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谢头条邀请中国第一个朝代——虞朝

如今的大多历史记载,一直把夏朝(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当作中国的第一个王朝,然而还有学者指出,夏朝之前还有虞朝,古人也常将虞夏并称久。  

历史学家对夏商周之前是否有虞朝存在不同看法。一种较普遍的意见认为,夏商周之前没有虞朝。夏代以前,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只有尧、舜、禹相禅让一事,以舜(有虞氏)来说,在位仅五十年,这作为一个朝代而言,是难以成立的。另一种意见认为,虞朝是古代史中实际存在很长时期的一个朝代。《韩非子·显学》载:“虞夏二千余岁”。按此说法,有虞氏决非只有一代五十年。另外,根据《国语》、《左传》等史料记载,可以列出有虞氏的世系有:幕、穷蝉、敬康、句芒、虫乔牛、瞽瞍、舜、商均、虞思、箕伯、直柄、虞遂、伯戏、虞阏父、胡公满等15个名号。有虞氏的世系既可考定,则不能不承认有虞氏是一个朝代。  

“虞”为独立朝代说之一。一学术“论文”称,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虞朝”即史书上说的“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华。姚重华字为有虞氏,氏族公社的一个部落。为什么名字叫“重华”?传说舜的眼睛是双瞳仁,故为“重”。“华”字可能为华夏族的华族之意。据运城学者王雪樵《运城报》专文,“华夏”二字追根溯源到夏县的“夏”,河津华谷的“华”。这两个地方是中国华夏民族的发源地。“论文”认为,我国古代历史上,世人通称夏、商、周三代。某些古籍却称虞、夏、商、周四代。夏代以前,明确称道的政治事迹,只有尧、舜、禹相禅让一事,并说舜在位50年。而夏商周各传位数百年,称帝王名号都在10人以上者。有虞氏作为一个朝代而言,似乎十分勉强。但《朝非子·显学》说“虞夏二千余年”,按照这种说法,有虞氏绝非只有一代五十年。现今的史书上说“夏王朝统治了四百多年”,历史学家断代史的最新研究成果,确定夏为471年,据此虞朝当是1520多年。“论文”作者王树民考证《国语》、《左传》、《史记》及《五帝德》、《帝系姓》等著作,可以列为有虞氏的世系15个名号,也就是说虞朝传位有15个帝王。既然有虞氏的姓氏可以考定,其历史地位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虞”为独立朝代说之二。永济地方志,清光绪12年(公元1886年)蒲州知府事赢杜崧年《续补永济县志序》上首句就是:“蒲坂自虞帝以来经天纬地之人,历代层见迭出,昭著史册,目河中为人文之蔽”。既然称说虞帝,可见认为就是一个朝代。中国封建王朝一代最长的为清康熙王朝61年,以此估算奴隶社会的虞朝至少二十四代。如按舜在位五十年算一代,虞朝至少也有三十代。 

 “虞”为独立朝代说之三。古史辨派的核心理论是“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层累造成的第一层意思是,“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譬如积薪,后来居上”。最初,顾颉刚先生认为孔子时已有尧、舜。后来,他的弟子们又对这个说法加以修正,说《论语》中提到尧舜的几章都不可信,春秋以前的文献中追述古史最早只到夏禹,周以前的朝代只有夏、殷二代,虞代是墨家为宣传禅让说而添加出来的,实际上尧、舜不过是“上帝”的分化,并非真实的历史人物。据此,他们断定春秋以前人心目中只有夏商周的“三代”概念而绝无 “虞夏商周”的四代概念或“虞夏商”的三代概念,古籍中凡是以虞为朝代名的记载都是战国以后的晚出之说。“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虽有合理成分,但以尧舜为上帝的分化却显然是混淆了历史传说与神说的界限。说虞代是战国人所造更属武断。《左传》《国语》中虞夏商周四代连称的文句不胜枚举,而且多是转述春秋时人的对话,我们不能因为这两部书成书于战国时代便断定其中所记春秋时人的对话统统是战国时人的假论。况且,“三代”是一个随时代迁移而变动的概念,春秋时人基有西周已亡而东周仍存的事实,当谈话须要分辨周亡或周续的不同角时,就曾经分别使用“夏商周”和“虞夏商”两个不同的“三代”概念。最明显的例子是《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所证史墨的话:“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后”者,君也,天子也“庶”者,天子之异姓也。“于今为庶”者,谓此三后在周以前都曾贵为天子而其姓为嫡,今日却早已随着天子地位的丧失而沦为庶姓了。春秋时姬姓仍为嫡姓,“于今为庶”的三后非虞夏商三代而何?“三后”中夏商二代均为独立朝代,何以虞代必须例外?不仅如此,由于虞为朝代与夏商无别,所以西周建国后还对其后裔优予礼遇,“庸以元女大姬配胡公,而封诸陈,以备三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陈与宋、杞合称“三恪”同受周人的客礼待遇,正是虞、夏、商三王历史地位相埒的确证,可知虞夏商的三代概念早在西周初年就已形成。如若不然,周人何以不按后期儒家所谓周世“尊贤不过二代”的说法将陈排除在外而只备杞、宋二恪?又何以不将封于祝的黄帝之后和封于蓟的尧后一并增入而合称“五恪”?  

可能是由于夏朝本身年代久远,文字记录也未发达;也可能是夏王朝自知取代虞朝,无论如何论证也实际难以服众而故意以各种方式干脆彻底埋没虞朝的历史,使得后来人几乎根本无法知道虞朝的存在;也很可能是儒家创始人为了美化古代,而刻意把虞朝说成是禅让时代。 

虞朝之说的论点如果确立、确认,那么中国的历史通称就要改变。“中国上下五千年”就要改为“中国上下六千年”,“五千年华夏文明”就要改为“六千年华夏文明”。

最佳贡献者
2

谢邀!

