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宋朝时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中处于下风受宋朝哪一政治的影响?

宋朝时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中处于下风受宋朝哪一政治的影响?

2020-09-20 03:01阅读(68)

宋朝时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中处于下风受宋朝哪一政治的影响?: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达,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GDP,却一直受到少数民族西夏、辽、金

1

宋朝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达,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GDP,却一直受到少数民族西夏、辽、金的骚扰和侵犯。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宋代的军事发展比较薄弱,即使是十分富裕,但主要来源是来自高效的社会生产,所以政府对军事力量关注低,,练兵打造兵器,需要大量费用,宋朝选择节省练兵的费用,用钱“买”和平,这比用钱操兵练剑更加节省成本。但最终却造成冗官会冗兵冗费的三冗局面和国家的积贫积弱。

在政治上,宋代实施重文轻武政策,军队战斗力很差,但同时期的少数民族,以习武为主,游牧民族,更注重生存技能,再加上当时正处于少数民族发展和崛起时期,所以战斗力比当时的宋朝强。宋朝统治者者大都比较软弱,政策摇摆不定,没有坚持作战的的决心和勇气。

在军事上宋代的统治者为了避免五代十国的武将篡权,“杯酒释兵权”,剥夺了节度使和武将的兵权。实行将兵法和更戍法,使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强干弱枝”在中央和首都挑选精壮士兵充当禁军,导致边防军力量大大削弱,使边防军在对外作战中屡屡受挫。这些措施导致宋朝不敌少数民族的侵犯。

再者,宋朝是中原民族,农耕为主的民族,少数民族多为游牧民族,比起游牧民族迁移能力和草原生存力差,不适合在草原作战,导致宋代在战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2

引言

有宋一代是中国各大朝代中疆域最小的王朝之一,军事上的成就远不如之前的汉唐。而且始终没有解决少数民族外患,导致两宋皆亡于外族。然而军事虽弱,大宋竟然能够享国三百多年,是除了汉朝之外国祚最长久的朝代。这又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是因为宋代政治制度是“重文轻武”,其实这个说法值得商榷,宋代“重文”是没有错,但政治上没有“轻武”。武将地位相对文官低,不是因为轻视武将,而是为了重点防备武将。更没有轻视武备,不但不轻视,还非常重视。我认为从政治上,用“以文驭武”来替代“重文轻武”更合适

今天就来详细说说以下三点:

  1. 为什么“重文轻武”的说法值得商榷?

  2. 什么是“以文驭武”?为什么要“以文驭武”?

  3. “以文驭武”的影响。

为什么“重文轻武”的说法值得商榷?

1.宋朝非常注重武备,国家财政收入的70%~80%都用在军费上了。

大宋是历代最富裕的王朝,财政收入远迈汉唐,甚至超过后来的元明清。但财政总收入的80%左右都用于军费上,说明大宋对军备不但不轻视,反而是非常重视的。

北宋三司使蔡襄奏·“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忠惠集》卷一八《国论要目·强兵》(三司史管财政)
南宋时期宋孝宗:“当今天下财赋,以十分为率,八分以上养兵。”——《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六四


2.宋朝是历代中军队数量最庞大的王朝。

宋代军费高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军队人数众多,宋代为了武备一直在增兵,直接导致宋代“冗兵”问题。我们看这几个数据:

宋前三个皇帝:太祖、太宗、真宗时期军队人数逐渐增加:

三司使王拱辰所言:“太祖时兵十二万,太宗时十八万,章圣(真宗)时四十万”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到了宋仁宗时期军队人数膨胀,达到最高峰,超过历朝历代。军队125万多,其中禁军八十二万多,其它是厢兵、番兵。而沿边弓箭手还不算在内。

庆历之籍总一百二十五万九千,而禁军马步八十二万六千,视前募兵寖多。自是稍加裁制,以为定额。——马端临《文献通考》

到了宋神宗时期采取精兵的政策,熙宁期间禁军从82万余压缩到了56万余,元丰年间61万余,但军队总人数依然有90万左右

熙宁之籍,天下禁军凡五十六万八千六百八十八人;元丰之籍,六十一万二千二百四十二人——脱脱《宋史》

北宋后期军队数量一直在这附近徘徊。南宋军队数量也差不多。


3、宋代非常注重军事武器与军事理论研究

  • 宋代设置军器监,是专门制造兵器的机构,目的是让兵器标准化生产来提升产能和武器质量,大名鼎鼎的神臂弓、环首刀、八牛弩等大杀器都在军器监中得到了改进、提高。

  • 宋军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进行火器的研究与应用,寄希望用火器抵抗少数民族骑兵,北宋发明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燃烧投掷性火器,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火药直接应用于实战的武器。南宋造出“突火枪”,是最早的发射性火器。宋敏求《东京记》记载的汴京的“火药作”,就是火药制造工场。

