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元璋于公元1368登基称帝,在位近30年。但是他死了之后并没有把皇位传给儿子,而是把皇位传给看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也就是惠宗皇帝。这主要是为什么呢?

长子朱标: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朱标传说为马皇后亲生。朱元璋一登上皇位,就给马皇后吃了颗“定心丸”,册立13岁的朱标为皇太子,即未来的国家领导人,也算是对得起这位相濡以沫的奇女子。朱元璋聘请浙江名士宋濂等人为太子的老师,希望将朱标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

  精心培养25年之后,朱标已经38岁,继承父亲大位的能力是有了,可是朱标的身体熬不住。1392年1月,朱标从陕西视察回来后,身上长了个大肉瘤,折磨得寝食难安,异常痛苦。朱标的长子朱雄英10年前已经死了,伺候父亲全靠次子朱允炆。

  朱允炆年仅14岁,日夜守在父亲身边,至少也算是1392年度“感动中国”的孝子人物。他是个偏脑袋,朱元璋给他起了个“半边月”的绰号。朱允炆从小生活在深宫之中,在知识分子中间长大,知识渊博,而且以德服人。但他性格仁柔,心太软,脸不厚,心不黑。

朱标病了4个月,不幸英年早逝

  但朱标还是不幸早逝。对于勤恳的老皇帝来说,这是极为罕见的大事件,不是普通的丧子之痛——接班人没有了,整个帝国的命运怎么办?那么多大将手握重兵,怎么节制?这件事折磨着老皇帝,居然28天没有上朝。

  朱允炆将3个年幼的弟弟照顾得十分周到,这一切朱元璋都看在眼里。

  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选择继承人。周王、晋王、燕王等都有野心。秦王荒唐成性,是一摊扶不上墙的烂泥,还差点儿被废了王号。晋王外表残暴,违法乱纪,然而本质上是个胆小鬼。鲁王是个天大的蠢货,为长命百岁,乱吃丹药,把眼睛吃瞎了。其他的王子有的杀人犯罪,有的沉溺酒色,稍微几个成器的,却是舞文弄墨、没有任何政治经验的艺术家。

老皇帝一声长叹

  现在,只剩下四子燕王朱棣和朱标次子朱允炆PK了。

  朱元璋对朱允炆抱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对他仁柔的性格又喜又忧:他柔弱的肩膀,能担负得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吗?这么仁柔,跟个兔子似的,多么大的缺陷啊。做皇帝,必须有狮子、老虎的硬汉性格,否则必定会被政坛上的狮子、老虎吃掉。

  朱元璋就立储问题,曾经悄悄征询过大臣的意见。他问翰林学士刘三吾:“太子死了,皇长孙(朱允炆)年幼不懂事。治理国家必须选对人,我想让燕王接班怎么样?”

  刘三吾是知识分子,你问他谁当储君,他当然只推荐自己的同类。他头摇得像拨浪鼓:“立燕王绝对不行!如果立燕王,那么秦王、晋王怎么办?皇长孙朱允炆四海归心,大家都拥护他,您可以安心睡大觉。”

  文官们拥护朱允炆,因为他是文人,是大孝子又是大好人,上台后能实行文明德化之治,而不是军事化的高压独裁。朱元璋的统治太过猛烈,官员暗地叫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长久下去没人吃得消,国家客观上需要一位阴柔、仁爱的皇帝,让人民歇歇脚、喘口气。

  朱允炆非常有孝道。而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孝”就是夺取皇位继承权的秘密武器。所以,朱允炆一定要将“孝”进行到底。

朱元璋欣赏四子朱棣的“武”

  对于第四子朱棣,朱元璋确实非常欣赏,尤其欣赏他的“武”,这是朱允炆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朱棣是闻着战争的硝烟味长大的,1360年4月17日出生于南京,正是陈友谅大举进攻南京的那一年。他11岁封燕王,17岁迎娶徐达的长女,20岁就藩北平。朱棣的才能不在朱元璋之下,弯弓射大雕不在话下,尤其喜欢打仗,智谋过人,知道怎么打胜仗。作为罕见的勇士和智慧人物,朱棣可谓一代“战神”。现在他33岁,正当青春年少。

  论才能和胸襟,朱棣都胜过朱允炆。一次,大家在宫里看赛马。朱元璋出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没有打仗经验,所见不过平凡琐事,憋足劲想出“雨打羊毛一片毡”,软绵绵的,没什么味道。而朱棣见过世面,巧对“日照龙鳞万点金”,气魄宏大,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

  燕王朱棣就藩北平,以他为众藩王之首,与宁王、晋王、肃王、秦王等沿长城一线封国,为天子守边,抵御北方蒙古人的侵犯,号称塞王。朱元璋允许他们拥有3000人的护卫,最多的可以达到1.9万人。燕王、晋王、秦王势力最强,多次奉诏攻打蒙古,即使傅友德、蓝玉这样的大将也要听塞王指挥。尤其是燕王朱棣,负有控制北部门户的重任,能够直接指挥的军队多达30万人,军中大小事自己裁决,只有天大的事才向朱元璋汇报。

  1390年,一场战斗使年仅30岁的朱棣威名远扬。那年元旦刚过,朱元璋命令燕王和晋王分兵合击,打垮元代丞相咬住、平章乃儿不花。

  朱棣首先派出几股哨兵四出侦查,摸清乃儿不花的确切位置。3月,天下大雪,千里荒原上银装素裹,车马辎重行进十分困难,士兵们冻得直打哆嗦。将领们请求燕王安营扎寨,等大风雪过后再想办法。

  朱棣说:“战机就摆在你们眼前,你们怎么看不见呢?这正是出奇制胜的大好时机!”命令大军顶风冒雪,快速而进。大军出现在乃儿不花面前时,他竟然还在帐篷里烤火。

  朱棣围而不歼,派乃儿不花的好朋友、降将观童劝降。乃儿不花知道是鸡蛋碰石头,只好请降。朱棣摆酒设宴,酒喝得十分爽,令乃儿不花感动得眼泪哗哗的,主动要求劝降咬住。

  朱棣第一次大规模出征,兵不血刃就大获全胜,让朱元璋非常高兴,赏赐宝钞100万锭,夸赞朱棣:扫清沙漠里的蒙古人,就全靠你了!

