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如果要说历史上的流氓皇帝,我们可以举出一大堆。但是要评历史上最流氓的开国皇帝,恐怕这顶桂冠只有戴到刘邦头上最为合适了。

先说说他和嫂子之间的过节:

刘邦出身比较低贱,当时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管十里之内的事情。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官他也做不好,整天带领一帮狐朋狗友游手好闲,东游西逛。今天在这里偷只鸡,明天在哪里蹭顿饭。


刘邦在家排行老三,他的大哥刘伯生前很疼爱他,但是早逝。大哥去世后,其大嫂和儿子的日子肯定过得比较艰难。但刘邦整天游手好闲惯了,哥哥去世后还老带着一帮狐朋狗友到大嫂家蹭饭。

这一日又领着几个闲汉到家,大嫂装着没看见,抬脚到灶间,故意用铁勺把锅底刮得嗤嗤响,闲汉们一听这动静,猜着锅已见底,没饭可蹭,扭身拜拜了。

朋友出门后,刘邦很有些不愤,前去掀开锅盖一看,锅里剩有不少饭,自此记恨在心,从此再也不登大哥家的门。

当上皇帝后,刘邦大封亲戚功臣,他给大哥刘伯追封了一个武哀侯,唯独对大嫂生的侄子刘信不理不睬。

你刘邦不管可以,但刘太公不忍看着别人都跟着沾了光,独独冷落了大孙子。于是来找刘邦——不管咋样,那是你亲侄子,多一个侯少一个侯在你这儿能是多大的事。

刘邦听老爹说完,佯装恭敬地回老爹:您老说话了,儿子敢不给办吗?于是宣诏道:朕封我贤侄刘信“羹颉侯”。什么叫“羹颉侯”呢?羹就是饭的意思,颉就是没有的意思,合起来就是“饭没了候。”讽刺当年嫂子刷锅赶自己朋友走的事情。

刘太公更没有文化,兴冲冲拿着封号来找孙子了。儿媳妇一听封号,眼泪马上下来了。刘太公才清楚,自己让儿子给“涮”了。

要说被封侯肯定是件开心的事。但是被封了个讽刺的称号,还不能改,背后被天下人耻笑,这实在又高兴不起来。刘邦大嫂和刘信对这个封号弄得简直哭笑不得,有苦说不出了。

下面我们重点说一下刘邦的泼皮加无赖的方面:

后来刘邦起兵造反,干的无赖事件更是层出不穷。楚汉争霸期间,项羽抓了刘邦的父亲,并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传过话去——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我。(“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 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史记·项羽本纪》)

此话说得项羽是目瞪口呆!一个人竟然能无赖到这个地步,项羽也是服气了。最后听从了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

对老爹是这种嘴脸,对自己的亲生子女也是一种不负责人的嘴脸。彭城之战,刘邦兵败。自己只身逃走,两个孩子也被冲散。其后在逃难的人群中发现了他们,被手下送到了车上。

无奈楚军紧追,刘邦急于逃命,嫌车重太慢,竟将两个孩子推下车去。部将夏侯婴看见,急忙把孩子放回车中,如此反复了三次。刘邦说:“我如此危机,难道还要收管两个孩子,自丧性命吗?”

夏侯婴反驳说:“这是大王的亲骨肉,怎么能舍弃!”

刘邦竟然舍人救己,拔剑就砍夏侯婴,夏侯婴无奈,再也不敢把孩子放在车上,只好把孩子挟在腋下逃跑。俗语谓虎毒不食子,也许因为刘邦非虎而龙,也就顾不得这条古训了。

对自己的亲人都是这样,对别人就可想而知了。自己胸无点墨,由于“酸葡萄心理”的作用,他还看不起天下的读书人。刚拉队伍时,正是用人之际,一日有人求见,刘邦出来一看,这个人戴着儒生的帽子,马上一脸的不爽。这个人进来后引经据典的侃侃而谈,这一下惹得刘邦有些不太耐烦了,立刻起身,将他的帽子取下来,然后当众往帽子里撒尿。尿完以后把帽子掷还给对方,一顿臭骂将他赶出去。

如果说以上刘邦这些行为只是为人所诟病的话,那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竟几人合伙,硬生生给他爹戴了一顶绿帽子,真正的有点让人贻笑大方了。

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即皇帝位,史称西汉。按理说做了皇帝,应该高兴才对呀。但刘邦心中十分隐忧。为何忧郁?因为他知道这个皇位来得有些侥幸。他在想,自己凭什么能够坐上皇位?一个乡下人,一个乡下人的贱种,有什么资格做皇帝?为了解释刘邦建立大汉政权的合理性,必须要进行神化才行。

