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差别怎么这么大?

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差别怎么这么大?

2020-09-21 13:10阅读(65)

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差别怎么这么大?建设银行二十万起存三年其的定期利率是三点八左右,而其他地方性的商业银行有的甚至涨到了四点多。为什么现在银行间的存款利

1

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差别大这并不奇怪。首先,央行近几年推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是希望通过设立一个基准利率作为依据,各银行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上下浮动,来决定银行存贷利率的高低。这与过去由银行统一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

再者,各家银行能够给给到储户的实际利率完全不同,对于国有大银行来说,各网点人员众多,成本铺得太大,只能给到储户相对于中小型银行偏少的利率。而中小银行由于成立时间不长,成本压力不大,再加上不良贷款率也较低,所以他们往往能给储户相对更高一点的利率。

最后,对于国有大行来说,主要靠政府财政存款、企业存款放在帐面上作为活期存款,自己并不愁大型企业客户资源,而相对于零后散储户来说,国有大银行反而觉得比较麻烦,所以不太愿意通过提升存款利率来吸引客户。而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自己网点比较少,对于大企业、财政存款的吸引力并不大,所以必须通过更多大幅上调存款利率,来吸引客户资源。

最后,不同的季节,不同银行开出的利率也不尽相同。通常是在季末、年末都是中小银行为揽存款而愁白了头。季末、年末既有央行对银行业的各项指标进行考核,又是市场流动性十分紧张的时候。此时中小银行为了缓解流动性短期问题,通常会提高银行存款利率来揽储。而国有大型银行根本不用开出过高的利率,因为他的大客户是大型企业存款、政府的财政存款。所以,不同银行,不同规模,不同的业务范围,都会决定银行利率的不同。

2

在过去的2014-2015年之间,央行连续六次降息,国内的存款利率已降至历史最低。当前,各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央行给定的基准利率。央行最近一次降息是在2015年10月,截至目前执行的基准利率(年利率)是活期0.35%,三个月1.1%,半年1.3%,一年1.5%,二年2.1%,三年2.75%。

二、在该基准利率基础上,允许各银行可以上下浮动的范围空间,目前主要由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机构给出。2013年7月,央行取消了0.7倍的下限,2015年10月,又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上限。理论上说,自此以后无论基准利率怎么变,银行可自主决定存贷利率,央行基准利率只作为参考。但尽管如此,银行业设立了“自律机制机构”,各银行间形成“利率同盟”,存款利率最高只上浮到40-50%左右。银行一般在此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行利率水平。

以下是2018年各大银行存款利率一览表。

对于四大行或其它一些规模较大的银行来说,他们一方面由于人员网点较多,日常成本开支高,能够给出的利率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又因为信用高,有政府企业存款撑腰,不愁客户资源,故并不在意通过提升存款利率来吸引客户,因此一般利率偏低。

而中小银行由于体量小,成本压力小,可以给到储户的利率可以更高,并且他们因为自身规模限制,吸储能力较弱,往往更愿意通过上调利率来吸引客源。

综上,结合外部政策原因和银行自身的客观原因,就造成了不同银行之间存款利率的不同。

(编辑:四维)

3

银行是正经八百完全靠钱过日子的机构,钱就是银行的生产资料。但“钱”这种生产资料与其他工厂的生产资料不同,市场上“钱”的总量就那么多,但竞争对手却很多。除了政策性银行这种不对普通用户开放的银行外,加上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在内的银行不下2000家。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银行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招商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网点数不如国有银行,但同样也在全国有分支机构。这就意味着,这些银行可以从全国吸收储户存款,并且这些银行的知名度也要更高一些,特别是像国有银行,很多国企、央企都会且只会与国有银行合作,所以他们对资金的渴求度就没有那么高。既然对资金需求度不是特别强,也就没必要花更高成本吸收存款。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银行一般存款利息都不很高,特别是国有银行,基本不会在央行标准基础上进行太多上浮。

但城商行、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等区域性银行就不同了,这些银行大都只服务于某一地区,知名度不高,相应竞争力也就不如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储户就那么多,钱就那么多,想从知名度更高的银行手里撬储户,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利息提高。对银行来说,利息高就意味着自己要支出的成本高,作为一家以赢利为目的的机构,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愿意提高自己的成本呢?