  而另一路晋王,生性怯懦,一踏上当年成吉思汗征战的土地,就两腿发虚,走一走停一停,不敢深入蒙古腹地,连个兔子都打不到。

朱棣的血统带来麻烦

  朱棣和朱元璋是同类,雄才大略,各方面能力都比朱允炆杰出,更适合当皇帝。但是,血统却给他带来了大麻烦。他真的是龙子吗?

  江山当然只能交给亲生骨肉坐,必须是纯种的龙种,就是说是马皇后所生。嫡长子继承制在中国延续几千年,朱元璋跳不出这个框框。

  朱棣可能不是马皇后生的,所以朱元璋不会选朱棣接班。

  朱棣可能是一个妃子生的,或许这个妃子还是少数民族。有可能是高丽人,究竟是北方高丽民族,还是来自朝鲜半岛,很多人都弄不清楚。也有人称朱棣的妈妈是元顺帝的妃子,甚至可能是蒙古人。

  根据管理宗庙祭祀、礼乐的官方机构太常寺的记载(现已丢失),淑妃李某生了朱标、秦王和晋王,跟马皇后没什么事儿。而另外一个妃子生了朱棣,这个妃子就是石页妃。

  朱棣称帝后纂改《太祖实录》,把能得到的资料全部纂改,拼命证明自己就是马皇后生的,还拿出很多证据证明他当皇帝是合法的,证明朱元璋有意传皇位给他。

  而朝鲜的一条史料足以戳穿朱棣的谎言。1389年,朝鲜使臣权近等人在北平拜谒燕王,回国后写了一本《奉使录》。里面说,他到北京燕府去见燕王,可是很不凑巧,那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日,是燕王妈妈的忌日,燕王不见客人。马皇后是八月初十去世的,所以说朱棣不是马皇后亲生。

朱元璋艰难决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只有嫡长子继承皇位,大家才拥护。朱棣不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所以经过权衡,朱元璋作了一个异常艰难的决定:立16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这让朱棣十分窝火,十分不服气。一次,他用手拍拍皇长孙朱允炆的背,讥讽地说:“没想到我侄儿还能有今天的荣耀啊!”这一情景,恰好被朱元璋看见,厉声责问朱棣:怎敢对皇长孙如此无礼?朱允炆急忙打圆场,才没让朱棣十分难堪。

  立皇太孙的第二年,朱元璋还是担心朱允炆太文弱,压不住阵脚,管不住军队,于是开始大杀功臣,蓝玉、胡惟庸集团先后被清洗。

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朱元璋当初的选择是个错误。如果选朱棣当皇帝,就不会出现后来历时4年的内战。但历史不相信道德,也不相信眼泪,它只相信实力。朱棣发动战争,将朱允炆赶下台取而代之。为抹杀篡权的形象,防止天下人心不稳,朱棣拼命说谎,证明自己就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指“马”为母,万不得已……

最佳贡献者
2

明朝最成功的人,其实不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也不是朱棣,而是他的手下第一爱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没有留下骂名,只有赞美的人一个人--徐达。

徐达画像

徐达为人谨慎,有勇有谋,明朝立国后依然为明朝四处出征,为平定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并且在以后朱元璋的卸磨杀驴进程中,得以保全,功成名就。虽然也有争议说他是被朱元璋送鹅毒死,但毕竟没有证据,而且也不太可能,因为徐达是镇守北平,离南京很远。另外,徐达还有一个特殊身份--他还是朱元璋的亲家,朱棣的老丈人。

明成祖最看重的仁孝皇后,徐达的女儿

徐达能以朱棣做女婿,应该也不是他自己选的,多半是明太祖做的媒人。但是单单选了老四与第一功臣联姻,足见朱棣在太祖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明成祖朱棣画像

明太祖朱元璋,做为出身卑微的农民革命家,为人朴素勤勉,忠孝仁义,对亲人爱护备至。他叱咤风云15载,称帝时正是春风得意时,膝下已有7个儿子,各个都当作宝贝。唯独有一件事让他忧心忡忡,就是下一任皇帝的继位问题。

相貌清奇的朱元璋

朱元璋的这7个儿子都是在战争年代后期出生的,经历战乱并不多。作为行伍出身的父亲,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们成为废物,虽然建国后都在皇宫里生活几年,但是朱元璋一直有意培养他们的体质、毅力,并进行军事训练。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七个儿子里面,最像朱元璋的是老四朱棣,从小不爱习文,专好练武,野心勃勃,胸怀大志。太祖对朱棣期望之高:“朕诸子独汝才智。。。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尔其统率诸王。。。以答天心,以副朕意” 。就是说,我不让你当皇帝,但你有比做皇帝更重要的职责,就是率领你的兄弟们,保证江山稳固。

太祖同时对众子间的关系也心知肚明,因此临终下旨:“诸王临国,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意思是说我死后。谁也不得进入南京城,都要听继任皇帝的旨意,不得胡来。

