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靖难之役”堪称改变明朝历史走向的大事件。所幸是燕王朱棣笑到了最后,否则若任由建文帝朱允炆胡闹下去,或许明朝将会出现两大危机。

建文帝宠信的大臣,如齐泰、黄子澄等人都是一些务虚不务食,甚至于食古不化的家伙。

在这班人的鼓动下,使建文帝竟然产生了复古改制,开历史倒车的念头。

明代不是西周时代,试图照搬一千多年前的办法,治理一千多年后的天下,如同在石头上种粮食,爬到树上捞鱼一样愚蠢。

而大明王朝立国未久,国力远未达到鼎盛。而退出中原的蒙古诸部也不甘失败,始终对明朝狼眈虎视,随时准备卷土重来!

犹如新树不可摇根,雏鸟不可拔羽。

大明天下尚需巩固,形势不允许年轻的皇帝不断试错,也无法承受试错带来的高昂代价!

其实,建文帝朱允炆力主削弱藩王势力,避免因藩王尾大不掉,对朝廷构成威胁的决策并没有错。

错在方法过于简单粗暴,非但没有顾及到诸位王叔的感受,而且也没有对各路藩王“削抚并用,恩威并济”。

一味强硬打压的后果,终于迫使燕王朱棣铤而走险。

公元1399年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举兵造了建文帝的反!

经过三年多的较量,燕军在公元1420年采取勿下城邑,直捣京师的战术,渡江攻克首都南京,建文帝就此失踪。

随即燕王朱棣便在南京称帝,史称朱棣为明成祖。

明成祖最大的历史功绩,不完全是修成《永乐大典》,也不完全是派郑和下西洋,而是迁都北京!

在古代,首都乃是一国之核心,既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国防中心。

一个王朝的首都在哪里,这个王朝的防御重心就在哪里!

明朝面对的强敌,仍是草原上的游牧骑兵。

如果都城远在江南,将对塞外部族的异动鞭长莫及!

当初,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分封几大塞王镇守边庭,就是因为受制“都城在南强敌在北”!

对此,曾经身为燕王,镇守北疆的明成祖朱棣了然于胸。

因此,为了便于压制势力犹在心不死的草原各部,同时也是离开人心叵测的南京城,更是为了避免重蹈历史上偏安王朝的覆辙,不被江南的温柔乡消磨掉斗志。

明成祖朱棣便在公元1407年下令营建新都北京,直至公元1420年工程完毕,前后历时13年之久。

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下令将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但仍以南京为留都。

迁都北京以后,明朝对游牧骑兵的骚扰,可以及时作出反应了。

从此以后,形成了一个以北京为中心,东西绵延千里的纵深防御体系,使游牧骑兵无法轻易突破防线深入中原。

明朝中前期,除了土木堡之变后,也先曾率瓦刺大军趁明朝人心未稳之机深入中原,甚至兵锋直抵北京城下以外,就再没有游牧骑兵能够大举深入中原了!

可以设想若是京城仍在南京,发生了折损50万大军的惨败,明朝必将人心惶惶,边境防御也将因此而变得脆弱不堪。

如此,也先必会趁机扩大战果,率领草原各部举兵深入中原,甚至于打到长江北岸。即使也先一时无法占领中原,中原也会因遭受战乱而饱受蹂躏,届时明朝必然大伤元气,甚至可能一蹶不振……

最佳贡献者
2

那时明朝会很糟糕,因为建文皇帝的治国才能远远不及燕王朱棣,特别是在面对北元的问题。

3

说建文帝仁厚慈孝的麻烦先去看看他那些叔叔的下场再说!

朱棣本身有野心不假

但是既然朱元璋去世的时候没造反后来也就很难造反了

毕竟他的兵力只是比较多而已

在整个大明总体算来并不是很多的……

但是建文帝自己听信了黄子澄为首的昏官谗言大规模削藩才是诸王纷纷造反的原因!

4

燕王一脉最好的结局是燕王燕王妃赐死,诸子孙废为庶人,参与叛乱的主要将领处斩或者拨剥皮填草,女眷充入教坊司为奴,男丁流放哈密卫。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