  • 宋代注重高级军官的军事理论素养。大力提倡文武官员研究历代军旅之政及讨伐之事,并组织编纂出中国第一部新型兵书《武经总要》。该书包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两大部分。其后又将《孙子》等七部兵书汇编为《武经七书》,作为武学的必修课程。

从以上几点我们看到,宋代政治上并不轻视武备,所以重文轻武一说,并不妥当。


什么是“以文驭武”?为什么要“以文驭武”?

自唐朝中叶的安史之乱开始,中原地区兵祸连结的状况持续了二百余年,骄兵悍将们演出了一幕又一幕割据、叛乱和混战的惨剧。五代的五十三年间竟走马灯似地换了十三位皇帝,且大部分是非正常死亡。连年战争使得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农民流离失所,农业生产遭到重创。

生活在五代的宋太祖、宋太宗深知武将作乱带来的动荡,所以从立国开始,就用“以文驭武”的政治方针来避免重蹈五代覆辙。“以文驭武”核心目的就是防止武将造反。方法是重用文臣担任要职,掌握军政大权,对武将进行防备。宋朝为了防止武将作乱制定了许多制度,主要有:

1.枢密院制度:

宋代军事最高机构——枢密院,首脑几乎都是文人担任。全国军队调配由枢密院负责。作为武将的狄青担任过枢密院的最高首脑枢密使,但不久受文官排挤,最后郁郁而终。

2.剥夺武将兵权:

雄才大略的宋太祖黄袍加身,用杯酒释兵权,革了武人的命,收了地方政府各武将的兵权,改由中央政府养兵、管兵、练兵、调兵。武将没有军队,就没法造反。

3.更戍法:

更戍法就是将军固定驻守一个地方,士兵来回驻扎,禁军一年就有半年在路上,没有多少时间在边州营寨中守御与操练。而且致使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样武将没有亲信就没法造反。这样致使军队战斗力不强。而且军队调动又给所过的州、县带来极大钱粮损耗。

4、监军制度:

有宋一代,一般担任监军的便是文臣和太监,监军虽没有指挥权但有监督权,但能与统帅分庭抗礼,甚至有时候可以干预战争走向。那么将军为什么还要监军监督?目的就是防止武人利用战争带兵作乱。宋朝不就是武人带兵打仗的半路,黄袍加身才建立的么?

“以文驭武”的影响

正面影响:

1.彻底解决了藩镇之弊:

有宋一代再无藩镇割据,唐代藩镇割据的问题由此终结。五代十国的分裂动荡的局面在有宋一代再也没有出现。社会稳定是宋代经济、文化、民生高度发达的基础。

2、延长了宋朝国祚:

武将造反、权臣篡位、大规模农民起义在宋朝都没有发生过,保证了国家的安全与统一,使得宋朝国祚是中国封建王朝中除了汉朝以外最长的朝代。

负面影响:


1、导致战争中对武将掣肘过多,有时候远在京城的皇帝也参与战术决策,宋太宗有时甚至要求远在边境的部队如何布阵、如果扎营都得按自己画得阵图执行。两军交战瞬息万变,武将没法发挥积极性与主动性,战争败多胜少就不奇怪了。

2、朝廷担心武将与军队相勾结,经常进行调动,让将军没有自己的亲信,也没法树立威信,使得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战斗力低下。

3、监军制度使得武将深受其害,如宋初名将杨业由于监军王洗威逼,不得不仓促应战,断后的时候又被王洗甩下,最终被辽军俘虏,绝食而亡。仁宗时期大将刘平,由于监军黄德和在两军对阵时候害怕逃跑又见死不救,导致被西夏军俘虏。

4、武将受到猜忌与防备,只能挖空心思敛财如吃空饷、走回易(走私)等等,所以大宋虽然冗兵百万,实际有战斗力的部队并不多。比某禁军,听说三千敌军来袭,便点出四千兵马迎战。可上了战场,却发现四千兵马是纸上的数量,是军官用来吃空饷的。实际只有两千多战兵,再去掉其中不堪战的,就只剩下一千出头了。那还打什么战?

