脸上堆着笑,手里干着活,嘴上抹着蜜;

推门而去,江湖再不相见。

7

我们不认为这两个离职原因能让你们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这明显是一种\"自毁式\"行为!你用这种方式或许能你公司痛快地批准你辞职,但也因此给自己埋了一颗\"雷″!

你\"自毁式\"的辞职原因要奏效,就必须让相关领导相信你真的是无价值或者对公司造成损失,毕竟连你都这样感知自己(你虽然是有意识伪装,谁会知道呢?谁又会想知道呢),领导相信你不值得留,如你所愿!

你千算万算,大概漏算了下家录用你之前要作背景调查的!你难道真的想前公司相关领导向背景调查员说你无价值,说你值得吗?难道你要特意回到原公司,并找到相关领导说明你之前辞职的真正原因其实是你\"使诈\"?若你真那样做了,你觉得你是\"亡羊补牢\"还是\"墨水洗手\"?在此,我奉劝大家不要\"撒谎\";因为一旦撒谎,你就一直处在圆谎的路上不断的撒谎;就像吹泡泡一样,迟早会\"破的″!

那什么样的辞职才称得和谐与圆满呢?我们认为掌握以下三个原因辞职就能皆大欢喜:

一.遵守公司的人事制度,按公司辞职程序进行申请、培育接班人、交接、办理离职等等。

二.顾及对方的难处,能帮就帮一把!如果离职期限已到,替岗人员还不能胜任工作;你不妨先办理离职,然后以兼职人员回来帮忙过渡一下。

三.联系不断,义务护航:你离职后很真诚地对相关领导/老板表态,公司以后有用得着自己的地方,只需要一个电话,你将尽力义务帮忙!

我们认为最好的离职宗旨是彼此不伤,互相成全,能帮则帮,扶一把送一程,好聚好散!朋友们千万不能\"自毁\",更不能彼此撕逼;以人为善,回报则善!切记!切记!

(我是诸葛教练,分享口才、销售、营销、管理、商业系统等方面实战经验;关注我,有问题在留言区留言,我会尽快回复??)

8

【职场再出发】为你深度解析:员工在企业里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赚钱养家的;而企业聘用员工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则是为了创造利润。不管企业与员工离职时的表面关系如何,但只要离职影响到了任何一方的核心利益,这个离职就不可能是和谐的。


除非员工离职后,企业的核心利益根本没有什么损失,甚至还会有一些“额外利益”;而与此同时,员工离职后,员工的核心利益也根本没有什么损失,甚至还会有一些“额外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企业和员工都没有什么损失,甚至还都有一些“额外收益”,这个离职才有可能是和谐的。


我的观点是:不管是你给出的条件1,即让公司觉得你无价值了;还是给出的条件2,即让个人感觉对公司损失很大,都不足以构成“最和谐离职”的条件。而构成“最和谐离职”的必要条件是另外的两个,且必须要同时具备:即:

1、企业认为(不一定是真的,只是认为)员工离职对企业没有什么影响,甚至还有好处

2、员工认为(不一定是真的,只是认为)自己离职时利益没有任何损失,甚至还有好处


当以上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就构成了“最和谐离职”的必要条件(不是必要充分条件,仅仅是必要条件而已)。

企业和员工本质上是以“利益为导向”的合作雇佣关系,员工能否和谐的离职,完全取决于双方的“利益”是否受损。

很多职场人会被表面迷惑,比如认为老板请自己吃了几顿饭,或者老板私下对员工说“你是我兄弟”等,就天真的认为,老板和自己的关系很好,自己离职时,公司也会对自己“好聚好散”,其实这只是员工的一厢情愿罢了。


1、如果员工现在离职,对企业的“利益”受损。企业一定会阻挠员工现在离职!

阻扰员工现在离职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打感情牌”,比如苦口婆心进行劝说,希望员工能够顾及到多年的感情,晚点离职;或者“打威胁牌”,比如故意拖延各种离职手续的办理。


其实企业这么做的根本原因,在于员工的离职,给企业带来利益损失了,企业必须要想办法把这个损失降到最低。


2、如果企业逼迫员工离职,让员工的“利益”受损,员工一定不会痛快的离职!