提成高本总比没生意可做强吧?所以为了能够揽储,提高存款利息几乎是银行唯一的办法,不得不为。



当然从储户手里吸收存款不是银行获取资金的唯一渠道,发行债券、发行/增发股票、再贴现、银行间同业拆借、发行理财产品等都是方法,但这些方法基本只能解决短期问题,要么就是成本比支付利息还高。所以即便提高存款利息吸收储蓄,仍然是银行稳定、长期且低成本获取资金唯一的办法。

当然还有一种不需要成本的方法就是最近两天央行在做的事情,降准。但存款准备金率这种事情,有降就有升呀,况且最多一年也就一两次,不能当成银行主要资金来源。

4

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差别大,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 大银行与小银行利率差别大

由上图所示,各银行机构执行利率由高到低的排名是农商行=地方银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银行

原因在于大银行牌子硬、网点多、知名度高,所以对于利率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以更低的利率吸收民众存款,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小银行受地域限制较为严重、知名度不高、议价能力不强,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肯定要发行利率更高的存款产品来吸引更多的客户。

  • 同一银行的不同地市执行利率也不一样

由上图所示,这是建设银行在北上广深四地的挂牌利率。大家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地市,建行的挂牌利率也不一样,这主要是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因为每个地市的情况不同,所以在利率逐步市场化的今天,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挂牌利率最有利于银行节省成本、稳健发展。

  • 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我单独拿出来讲一讲的原因在于题主所说的建设银行定期存款就是属于其发行的3年期大额存单。大额存单是利率市场化的必然产物,它的优点在于比普通定期存款的利率更高,但是起存金额在20万元以上。为了吸收更多的存款,各大银行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大额存单产品,希望以更高的利率吸引到更多的客户存款,大额存单执行利率最高可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50%,而一般的定期存款只上浮25%-30%,优势及其明显!

我是银行理财规划师——银行小学生,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让我带你走近银行、实现财富增值!

5

2015年存款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了存款上下浮动的比率,各家银行也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央行给出的基准利率自行浮动。就拿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来说吧,基准利率是1.5%,国有银行一般都上浮到1.75%,农商行、村镇银行大部分上升到了2.25,一万本金存一年差距就是50块钱,够一些家庭一天消费的了。

国有银行利率的上浮比例没有地方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比例大,银行间的差距主要还是以下原因:

第一,国有企业的影响力。国有五大行:工商、建设、农业、交通、中国银行之所以上浮比例不大,它们是成立几十年、上百年的老银行,又是国有企业,在老百姓中间的信誉非常高,不怕客户被抢走。举个例子,我一个姐们儿在乡镇网点干支行长,去一个村里宣传,那一个村的人全存农业银行,任凭其它银行利率再高人家就是不存,居然表示农行零利率人家也存。可见国有银行在老百姓心里的地位。

第二,业务范围不同。农商行、村镇银行主要面对农村群体、个人客户,上浮存款利率对它们吸收存款大有益处,老百姓就喜欢货比三家,选择利率最高的存款。国有银行主要业务还是在对公存款,大型企业的资金一次存上顶地方银行或者中小金融机构忙活好几个月的。

第三,中小金融机构成本压力小,自主权大。中小金融机构本身就是一级法人机构,不像国有银行盘子大,成本高,加上自身揽储任务重,为了方便完成任务有必要上浮存款利率,让更多的客户存款。

现在感觉个人客户明显集中在两种银行,大城市都在向股份制商业银行集中,以光大、兴业、招商、中信为主,小城市和农村客户还是以农村信用社为主,毕竟乡镇银行网点稀少,除了信用社别无选择了。

6

我看您说的利率,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就是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

银行的大额存单产品,各家银行的利率确实不太一样。

按照人民银行的规定,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起存金额高。针对个人发行的大额存单,最低起存金额是20万元人民币。

各大中小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大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低,中小银行大额存单利率高。

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是按照人民银行同档次、同期限的基准存款利率上浮一定比例来定的。正是由于按人民银行基准利率来上浮,而浮动比例并不一定是多少,才导致各家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不一样。

人民银行三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2.75,您说建设银行三年期是3.8左右,那应该是建设银行给三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定价为: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的1.4倍。而地方商业银行的四点多,是因为地方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基准利率2.75的基础上,上浮了1.55倍。所以得到了4.2625,即4点几的利率。

现在银行间市场的存款利率是放开的,就像超市卖东西似的,同样的东西,卖多少钱的都有。不仅大额存单,别的普通的存款产品,您要是仔细观察,也会发现不一样的。利率有高有低。现在存款还真得货比三家呢。

本人专注于分享与银行相关、和生活贴近的财经内容,欢迎关注【博文微金融】!