怎么神话?就像当年斩白蛇一样,故事得编的传奇传神。于是造神运动就开始了。

刘邦同志是龙种,才有可能做皇帝,也才有资格做皇帝;反过来说,既然能做皇帝,证明了他的确真的是龙种。

有一天,刘邦的母亲在一个大湖的岸边休息,梦见自己与一位神仙相遇,这时突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刘太公去接刘母,刚好看见一条蛟龙正降临在妻子的身上。此后不久,妻子就怀孕了,然后生下了刘邦。(“高祖。。。。。。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史记·高祖本纪》司马迁)

刘母有孕产子后,生下来的儿子相貌也很是不凡。“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在古汉语中:准,鼻也;颜,额也。这就是说刘邦有着高高的鼻梁,长着一副龙的额头,同时还是个洒脱飘逸的“美髯公”。不仅要长得帅,还得有奇特的地方。那就是他的“七十二黑子”,竟然与赤帝(即炎帝)的七十二日之数相吻合。

这一下子进入了正史。这样,一切都完美了,一切都合理了。既然是龙种,那么坐天下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但却忽略了两个人的感受。

一个是他的老妈刘媪:我的个天呀,我可是很守妇道的正经人家呀,是从一而终的呀,什么时候有过外遇!真是羞死人啦。

另外一个就是刘太公: 天大的冤枉啊,明明是我辛苦的耕耘才繁衍出的儿子,怎么就成了龙种了,史书上还言之凿凿地讲,是我亲眼看着娘子和神龙缠绵的,天大的冤枉啊!

给刘太公戴“绿帽子”的共有四位。一个是亲儿子刘邦,一个是神龙,一个是司马迁,另外一个没有显露出来,但是一挖掘不难发现,竟然是其玄孙汉武帝刘彻。没有皇上的默许,司马迁断然不敢把这种事情写进正史的,就是写了,也不可能流传下来的。

这么一看,刘邦的无耻是否绝对够一流水准?说他是流氓皇帝大家还有什么异议吗?

参考资料:

《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班固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

最佳贡献者
2

汉高祖刘邦从一个小亭长成了九五至尊,他所建立的汉朝也成了后来华夏民族的称呼,不可谓不伟大,然而提到刘邦,大家脑海里第一个想到的却是“流氓皇帝”,也难怪大家有这种想法,在刘邦没成大事之前,其行为确实挺符合“流氓”这个词。

刘邦为什么会让人觉得“流氓”?

流氓最简单的意思是指对他人不尊重、对他人说脏话,脱离生产不务正业而在社会上游荡,经常寻衅滋事的人。

刘邦被称为“流氓皇帝”,那就说说他的“流氓”事迹,太史公司马迁是个性格很直的人,在写《史记》的时候并不会为尊者讳,所以刘邦以前的事都记下来了,刘邦也就有了一些“流氓”特征。

刘邦从不下地干活,不事生产,刘邦家只是一个农户,刘邦在家里排行老三,所以名字叫刘季,刘邦的父亲刘太公看到他整日游手好闲不事生产,气的经常骂刘邦“无赖” ,刘邦娶了白富美吕稚之后,吕稚在生了孩子,带着孩子们下地干活,刘邦也只是偶尔给老婆送水送饭。

在和吕稚结婚之前,刘邦就和一个寡妇搞上了,还有了私生子刘肥,这也算是乱搞男女关系了,刘邦这人不事生产还喜欢喝酒,每次去人店里喝完酒就说先欠着,下次给,可每次去了都没钱还,依然是喝完酒继续赊账,这要放现在来看就是无赖行径。

刘邦不喜欢儒生,看到别人带着儒生帽去见他,经常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狂生”郦食其去拜见刘邦的时候,刘邦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洗脚,刘邦也没让两个女人回避。

刘邦和项羽争霸的时候,楚军大破汉军,刘邦吓得赶紧驾着马车逃跑,车上还有他的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公主,刘邦嫌这两个小兔崽子减慢了逃跑的速度,居然一脚将两个小孩踹下车,他的车夫夏侯婴看不过眼,下车把他们救上来,一路上这两个刘邦的亲骨肉被刘邦踢下去几次,都是夏侯婴救上来,刘邦气的都想杀了夏侯婴。

还有些刘邦好色及酒的事迹就不一一述说了,刘邦被称为“流氓”,主要还是因为他是出身低下,行事不拘小节,口中脏话也是随口就来,对于儒生不够尊重,老做些有辱斯文的事,而身边的人也大多如此,在刘邦被共尊为帝后,群臣们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醉了有的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砍削庭中立柱,刘邦对此也颇为头疼,还是叔孙通帮忙制定礼仪,排练后顺利完成了大典。

当然刘邦的“流氓”不同于我们所认知的那种无事生非的流氓。

刘邦为什么容不下嫂子?