其实我要论述的并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唐朝和虞朝。只不过唐朝更像是奴隶制王朝的前奏,而其制度的成熟阶段是在虞舜统治时期完成的。因此,我认为有虞氏部落是踩在唐尧的努力之上将部落首领统治的系统完善到了一个王朝的程度。我们可以将尧建立的“唐”看作是“唐朝”,但究其对夏、商等王朝的影响,显然更需要重点讨论的是虞朝。我在此也将虞朝看作是中国历史的第一个朝代。

可惜,无论唐朝还是虞朝,其存在与影响力都被弱化了。夏朝的存在都存疑,更别说更早的唐尧虞舜了。虞朝,以及更早的唐朝,被后世升格为了神话,其实实在在的成果化作影子,匍匐在了历史巨人的脚下。

本文就通过影子,通过王朝的影子,将其本体勾勒出来。

第一章 尧挚争权

尧的政权,建立在他哥哥失败的政治生涯之上。

我们常把尧看作是禅让制的先河,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被详细记载了如何相中继承人,又将大权让出的君主。他也因此成为后世君王心中的偶像。后世如王莽、曹丕、司马炎之流在篡权夺位之前通常要假惺惺地将这个过程演一演。

当然了,我们不会认为刘婴、刘协、曹奂是心甘情愿地将皇位交给上面那三位,也不会轻易相信历史上真有高尚到会把王权让出去的人。

因为一旦拥有了权力,权力就成了你生命的必需品。失去权力,意味着死。

我问你,你愿意为了道德与信念将自己所有财产放弃掉吗?文艺青年会说,能。

我问你,你愿意为了道德与信念将自己的生命放弃掉吗?最坚定的信仰者或许都会说,我得想一想。

这就是自古以来“禅让制”备受质疑的原因。

我们先来看看今天的主角,挚。

挚是帝喾的长子。与尧同父异母。关于帝喾的女人们和儿子们,在古籍中是有记载的。

帝喾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也,曰姜嫄氏 ,产后稷 ;次妃,有娀氏之女也,曰简狄氏 ,产卨;次妃,曰陈丰氏 ,产帝尧 ;次妃,曰娵訾氏 ,产帝挚。——《大戴礼记》

在这里简单解析一下:

帝喾与姜嫄氏之子后稷乃周族始祖,与简狄氏之子卨为商族始祖,与陈丰氏之子为尧,与娵訾氏之子为挚。

当然,这部分记载后人附会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夏后氏禹、启父子废禅让开世袭,虽说是翻开了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新一页,但后世文人墨客总喜欢在道德上谴责一下。若这段记载是真实的,夏朝等于是暴君颛顼的后代取代了正统的帝喾一脉(包括有虞氏的祖先穷蝉也是颛顼的后代,是颛顼的儿子),然后卨一脉(商族)重新夺回天下,而在其不得民心时,兄弟部落后稷一脉(周族)顺应天意,取代了卨后代的统治地位。中国的上古史可以概括为帝喾的几个儿子共分天下,被颛顼的后代硬插了一脚,又被撵走了。剩下的后代先后称霸天下。

这实在是太戏剧化了,此类记载恐怕与帝喾在商族宗教里被神话为天帝不无关系。颛顼是帝喾的伯父,按理说这两个也是一家子,同族不同系。叔侄二人的后代在上古历史中缠斗不停。虞朝和夏朝的存在都是颛顼一脉雄起的结果。

由此在这里我们可以插一句:夏朝肯定不是虚构的。如果中国上古史从虞朝,乃至唐朝开始算,删掉夏朝等于把颛顼一脉的历史给删掉一块儿。我们不能仅从政权传承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夏、商、周三朝究竟是并存还是更替现在还未有结论(我个人倾向于前者),一方面,中国上古时代帝王血统的派系不可忽视。我们不能仅从阅读感知上夏朝与商朝太像就怀疑夏朝的真实性。史书不是小说,不可忽略了古王族血统在历史中的作用。

也因此,从谱系传承上看,挚和尧之间的矛盾是纯粹的家族内部矛盾,无论谁上台,都可视为正统。他们之间倒还有可能产生禅让。



《史记》的描述得比较简单,我们除了能看出对人物的褒贬评价外,看不出其他:

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帝放勋立,是为帝尧。——司马迁,《史记》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如果挚是主动交出权力的,不至于会在书中被抹黑。司马迁轻描淡写地写了“不善”两个字。具体如何?司马迁在他手头上的史料中是看过的,却没有写出来。皇甫谧在他的《帝王世纪》里完整地描述了一个禅让的过程:

帝挚之母,于四人中,班最下。而挚于兄弟最长,得登帝位。封异母弟放勋为唐侯。挚在位九年,政微弱。而唐侯德盛,诸侯归之。挚服其义,乃率群臣造唐而致禅。唐侯自知有天命,乃受禅,乃封挚于高辛。——皇甫谧,《帝王世纪》

在这里皇甫谧提出了原因,“政微弱”,同时还点明了尧的状态,“唐侯德盛”。此时已经出现了地方政权势力及威望超过部落联盟首领的情况。挚对尧很服,于是率领群臣到了尧的封地,要将权力禅让给尧。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挚的政治智慧,很识时务地交出了权力。但代价也是很明显的——将自己的势力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是非常劳民伤财的。上古史中只要带有权力下降性质的“封”或“改封”一般相当于流放。

不过我在读这段史料时,脑袋里却浮现出了这样一幅场景:

挚无比谦逊地请求尧出山治国,身后跟着无数眼神里充满渴求和野心的大臣。场面很和谐,除了挚的脖子上架着好几把刀。

总之,权力落到了尧的手中。尧接受禅让,开启了一个很有王朝味道的时代——唐朝。他的儿子是被奉为围棋始祖的丹朱。尧是有想法将位置传给丹朱的,可惜后来发生了“尧幽囚”的惨剧。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尧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能看出,尧将自己治国手段出现了“思想控制”的倾向。后世的儒家和墨家皆奉其为圣人,认为其提出了伦理道德的概念。这是有文字记载的中国人创造一种“宗教等价物”的早期尝试,在史料中看到这一点,甚是兴奋。自夏商时代对宗教的探索后,“宗教等价物”的探索在周朝最终成型,并进入了百家争鸣的大高潮。

尧的归宿是禅让,这是传统史学的认知。但在《竹书纪年》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更血淋淋的版本。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竹书纪年》

这段写得非常露骨的了,舜不仅囚禁了尧,还把他儿子也囚禁了!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自唐朝(李渊建立的那个唐朝)开始,就有李白“尧幽囚,舜野死”的说法。可见对于政治的认识,从过去到现在都是没有变过的。舜夺位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虞朝!