企业有时候也会逼迫员工离职,而且方法也很多,比如常见的有“绩效评估法”,就是逼迫低绩效的员工离职;或者“精神打击法”,就是对员工进行各种自尊和精神上的打击;或者“利益牵制法”,就是对员工降职降薪,缩减福利等。


如果员工在这种逼迫下离职了,其实员工的利益受到了损失,员工比如是不高兴的,自然也就难言和谐离职。


总结:

企业和员工本质上的关系,是一种以“利益为导向”的合作雇佣关系,离职相当于解除了这种合作雇佣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方的利益受损,都会导致该方的不满意。自然就不可能出现“和谐离职”。

由于冰山效应的存在,使得不但“单方面”离职不太可能是“和谐离职”,即使是“郎情妾意”的双方离职,也不太可能是“和谐离职”。

所谓冰山效应,是说不论是企业还是员工,所能看到的都是冰山上的比较明显的部分,而冰山下到底是什么样子,就不得而知了。这就造成了不但“单方面离职”不太可能是“和谐离职”,即使是“郎情妾意”的双方离职,也不太可能是“和谐离职”。


1、单方面离职,通常都会给另一方带来利益损失,这种离职一般都是“不和谐”的

不论是个人主动向企业提出离职,还是企业主动想解雇员工,其实从本质上而言,都是一种单方面要求的离职。也就是合作双方中的一方,在做另一方不想做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离职自然就难言和谐。


2、企业和员工“郎情妾意”的双方离职,由于冰山效应,也不太可能是“和谐离职”。

企业认为员工“不合适”,想解雇员工;而员工也认为企业“不合适”,想要另谋发展;表面上看双方已经对离职这件事“一拍即合”了,双方应该皆大欢喜“和谐离职”才是啊,可现实常常不是这样。


在现实的职场里,由于冰山效应的存在,一切真相都是掩盖在冰山下面的,能看到的那部分,常常只是冰山一角。


举个例子:

比如A公司的员工小王,经常在公司抱怨“这公司我一天也不想干了,现在还在公司里呆着,纯粹是因为这五年的感情啊!其实只要给我补偿金,我也不要多,只要给我N就可以了,我分分钟离职走人。外面机会多的是!”


A公司目前正在遇到转型困难,考虑裁掉一些员工节省人力成本,考虑到小王的需求,公司也非常豪爽,直接给小王开出了N+1的补偿金。按说这应该对小王来说,该是一个“和谐离职”了吧。


可小王却坚决不签字,反而质问A公司,为何要对他裁员?因为小王离开A公司后,根本就找不到比A公司更好的工作,小王在A公司的言语就是一种职场“伪装”。


总结:

正是冰山效应的存在,使得员工对企业,企业对员工经常产生一些错误的判断和认知,所以造成了不但“单方面离职”不太可能是“和谐离职”,即使一些表面看起来“郎情妾意”的离职,也不太可能是“和谐离职”。


既然企业和员工本质上是以“利益为导向”的雇佣合作关系,那么只有在双方利益都没有受损,甚至还有“额外盈利”的情况下,才可能“和谐离职”

如果离职时双方是真的“郎情妾意”,员工想离开公司,公司想裁掉员工,双方好聚好散,在条件谈好的基础上,就有可能促成“和谐离职”。也就是说,“和谐离职”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双方利益都没有受损。这在职场是完全可能的,这是因为:


1、企业和员工的核心利益诉求具有不同的表象形式

利益是由不同的诉求模式的。企业的利益诉求可以是节省成本、也可以是更换年轻血、也可以是释放岗位、也可以是需要新的思潮等;而员工的利益诉求则可以是更高的薪资、更高的岗位、更有兴趣的工作模式、甚至是离家更近等。


举个例子:

比如小李从B公司离职,就是一种“和谐离职”。因为小李在B公司工作6年,却还是基层的技术员工,但却已经是所有基层员工里工资最高的。


B公司的想法:由于B公司实在是没有更高的空缺岗位提供给小李,从节省成本和技术更新的角度考虑,B公司早就想把小李换成更年轻、薪资更低、更有精力、学习力更强的员工。但考虑小李一直忠诚可靠,就这么一直拖着,公司也不好意思劝退小李。


小李的想法: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工作经验,早就可以升主管了,但B公司确实没有主管岗位给自己,升职遥遥无期。虽然不舍得离开B公司,但再不升主管,自己三十岁还是个基层员工,考虑到中年危机,恰好C公司能够提供给自己主管职位,工资还翻倍。


小李向B公司提出辞职,B公司的领导先是挽留,然后隆重的举行了欢送会,欢送会上,领导同事都对小李依依不舍,希望小李把B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小李也感激B公司对自己的培养,并留下了真诚的感动的泪水! 而事实上,离职后,小李和B公司的领导同事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就是“和谐离职”啊!


