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分天下,各占其一。魏蜀吴之间互相攻伐,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地盘更大一些。其中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得益于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到的诸葛亮。

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过程当中,不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在选择机会。他们纷纷投靠自己所认为的明主,只不过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世界里面,每个人都在利用自己的谋略,向天下证明自己的才华。

同为谋臣的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选择来到刘备的阵营当中。在当时东汉末年的大纷乱当中,对天下大势了然于胸的诸葛亮,难道不知道大汉气数已尽,为何还要去辅佐刘备?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诸葛亮当然知道大汉气数已尽

《隆中对》当中诸葛亮说了一个事实: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诸葛亮通过这段描述,很直白的说出了当今天下大势。曹操实力雄厚,孙权虎踞江东。这两家实力的存在,足以证明汉朝想要中兴肯定不可能。可诸葛亮对面的人物,是那位自以为是的大汉皇叔,拥有汉室宗亲血脉的刘备。



刘备来寻求诸葛亮帮助,所围绕的主题就是中兴汉室,诸葛亮自然不会戳穿刘备的面纱。所以诸葛亮也就只能顺坡下驴,按照刘备的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群雄逐鹿,各方豪杰各有一席之地,大汉朝早就名存实亡了,何谈气数。

二、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

三顾茅庐的历史典故,被世人所熟知。当时刘备虽然没有多少名气,相比曹操、孙权、刘表等人来说,自然没有多少实力可言。但是能够像刘备这样放下身段,来请诸葛亮出山的人,貌似还没有。

在拜访孔明的过程中,刘备可以说是求贤若渴。在给诸葛亮留下的书信当中,足以表现出刘备的诚意。



《三国演义》中描述道:“备久慕高名,两次晋谒,不遇空回,惆怅何似!......仰望先生仁慈忠义,慨然展吕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鸿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特拜尊颜,面倾鄙悃,统希鉴原。

刘备所留有的书信当中,写的内容十分虔诚。在大雪天拜访无果之后,又是斋戒又是沐浴,如果在这种情况诸葛亮还不能够心动的话。那只能说明他的不识时务,难道诸葛亮不知道刘皇叔的这两次拜访吗?他就是在故意试探刘备的诚心,用来判断刘备是否是一个可以依赖的明主。

三、诸葛亮能够选择的对象不多

正如上文所说,曹操和孙权的实力已然成为气候。环绕在那两位周围的人才多如牛毛。诸葛亮的兄弟诸葛瑾就在东吴任职,并且东吴还有一个天才周瑜。诸葛亮想要在东吴展示自己的机会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可千里马也是需要伯乐,时机的选择对于诸葛亮来说十分重要。



再看一下曹操这边,荀彧被称为“王佐之才”,同时还有郭嘉等人帮助曹操谋划大事。再加上曹操本身就是一个爱才之人,即使诸葛亮前去报道。论资历,诸葛亮是个外来户;论能力,能不能被曹操看到还很难说。看一下司马懿就会知道,为了逃避曹操,司马懿在前期也是做了很多挣扎。

剩下的就只有等人来寻找自己了,等着被人发现,这样才更能显示自己的价值。演义中将诸葛亮的才能描述成经天纬地,才华卓绝。但是为什么曹操和孙权都没有前来招揽诸葛亮,这摆明了就是诸葛亮的名声并不如书中所言。



刘备三次前来拜访之后,诸葛亮毅然决然的选择刘备也是有原因的。诸葛亮曾经说过,天时地利人和,曹操和孙权已占其二。最后一个“人和”,刘备恰好符合标准。换言之,诸葛亮自然可以等,可机会不等人。等待一个明主不容易,当时的天下大势,可以供诸葛亮选择的机会其实并不多。试想一下,诸葛亮也愿意就此埋没一生,否则怎么会有自比于古往大才。

四、施展才华,共同创业

《三国演义》中描述道: 玄德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

刘备求贤若渴,选择了刘备自然也是给了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在演义中就表现的十分贴切,能够完全得到刘备的信任,对自己言听计从,这对于诸葛亮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换言之,如果选择诸葛亮和孙权,这种信任程度显然是达不到。更何况当时诸葛亮十分年轻,这本身就会让那些老谋深算的人不信任。



选择辅佐刘备,其实很大程度对诸葛亮来说也是一种机会。与其选择那些不看重自己的,不如去扶持一个新人。刘备在当时为自己造势,已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天下都知道有一个刘皇叔。身揽“大汉皇叔,中兴汉室”的旗帜,如果诸葛亮能够很好运用的话,成就大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总结:

不论是汉朝灭亡还是中兴汉室,这对于诸葛亮来说,都没有太大关系。他在意的是自己这匹千里马,能否找到一个良主。在选择刘备之前,诸葛亮自然也会分析各方诸侯是否能够接纳自己,以及自己能否施展抱负。相对比而言,辅佐刘备如果成功,那么自己自然会名流千古。

最佳贡献者
2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诸葛亮未出茅庐,早已三分天下。明知大汉帝国气数已尽,大厦将倾,独木难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可是他为什么还要逆天而行,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大搞六出祁山的军事行动呢?