第二章 虞朝及有虞氏部落的脉络



将虞朝看作是正史王朝一部分的论调自古有之。只不过大多是出现在诸子百家的哲学古籍中,故将其当作是一种政治学或哲学的概念,而非历史事实。我们能看到的是,有虞氏部落成为部落联盟领袖,建立虞朝,是在舜时候的事情,也只延续了舜一朝。到了舜的儿子商均那里时,虽然有虞氏部落还是有着能左右政局的强大力量,但远远不能称之为是一个王朝。夏后氏部落的崛起是有虞氏完全不能阻挡的,也是有虞氏遭到迫害的开端。

我们要想讨论虞朝,势必要理顺有虞氏部落的脉络。需从舜开始向前找。

通过那张世系图,我们能看出舜所在的这一脉人物还挺多。这是源于《史记》的描述。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而且横向来看,他的辈分是很低的。他的竞争对手丹朱的辈分相当于他的曾祖。包括后来夏王朝建立者启的辈分也跟他曾祖辈持平。司马迁说得很委婉,舜的祖辈从穷蝉到他自己,一直是“庶人”。说白了,非官方记载,不保证其准确性。也有人说上古人物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落。这个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的,毕竟历史太远了。但从夏、商、周,乃至五帝(中后期为唐、虞)皆为平行存在,各个割据势力争权的思路来看,或许勉强解释得通。在这一点上,各位不必纠结。

舜的故事,或者说家事,大家从小就听过。他生活在一个他继母、弟弟、父亲都想弄死他的家庭里,通过房上点火和石封井口等方式对舜进行了不成功的谋杀。我不太理解那个时候的人对自己的亲人为何会这么狠。当然,如果是争权夺位的话,估计还不够狠。

舜的血统其实非常高贵,而且就后来有虞氏部落的强大影响力来看,司马迁说“皆微为庶人”是很奇怪的。《史记》一书带有很强的文学性,以此来衬托舜的宽容与美德倒也无可厚非。但我们不禁要问,真实的历史是怎样的?如果舜的祖辈皆“庶人”,那么长久以来统治有虞氏部落的人到底是谁呢?

我们沿着舜这条血脉向上追,最早可追至颛顼。

颛顼在上古史中不算什么正面形象。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尝试“创造”新宗教控制民众,却完全失败的人(重点是失败)。别说跟尧和商族比,跟孔甲比也是差了许多。并且颛顼统治的手段是比较残暴的,与其争权的共工氏遭到野蛮打压。在古籍中这段被描述得极具神话色彩:

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列子·汤问》

看来共工氏的这场动乱影响不小。

颛顼死后化作“鱼妇”的丑恶形象继续苟存,他的儿子们在古籍中的形象也都不怎么好。在蔡邕(此人是著名才女蔡文姬的父亲)的《独断》中,对颛顼的一系列儿子有段怪异的描述:



帝颛顼有三子,生而亡去为鬼。其一者居江水,是为瘟鬼;其一者居弱水,是为魍魉;其一者居人宫室枢隅处,善惊小儿。——蔡邕,《独断》

颛顼身后丑恶,自己的儿子们也是一副妖魔鬼怪的形象。著名的“魍魉”就是其儿子。还有一位儿子梼杌,也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左传》

那关于舜的直系祖先穷蝉的记载呢?或者,我们还有一个问题,作为孕育出领袖后代舜的穷蝉,与他几个凶神恶煞的兄弟比起来,到底有什么特质呢?

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上古时代的资料实在是太少。但袁轲先生对神话的研究却给了我们一些提示。

颛顼有子曰犁,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周礼》

袁珂先生认为这个颛顼的儿子,就是穷蝉。他是从图腾的角度入手的。穷蝉的“蝉”,并非夏天在树上叫的知了,而是指“灶牛”,即我们所说的蟑螂。这种灶台上常见的小动物在古代被视为有灵性的,成为了图腾崇拜的一个类别。所谓蝉图腾其实就是蟑螂。

从这里,我们或许可以做一个猜测。颛顼在古籍中经常被混淆为祝融,这里在提到穷蝉(姑且这么认为吧)时也提到了祝融。我们或许可以认为所谓“祝融”并不单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古代的一种官职。他极有可能是一种神官,是颛顼创作宗教不成功的产物。穷蝉继承了这点,同时也继承了颛顼的权力。

虽然这种“权力”伴随着颛顼遗传下来的残暴的特性。史学家们对这种火一样暴烈的治国方式不太敢恭维。看舜囚禁了尧父子的作风,这种暴力的基因或许还在影响着他的行事风格。不过历史上对舜的评价是很高的。因为从尧的时代开始,赏罚,特别是刑罚,已经系统化了。有专门的人来制定和裁决。

这个人就是传奇名臣——皋陶。

皋陶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个神奇的存在。不仅其自身身居重位,执掌刑罚,其子伯益还差点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自古以来前朝之臣是很难在今朝生存的,就算生存下来,往往也会背上坏名声。但皋陶不仅生存得很好,还与尧、舜、禹并称为上古“四圣”。

唯一的解释是,历代统治者对于皋陶的才华都有着迫切的需求。尧的时代,中原大地刚刚经历了一位神一样的君王帝喾,需要比较系统具体的刑罚来维持统治。舜的时代,以祖宗暴政为鉴,需要一种更开明也更服众的方式取代原先过于主观的刑罚评判。而禹的时代,需要一个历代执掌司法的人来让自己的权力合法化,也为后世开创家天下提供基础。



皋陶被追认为李唐王室的祖先,也是中国的司法之祖。

舜的时代结束于一场不明不白的死亡,即“舜野死”。在他死后,禹和他的夏后氏登上了舞台,历史也开始进入夏朝的前奏。在夏朝历史中,有虞氏依然不断出现。不管是被全族流放的商均,还是为落难的夏朝王族少康提供庇护的虞思,都能看出,这个王朝像是影子一样,从未给离开过权力风暴的核心。

目前有据可考的有虞氏的传承是周朝诸侯国陈国的第一位国君胡公满。上古时代的虞朝,以“陈国”的方式,在中原大地上延续了下来。这张图里仅列举出历史上有记载的有虞氏后代。有缺失,至虞阏父(遏父)时已为三十二世孙。此图中出现的几位有虞氏后人名讳出自《左传》。

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左传》

中国上古史本身就是充满争议的,但也因此而魅力十足。没有争议的历史,不是真正的历史。虞朝,以尧的唐朝为基础,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对夏、商、周三朝有着极深的影响。同时,那些已经化作点点墨迹的君王们,也奠定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方式——

——成王,败寇。

就像我们甩不掉自己的影子,只要一拿起史书,就永远离不开这个定律。

3

“虞朝”即史书上说的“虞舜”,指的是舜帝姚重华。姚重华字虞氏,为什么名字叫“重华”?传说舜的眼睛是双瞳仁,故为“重”。“华”字可能为华夏族的华族之意。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夏是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殊不知,在夏朝之前,还有一个极为神秘的虞朝的存在,且历史久远。

《韩非子·显学》之中曾有记载:“虞夏两千余年!”,意思是虞朝和夏朝共存在了两千多年。大家都知道夏朝存在了大概500年左右,这样推测虞朝存在了1500年之久。虞朝存在时间如此久远,如果被证实绝对会巅峰现有的认知,可虞朝为什么不被承认呢?

