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楚汉战争中尽管项羽被刘邦打败,可是项羽的名声,流传千古,甚至比当了皇帝的胜利者刘邦更容易被人记起。千百年来,“西楚霸王”被赋予了悲情英雄的符号,不知多少次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里。

唐朝诗人杜牧曾《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很显然是说,胜败乃兵家常事,男子汉做大事要忍辱负重,项羽你根本不需要自尽乌江。江东的人才多的是,你过去江东,完全是可以重新开始的。

杜牧是惋惜项羽的失败,更是说项羽自尽是不能忍辱负重,心胸不够宽广的表现。为什么不能过江东再来呢?

北宋大文学家王安石曾写诗《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弟子虽犹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从字面上都能明白王安石所说的意思:项羽疲于作战,在楚汉之争中失败了,即使项羽回到江东,江东还有很多的青年壮士,他们还会与项羽从新开始吗?

王安石比较直白实际的指出:项羽的失败是不可改变的,即使他能回到江东,江东的子弟民众也不会再支持他卷土重来了。

还有女诗人李清照,写项羽的诗更是有名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做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写这首诗时,正好是到了乌江附近。李清照触景生情,内心对自己丈夫不平判乱逃跑的行为颇有看法。

再有当时金兵南侵,南宋当局在抵抗与和谈之间,犹豫不定,抵抗不坚决,造成向南窥逃的局势。

李清照不由得心生豪气,以项羽宁可自尽不回江东的豪情与气节,来抒发自己恨不得拿起武器,奔赴战场杀敌的一腔报国热情。

可以说,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回江东”,基本上决定了项羽在历史上的“英雄”地位。

根据楚汉战争的局势,还是很赞同王安石的说法,比较客观。项羽的祖父项燕当时就是战败回了江东,想重新再来,结果被秦军追杀,项燕见楚王已死,也只好自尽。

同样,刘邦自然不可能让项羽回江东,给他时间是其卷土重来,一定会追杀项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才会罢休。所以,项羽根本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欣赏李清照豪情万丈的同时,也感叹,项羽如果不是李清照这首诗,或许很难成为英雄。

最佳贡献者
2

这个问题不能单纯的从历史事件看,需要从诗人的角度去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后世人称小杜,以区别老杜(杜甫)。又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以区别李杜(李白杜甫)。

杜牧不但文采出众,军事才华也很厉害,在军事上的很多建言诗作都能显示其独到眼光。

关键是!唐诗发展到这个时候,已经渐渐有了宋诗的影子,尤其以小杜作品特别是绝句中为明显。虽然也有“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样浪漫的诗句,但是却也有很多还是说理的名作,比如《过华清池绝句》《赤壁》《题乌江亭》《题桃花夫人庙》《题木兰庙》等等。在这些作品中,诗人都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率为代表作,名作。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题乌江亭》这一首,小杜的意思是项羽别怕失败,别怕丢人,向中国足球学习,来他个屡败屡战,再找人来打过。不过胜负也就不敢说了,“卷土重来”可以,但是未可知。

我们知道两宋是词的巅峰,相比之下,诗虽然也有很多佳作名作,但是比唐就差远了。并且后人之于宋诗多诟病的一个话题就是,长于说理。这一点两宋诗人多不能免。比较有名的比如欧阳文忠“耳目所见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明妃曲二首》等等。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这首《叠题乌江亭》之所以用个叠字,就是要和小杜作一区别。以王安石的才学,气度,身份,地位,他都不可能去拾杜牧牙慧,必然要观点出新。要么不写,要写必与杜牧意见向左。以王安石宰相身份,力行变法,可以说在与当时天下所有既得利益者作对,连最好的朋友司马光都翻脸成仇了,依旧初心不改,拗相公(王安石外号)的性格不是百战疲劳就能打倒的。所以但就此诗来说,不过是王安石出新意说理作品的一个例子而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易安这首五绝短短二十个字,千年后读之,凛凛有生气矣。尤其是出于女子手笔,更教多少男儿羞愧难当。

李易安经过了北宋从盛到衰到的过程,尤其到此时丈夫去世,国破家亡,被迫南渡,心中的愤懑可想而知,这首诗与其说是表现气节,还不如说是在讽刺北宋从朝堂到军队的不堪表现,只不过花蕊夫人的“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表现得更哀怨,而李表现得更强硬罢了。

3

两个政治家的理性与一个女词人的浪漫!