总结:

这个例子中,小李之所以能“和谐离职”,根本原因还在于他的离职对公司有好处,对自己也有好处,双方的利益都没有受损,大家都很满意。


2、虽然利益有损,但利益受损方认为是“不得不接受的原因”造成的

也就是说,明明是利益有损,但利益受损的哪一方,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本质上这和“利益不受损”是差不多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是可能出现“和谐离职”的。


举个例子

D公司因为厂址搬迁,许多员工因为新厂址离家太远,不得不离职。而公司也给出了优厚的补偿条件2N。虽然有本质上来讲,离职的员工确实是有些利益损失,但从整体而言,这依然是一种“和谐离职”。


总结:
和谐离职的重要前提一定是“双方利益不受损”,或者即使是有一方利益受损了,但是他认为是由“不得不接受的原因造成的”,所以也就没必要追究了。否则的话,不论表面上多么和谐,都不能算是一种“和谐离职”。

总结及建议

不论是“让公司觉得你无价值”,还是“让个人感觉对公司损失很大”,其实都是一种离职的手段。严格来说,都是一种单方面影响的表述,而没有顾及到双方的利益,因此和“和谐离职”很难扯上关系。


而我的建议是:员工可以渴望能够“和谐离职”,但绝对不必为了追求“和谐离职”,而放弃自己的合法利益。这是因为:


1、“和谐离职”是一种双方行为,一厢情愿的“单相思”没必要

员工自己再想“和谐离职”也是不行的,还要看企业怎么想。如果企业认为离职对自己损害很大,他必定会用各种手段挽回自己的利益,除非员工能够百般忍受,但百般忍受还能叫“和谐离职”吗?


2、“合法利益”必须要努力争取,没必要为了“和谐离职”而放弃

员工离职时,对自己的合法利益一定要全力争取,比如离职期限、比如补偿金、比如一些工作交接等,不能任由企业说了算,必要的时候甚至要不惜仲裁。不能为了所谓的“面子”,所谓的“和谐离职”而主动放弃。


3、想要“和谐离职”,首先让自己能够主动离职的能力和条件

企业怎么做怎么想,员工影响不了。但员工自己可以做到的,就是先保证自己“离职”后,利益不受损失,而想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要保证自己具备拥有主动离职的能力和条件。因此,平时的积累是很重要的。


4、定期对自己进行“跳槽能力测试”,是职业发展的好办法

所谓跳槽能力测试,就是过一段时间,比如一年或者两年,就包装一下简历,把自己放在人才市场上测测能力。看看其他企业能给自己什么职位,给自己多少薪资,这样你就会对现有的岗位和薪资做到“心中有数”了。


最后的总结:

“让公司觉得你无价值”,还是“让个人感觉对公司损失很大”,并不能带来“和谐离职”。能带来“和谐离职”的一定是企业和员工的利益都不遭受损失的离职,由于企业如何是无法被影响的,员工能够做的,就是要保证自己拥有“离职”且“利益不受损失”的能力。


做好你自己,让自己拥有更强大的职场竞争力,就往“和谐离职”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你看看那些职场牛人,哪个不是说走就走的主。

-END-

点击上方关注【职场再出发】:世界500强资深经理人,2家公司的创始合伙人,为你深度剖析职场问题,助你职场再出发!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9

没有和公司发生仲裁的离职都是和谐的离职。

离职后的有价值或无价值更多的是你自己内心的一种感受,而不是一种客观的社会评价,或许那些真正对公司某一部门资源绝对掌握的员工离职,才能使公司觉得损失很大。况且,这种损失一定是双向性。如果你的离职让公司觉得你无价值了,这说明当时你的存在或许对公司就是不重要的,不重要的人离职,无所谓和谐不和谐。