原因就在于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由于西蜀起步较晚,国弱力微,当时北魏和东吴都比西蜀强大,双方一直对西蜀虎视眈眈,觊觎天府富饶之地已久,你不主动出击,他们也要大兵压境,欺负到家门上来,因此,做为军事家的诸葛亮选择了主动出击,进攻也是最好的防守。

至于说他选择辅佐刘备,是因为刘备与他志同道合,又有三顾茅庐之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时水镜先生就说,孔明辅佐刘皇叔,虽遇其主,而未逢其时,难为他呕心沥血了!

3

一,大汉气数已尽,但刘备并不能代表大汉,大汉代表是刘献。所以这句话大汉气数已尽说的刘献,而不是刘备。当时大汉虽然气数已经,民心未尽,说这句话时候,看曹操封魏王受到压力就可以看出,所以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是为刘备做皇帝做铺排的。

二,诸葛亮只有刘备可以辅佐。曹操的曹操本人就是读书人,身边的谋士多不胜数。不差诸葛亮一人,诸葛亮如果进入曹操,也差不多跟徐庶一个下场,就是默默无闻成为一方主管而已。

再来这边也就是孙权这边孙权是家族起义,跟着孙策的差不多是兄弟级别,连孙权都等到陆逊吕蒙等人死了,才觉得这才是真正做了一回皇帝。如果诸葛亮进去根本也无用武之地,跟他哥哥下场一样只能够做个打酱油的,子孙后代才掌握权利。

反观刘备这边,刘备摆地摊起身,身边也只有几个一般谋士,如孙乾糜家兄弟等一般之辈。好不容易有了个徐庶,又被曹操挖走了,所以听闻有个诸葛亮,那是好像救命稻草似的。所以诸葛亮跟刘备是如鱼得水,谁也离不开谁。这句话是没有错的,诸葛亮除非像水镜一样不出世,如果他要出世就只有辅佐刘备这条路可以走的。

……回答完毕????????

4

人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我本汉臣,为复汉而努力奋斗,也无可厚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5

诸葛亮是被徐庶推荐的,而徐庶帮刘备谋划过,还得偿如愿过,让穷途末路投奔这个投奔那个到处投奔的刘备看到了点点希望,刘备感觉到光靠吹牛和干仗是不行的,得有想法,得有清晰的想法,要不然顶多就是个团长营长那样的兵不过关张,而徐庶说话也喜欢用文言词吹牛,说诸葛亮与他相比就是莹莹之火与日月的对比,刘备那啼乎嘛乎的觉得失去了徐庶就感觉前途无望,失败感,无力感,又打起旗号来了,又不能投奔那些大军阀了,自己这说不定就被谁吞并消灭了,如果没有谋士,连军阀也不是,像流寇一样。而诸葛亮憋着那么一个大牛想吹又不好意思吹,开始关张后来不愿意听他的也是因为,提前准备吹一个大牛顶什么用,不务实,屁事不顶,后来真有效果了,比徐庶稍微好点,关张才那么像刘备那样待见他,可见刘备不知道怎么着才让诸葛亮吹牛还认真倾听,让诸葛亮甘愿为自己吹的牛,鞠躬尽碎。如果诸葛亮去东吴还是曹魏,正规的仕途之路,他那个村野乡夫能凭吹牛给他个什么官呢,舌战群儒就能看出来,他屁也不是,竟然还能顶住劲,脑袋还转的动,词汇还那么丰富,堪比神人啊,

6

请问题主从哪些资料得到的结论:诸葛亮“明知”大汉气数已尽?

7

刘备死后诸葛亮统领国政就可以看出他对权力的掌控是不容别人染指的,军队和朝廷内外全是诸葛亮的心腹,诸葛亮不死刘禅永远是傀儡皇帝。

对于魏国这一边,曹操一代枭雄,有才华你也必须低调。稍微有点高傲自负的吕布许攸杨修司马懿不是被修理就是被杀,诸葛亮投入他的帐下只怕凶多吉少。

东吴这一边孙权以治国多年,军权有周瑜牢牢掌控。诸葛亮要是想发挥要么证明孙权是庸主,要么就是杀掉周瑜取而代之。诸葛亮心高气傲自然不会求权于孙权和周瑜之下。

刘备有皇室宗亲的名号,有恢复汉室的大旗。诸葛亮早就算准了曹操将攻打东吴统一天下。孙刘联盟打赢的机会还是有的,作为荆襄世族诸葛亮也有必要出山抗击曹操。也许刘备也看出了诸葛亮的内心,不想让他做大,所以征巴蜀,取汉中,襄樊之战,伐东吴,从不让诸葛亮插手军政。知道白帝城命不久矣,依然试探诸葛亮要把蜀汉帝位传给他。

东汉末年,群雄四起,诸葛亮和司马懿都蛰伏多年不显山不漏水。曹操和刘备一死,在汉中和长安这地段这两人使劲比划,慢慢的军政大权全掌握在两人手中。三国中这两个顶级的人内心到底在想什么,真的没有人能够琢磨的透。

8

诸葛亮是为了自己的家族。

诸葛亮效忠刘备,也就是后来的蜀汉,诸葛瑾是东吴重臣,诸葛诞是曹魏大将,三兄弟分居三处,魏蜀吴各占一个。

这样不论魏,蜀,吴,那个政权统一天下都能保障诸葛氏家族的利益。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