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题主的附图的器形来看,叫它尖底瓶是不准确的。因为它上面口部小,中间部分大,底部是尖的。汉字能准确反映“小-大-小”这一形态的是“尜”字,音gá。所以最好称之为尜瓶。
那么尜瓶是做什么用的?它不是用于汲水的,而是用于酒的酿造、制作、分配和饮用。它的取酒和分酒过程特别有趣,是自动或半自动的倒酒器。
下面首先说明它不是汲水之用。
第一,从原理上看,最主要的原因是重心过高,甚至会高过它的双耳。所以很容易倾覆。为了便于类比理解,可以看看形态相似的欹(qī)器。它是一种盛水容器,非常容易倾斜颠覆。在《荀子·宥坐》篇中,也记载了孔子师徒关于“宥坐之器”即欹器的对话: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另外一种常见的欹器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即老式沟槽式公厕的翻斗式冲水箱。它可以蓄满水之后翻转过来,起到定时冲洗的作用。
还有一种户外常见的欹器叫惊鹿。很好玩。
这些欹器的原理都是一样的,特点都是很容易倾覆。而尜瓶系上两耳后,它的特点便与欹器相同,所以从原理上看,它也容易倾覆而不利于汲水。
第二,已经有很多专家通过实验证明了尜瓶取水是不合适的。例如:
早在1988年,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博物馆孙霄与赵建刚通过实验证实了尖底瓶取水的谬误。因为,他们发现尖底瓶入水后,无论是在静水还是在河水中都不会很快地沉入水中,入水量一般不到瓶容积的1/3,且由于瓶耳过低,绝大部分尖底瓶在盛水后都因重心高于瓶耳而倾覆。
还有专家从古人制作尜瓶方式加以论证:
半坡人制作尖底瓶,采用的是泥条盘筑法,双耳是后捏塑成型的。这种手工制造陶器的方法是有很多局限性的:首先,它不能保证瓶身四壁均匀,四壁不均匀,重心就不在中轴线上。其次,手工捏塑双耳也保证不了双耳分布的对称,如果双耳不对称,就会使陶器重心偏离一方。双耳位置如果偏下,那么陶瓶就会倾翻。”西安半坡博物馆宣教部主任王丽娜说。
总结上述两点,我们可以从原理上和实验上认识到,尜瓶不是用于汲水的。
尜瓶真正的用途与酒有关。我们可以从汉字的形态演变、考古的实证,酿酒的原理和传统酿酒、饮酒的风俗来加以理解和推测。
首先看甲骨文的“酒”字,即水+酉,酉字均显示为尜瓶的形状。很容易理解,古人想告诉我们,尜瓶中流出来或存放的液体就是酒。
其次,考古学家也已经证实,古代尜瓶中含有酿酒原料:
刘莉、王佳静等2018年1月发表于《农业考古》2018年第一期的《陕西蓝田新街遗址仰韶文化晚期陶器残留物分析:酿造谷芽酒的新证据》中通过对包括尖口瓶在内的五件陶器的植物残留物分析,发现了酿酒原料包括黍、薏苡、小麦族、稻米、栝楼根、芡实,另外还有其他块根等附加植物原料,首次证实了漏斗和尖底瓶是酿造谷芽酒的配套器物。
顺便值得一提的是,王佳静还是一位90后考古姑娘
见文章《5000年前的啤酒是啥味道:专访90后考古姑娘王佳静》http://art.people.com.cn/n1/2016/0602/c206244-28407424.html
再次,我们还可以从羌族人喝咂酒的传统习俗来加深对尜瓶作用的理解。
先看咂酒怎么做的:
酒料晾温后拌上酒曲,装入一人高的坛子里,用麦草和泥封住坛口,置于一旁。。。过一段时间后。。。老人继续焚香祈祷,向人神、祖神、酒神祈祷,保佑酿酒成功,经过许愿开坛时请众神享用。
再看咂酒是怎么喝的。要注意以下关键细节:
1、咂酒是用吸管,而不是用酒杯喝的。
2、注意到右边的人手持一个杯子,那是往酒坛注水用的。这是因为咂酒是粮食酒,酒含于粮食酒料之中,须加热水稀释后饮用。喝咂酒不能只顾喝,而要边喝边掺开水,通过开水的温度使谷物颗粒内的酒精成分充分浸透出来。
关键就在这里:酒坛里是没有液体的,倒出来的是高粱等酿酒原料!所以需要兑水才能饮用。从酒坛倒出来的原料类似下图:
至此材料已经齐备,我们可以对尜瓶在制酒中的真正用途作出猜想了。这是本文的核心。
我们之前已经知道:(1)尜瓶可以当作欹器用,(2)尜瓶里面是没有水的,(3)喝咂酒时需要往尜瓶中注水。
那么我们可以推理出:欹器注水后很容易倾倒,那么尜瓶注水后也会很容易倾倒,倒出来的液体就成了酒,此酒可以用杯子,瓶子之类接了喝。从这里我们推测出,古人与现在羌族人喝咂酒的区别:没注水时尜瓶是立着的,喝尜瓶酒大概不用吸管,而是先注水,水满后让它像惊鹿一样自动倾倒出来,因为它身长口小,大概高粱等酿酒原料还会保留在瓶内。酒倾倒完了,尜瓶自动立起,再注水,再倾倒。如此反复,直到变淡为止。概括其具体过程,就像自动倒酒机。大家可以再看一次惊鹿动态图加以想像。
3、酒坛虽然不像尜瓶一样尖底,而是平坦的底部。这点也反映出古代人喝尜瓶酒与现代羌族人喝咂酒风俗的区别。
总之,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明白了,尜瓶真正的用途不是汲水,而是酿酒、取酒、分酒和喝酒的工具。其取酒、分酒的过程就像惊鹿一样自动化,特别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