5、宋代的社会风气倒是可以说得上是“重武轻文”。人们认为读书考上进士为人生巅峰(金榜题名时),而当兵不但没出息,还得在脸上刺字,有着“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

所以有宋一代虽然文曲星辈出,可杰出的武将并不多。欧阳修在《卖油翁》里把能开三石强弓且百发百中的陈尧咨将军与一位卖油油相比,来说明骑马射箭和卖油翁酌油一样,只是“惟手熟尔”,没什么了不起。我们平心而论“酌油”之技与陈尧咨“发矢十中八九”之技无论比难度、力量、眼力等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可见对人们对高超武艺的蔑视。

结语

有宋一代收取武将的权力不是不重视武力,反而是正是要将武力掌握在朝廷手中,而不是某将军手中。但两宋防备武将矫枉过正了。北宋初年太祖定下的政策本身没有问题,用以文驭武解决了武将作乱的问题,使得大宋长治久安,没有成为五代后的第六代短命王朝。

但太祖之后的三百多年里,武将作乱已经不是大宋的心腹之患了,少数民族边患国家面临的严重威胁。但后世的皇帝对防备武将的核心政治思路没有变化,也是因为这点,导致了两宋对边境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占不到便宜,并最终都亡于外族。

以上是我个人见解,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

我是赵宋春秋,喜欢本文的朋友请点赞,转发加关注,谢谢!

3

宋朝之所以在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中长期处于下风,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晋皇帝石敬瑭将包含长城屏障的燕云十六州献给了辽太宗耶律德光,这不仅使得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马匹等相关物资交易的榷场损失殆尽,还致使河北及中原地区直接暴露在了契丹铁骑的面前。缺乏骑兵军团的宋军肯定难以反制来去自如、迅疾如风的敌军,黄河南岸的宋朝都城汴梁更是无险可守。到了冬季黄河封冻的时节,契丹和后来的金国军队都能够踏着黄河的冰凌直接南下对宋朝发起进攻。

更重要的是,因为唐朝武将节度使割据一方、甚至起兵反叛导致盛唐衰落的深刻教训,自宋初太祖皇帝赵匡胤采取宰相赵普的计策“杯酒释兵权”开始,宋朝就一直奉行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各地军队的首领不仅政治地位低下、难以位列朝堂,甚至作战时的军队调动权力也掌握在皇帝任命的文官手里。脍炙人口的《杨家将演义》中的枢密使潘仁美就是宋太宗赵光义派遣到军队中的监军,纵使作为领兵多年的宿将,杨业还是得受到潘仁美的制约。俗话讲: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军队要打胜仗,前方将领肯定要随时根据战情的变化调整部队的部署。调兵权力掌握在不谙兵事的文官手中又如何随机应变?

影视剧中的杨业


影视剧中的潘仁美


谈了军队指挥,再来说说军队的战力。因为对唐朝募兵制使得安禄山这样有野心的边军将领麾下部队做大、做强前车之鉴的过度反省,宋朝政府便要求边镇定期将属下精壮的兵员悉数送往京畿地区的禁军服役,以确保最精锐的武装力量被紧紧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想法虽好,但这种机制明显大大削弱了抵御少数民族骑兵的边镇军力。再者,经年累月接受全国各地输送而来的精壮兵员,编制有限的禁军机构变得越来越臃肿,久而久之国家财力自然不堪重负。长期缺乏打仗的紧迫感也让禁军将士愈发疏于训练、人浮于事。本来应该是天子直接掌握的庞大精锐部队逐渐变成了一支打不了仗的花架子部队。

没有长城作为屏障、缺乏组建骑兵的战马、将领无法灵活指挥军队、训练有素的兵士多被调走,这样的大宋王朝,这样的宋朝军队如何有效应对逐渐崛起的北方少数民族呢?

