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尖底瓶在打水时会非常方便,利用了“重力原理”。受水的浮力,瓶身会自动倾倒,水灌到一定的程度后,瓶身就可以立起来了。有些见底瓶上还带有双耳,方便提携。


但是,近年也出现了少数反对的声音。认为尖底瓶不是水器,而是先民们的一种礼器。因为通过对半坡类型的少数尖底瓶做汲水实验后发现,多数尖底瓶只能装半瓶水或是更少的水,这样在用绳子提携时瓶子才不会倾倒。否则,瓶身的水就会溢出。只有极少数的尖底瓶可以装满水正常使用。


所以,可以说如果尖底瓶真是汲水器。那么,要么是它的烧制技术不成熟,只有少数才能烧制完美。要么它就是“不成熟”的发明。



但不管怎么说,尖底瓶都是仰韶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陶器。由于仰韶文化范围较广,其中又分多个不同的文化类型,所以各个文化类型中的尖底瓶的形制用途也有差异。如半坡类型是壶罐口尖底瓶、庙底沟是双唇口尖底瓶、西王村类型是敞口长颈尖底瓶、王湾和大河村类型是小口尖底瓶,还有喇叭形的尖底瓶等等。


虽有不同的形制,但大抵都是尖底,这样的外形使得它只能“躺着”,竖不起来。一般认为他们最主要的作用便是汲水,是一种水器。当然,如前文所说,这也是推测来的。主要是通过对半坡遗址的地理环境分析,得出的结论。


此外,还有部分墓葬以尖底瓶为葬具,称为“瓮棺葬”。


著名的国宝【人面鱼纹彩陶盆】也是这类瓮棺葬的一部分,使用的方法如下面所示:



瓮棺葬属于仰韶文化先民们特殊的葬俗。应该是体现着他们的某种生死观、灵魂观吧。其实后世也有一种“魂瓶”,感觉与这有点类似。


  • 堆塑魂瓶


我是阿斗,喜欢历史,喜欢逛博物馆。欢迎关注我!

最佳贡献者
2

谢邀。

说到小口尖底瓶,相信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仰韶文化。小口尖底瓶、夹砂罐、彩陶盆以及钵和蒜头壶等构成仰韶文化的典型组合。那么这些器物都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我们要看一个器物的用途,首先要看其质地及其出土的地点。质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件器物的作用,比如我们一般认为夹砂的器物多数是用来作为炊煮器的,因为夹砂器物更耐高温。因此,这里面的夹砂罐应该是作为当时社会中用来煮食物的器类。而泥质陶则因其质地细泥,多数是用作盛储器、水器使用的。我们一般认为彩陶盆、钵和壶则是作为盛放物品和液体使用的。而不同的出土地点也代表了这些器物的主要用途。就比如我们现在买了两个相同材质的盆,一个放在厨房、一个放在了卫生间,那个一个则作为洗菜等用途使用,一个可能是洗脚使用了。因此,出土地点的不同,则会对我们判断这件器物是作何用途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小口尖底瓶的质地及出土地点如何?
下图为夹砂陶,多数是罐、鼎的质地,作为炊煮器使用

小口尖底瓶,顾名思义,口小,底尖,这也就使其不能像罐、钵、壶一样直立放置在地面上,因此这也使得人们对于其作用有了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既然前面提到要观察器物的质地来判断其作用,我们看一下姜寨遗址中对于小口尖底瓶的描述:小口尖底瓶,泥质红陶较多,细泥红陶次之,夹砂红陶较少。通过如上描述,我们能看到小口尖底瓶中泥质陶所占的比重较大,并且更具一般常规推断,小口尖底瓶首先是作为盛储器使用的,并非炊煮器。再者,在西安半坡遗址中,小口尖底瓶在住址及墓葬中均有发现,姜寨遗址则主要在墓葬中发现,这样对于我们判断其作用似乎用途不大。

