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读过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聊天感觉索然无味?

我觉得这个问题不是绝对的,要从人性的本质讨论。读书只是在你做人的基础之上增加了知识而已,读书不能把人变成没有淳朴人性的书袋。

比如两根并排生长的柳木,一根柳木被艺术家买走了,经过了艺术家的手精雕细磨,雕刻成了艺术精品,精致美观,华美耀眼。另一根柳木被扔在臭水沟旁边,风吹日晒,雨水霜雪腐蚀了它的树干,污泥脏水弄脏了它的外观。

怎么去评价这两根柳木呢,第一个确定它们都是柳木,本是一样的种子生出来的树。因为命运不同,才造成了如此的结果,艺术品再怎么精致华美,你的基因并没有变。

作为华美精致的艺术品,被放在富丽堂皇的厅堂之上,对那根在风霜雨雪里备受摧残的同根,没有了任何可以沟通的语言,不屑跟那个脏兮兮的柳木称兄道弟了。

那根被命运无情捉弄的柳木低贱到了泥土里,它的心里热血翻腾,如同倒海翻江,百感交集无语诉衷肠。

如果你是中国人,你就会知道中国是农业大国,1978年,中国的农业户口人数为93383万人。2010年左右中国农业人口约8亿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6500万人,目前,中国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已达1亿人,被征地农民有4000多万,还有1.3亿农民在乡镇企业从事二三产业。

65岁以上的农民在他们应该读书的时候,都没有机会去读书,别说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是今天的农民也都没有文化。如果你是中国人,我不相信你的父辈没有接触过农业,如果你出生在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我也不相信你的祖辈里边没有读不起书的人。

记得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是关于底层社会93383万农民的言论。挺陌生的面孔,挺陌生的名字。经济学家,学者,满腹经纶,饱读诗书,站在面向全国观众的讲台之上侃侃而谈。

“农民天天锄地,并不会发明东西,对于国家没有用,只有消灭了农民,国家才会富强”。

专家的讲演没有一点遮掩,对8亿农民的不尊重贬低与侮辱,堂而皇之。


社会原本就是多元的,从事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农民从事的工作,是当今社会里最辛苦的职业,农民是最应该受到尊重的群体。

尤其是知识分子更应该懂得尊重,因为你文化水平高,因为你读书多,明白的道理多,更应该懂得关心底层社会劳动人民的疾苦,才不愧你那个知识分子的名号。

人与人之间不可能没有差距。人类社会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有70亿人口就有70亿种差别,平等只是一个传说。

怎样才能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目前最好的办法不是光靠法律的制约,最重要的是占有财富的那部分人,要知道回馈社会帮助经济条件差的那部分群体,这包括经济的,更包括知识的,你获得了知识要知道去帮助那个没有知识的人,而不是嫌弃和拒绝他们。

最佳贡献者
2

在咱们这,自古就有个说法,叫“门当户对”。“门当”与“户对”原本是指古建筑中大门门楼上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则被引申为“男欢女嫁”时两方家庭条件、身份地位都得旗鼓相当的意思了。

看到这您或许不解了,人家明明问的是读过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的事儿,你这扯什么门当户对呀?别急呀,您听我往下说呀!这读书人和读书人相处,不读书人和不读书人相处,这不也算是“门当户对”的一种形式吗!可这种说法对吗?我的回答很干脆,两字:不对!

从提问者提出的问答上看,似乎读书人的品味要高一些,而不读书人的档次则要低一些。所以,当他们处在一起时,不仅连生活中的小事儿不读书的人都聊不到点上,甚至还会令读书人感到“索然无味”。这个道理说的通吗?我以为若是单单从所谓的“理论上”说似乎是有点儿道理,但到了现实中、恐怕就不那么容易站得住脚了。

杜月笙大家都知道,上海滩的黑老大。而章太炎呢?这可是个“堵着袁世凯的大门骂、袁世凯都不敢吱声”的国学大师。一个是黑老大,一个是连袁世凯都惹不起的大文人,您说他两怎么会走到一块儿成了好朋友的呢?也许有人会说是给了他钱的缘故,可要说给钱的话谁能比“大总统”给的多呢?那他两怎么就没变成朋友呢?说到家就是一句话,他杜月笙虽说是读书少,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却把这句老话给活学活用了。那句话?就这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所以我说,还是别把有些个所谓的读书人抬的这么高。在咱们这,自古就有“百无一用是书生”、“文人无行”的说法。什么是 “文人无行”?就是欢玩弄文字的人,品行往往不端正。这说的还是古代,放在今天,有些个“饱读诗书”的文化人坏的,可比那些个没文化的人坏多啦!

