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最先选中的傀儡是张作霖。但张作霖这个人用日本话说:“狡猾狡猾滴”。完全不听从摆布。
经常是伸手要援助时,是一副面孔。等骗到援助后,又是又一副面孔,翻脸不认账。屡次把日本文官骗得团团转。并且最让日本人不能忍的是,张作霖堂而皇之的修铁路和战备公路,有在东北与关东军干仗的趋势。
所以1928年时,关东军中以河本大作为代表的少壮派军官就策划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
张作霖死后,日本人想扶持张学良成为新一任的东北王,借机操控张学良,让他成为日本在东北的傀儡。
但张学良表示,我本身就是东北王,哪用的着你来扶持?日本人不就是仗着可以拦着国民政府不打我,才在我这里有点存在感吗?
我现在宣布易帜,跟南京国民政府合并,然后我仍然是东北的军阀头目,并且南京方面也不打我了。我用不着你庇护了,你在这里还有什么利用价值?
张学良易帜后,日本内部对东北当局的态度迅速开始分化。文官们还想努把力,打算慢慢培养亲日派,伺机而动。但关东军中以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为代表的中层军官则表示没那个必要了,直接开干,吞并东北。
于是在1931年9月18日,一万多关东军便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并在一年零六个月后,又发动热河战役,完全吞并了东四省。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热河战役之前,日本国内当时一直在讨论一件事,那就是东北应该以什么样的模式而存在。
是直接并入日本吗?貌似不行,因为条件还不成熟。当初吞并朝鲜,国际形势对日本那么有利,尚且还花了十多年时间才吞并。现如今国际形势对日本不利,英法美不允许日本吞下东北这么一大块蛋糕。日本自然是不可能直接吞并东北的了。
把东北还给中国呢?也不可能,都已经吃进肚子里的肉了,哪还有吐出去的道理?再说日本陆军也一直视东北为自己的自留地,谁敢把东北再让出去,陆军肯定会宰了谁。
吞也不行,还也不行。于是,日本人就开了个会,这个会议的成果就是著名的《满蒙问题解决策略》。在这次会议后,石原莞尔说了一句很无耻的话:“我们只能含泪退到满蒙独立国家案来”。
他这话意思就是说,眼下这个局势,看来是不能直接吞并东北的了。所以像张景惠等原奉系高层将领就都得靠边站,因为下一步日本能做的,只能是宣传日本打下东北,是要“帮助”满洲人建立一个满洲国。未来,日本还要“帮助”蒙古人再建立一个蒙古国。
未来的傀儡,只能是在满洲人当中寻找。
日本人的这种宣传,在我们现在看来,是不值一驳的鬼话。但在当时,还真有人信。比如前清的遗老遗少们就相信。
有人信自己的鬼话,接下来的事就好办了。
1931年9月,恭亲王溥伟被日本人从大连接到沈阳,让其担任“四民维持会”会长,并扬言要以溥伟为首,建立一个“明光帝国”。
日本人的此举,目的就是为了把全中国的满人都吸引到东北来。
溥伟当时很高兴,他信誓旦旦的发誓说,日本人就是自己的再生父母,他未来一定会以日本人马首是瞻,推翻国仇,恢复祖宗的基业。如此宣言,当真是赤裸裸的卖国宣言。
只可惜,就在溥伟踌躇满志之际,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最大的反对声音竟然来自自己内部。很快,一些清朝遗老就站出来反对他,认为他没有资格继承皇位。因为这些遗老遗少认为,只有宣统皇帝才有资格出任满洲国皇帝。
对于溥仪,日本人是什么态度呢?
日本人当时也是一样的想法,认为溥仪才是最合适的傀儡人选。
因为一方面,溥伟的政治地位和号召力确实与溥仪有明显差距。前清的亲王有十个,但皇帝只有一个。当时中国农村有封建残余思想的老百姓,确实更买溥仪的账。
另一方面。溥伟这个人不安分,动不动就策划暴动(针对北洋军阀),而溥仪相比之下要怂很多,他是一个没有胆量,也没有太大野心的人,就算是被赶出了紫禁城,溥仪也只是偷偷抹眼泪。祖宗的坟墓被挖掘了,溥仪也不敢报复。他这种软蛋性格,对于日本人来说,是比较容易控制的。
所以最终,日本高层就选中了溥仪。并委派土肥圆贤二到天津去请溥仪。
日本人相中溥仪,那溥仪又是什么态度呢?
当时国民政府也派人来了,希望溥仪不要去东北(当时溥仪在天津日租界),但溥仪看见国民政府的人就来气。用他的话说:国民政府早年说要优待我,结果优待条件废了多少年?孙殿英挖了我的祖陵,蒋介石连管也没有管。看来我这个人在蒋介石那里,是不受什么优待的了。而且我早就听说他蒋介石的手腕厉害,为了讨好英美而娶宋美龄,连他的结发妻子都不要了。他这种人,根本不讲什么信义;他这种人,就是专门欺软怕硬的人。他怕日本人,我就投靠日本人,我要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在这种思想觉悟下,1931年11月8日,溥仪趁着土肥原贤二制造了“天津事件”时,偷偷溜出了天津日租界,后经营口、旅顺口,最后抵达抚顺。
至于溥仪去到东北的结果嘛。东京审判时,他自己也说了,自己到哪里都是傀儡。所谓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只是他的妄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