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立太子一般有三种:立嫡、立长、立贤,还有一种特殊的是传位给过继子。传统上一般立嫡长子,“嫡长子继承制”的关键是“嫡”而非“长”,皇子母亲的正妻身份是最主要的。太子如果不是嫡长子,无非是三种结果:其人贤,而众望所归其人怨,而引发争端其人庸,而各显神通

讨论这个这一问题时,我们将排除因病(如朱元璋太子朱标)、因被杀(如唐高祖太子李建成)而未继位的嫡长子,主要考察嫡长子活着期间无法继立的几种情形。

其人贤,而众望所归

有些时候,君王的儿子们整体素质较高,名声也好,单纯考虑立嫡长子可能无法将最优秀的人选为后继之君,因此老一代君王会精心考虑,物色自己最满意的儿子当继承人,而众臣和诸子也赞同为国家选择了明君。
  • 典型:顺利上位的老幺季历

季历是周太王的小儿子,也是西周开创者周文王姬昌之父。

据《史记》的《周本纪》和《吴太伯世家》记载,周人的开基之祖、周太王古公亶父认为少子季历最为贤明,季历的儿子姬昌也有圣瑞之兆。古公亶父赞叹道:“我的后代当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姬昌吧?”

周太王的大儿子太伯、二儿子虞仲知道周太王想立季历,以便将来能传位于姬昌,所以两人便逃亡到了吴越荆蛮之地,按当地风俗身刺花纹,剪短头发,自称蛮夷,而让位给季历。

季历继位后推行仁义,使周逐渐强盛,诸侯很多都归顺了他。周武王灭商后追尊为王季,也称周王季。


其人怨,而引发争端

嫡长子本是王位(皇位)的第一继承人,一旦失去,必然不服。新君一旦控制不好,就会演绎内战或争戈,以致纷争四起,生灵涂炭了。
  • 典型一:被周宣王扶上位的鲁国公子戏

西周时代,鲁国国君鲁武公带着长子括、少子戏,去朝见周宣王。周宣王很喜欢少子戏,改立戏为鲁国太子。公子戏继位,就是鲁懿公。

长子括的儿子伯御与支持他的鲁国人一起杀了鲁懿公,然后拥立伯御为鲁君,就是鲁废公。此一开战端。

周宣王听说自己立的鲁懿公被杀,鲁国作乱。于是在盛怒之下兴兵伐鲁,杀死了伯御。此二开战端。

周宣王因自己的一意孤行,废立鲁国太子,为鲁国招致两次无妄之灾。

  • 典型二:赵武灵王困死沙丘

战国时代,赵国君主赵武灵王的长子公子章,原为太子。后来,因赵武灵王宠幸吴娃,于是改立吴娃的儿子公子何为太子。

赵武灵王禅让赵何,是为赵惠文王,武灵王自称主父。

几年后,主父和赵惠文王游于沙丘,公子章趁机作乱,被平乱的军队击败,公子章逃到主父宫中。众人包围主父宫殿,杀了公子章。不过因为害怕主父的报复,只好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围困,直到把主父围死。

赵武灵王因为换太子,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下场悲惨。

  • 典型三:蒙冤受难的戾太子刘据

刘据是汉武帝刘彻的嫡长子,母亲为大名鼎鼎的卫子夫。太子为政宽厚,深得民心。宠臣江充因与刘据不和,在汉武帝面前妄言有人以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并暗自在刘据宫中埋下人偶。

刘据因不能自辩清白,起兵反抗诛杀江充等人。汉武帝误信谎情,以为太子刘据谋反,遂发兵镇压,刘据兵败逃亡,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

冤案平反后,汉武帝建思子宫,归来望思之台以寄哀思。刘据的遗腹子史皇孙,生子刘弗陵,后继位为汉宣帝。汉宣帝为祖父刘据追加谥号曰“戾”(蒙冤受屈之意),所以刘据又称“戾太子”。

其人庸,而各显神通

有些嫡长子,原本已立为太子,但却因自身昏庸被废。在其余兄弟之间,没有绝对的候选人,因此只能爆发一场夺嫡大战,赢者上位。

典型:康熙年间的九王夺嫡

康熙年间,太子胤礽(序齿排行第二,但实乃是康熙嫡长子)因“不法祖德,不遵朕训”两次被废,众阿哥各显神通,你争我夺。诸子们之间经过一场夺嫡混战,过程惨烈,四爷党和八爷党兄弟阋墙,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继承大统,即雍正皇帝。