朱棣的根据地也是福地在北平,天坛在他手上得以进一步完善

为了避免亲族残杀,明太祖把四太子朱棣远远地支到到北平戍边做燕王,跟着徐达学本事,同时解除残存北元的后顾之忧。朱棣参加过多次北伐,获得了实战经验,屡建奇功,在朝臣和军队里树立了威望,这也为他日后争夺帝位打下了基础。

长子朱标,温文尔雅,恭顺贤良,儒士风范,性格中透着软弱。朱元璋作为大老粗出身,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没文化,初时遭人白眼和欺负,就希望自己的继任者能够不再有自己的遗憾;而且太祖一辈子杀伐屠戮,双手沾满了无辜的鲜血,自己内心的罪孽感,怕是很难福佑后代,他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再走自己的老路。于是立长子朱标做太子准备继承王位。

不凑巧朱标死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很像他的父亲,朱元璋又是个非常传统的农民,就顺理成章立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继承帝位。朱允炆继位后帝位还没稳固就急着削藩,惹毛了朱棣。当然朱棣也是一直暗地养精蓄锐没老实,才有了后来的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朱棣围攻南京

做父母的总是有一种私心,就是希望子女能够弥补自己早年的遗憾。明太祖立文气书生气的长子长孙继承王位,至少有一部分原因是要弥补自己内心的缺憾,其实是不明智的。后来朱棣在争夺帝位的竞争中胜出,做了皇帝,也是符合天意吧。

永乐年间的郑和下西洋也促进了万国来朝

事实证明,明世祖确实超越了太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之一。

3

明朝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王朝,它不仅承接了两个少数民族,更是在皇位传承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叔叔去抢侄子的皇位;弟弟圈禁哥哥,哥哥诛杀弟弟;甚至还有后继无人的时候。

那为什么大明王朝会出现如此混乱的帝位承袭呢?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追溯到明朝初期的嗣位传承。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杀伐果断的明太祖朱元璋,大明王朝的老祖宗,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上,为什么宁愿选择守城柔弱的孙子,也不传位雄才大略的儿子燕王朱棣?

一、长子离世,是爱屋及乌选皇孙,还是忌惮、提防弃英才?

(一)储君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征战杀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杀孽太重,总之他的众多子嗣中可堪胜任的确实少之又少,最要命的是长子长孙都先他而去,唯一一个可堪造就的燕王,还被他各种防备,最终舍弃。

朱元璋的子嗣在历代帝王中不算少,一生有名分记载的,儿子26人、女儿16人,但是在所有的史料中却没有明确记载哪个才是嫡妻(正宫皇后)马皇后的孩子。不过,老大懿文太子朱标、老二秦愍王朱樉、老三晋恭王朱棡、老四燕王朱棣却都是马皇后抚养成人的。如果从这一点讲,可以说朱元璋有四个名义上的嫡子,按照封建社会“立子以嫡以长”的规定,皇位继承人只能从这四个人中产生,而老大朱标实至名归,连朱棣也不能表示异议。

朱标13岁被立为皇太子,朱元璋为了教养出一个合格皇位继承人更是聘请浙江名士宋濂等人为太子师。当然,朱标也非常的配合,努力长成了老爹眼中的合格储君。成年的朱标不像自己的老爹杀伐凌厉,反而温文儒雅,慈仁殷勤,对兄弟十分友爱,在诸王中威信颇高,对臣下宽容以柔。朱元璋更是赐字“仁”、“明”、“勤”、“断”四个字,让他帮助自己处理政事。但是,这样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却是命运不济,年仅37岁就因病去世。

储君的英年早逝对逐渐老慕的帝王来说,不可谓不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一项勤恳的老皇帝,竟然28天没有上朝。

(二)瘸子里挑“将军”,唯一的真“将军”却不招待见

朱标的不幸离世,不仅让朱元璋伤痛无法自己,更是让他在皇位继承人的问题烧坏了脑袋。“立子以嫡以长”这个传统,在封建社会已经流传了几千年,而且大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都是老大死了轮到老二,然后是老三老四。但是,朱元璋的女人们给他准备的浩浩荡荡25人的后备军团队,愣是没有几个可堪造就之才。

上文我们说了,马皇后一共抚养了4位皇子,除了英年早逝的皇太子朱标,还有3位名义上的嫡子呢。①老二秦王朱樉荒唐成性,真真的烂泥扶不上墙,还差点被朱元璋废了封号;②老三晋王朱棡生性残暴,违法乱纪;③唯一一个还算优秀的燕王,却不受老爹待见。剩下的22位皇子,就更不堪了,从史书上聊聊的几笔,我们也能看到,他们的存在真的没有多大作用。比如说还算小有名气的老五周王朱橚,也是烂泥扶不上墙,还因为擅自离开封地,到凤阳秘密会见岳父冯胜而获罪。鲁王更是个天大的蠢货,为长命百岁,乱吃丹药,把眼睛吃瞎了。至于其他的皇子,要么沉溺酒色、胡作非为,要么舞文弄墨、毫无政治能力。

(三)长子托孤,爱孙仁孝,明太祖看中了自己的小孙孙

大明朝的老祖宗,在自己那一堆形形色色的儿子中挑来挑去,实在没有能合上眼缘的,没办法,只能转移方向把目标对准了先太子的后代。


其实,后来的继承人朱允炆并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孙,他的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朱雄英。在朱标依然英姿勃发的时候,朱雄英就是朱元璋钦定的隔代接班人。