史料大量遗失,缺乏记载。

首先根据专家们所说,历史是严谨的,任何没有证据的问题都不能被确切的提出。抛开虞朝不说,就连被大家熟知的夏朝到现在为止都充满争论,一些人认为夏朝同样也是不存在的,特别是在西方,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关于夏朝的记载是相当少的,除了曾出土的一些夏朝的青铜器、玉器几乎没有什么能确切的证明夏朝存在的东西。更不要说虞朝了,除了文献上的模糊记载,并没有证据能证明虞朝存在过。

西方人将西方的一些神话传说都列为历史,却不承认中国的虞朝甚至夏朝。例如著名的《荷马史诗》,这个一直都被认为是传说中的东西,可是却被西方人列为西方真实历史的一部分。这个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荷马就是一个盲人而已,是怎么能写出来一部近300万个单词的文学巨著的?这个只有西方人清楚。

大胆设想,虞朝为世界文明起源地!



做一个设想:虞朝的的确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且时间相当的久远。在这个大胆的设想的前提下,咱们再提出一个更加大胆的设想:西方的亚特兰蒂斯,以及南美洲的玛雅文明都跟虞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样我们接下来的故事就顺理成章了,虞朝时的中国相当的富裕,土地肥沃,人民生活安康,堪比天堂,犹太人的祖先就和我们中国人的祖先一起生活,大家都知道那时候的国家是部落联盟制,犹太人很有可能就是当时虞朝统领下的一个附属小部落。

西方基督教的上帝很有可能就是虞朝的帝王,虞便被谐音成了耶和华。不要忘记了,古代的帝王都是被神化的,这样说并不是无的放矢。

下面说一说玛雅文明与虞朝的关系。



那时候虞朝的国力非常的强大,于是发动远征军东征,一直打到白令海峡,之后打到美洲,南美建立了玛雅文明,后来这只远征军的首领叛变,切断了与虞朝的联系,于是玛雅文明自南美正式建立。

之后这只远征军也愈来愈强,于是发动了一场更为强大的战争,横跨大西洋一直打到地中海附近,虽说他们叛出了虞朝,但是口口相传下虞朝的威名还是传到了希腊,之后便成为了他们口中的亚特兰蒂斯。

后来虞朝由于不断发动战争而导致国力下降,这时候又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虞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同时在南美、希腊的虞朝人员也遭遇了不测。由于这些太过匪夷所思,便被列为了神话传说,一直流传到现代。

4

夏朝都是个迷,还沒搞清,或许夏以前还有好多朝代,但要拿出有力的证据才能说。只有等以后考古发现了,用科学方法来证明了。谢谢邀请。

5

夏朝在中华历史上是真真实实的存在过的,所以我们现在称呼自己为华夏民族,但关于虞朝,传说是唐尧死后建立的王朝,他继承了唐尧时期的一切政治遗产,包括人才的任用和国家的体制,都是延续着唐尧时期的制度。但这只是个传说,尚无科学论证和文字记载。就连夏朝都有些扑朔迷离,缺少有效的存在证据,何况是虞朝,在现有的国民意识里,都想自己国家的文明更古老一些,但事实是不容改变的。各位从历史教科书中大约已经知道,中国远古时代,夏商周为华夏最早的朝代。其实不然,很多历史观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就已经形成,却在之后被推翻。

比如,在夏商周之前有一个虞朝,这在古籍《左传》和《国语》中就有非常明确地记载,儒家经典《论语》中也屡屡提到尧舜,但在后世却被人说成虞朝是墨家为宣传“禅让说”专门臆造出来的,并说尧舜不过是“上帝”的分化,并非真实历史人物。虞朝就目前来说只存在于野史和传说里面,或许将来出土了实制物品或文字记载,真正的虞朝就浮出水面了显然,《左传》、《国语》及《论语》并非墨家经典,为什么要将质疑对准墨家呢?就因为墨子学说更加信古而敬畏原始历史成因?在这里我宁可相信古人也不相信后世的史学家们对于历史的“再创造”。古人离古史更近,他们的发言权更加值得尊重。

我深信夏朝之前有一个虞朝,而这个虞朝的前后,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伟人,一个叫做尧,一个叫做舜。这二人之所以是伟人,主要是因为他们推行的“禅让制”,“禅让制”是中国最古老的民主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统治者和平交权,承前启后,没有阴谋,没有流血,人们心悦诚服地在公认的领袖带领下进行各种生产活动,一年复一年的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然而忽然有一天,平地一声惊雷,打破了若干个世纪的宁静。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政变就此产生!政变的领导人是谁?不是舜的部下,也不是大禹的部下,而是被后人千称颂万赞美的大禹本人和他的儿子启本来按照祖训,威望达到顶峰的虞朝最后一任统治者大禹已经制定了自己的继承人为德高望重的皋陶。皋陶还在舜帝在世时就是负责刑法的大法官,也算三朝元老了。如果皋陶顺利接班,那么虞朝很可能还会继续承袭下去。可是历史的长河突然在这里拐了一个弯,皋陶没有先兆的抱病而亡。大禹在联盟长老会议上,不得已只得听从众长老的建议,让皋陶的儿子伯益继承自己的王位。因为皋陶的儿子伯益也是一位功劳很大且又是德才兼备的能人。伯益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是一个有谋略有才干的大智慧者。他在大禹执政期间,开发土地,建立城邑;垦荒山林,兴建农田。大禹治水,他是得力干将,鞍前马后,功勋卓著。著名的《山海经》就是以他为素材的原始记录。他的地位,仅次于禹帝和自己的父亲皋陶。皋陶离奇病死之后,虞朝的帝位非他莫属。

而启完全改变了这一切,他把以前的“禅让制”改为了“君主世袭制”,形成了第一个君主世袭制王朝。所以后人就错误的把君主世袭制的王朝称作第一代王朝。

如果历史可以穿越到远古的一个特定时期,必将有一个历史的视频记录下这一场景:

伯益实在难以抑制心中的愤怒,前往帝宫拦住大禹:“大王,臣听说您要将王位传给您儿子启,是这样吗?”大禹心里微微一颤:“益啊,你这消息从哪里听来的?是同意了的,怎么,你也要怀疑我?”伯益谦卑地回应道:“臣哪敢怀疑大王,但臣发现大王将所有大事放手让启在管理,而臣基本上无事可做。大王啊,臣并不贪图您的王位,但是,如果您传亲不传贤,天下一定会大乱,臣担心我们的家国从此陷入危险啊。”大禹很不高兴地打断伯益的话:“这是哪里话?就算是传亲,你又何以认为天下就一定会大乱呢?”伯益心有不甘地说:“其一,因为各路诸侯本来是平等的,有机会因敬业,因功勋,因才德,成为王的候选人。以后没有了这个因素,各路诸侯就会离心离德,甚至自立为王。其二,因为自先祖尧舜以来直到大王您,都是以德行和政绩被推举为王,而不是私下相授权柄。如果从您开始而推行‘家天下’,您的一世英名就会毁于一旦啊。”大禹似有所动,充满感情地对伯益道:“益啊,当年你我都在舜帝手下做官。你协助我治理洪水,还开凿打井灌溉良田,取得了辉煌成绩。你还提醒我做大事要胸有全局,要遵纪守法,要任人唯贤。没有你和你父亲的帮助,就没有我所取得的一切。何况你在黎民百姓中有很高的威望,我能负了你吗?”