最佳贡献者
2

中国古代立太子,并不一定非立帝王儿子中年纪最大的长子,而是要立正配妻子的所生的嫡长子,才算是名正言顺,合理合法。

商朝晚期,商王帝乙预感到自已在位已久,身体又不好,来日怕是不多了,就召集大臣们商量立太子的事。

在商朝500年历史中,早期帝位交接是兄终弟及,后期是父死子继,再后来的中国历代王朝也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

现在的问题是,帝乙有三个儿子,分别为微子启、微仲衍、受德,都由一个妻子所生,也就是说,这兄弟三人是一母同胞。他们都很优秀,老大微子启尤为贤良,帝乙及众大臣都想立他为太子。

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商朝太史的极力反对,理由是,三个儿子虽然都是正妻所生,但生老大和老二时,帝乙的妻子还是妾的身份,而生老三受德时,妻子已是王后的身份了。"子以母贵",老三才算是王后的嫡子。

由于太史的身份尊贵,又会作思想工作,最后大家都认可了这种说法,立老三受德为太子。帝乙去世后,受德继位为王,是为帝辛,也就是那位宠爱妲己而葬送了商王朝的最后一位商王:商纣王。

有人说这个对立太子起了决定性作用的太史,就是帝乙的弟弟、纣王的叔叔比干。如果真是比干,那就太讽刺了,大家都知道,比干后来因纣王荒淫而犯颜进谏,被破腹剖心而死!

从纣王开始,中国就有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制度,并在以后几千里被历代王朝当作立储的规矩来执行了。

当然,什么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后世也屡有“废长立幼"或"兄终弟及"的现象发生,但出现这种情况后,往往都会伴随着血光剑影的惨案,甚至上演直接导致整个王朝覆灭的悲剧。

比如晋文公、周幽王、秦二世、隋炀帝或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朱棣的"靖难之役"等,这样的事例在中国历史上不胜枚举。

所以,立太子如没特殊的理由而不立"嫡"长子,后果会很严重的!

3

废长立幼,导致的后果一般都不好。

最早最著名的反例是赵武灵王废长立幼,结果被困死沙丘。

赵武灵王搞了胡服骑射改革,让赵国一举变得强大。他本来立了长子章。但后来出生的公子何更讨他喜欢,于是他就废了公子章,而立公子何为太子。并且赵武灵王在春秋正盛的时候退居二线,把位子给了儿子赵何。

赵武灵王的想法是,他自己专门搞对外的政治和军事,内政就让儿子处理。按说他这么做没问题,但是他又在公子章和公子何之间犹豫起来。怎么说呢,就是有点心疼大儿子,看着大儿子要给小儿子行礼时那么痛苦,他于心不忍。他想把代地封给公子章,让他也做王。

赵武灵王自己在这几年时间里,已经攻灭中山国、赶走林胡、吞并楼烦,赵武灵王野心勃发,想要争霸中原,做中原霸主。但内政已经不在自己手里,做起事来还是有掣肘,他也想趁机拿回权力,重掌整个国政。

但此时掌握政权的公子何哪能轻易放弃权力,他身边一批人也不会同意他放弃权力。当赵武灵王想要封公子章为代王的想法被公子何拒绝之后,赵武灵王就鼓动公子章与工资何斗争,他本人好从中调停,借机夺回权力。

赵武灵王就以察看陵地的理由把公子章和公子何都带去了沙丘。公子章先下手,想除去公子何,结果只杀了公子何身边的大臣肥义,最后被公子何反杀。而赵武灵王则被他的儿子何围困在沙丘行宫里,活活被饿死。

另一个著名例子是汉武帝,因嫡长子被小人构陷,最终导致父子相残。

汉武帝的嫡长子刘据在7岁就被立为皇太子。

刘据成年后,为人宽厚,做事持正秉公,深受百姓爱戴。汉武帝巡游天下时,就让刘据监国。

汉武帝晚年,有一次生病了,眼看时日无多。他身边有个行事狠毒的臣子叫江充。江充担心汉武帝一死,刘据继位后就会杀了他。因此他就构陷刘据,说是刘据行巫蛊之事诅咒天子。汉武帝就派江充去查这个事。