据洪武二年编撰、洪武六年书成的《皇明祖训》记载:“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不过,根据历史发展的大势来看,貌似长子最终能继承皇位的却是寥寥无几哦!像老朱家这种直接儿子活不过老子的情形,还真的不少。这个被寄予厚望的朱雄英就是其中一员,他不仅在洪武十五年就去世了,甚至还没有活过他老爹朱标。

朱允炆既非长子,更非嫡子,因为他是妾侍吕氏生的,至于后来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是母凭子贵,还是子凭母贵,我们是不得而知了。因为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吕氏是否被封为太子妃,什么时候封的。但是,就这样的身份,朱允炆依然被册封为皇太孙,并最终得继帝位,根本原因还是朱元璋对长子的爱。

话说,朱标在病重的4个月里,因为长子朱雄英早逝,14岁的朱允炆不仅要在床前尽孝,还要照顾3个年幼的弟弟。因为他是个偏脑袋,朱元璋还给他起了个好玩的绰号“半边月”。作为温文儒雅的朱标的孩子,朱允炆从小耳濡目染,知识渊博,性格仁柔,常常以德服人。

这样一个像极了长子的孙子,一下子就走进了朱元璋的心里,加上朱元璋对长子的爱,立皇长孙就成了他的直接选择。说起来,穷兵黩武的冷血君王朱元璋,对自己的长子可谓是充满了温情,几乎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加诸在他的身上。

到这里,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朱元璋会大肆斩杀功臣?很大一部分原因,应该就是为了给自己这位温和仁厚的长子,拔掉棘杖上的刺。而朱标之所以英年早逝,也是朱元璋施加的压力过大,对此朱元璋是心怀愧疚的,所以朱标向老父亲托孤,朱元璋能够做的,就是把自己最大的家业,也就是皇位传给儿子的儿子。

但是,如此善良,仁柔的皇孙,如何是自己那个从11岁封燕王,20岁就藩,开始跟鞑靼人征战杀伐的叔叔的对手!

二、伴君如伴虎,朝臣们胆战心惊的日子过够了

(一)老子杀功臣,儿子杀蛮人,都够“硬”

这一点在朱元璋册立继位人的抉择中是至关重要的,大家不要认为,封建帝王就真的可以随心所欲,独断专行,皇权之争,朝堂之争,是需要各种权利制衡的。

其实在朱元璋的众多子嗣中,朱棣是最像朱元璋,甚至因为常年驻守边疆,比自己的老爹还要冷血嗜杀。从20岁开始,到入住南京,最后定都北京,燕王殿下基本每天都拎着刀子在跟鞑靼人干架,令行禁止的行伍之风,远比那些在朝堂上磨嘴皮子的软刀子来的更直接,更猛烈。

而当时的满朝文武,在朱元璋的高压下活得那叫一个战战兢兢,毕竟大明朝的老祖宗不仅喜欢杀功臣,更是有太多的耳目打听小道消息,说不定哪一个就让自己丢了小命。

大臣们既要担心早起上朝,晚上能不能安全下班回家,还要担心晚上家里的墙透风,把什么哪些重要的东西丢了,然后锦衣卫来敲门,那么这家的房子过几天就要换主人了。

于是大臣们都日盼夜盼朱元璋老爷子赶紧挂掉,换上仁厚的朱标来当领导。可是没想到朱标愣是没熬过朱元璋,眼看着战场上冲杀出来的朱棣要回来接班当太子,肯定满朝文武一片哀嚎:这苦日子还有头儿没头儿了?


(二)既然都是打工,当然得找个好伺候的主子

朱元璋在立储这个问题上,并不是从来没有考虑过朱棣,他自己心里也清楚的很,这个最像自己的老四才最适合那个位置,但是总有那么一点不情愿,所以他就去问了一些所谓的心腹大臣。他问翰林学士刘三吾:“太子死了,皇长孙(朱允火文)年幼不懂事。治理国家必须选对人,我想让燕王接班怎么样?”(其实这里朱元璋还是有点想让老四继位的打算的,如果这时候有一些有分量的人站出来支持一下,说不定就没有后来的靖难之役了)

但是……

刘三吾是知识分子,走的是文弱风,你问他谁当储君,他当然只推荐自己的同类。他头摇得像拨浪鼓:“立燕王绝对不行!如果立燕王,那么秦王、晋王怎么办?皇长孙朱允炆四海归心,大家都拥护他,您可以安心睡大觉。”

其实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国家经过朱元璋的治理已经非常稳定了,高压的军事独裁并不太适合国家的治理,恰好需要文明德化的教育,所以说大多数臣工支持朱允炆也不能说完全是出于私心。

而事实证明,大臣们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当年的选择也是正确的:朱允炆上台,偃武修文,官员们睡觉的时候,脊梁骨也敢挨着炕席了;但是好景不长,朱棣杀了回来,赶跑(或者烧死)了朱允炆,又开始了大开杀戒。虽然说,朱棣是个雄才大略的好皇帝,但可能在大臣眼里,他绝不是一个好上级,给朱棣打工,实在是太难了……

小结:皇权之争,强者为尊,立弱不立强终成祸患

明太祖朱元璋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最终承继帝位,也许是出于爱屋及乌的考虑,也许是朝堂权衡的结果,也许他想将自己亲手开创的王朝打造成一个儒雅仁慈,包容并蓄的过度,但是他权衡多方的选择,最终非但没有给自己的爱孙留下大好的江山,更是招来了自己虎视眈眈的儿子“打劫”,最终结局成迷。

历史没有绝对的对错,我们不能说朱元璋的选择是错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朱棣的确是个英明神武的帝王。皇权之争从来只有胜负,没有对错……