其次,我们来观察一下小口尖底瓶器物本身。在半坡遗址中,我们能看到小口尖底瓶可以根据其形状的不同分为两种类型,简单的说就是一种比较圆润,另外一种则有小细腰。不同的形状,也有可能产生不同的作用。这种口小的器物,在使用时有利于内部的液体不容易洒落。并且,在器物的肩部均有两个穿孔的耳,存在即合理,那么这些耳的存在一定有其意义,答主认为穿绳然后将小口尖底瓶放置河水中或背在背上均为合理的解释。除此之外,我们发现小口尖底瓶多数有细绳纹,绳纹不仅仅是作为纹饰存在,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加固器身,这样能够更加有益于远距离运输。
左侧为圆润型的,右侧为瘦腰型的

再次,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社会环境。仰韶文化,尤为著名的是彩陶人面鱼纹盆,并且我们从仰韶文化的区域范围内发现的彩陶纹饰,多数为鱼纹,或者鱼纹的演变。我们不妨猜测,当时人们多食鱼或者是鱼作为其图腾存在。不论是哪种设想,当时人们生活的环境一定有大量的水源,并且里面有鱼。那么,人们经常去河边取水也解释的通了。

答主有幸在半坡遗址史前工场做过这样的小实验,将小口尖底瓶的双耳套置绳索,后置于水中,在下沉的过程中,小口尖底瓶中可装满水,但是在上提的过程中,会出现水流出的现象,但是在最终提上来之后,会发现小口尖底瓶中还是会有半瓶甚至多半瓶水在里面。因此,答主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认为小口尖底瓶应该是作为汲水器存在的。

当然,现在关于小口尖底的用处研究的更多,现在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即小口尖底瓶是作为酿酒器,答主保留自己的看法。

3

最早知道尖底小口瓶,是通过初中的美术课本,就是下图中的半坡类。

当时,美术老师好像顺带说了一句,是古人用来提水的工具。用绳子拴住两个瓶耳,放到水中,由于重心偏向瓶口一端,瓶口就自动向下倾斜,浸入水中,水就可流入瓶中,随着水的进入,整体的重心向瓶底方向偏移,偏移到一定程度,使瓶口上扬,瓶子又自己立起。当时,感觉很有道理,不过,后来感觉哪里有点不对,到底是哪里呢?两个瓶耳的位置,似乎有点偏低,试想一下,如果高一点,比如在瓶口附近,不是更利于提水吗?因为位置偏低,如装满水,重心较高,不是容易倾倒吗?后来看到一些资料,有人认为是古代的一种器物:欹器,感觉有一定道理。

在故宫博物院中就陈列着一个光绪年间的欹器,据说在其中灌水“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过去,曾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谈欹器的工作原理。

将两个器耳挂住,欹器就受到两个竖直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为叙述的方便,将这两个力视为一个沿其中心竖直向上的力(合力)。没水时,欹器如竖直放置,其重心不在中心线上,重力作用线与支持力的作用线不在一条直线上,就要发生转动,直到二力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即“虚则欹”。

往欹器中灌水,整体的重心随之向中心线偏移,欹器向竖直位置偏转。大约灌入一半水时,重心正好移动到中心线上,欹器正好呈竖直状态,即“中则正”。继续灌水,整体的重心升高,当灌满水时,重心高于支持力的作用点(即高于两个器耳的位置),是一种不稳定状态,稍微地触发,就会造成倾倒,即“满则覆”。

4

首先,从题主的附图的器形来看,叫它尖底瓶是不准确的。因为它上面口部小,中间部分大,底部是尖的。汉字能准确反映“小-大-小”这一形态的是“尜”字,音gá。所以最好称之为尜瓶


那么尜瓶是做什么用的?它不是用于汲水的,而是用于酒的酿造、制作、分配和饮用。它的取酒和分酒过程特别有趣,是自动或半自动的倒酒器。

下面首先说明它不是汲水之用。

第一,从原理上看,最主要的原因是重心过高,甚至会高过它的双耳。所以很容易倾覆。为了便于类比理解,可以看看形态相似的欹(qī)器。它是一种盛水容器,非常容易倾斜颠覆。在《荀子·宥坐》篇中,也记载了孔子师徒关于“宥坐之器”即欹器的对话: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另外一种常见的欹器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即老式沟槽式公厕的翻斗式冲水箱。它可以蓄满水之后翻转过来,起到定时冲洗的作用。