这种事极难自证清白,刘据为了自保就起兵反抗诛杀了江充等人;汉武帝则误认为太子刘据谋反了,遂发兵镇压。结果刘据兵败逃亡,最后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

后来刘据蒙冤的事实被查清,但已经于事无补。

这导致后来汉武帝只能传位给幼子刘弗陵(即汉昭帝),国家大权都在霍光手里,差点导致江山倾颓。

结语:

中国古代在身份继承方面,一直采用嫡长子继承制。这就是为了避免纷争,让上下各安其位。一旦打破了这个制度,那么相关人等都蠢蠢欲动,最终祸乱国家。

唐太宗在传位方面也犯了几乎与他老爹李渊一样的错误。在早早立了李承乾之后,他又开始欣赏次子李泰,这导致李承乾为了巩固自己位子而试图政变,最终被废。

古代政治上立长不立幼这个久远的制度,必定有其长久持续的理由,废长立幼,能得到好结果的不多。

---凌烟阁论史---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赞评转+关注!

4

古代确定继承人的方式,不仅仅只有立“嫡长子”这一种,只能说是主流,但不是唯一。

综合来看,古人立储的时候往往有四种方式,分别是:

立嫡;立长;立贤;立爱。

我们可以分别来看一下,这四种方式都有什么样的案例和影响。

立嫡:是最为通常的情况,较为稳定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一种具体措施,它是在“宗法制”完善之后才大规模施行的,这个时间是从周代开始。之前的商朝比较混乱,除了“父死子继”之外,还出现了很多“兄终弟及”的现象。

而“嫡长子继承制”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在一开始就确立了继承人,从这个男孩一出生开始,只要中途不夭折,他未来的道路就已经确定了。

所以说,哪个孩子能取得继承权,这很大因素是运气决定的,看哪个嫡子先来到这个世界上。

《春秋公羊传》中这样讲: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样的制度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稳定。

无论是上位者还是下属,都会从一开始就将这个孩子当做继承人来培养,其他兄弟之间往往在积年累月之下也逐渐会形成这样的心理,认同其继承人的地位。

想想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培养,他所形成的势力是很庞大的,想要推翻这样的身份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也就很少会有人想要再选一个继承人来扶持,因为难度太高,风险太大。

那些动不动就和继承人作对,想要推翻现有势力,另行拥立,那都是小说为了制造冲突故意编造的,当不得真。

曹操本来中意的继承人是长子曹昂,但可惜在征张绣的时候战死了,所以嫡长子的地位才轮到了曹丕。

曹丕和曹植有争储的事端,历史上也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但曹丕一直是处于主动的地位,只要他不犯大错,曹操的地位早晚都是他的,这是无可争议的事情。

并且从历史现实来看,曹操出征带在身边的儿子,除了曹昂,还有曹丕以及曹丕的子嗣,这样态度也很明显。

毕竟曹操不是名义上的帝王,不会留下太子监国这种做法,在后方镇守的也不是他的子嗣,而是荀彧。

那么曹操带着曹丕是为了什么就很清楚了。

但是这样的方式也有弊端,那就是当不是嫡长子的兄弟中有一个人的功绩或者能力远远高于嫡长子的时候,就会形成众望所归的现象。

《琅琊榜》当中靖王不就是这样吗?自身有着很高的军功,这是实打实的功绩,得到了很多重臣的拥戴,其他皇子比不了。

这有点像历史上的哪个人物呢?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南征北战,战功显赫。最主要的是他通过这样的行动培养了一批铁杆的班底,而这些人都是唐朝开国重臣,也是朝堂中坚力量。

他们的支持,是李世民最大的底气,要不是皇子身份,说一个功高震主都不为过。

李建成虽然同样有赫赫战功,其才干也非凡,毕竟很多国务都是作为太子的他来处理的,但是其声望毕竟不如李世民。

于是,大家都知道了,玄武门之变就这样发生了,李建成的记载也被改了很多,甚至他这一支在李唐皇室当中也销声匿迹。

所以说,“嫡长子继承制”虽然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方式,但也是相对来说的,并不是说它就不会产生不良后果。