其实刘邦并没有不容嫂子,只不过对嫂子是有点怀恨在心,这事还是刘邦在自己家乡的时候的事。

刘邦的大哥刘伯,很有长兄之风,刘邦这人喜欢当游侠,老犯些事情,结交的朋友也多,每次犯了事就跑到大哥刘伯家里避事,自己跑到大哥家没关系,还要带着朋友去蹭饭。

刘伯在世的时候,对刘邦很疼爱照顾,对此也没说什么,刘邦也就习以为常,只不过刘伯命短,很早就过世了,留下了孤儿寡母,刘邦这人也不地道,嫂子成了寡妇,这日子自然也是紧巴巴的,可是刘邦还是会带着朋友去蹭吃蹭喝。

这次数多了,嫂子自然感到厌烦,有一次刘邦又带着朋友来,刘邦的长嫂在厨房看到,故意拿着锅勺将锅刮的嘎嘎响,假装饭已经吃完,那些朋友一听以为大嫂家在刷锅洗碗,就都走了,朋友走后刘邦特意去厨房看,揭开锅盖却发现还有饭,这就把嫂子恨上了。

等刘邦当了皇帝后,追封他的大哥刘伯为武哀侯,却不封刘伯的儿子刘信,在刘太公的劝说下,才怀着情绪给刘信封了个“羹颉侯”,以此嘲笑嫂子当初所为。

嘲弄完嫂子后,刘邦心情平衡了点,可能是想到以前自己做的也不对,刘邦又大度的封嫂子为阴安侯,让她享受各种优厚待遇,而历史上女人被封侯的也不多见。

其实刘邦和项羽争霸能够成功,就在于两个人对员工的待遇,刘邦虽然流里流气对那些员工经常骂骂咧咧,但是他舍得给员工分红,项羽看着仁而爱人,对员工却是小气的很,人都是讲现实主义的,跟着谁只要有好处,才不管你是流氓还是贵族了。

3

要说到流氓皇帝,那自然得谈谈刘邦。刘邦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流氓的皇帝了。刘裕、朱元璋这些平民皇帝的出身都比刘邦高了不少,虽然他们小时候不学无术,可是当了皇帝之后起码还知道刻苦用功,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水平。只有刘邦,一直原地踏步,始终当着一个“流氓”。

刘邦起兵前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整日游手好闲,寻欢作乐,无所事事。在这些与底层人士交往的过程中,刘邦学会了大量的脏话,就算当上了皇帝,刘邦还是改不掉骂脏话的习惯。刘邦骂人的语言极其匮乏,常常用一个“竖儒”来骂人,这个竖儒是什么意思呢?“儒”是说那些有才能的人,可是“竖儒”就不是这样了。“竖儒”的意思是指那些穷酸的奴才书呆子。而除了“竖儒”之外,刘邦骂人时还常常用“乃公”也就是“你爷爷我”这样的话。

这个动不动就动粗口骂人的坏习惯,让他的很多部下都难以忍受,甚至因此转投他人旗下。魏豹本来是刘邦旗下的一员,后来觉得跟着项羽似乎更有前途,因为当时项羽的势力更为强大,就转向了项羽阵营。刘邦派人去劝说魏豹,说刘邦阵营虽然现在看起来不怎么样,可是主公能力高强,来日必然有所作为,你应该留在刘氏阵营。可魏豹听了却连连拒绝,原因竟是刘邦常常侮辱部下,他实在是难以忍受。

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时,项羽绑架了刘邦的父亲,想要逼迫刘邦投降,而刘邦不顾父亲的安危,在给项羽的信中直接写道:“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大致意思就是:我和你都是一同受封为王的,当时我们约定好结拜为兄弟,所以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如果要煮他,希望煮熟后我能有幸分得一杯羹。这种流氓的话,除了刘邦,也没几个人能说出来了。

刘邦当上皇帝以后,更加肆无忌惮。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 未可以儒生说也。”刘邦因为不喜欢儒生,有带着儒冠的客人,他就把别人的帽子解下来,在里面尿尿 ,这就是后来典故中所说的“溺儒冠”。

那么刘邦又为何容不下他的嫂子呢?这还有归于他当地皮无赖的时候,那时的刘邦整日游手好闲,在家里什么也不干,就仰仗他的父亲和哥哥。刘邦常常去嫂子家里蹭饭就不说了,有一次刘邦还带上了自己的一群狐朋狗友过来胡吃海喝。于是嫂子非常生气,家中本来就已经生活艰难了,刘邦还来给她增加负担。刘邦的嫂子在屋中用锅铲把铁锅刮得叮当作响,表示家中已经没有饭了。刘邦的朋友们听懂了刘邦嫂子的意思,知道蹭饭是没有希望了,就离开了。