伯益感动得声泪俱下:“臣一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并不是盼望着接大王的班。只是大王和众长老一致推选臣为继任者,臣就学习着怎样管理好国家,并有很多规划蓝图。如果臣突然发现将无所事事,臣当然会失望,甚至会有一种被愚弄而痛心的感觉。”
大禹表示理解伯益的心情:“是的,我是让启学习着怎样管理国家,但那不是为了和你争权,而是希望他将来也成为有用的人才。我不希望他碌碌无为,我愿意他未来能协助你管理天下。”伯益松了一口气,自嘲起来:“看来是臣多心了。如此看来,倒像是臣在争权。好吧大王,臣太冒失了,臣再不提这个话题。那么,最近诸侯各盟长老拟定的监制铸造九鼎的宏大工程,依惯例就交给臣去执行吧?”大禹踌躇半晌,说出他的决定:“我已经将这个重任交给启了。你以前很辛苦,现在就好好的休息一下吧。”伯益傻眼了,怔怔地呆在那里。这……这不我还是靠边站了?大禹的声音却还在那里滔滔不绝:“九鼎铸造完后,将成为镇国之宝。九鼎至尊,天下一统,王威四方……”伯益还怔怔地呆站着,等他清醒过来,大禹已经离开了宫殿这段历史的对话视频,将大禹的两面性展现了出来。大禹治水,大禹治国,皆成为世世代代膜拜的英雄。但是大禹的另一面却极为伪善。他违背诺言,努力开创家天下。伯益眼看局势朝自己不利的方向发展,却毫无办法扭转局面。他只得静观其变。不久,大禹东行,到江南会稽去巡游 ,在旅途中驾崩,据说享年一百岁不少历史教科书,或者说是一些百科书上说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这种说法简直错得离谱。实际上大禹是虞朝的末代君王,与夏朝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也就是说,夏朝的开启者不是大禹而是他的儿子夏启了“公天下”。伯益表示,原来大禹选定我来接替王位,而且诸侯长老会盟已经认可。现在启却不顾廉耻将王位抢走,这件事违背祖训,违背道义,作为真正的君王继承人,我要奋起反抗,坚决讨伐阴谋叛逆贼子。但是启率先出动了王家军队将伯益轰出了国都。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政变就这样出奇不意的发生了,而且干净利落然而围绕政变的是是非非,在拥护禅让制与拥护世袭制两大派别之间展开了殊死的搏斗。拥护启的王军与拥护伯益的地方诸侯有扈氏的部落军队在甘这个地方打了两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第一场甘之战以夏启的王军失利而结束,启改变策略后再次与有扈氏交战,第二场甘之战以有扈氏军队失败而告终,伯益也遭到启的杀害。政变以启获得最终胜利,启成为夏朝的第一位君主自此“禅让制”寿终正寝,“世袭制”正式登台,而父王子继的“家天下”“世袭制”从此成为华夏文明沉重的负能量。一次政变,影响和制约了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体制结构

6

虞朝的概念是由王树民先生十六年前正式提出的,并发表《夏、商、周之前还有个虞朝》的学术论文,论证虞朝的存在性,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五帝时代——英雄纪元

因为我们所习惯的是“夏商周”的概念,所以觉得这种观点很过于“激进”,就好像发现了宣布发现了失落的文明一样让人难以想象。

但是在很久以前“虞夏商周”的朝代划分几乎是常识性的存在。 据左丘明《国语?周语上》 记载祭公之言:

“昔我先王世后稷,以服事虞、夏。”

而在《国语?郑语》中记载史伯之言:

“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

而在战国末期《韩非子?显学》中更记载了“虞”所存在的时期是:

“ 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

其实更准确的讲,虞朝就是“五帝”时代。也就是从黄帝(有熊氏、轩辕氏)到帝舜(《山海经?大荒东经》也作“帝俊”)这一时期。这个时期对五帝的名号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记录,普遍的说法: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自近代以来顾颉刚为代表的这些疑古学者一直在批判,认定这个谱系是战国学者把各大家族不同祖先生拉硬扯到一堂。并且指出如果黄帝是第一代的话,那么帝尧就是第三代,帝舜是另外一支,从高阳下来的,属于第九代,大禹这一支也是高阳下来的,属于第五代。难道帝舜的辈分居然比后来的大禹还低?

而这种质疑恰好说明了顾颉刚等寒门出身的知识分子对贵族社会的毫无概念。因为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古人早婚,比如《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周文王十五岁生周武王;《左传?襄公九年》也有记录:

“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礼也。”

所以只要漫长的祖宗血脉传承不断,过不了几个世纪,同一家族之间的辈分和自然就和年龄之间会拉很大。

而太史公在记录五帝谱系时更是滴水不漏。《史记·五帝本纪》曰: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黄帝子),以至舜七世矣。”

这个谱系肯定是非常可靠的 。因为在有文字之前,先民们就是靠着口耳相传才将历史一代代传承下去。对此徐中舒先生曾经说举出一个例子,彝族的酋长们通常可以将几十代的祖先的名号自豪的背出来。而现代的美国印第安人部落的首领们以及韩国两班宗家的子弟也可以将家谱倒背如流。而太史公所采用料是由战国文字书写的《五帝德》、《帝王世纪》等古老史料,皆未遭秦火,故而可信度很高。

7

我借用金将军讲史前篇的一些内容,我还是觉得比较通俗靠谱。

中原人,来源三大族群,每个族群,都有关于祖先的传说。后人在春秋战国以后写历史,比较早的也是春秋左传尚书之类,到了吕氏春秋和史记就更晚,到处收集来的材料无法统一,于是争来争去,永远也无法统一意见。

每个大部落族群,都有自己的祖先传说,问题就容易了。为什么古人不这样分析捏?因为正统思想作怪,老是企图奉某一系统为“正朔”。按照某些谎言所说,黄帝部落仅仅打了2仗,分别击败了炎帝和蚩尤,于是就“天下归一”了。黄帝成了正统、正支,按照中国传统的帝王传位,只记录主支的习惯,没有当上皇帝的其他王子,予以忽略不计。按照这个思路,被黄帝打败的其他部落,都乖乖臣服,其实,怎么可能?