这个概率有问题,需要考虑清楚。

在封建王朝里,绝大多数的权力交替都是用了“嫡长子继承”的方式,这个数量太庞大了,偶尔的几次失败情况,并不能说明这种制度有问题。

而“非嫡长子继承”的事情相应的就太少,而其中出现了几次问题的话就会引起诟病。

假设一个例子,“嫡长子继承制”出现了一千次,其中有十次出现了问题,概率是百分之一;而其他继承的方式出现了十次,其中有一次出现了问题,概率就是十分之一。

案例对比过于悬殊,概率不能这么算,这样的比较也并不可靠。

因为历史上有很多非嫡长子继承的情况,也没有产生不良的后果。

立贤和立长:都是很好的传承制度

和“立嫡”同样重要的继承人选定方式,有两种都非常不错,那就是“立贤”和“立长”。

还是说唐朝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其实并不是嫡长子,而是老三,所以他在戏曲、小说、评书里面经常被称为“三郎”。“雨霖铃”这个典故就是说他的,据说这种声音很像“三郎啷当”,很契合安史之乱中其孤凉的心境。

而李隆基虽然不是嫡长子,但李唐江山从武氏、韦氏等手中夺回,他才是最主要的出力者,即“唐隆政变”的发起人。

这场政变之后,武则天、韦皇后等人的势力得到了彻底清洗,其父唐睿宗李旦也重新即位。

这时候要立太子,按照“嫡长子继承”的规定,应该立宋王李成器为皇储,但是李成器自己愿意这样做,他说:

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其宜,四海失望。臣死不敢居平王之上。

于是,这一次的皇位继承就是“立贤”的方式,并没有再出现如“玄武门之变”那样兄弟相残的情况。

所以后来也有人感叹,如果当时李建成等人能像李成器这样,当是又一段佳话。

当然这也只是后世人的揣测而已,但可以看出,人们对于“立贤”这样做法的接受度也是非常高的。

而“立长”的方式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没有嫡庶之分,那“立长”就是合乎制度的方式;但如果有嫡庶之分,还要立长,那就说明这个“长子”不一般。

这种情况在古代也出现过,那就是三国时期的世家望族汝南袁氏,袁绍和袁术两兄弟。

在三国这段历史里,真正能代表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的,是作为哥哥的庶子袁绍而不是袁术,而袁绍在当时的名声和能力也是要比袁术大得多。

袁术也一直看不起袁绍的出身,虽然有着过继的经历,但毕竟真正意义上的嫡长子还是袁术。虽然袁绍经常认同这个弟弟,但一般情况下袁术并不认可袁绍这个哥哥。

但是有趣的是,当时的各路诸侯对于袁绍是非常认可的,不仅仅在于其汝南袁氏这一背书,还和他反对董卓、组建义军有关,声望卓著。

这是在有嫡庶分隔下依然“立长”的情况,其实也和“立贤”有那么点关系,但从实际来说,哥俩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

虽然兄弟俩有隔阂,但并没有出什么大乱子。

从现实来看,“立长”和“立贤”虽然也被人们认可,但条件比较苛刻。

最重要的就是这个被立为继承人的对象自身确实是有点本事或者名声才行,并且其他人无论是庶子还是嫡子都并不出色。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会出大问题。

立爱:这才是最不靠谱的传承方式

“立爱”同样也有前提,那就是所立对象和“嫡长子”、“长子”、“贤能之人”都没有任何的关系,纯粹是凭借着上位者对于所立对象的喜爱而进行的。

这是前提条件。

因为如果这个继承人自身有“嫡长子”身份,那不用说就是“立嫡”;如果是“长子”,那就是“立长”;如果能力还可以,也可以说成是“立贤”。

所以,这个继承人往往是比较能讨得上位者欢心,或者其母氏家族受到恩宠,爱屋及乌之下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这个继承人本身能力、声望都不足,甚至年龄也都比较幼小。