一个人如果能作到在职时让公司感到很重要,那么他一定是公司某一部门、某一专业的大拿。比如说我所之前所在的法务部,全面掌握着集团二十多个子公司的重大法律问题,公司的所有疑难复杂案件都由我掌控着。我一旦离开,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我对公司法务的掌握情况,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替代我完成上述工作。因此,当我真正离开后,公司的法务立刻陷入瘫痪,可以说所有的法务问题无人可以像我一样解决,公司真正的感受到离开一个员工,公司的损失十分巨大,以至于公司至今再也无法建立起一个真正的法务部。

我当年离开方式我选择了后一种离开,的确让公司感觉公司损失很大,在我离开后,曾经的老板非常想让我重新回去,但我非常果断的拒绝了。今生,只做朋友,不再做员工和老板的关系,才能真正的体现自己的价值。

中国人讲“买卖不成仁义在”,有聚就有散,当我们和公司依依不舍离开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了结我们曾经的蜜月,无论以什么方式,都要和谐离开公司,才是我们职场生涯的正道!

10

其实我认为这两种离职是比较自以为是和愚蠢的想法,从未见过哪家公司离开了谁就开不下去了。在如今的职场中,离职跳槽已经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了,有好聚好散的,也有扯皮打架的。要问最和谐的离职,莫过于从劳务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将双方利益最大化。但是这种和谐的离职方式,对于绝大多数的公司都是做不到的,大家好聚好散就非常不错了。

一、让公司觉得你无价值了?

其实这个是一个错误的命题,试问你在入职的时候与离职的时候,个人价值真的可以是天壤之别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公司并不是觉得你无价值,而是觉得你已经不适合当下的公司状况了。我曾经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部门是刚组建的,前期每一位成员都是由总监亲自挑选的,都可以算作是精英了。经过一年时间的发展,部门由原来的10人团队发展了50人团队,自然分割出来了许多大小的团队,老王也是此时被提拔到管理层的。为什么会选择提拔老王?在部门刚成立的时候,很多工作流程都没有梳理顺畅,很多对外协调工作都没人做,都是老王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加上自己加班加点为部门一点点打拼出来的,不仅把各项工作流程梳理妥当,还成为了部门最核心的项目负责人。随着业务的发展,公司线上销售的情况虽然越来越好,但很多业绩都是依靠销售人员在堆积,部门职能不断的招聘销售人员来维持业绩,这项成本是非常巨大的。总监出于部门未来的考虑,希望销售模式从人员堆积改变为线上自动化销售,只需少量的客服人员做接待即可,一来把部门的人员负担减重,二来是把业务模式变得更加轻便一些,整个战略方向其实是没有错的。但这却引来了老王的反对,这个部门的销售队伍是老王一手创建起来的,他深知模式虽好,战略虽好,但产品目前还没办法达到销售自动化的程度,除非把产品进行彻底的改良,做成标品,不再需要销售人员做大量的介绍和跟进。总监的战略想法已经通过了公司高层的认可,不做是不可能的,为了顾及老王,总监决定把现在的销售团队一分为二,一部分维持现状仍然由老王管理,一部分划分给另外一个经理带领,主攻销售自动化,最终来验证各自的模式。一开始,新团队走的并不顺利,一定程度上是验证了老王的想法,但总监深知自己的战略是对的,给予了大量的资源给新团队,老王团队的资源自然变得少了,于是每天都会造成两个团队互相掐架,互相扯皮。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团队的模式越来越顺利了,产品问题也逐步得到了改良,业绩已经超过了老王团队的几倍,老王团队的成员逐个离职。最终老王选择了妥协,向总监申请尝试新的销售模式,可总监拒绝了。因为新的销售模式根本用不到这么多人,老王改变销售模式正是阻挠了减员的计划。老王最后也无奈提出了离职申请。说实话,这个案例除了老王的执拗外,还有部分的原因是老王没有站在总监的这一边,而选择站到了总监的对立面,所以资源会越来越少。老王最后选择离职,并不是总监觉得他没有价值,即便老王现在转变到新的销售模式上,以老王对产品的熟悉以及手中客户资源,打败另外一个队伍也是非常轻松的,仅仅是老王不再适合部门的现状了,因为很多关键位置已经被其他人占住了,根本没有他的位置了,而他反对总监的那次开始就已经失去了未来的管理岗位。老王最终离职的时候私下对我抱怨了一句“卸磨杀驴啊!”,我对老王说“任何时候还是得支持领导得决策呀!”。就这样,老王走了。很多机会都是稍纵即逝的,而最终让离职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这些机会,被别人取而代之。并不是公司觉得你没有价值了,而是你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公司了,或者已经没有你的位置了。

二、让个人感觉对公司损失很大?

