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古代成为进士有多难,中举对于寒门子弟意味着什么?

古代成为进士有多难,中举对于寒门子弟意味着什么?

2020-09-19 23:31阅读(74)

古代成为进士有多难,中举对于寒门子弟意味着什么?:古代成为进士有多难,中举对寒门子弟意味着什么?古代成为进士的难度非常大,如果成了进士那很快就成了朝廷

1

古代成为进士有多难,中举对寒门子弟意味着什么?

古代成为进士的难度非常大,如果成了进士那很快就成了朝廷命官,要成为进士的前提是:中秀才,然后中举人,后面才有资格进京考试,选拔进士。

我们现在用对比的方法来比较一下成为进士的难度有多大。

一,古代如果中了秀才,那已经是有功名的人了,不是普通的老百姓了。

秀才可以穿长衫了,不用交各种各样的税了,见了县令不用下跪,当然每月还可以领一些银子,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普通公务员,或者211工程大学毕业。

二,中举人,那在读书人里面可以说是几百里挑一了,如果中举的话,可以说已经是功名利禄很快就要来到。

我们从《儒林外史》的“范进中举”故事可以看出:范进已经被人称为“文曲星下凡”,来祝贺的,送礼的……

就那场面我们可以想象出,考举人的难度有多大,比我们现在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业要厉害多了。级别相当现在的正处级干部,这还只是起步。

对寒门子弟来说,完全可以用飞黄腾达来形容,已经步入了仕途,可以说前途无量。

三,考上进士,那就是能见到皇帝的人了,是天子的学生了,万里挑一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就连左宗棠,于成龙这样的大人物当年也是考不上进士的人,用文曲星形容一点不过分。

如果说一个优秀的县委书记要经过多年的磨炼,筛选,挑出来的绝对都是精英人物。那对进士来说:县委书记只是个最低起点,对他们来说太容易了。

这样我们就可以感受一下,在古代要成为进士的难度究竟有多大。

2

引言

科举考试,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一道风景线。落第者痛苦流涕,感觉自己的努力化为流水;上榜者欢欣鼓舞,终于有机会“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大家所熟知的故事范进中举,告诉了我们两件事情。一个是中举道路上的艰难,另一方面从范进中举后疯了我们也可以看出,中举不仅仅是应试成功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疯了。

他之所以发疯既是多年努力终于成功的一种包袱释放,同时,也是他对未来生活美好向往后的一种过激反应。就好比有的人中了500万后会晕倒一样,是内心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幸福。

分析

题目中说到两个词,一个是进士,一个是中举,咱们首先要把这两个词来说明白。

  • 科举的等级划分

现在的学者对于科举形成的时间普遍公认是隋朝,但有些学者对此则持有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汉朝就形成了科举。

我们所说的察举制,在有些学者看来其实也属于科举。察举是否属于科举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是察举还是科举都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从这一点上来看,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人才的选拔。不管这些人才选拔方式有哪些弊端,客观的说,这些方式为我国贡献了一批又一批的古代先贤。

话不多说,咱们言归正传,说一说科举的等级划分。人才也是要经历重重磨难和考核的,当然人才也是分初级人才,中级人才、牛级人才,大牛级人才的。

科举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要打通前三关,才有机会去面对终极大boss。

这前三关分别是府学考试关,乡试考试关,会试考试关,只有完成了这三关,才能进入终极考试——殿试。完成了殿试后,就可以自豪的说自己是天子门生了。

府学考试关的合格证书是秀才,乡试考试的合格证书就是题目中的举人,会试考试之后,能得到的是贡士的身份,殿试成功之后就是进士。

有的人在这里会有个疑问,怎么感觉乡试考试听上去不如府学,可乡试关却在府学之后呢?