比如三国时期荆州刘表就立其幼子刘琮为继承人,这就是典型的“立爱”。

刘琮这个人年龄小,其实继承荆州之后就是傀儡,被曹操一吓唬,手下人一鼓动,就将荆州一州之地拱手送给了曹操,实在是窝囊。

刘表“立爱”的举措,不仅葬送了其心血,还令自身势力四分五裂,让后人耻笑。

这在后世帝王身上也同样有过这样的情况,比如朱元璋立建文帝。

按照道理来说,太子夭折,其他皇子就有争储的机会,要从这些人当中或“立贤”,或“立长”,或再“立嫡”,这些都是有成例可循的。

但是朱元璋偏偏立了第三代人朱允炆,这就是有问题了,典型的“立爱”表现。

因为朱允炆无论是功勋还是声望都不足,而其他子嗣当中也有能力与声望都突出的人选,这时候如此选择继承人,那就是“立爱”无疑了。

结局也知道了,燕王朱棣起兵夺权,建文帝下落不明。

所以说,“立嫡”、“立长”、“立贤”、“立爱”四种继承方式,除了“立爱”之外,社会对于其他三种的接受度都比较高,只不过“立嫡”的规制比较明确而已,但也不是不能打破。

并不是说不“立嫡”社会就会出现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要不“立爱”,也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5

中国古代从周朝之前,事实上并没有一套完善的继承制度。当时兄死弟及,子继父业的五花八门。而且最初也并没有必须遵从嫡长子继承这么一说。所有周朝之前,因为争权夺位发生了许多恶性动乱事件。商朝末期因此出现了嫡长子拥有优先继承的权利。周朝建立后,周公旦制礼作乐,开始正式把嫡长子继承制成为继承律法。也因此正式开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该制度的出现有效地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的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威严和社会的稳定。

但实际上进入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嫡长子继承制度依旧是永例。但依旧有很多诸侯国并没有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制度,更多时候他们还是会为了权利互相争斗不断。因为当时出现了很多非嫡长子继承了国家政权,但最终却没有落的一个好下场的例子,所以就有了后来所谓的“废长立幼为祸之始也”的说法。但这个说法真正被人世人认可,还是因为秦朝的灭亡。秦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因为秦始皇死后,公子胡亥伙同赵高李斯等篡权,杀害了嫡长子复苏并且自立为帝后。原六国贵族一直宣称秦二世来位不正,目的就是舆论攻击罢了。但后来秦朝二世而亡,这就让许多人把“废长立幼”是取乱之道的说法奉为圭臬。

事实上这都是宣传舆论的作用罢了。而且历史上没有遵守嫡长子继承制度,开创王霸之业的统治者也比比皆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中,汉武帝和唐太宗都不是嫡长子。但他们不也一样成为了千古一帝,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帝王之楷模嘛。嫡长子继承制度诞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政权统治者的更迭总会伴随着杀戮和鲜血。所以为了减少杀戮,减少流血事件的发生。嫡长子继承制度就应运而生了。但事实上嫡长子继承制度管用吗?历史告诉我们,嫡长子继承制度只不过是一个样子货罢了。真正权利的继承交接靠的还是实力。从始至终拳头才是唯一真理。

明朝朱元璋严格的遵守了嫡长子继承制度,皇储大位嫡长子死了传给了嫡长孙。但有用吗?朱允炆是合理合法的继承了皇位,但结果不还是被朱棣给推翻了嘛。朱棣篡位之后除了清流名士们吐槽朱棣之外,还有其他的影响吗?并没有!再有唐朝时期,从李世民造反夺权之后,唐朝后来的历代皇帝很多都不是嫡长子继承的。也并没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号称“内圣外王”的李治也同样不是嫡长子。这也不妨碍他成为一代伟大的帝王。

置于满清政权,他们压根儿就没拿嫡长子继承制度当回事。清朝从一开始就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而是以选贤为主,也就是说清朝不管你年长还是年幼,有能力才是王道。此时拼的就不是命了,而是真实能力。历史上清朝从始至终也没有因为皇位传承出现什么大问题。可见“立长”还是“立贤”从根本上是没有太大问题了。关键还是看人。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6

你好,后果要看上一个皇帝的安排是否妥当。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回答另一个问题,即古代为什么会出现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继承制的来源


嫡长子继承制早在部落时期就已经有端倪了,那时候部落首领的婚姻是完全的政治联姻,一般一个部落的大统领只会娶他想要联合的那个部落的女性,而他想联合的众多部落中最强的,或者最重要的部落的女性会被封为正妻,其他小部落或对本部落不那么重要的部落女性则是侧妻。