可是刘邦进厨房一看,明明就还有一锅粥。他心里十分生气,他感到自己被嫂子羞辱了,这份憎恨一直没有消散,以至于后来刘邦给自家的刘姓子弟封侯时,唯独没有给嫂子的儿子刘信封赏。就算最后还是对其进行封赏,也用了“羹颉侯”也就是“刮锅候”这样羞辱性的称号。

就是这样一位斤斤计较的“流氓”皇帝最后建立了汉王朝,对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做出了巨大贡献。不管刘邦人品怎样,他还是凭借着实力吃饭的!硬气!

4

刘邦算不算流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身份,人们审视的角度差异很大,不可一概而论。按传统道德观念,以刘邦当时的行为,说他流氓一点不为过。至于那个“最”字,恐怕不妥。

说刘邦容不下嫂子有点过,他就是放不下受到过的羞辱,故意找茬报复一下。其实,刘邦对大嫂一家还是不错的,除了给侄子封侯,给嫂子也封了个侯。

“流氓皇帝”刘邦的是是非非

倘若抛开刘邦的皇帝身份,单纯以一普通老百姓的视角看待他,刘邦就是那时代的流氓。“流氓”,笼统来说,就是不符合社会传统道德观点的人。我们看一下刘邦的所作所为。

一、以传统观点,刘邦没有起码的家庭责任感

最典型的就是刘邦直到四十多岁,才结婚成家,却在成家前,跟一个寡妇生了一个儿子。这种事情别说在古代,即便放在今天,也不能被道德接受。

也不是刘邦不想成婚,估计就没人愿意嫁给他。他不事家业,游手好闲,到处混吃骗喝,这样的人,难听一点说,把姑娘放荒了,也不能嫁给他!

实在怀疑,刘邦娶白富美吕雉,很大可能是强娶,以他地头蛇身份,威逼外来户吕太公的结果!

婚后的刘邦也不尽责,依然四处闲逛,恐怕在刘邦的心目中,从来就没想过他应尽的责任,只有自己快乐。

彭城之战失败后,他为了自己逃命,竟然一脚把自己的一双儿女踢下车。刘邦毫无人伦的行为,连司机夏侯婴都看不下去,冒着刘邦杀他的威胁,几次下车救起孩子!

刘太公对刘邦也深恶痛绝,多次责骂,但也无效,一个连自己都养活不了的人,不啃老就不错了,指望他对刘太公尽孝,那就是妄想!

对上不尽孝,对妻儿不尽责,连对子女的保护都做不到,说他人性缺失都不为过,还不是流氓吗?

二、以臣民身份,他是社会不安定因素

刘邦大半辈子在四处游荡中度过,他结交的朋友都是社会危险分子,除了老家一群跟他一样的浮浪子弟外,刘邦还曾经与张耳这样的通缉犯混在一起。

刘邦过的日子,接近于半游侠状态,可是他还没有游侠的个人能力,所以说他是小流氓更合适。

这种生活只适合于两种人,一种是无家无业,受生活所逼,只能依托豪门权贵的游侠。另一种是年轻无知,心中的小野马还没被驯服的愣头青。

刘邦有家有业,年近半百,却过着与自己身份和年龄极不相符的生活。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可见,不知道您称这种人是什么?

至少,按传统观点,刘邦就是社会不稳定因素,典型的无风兴起三尺浪,云作卷起浪涛天的危险分子!

除此而外,刘邦的流氓行为还有很多,不一而述。

刘邦与大嫂的恩怨

刘邦与大嫂其实也没有深仇大恨,他大哥刘伯去世早,留下一个儿子叫刘信。《史记》记载:

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

刘邦年轻时总犯事,一犯事就跑到大嫂家躲避,还经常带一帮狐朋狗友来蹭食。想想刘大嫂也怪可怜,年纪轻轻就守寡,拉扯个孩子不容易。别人家小叔子多少能帮衬寡嫂,而刘邦是不停祸害嫂子,大嫂都对他满肚子意见。

有一天,刘邦又带着一帮混混来蹭吃的,嫂子不好多说,耍了个心眼,拿个锅铲把锅底刮得咔咔响,意思说,就一点锅底了,没吃的!