所以,以我的看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首先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其次再说文化的高低。在中国,甭往远了说,30岁以上的人往前推四代,有几家是读过书的?按此说法,难道农民家里培养出的读书人回家时,在他的老农民父母面前聊会儿天,都会感觉到索然无味不成?

好啦,说到此,我就用我十年前进山时写下的几句诗作为结束语吧:

驱马居庸外,

傲首走征途。

酒敬带刀客,

冷眼藐鸿儒!







3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读书人有读书人的圈子,不读书之人有不读书之人的圈子。除非读书人能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懂得大众心理与所好。

我自己就有这样一个朋友圈子,就是一个普通人的圈子,见书就头痛,看书就瞌睡,如果是读一些《故事会》之类的书籍也许还能翻之一二,但其中文字也未必全都认全。可一旦说起家长里短之事,个个皆是一把好手。

实际上,说起这些不愿读书之友,他们也有他们的足以让读书人佩服的地方,他们所拥有的也是读书人不具有的。比方说,我们民间风俗之事,谁家有红白喜事之类的事情,让他们办理起来,绝对是行家里手,把事情安排的头头是道,各种程序与礼仪搞的处处到位,雷厉风行,绝不拖泥带水。

我还有一个读书人的朋友圈子,这帮朋友坐在一起,一说起文化专业来就“之乎者也”一大堆,甚至连“红学”也提到桌面上来了。你说,在他们的圈子里混,岂不是太“烧脑”了。对于“之乎者也”有时也许还能假装一下,装装样子凑合上一两句。而一提升到“红学”,只能坐在旁边听天书了,绝不敢“造次”,否则就会贻笑大方了。

同样,聊起读书人圈子中的事,对于不读书人来讲是天方夜谭,那读书人到不读书人的圈子里去聊民俗之事,有时对读书人来讲也是天各一方,不懂。

所以,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在一起,主要看聊什么,聊的是不是相互都知道,并且是不是感兴趣的事。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喝酒喝到一定程度时,很多人的话就会多起来。但话多归话多,看是说什么话,是不是能说到一起,也就是说,说到一起了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喝不到一起了则就变成“话不投机半句多”了。

有一次请客,还真巧了,正好来了两波朋友,一波是文化界,一波是我们的大老粗。就别说他们能不能聊到一起了,连坐都不往一起坐。文人说:“他们是阶级兄弟,就让他们坐一起吧!”,大老粗兄弟说:“就让他们文人们凑一块吧!”。这也太自觉了,不用分配,自然分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各自还相互敬酒,其乐无穷。他们之间主要还是在言辞上不通,各有各的领域,到没有其它什么看法或不尊重。喝到兴致上,相互还拥抱“恭维”,你说他能喝,他说你没多,到是“酒量”上说到一起了。

所以,读书人和不读书人聊天感觉索然无味,也并非绝对,看是聊的什么天了。

(图片来自网络)

4

不读书的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读了一些书后,有了一些知识后,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比如他看见月亮,会称之为玉盘,嫦娥,看见沙漠中的落日,会呤出“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的诗句,令不读书的人一脸雾水,不知所云。自然是拉不到一起。读书人会说不读书的粗鲁,不读书的人认为读书人酸酸的。

这说明你读书读的太少,还没有学会利用自己的知识与不读书的人聊天,这就是伟人读书与普通人读书的区别。

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刘少奇主席都是博览群书的伟大人物,有丰富的知识。在革命初起,他们面对的是没有读过书的农民,工人,要发动这些人干革命,就要深入他们中间进行宣传工作,讲革命道理,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跟着共产党闹革命。

如果和他们聊天时双方都感觉到索然无味,毫无性趣,没有志同道和的感觉,还会有人跟着他们出生入死吗?