7

我认个人银行之所以存款利率政策差别很大。外因是因为市场竞争和利率市场化引导;内因是源于银行的利差收入。

外部因素

2015年开始取消了存款利率上限,为了不引起恶性竞争商业银行决绝大多数加入了银行自律机构,默认了最高上浮不得超过50%;2018年博鳌论坛以后正式放开了上限,允许突破上浮50%的上限,正式宣布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进入实质阶段。

各个银行因为市场竞争,揽储压力不同所以会制定不同的揽储正常,执行不同的利率。目前主要是一些小型的银行存款利率较高,比如:部分民营银行、城商行。

内部因素

商业银行的揽储压力根源在于收入计划的完成情况,而银行收入中最大的一块收入来自于存贷款的利差收入。

传统的国有五大行和绝大部分股份制银行(除招行、平安外)贷款主力军就是公司信贷业务,因为公司业务客户一个突出的特点,综合价值很高,但是贷款业务本身FTP定价极低,遇到好项目贷款基准利率下浮都有。所以极低的贷款利率就决定了揽储资金的成本不能太高,因为要保持一定的利差,所以你可以看看今年的各个银行存款利率,国有五大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是很低的。



城商行和民营银行因为自身品牌和市场定位问题,在对公业务上没什么优势,主要市场在零售业务上,零售业务和对公业务相反,贷款利率定价是很高的,所以给了银行比较高的利润空间可以适当提高存款利率。

这里可以看个图片 ,零售业务占比高的银行利差越高,突出的代表就是平安银行和招行(零售之王)


一点自己的看法,没什么依据,大家看看就好。

8

因为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竞争。存款利率高与低是商业银行进行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商业银行特别多。

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工农中建交和邮政储蓄几家国有银行以外,还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各地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以及民营银行、外资银行。

银行多了,带来的问题就是彼此竞争。

为了银行本身的经营发展,为了吸引招揽储户来存钱,各家商业银行可以说是使尽了各种招数。最有效的招数就是提高存款利率,把实实在在的实惠让利给储户。

相对来讲,工农中建交和邮储的资金实力雄厚,有比较固定的对公客户,揽储压力小一些;而其他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农商行或者农信社、民营银行等,要么经营地域受限,要么资金来源渠道不广,或者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急需资金等等,总之揽储的压力比较紧迫。

为此,城商行、农商行或者农信社、民营银行等提供给储户的利率就要高一些,这样才可以跟工农中建交、邮储银行以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进行竞争。

所以,大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比基准利率上浮比例低一些,小银行的存款利率比基准利率上浮的比例高一些,有的能够达到50%甚至更高。

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只要打破了垄断就存在竞争,提高存款利率是商业银行进行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一句话,这都是利率市场化惹的祸。

9

  这只是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以后利率差别可能更大。

  自2015年10月24日起央行对商业银行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央行的基准利率仅是银行的参考利率,商业银行利率可以进行上下浮动。

  比如今年以来的房贷利率出现大幅上浮,存款利率自然也可以大幅上浮,特别是吸收存款较难的小型城商银行或信用社,比如蓝海银行和天府银行等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可上浮到5.5%,相较于央行三年期利率上浮了百分之百(自2014年以后,央行不再提供五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而大型商业银行通常以三年期存款利率作五年期存款利率,比如四大行)。

  P2P理财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同样的期限,有的平台利率非常高,而有的平台利率相对较低,这也是理财产品市场化的表现。

  然而,存款利率较高的银行就一定能吸收较多存款,而存款利率较低的银行吸收存款就较难吗?未必。这就好如同样配置的手机,贴的牌子不一样,价格不一样;同样款式的包,牌子不一样,价格不一样……可到最后谁又卖得最多呢?因为品牌度和服务度完全不一样。

  银行存款也一样,可能风险一样,但提供的服务完全不一样。比如工商银行提供较为全面的金融服务,线下也有大量的营业厅和atm机,而一个城商银行局限于一个城市,连绑个支付宝或微信账户都不能,能提供什么金融服务?到异地提个现金还要跨行,被收取异地跨行提现手续费。

  更重要的是品牌度和知名度具有一定的价值性,比如一个仅照过几面的朋友向你借钱,你会借给他吗?只有从他的亲戚朋友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之后,基本确定是一个比较有信用的人,我们才会考虑尝试把钱借给他。然而如果马云向你借钱,我相信你连眼睛都不用眨一下就把钱借给他,哪怕你与他初次见面。