要搞清历史原貌,尔等就不能按照后来的中央集权王朝的思路来理解部落时代的事情。

按照百度的说法燧人氏 约公元前10000年前 在位110年 ,华胥氏、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前 在位118年,女希氏 约公元前7000年前 在位130年,大庭氏,柏皇氏 ,中央氏 ,栗陆氏   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 ,祝融氏 ,浑沌氏 ,昊英氏 ,有巢氏(迁巢湖),朱襄氏 ,葛天氏 ,阴康氏 ,朱襄氏 ,无怀氏 。。。。这些东西,不叫传承表,这叫各部落的名字而已。总之,所谓三皇,皇这个词,是苗黎部落称呼大酋长的称谓。蚩尤,就是苗黎部落最有名的大酋长。

而帝这个称呼,则是西北来的羌人对于大酋长的称谓了。所以,什么黄帝,炎帝,帝承,帝明,帝直,帝来,帝裹,帝喾 ,帝挚这些,是羌人的传承系统。

好了,讲到这里,首先把皇和帝的系统分开。就起码能解决不少争议了。有人说了,咦?怎么没有夷人的系统?夷人怎么说?

在5000年前,夷人处于非常分散的氏族社会,大部落都没有形成,以最原始的渔猎为生,比原始人也强不了多少。所以,夷人当时还没有这套大酋长系统,更谈不上传承了。夷人部落只有一个关于祖先的传说,就是盘古,夸父之类的。

好了,讲明白这些以后,再讲讲所谓的部落联盟是怎么回事。最先,前面讲了,炎帝部落半耕半牧,人数较多,而且发展程度较高,所以炎帝部落和其他羌人部落最先形成了部落联盟。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部落联盟还算不上国家政权,是一种松散的联盟。平时各管各的,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酋长,也有自己的传承系统,只不过遇到外敌,也就是苗人部落的时候,这些羌人部落联合起来打仗。为什么要联合捏?我前面提到了,苗人的数量极大,远远超出羌人部落,所以,单对单,羌人打不赢。所以羌人就联合起来形成了部落联盟,由于炎帝所在的烈山氏最强,所以就成了盟主。

有人说了,那苗人为什么不形成部落联盟捏?按照我的分析,苗人一个是相对比较分散,分部面积太大,从云贵川,两湖,一直到江淮,到处都是,所以难以联合。另外一个是,苗人由于是单纯的农耕部族,每个部落相对固定,活动范围较小,不太可能放下耕地,大老远跑去打仗。而羌人相对,活动范围比较灵活,所以更加容易联合行动。

请注意,我讲的这个问题,是几千年以来的一贯问题,就是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优势,机动性强。这个优势,影响了几千年的历史。一些无知的同学,还以为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入侵从汉朝开始,那就大错了,其实,从炎黄时代,这种戏,一直演到清朝,是几千年的主旋律。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羌人对数量远远大于自己的苗人的征服优势,苗人因为无法联合,一盘散沙,所以被炎帝的羌人联盟,各各击破,纷纷称臣。这也是最早,史书所描述的,原来蚩尤是炎帝的臣属部落。要知道,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几百年,并非一代人。

话说黄帝集团,这种从北方草原南下的纯游牧部落,一开始是不敢对炎帝集团发起挑战的,因为炎帝集团太强大了。人口多,又是半耕半牧,又有联盟。所以黄帝集团不敢造次,只能在边缘,臣服在炎帝集团之下。

事情是如何发展变化的捏?就是,东南方的苗人集团,被炎帝集团压制了几百年,虽然不是直接统治和奴役,但是我估计经常要进贡被勒索是少不了的。而且,随着苗人生产力的提高,处于散沙的苗人部落产生了变化,什么变化捏?

就是苗人部落,有了余粮。不用人人都从事生产了,可以养活武士阶层。这就发生了质变。这也是几千年来,农耕民族对游牧民族的作战方式。大家知道,游牧民族,男人人人都是战士,除了长期打猎的习俗以外,就是,游牧不太需要长期固定劳动,可以走的开,女人,小孩,老人都可以放牧,所以青壮年男人,可以有大量时间出去打仗。而农耕民族就不行了,男人是主要劳动力,走不开。被土地束缚住了,所以,农耕民族的军队,必须是职业军人。养活职业军人,也就是武士阶层,需要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支撑,就是要有大量余粮。后来的几千年一直是这样,汉人需要养兵,而游牧民族人人皆兵。好在汉人数量基数超大,养活的兵,数量都超出别人整个民族,所以才能维持中原王朝。

苗黎部落,到了蚩尤这代,终于渐渐的,形成了大量军队,苗人也可以联盟了,据说蚩尤有81个勇士,其实,这是蚩尤联合了81个部落,每个部落都派出了武士,参加了蚩尤的联军。这样一来,炎帝集团对苗黎集团的形势发生了逆转。由于蚩尤的军队,那都是职业军人,而炎帝集团,那不过是乌合之众的民兵,所以,炎帝节节败退。打不过蚩尤了。

这下炎帝慌了,于是,他们向北方的近亲,黄帝集团发出了求援的要求。黄帝集团,由于都是羌人,所以为了共同的利益,马上出兵援助炎帝。史书记载:黄帝族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鹖等为图腾的氏族,参战。这显然是一个北方游牧部落的大联军。炎帝军,黄帝军联合以后,蚩尤那边也没闲着,蚩尤把东夷集团也请出来了,夸父带着东夷部落也参加了战争。

双方大战几年,互有胜负,这是一次中国历史上的黄种人和白种人的大PK。最后,黄帝集团请来了生力军,就是所谓的玄女参战,才一举击溃了蚩尤。关于这个玄女,也有称玄鸟的。这是一个女王主政的部落,图腾就是玄鸟。从西方来,比较先进,技术相对发达。《山海经.西山经》所载的“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等。据说这个玄鸟,就是后来的凤凰。后来这个玄女族,长期和黄帝族联姻,就有了黄帝内经御女术之类的东西。

关于这个涿鹿大战,百度上面望文生义牵强附会,说什么发生在河北涿州,相当不靠谱。苗蛮集团,怎么可能跑去北京和山西来的黄帝族大战?众所周知,蚩尤墓有2处,身体被黄帝肢解了。分别安葬,但是两个墓都在山东。所以,大战发生在山东河南山西交界的区域,比较靠谱。