还有一种户外常见的欹器叫惊鹿。很好玩。

这些欹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特点都是很容易倾覆。而尜瓶系上两耳后,它的特点便与欹器相同,所以从原理上看,它也容易倾覆而不利于汲水。

第二,已经有很多专家通过实验证明了尜瓶取水是不合适的。例如:

早在1988年,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博物馆孙霄与赵建刚通过实验证实了尖底瓶取水的谬误。因为,他们发现尖底瓶入水后,无论是在静水还是在河水中都不会很快地沉入水中,入水量一般不到瓶容积的1/3,且由于瓶耳过低,绝大部分尖底瓶在盛水后都因重心高于瓶耳而倾覆。

还有专家从古人制作尜瓶方式加以论证:

半坡人制作尖底瓶,采用的是泥条盘筑法,双耳是后捏塑成型的。这种手工制造陶器的方法是有很多局限性的:首先,它不能保证瓶身四壁均匀,四壁不均匀,重心就不在中轴线上。其次,手工捏塑双耳也保证不了双耳分布的对称,如果双耳不对称,就会使陶器重心偏离一方。双耳位置如果偏下,那么陶瓶就会倾翻。”西安半坡博物馆宣教部主任王丽娜说。

总结上述两点,我们可以从原理上和实验上认识到,尜瓶不是用于汲水的。


尜瓶真正的用途与酒有关。我们可以从汉字的形态演变、考古的实证,酿酒的原理和传统酿酒、饮酒的风俗来加以理解和推测。

首先看甲骨文的“酒”字,即水+酉,酉字均显示为尜瓶的形状。很容易理解,古人想告诉我们,尜瓶中流出来或存放的液体就是酒。

其次,考古学家也已经证实,古代尜瓶中含有酿酒原料:

刘莉、王佳静等2018年1月发表于《农业考古》2018年第一期的《陕西蓝田新街遗址仰韶文化晚期陶器残留物分析:酿造谷芽酒的新证据》中通过对包括尖口瓶在内的五件陶器的植物残留物分析,发现了酿酒原料包括黍、薏苡、小麦族、稻米、栝楼根、芡实,另外还有其他块根等附加植物原料,首次证实了漏斗和尖底瓶是酿造谷芽酒的配套器物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王佳静还是一位90后考古姑娘

见文章《5000年前的啤酒是啥味道:专访90后考古姑娘王佳静》http://art.people.com.cn/n1/2016/0602/c206244-28407424.html

再次,我们还可以从羌族人喝咂酒的传统习俗来加深对尜瓶作用的理解。

先看咂酒怎么做的:

酒料晾温后拌上酒曲,装入一人高的坛子里,用麦草和泥封住坛口,置于一旁。。。过一段时间后。。。老人继续焚香祈祷,向人神、祖神、酒神祈祷,保佑酿酒成功,经过许愿开坛时请众神享用。

再看咂酒是怎么喝的。要注意以下关键细节:

1、咂酒是用吸管,而不是用酒杯喝的。

2、注意到右边的人手持一个杯子,那是往酒坛注水用的。这是因为咂酒是粮食酒,酒含于粮食酒料之中,须加热水稀释后饮用。喝咂酒不能只顾喝,而要边喝边掺开水,通过开水的温度使谷物颗粒内的酒精成分充分浸透出来。

关键就在这里:酒坛里是没有液体的,倒出来的是高粱等酿酒原料!所以需要兑水才能饮用。从酒坛倒出来的原料类似下图:

至此材料已经齐备,我们可以对尜瓶在制酒中的真正用途作出猜想了。这是本文的核心。

我们之前已经知道:(1)尜瓶可以当作欹器用,(2)尜瓶里面是没有水的,(3)喝咂酒时需要往尜瓶中注水。

那么我们可以推理出:欹器注水后很容易倾倒,那么尜瓶注水后也会很容易倾倒,倒出来的液体就成了酒,此酒可以用杯子,瓶子之类接了喝。从这里我们推测出,古人与现在羌族人喝咂酒的区别:没注水时尜瓶是立着的,喝尜瓶酒大概不用吸管,而是先注水,水满后让它像惊鹿一样自动倾倒出来,因为它身长口小,大概高粱等酿酒原料还会保留在瓶内。酒倾倒完了,尜瓶自动立起,再注水,再倾倒。如此反复,直到变淡为止。概括其具体过程,就像自动倒酒机。大家可以再看一次惊鹿动态图加以想像。