因为乡试、会试、殿试这三个考试都是全国级别的统一考试。说白了这些考试是国家级的。

而府学考试就是地方性的。考试日期并不固定,考试内容也不是国家统一命题,这只是一个人迈入古代知识分子圈的第一步。

但不要小看这一步,很多人毕其一生也无法完成。因为在这个之前,很多人都被阻挠在童子试上了。

所谓的童子试不是说只有童子才能考,我个人解读一下童子试的意思就是,如果读书人没有完成童子试,那么在读书圈里就是童子。

至于童子试的年龄嘛,这么说吧,年龄不限,如果这个人八十没有打通童子试关,那他还要参加童子试。(也有的会选择捐生,花点钱让自己过了这个关,这要另当别论。)

而一个人一旦当了秀才,上堂见官不用下跪,虽然并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但听上去感觉很牛,这就够了。

  • 科举考试真的很难

说完了科举考试的级别,咱们再说一说他到底有多难。科举的难度真的是全方位的,把那些徇私舞弊,冒名顶替的假功名排除在外,即便没有这些作弊的干扰,科举都不容易。

首先来说,想参加乡试需要满足我们上文说的秀才身份。如果没有这个入门坎,那参加乡试是不可能的。

可即便是当了秀才就能考试了么?还真不是。因为科举考试有很多的怪现象。

古代人十分重视“礼”。而这个“礼”有的时候让人感觉非常的不可思议。如果让现代人去看的话,都觉得这个“礼”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一个家里有兄弟两个,哥哥如果科举失败了,弟弟的学问再优秀也不能参加考试。还真不要笑,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古代常常发生。

如果哥哥先弟弟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哥哥考试失败,那么弟弟得先等哥哥成功了再去考试。

虽然说历史上有不少弟弟先哥哥中的,但那些都是特例。毕竟能记录到历史中的,都是有一定段位的了。不是说弟弟如果考试会违法,但会于礼不合,会被人耻笑。

这一点我真心觉得很奇葩,毕竟人的天份不同,可能哥哥就不适合读书,再怎么努力也没辙。结果就因为这么一个“礼”,还耽误了弟弟的前程。

科举的难不仅仅是这些怪圈。还在于他的考试时间。科举考试的时间总在变化中,有的朝代是一年一次,有的朝代是三年一次。要是一年一次还好一些,可有些朝代乡试都是三年一次,那等的有多苦可想而知。

加之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很多人都会病倒在路上,耽误了考试。而这一耽误,就又是一个三年。

包括考试的环境,那是封闭式的环境。吃住都要在考场中,就连出恭都要在安排考试的小单间中完成。古人的吃的苦中苦,那可不单单是学习过程,考试的过程也是苦中苦。

而为了避免作弊,在入场检查的时候还要赤身裸体的检查。这一点对读书人来说也是心里不愿接受的,简直就是斯文扫地。

总而言之一句话,科举考试很难,要求很苛刻。这种苛刻还不把试卷难度,考试竞争压力放在里面,就让人感觉压力山大了。

当然,也有些人运气好,能赶上恩科。但这只是偶然现象,不能代表着共性问题。

  • 考后就是人上人?

有人问了,中举之后对寒门子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要去参加科考。

我特别想说,一旦中举就意味着有了做官的机会,就意味着金满屋银满屋,就意味着美女无数众人拥戴,就意味着读书多年的梦想可以成真,就意味着终于可以有机会为国效力。

但不能这么说,因为这么说是不尊重历史的。大家看到范进中举后,很多乡绅开始尊敬他,给他送钱,但这是文学作品,不是事实。

事实上,中举只是意味着你有了一个做官的机会,唯一的现实意义的好处是可以免除丁役。

但距离做官那还早着呢。做官的前提是要有官位,只有有了空余的官位才有可能出缺。但事实上没有那么多官位可言,即便有了也早被有点钱、势的人先占据了。寒门子弟很难有机会。

其实很多人在中举终其一生都没有做官,都是在等待中渡过。甚至有一些小康家庭,为了等待这么一个官位都变成了穷人。

当上了举人之后,并不意味着可以有钱。除非你当上了进士,那才可以称得上是旱涝保收,有固定的收入。

而举人呢?除非是大才子,是在中举之前就有了一定名声的,可以去搞一些著书立说,教授子弟的工作,一般人是没机会的。

单单拿清朝来说,有些人中举之后就在京城等待出缺。可是你不见得能带来官位,但在京城的生活开销确实不能少的。

离开京城回乡去等,是会减少开销,但很多人不愿意这么做,他们都觉得自己第二天就可能会做官了。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等着,有些人等了一辈子也等不来机会。

结语

单单看乡试我们就可以感受到科举考试的难度之大,那么会试、殿试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毕竟是全国人都在竞争,然而名额确实有限,想崭露头角没点真本事还真不行。

况且竞争者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同一科考试里面年龄差个几十岁很正常。这无疑又增加了难度系数。

可即便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了举人的身份,如果不再往上考,想凭借举人身份想等个一官半职那比蜀道都难。至于说有了举人身份就会受人尊重,那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更多的依旧是该怎么样怎么样。很难有任何的现实意义的好处。

而如果想往上走,那还有风向。如果会试失败了,还要重新参加乡试,就等于再来一回。

3

古代成为进士有多难,中举对于寒门子弟意味着什么?