4

明太祖朱元璋和所有的帝王一样,后宫嫔妃无数,共生有26子。长子朱标在被立为太子25年后突然患病死去。朱标有5个儿子。长子朱英早夭。次子朱允炆便成了明王朝第二代储君的重要人选。

在朱元璋众多的子孙中,堪与朱允炆竞争皇储之位的唯有太祖四子 、朱允炆的叔父朱棣。

在朱元璋的26个儿子中,老4朱棣生的相貌奇伟,且聪明过人,因此在众多的兄弟中他自幼就备受父亲的钟爱。朱棣刚满10岁时,便被元璋封为燕王。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朝廷要为藩封的朱棣及诸兄弟确定藩邸样式,朱元璋特地关照说,除燕王宫殿可按元朝皇宫制式修葺外,其他各王府均不得引以为式。由此可见朱棣在父亲朱元璋的心目中的分量之重。

史载,从洪武十一年(1378)开始,朱元璋陆续将诸王派到各自的封国去。洪武十三年(1380),年仅20岁的朱棣也离开南京北上燕地,进驻了北平封国。当时明军大元帅徐达奉命镇守北平,以震慑残元,朱棣拜徐达为师,跟他学习统兵作战的知识。有了这样一位谋勇兼具、屡建功勋的军事家做老师,朱棣的军事理论水平与骑射技艺都得以迅速提高。

徐达不仅是朱棣的师傅,也是其岳父。而月老不是别人,正是太祖朱元璋。他见徐达的长女自幼温婉娴静,又喜读书,和自己家的老4朱棣颇为般配,便有意和徐达联姻。朱、徐乃布衣之交,如今君臣相契,意欲结为亲家,皇帝主动提出结亲要求,徐达当然求之不得,也就欣然答应了这门亲事。洪武九年(1376) ,徐氏被册封为燕王妃。

朱棣在徐达的严格教授下,练就一身好武艺,也学得不少率军征战的军事知识,逐渐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后来,朱元璋为继任者“削棘”,相继制造了胡惟庸、蓝玉两大狱案,当年追随朱元璋浴血拼杀、东征西伐、开创大明王朝的元功宿将们几乎全给株连并斩尽杀绝了。这样,北部边境防御残元侵扰的重任,朱元璋就只能教给2子秦王、3子晋王和4子燕王承担了。这几个朱氏藩王被时人称为“塞王” 。但秦王、晋王都比太祖先死,这样只有燕王的军事实力最雄厚,权力最大。朱元璋还特许朱棣,军中小事可以由他立即专断,大事方上报朝廷。由此可见朱元璋对4子燕王朱棣的器重与其权力之大。

当然,朱棣也没有辜负元璋的期望,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有勇有谋。在与屡屡进犯的北元军队的较量中,屡建奇功。

洪武十三年(1390)正月,北元军队大举寇边,准备南侵,朱元璋命朱棣和晋王朱棡率军抵御。见北元军来势汹汹,晋王朱棡心生怯意,而生性勇猛果敢的朱棣却置生死于度外,独自率付友德等大将,挥军深入,因天降大雪,敌军疏于戒备,朱棣率明军顶风冒雪,出敌不意逼近了敌营,最后迫使北元军队弃械投降。捷报传回南京,元璋大喜,对大臣说:“将来肃清大漠者,还须靠燕王”。

后来,朱棣曾多次受命率军北征,扫荡漠北,多有战功,军权日重,威名远扬。

朱棣有能力,有威望,其麾下兵马也很骁勇善战。史载,朱棣性格阴鸷,智勇双全,战功卓著。朱元璋不止一次地夸赞说,4子朱棣酷肖自己。因而在26位皇子中,朱棣特别受到父皇的宠爱与栽培。

但朱棣不是马皇后所生,及不是嫡出。按封建社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礼法,庶出的朱棣本事再大,也没有资格被立为太子再继承皇位。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元璋曾想打破旧俗,有意立能力出众的朱棣为太子,但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因此他犹豫再三,举棋不定,使太子位虚悬良久。

据说朱标次子朱允炆头颅稍扁,性格又很像他父亲,仁厚慈善,优柔寡断。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爱屋及乌,想立朱允炆为皇太孙,由他接自己的班,但又常为朱允炆仁弱的性格担忧,生怕一旦立他为皇太孙,难成鼎彝重器,镇不住群臣,毁了朱明江山。

事情拖到了明洪武25年,朱元璋已经60多岁了,在那个年代已是高龄老者了,不确定储君已经不行了。

经过长期对朱允炆和朱棣的观察对比后,朱元璋最后还是下决心要立年纪更成熟、军政经验更丰富的燕王朱棣为太子。洪武25年9月,朱元璋亲自召集文武大臣朝会,商议立储事宜。朱元璋朗声道:“国家不幸,太子竟亡。古称国有长君,方足福民,眹意欲立燕王,卿等以为如何”?

太祖话音刚落,大学士刘三吾立即抗奏道:“皇孙年富,且系嫡出,孙承嫡统,是古今的通礼 ”。众大臣纷纷附和,均表示应尊重礼法,父死子继,嫡庶有别。

经过一番激烈辩论,朱元璋难以说服群臣,又不好大发皇威,以势压人,只得屈从于祖制仪礼,含泪收回了立爱子朱棣为储的提议,决定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满怀希望的朱棣得知自己立储落马,内心自然愤愤不平。

洪武31年(1398)闰5月,明太祖朱元璋崩逝。22岁的太孙朱允炆登极即大明皇帝位,是为明惠帝。因他改元建文,又称建文帝。同时,身居北平的叔叔燕王朱棣,心里既不服又不满,他也正旦夕窥伺着侄儿的皇位。这样,朱氏皇族中一场争夺帝位的血战就难以避免并一触即发了。

【插图源自网络】

5

在朱元璋的儿子中,除了朱标,最能干,同时也最得朱元璋喜爱的,就是朱棣了。实际上,要说到喜爱程度的话,朱元璋似乎更喜欢朱棣,而不是朱标。为什么这么说呢?

