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这个题目出的不对,中国古代从来没有一夫多妻、三妻四妾制度,历来遵从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妻和妾是两个概念,根本不能混淆,两者的地位不一样,在家里的权力和责任也不一样,生的儿子更不一样。
妻
在古代一个男人只能有一个正妻,妻子最早是部落间的政治联姻,后来是贵族间的联姻,到平民百姓这里是相同地位的家族之间的联姻,是要讲究门当户对的。妻子的娘家都要有较高的身份地位,与夫家相对等,不是那么随随便便找个人就行了。
在古代高门户绝不找低门户,特别是在唐朝以前,士家大族和庶族分的很清楚,士族找士族,庶族找庶族。在东晋南朝时期士族和庶族绝不能通婚,高门第要敢私娶低门第女子是要被全族轰走或打死的。象唱戏说的那种高第看上低门第的,甚至私奔都是根本不可能的。
妻是娶来的,是要经过父母之命、媒说之言,通过纳釆、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才能娶到屋的,娶到家后双方要父母面前拜堂成亲,有的地方还要拜词堂,将妻子姓名写入祖词,记入家谱。妻家是有势力的,男人若有过错孽代妻子等妻家是可以过来讨伐的。妻子过门时一般都带有丰厚的嫁妆,这些嫁妆一般都是妻子的私人有财产,是备妻子在家境状况衰落时应急使用,属于娘家给妻子的私属物品。大户人家的女儿都有陪嫁贴身丫环,将来这丫环是要送给男人作妾的。
妾
妾在最开始时是女性战俘,是在部落战斗中俘获的女人,男战俘被允作奴隶,一些长相漂亮女战俘便被胜利者收为妾,“妾”字的字意就是带刑具的女子。后来,有些氏族家庭在嫁女儿会陪带些女人过来,称为媵妾,主要是在妻子生理期和生育期时代替妻子伺候丈夫。后来演变成买,即有钱人家买家庭身份比较低,或罪臣之女,以及破落家庭之女等。
妾是买来的,买妾一般叫纳妾,纳妾不需要什么礼节,只需要将买妾之资交与对方便可,然后又一顶小娇将妾抬回,而且不能走正门,只能从侧门或后门入,进家后也不拜堂,更不能入词堂、进家谱。妾是没有什么陪嫁的,娘家本身地位就低,甚至很穷,才会让女儿作妾,更不可能有财力为女儿陪嫁。
在唐朝以前妾也是谁想纳就纳,想纳几个就纳几个,《周礼》对什么人娶几个妾都有明确的规定,诸侯九个,贵族四个,卿大夫两个,士人一个,平民老百姓不准纳妾。到了元朝时由于长期战乱死的人很多,好多地方都是地广人稀,而且男人死的很多,为繁诞人口忽必烈接受了司农潭澄的建议,允许年过四十而无子的男人纳妾,即平民百姓到四十岁妻子还没生孩子,可以纳妾,这才开始了平民百姓纳妾,因此明清时期富裕的地主家庭才有妾。
妻与妾的身份完全不同
妻子一家的女主人,古时候的男人很多在外地作官的,因此家里的一切事务都是妻子管理,包括田产收入,教子养老等,妻子对家里的一切都有处置权。妻子甚至对妾有打骂、买卖的权力,对于辱没家风、违犯家规的甚至可以处死。
妾在家里什么权力都没有,主要作用就是代替妻子生儿育女,帮助夫家开枝散叶,替妻子伺候丈夫。甚至生的子女还不能叫自己娘,只能叫姨娘,只有正妻才能叫娘,《红楼梦》中赵姨娘就是如此。
宋唐以前妻子有义务替丈夫纳妾,妻子到一定岁数就要劝丈夫纳妾,一般情况下是将自己的陪嫁丫环送给丈夫作妾,这主要是知根知底,能够同心同德,不容易相互嫉妒。所以后来才有了三妻四妾之说,三妻是指一个正妻两个偏房,这三个妻子各带一个陪嫁丫头,另外男人在结婚前也会有个使唤丫头,就象贾宝玉一样,这四个丫头将来都要成妾的。不过这都是想象,这样的人家不是达官就是贵人,普通家庭根本不可能。
在宋唐以前妾是没资格晋升正妻的,因为你家庭地位不行,那怕是正妻死了也不行,男人必须另挑正经人家的闺女通过大媒迎娶,家里再多妾也不能升正妻。到明清以后平民百姓才允许妾晋升为正妻。
生的儿子地位不同
古时候讲究嫡长子制,嫡长子就是正妻所生的孩子,妾生的孩子不算数。正妻不会生孩子了才能轮到庶长子,即妾生的孩子。嫡长子、嫡长孙都很厉害,将来都是一家之主,其他房子孙必须听长房的,即使是当叔也不行。继承财产也是一样,嫡子要掉下才能轮到庶子,甚至庶子就没有,得自己挣。
知道《三国演义》中袁术为什么看不起袁绍吗?因为袁术是嫡子,袁绍是庶子,虽然袁绍比袁术岁数大,而且本事也大,但袁术根本不尿袁绍。知道洪宪皇帝袁世凯为什么将他母亲单独葬在安阳吗?因为袁世凯他母亲是丫头出身,是妾,他二哥袁世敦是嫡子,人家不让他母亲入项城祖坟,既使袁世凯当时已经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也毫无办法,一气之下葬于安阳,发誓永不回项城。
所以说戚夫人的结果是她自找的,她本来就相当于妾,在刘邦面前争风吃醋就不对了,还要鼓动刘邦废掉太子刘盈,立她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刘邦死后吕后执政,将戚夫人罚作苦役,她又天天唱“子为王、母为奴”,结果惹得吕后大怒,将她作成人彘,将赵王刘如意诳骗回来杀掉。戚夫人的原因是严重挑战正妻的底线,受到了正妻的严厉惩罚,这与一夫一妻多妾制无关。就象现在的小三急着上位一样,你能说是怨一夫一妻制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