3、酒坛虽然不像尜瓶一样尖底,而是平坦的底部。这点也反映出古代人喝尜瓶酒与现代羌族人喝咂酒风俗的区别。

总之,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明白了,尜瓶真正的用途不是汲水,而是酿酒、取酒、分酒和喝酒的工具。其取酒、分酒的过程就像惊鹿一样自动化,特别有趣。

5

我认为尖底陶器是插在柴火堆里烧水、烧汤用的器具。


6

您好,我是南山000。我来回答您的问题。

01.过去学界为这种瓶子定名为“小口尖底彩陶瓶”,用作汲水器。

这种瓶子口小底尖,不能独自直立。是新石器时代的产物,距今约6000年,是仰韶文化的代表性器皿。

最初,学界认为这种瓶子是先民用来汲水的。瓶子口小底尖,放进井中后,瓶子会横在水面,方便井水进入。等瓶中的水满了,它就会自动恢复成竖直状,水不会洒出且方便人们把它从水井中提出。瓶子尖尖的底,可以方便人们把它插在松软的泥土中。(如图示)

后来有人提出疑义。

首先,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基本上还不会打井,大都从河里汲水。那这种小口的瓶子用起来就很不方便。

其次,人们生活的地方,泥土往往被踩的比较坚硬,尖底儿方便插在泥土中的说法,也不太站得住脚。

02.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小口尖底瓶具有“神器”的性质,是神职人员专用的器皿。

他的理由是,这种小口尖底瓶出土的完整标本很少,大部分是破碎的,从出土的数量和分布性来看,小口尖底瓶不像是大量使用的日常生活器皿,更像是一种和宗教或者祭祀有关的器物。

03.

近期学界认为小口径地平应该被定名为“酉瓶”,是“酒瓶”。

“酉”字的写法变迁如下图:

甲骨文中的“酉”字很像是这种小口尖底的瓶子,隐身为“酒”的意思。《说文》中说:“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意思是:酉是八月成熟的黄黍做成的重酿酒。(酎是用糖度高、酒精度低的醴代替水,加到米和酒曲中制成的重酿酒。)

这种观点认为小口尖底瓶就是酿酒或装酒用的酒瓶。

我更赞成第3种说法。

我是南山000,喜欢古代文化。欢迎交流!

7

古代的尖底瓶,在很多地方都有出土,比较流行的认知是他们是古代先民的汲水器具。是不是真的这样?歪史不认同这个观点。

他们分析的理由是尖底瓶容易在水井中倾倒,便于装罐满,但是这种瓶子瓶口非常小,根本不利于水自然流入,因为瓶子双耳大部分在中部,只要拉起,即使里面装满水,也会由于重力的关系倒立,里面的水重新倒回水井。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同理,这种瓶子不可能是日常频繁使用的东西,譬如装汤,炊具,因为尖底不利于摆放,小口不利于罐装。也不太可能作为日常带在身上的水杯使用,太过沉重,而且易碎,不利于奔跑。在耕作的时候存放也不利。也就是说可以排除日常高频率使用的可能。

根据器型,尖底,大腹,小口,。瓶口特别小,这应该就是为了防止瓶内物品倾倒以后流淌的,而且小口不容易罐装,应该不会储存固体物质,而是为储存液体,小口在往外盛装时候更加方便,不容易撒漏。

既然不是汲水用具,也不是日常使用器具,还能剩下多少场景可能用到这种装液体的瓶子?答案肯定不多了。有没有可能这种瓶子并不是给活人使用,而是专门的陪葬物品。也是不可能的,这种瓶子设计肯定是有实用性的,也就是说有生活场景的,如果陪葬这样子的也不利于摆放。

假如没有办法从考古出土资料来断定,那么或许可以从汉字演变来猜测,如果熟悉汉字脉络的人看见这个瓶子就非常形似汉字“酉”的甲骨文、金文书写。而且,在汉字中凡是带有“酉”字旁的的都几乎涉及到酒,与酿造或者饮酒有关。譬如:酲酼酵酷酹酶酿酺酾酴酽酳酻等等,无一例外都表示与酒有关,而且,根据记载,酉这个字最初就是酒。