中国文化中历来就有成王败寇的说法,这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理论。刘邦在未称帝之前,就是个做过招待所所长的小流氓小混混,而在击败项羽称帝之后,成为了锦衣还乡“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汉高祖。

明太祖朱元璋在做皇帝之前,是个连做和尚都没有资格的穷小子,一朝风云际会,成为皇帝,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但中国人还有一个悲悯失败的英雄的情结。人们常说,人间最悲剧的事情,莫过于英雄末路与美人迟暮。当叱咤风云的大英雄走投无路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同情;当一个曾经青春年华的红颜美女变成白发苍颜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有怅惘之情。因此,失败的英雄和迟暮的美人,是诗歌中咏叹的常见主题。

而项羽,就是那个人们常常议论常常惋惜的失败英雄。

项羽本来拥有一统天下的所有条件。但他身上的性格缺点,注定让他失去江山自刎乌江岸。

第一,项羽绝对没有刘邦的隐忍与狡猾;

第二,项羽在粗豪的外表之下,竟然还有妇人之仁,竟然于鸿门宴上把刘邦放虎归山;

第三,项羽没有屡败屡战的坚韧不拔;

第四,项羽识人不明刚愎自用,渐渐地失去了人心,导致八千江东子弟与之离心离德。

因此,项羽的失败是一种必然,所谓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在项羽的身上被证明得淋漓尽致。

而人们喜欢项羽,是因为项羽身上有一种男子汉的粗犷的气概,是因为项羽深爱着他的虞姬而没有移情别恋始乱终弃,是因为项羽不肯做阶下囚的气节。

普通人眼里的项羽,大概就是个拥有绝世武功拥有绝世爱情有情有义有节气的失败英雄,但是在政治家的眼里,项羽的形象却并不是如此。

在咏叹项羽的诗人中,比较有名大概有三位。

一位是晚唐著名的诗人、军事家杜牧,一位是宋朝的名相、王安石变法的主导者、诗人王安石,另外一位是南宋著名女词人、婉约派的大宗师李清照。但同是项羽,在三位诗人的笔下,却是不同的形象,对项羽的评价也大为不同。

杜牧对项羽未能坚持渡过江东然后率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表示惋惜;

王安石则指责项羽刚愎自用没有识人之明导致人心离散失去人心,认为项羽即使回到江东,也断无卷土重来的可能,这是对杜牧观点的创新。

而李清照则歌颂了项羽的英雄气概,说他是人杰,是鬼雄,是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的英雄。

三个诗人,三种不同的观点,其实这三种不同观点的背后,也真实地反映了三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人生经历的不同,更反映了他们的性格的不同。

我们先来看这三首不同的诗。

杜牧擅长写咏史诗。他在《题乌江亭》中写道: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所谓的屡败屡战,才是人生的常态,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就放弃人生的努力。作为一个男人,要学会隐忍,要学会风光长宜放眼量,就像司马迁,忍住了耻辱,终于写出史记;就像唐朝名将南霁云一样,将以有为也。假如项羽能听从渔夫的建议,渡江回到江东率领江东子弟重整旗鼓,很有可能卷土重来取得成功。

杜牧其实就是一个非常隐忍的人。他出身名门贵族,但家道衰落,虽然身负凌云之才,但始终在仕途上郁郁不得志,被卷入晚唐牛李党争的旋涡中沉沦下僚。杜牧不仅文学才能出类拔萃,还是一个出色的军事理论家,但他始终未得重用。即使如此,杜牧还是希望自己隐忍坚持,直到机会到来的那一天。因此,杜牧写项羽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其实是告诫自己,不抛弃不放弃,耐心地等待未来。

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与杜牧的情况完全不同。王安石作为北宋帝国政治改革的倡导者,是一个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政治家。王安石写的《叠乌江亭》,很显然是在杜牧诗的基础上另外写的一首诗,以王安石的性格和地位,绝不可能与杜牧的立意相同,他必须进行观点上的创新。王安石写道: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频繁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

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呢?