一帮人面面相觑,再一看刘大嫂拉长的脸,都明白了,一个个灰溜溜跑了。刘邦一掀锅盖,锅里有的是饭!刘邦那个气呐,这不分明让我在朋友面前丢脸嘛!他一生气扭头而去,从此跟大嫂结下了梁子。

刘邦登基后,刘家亲戚封侯拜相,连从兄弟都封了,唯独缺了大嫂一家。刘太公看不下去了,找到刘邦说情,刘邦一撇嘴:大嫂不厚道!这小心眼,把大嫂的恩忘了,当初大嫂没拿大棍,把他那帮狐朋狗友直接轰走就不错了!

在父亲的劝说下,刘邦好容易答应给侄子封了个侯,不过名字太古怪:羹颉侯!意思是刮锅底的侯爷,怪寒碜人的!不过这段记载恐怕有点被曲解,有人探析,安徽有座山,就叫做“羹颉山”,刘信的封地就在那里,并非刮锅的意思。

其实,刘邦对大嫂还是格外恩遇的,他后来还单独封了大嫂一个“阴平侯”爵位。西汉历史上一共有三位女子得到封侯,一个叫许负的相面大师,一个是吕雉的妹妹吕嬃,还有一个就是刘大嫂。

由此看来,刘邦成家前,恐怕很长一段时间,靠大嫂接济过日子,否则她不会受到如此礼遇。刮锅事件可能给他带来不快,故意刁难一下也许有的,本心上,刘邦不会过于为难大嫂。容不下大嫂一说,有点言过其实。

历史的角度和特定的环境

都说皇帝是真龙天子,仿佛刘邦真的不是刘太公生的,其实刘邦也是肉身凡胎。如果把刘邦当做一名普通人,再把他放进特定的历史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刘邦。这就是有人拿刘邦当真神,有人说刘邦是流氓的原因。

其实无所谓对错,角度不同而已,甚至有人为刘邦踢儿女下车辩解:刘邦的生命价值远大于那一双儿女。

太过分了!视角的差异,往往引出道德大战。其实没有必要,刘邦是一位伟大的帝王,但不代表他所作的一切都伟大,甚至都正确。不可否认,年轻时的他,操蛋的事没少干,说他是流氓一点不冤枉他。

也没必要揪住他过去的黑历史,一个劲往死里打,非得把他描绘成乌鸦一般黑。比如羹颉侯”一事,明显过于放大。再比如项羽威胁烹杀刘太公,刘邦求分一杯羹。这纯粹是困境下刘邦对付项羽的特殊手段,不能用来作为道德评价。

其实,要说流氓皇帝,历史上比刘邦更流氓,更没有道德底线的多如驴毛,假如他们能做到像刘邦一样,还中国老百姓一个太平天下,流氓一点又如何?

5

说他最流氓的皇帝,我不赞同,我认为他有流氓作派,是英雄本色,这要深刻剖析他的性格特征,非三言两语能概括尽的;所以,第一问我忽略,现在回答:刘邦为何容不下自己的嫂子?

刘邦早期好逸恶劳,不事稼穑,还喜欢喝酒,贪图美色,老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常骂他比不上哥哥,成年后混了个泗水亭亭长,但又没娶妻生子、踏踏实实地过日子的打算;还没日没夜地与王媪、武负在一起喝酒侃大山,喝醉了就睡,也不结帐,长嫂如母,设身处地,看这情形怎能不嫌弃呢?


在外边鬼混也就算了,眼不见心不烦,而刘邦还喜欢交朋友,屠狗的、哭丧的、赶车的、吹喇叭的等等一大堆,还经常带到家里来吃喝;对这些三教九流,他父亲与嫂嫂都认为是坑瀣一汽的狐朋狗友,打心底里产生了厌恶感。

有一次,刘邦又引来一堆彪形大汉回家蹭饭,大嫂没了好脸色,拿起锅铲子,使劲刮擦锅沿,向这帮人暗示:已经没饭菜了,刘邦的朋友便识趣地走开了,而刘邦到厨房一看,发现还有饭菜,就为这事与嫂子结下了梁子。

刘邦坐北朝南当上皇帝之后,对大嫂和大嫂的儿子刘信也很刻薄,后来为其封了个名叫“羹颉”的候;意思就是拿锅铲子铲锅底;这让人忍俊不禁!

6

领袖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刘邦,汉朝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草根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因为几件鸡毛算皮的小事,总被冠以流氓称谓,今天我们就这几件事扒一扒这个“流氓”。

刘邦为沛县泗水亭长时,被称之为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喝烂酒,睡寡妇,打架斗殴、惹是生非,以至于刘太公将他赶出家门! 但我们反过来看他当时的“狐朋狗友”,樊哙、任敖、卢绾、周勃、灌婴、夏侯婴、周苛和周昌哪个不是汉朝的开国功臣,这是否与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一比。

刘邦可谓是个“人糊”,一纹钱没有,竟敢自称献“贺钱一万”,在上宾就位后,谈笑自如,并因此得以美娇妻(吕后)。刘邦在秦都咸阳服徭役时见到秦始皇出游,发出了:“嗟黎明版刘邦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叹,你不认为这是志存高远吗?

