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我国历史上,迁都的事是常有的,有主动的迁都,也有被动的迁都,有的迁都很成功,有的迁都却很失败。明成祖朱棣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可以说是主动的,也是比较成功的。他为何要迁都呢?

大明王朝从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立,到1644年结束,一共延续了276年,算是国祚比较长的朝代了。从明朝建立一直到永乐十九年,也就是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结束,南京做了53年的明朝国都,而北京则做了明朝223年的国都,占据80%的大明国祚。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次迁都是比较成功的。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朱棣为何要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完成父亲遗愿

中国大一统的王朝大都是由北至南而成,明太祖朱元璋发迹于南方,由南向北打下天下,这在中国历史上算是比较少见的成功案例。虽然成功打下基业,定都南京,但是朱元璋其实很清楚,南京并非是定都的最佳选择。

在洪武二十四年,也就是1391年,朱元璋还派出他的大儿子,也就是太子朱标前往关中和洛阳两大古都进行考察。目的就是准备将国都前往西安或者洛阳。不过可惜的是朱标在考察完回到南京以后没多久就生了大病,1392年,刚刚37岁的朱标就病死了

朱标可是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朱元璋对他寄予厚望的,在他身上花了很多心血,本来希望他成为一代名君的,结果却先走了。老朱很伤心,迁都的事再也没心情去想了。他曾在《祀灶文》中提到过迁都的事,说“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 。6年后,朱元璋也带着遗憾走了。

朱棣登上皇位后迁都,或许有完成父亲遗愿的成分在里面,不过却没有迁到洛阳或西安,而是迁到了北京。

二、天子守国门

明初,对大明王朝最大的威胁还是逃亡漠北的元朝残余势力,当初被封为燕王的朱棣在北元的较量中,对形势是很清楚的。登基之后的朱棣开创天子守国门的先例,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的。朱棣一生好攻伐,从后来的几次御驾亲征漠北就能看出来,他是不甘做一位只知道享乐的皇帝的,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有作为、有担当的皇

三、巩固皇位

大家都知道朱棣上位并不是太光彩,虽然他打着“遵奉祖制”的旗号发动靖难之役,这只不过是他出兵的一个幌子而已,并不足以让所有人都信服。他的侄子小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就说明,南京是有一批忠于旧主的势力,只不过暂时隐藏起来而已。这对刚篡位的朱棣来说,并不是件好事,因为南京旧有的各种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而他的根基在北京,要在南京扶持自己的亲信,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从不论是从个人安全方面考虑,还是从皇位的巩固上来看,迁都都是最佳的选择。

另外,为防卫边疆,朱元璋在北方封有好几位手握重兵的藩王,从那位被朱棣绑架夺了朵颜三卫的宁王朱权的实力来看,其他几位镇守北部边疆的藩王实力均不弱。为了有效控制这些藩王,避免再出现第二个朱棣,迁都至老根据地北京是朱棣不二之选。

四、北京地理位置比南京更有优势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朱棣和朱元璋一样,都有大才。朱元璋能看出南京“惟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朱棣不会看不出。如果非要在南方选择一地作为国都,有长江作为主要屏障,四周也有些小山的南京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从地缘优势来看,南京相比北方的洛阳、长安、北京来说还是要差一些的。

山川作为屏障的优势要远大于河流,如果仔细看一下南京的地势,就会发现太依靠长江的南京有致命的弱点,一旦长江失守,南京则无险可守。虽然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但是看看这些朝代:东吴、东晋、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五代南唐、南宋、南明等等,普遍国祚不长,除了其他的因素外,南京不利于防守应该也有很大的原因。

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至于哪个更多一些,或许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这恐怕只有朱棣自己知道了。但是不管什么原因,从结果上来看,明成祖朱棣的这次迁都,无疑是成功的。

欢迎你在评论区发表不同的意见

最佳贡献者
2

公元一四二一年,大明永乐皇帝在万众瞩目之下做出了迁都的的决定,自此之后北京成了明清两朝的都城,奠定了其历史地位,不过原来的都城南京,依旧保留“京城”名号,说起迁都由来已久,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定都南京,广封朱氏子孙,北京作为大明边界位置,经常就会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比起安稳富庶的南京要差很多。

说起迁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南京是都城,不过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北京显然要比偏安一方的南京更加重要,朱元璋定都南京,不过从很多方面来看他并不满足,起初在南京成立大本营是为了与元朝对抗,如今天下归一,自然要作出调整。

古代北京被称为“幽州”,是中原王朝抵抗游牧民族侵袭的重要屏障,元朝统一天下之后,一方面要治理天下,另一方面也不能放弃自己的发源地,所以选择北京作为都城最合适,元朝称其为大都。