  商业银行也一样,大型商业银行具有一定品牌度和知名度,更值得人们信赖,人们也更愿意将钱存进大型商业银行。

  而大型商业银行有政府财政存款、大量的企业账面活期存款,在资金方面并不注重个人存款,也就不会在利率上下太多的功夫,不会与小型商城银行打存款利率战,同时大型商业银行也没必要进行利率战,这会降低自己的逼格,好比如苹果手机。

  当然,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小型城商银行发展,毕竟大幅上浮利率以后,有些追求存款利息的会选择小型城商银行,从而使小型城商银行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性。而如果利率什么都一样的话,谁还会把钱存进小型城商银行呢?这样非常不利于小型城商银行发展。

  不过在这里还有一点小建议,如果追求存款利率,将钱存进小型城商银行或信用社,那么建议在一家银行里的存款资金不要超过50万,超过50万的资金可进行多家类似存款利率的银行存入。当然也可以在直系亲属间多开几个账户,分别存入的资金都不要超过50万。

  为什么是50万呢?主要是《存款保险条例》中第五条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即当银行倒闭,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少于50万的本金和利息都能全额赔付,而超过50万部分资金得在清算中赔偿。

10

各家银行存款利率之所以差别这么大,主要原因有几个:

第一个原因,吸收存款能力不同。

存款就像一个商品一样,银行吸收存款就相当于银行买入“钱”这个商品,如果银行可以选择的余地多那当然可以较低的价格成交,如果银行可以选择的余地比较少,那成交的价格就会提高上去。

具体到吸收存款能力不同,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网点数量差别,一个是客户群体差别,还有一个原因是品牌影响力的差别。

首先说下网点数量的差别。

六大国有银行,还有12家股份制银行,基本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网点比较多,所以面对的客户群体更多,吸收存款的渠道也更多,可选择的余地多;而那些中小银行,特别是城商行跟农村信用社这种,他们的业务开展范围往往局限于本市或者本省之内,因此业务范围要比那些大银行小很多,那存款的客户量当然要少了很多,客户量选择少,那想要获取存款,只能提高利率了。

其次,说客户群体的差别。

对于大银行来说,存款客户的来源比较多样化,既有个人存款,也有公司存款,还有单位机构的托管等等,像国有几大银行公司存款业务,单位机构托管业务就占了很大的一笔钱,这些钱不一定是定期存款,但是大量的活期存款让银行有更多的钱可以使用。

比如工商银行2017年吸收的存款余额是19万亿人民币,这里面公司存款量就达到了10.56万亿人民币。



除了公司存款,截止2017年末,工商银行理财产品余额3.01万亿元,托管资产总净值达15.5万亿元,比如2017年末,工商银行受托管理养老金基金1079亿元,托管养老金基金5016亿元;受托管理企业年金规模、管理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量和托管企业年金规模稳居银行同业首位。



所以这些大银行其实不差钱,因此能给到个人存款的利率就相对比较低。

和大银行不同的是,一些小银行吸收存款来源主要是以本地的个人用户,以及一些中小企业的业务,因此吸收存款能力有限,想要获得更多的存款,只能通过提高利率来获取。

再次是品牌影响力的差别

品牌影响力也会客户存款的选择上是有很大的影响,在老百姓的习惯当中,认为工农中建交这些国有大银行才是比较靠谱的,而具体的银行存款都需要惦量惦量。

因此很多老百姓都习惯把钱转入这些国有大银行当中,所以在利率差不多的情况下,很多人肯定会首先考虑这些国有大银行,想要跟这些国有大银行竞争,其他银行只有提供比国有银行更高的利率才有竞争力。

第二个原因,利息差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银行利润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存款跟贷款的利息差,也就说存款的利息主要是依靠放贷款的利息来获取。



在利息差上各大银行的水平也有很大的差距,像一些大银行,他们主要针对的贷款客户群体是一些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本身资质比较好,不论是在资信,资产,还是营收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他们去贷款可选择的空间比较大,所以贷款利率相对比较低,那银行的利息差就会被压缩。

除此之外,大银行有很大一部分利息是来源于房贷,很多银行房贷业务占贷款的比例都在30%以上,但是房贷利率一般都比较低,大部分银行还是按基准利率来算,因此,虽然房贷的利息收入比较稳定,但是利息差相对比较小。

而一些中小银行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一些大银行的边缘客户,这些客户相对大银行的客户来说,资质要差一些,因此这些中小银行可以提高贷款利率,获取更多的利润。

所以很多小银行的利息差都要比那些大银行高不少,利息差提高了,就可以以更高的利率来吸收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