楚汉争霸期间,刘邦、项羽在广武城相持数月,为迫使刘邦投降,项羽将刘父绑在油锅旁,“如不降,将煮了你的老爹。”。

刘邦霸气地回道:分我一杯羹。

乍看,刘邦太不是东西了,对待老父如同禽兽,但当时具体情况是项羽粮草被断,想凭优强军力,引诱刘邦出城速战速绝,刘邦识破其诡计,同时也是稳定军心,在充分了解项羽脾气基础上,剑走偏峰,实乃大智慧,果如刘邦所料,项羽没敢杀害刘父。

刘邦彭城兵败,为更快逃跑,嫌车重太慢,三次将儿子刘盈,女儿鲁元公主从车上扔下,虎毒尚不食子,刘邦如此对待自己的亲生子女,是否禽兽不如!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果刘邦不这样做,是否父子三人将同时命丧黄泉!更主要的是部将夏侯婴紧跟其后,最后将孩子挟在腋下逃跑,这与后来的刘备摔孩子是不是同出一辙,这是帝王的驭心术。

如果非得找个流氓皇帝,那非赵光义不可。

赵光义就是那位毒杀了南唐后主李煜,强幸小周后还画像留照,调戏花蕊夫人;上位后打破新君即位应在次年改年号惯例,而直接把开宝九年改为兴国元年;摩拳擦掌连续出击契丹又骑驴逃跑的那位“英雄”

小周后被好色的赵匡义看上后,屡遭强暴,更变态的是每次还让人参观,并留画作词描述过程:

有词大意是说:“小周后头上带着花冠,脚穿着一半红袜子站在地上,赤裸全身,依靠五个侍女”。

侍女分工明确:“两人架胳膊,两人架腿,一人站后面抱着她的背,生生的把小周后架在半空中!”赵光义一丝不挂站在合适的位置猛烈撞击小周后。

这首词把小周后在赵光义房间的遭遇描写的淋漓尽致,同时让画师把他们翻云覆雨的图片给画下来并给李煜欣赏,更说明了赵匡义的流氓无耻。

7

所谓“斗米养恩、担米养仇”。刘邦之所以容不下他的嫂子,就是因为刘邦和他的嫂子都没有理解这句话。



生活中,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总有一些人把别人的帮助当成理所应当的事情,然后毫无节制的索取,而别人停止对他的帮助后,他还会愤怒的反咬一口,双方甚至为此反目成仇。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刘邦和他的嫂子关系不睦,就是这个原因。

众所周知,刘邦出生于战国末年,而且只比秦始皇小三岁。所以,刘邦注定在秦始皇的时代没有作为,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

事情也确实如此,刘邦在48岁起兵之前非常平庸,当然,除了平庸之外,刘邦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懒。懒惰在古代的农业社会是致命的,不事生产的人必然生活拮据,甚至揭不开锅。

这不,咱们的大汉开国皇帝也是如此,每天的饭食都成了问题。



为此,刘邦那是操碎了心,每天都厚着脸皮去朋友那儿混饭吃。结果可好,吃的朋友们都跑了,尤其是卖狗肉的樊哙,为了躲避刘邦,都挑着狗肉渡河跑到了湖东夏锬去摆摊了。

刘邦当时也愁呀,自己总是东一口西一口的混饭吃也不是个事。于是,刘邦决定找一个长期饭票,想来想去,他想到了自家的兄弟姐妹。

当时,刘邦的父亲抚育了四个儿子,分别是刘伯、刘仲、刘邦、刘交。于是,刘邦开始思考去哪儿蹭饭。

刘交是小弟弟,年龄尚幼,还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而且自己作为兄长,总不能舔着脸去蹭弟弟的饭吃吧。



刘仲是二哥,父亲刘太公经常夸赞他勤劳朴实,让我像他学习。如果我去,岂不是自讨没趣,太尴尬了,不能去。

那就去大哥刘伯家吧。可是大哥早年间已经去世,只有大嫂一人,而且人家还带着一个儿子。唉!不管了,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走吧。

就这样,刘邦找到了长期饭票,每天在大嫂家蹭饭吃。

刚开始,刘邦的大嫂也没太多意见,毕竟也熟悉刘邦的为人,所以也做了一定的心里准备。

但时间长了,刘邦越来越大胆,开始带着几个狐朋狗友一起来家里吃饭,这让刘邦的大嫂非常反感。终于有一天,刘邦的大嫂忍无可忍了,自己一个妇道人家,本来收入就不高,你还弄了一群彪形大汉来家里蹭吃蹭喝,你这是要吃死我的节奏呀!所以,刘邦的大嫂在厨房故意敲锅,并且说没饭食了。



刘邦听到这儿,感觉到很没面子,毕竟是自己叫了一帮人来吃饭,结果你却没做饭,于是刘邦尴尬的让朋友们走了。朋友们走后,刘邦到了厨房一看,锅里竟然还有饭!