1368年,先后剿灭陈友谅,张士诚等重要对手,朱元璋终于有了和元朝对抗的资格,朱元璋选择在南京称帝,不久之后,派遣大将徐达北上讨伐元朝,徐达不负众望,把落后的元朝统治者赶回了大漠,大都也被更名为北平,寓意北方平定。

朱元璋建国之后广封诸侯王,实力不俗的朱棣被分封到北平,洪武年间,北平作为明朝军事重镇,始终站在抵抗元朝余孽反扑的第一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不过比起南京来说重要性还是稍逊一筹。

历史上很多王朝都定都南京,南京是江南地区的经济政治中心,对于江南一带的政权来说,最好的选择,不过对于南北统一的王朝来说,南京偏安一方,不利于全国的统治,朱元璋在位期间就有了迁都的想法。

据说朱元璋曾派出太子朱标前往北方考察,寻求合适的迁都地点,朱标认为西安是最佳选择,不过朱标不久就去世了,悲伤之余朱元璋搁浅了迁都计划,几年之后,朱元璋也驾崩了,迁都一直没有实施,皇位传给了朱允炆,朱允炆在位时间非常短,况且上任之后着手削藩,没有多余的精力进行迁都。

削藩惹怒了朱棣,不惜南下“清君侧”,最终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上位,迁都的决定到了朱棣手中,朱棣没有选择西安,而是选择了自己的封地北平。

相比之下北平可以更好地的对东北地区施加控制。

汉唐时期,中原王朝多数选择西安,一方面众多王朝以农耕为经济根本,再者主要威胁来自西北方,为了应对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强敌,必须把都城定在西安,不过明朝统一之后,最主要的威胁来自东北,相比之下北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同样北平的防守强度也更大,如果继续在南京留守,一旦发生战事,需要从南京调集大批军队,作为为边防要地,北平的守备数量也不能少,因此明朝需要在两地驻扎大量军队,压力非常大。

如果迁都北平,那么北平地区的边塞军队既可以守卫京师,又能迅速集结出战,避免了出现上述问题。

朱棣统治后期,明朝军队的战斗力已经出现了明显下滑,蒙古势力趁机卷土重来,为了防止反扑,明朝需要在北平投入更多兵力,随着蓝玉等人去世,明朝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几乎没有了。

朱棣性格多疑,对于手握重权的大将很不放心,既然没有靠谱的人,干脆自己出马,亲率主力部队出征,凯旋而归,朱棣发动靖难之后,大批精锐部队都被朱棣带着南下,北方的防守强度有所下降,蒙古人不断骚扰,为了挽回颓势,朱棣需要重新构建北方防守阵营。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朱棣选择迁都北京也有自己的私心,毕竟皇位来的不光彩,南京作为朱允炆的旧都,很难避免有忠于朱允炆的人行刺,朱棣在位期间曾多次遭遇刺杀,元凶就是朱允炆的旧臣。

好在每次都化险为夷,几番刺杀之后,朱棣意识到自己处境非常危险,一方面加强锦衣卫建设,另一方面着手迁都,北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不仅能加强对全国的控制,还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于是朱棣不顾大多数人的反对,下令扩建北平,动身迁都。

值得一提的是朱棣迁都后,奠定了北京的历史地位,南京依旧是名义上的都城,存在完善的内阁机构,被称为“小朝廷”,明朝初期太子常常在南京居住,明朝中叶以后,南京的地位逐渐下降,成了许多大臣养老的地方。

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逼近北京城,危急之下,崇祯皇帝曾想重回南京,不过群臣大多反对,不得已只能作罢,最终李自成攻下北京,崇祯留下了“文臣皆可杀”的遗言之后上吊而死,传承276年的明朝走向了末路。

3

中国历史上的篡位者往往都是大有作为的皇帝,他们通常比那些名正言顺的帝王更勤劳、更努力、更自我节制,并竭尽全力建功立业,以最耀眼的大动作来证明自己配得上这个皇位。

迁都北京,奠定两京制,合政治与军事中心为一,开辟天子守边的先例,这个做法是朱棣一系列大动作中的重要一项。

朱棣迁都北京有多方面的原因,起初主要是为巩固皇位,防止国内反对派的东山再起。朱棣即位之初,朝野汹汹,天下不稳,连建文帝的下落也不明。朱棣既以北京而起,便有必要巩固他的基础地盘。基础地盘巩固了,才进可攻,退可守。