这很显然是从政治家的角度去评判项羽。王安石认为,政治就是聚合人心的艺术,一个王朝的成败兴衰,一项国家政策能否顺利实施,与人心的向背关系极大。因此,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总是要把聚集民心放在首位,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应该有识人之明用人之术。王安石批评项羽刚愎自用失去了识人之明,其实这也是在告诫自己,在推行变法的过程中,要重视民心,要重视用人。

但是可惜的是,王安石其实也犯了项羽的刚愎自用的毛病,王安石变法的政策的顶层设计是好的,希望以变法来促进富国强兵的目的也是好的,但是变法的政策执行一开始就走了样,王安石为了推进变法而大量提拔的所谓的人才,大部分也是一些希望借变法上位的投机小人,因此变法最后的失败,其实也与王安石的刚愎自用有关。

王安石一方面批评项羽, 另一方面也犯了项羽一样的毛病,这真的印证了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话,但王安石与项羽一样,都没有做到知人与自知。

李清照的情况与杜牧王安石不同。

首先,李清照只是一个女人,而在封建社会,女人是注定要被摒弃在政治之外的。

第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词人,她的词大多是“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那种的闺怨词,在靖康之耻北宋南渡之后,李清照的词更多了一种“凄凄惨惨戚戚”的沉痛。李清照很少写这种豪放的诗。

第三,李清照所处的时代与杜牧、王安石不同。李清照晚年被卷入了国破家亡的时代大潮之中。

金人南渡,宋王朝逃往江南,没有人真正能像个英雄一样,组织力量抗金,大家都在忙着逃命。就连李清照深爱的丈夫赵明诚也曾经因为不抵抗金军弃城出逃而受到处分。在这一点上,李清照对宋王朝、对丈夫是充满愤恨的,因为在李清照看来,临阵脱逃绝非大丈夫所为。所以,李清照在与丈夫赵明诚一起到了乌江的时候,写下了这首诗: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作为一个婉约派的女词人,李清照出人意料地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

因此,李清照热情地歌颂项羽,称赞他是大丈夫,宁愿自杀也不愿投降。这是对王室的讽刺,也是对丈夫赵明诚的讽刺,更是对当时奉行投降主义的人的莫大讽刺。从这首诗来看,李清照绝非一个小女子,她还是一个比很多男人更坚强的奇女子!

4

诗以咏志,歌以传情。三首诗的创作背景不同,也体现了诗人对项羽的不同评价。

李清照,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 李清照前期生活安定富足美满,后经“靖康之变”,不得以随朝廷南迁,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赵明诚在做江宁知府时,遇到叛乱,不仅没有组织有效的战斗,反而弃城而逃。夫妻二人南渡途径乌江有感而发,《夏日绝句》就此诞生。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夏日绝句》一方面谴责朝廷南迁,一方面因为自己丈夫弃城而逃感到羞愧,认为大丈夫在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对项羽行为的赞赏,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愤恨之情。

王安石,封荆国公,锐意变法,改革弊政。

  • 宋仁宗至和元年,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赴京途经乌江亭,写了《乌江亭》这首是,以此驳斥杜牧的意见。

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 诗中王安石直抒己见,客观分析了项羽当时的处境,提出了自己的质疑:经过多年的征战,人民已经产生厌战情绪,加之兵败,即使重整旗鼓,也未必有人追随。见解独到,一针见血,可见其革新精神。后期他主张变法也就顺理成章了。

杜牧,号樊川居士,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 杜牧生不逢时,少时家庭优渥,后逐渐衰落。虽有相才,而无相器。看破晚唐的时局,却无回天之力。诗人赴任池州刺史,路过乌江亭时感慨良多,写下了《题乌江亭》。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 对项羽的乌江自刎表示讽刺,暗示当局者不应该因为暂时的失利而放弃,要有败不馁的精神。借古喻今,不失本心。

诗人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对项羽提出了不同的评价,借以讽喻,或褒或贬,都有一定的意义。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5

杜牧的《题乌江亭》、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王安石的《乌江亭》,这三首诗都对项羽做出了评价,但是各不相同,有褒有贬。这是因为他们三人出身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造成的,但是他们三人都非凡人,没有用历史根深蒂固的论点去评价,都阐述出了自己独特的见地。

杜牧是在《题乌江亭》中认为“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他认为项羽没有大将的气度,做不到能屈能伸,缺乏百折不屈的意志,这是因为杜牧出身宦官世家,,是爷爷杜佑是宰相,小时候杜牧就怀有远大志向,能文能武,加上唐朝自安禄山之变后,藩镇割据日益严重,杜牧很想建立一番功业,所以他瞧不起不肯过江东的项羽。