因此不要认为自己读过书和没有读过书或者读书少的人聊天索然无味就是有文化有知识了,其实这就是有知识没有消化,死读书,读死书,只学习不会用。

5

对的这一提问,我回答自已的体会和想法:我不认为,读书人和读书少的人交流沟通方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工作需要。如我过去经常下乡,走村串户,专门与低文化(还有文肓)打交道,就得适应这类人的所想所思,调研工作,才有真实素材。即或说的是方言,但句句话反映出农人们的诉求和短期规划。这对政府工作,是个好的建议。如:他们说将良田改种果树,粮食就减产,果子是比粮食值钱,任其发展,果子也成灾,变得不值钱…读书多的人,必须与时与地相适应,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另一种丶在机关单位工作。这里人员文化素质也参差不齐,也不一定好沟通。当然,档次相当的,即阳春白雪类,文来文去,引古典喻当今事,谈得融洽。如果文化高的与文化低点的,沟通则费力,必须因人而异,求大同存小异,灵活善变,以达到共事和谐…

6

因为不在一个频道上

读书之人易将谈话转到书本上,不读书之人的观念则来自生活实践积累,或是通过看电视看手机以及道听途说得来的碎片化信息。

也就是说,二者的知识结构和信息不同,思想观念和认知方式来源不同。

各自说各的,互不理解,很可能谈论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读书之人容易照本宣科、食古不化,而不读书之人看问题容易固守成见,仅凭生活经验论事,缺乏理论依据。可谓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

不过,总体来说,不读书之人的思想是容易流于浅薄的。

人之思想,主要是靠学习来填充的。多读书,会让人思考问题更全面更深刻。

我的朋友圈中既有读书的也有终日不读书的,听这这两种人争论问题,会觉得很有意思。读书之人和不读书之人,在讨论深层次问题时,完全是各说各的,可谓白天不懂夜的黑。

其实,读书之人,也应该向生活学习,放弃偏见与自傲,还是可以与不读书之人沟通的。当然,如果双方的认知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价值取向不同,那就极难沟通了。

7

这个问题有点点敏感的意思。乍一看有点读书人傲娇瞧不上不读书的人似的。仔细琢磨下,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聊不到一块去,确实有客观存在的现象,不一定就是狗眼看人低。


先来定义下我们所谓的读过书和不读书。我理解,题主的意思读过书大约就是上过大学吧,不读书就是中途辍学不上大学吧。下面的所有论述就给予这个定义范畴。

从表面来看,读过书和不读书的交流困难存在这么些原因:

一、共同话题太少。

这主要是知识结构不同所带来的兴趣点的不同。同样在工地混,一个土木工程专业出来的大学生和一位在工地上扎钢筋的小工兴趣爱好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一位可能工地结束要读书、书法、泡吧、看电影,一位可能是泡吧、看球、叉麻将。看看,两位的共同话题可能就只剩下泡吧了,而且泡吧也不一定一样,一个可能喜欢慢摇吧,一个可能喜欢情调的小酒吧。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两者还能有点共同话题,但是相比教育水平类似的群体来说,共同话题就少得多了

二、共同话题的认知不同。

举个例子,很多年遇到一位老兄,他是个推销员,聊天中对于大学还要开设历史课非常不解,历史有什么作用呢,简直是浪费人力物力,浪费学生钱财,我们的大学要多向前向钱看。我只能沉默以对,我要是和他说人类不知道历史,就无法开拓未来,所有的古代史,都是当代史……他会不会冲我翻白眼,看我像个傻子?这位老兄还是属于读过书的,也学过历史,所以我们可以一起谈论历史这个话题,但是观点之南辕北辙,和银河星系那么遥远。那么不读书和读书的观点差别有多大?

三、共同话题的表达方式不同。

古人有句话,叫做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为什么说不清,因为兵和秀才的表达方式不同。中医这几年一直是网上热炒的话题。读过书的可能满口都是双盲验证、安慰剂效应。没读过书的朋友只能说我不懂那些个玩意,俺爹反正是中医大夫治好的。再接下去,读过书的就会用看原始人的眼神凝视着对方,然后引经据典论证屠呦呦是科学的胜利,而不是中医的胜利,而没读过书的只能扯着嗓子喊,俺爹就是吃了一个偏方,偏方你懂吧?