朱棣将京师从南京迁到北京,也有心理方面的原因。南京是明太祖和建文帝做皇帝的地方,建文帝是明太祖所确立的合法皇帝,却被自己以“遵奉祖制”的名义推翻,而朱棣坐在父侄坐过的龙椅上,睹物思人,触景生情,心里是不会安宁的。所以,朱棣即位后曾多次请番僧做法事,“荐福于皇考皇妣”,有一次竟达七天七夜之久,本意是想得到太祖和马皇后在天之灵的宽恕,求得他们的原谅。
上图明长陵祾恩殿

朱棣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不愿意留在南京,这既是迁都的原因之一,也是朱棣在登基之后,便早早开始在北京营建天寿山陵墓的原因之一。

4

四大原因导致靖难之役后,朱棣决定迁都北京。

一、北元势力未灭,仅剩天子守边可行

朱元璋立国后,怕武将造反,大肆诛杀功臣名将,他只相信老朱家的人,所以分封藩王治理天下。同时也是因为元朝时期蒙古人习惯部落式管理,地方权力较大,较独立,明初不可能一下子恢复到高度集权模式,所以分封藩王也有一定积极意义。故而采用藩王守边模式。燕王朱棣就在面对蒙元的军事防区。

朱棣的皇位是从侄子手里抢的,性质就是藩王造反。所以,他不可能重走藩王守边老路。从唐末开始,武将造反屡有成功,朱棣也担心外将难以控制。给权力小了,怕打不赢,给大了,怕重蹈安史之乱后辙。于是,决定亲自坐镇。

二、宋失燕云地区之后,一直处于战略被动,朱棣深知燕云地区的重要性。

燕云地区本是汉族人的传统领地,但自从后晋时期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汉人的中央王朝就失去了对这一块的控制,直到大明把蒙古人赶回草原。宋朝失去燕云16州的时候,战略上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不管是辽还是金,进攻中原都可长驱直下。华北地区是个平原地带,燕云地区是通往塞外的咽喉,失去这个地方就相当于把整个华北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骑兵之下。所以皇帝的异常重视,也是迁都的重要原因。

三、靖难之役对南方利益集团打击很大,同时,反对朱棣的势力还未肃清。

以燕王朱棣为首的燕军势力在靖难之役中,没有给朝廷任何仁慈。别说战争中伏尸百万,即便战后朱棣在南京仍然对旧朝廷余部穷追猛打,甚至对方孝孺启用了诛十族政策。这恰恰说明就朝廷的势力还没有被完全肃清,逃至南方的旧部仍然会继续做乱。朱棣决定迁都,也是为了避免南京受到南方残余势力攻击。

四、历史上北方政权几乎没有收到过南方政权的威胁,但南方政权一直受北方威胁。这和南北方的战略资源有关。

领兵器时代,有两样东西决定了你的战斗力,一个是战马,一个是铁器。战马不是耕田用的马,而是草原马,可以驰骋沙场的坐骑;铁器冶炼首先要有铁矿石和煤。不是说南方没有这些东西,而是南北方的资源天然存在差异。西晋灭亡,东晋南迁,没有翻身机会,南朝被北方政权隋所灭,北宋灭亡,南宋都临安,也没有翻身机会。故而,朱棣认为自己的大本营不但对自己安全,即便南方有变故,从北向南打,也能从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

明成祖迁都北京,有政治考量,有军事需要。您认为还有其他原因吗?

5

经过“靖难之变”,朱棣成功夺权,登上了皇位,改年号为“永乐”。攻破南京城后,朱允炆下落不明。但作为一个篡位者,免不了要承受名不正、言不顺的指责。 他不想生活在朱元璋的阴影下,更不想随时随地提醒天下臣民不忘旧主。初步稳定了统治之后,迁都、肇建新的皇城就成了势在必行的大事。

公元 1368 年,元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元顺帝放弃了都城燕京,率众退往漠北。士气高昂的明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元大都。已在南京建都的朱元璋下令将燕京改名为北平府,几年后,将此地分封给了他的第四个儿子朱棣。

毫无疑问,朱棣对自己的龙兴之地北平比南京更有感情。永乐元年(公元 1403 年),甫登帝位的朱棣就将北平府升为北京。登帝位之初的数年,朱棣以南京作为首都,但经常北上巡视,令太子在南京监国。

他在北京期间,以燕王府,也就是昔日元朝的旧宫为宫室。朱棣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多次北征蒙古余部,都是从北京出发的。北京虽不及烟雨江南的风流妩媚,但朱棣就是钟爱燕赵之地的慷慨豪壮。南京作为四大古都之一,与汉文化休戚相关,患难相共,但在南京建都的朝代国祚都不长。此说虽有迷信之嫌,却有一定道理。