进士有多难?古代流传了这么一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哪怕五十岁考到进士都算年轻,六十七十还在在科考的大有人在。进士的考取难度可见一斑。要知道虽然电视中好像是个人就是秀才,进士一出来一群,但那都是演绎,有功名再身的读书人地位可是不低。


古代读书人各功名的地位


自隋朝隋文帝开了科举,隋炀帝设了进士科后,科举就是读书人最大的进取路线。从童生开始考起,每次都是如同万人过独木桥。




1、童生

童生并不是儿童的意思,所有读书人参加过科考但是没取得名次,才能自称童生,几岁十几岁的有,五十六十的也有,甚至一直到死没考到秀才功名的也只能称童生。

2、秀才

秀才在最初隋朝的时候是与进士同等的,到唐朝和宋朝所有考过的书生都能自称秀才,在明朝秀才等同于童生,直到清朝秀才有了地位,需要考过县试、府试、院士后才能称为秀才,秀才也是读书人开始拥有特权的第一个阶级。秀才能见官不跪、免于差傜、不予上刑等,不过为了维持秀才功名每年都要参加考试。

3、举人

每隔几年(一般3年)每县的前三名秀才能够参加省会贡院考试,这次考过的第一名就是“解元”,成为了举人那地位一下又与秀才不同了,举人不用纳税,常有小商小农依附,献上财产将自己降低到佃户与帮工,为的就是逃避税吏衙役的盘剥与敲诈。举人能和当地官员同等相交,可以被举荐当官,在民间的地位可以说相当高了。

4、贡士

贡士一般分两种,一种是考得举人功名还要再往上考的,另一种就是由“国子监”在各地选取的最优秀的秀才,他们不用参加举人考核就能直接参加会试考起进士。



5、进士

进士是读书人考取的最后一道难关,过了就平步青云,也是所有科考中最难考的一关,所有参加的读书人都是各地层层选拔出来的人才,想要在这样一群人中脱颖而出,难度可想而知。

这次科考要两次,第一次称会试,过了就能称会士,会试第一名被称为会元,不过很少有人自称会士,因为隔不了多久就能参加殿试,一般都能获得进士(历史上有人因为丑被赶出了殿试,这个人就是顶顶有名的“黄巢”。还有一人因为丑丢了状元,气愤之下直接自裁,这人更有名,就是“钟馗”),过了殿试那就是进士了,在殿试中独占鳌头的就是状元。进士已经可以称的上官员预备役了,并且想要担当三品以上的大官,进士身份是必要的前题。(以上科举主要以明清的标准列举的)




通过从童生的这一路科考,就能知道举人,进士有多难考取,不过历史上也是有真正的天才, 他们一路考得解元、会元、状元,被称为三元及第,遍数自有科举来算,文武两科加起来只有十七人,其中文科十四人,武科三人。

4

科举自隋唐以来发生过比较多的变化,所以“进士”的难度也不一样,甚至这一称呼的“含金量”也不同。

唐朝的“进士”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们今天认为“中举”、“中进士”这些成就比较高,实际上指的是明清时期。


唐朝的“进士”、“举人”、“秀才”等称呼很普遍

“秀才”其实就是汉代的“茂才”,直到唐朝科举设置“秀才科”才确定了名称,但后来不久,“秀才科”就被取消了,存在时间很短,参与“秀才科”考试的读书人就被称为“秀才”。