4

宋朝推行崇文抑武的国策,原因是:唐朝的节度使权拥有兵权,造成地方势力过大,割据一方,甚至造反。宋朝的江山就是造反而来,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因此为了限制武官,将握兵权、调兵权、统兵权一分为三,这样形成相互制约,都由皇帝直接管辖。同时部队实行跟戌法,让统兵将军定期调动,极大避免将军培养自己势力。后果就是宋朝军队的因势、因形的机动性为零。比如宋太祖收复幽州战,按照他的设计、士兵扎营水坑中都不能不变,住水坑的士兵,能有多少战斗力。

5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奇怪的王朝,一方面,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是当时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文化强国,我国的四大发明有三大发明出现在宋朝或进入实用阶段,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也出现在宋朝,另一方面,宋朝又被称为“弱宋”,是指军事实力太弱,其先后被辽国、西夏、金国、蒙古这样的少数民族政权吊打,并最终金灭北宋,蒙灭南宋,那么,宋朝有的是钱,人口也不少,为什么会打不过无论是经济实力、文化实力,还是人口数量上都远远不如自己的少数民族政权呢?这一切都缘于赵匡胤的“重文抑武”国策,宋朝的武将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极低,低到了“好男不当兵”的地步,低到了级别高的武将要向级别低的文官让路乃至下跪的地步,低到了武将被文官认作干儿子还要兴高采烈的地步,战神狄青被贬、岳飞被杀,武将的悲惨命运并不是偶然的。

唐朝、五代的藩镇割据把赵匡胤给吓坏了

宋朝的江山是怎么来的?赵匡胤心知肚明,他从一个武将一夜之间由将军变皇帝,他深知武将的潜在威胁,赵匡胤并不是第一个被黄袍加身的将军,在他之前,有许多将军和他一样,被逼披上黄袍的,像朱温、郭威等,都和他是一个套路,从唐朝中期到五代十国,这段时间是武将们的“黄金天下”,唐朝时武将的权力到了皇帝都管不了的地步,五代时的武将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稍微有点野心的都想过过皇帝的瘾,所以赵匡胤心中是很害怕的,因为有这么多的前车之鉴,也就意味着这些将领可拥立自己,也可以拥立别人,如果这样的事再发生,自己可能就成为五代时期最短命皇帝之一了,所以赵匡胤不可能让这样的事再次发生,但是赵匡胤又是一个仁慈之主,他不想大开杀戮,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靠一杯酒就让这些讲义气的哥们都回家当富翁去了。

宁可重用文人贪官,也不重用武将

两宋三百多年,除了张邦昌因为当了几天皇帝被杀外,基本上没有杀过文官的记载,宋朝采用文官限制武将的制度,在各地设立文官郡守、知州的同时又设立通判制度,而通判有权利向中央直接报告,汇报当地官员的“德、能、勤、绩、廉”,当然,当地的主管、知州也有权向中央汇报通判的优劣,这样就形成了互相制约机制,宋朝还在各地设立转运司,转运使也由文官担任,负责将各地的财赋、粮食、物资等“转运”到中央,此外在各地设立提刑司,提刑官也由文官担任,负责司法,这样,各地的军、政、财、用人权、案件审断权等全部由文官担任,而原来由节度使掌管的这些权利被全部剥夺,武将只负责打仗,打完仗后就将权力交回,所以两宋的武将没有能造反成功的,就是因为制度制约了他们的权利,就像岳飞宁可被杀也不造反的原因了。

赵匡胤对于文官,也并不是完全放心的,他本人就曾多次微服私访。有一次他突访丞相赵普家,因为他得到了“线报”,说吴越国钱俶给赵普送了“海鲜”,赵匡胤就想给赵普来了个措手不及,当场翻看“海鲜”的模样,结果发现却是一坛坛的黄金,这下可把赵普吓得不轻,但是赵匡胤并没有处罚他,并让他从容收下,赵匡胤给出的理由是:“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也就是说,在赵匡胤看来,即便是文官都是贪官,也比不上一个武将造反的危险大,所以两宋的贪官很多,都是因为赵匡胤纵容的。