这下刘邦记仇了,而且这一记就是几十年的时间。

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大封功臣和自己的亲友,二哥刘仲被封为了代王,异母弟刘交被封为楚王,就连远房的堂兄刘贾也被封为了荆王,不过,就没有给大哥的儿子封号。

显然刘邦是忘了曾经蹭吃的那些饭,只记起了大嫂的“无情”,所以什么封号都没给侄子。



刘太公心疼孙子,向刘邦说情,你好歹给侄子一个爵位呀。说到这儿,刘邦准备故意羞辱一次嫂子,所以给侄子刘信封了一个“羹颉侯”。羹是饭,颉是克扣,连起来的意思了克扣饭食的侯爵。

看看刘邦属于什么人,不仅小心眼,而且还知恩不图报,只知道一味索取,把别人对他的帮助当做理所当然。一旦别人不帮助他了,他就会和这个人反目成仇。

当时类似的人还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刘邦的大将韩信。韩信曾在一个亭长家白吃了好几个月的饭,结果就是因为人家不管他饭了,他记恨了人家一辈子。而漂母给了他一碗饭,他就感恩了一辈子。也难怪他们二人能够看对眼儿。

以此可见“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是一句至理名言,古人诚不欺我。



当然,刘邦的流氓行为非常多,不仅只有这一点。好酒色、吃饭打白条、战争失败逃跑时把儿女踹下车、拿着别人的帽子撒尿等比比皆是。

不过,刘邦有一点好的,知人善任、赏罚分明,也因此,刘邦统一了天下,开创了大汉江山。

8

其实讲一个小故事,大家就明白刘邦当时在刘老太爷家里面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地位?

刘邦的在成为皇帝以后,有一次摆下宴席,宴请四方,说我要向全天下展示一下我的皇威。这个时候进酒进到刘老太爷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儿,就问自己的老爹说你当初说我置办的家业不如我二哥,你看现如今我置办的家业和二哥相比,谁多谁少。

由此可见,当时刘邦在刘老太爷家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地位,破皮无赖一个,你们家如果出了这样的人,一般怎么对待?不扫地出门,那也整天是冷眼相待。

其他的人还好,大家是兄弟手足情深,血浓于水,或许在某些事情上还会忍让,但是嫁过来的人呢,也就是家里面的那些女人的会怎么看待?长舌妇说的就是这些人,虽然可能会听自家男人的意思给他一些饭,或者是稍微招待一下,但嘴上总会得理不饶人,稀里糊涂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惹到了刘邦的痛处,而且有的时候嘴毒的可能会让你有些无法接受。

刘邦以前有手好闲啥正事儿都不干,整天纠结了一帮狐朋狗友四处蹭吃蹭喝,就跑到当时这个刘邦,他大哥的家里面去蹭饭吃,当时刘邦的大哥已经去世,只有刘邦的嫂子和他大儿子相依为命,结果他嫂子直接就说没饭了,至于说这中间有没有添油加醋的在说一些其他的东西,我们不知道,但是刘邦对这件事情挺上心的。

在这之后,刘邦称帝以后,给他死去的大哥都追封了一个侯位,而对他自己的那个大侄子,他时什么事情都不说,一副你就不是我侄子的那种感觉,你跟我之间没那种什么亲情啊呀在里面。

这个时候刘老太爷急了,(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说自己的这个宝贝大孙子啥东西都没捞到,这怎么可以自己还拿了个太上皇呢,怎么能够让自己这个大孙子吃亏呢?所以赶紧去找到刘邦说你不能这样啊,怎么说你大哥以前也照顾过你你也应该给他儿子一个爵位。