苗人被击败以后,向江淮退却,彻底撤出了山东河南的争夺。但是如果说此时就发生了什么天下归一,民族融合也不靠谱,苗人并未和华夏融合,一直到周朝,以苗人为基础班底的,形成了楚国。楚周对立。这是后话。但是,一些苗人部落,成了黄帝的战俘,奴隶。

话说,黄帝集团参与大战,并且主要战果来自黄帝集团,当然也就不再把炎帝放在眼里,而且众多炎帝集团的部落,看到黄帝如此显赫威猛,纷纷投奔黄帝。炎帝这个盟主地位不保。按照中国史书说法:这叫黄帝“有德”。于是,众望所归。于是,“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阪泉之战发生在山西南部运城一带,也就是河南,山西,陕西交界。这是北方来的游牧部落和中原的半耕牧部落的一次PK。黄帝的老班底还是熊罴貔貅貙虎这帮,打败炎帝。

按照中国教科书的说法,从此炎黄合流,形成了华夏民族的雏形。这也是演义。

在炎黄时代,不可能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权,也不具备部族混居的条件,只能说,盟主从炎帝部落,变成了黄帝部落。各部落照样有各自的酋长,并且每个部落,照样有自己的世袭传承系统。

为什么我这样说捏?因为史书记载的清楚,炎帝子孙继续传承,黄帝的子孙,也照样分成几个部落,传承。黄帝的优势,在于抢到的奴隶多,他的部落迅速膨胀,可以分给不同的子孙,建立不同的部落。并且分别发展,占得地盘较大。而跟着黄帝打天下的罴貔貅貙虎这些部落,当然也不可能被吞并,他们继续以自己的部落存在。

所以,实际上,在中原,形成了若干个大部落,当然统治者都是以羌人为主,以黄帝子孙为酋长的居多,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说明有14个部落是黄帝子孙。需要指出的是,黄帝子孙里面,有一些得到的是原来的九黎部落,比较出名的就是少昊,颛顼。少昊封于山东,颛顼封于河南。史书记载了大量颛顼对九黎部族的“教化”事迹,而且颛顼的老婆就是九黎人。这倒不是因为颛顼觉得苗族女孩子漂亮,完全是统治需要。

而炎帝部落,还有罴貔貅貙虎这些部落也单独存在。刚开始黄帝正支部落最强,后来就演变成诸侯争霸。

必须指出,黄帝后裔并未单线长支传承盟主大位。后来所谓颛顼,少昊,帝喾,唐尧,虞舜虽然都是黄帝后裔,但是不是一个部落。甚至炎帝的后代,祝融,共工之类的,也偶尔来插一脚,当上盟主。而且这些部落之间,小打不断,大打也经常发生,比较有名的,就是颛顼对共工的大战。

所以,尔等不要被教科书忽悠了,以为黄帝战胜炎帝后,就天下统一了,然后像后来的皇帝那样传承了。其实在那个时代,就是春秋战国的预演版本。所谓5帝,不是传承了5代,而是很多代,5帝的概念,打个比方,这东西类似于,后来的春秋5霸。

什么所谓的尧舜禅让,那也是扯淡,不过是不同部落,在武力逼迫下,让出霸主地位而已。后来,在夏启的时代,这些部落结束了争霸的局面,变成了夏族一家独大。

通过这些介绍,其实世袭制,不是从夏启开始,古代部落,从来都是世袭制,你去全世界看看,哪个国家古代部落酋长不是世袭的?教科书一边忽悠什么黄帝子孙纷纷继承帝位,一边忽悠禅让制,后来有忽悠夏启发明了独霸帝位的世袭制,真是自相矛盾,不知所谓。

明白了?每个部落都世袭,只不过盟主地位在部落之间传来传去,这居然成了禅让制,嘿嘿。只能说,到了后期,长期强大的部落,围绕霸主核心的,主要成了这几个部落:夏,唐,虞。其他部落退出了竞争。

唐和夏,显然都是黄帝后裔的封国,唐的代表就是尧,传说唐尧统治70年,这有点扯,古代哪有那么长命的?显然也是陶唐氏传了几代。后来陶唐氏的霸主地位被虞舜的有虞氏抢了而已。虞舜就更扯了,百度说他统治长达99年,这稍微智商正常的人就知道,这是好几代。后来有虞氏的霸主地位,被夏禹给抢了。夏族的统治比较长,有400年左右。这就是所谓夏朝的来源。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自然也有一个唐朝,虞朝,然后才轮到夏朝。但是,不论唐,虞,夏,都不能叫朝。那不过是部落联盟的盟主而已,各部落都有各自的统治,有自己的酋长,而且不论唐,虞,夏,都不断的发动对三苗部落的战争,抢夺奴隶,和驱赶苗人部落。远远没有达到教科书所描绘的那种一派祥和的统治景象,那些不过是意淫而已。

夏禹,夏启父子,对有虞氏也展开战争,把虞舜的子孙驱赶打跑了,所以哪有什么禅让?又来有虞氏子孙跑去甘肃,建立了月氏国,也就是西域大月氏的祖宗。

8

先上结论:在文献中,确实有过虞朝的说法,但是对于虞朝概念比较混乱;而且虞朝和夏朝一样,都只是存在于周朝人的观念中,目前都无法得到考古证实的。

我们要讲虞朝,先要讲夏朝。

先秦古书“夏商周”合称的说法很多,比如《论语》就有以下记载: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篇》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八佾篇》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八佾篇》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卫灵公篇》

但最重要的,还是太史公为夏朝作了传记,这是夏朝一份完整的履历表,从此《夏本纪》深入人心,二千年来基本都没有被质疑过。连近代著名的“疑古派”顾颉刚先生也只认为大禹到少康的记载都是神话传说,但并不怀疑夏朝存在,只不过没有文字印证罢了。

1959年徐旭生先生主持发掘二里头遗址,当时普遍认为是早商都城。有趣的是,70年代后期邹衡提出夏都说逐步取代了商都说,到今天似乎普遍认可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为夏朝存在提供了考古证据。确实,二里头遗址在时间、空间都与文献的夏代有重合之处,也被认为是“最早的中国”。

但是,对二里头遗址及夏朝的质疑声一直存在。比如今天的二里头考古队队长许宏,主张没有甲骨文一类当时的自证性文书资料出土,不可能解决都邑的族属和王朝归属问题。而外国更是不少学者质疑夏朝存在,如英国学者艾兰和俄罗斯学者刘克甫,理由主要都是认为没有夏文字。