(朱元璋)

朱元璋对朱标实际上是有不满的。不满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朱标太仁慈,不是一个君王的样子。朱元璋认为好的君王,是既要仁慈,更重要的是要杀伐果断,有威权。只有威权才能确保皇位的稳定。

有史料记载,朱标对朱元璋擅杀功臣一事很不满,提醒朱元璋不要杀戮太多。朱元璋很生气,不但追打朱标,而且还专门找来一根刺条,把上面的刺拔了,对朱标说,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将来能够坐稳江山。

就算如此,朱元璋还是对朱标不放心,他给朱标找了一个最豪华的教师团队,几乎把朝中所有的大臣,都让他们给朱标当老师,想以此建立朱标和大臣们和谐的关系。

而朱元璋对朱棣不是这样。朱棣一直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朱元璋觉得朱棣更加像他。

照理说,一个皇帝更容易立像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比如刘邦就曾试图立“类我”的刘如意为继承人。就算是朱棣,也曾试图立朱高煦为继承人,而不是不像自己的朱高炽。

(朱标)

当然了,朱标作为嫡长子,虽然他不太像朱元璋,朱元璋立他的继承人,而不是立朱棣为继承人,肯定一点问题也没有。但是既然朱标已经去世,照理说,朱元璋立朱棣为继承人,应该就是顺理成章的,可是他为什么最终并没有选择朱棣呢?

我认为,朱元璋之所以最终没有选择朱棣,与朱元璋对皇权制的理解,有莫大的关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朱元璋开始,是皇权制的一个重大转折。实际上皇权制发展到宋代,虽然皇帝在削弱相权,但是皇权制却有走向开明的倾向。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可以皇帝和大臣们商量着决定。但是,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他认为皇权制应该就是一种集权制。而他也就围绕这个集权,做了非常多的事情。

这些事情中,核心有两点:一是强化家天下,一是维护嫡长子制。

所谓“强化家天下”,就是说,朱元璋认为,天下就是他朱家的,不是任何别人的。所以整个国家的体制,就要严格按照“家天下”来建设。不但中央应该是朱家控制的,地方上也应该是朱家控制的。所以,他把所有的藩王送到地方上去,让藩王们坐镇一方,成为比地方势力更强大的力量。这样一来,就实现“天下”就是“家”,“家”就是“天下”了。

强化了“家天下”以后,就剩下皇家内部的问题了。皇家内部当然是必须要有一套秩序的。这套秩序,就是要让皇位不能有悬念。因为有悬念,必然就有争夺。有了争夺,朱家的孩子们肯定会大打出手,天下肯定就不稳定了。

(朱允炆)

要让皇位继承没有悬念,就必须维护“嫡长子制”。这一制度,是从奴隶社会开始就形成了的,后来在西周的时候得到了强化。封建社会以后,这种强化又一次得到了加强。实际上,“封建”这个概念,就是从西周那时候借来的,就是为了维护等级秩序和嫡长子制的。

而朱元璋就是极力维护嫡长子制的。也因此,就算朱棣的能力超强,就算朱棣非常像朱元璋,朱元璋也不能立他为继承人。立朱棣为继承人,便意味着谁的能力大,就立谁为继承人。这种想法显然是危险的,因为所谓谁的能力大,只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主观性很强。这与皇帝的个人喜好,有莫大的关系。还有,那些王爷们也会因为觉得自己的能力很强,参与到皇位继承人的竞争之中。

所以,朱元璋为了确保皇室内部的稳定,必须把规则定得死死地,不能逾越。所以朱标死后,他才会毫不犹豫地立朱允炆为继承人。因为立朱允炆为继承人,就是维护“嫡长子制”。反过来,立朱棣为继承人,就是破坏“嫡长子制”。

在这样一种思考之下,朱元璋才选择朱允炆。

不过,虽然朱元璋考虑得很周到,很有逻辑性。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在皇权社会里,拳头越大越有理的丛林法则,其实才是发挥关键作用的。朱元璋在打别人的时候懂得这个道理,用在他自己家人身上,就不愿意这么想了。

(参考资料:《明史》《明太祖实录》等)

6

历史已经证明:朱元璋隔代传位皇长孙朱允炆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建文帝朱允炆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材料。而通过“靖难之役”武力夺取皇位的明成祖朱棣被证明是一代雄主,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将帝王直接传给朱棣呢?