换句话说,正妻娘家比侧妻更厉害、或更重要,顺理成章的,正妻所生的孩子天然能得到本部落和这个最厉害或最重要的部落的承认,当然让这个孩子上台会更有利于本部落的发展。


那为什么让长子继承而不是次子呢?一般来说,长子年级较大,经历当然更丰富,古人生孩子比较早,长子长大时父亲往往还很年轻,有精力去培养他,到了后面的儿子长大时,一方面父亲可以已经老了,教不动了,另一方面可能孩子多了也就疲了,懒得教了。所以正常情况下长子会比后面的更优秀一些。


到了周朝,嫡长子继承制作为一种基本制度确定下来,这是为了定名分。《韩非子》里讲,如果大街上有只无主的兔子,大家都会去抢,但如果这个兔子是有主的,就没什么人抢了。同理,假如一个王子生来就知道自己没希望得到王位,他就不会满脑子闹事生事端,这样有利于统治的稳定。

在宋朝之前,如果太子的娘家实力很强,而太子被废,大概率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周幽王立褒姒之子伯服,废原太子宜臼,结果宜臼跑到姥爷家带人闹事,西周直接拜拜了。但到了后面的几个朝代,对外戚的管制越来越严,其实嫡长子继承制只剩最后一个定名分的作用了。


只有嫡长子继承制能定名分么?


当然不是,这只是一个传统,文官集团一般情况下会支持而已,如果皇帝一定要次子继位,文官集团除了抗议、罢工,基本也没什么其他办法。


此时,如果皇帝强势,那就是想立谁就立谁,文官集团强势,那嫡长子继位没跑了。

到了清朝,皇帝的权利空前强大,根本不需要跟大臣商量什么,他会让众皇子都表现表现,当皇帝选定某个皇子继承时,会想办法帮他削弱其他皇子的力量,该皇子继位之后也不会有什么风险。走到这一步,嫡长子继承制其实已经失去现实意义,所以清朝皇帝想传位给谁就传位给谁,从来不管什么长不长的。


皇帝实力强了,自己说的话就是名分,不再需要传统的力量来维护,不立太子也不会有事。

7

注意,是嫡长子,不是长子。

这是不同的概念。譬如,刘邦嫡长子或者嫡子只有一个,就是汉惠帝刘盈。长子,私生子,庶长子,都是齐王刘肥。

所以,题主的问题不是问题。

所谓嫡长子:是正妻(包括原配或继妻)所出的第一个儿子。比如最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商纣王。他的母亲在生育商纣王的时候已经是王后,但前面还有两个哥哥都是母亲做妾时所生,所以商纣王是嫡,而两个同母哥哥只能是庶。

所谓长子:是所有儿子中年龄最大者。

所谓嫡子:就是妻的儿子。因为可能有继妻,所以后面之妻的儿子继承权是低于原配儿子的。也因为可能有扶正妻,因此通常有嫡子的情况禁止扶正妻,毕竟可能出现扶正妻儿子年长于原配或者继妻儿子。则嫡子的生存发展会遭到威胁,比如唐高祖唐太宗都在原配死后空置皇后。

8

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家族传承或者王位传承必须要长幼有序,这种做法真正开始实行是从夏朝开始的,但当时却没有严格规定必须要按照长子继承制度来执行。在周朝完备了长子继承制度后,这才影响了之后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长子继承这种做法起源于宗法制,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宗法制的目的在于保持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特权、爵位和财产权不致分散或受到削弱,同时也有利于维系统治阶级内部的秩序,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统治。其核心就是长子继承制度。我们所熟知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就是由此引申出来的。中国古代在夏朝时期就已确立王位世袭制,但当时也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的区别。传承并不一定会是子嗣。直到商朝末年才完全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而西周一开始就确立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继承制,从而进一步完备了宗法制。

也就是说,从周朝时候,封建王朝的传承就完全依托于嫡长子继承制度了。但事实上,制度归制度,也并不一定周朝之后所有的皇帝都是通过嫡长子继承制度上位的。比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秦朝秦始皇之后的皇帝,二世皇帝胡亥就不是长子。虽然胡亥的上位存在一系列阴谋的操作。但事实就是事实。也正因为秦朝在胡亥时期导致秦朝灭亡。所以也就有了传言,“废长立幼”乃是亡国取祸之道。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汉高祖刘邦那么想要废掉长子刘盈,但一直没有下定决定的原因。就是因为张良和他说了胡亥亡国这个例子的缘故。