“举人”其实本来也是察举制下的一种称呼,和“秀才”同样的含义,由地方举荐的人才去中央参加考试,所以就被称为“举人”,唐代用得不多。

这些称呼在唐代也有,因为虽然有科举制度,但国家招揽人才的手段一直还有“征辟”,所以这一时期的“举人”什么的其实不太值钱。

“进士”的差异和明清时期有些大。

唐朝科举设置了“进士科”,这是最受重视的人才选拔考试。其他的诸如“明经”、“明算”等等都比较容易,唯独“进士”比较难,因为它考时务策。

所以,在唐代“进士及第”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比如白居易、韩愈等等都是“进士及第”,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在唐代,“进士及第”的人就意味着仕途不可限量,而其他科考试没有这样的殊荣。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进士及第”和“进士”的称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唐代,凡是参加“进士科”考试的读书人都被称为“进士”,不管考没考中,而“进士及第”之后才有了在翰林等机构学习的机会,毕业之后才会去做官。

所以说唐代“秀才”、“举人”甚至“进士”等等并不是很值钱的称呼,只不过是代表着读书人中比较优秀的一部分而已。

而有唐一代真正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寒门子弟其实并不多,大部分还是豪门氏族比较多,这也和当时的社会形势以及受教育程度有关。

所以,在唐代“中举”、“中进士”,也就那么回事儿,不如后世的荣耀。


明清之后的“进士”、“举人”地位就比较高了

明清之后,科举改革比较剧烈,所以一些称呼的含义也就不同了。“秀才”、“举人”、“进士”成为了一种身份的代称。

很多人认为“秀才”很容易,就像今天的大学本科,这是一种错觉,实际上就是“秀才”这种读书人起点的身份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据统计,考中秀才之前的读书人被称为“童生”,清代的数量在200到300万之间,而能取得“秀才”身份的只有不到50万人,清代人口数量在1亿到4亿之间。

这个数据很明显了,“秀才”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何况“举人”、“进士”呢。

但是考中“秀才”也有很好的待遇,比如“见官不跪”,当然是低级别的官,实际上也见不到什么大官;“受审不刑”;不服徭役,不交田税。

待遇还是挺好的,如果是秀才当中的第一等(一共三等),朝廷还按月给米给钱,逢年过节有慰问,支持其继续考试。

但是“秀才”还不具备当官的资格,只能做做“文书”、“诉讼”这样的活计,算是临时雇用的工种。

“秀才”都这样了,“举人”对于一个寒门子弟来说就更是登天一样。


清朝秀才不足50万人,而“举人”不到15万,这是300年来的总人数,平均一年不到1000人。

而“举人”最大的好处就在于,考中之后有了做官的资格。

寒门子弟从此变成官宦人家。虽然官职比较低,也就是“县长”一类的,但说不准就是家乡地区的父母官。当然,他们还有上升的空间。

寒门子弟跳出了“士农工商”这四民的范畴,代表着官府,这在古代是非常高的社会地位了,“士农工商”的排名是在官宦人士之下的排名,所以叫“民”。

所以很好理解了,一旦某一地的“秀才”中了举人,当地富商、邻里等等人都来巴结,有恩施恩,有仇的赶紧化解,因为说不准人家就成了自己的父母官了。

而当地的官员也同样要给予尊重,毕竟他们当年就是“举人”,这位新考中的寒门子弟以后最少也是个同僚。

这回知道,为什么范进中举之后就发疯了吧?

中了“举人”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万一又中了“进士”呢?那就意味着这是板上钉钉的中央大员。


考中“举人”的学子无论是谁,都必须参加进士考试,这是强制性的规定,当然路费、学费等等都由官府报销,即所谓的“公车”。

进士考试三年大概也就录取300人左右,除去一些特殊时期开设的恩科之外,竞争非常激烈。

当然,考进士也不是像电视剧、小说里面那样,参加一次殿试就完事了的,它有层层考试,初试、复试、一面、二面等等,程序很复杂。

殿试才分三甲,一甲三名就是所谓的“状元”、“榜眼”、“探花”,他们相当于被提前录取了,除了这三个人之外的其他考中“进士”的学子要去参加朝试。

但无论怎么说,如果寒门子弟能考中“进士”,那么学习几年政务,在外放历练一番,之后肯定是会被召回中央任职的。

这才是鲤鱼跃龙门!