王安石在《乌江亭》中则写到“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认为项羽不得人心,就算他过江东,江东的子弟也不会再跟着项羽打天下了,这和他的身份有关,王安石是政治家,政治家都是冷酷而犀利的,王安石的变法就是触动了保守派的利益而失败,所以他对于人心向背的理解很深刻,在他看来项羽大势已去,过不过江东都是一个结果,根本原因就是项羽太过刚愎自用。

李清照则在《夏日绝句》中写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对项羽不愿意苟且偷生的做法很是称赞,她认为项羽是英雄,就该如此。李清照写这首诗前,他夫君在面对战乱的时候,没有为百姓,竟然一个人跑了,李清照感到很是羞愧,后来和夫君开到乌江边,感慨颇深,写下了这首诗,在她看来大丈夫就该有自己的气节。




6

杜牧,王安石,李清照三人对项羽的评价,一个讲的是军事,从战争的角度,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男子汉应该忍辱负重,“卷土重来未可知”;一个讲的是政治,一语道破人心向背定成败的道理,指出项羽失了人心,“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必败已成事实;一个讲的是情怀,抛开所有,只歌颂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节。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分对错,只看各自的角度不同。而历史人物就是因为被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来评论,才变成有对有错、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物,而不是史书上冷冰冰的文字。就像我们对曹操到底是英雄还是小人,也是各家有各家的看法,褒贬不一,同时也让曹操这个人物几千年来,一直活在人们的评论中。

杜牧为什么骂项羽不是“男儿”?

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对国家民族满怀希望,为人不拘小节、豪放不羁,是一个胸怀阔达的人他认为好男儿就应该像韩信一样,“包羞忍辱”、能屈能伸。那么从他的角度看项羽的“含羞自刎”,肯定是不赞同的。并且杜牧擅长军事,还曾经写过十三篇《孙子》的注解,深知胜败乃兵家常事,人应当有韧性,适时等待卷土重来的机会,认为项羽的行为太小家子气,没有英雄的豪迈胸襟。


为什么只有王安石看出项羽没希望了?

王安石的《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在三首诗中,只有王安石最为中肯地道出当时项羽不可逆的形势。王安石是一国的宰相,也是改革家,看待事物眼光精准毒辣,政治上的敏锐度当然是杜牧和李清照不能比的,他也比两人现实、理性多了,在他眼里看到的是更为全面的局势,是冷冰冰的现实条件,他能看出“壮士哀”和“势难回”,所以也就顺理成章地怀疑士兵对项羽的忠诚度和信任度了。


李清照是不是不够理性?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不肯过江东”是三首诗里最为豪迈和决绝的,而李清照本人的性格温婉柔和却不失刚强与勇敢。南宋战乱时分,国家官员丟城弃甲而逃,李清照借着对项羽不做逃兵的气节,狠狠地讽刺当时的统治者苟且偷生。这也是在当时的形势下,李清照作为一个普通妇人唯一可以做的事情。相传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就是逃跑的官员之一,在听到李清照这首诗后,羞愧难当,从此郁郁寡欢,最后发病而亡。

结语

如果在南宋时期,李清照的诗真的能给世人警醒和反思的作用,那么这无疑是三首诗里最成功的一首。犹如后人看待历史事件与人物,判断对错已经没有必要,只要能推动历史进程、使社会进步,并能给后人良好的引导和启发的就是好的。

7

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人生道路,也就有了作者不同的思想观点,下面开始谈谈为什么不同评价。

1、女士优先,李清照。文学家,才学方面造诣很高,婉约派代表人物,从她早年生平看,出生在爱好文学艺术的家庭,与丈夫赵明诚情趣相投、志同道合,致力于收藏文物书画,研究金石之学,就是偏重研究前朝的碑刻、器具和考证文字资料。其夫赵明诚,小时后就喜欢金石之学,后来出任江宁知府,结果御营统治官王亦叛乱,赵明诚在发生叛乱时,没有作为还率先偷溜,被朝廷革职后,李清照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才不由发出感叹,作了《夏日绝句》。

这里主要是借用项羽的乌江自刎、不苟且偷生的事件来讽刺赵明诚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的行为。

2、王安石。是政治家,当时王安石舒州通判任满,1054年赴京途中经过乌江亭时,写了一首《乌江亭》,距离1042年授淮南节度判官已经有12年,先后担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三个职务各四年,对官场一事也算有所了解,对官场当中的处世哲学更是心有体会,所谓人走茶凉,树倒猢狲散的道理随时都在上演,更不要说墙倒众人推了,其实说起来众人未必是要推这个倒了的墙,而是很多时候如果不推的话就会被归纳到敌人的阵线当中,要知道在官场当中除了朋友就是敌人。