当然了,也不一定不立长子国家就会毁灭。历史上不是以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厉害皇帝有很多。比如汉文帝、汉武帝、唐太宗李世民。他们这些皇帝都不是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但他们亡国了吗?并没有,相反他们这些人都是帝王之中的楷模。尤其汉武帝和唐太宗李世民,他们两人更是中国皇帝中的代表人物。由此可见嫡长子继承制度事实上也是一个无用的制度。他或许可以起到一些防止皇位传承出现的动乱,并不可以决定是否非长子即位就会祸国殃民。

历史上还有很多的朝代根本就没管嫡长子继承制度这茬。比如元朝。元朝初期他们执行的是“幼子守灶制度”。所谓的是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制早期的一种继承制度。指其他儿子先分家立户,由最小的儿子再继承父亲剩余的财产及社会地位。这种制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完全违背的。再比如清朝时期,他们完全就是唯才是举,以能力来挑选继承人。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清朝的选择储君的制度是最开明最适合的。其他不论“嫡长子继承制度”还是“幼子守灶制度”。他们两者缺陷实在太明显了。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9

对于古代的皇帝来说,找个储君是个头皮发麻的问题,特别是有一大堆儿子的时候,那简直可以说是头疼。

“太子”这个称呼在古代,代表的就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一个皇子若是被册立为太子,那么只要他不自己作死,那稳稳的就是皇帝了。

在古代,皇帝选定储君册立为太子,按照正常程序,会优先选定“嫡长子”或者“嫡子”,也就是和正妻(皇后)所生的儿子,或者优先考虑长子。但这也不绝对,历史上非嫡非长而继位为帝的也不在少数,像清朝的雍正帝、乾隆帝等都是。

而如问题所问,如果立太子时没有立长子,会有什么后果?

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有啥特别严重的后果,也是分情况而定的。

比如嫡长子或者长子去世了,这种情况下,也就没有立长子这一说了,客观条件不允许,只能从其他皇子中选择储君。如雍正帝选定储君时,长子已去世,选定继位的乾隆帝是雍正帝第四子。


容易出乱子的时候,基本是在选定太子的过程中,因为这个时候,皇子都有机会,都想往龙椅那儿靠近点,就像清朝康熙帝时期的九子夺嫡。但在皇帝选定储君之后,哪怕选定的不是长子,只要是名正言顺,通常都不会出乱子,因为一旦选定太子,基本就是大局已定,没啥特殊原因,不会轻易废掉太子。

在历史上,选定储君也不一定非是儿子继位,也是特例存在,比如宋太祖赵匡胤之后的继位者是他弟弟,明太祖朱元璋的继位者是他孙子,清朝同治帝的继位者是他同辈的兄弟。


但这些特例,也是因为特殊情况。皇位的继承人通常都是由当时皇帝的儿子中产生,没有儿子通常也是从下一辈分的皇室中选择。而不管选定的储君是谁,在选择的时候,已经考虑多方面的原因,选定之后,通常不会出什么乱子。

10

每朝每代,随着新皇的登基,一大批人上来了,还有一大批人下去了,谁当皇帝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

古代君王都是立嫡立长,这是传统也是祖训,更是游戏规则。你不破坏游戏规则还明争暗斗,破坏了游戏规则无疑是祸起萧墙。

比如,明成祖朱棣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炽是嫡长子,而且通明贤达,颇有明君风范,他的支持者多是朝中文官,老二朱高煦怎能心悦诚服,他的支持者多是武将,他们处处算计,不择手段,好在朱高炽有惊无险的登上了皇位。

康熙皇帝,雄才伟略,一生如此圣明烛照,他没有立皇长子为太子,却立二子胤礽为太子,这也导致了索额图和明珠的明争暗斗,一时间朝堂之上全是索额图和明珠两党,康熙皇帝感觉政权受到了威胁,通过种种手段罢了两人的职务,权利的争斗暂时的停止了,朝堂之上也风平浪静了。

到了康熙晚年,更激烈影响更广的“九子夺嫡”开始了,各位阿哥轮番上阵,无所不用其极,以致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吏治更为腐败,多少人为此或流放或被杀,甚至灭族。直到康熙皇帝驾崩的一刻,老四胤禛成功登上了皇位。

新帝的登基,就是政权的交替,政权的交替伴随着人事的升迁,有升迁就有贬谪,谁升迁谁贬谪,必有争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