朱元璋秉持“嫡长子继承制”为大明皇位传承制度,朱棣成功继位的条件很苛刻。

纵观历史长河,“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使用最广泛的皇位传承制度。朱元璋出生于元朝末年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社会地位低微。此时民族矛盾极为尖锐,元朝统治者的残暴不仁使得各路起义军纷纷投身抗元行列。而朱元璋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步步走向了权力最巅峰,开创了大明王朝。

作为汉族政权主体,自然有区别于蒙元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其中皇位传承制度是一个重要标志。蒙元混乱的皇位继承制度是导致元朝国祚短暂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作为推翻、覆灭元朝的领导者,朱元璋自然是要拨乱反正,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便理所当然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皇位传承制度。

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嫡长子朱标便是吴王世子。而在朱元璋登基为帝的第一时间,朱标也被册立为太子,朱元璋向世人明确表明了大明王朝的皇位传承制度。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则,身为朱元璋第四子的燕王朱棣在继位顺序上是比较靠后的。除非太子朱标早逝且其一脉无嫡孙,与此同时还要老二秦王、老三晋王都不在的前提下,作为第四子的燕王朱棣才有资格继承大统。

朱棣不符合朱元璋对于后世执政理念的要求。

纵观历史,几乎所有封建王朝的建立都需要经历无数的鲜血和屠戮,朱元璋的大明王朝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朱元璋的嗜杀更是赫赫有名,在稳固皇权的同时也给整个社会造成了动荡和恶劣影响。因此,朱元璋希望自己的继任者可以在稳固皇权的前提下施行“仁政”,来缓和、改善自己亲手造成的不良影响。朱标太子符合这个标准,而其子皇长孙朱允炆也以仁厚著称,是施行“仁政”的合适人选。

反观燕王朱棣,因为常年领兵在外镇守边关,造就了他铁血的统兵风格以及像朱元璋那般嗜杀的性格。在朱元璋看来,燕王朱棣的性格适合打江山而不是治江山,就朱元璋对于后世执政理念方面来看,燕王朱棣并非合适人选。

朱元璋对于朱标的严重偏心。

朱标太子可以说是历史上储君之位最稳固的太子了,没有之一。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喜爱绝对远超其他皇子。对于朱标,朱元璋可谓倾尽了所有资源来培养,让其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储。而朱标也没有令朱元璋失望,不仅在各方面都极为优秀,甚至在朝中、军中的威望甚高,处理政事为很出色。如果朱标不英年早逝,那么皇位根本毫无悬念,也不会发生隔代传位以及靖难之役。可是即便朱标早逝,朱元璋还是执意想要将皇位传给朱标一脉,其余皇子根本没有一点机会。朱元璋这种带有强烈个人喜好以及严重偏心的想法,令得当时众皇子中最为出色的燕王朱棣也根本毫无希望。

以上几个原因就注定了朱棣进不了朱元璋传位的“法眼”,除非朱标一脉绝嗣,否则燕王朱棣根本没有机会继承皇位。

我是月关略萌,以上是我的个人原创回答。欢迎大家吐槽指正,恳请点赞和关注,感谢!

7

竹史大胆猜测一下,朱元璋应该从来没想过传位给朱棣,或除朱标之外其他任何儿子。

这事说白了还是比较简单的,朱元璋一辈子肯定不止有过一个女人,但确确实实只有一个皇后。就是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滁阳王郭子兴的养女,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是患难与共,相互敬重的真爱。

朱元璋比马皇后大三岁,马皇后五十一岁死,朱元璋活了七十,在马皇后死后这十六年,朱元璋从没再册立皇后。肯定是觉得,没人配和马皇后相提并论吧。

史载马皇后共有五子。

长子:懿文太子朱标,次子:秦愍王朱樉,三子:晋恭王朱棡,四子:明成祖朱棣,五子:周定王朱橚。

不过按《南京太常寺》上所记,老二老三都是李淑妃生。老四朱棣,一直说自己是马皇后亲生,实际上后人多有揭示,朱棣篡改了史书的嫌疑近乎坐实。其亲母应为瓮妃,而老五和老四同母。这位瓮妃是原来元顺帝的妃子或宫女,是外族血统可能很大。

所以实际上,只有朱标一个,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生的。

这就非常容易理解了,在朱元璋这里,老子打下的大好江山,当然必须留给和马皇后的唯一骨血享受。

事实上,朱元璋刚当吴王(不到四十),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把朱标立为世子,连皇太孙都早早定了。

所以才有了建文帝越辈份管叔叔,四叔很不服。反了。

8

虽然老朱家时代贫下中农,没有读书的机会,但朱元璋在推翻元朝,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十分注重读书,而立国之后,还在宋朝“经义”的基础上,搞出来八股文这种固定格式的科举应试文章。

八股文说到底是以经义为主的,而经义就是理解儒家经典,以此来阐述自己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儒家的纲常伦理中,对于宗法继承制是十分重视的,而宗法继承制的核心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不是说嫡长子继承制不好,有利有弊。按照自古以来的婚姻观念看,中国一直都是一夫一妻制的,唯有妻子在家庭生活中具有合法地位,而妻子所生的儿子,才是合法的家产继承人。

皇帝家虽然情况略有不同,但作为天下表率,也要基于这个原则来选择继承人,不然就是乱了社会默认的规则,于统治大为不利。

朱棣并非朱元璋的嫡子,他的生母存疑,反正不是马皇后所出。从出生开始,就注定了其无缘地位。明朝作为推翻元朝,驱除鞑虏,重建中华的政权,自然在恢复汉家制度上面不予余力,这是对社会的重塑,也算是追本溯源。而儒家的纲常伦理,在这个特殊时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理教。

朱元璋在对儿子们的安排上是苦心孤诣的,他选择了嫡长子继承制下的嫡子朱标为皇位继承人,同时又把诸子封藩,从中选择年长且有一定能力的儿子培养成了镇守边疆的藩王。这个格局,从一开始就已经定了下来,是很难打破的。

为什么说很难打破?