所以在王安石看来,就算项羽度过乌江,江东子弟也未必会继续拥护,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失败了就散了,他是从官场人性的角度出发写的。

3、杜牧。文学家,才学好,后人把他和李商隐称“小李杜”,中进士后授弘文馆校书郎,先后江西观察使幕,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刺史在唐朝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杜牧于公元841年在黄州刺史任满、赴任池州刺史时,经过乌江亭时,写下了《题乌江亭》,而当时担任黄州刺史时,其实是相当于外放贬谪了,因为黄州偏远,但杜牧对自己充满信心,为政清廉把黄州治理得井井有条。所以后来写《题乌江亭》时,他强调,战争胜败乃兵家常势,须有远见卓识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才能创造更多的机会,这与他本人被外放的经历有关,只要忍辱负重就可卷土重来,所以后来在池州、睦州担任刺史时,也是为政能兴利除弊,关心人民。

同时,这与唐朝诗人的浪漫风格有关,杜牧还是名门之后,宰相杜佑之孙,胸有大志,尤其善读兵书,处在军阀割据的晚唐,杜牧自然想建功立业,所以在写诗时,借古抒怀表达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以建功立业为重。

最后,我用一首诗概括下,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8

杜牧在《题乌江亭中》写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作者认为项羽太高傲自大,不能忍辱负重,只能经得起成功,但经不起挫折!其实,当时项羽要是学习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还是有卷土重来的机会的。

王安石在他的《乌江亭》一诗中写到!“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犹在,肯与君王卷土来?”诗人指出中原垓下战败后项羽大势已去,百姓已经疲劳不堪,厌倦长期战争。项羽临死前还执迷不悟认为自己战败原因是:“天亡我也,非战之罪!”其实项羽战败的主要原因还是他个人残暴,刚愎自用,倒行逆施,丧失了人心。即使他回到江东,江东父老会为他一个丧失民心、执迷不悟的人拼死效力吗?恐怕只是他个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我国南宋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又发表了她的独特见解。在《夏日绝句》中写到:“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就对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面对当时金人大举进攻宋朝,很多大臣当了可耻的投降派,连自己的丈夫都临阵脱逃。她和丈夫往临安方向逃亡,走到乌江边由感而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高度肯定了项羽宁死不屈的高尚气杰。希望南宋多一些具有高尚民族气杰的大臣和将领,少一些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的懦夫!

三个人由于出生不同环境,不同的时代,以及不同的人生经历,就对项羽自刎乌江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9

先看看三人不同的评价。

(一)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二)题乌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三)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可见三人着重点完全不同,褒贬也不一。网上也有非常精到的点评,评价如下:

杜牧的《题乌江亭》认为:胜负是兵家之常事。项羽在乌江虽遭失败,但是只要“包羞忍耻”,仍是“男儿”好汉。江东子弟人才辈出,项羽若渡过乌江,吸取教训,再“卷土重来”大有可能。认为项羽不该轻易放弃。

王安石的《题乌江亭》则认为:楚军身经百战早已疲惫不堪,壮士也为之悲哀,垓下兵败的颓势已难挽回。江东子弟虽然还在,但谁还愿意为项王的“卷土重来”效力呢?重在批评项羽穷兵黩武,不恤苍生,颇符合王安石改革家政治家的态度。

身经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的女词人李清照的《绝句》,对项羽却非常推崇。诗中认为:人活着应当做“人间豪杰”,死了也应当做“鬼中英雄。”项羽西汉初年在乌江兵败自刎,到北宋末年已有千年之久,但作者至今还思念着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节。作者认为项羽是位豪迈刚强、壮烈感人的悲剧英雄。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她认为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气慨豪壮,可敬可畏,可歌可泣。

这三位诗人为何对同一历史事件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观点呢?