在赵匡胤的文官政治下,宋朝的文官地位很高,物质待遇也高,实行的是“高薪养廉”制度,相比而言,武将的地位却非常低。著名战神狄青立下战功无数,但在和他品阶平级的文臣韩琦面前竟然吓得赫赫发抖,他的部下焦用,被韩琦不顾狄青求情当场斩杀,狄青一点脾气都没有,韩琦是进士出身,狄青是行伍出身,而且最后狄青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到陈州,却只是因为“怕他造反”,宰相文彦博给出的理由则是“没有其他的,我们就是怀疑你。”结果把狄青给活活郁闷死了。

宋真宗留下“金钱换和平”的先例

宋辽自澶渊之盟后,宋真宗就留下了“金钱换和平”的基本国策,宋朝以后多以此办法办解决问题,果然达成了近百年的和平,没有了战争,宋朝就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事业,竟然一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的经济文化强国,自此以后,宋朝就更轻视武将的作用了。宋真宗为此曾写过一首《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自此,举国上下,要想改变命运,那只有科举一条路,至于练武,那是粗鲁之人才干的事,“好男不当兵”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宋朝的历代皇帝本以为用金钱可以换来永远的和平,因此赔过辽国、西夏、金国、蒙古大量的金钱,但是令宋朝皇帝想不到的是,金朝和蒙古人都是虎狼之师,他们贪得无厌,不但要钱,还有灭国的野心,灭了你的国,不但得到金钱,还能得到人口和土地,结果等到这些狼子野心暴露出来后,宋朝竟然没有武将上阵抵抗,“重文轻武”的国策虽没有了武将兵变之忧,但却带来了亡国之患,有时候用金钱来换和平也是不靠谱的。

6

宋朝时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常处于下风,是受到当时重文轻武政治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直接导致了整个宋朝军事上内重外轻的局面。而导致这种原因的出现就要追溯到唐中期外重内轻的藩镇割据。藩镇割据的实质是各地藩镇节度使的实力强于朝庭的实力,从而拥兵自重,对朝庭的政令、军令阳奉阴违,甚至公开对抗。成了国中之国。这就严重威胁到王朝的政权和国家安全。而藩镇割据也正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直至灭亡的主要原因。五代十国的皇帝走马灯一样更换,是唐朝藩镇割据政治弊端的延续。为此,周末宋初的朝庭将作战勇敢的部队与将领选拔到了中央禁军,后周柴荣死后,七岁的儿子继位,主少国疑,赵匡胤利用手里的军权一举篡夺了后周柴氏的天下。为了防止这种悲剧再次上演,赵匡胤用“杯酒释兵权”的手段巧妙的解除了武将的兵权。从而削弱、限制了地方武装的力量。鉴于宋朝自己得国不正的教训,统治者特别忌惮武将势力的壮大和威信的建立。所以历史上的著名的杨家将、狄青面对外族的入侵只能采取守势,而不可能象汉朝的卫青、霍去病,唐朝的李靖那样一展雄才、扬威大漠。而南宋岳飞之所以屈死风波亭,正是因为他有所向无敌的军事才能和如日中天的威望。所以,宋朝面对外族的入侵既是再优秀的将领也不可能有大的作为。

7

宋朝是一个非常奇葩的王朝,留给后人“强唐弱宋”,在中国大一统王朝里国土面积算少的,别说染指西域,连燕云十六州都拿不回来,对外关系中出于弱势,北边先是辽然后金,在后蒙古采取的都是晋绥政策,原则就是不要打架,给钱给东西都可以。但是宋朝的对外战争有70%的胜率!为何造成这样的结果?

宋朝军事制度致命的影响。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鉴于五代十国以来武强文弱、地方割据势力太强的局面,采用“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的原则,对军事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一招“杯酒释兵权”将禁军收归皇帝所有,并通过抽调地方精锐充入禁军的方式,削弱地方军力。与此同时,通过建立枢密院、禁军一分为二、将兵分离、禁军将领立而不设等政策,全面推动军事改革,此举虽然降低了叛乱发生的风险,确保了皇权的稳固,却也导致军队战斗力大受影响。

燕云十六州收不回。燕云十六州乃是中原地区北部的一道重要屏障,正所谓“丢燕云则必祸中原”,一旦燕云十六州丢失,华北平原将完全暴露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由于民族的骑兵便可以驰骋而下,直接威胁中原腹地。

还有一个原因,只能怪唐朝,唐民族的错误的边关政策,养马的地全部在非汗民族手上,再加上当时步兵对骑兵天然的劣势。所以只能一味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