因为老朱当上皇帝后,后半生一直都在琢磨如何保证老朱家千秋万代,如何让皇权不至旁落。所以他对儿子们的培养都极具针对性,按照出身能力的不同,做了合适的安排。他尽量笼络武将功臣集团,将他们和朱标捆绑成了一个利益集团,以此稳固未来的政局。又通过这些武臣们培养自己其他的儿子,从脱颖而出的则逐步取代镇边大将的位置。

这个安排,可以说是十分高明的,朱标集团拥有足够的势力震慑诸王,而诸王也能制衡工程集团,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但朱标意外的死,打乱了整个格局。如果说从诸王中选择一个继承人,这就等于是破坏了此前所立的格局。因为选谁都会导致其他藩王的不满。再说从藩王里面选老朱也难选啊。秦王朱樉是嫡次子、晋王朱棡是嫡三子、还有五儿子周王朱橚也是嫡子。这三个要么残暴,要么混账,要么是个学者(周王),怎么看都不是当皇帝的料,而老四朱棣虽然嘴像自己,可问题他不是嫡子啊,选他,不符合礼法,必然会导致其他藩王的不满,说不定自己死后就是一场兄弟相残的悲剧。(秦王、晋王都没有活过老朱就死掉了。)

对于朱元璋来说,不能从儿子里面选,选了藩王屏为中央的格局就打破了。那么只能从朱标的儿子里面选,这符合当时的局面。因为,藩王们拥兵在外,朝内臣僚其实对诸王都不待见,他们并不希望一个强悍的藩王来继承大统。而朱标的性格与政治倾向都是偏于文臣的,自然他的儿子要想正储位,也会坚持朱标的政治风格接着走下去,方能赢得朝臣们的支持。

朱允炆得立,一定程度上是朱元璋对明朝政局的一次改变。这是朱元璋苦心经营的局面崩塌后的补救之策。

虽然这个策略不高明,但就老朱的政治理念来看,他作出这种选择一点都不意外。朱棣不是朱元璋的选择,也是这种理念在发挥作用。

9

做为一代明君,朱元璋非常喜欢立规矩,比如为了怕子孙后代名字重复,朱元璋立下规矩,从孙子辈起就有序字排行,男丁双名中间为序字,末尾的字以火字偏旁开始相生(因为朱元璋儿子们都是木字边),所以后来明朝皇帝字辈的排行是“高瞻祁见祐,厚载栩常由”。

至于为什么没将帝位传给最像他的燕王朱棣,则是因为在朱元璋的心目中,朱棣的皇位继承权不够靠前。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朱元璋立下的皇位继承顺序叫做“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因为是朱元璋的元配马皇后的儿子,所以长子朱标被朱元璋立为太子,本来一切都按照朱元璋规划的非常完美,可是老天却突然捉弄起了前半生呼风唤雨的朱元璋,太子朱标死在了朱元璋前面。

后续继承人选的问题很快就成了朱元璋的难题,同样也是燕王朱棣的难题,虽然朱萧认为自己最优秀,但是根据朱元璋制定的规矩,怎么排也排不到朱棣的。

因为原本的继承人是朱标,按照朱元璋的规矩,除非是朱标没有儿子,那么才会轮到朱标的弟弟们来继承皇位,而燕王朱棣前面还有两个哥哥呢。

所以最后朱元璋为了不违背自己的规矩,最后选择了朱标与太子妃所生的儿子朱允炆,并将其立为皇太孙,为了让皇太孙能够顺利执政驾驭群臣,朱元璋为此不惜对功臣们进行了残酷的清洗。

只是那些功勋将领如蓝玉等人的清洗也为朱棣后来的靖难扫平了障碍,朱元璋去世之后,朱允炆在文臣的辅助下开始削藩,最后被燕王朱棣起兵反攻,燕军攻入南京,宫中燃起大火,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成功登基为帝年号永乐。

10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朱元璋不是不想将皇位传给朱棣,而是不能传给他。主要原因有已下几点。

在朱元璋的诸位皇子中,最受朱元璋喜爱的是长子朱标,朱标为人谦和,善良与朱元璋残忍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很早就以太子储君的身份,处理政务,深受大臣和众兄弟的支持。但天有不测风云,朱标的突然死亡让朱元璋很受打击。不得不再次挑选储君。

当时的众皇子中,燕王朱棣文攻武略无不精通,带兵打仗更是一把好手。

1、朱棣性格问题严重

不仅仅是朝中大臣就连朱元璋自己都觉得,朱棣最像自己。但正因为如此,绝对不能朱棣继承皇位。

明朝建国之初,国家动乱,需要的是严酷的刑法和杀伐果断的君王来治理天下。而朱元璋就是这么一个人,朱元璋在位期间为遏制贪官稳固朝纲,大肆杀戮,制造各种冤案,开国元勋大多被杀,朝中大臣无不战战兢兢!在初期这种手段对国家是很有效果也很必要的。但到朱元璋晚期,国家基本稳定。此时的大明王朝需要的是一个仁君。

而朱棣实在是太像朱元璋了,尤其是性格也极为相似。所以朱元璋明白,朱棣登基以后也很可能采用严厉的手段治理国家。这对明朝来说是一种灾难。此时的明朝需要的是仁君而非暴君!

2、朱棣身份受质疑,可能是庶出

在正史中记载,朱棣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第四个儿子。但在野史中记载,朱棣并不是朱元璋亲生的,是庶出而非嫡子。因此朱棣的身份是受到争议的。所以朱元璋对朱棣也并不怎么喜爱。

按照当时的祖宗礼法,朱棣既非嫡,也非长。在他前面还有几个哥哥呢。所以无论如何都轮不到朱棣继承皇位。

而且,建文皇帝朱允文,作为太子朱标的儿子。也是朱元璋的嫡孙,为人也十分善良,身上有朱标的特性,所以朱元璋就将皇位给了朱允文。

可谁知道,朱允文太过懦弱,打好河山被他给弄丢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