这又是一个错误的命题,殊不知公司离开谁还不是转吗?切莫把自己的作用看的如此之大。百度CEO陆奇离职的当天,美股开始出现大跌,两个交易日的时间,百度的股价从279.68元,下跌到了240.51元,跌幅超过了14%。从市值数据来看,百度市值两天损失约137亿美元,对应人民币877亿,这应该算是中国人事变动历史上最高的离职成本了,显然也让百度蒙受了很大一笔损失。可即便如此,百度就此停摆了吗?然而并没有。在我离开上一家公司的时候,我也有过类似的错觉,认为我走之后部门肯定很多事情都搞不定。果不其然,在我刚离开公司的一个星期内,我收到许多同事求助的电话,不是这个技术搞不定,就是那个流程该找谁。这样就更加验证了我的观点,“果然离开了我就转不动了。”可一个月过去了,虽然偶尔也会收到同事的骚扰,但明显从电话演变成了微信,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改变。打电话找我意味着实在是搞不定必须找我,而给我发微信就意味着紧急程度没有那么紧急,甚至可做可不做。一个月过后,我基本上就不会再收到同事们的骚扰了,倒让我觉得自己不自在了,难道我的价值就这样了?通过向同事侧面打听,原来公司招了一个新的技术主管,把我遗留下来的资料梳理下,通过一个月的努力,把产品的各项技术基本上都摸透了,并在我的技术文档上做了更好的优化,所以现在没有使用我以前的技术文档,才没有人来骚扰我了。所以,个人离职对于一家公司而言,真的没有那么严重。

三、什么样的方式离职是最为和谐的?

要问最和谐的离职,莫过于从劳务关系变成了合作关系,将双方利益最大化。我看到有人说是彼此成就,互相成全。这个总结的确是太好了,这才是最和谐的离职。这一点不得不提阿里巴巴前员工组织“前橙会”,他是连接阿里巴巴和前员工的一个重要组织,很多从阿里巴巴出去的员工都走上了创业的道路。据统计,2018上半年,阿里前员工创办的企业新增200多家;获得融资的企业中,根据他们最新估值计算,目前总估值高达10000亿元。马云曾说,“我希望未来中国的500个好公司中,有200个CEO来自于阿里巴巴”。公开信息显示,创立20年来,从基层员工到集团高管,从阿里“毕业”的校友已达到10万人,他们中不少人选择了创业,投身电商、企业服务、金融、教育、文化娱乐、公益等各个领域。位于杭州天目山脚下的福云咖啡,是阿里离职团体“前橙会”的大本营。在这座300平方米的咖啡馆里,每天都有来自五湖四海的阿里“毕业校友”(即阿里离职员工)聚集到这里,或分享创业经历,或畅谈梦想、情怀和友情。他们与老东家阿里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什么彼此成就、互相成全是最和谐的离职方式?1、价值观一致由于员工从公司离职,一定程度上,员工经受了公司的企业文化熏陶,在工作上价值观与公司是保持一致的。很多时候投资者选择一家公司的重要前提是大家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对于一件盈利模式都一致的看好,才有可能去投资,才有可能彼此成就。2、利益最大化员工从母公司离职自己创业,在价值观一致的前提下,母公司选择投资员工的创业公司,对于母公司来讲,一旦盈利,母公司又可以收获一笔不小的收益。而对于员工而言,在创业初期最缺乏的就是投资,在母公司的支持下生存了下来,才有可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对于员工和母公司而言,大家的利益都得到了最大化。

四、总结

员工离职最忌讳的就是搞的鸡飞狗跳,赌气离职。不仅对于原公司有负能量的影响,对于自己加入下一家公司也有着不好的影响,既然已经不可能再合作下去,那就尽可能采用最和谐的离职方式,尽可能的彼此成就,互相成全。
欢迎关注【李三知】,十年职场人,专注分享职场经验。你关心谁,就把知识分享给谁。感谢阅读、点赞与评论,欢迎关注向我提问!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