是否可以大胆猜测?既然“酉”表示酒,它的原形是不是就是装酒的瓶子,或者引申为酿造酒的瓶子,将谷物放进去,密封,等待发酵,然后发酵好之后倒出来饮用?现在,我们来推理,起初时候比较简单,“酉”和“酒”通用等到字义丰富以后,酒和酉分开,有了不同的意义,于是“酉”回到它的的本意上?根据“酉”字形,现在分开看,最上一横表示封闭,腹内一横表示分界线,下面是固体谷物,上面是液体,两肩上正好是双耳?得出结论“酉”就是双耳尖底瓶,本来是装酒用的,进一步引申,望文生意,推测出,“酒”就是“酉”里面到出来的液体,后来引申出酒这个字,这样解释这个“酉”完全很合理。

另外,除了汉字之外,我们还可以从最古老的天干地支来寻找侧证,在古代时候,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这就是十二地支,很巧妙的是,在地支当中,正好有一个“酉时”这个时间是下午5点到下午7点。恰巧,这是日落时分,在汉代酉时又叫日入,吃晚饭的时候。为什么吃完饭的时候用酉时来表示?酉又是酒,可不可以理解为酉时就是酒时,表示晚饭时分是喝酒时间?歪史认为是这样的。

既然酉和酒通用,晚饭时分就是喝酒时间,于是“酉”便引申出另外一个意义,喝酒的时间,久而久之,酒时成了十二时辰之一,固定表示下午五点到七点。但是,随着酒的分离,酉时又已经固定,这样导致酉成了单单表示时辰的一个字,然后,本来表示瓶子的象形字“酉”随着尖底瓶的退出历史舞台而逐渐失去本意!使得人们普遍的认为它是一个时辰字。

但是,历史不曾遗忘,凡走过必留下痕迹,随着很多尖底瓶的出土,我们古代象形汉字的本意或许更多的能够发掘出来。如同”酉“字一样,表示的酒时双耳瓶,双耳瓶本来是酿酒用的器具!是不是这样,我们拭目以待!

8

考古工作已经证实为酒器。


1、尖底瓶不是汲水器

最初,有学者认为尖底瓶的特殊结构可以使其较快沉入水中,汲水比较方便。或视为“抱甀而汲”的甀,并以力学原理解释尖底的性能,即锥形尖底下垂入水容易注满。甚至有人认为这就是历史上古人利用重心原理“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而作的“欹器”。


1988年,半坡博物馆研究人员分别选取半坡和姜寨遗址各11件尖底瓶进行测试和汲水实验。在空置状态下双耳系绳上提,近半数口部向上倾斜,半数则向下倾斜,仅1件垂直向上,说明双耳的装置并未遵循重心原理。进而又选取半坡库存67号和姜寨一期8814号标本,垂直放入静止的水中,尖底瓶即时倾倒,口部约二分之一沉入吃水线以下,但进水量达到尖底瓶容积的二分之一左右时便恢复直立状态,汲水效果不佳。而在流水状态下,提吊入水的尖底瓶因瓶口阻力较大而朝向顺流方向,根本无法自动汲水。


2、尖底瓶应是酒器

  • 在最新科技支撑下,考古工作者已经在出土尖底瓶的底部发现了酒类遗存。

  • 实验表明,尖底及其凹凸不平的内壁具有良好的沉淀澄滤功能;小口也便于封口保存。

  • 仰韶文化主要存在于我国西部以陕西为核心,持续至距今5000年左右;而商王朝则崛起于东部以山东西部为核心,甲骨文多发现于距今3500年左右。因此认为尖底瓶与“酉”字有关尚缺乏更明确的证据。

9

这是古代南方水田农区用的盛水具。因为尖底可以插入泥中不倾倒,十分稳当,又很容易拔走。而平底是做不到的

10

可以说所有的尖底器物,都是早期原始部落时期实用的物品。最早人们我生产生活中发现树木削尖可以插入土中,后来才开始制作尖底陶器。尖底陶器无论制作工艺,还是烧造或使用,都比大平地陶器方便????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