刘邦也出于无奈,说那行,既然要给爵位是不是我给他一个爵位,羹颉侯,这两个字。我一开始也没闹明白,后来查了一下古文的解释,大致意思就是说没饭了。

刘老太爷也不懂,然后去跟他那个家里面那个儿媳妇说,结果他儿媳妇一听,嘴里全部是味,应该是想起在这之前是怎么埋汰刘邦了。

莫欺少年穷啊,浪子回头金不换,谁能知道一个人究竟会创造些什么东西?究竟会创造多少价值,赢得多少荣誉,只要你人还没进棺材板就拥有创造价值的权利和能力。

9

刘邦的成功,与宋襄公的失败,是两个非常值得比较的突出例子。

公元前638年,宋国与楚国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县北30里)这个地方,暴发了一场战争,宋襄公因为坚持要等楚军完全渡过河,并布下阵势后才进攻,结果大败,襄公因此受伤,第二年便因伤而死,因而被人骂为蠢猪,视为傻帽;

面对同样的生死抉择,刘邦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了。

襄公死了400多年后,公元前203年10月,项羽按照刘邦的请求,将刘邦的父母妻儿全部释放,与刘邦签订和议之后,引兵东归。然而,项羽还没渡过乌江,刘邦就撕毁和约,以40万大军,围攻仅10万军队的项羽于垓下,以极其残忍的方式,将项羽的部众一个一个地杀掉,项羽最后只剩下自己,羞愧难当,拔剑自刎。

宋襄公和项羽都守约,但他们都死了;

刘邦当面签约,背面搞鬼,然而他赢了。

输了的襄公,人们骂他是蠢猪;

赢了的刘邦,人们称他为俊杰。

这就是刘邦,一个以这样的方式成功的俊杰。

到了后来,便形成了历史规律: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无论成功的手段有多么的卑劣,无论失败的原因有多么屈辱。

之所以有“历史上最流氓的皇帝”的评价,这大概是原因之一。

刘邦喜欢交朋结友,花天酒地,在外养小三曹氏,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不过,男人花心,还算不上流氓行径。倒是他对自己的父母儿女的态度,倒真有点。

他被项羽打得只剩下光棍一个的时候,在路上拼命逃跑,后面追兵如狼似虎地急追,他嫌自己的儿女太重了,马车跑不快,为了自己逃命,竟把儿女推下车子,全然没有父亲的慈爱,狠毒如此,颇有流氓气息。

项羽抓了他老子,以烹杀刘太公来威胁刘邦,刘邦却说,怀王让我们一起攻秦,我们是兄弟,我父也就是你父,你如果烹了父亲,记得也封我一杯羹汤。这就是十足的流氓了。

很多人说刘邦胸怀宽广,但他对待嫂子,却胆量狭窄到没有缝。

刘邦年轻时很懒,不喜欢干农活,平时都是他大哥刘伯干,刘伯不但勤快,对这个小弟还特别好,所以,刘邦长期在大哥家蹭饭。

后来,他大哥刘伯去世了,刘邦依旧经常到嫂子这里蹭饭,不但自己来蹭,还带着他那些狐朋狗友一起来蹭,嫂子当然不愿意了,有一次刘邦带着一大帮人来吃,嫂子就跑到厨房,用瓢猛刮锅子,发出刮刮的声音,意思是锅空了,刘邦只好带着那些人原路返回,丢了一回面子。

就为这点事,刘邦竟然心生报复。刘邦当了皇帝后,大封兄弟子侄,却独独不封刘伯的儿子刘信。后来别人讲闲话,刘邦最终还是封了刘信为侯,不过这是个侯的名字很怪,叫“羹颉候”。

“羹颉”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用瓢刮锅底的意思。可见,刘邦一直在记恨嫂子,就连侄子,都一起报复了。

10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汉朝那些事儿。( 约400字,阅读需2分)

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皇帝,流氓也不少。

刘邦的确算得上一位流氓皇帝,不过他的流氓主要还是体现在他当皇帝之前的行为。

刘邦起兵反秦时是一位小小的亭长,整日游手好闲,尽干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就像一个地皮流氓。和项羽争天下时,有一次项羽绑架了刘邦的亲生父亲,逼迫刘邦投降,刘邦不顾父亲安慰,开篇便道: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此事见于《史记》,可信度较高。

刘邦的意思就是你项羽和我是拜把子的兄弟,你要煮了我的父亲,那也就相当于煮你的父亲,随便你煮,煮熟了麻烦给我分一口吃。公开说出这种话,可见其流氓程度。另外,刘邦看不起读书人,还曾把尿拉到读书人的帽子里,真是匪气十足。

刘邦容不下自己的嫂子,这个缘由还是要推到刘邦当地皮无赖的时候,那时他经常纠结狐朋狗友四处鬼混,不务正业,时常来嫂子家蹭吃蹭喝(刘邦大哥已经去世),嫂子曾经对其表达过不满,刘邦怀恨在心,当了皇帝过后并不对其报恩,这也可见其为小人一个。


两分钟走近历史现场,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原因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