可见,虽然严格来说少了最关键的文字证据,但是确实还有不少证据指向夏朝存在。更重要的是,因为两千多年来的历史记载与文化自豪,我们很难说服自己用严密甚至苛刻的逻辑去损害属于自己两千年的精神财富。这个问题早已经不是历史问题,而是现实问题。

相比之下,唐朝(尧)、虞朝(舜)存在的证据要薄弱很多。毕竟它们出现的时间太晚了,“夏”的出现在商周之际,而“唐”“虞”要到春秋以后了,而且彼此存在严重矛盾,以致太史公也只能以一篇《五帝本纪》概括,把五帝都当作人而非朝代了。

且惟昔者虞夏、商、周三代之圣王。——《墨子·明鬼篇》

这里似乎以虞夏为一代,但是已经有两代的趋势了。

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国语·鲁语》

这段已经把有虞氏明确为一代了,但是到底包含哪些先王呢,帝喾是不是有虞氏的一代?

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夏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也。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周弃能播制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也。——《国语·郑语》

这个虞幕是谁?和虞舜什么关系?

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论语·泰伯篇》

《泰伯篇》一章历来被认为文义不类,可能是较晚记录,但战国时唐虞合称记载亦不少。

帝尧有唐氏。——《世本》

这样看,帝尧似乎又从虞朝独立出成立了一个唐朝。

殷、周七百余岁,虞、夏二千余岁。——《韩非子·显学》

这里说不但虞朝存在了,甚至有了模糊的断代期。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史记·伯夷列传》引《采薇》

虞朝前面又有个神农,似乎以五帝同为虞朝。

唐尧逊位,虞舜不台。——《史记·太史公自序》

这样唐和虞分开来了,又特指尧和舜一代。

可见,所谓唐朝、虞朝的记载,根本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也没有一套完整的传记,更没有两千年的认同。《史记》只有《五帝本纪》,所以唐一般被认为是尧本人的部落,而虞被认为是舜本人的部落,尽管唐尧、虞舜常常合称,但一般不认为构成前后朝代,也不包含黄帝、颛顼、帝喾三大神。所以童书业先生说:

其实虞盖夏时一部落或氏族耳,本不得为代名,此一氏族部落或盛或衰,且其氏族部落中人或散居各处,其详尚待考证。——《春秋左传研究》

我们不是说夏朝一定存在,只是说今天认可它具有很强的合理性,因为在周朝就已经形成共识了。但夏朝实际上是无法证实的,那么所谓虞朝就更难证实了,连两千年前的太史公都处理不了,现在只留下战国时期一些捕风捉影又充满矛盾的记载,顶多把又一个没有文字自证的陶寺遗址扯进来,今天的人如何写出一篇系统可靠的《虞本纪》呢?

9

根据〈韩非子.显学〉“虞、夏2000年论断”,“夏朝”按北宋理学家邵雍〈皇极经世〉纪年表,起止时间:公元前2214年至公元前1766年。从公元前1766年往上推2000年即公元前3766左右。



按照汉代纪年标准向前推2000年也达到公元前3500年。虞、夏朝拥有档案和典籍,如〈史记〉记载:〈禹刑〉、〈政典〉,〈左传〉记载:〈甘誓〉。说明虞朝夏朝具有文字系统的文明古国。在中国最早的青铜意义上文明二里头文明,经碳十四测定为公元前1730年。纵观世界文明符合这两个标准的只有苏美尔文明,苏美尔文明具有文字系统的历史为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200左右,苏美尔文明遗址中发现大量典籍、档案。苏美尔文明是中华文明虞朝?根据〈山海经〉记载昆仑墟,或称下都。又曰尧葬阳、帝喾葬阴。尧明白无误属虞朝人,阳为上阴为下,上都应在苏美尔邦国两河流域,帝喾属夏朝人葬下都情理之中。结合竹书纪年〈穆天子传〉从昆仑墟向西七千里是帝墟。按照折算周朝1里相当于690米,距离4500多公里,向西正好指向西亚两河流域苏美尔城邦国。十七世纪西方语言学破译苏美尔古文字后发现,汉语是伊甸园语言即苏美尔语。从文字传承看早期苏美尔文字是象形文字,有数十个单字和我国殷墟甲骨文单字一模一样。从两种文字语法结构,书写顺序,造字原理都是一样的。



在青铜器的多种有色金属和冶炼方式以及文式和商文明也是一致。有人对比两地青铜器中均按铜、锡、铅、锌比例铸造。下图为苏美尔、商朝青铜比较酒器。



砖瓦建筑方式结构和布局与商文明一致。下图为苏美尔建筑与四川古羌寨建筑对比。




星象学如24星宿,60年一甲子,天文方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以及太阳历,不仅商周今天我们仍沿用。苏美尔人崇拜的鬼神在中国均有祭拜,如伏羲、女娲,灶皇、城皇,月神、金星神等等。还有商之前中国没有发现六畜和大小麦,而在苏美尔城邦国已大量饲养、种植。有关专家对苏美尔文明和中华文明进行总结有72项一致。这不是文明共性,多起源论能否认其中的传承关系。通过文献记载,考古发现,文字传承,传说的一致。应该确定苏美尔文明就是中国上古时期的虞朝。


10

夏朝不是凭空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之前一定还有历史。如果“尧舜禹”的传承是真实的,那夏朝的奠基者(注意不是第一任天子)禹传承于舜,而舜又传承于尧,题主问的那个虞朝,指的正是舜所建立的“王朝”。而尧统治时期则被称为唐朝(注意不是李渊建立的唐朝),两个朝代并称为“唐虞”。

且不说关于这一段时期的历史文献是不是真实靠谱,就算尧舜禹三人都是信史,仅仅一个首领所管辖的部落联合体,你好意思称之为“王朝”吗?的确,中国的国家制度在尧舜二人手中得到了极大的细化,依不同职务而任命的官员也初具体系,但硬要将其定义为“王朝”,未免太小题大做了。

应当说,尧舜二位君主统治的世代,中国的“王朝”正在成型中,最终于启手中得到了升华,建立了夏朝。从逻辑上讲,夏朝是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夏朝是世袭王朝,那将虞朝定义为禅让王朝有什么不可以?如果按这个定义,那尧禅位于舜,两人统治世代也是一个王朝,而不应当分为唐朝和虞朝。只是,这种定义有什么意义呢?中国第一个朝代就是夏(其实夏的存在尚有争议)。中国历史很悠久,但不能因为这种悠久,就人为地安插一些朝代,这反而有损于华夏文化的自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