你说这两个人怎么交流?完全不是一套话语体系,仿佛两个人隔着长江喊话,别提多费劲了。(PS:我是中医粉,我也读了点书,这里不是黑中医)

所以读过书和不读书的朋友交流,确实有客观的难度,交流的摩擦系数比较大。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系统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大学”教育对一个普通的人的知识结构和认知塑造差异巨大,从而在交流中形成了巨大的话语系统鸿沟。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是密集型的知识系统输入,好比给门派真传弟子大灌顶。

书本是前人各类知识、经验的提炼和凝聚。好的教育就好比给钢铁侠充能,史地化生英语数物各种知识能量往里灌,改造灵魂,提升世界观,形成积极人生观,这一家伙出来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而不读书的朋友在社会大学里面接受教育,经历生活种种肉搏,早早见识生活的艰辛和阴暗,在真刀真枪中得到的宝贵知识和经验都是灵魂里面生长出来的,成为自己的一种本能。客观上来说,虽然后者的知识经验对于个体的生存往往更具有效力,但是在知识的广度上和深度上两者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二、学校教育的交流和激发,可使个人的思想和灵魂发育更趋健全。

导师可以在学术上引领,同学在知识、能力方面提供方向和模板的激发,相互交流,产生思想火花,激发个人思维能量,在碰撞中个人思想成长性更丰富、完满。走入社会,接受生活的考验,思想成熟一定是很快的,但是也意味着失去了很多小宇宙的发展可能。

三、同窗之情、同学之谊对读书人的人生观也是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没有任何利益诉求的单纯的感情,是弥足珍贵,这样的体验走入社会更加难以获得,很容易使人走上偏激的道路,导致自私和坚硬,短视和盲目。

所以,读书和不读书交流起来没滋没味也是可以理解。但是话又说回来,读过书一定和没读书的说不上话吗?这个也是未必。

以前有位老领导,和谁都能说的上话,和我们这些后辈也是不拿架子,都是平辈对待,真诚交流,令人如沐春风。最为难得的是,他和保安、门卫、送餐的小姑娘都能聊家常,说天气,谈笑话,人人为他折服,要知道,这位领导可是教授。

所以,读书和不读书能不能谈在一起,关键还是看心态,心态开放的就什么都可以谈,什么人都可以聊,什么都聊得来,人人都相处和气,为人就成为一种艺术。这样的人也走的最远,为人记忆最久。


江南莫气原创,转载请注明,感谢你的关注和阅读。

8

俗语说"话不投机半句多“。

不同学历,不同见识,不同经历的人,自然有各自的思维。对人对事自然有各自的观点及角度,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看到的自然是一个不同的画面。用句粗俗的话来形容,总是尿不到一个壶里。

倒如,面对半瓶酒。乐观者会说:"还有半瓶,来吧哥们,咱再干一杯"。悲观者会说:“唉,只剩下半瓶了"。

出于角度及观点不一样,所看到的事情就不一样。再举简单例子:一位新买漂亮裙子的姑娘,站在二楼阳台问别人,我的裙子是否漂亮合适?对面同是站在二楼的人看过说,裙子非常漂亮,长短也很合适,长不过膝,短又不露大腿不露股。但站在三楼的人往下望后说,裙子虽漂亮,但摆宽遮腿,连小腿也看不见。站在楼下的人往上看后会说,裙子太短了,一迈腿连小内内都看得见。

一些人在公共场所争先恐后插队,大声说话大声打电话,随地吐痰及叉开双腿抖脚而座,他们认为这些小事无重要或理所当然。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很不文明的行为,有失面子有失身份及有失人品。以上的两种人交谈,怎会尿得到一壶里?

9

同感。读书少的人,就关心生活的琐碎小事,比如抢红包,写字不好看怕别人说闲话,不先发表意见等别人说话后随声附和,一说读书就反感,没有随口的文学词汇,都是家长里短的婆婆妈妈。读书多的人,谈论国家大事多,有主见,经常发表高见,出口成章但很少显摆学问。工作效率高,勤做笔记,知行合一,对领导不卑不亢。对普通人一视同仁,尊重弱势群体比如劳苦大众。

10

因为三观都不一致。

不读书的人缺乏精神寄托,在他们的眼里,只有一些现实中的东西,房子、车子、票子、女人,如果你说诗与远方,他们会嗤之以鼻,因为在他们眼里,那里虚的不能再虚的东西,那东西不能吃,不吃喝,又不能创造价值,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不是鄙薄那些不读书的人。

而纯粹的就是三观不一致。

而读书的人,心里有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同于现实,他来源于书籍,丰富于想象。

喜欢读武侠的人,心中有一个江湖,在这个江湖里,可以快意恩仇,可以仗剑行走,也可以除暴安良,行侠仗义。

喜欢读诗的人,胸中有小桥流水,有枯藤老树,有古道西风瘦马,有平湖高冈,有江湖之美,有远山之秀。可以抒情,也可以言志。

总之,一个读书的人,习惯了书中世界的美妙,见识过另外一个世界,和一个不读书的人聊天,天天家长里短,能聊到一块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