6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这个事可以分成两部分,一个是迁都,另一个为什么是北京。迁都,朱元璋建立大明朝时准备在干这个事,当时定的是开封为北京,金陵为南京,后来又考虑迁都长安或洛阳,并派太子朱标前往考察,结果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又老迈了,迁都一事没了消息,所以迁都并不是朱棣个人提出来的,而是早在朱元璋时期就已定下的计划。

明北京城。

朱元璋当时的考虑是国家的危险在北方,南京太“偏安”,需要把政治中心往北移,好控制,所以从战略位置来考虑,就定下了都城只能往北迁的基调,只是未实施,朱棣也延续了朱元璋的考虑,于是有了迁都北京,政治中心北移后有了朱棣的五次亲征蒙古,蒙古本部鞑靼正式向明朝称臣纳贡,在当时彻底解决了边境问题,还有声势浩大的“明朝大阅兵”,万国来朝,也是发生在那时候。

朱棣画像。

就朱棣个人来讲,洪武三年封燕王,洪武十一年就藩,到建文四年造反时,朱棣在北平生活、经营了25年,永乐十五年正式搬到北京,在南京的这10多年也不踏实,经常北狩,留下皇太子朱高炽守南京,大部分时间也是待在北京,而永乐十五年迁到北京后,再也没回过南京,所以朱棣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度过的,跟南京没有感情。

图为苏州陆慕村,也称为“御窑村”,当年朱棣建北京皇宫时使用此地产的方砖,也叫“金砖”。

朱棣篡位后在南京血洗了建文帝的班底,列了两批奸臣恶徒,第一批以黄子澄为首,24人,第二批以方孝孺为首,25人,共49人全被斩杀,49人的家族要么诛戮,要么死戍,基本都波及罪人的三族达几万人,古有忠臣不事二主的信念,但作为一个篡位者,朱棣必须下狠心整肃官箴,但是他在南京杀的人实在太多,南京皇宫又是建文之地,建文的失踪让朱棣如坐针毡,所以于国也好,于已也好,在有大臣首议该立燕王发迹之地北平为北京时,马上得到朱棣的制曰可,仅5年后,就开始北巡。

图为长陵,明成祖朱棣与徐皇后合葬墓。

再提一点,现在历史大家熟知的是迁都北京,其实说成另立北都更为准确,早年的北都是开封,没达到目的,朱元璋要换没换成,朱棣时把北都换到了北京,同时间,南京和北京作为都城是同时存在的,只是朱棣在南京呆不下去,北京城还没建好就迫不及待的跑去了,政治中心慢慢往北移,直到明亡南京都城的地位都存在,所以迁都北京还不如说成另立北都。

7

迁都前传

早在朱元璋当年建立明朝之初,北方广阔的疆域,还盘踞着元朝的残余势力,虎视眈眈,企图东山再起。是时,而明朝定都金陵(南京),经济政治文化中心都远离军事威胁区域,基础施设建设的滞后,造成了资源难以顺利、及时地输出北方,从而有效应对元朝残余势力的军事威胁。
有鉴于此,早在1391年,朱元璋派出太子朱标巡视西北之时,便有实地考察边关的目的。朱标亲自手绘边关地图,提出迁都北京的建议。怎料朱标的离世,迁都的提议搁浅了下来,因为朱元璋觉得是天意。

之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建文帝手中夺取皇位后。迁都一事再次提上日程,从这一点看,父子三人都极具政治眼光,看到了定都南京,控制边关,应对元朝势力的不足。

迁都准备

本来得位,名不正言不顺的朱棣,深知迁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太过操切可能会适得其反,位子也坐不稳。如此,朱棣开始提升北京的软、硬实力。

  • 软实力:朱棣登基之初,将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陪都,其所在的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其后1409年巡视边关之时,一半政府机构带到北京,试运行。在这期间国家的行政机构,一分为二,在北京、南京两地同时运作,维系着整个国家的运转。
  • 硬实力:下令组织流民在北京开垦农田,享受五年的税赋减免。甚至遣返一些士兵,释放囚犯加入开垦行列。此外,鼓励商人,工匠前往北京,给予优惠税赋,发展工商业。

迁都北京

几年之后,北京快速发展,初具大都市的雏形。大臣们从专业角度分析出北京的优势,意识北京作为都城的后发优势,加上地理位置优越,更重要的是大臣们都清楚朱棣的意图,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一切准备就绪,1420年,朱棣宣布迁都北京,史称“天子戍边”

后记

虽说朱棣得位,是名不正言不顺。其定都北京,平定元朝残余势力,从这个意义上,作用类似于多尔衮。此外,朱棣还极具开创精神,先后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出使世界各国。

各位看官,不知道您,怎么看?

欢迎点赞留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