这当与三位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和人生际遇有关。

杜牧乃世家子弟,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其早年仕途不顺,中年历经磨难,终于被招为“考功郎中、知制告”。所以在他看来,只要“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卷土重来”。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在担任宰相期间,竭力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富国强兵,取得过不小的成就。但他的改革触犯了大官僚和大地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尖锐激烈的反对,革新归于失败。在此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项羽因为当时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上错误,才最终导致军事上的根本性的失败,其时已无力回天。就算回到江东,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无法转败为胜。

李清照是从女姓的角度,对项羽为人的价值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作者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宁死不屈,来讽刺南统治者在金兵南侵、国破家亡之时不管百姓的死活、抛弃中原大好河山、只顾自己狼狈逃命、偏安江南一隅的软弱无能的丑恶行径。作者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10

如何看待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之战失败后,乌江自刎,一代英雄悲剧收场。 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刚愎自用,命该如此;有人说他勇冠万夫,慷慨就义…

这其中有三个人的评价很有对比性,而看待他们三人对项羽的评价,我认为,不能只从某一方面,而是要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和诗人的习惯。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出生在官宦世家,祖上立过大功,他的爷爷杜佑就是凭恩荫做官,最后官拜宰相。

所以,这是一位出生在富裕人家的公子哥,分明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进士及第后,虽然他的仕途也不太顺畅,但是相比李白,杜甫已经幸运很多。因此,主动提出做地方官,只是因为地方官比京官的待遇好,这种让人苦笑不得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也不让人觉得诧异。

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日子,一下子需要自己养家糊口,方知柴米油盐贵,又过不了粗茶淡饭的清贫日子,只能想办法多挣钱了。即使后来被贬,他的生活依然有声有色。听歌赏舞,和朋友争歌姬,和未及笄的女子十年相约。

这是一个未经波折,生活有滋有味,官场也算平坦的得意之人。他乐观豁达,慷慨激昂,这样的人怎么会认命,又怎会明白功败垂成的落差和失意呢?他的人生没有这种解答,所以,他只能发出“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的痛惜。而诗人又熟读兵法,通晓军事,一个理想主义人,从战争层面,失败后怎会不绝地反击呢?所以,他提出美好想象,江东子弟,卷土重来。

如果说批评项羽乌江自刎是杜牧的对西楚霸王的痛惜,但是对巧借东风赢得赤壁之战胜利的周瑜,他发出的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没有东风,曹操取胜,二乔也要被锁在铜雀台了。他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功于东风,完全属于偶然,以假设的形式描绘了战争失败后场景。是不是跟《题乌江亭》一样也是假设战争的另一种结果。还有《题木兰庙》诗人也蕴含了“社稷安危应该依靠的英明的君主,怎么能依托妇人”的反思。

这是诗人的习惯,他批评,假设,不只是自负,还有对事情的反思。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北宋人士,父亲有个小官职,家境一般,小时候经常跟父亲宦游各地。进士及第,官至宰相,变法失败后被贬,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他对项羽的评判比较简单,完全站在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所以他说“大势已定,就是过了江东,将士也不一定愿意反击”。

因为他知道,而站在乌江的项羽此时也明白了,他的失败不是一场垓下之战决定的,早在“鸿门宴”就埋下了苗头。所以他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宁愿选择自刎。

而王安石对政治的通达,对时势的判定,也注定他不会像杜牧那样发出假设,只是从现实出发,直接鲜明。他的作品具有极强的个人色彩,说理写实。

李清照——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的代表。她出生在文官之家,家境富裕,父母都有很高的文学修养。父亲是苏轼的门生,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少年时就名动京城,18岁与赵明诚结婚,也过了一段安乐生活。

可惜的是,宋朝后期的朝廷内部党争厉害,父亲被罢官,自己也被迫与丈夫分居两地。好在,很快又跟丈夫团聚了。

她生活的巨变是在“靖康之变”,金人入侵,朝廷主和苟安。而长期浸淫书海,又深受家学熏陶,断不能接受这种妥协投降的做派,经常借写诗词的机会讽刺时局。

而她的丈夫弃城而逃,这种行为更让她不齿,她多希望他能奋勇抵抗,视死如归。正巧路过乌江,有感而发,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呐喊,对丈夫贪生怕死行为的失望,朝廷苟安的讽刺,让她对在乌江自刎的项羽充满了崇拜敬佩之情。

她能如此评价项羽,不只是因为对当时宋朝的时局和丈夫的愤慨,更是因为她性格刚强正直,有理想,有追求。此后她的作品和之前的有明显的区别,之前是闺中之乐,生活情趣,而后却充满国破家亡,离愁别恨的苦闷之情。

俗话说,读书使人明智,阅世使人豁达。博览群书,经历国破家亡的她,对政治有清醒的认识,她的胸怀和格局早已超越了一个闺房妇女的认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