如果说考中“举人”是从普通百姓变成官宦人家,那么考中了“进士”就有继续造出一门士族出来。

寒门子弟通过科举入仕,背后最大的靠山是谁

科举制度产生之前,是等级森严的“九品中正制”,魏文帝曹丕所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这一制度是典型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所以门生故吏遍天下的氏族门阀也不太把所谓的天子放在眼中,说反就反了,最后还是天子妥协,比如出了书生王羲之的家族“王家”,王敦造反,最后还得是皇帝将其请来总揽朝政。

所以,当时的矛盾主要就是皇权和世家大族之间的矛盾。

皇权争不过门阀的时候,像汉代就开始重用宦官,一起对抗氏族,但最终的结果就是这群教育程度低、头脑简单的宦官乱政,最终由“十常侍之乱”引爆了三国时代。

而这时候,皇权发现了寒族这一盟友,于是改革了选拔人才的制度,将寒族引进庙堂之争,给世家门阀来了一个绝户计。


虽然在最初的成果并不明显,能考中科举的基本都是世家子弟,但其中可操作的空间就比较小了。寒族积少成多,逐渐在庙堂上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声势,最主要的是这些人所感恩的对象是皇权,而不是氏族。

贵族与寒族之间,在最初是前者鄙视后者,后者妒恨前者;同朝为官之后,是旧贵族和新贵族之间的利益冲突,所以是两个天生的对头。

皇权利用寒族还制衡贵族,又打破社会阶级的固化,让更多的人有进身的机会,形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大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之前庙堂之上氏族林立,基本上总揽着王朝所有重要位置,但在科举之后,氏族门阀迅速衰落,朝堂之上的斗争也从皇权和氏族变成了党争。

科举实际上是维护了皇权的安全,也有利于下层社会更多的寒门子弟为国效力,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有很大作用。

所以历来科举都是严厉管控的,这不仅仅是代表着朝廷对于广大寒门学子的公正态度,更是关联到皇权稳定的重要事项,谁敢把黑手伸进科举之中,那就是抄家灭族的惨祸。


如此看来,寒门子弟真正的靠山,实际上就是至高的皇权,有这样一棵大树,寒门子弟中举之后的待遇就可想而知了。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

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5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这首《登科后》表达了自己高中进士后欣喜若狂的状态,这也是很多中第举子的共同呼声,而对寒门子弟而言,科举中第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唯一途径。

科举制度的意义

科举制度发源于隋,形成于唐,完善于宋,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中,科举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成熟的官僚队伍,为维护封建统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现代文官制度的重要源头。

我国古代是农耕社会,社会各阶层是相对封闭的。在实行科举之前,官员、农民、商人、手工业者等主要社会阶层,几乎都是子承父业,代代相传,很少有人能打破阶层限制,从农民、商人家庭直接做官,但科举制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点。

科举是从社会各阶层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是其他社会阶层进入官僚队伍最主要的途径。以宋朝为例,宋太宗大开科举之门,所有平民子弟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一旦被录取为进士,就可以“鲤鱼跃龙门”,直接做官,个人乃至家庭命运都被改变。

科举考试的难度

古代科举考试有三级:发解试(乡试)、省试(会试)、殿试。

乡试由生员参加,考中者称举人;会试由举人参加,考中者称贡士;殿试由贡士参加,考中者为进士。实际上,殿试更多只是排定名次的考试,但凡参加殿试的贡士基本都会被授予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他们都被统称为“进士”。

无论在哪个朝代,考中进士都可以直接做官,改变命运,但科举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十分激烈,在唐、宋、明、清四个科举最盛的朝代,考中进士难度也不一样。

1、唐朝,难度最大,五十少进士

科举名目繁多,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以进士科最难,录取人数少,也最为尊贵,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就是说三十岁考中明经算年龄大的,五十岁考中进士算年龄小的,所以孟郊四十六岁考中进士后仍然欣喜若狂,写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

2、宋朝,难度较小,皆极通显

宋朝是我国科举制度完善时期,确立了三级考试、三年一考、封弥誊录等基本制度,考试科目比唐朝减少,进士科的地位进一步提升,考中进士一甲者大多可官至宰执政,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所谓\"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宋朝科举与唐朝、明清相比的最大特点是录取人数多,每次科举考试录取少则百人,多则二三百人,最多时甚至五、六百人(包括进士科以外的其他诸科),有时皇帝还会特别开恩,赐给屡次落第的年老考生出身,称为“特奏名”,这是笼络知识分子的手段。

正因为如此,宋朝考中进士的难度是相对“最小”的,主要得益于其录取名额大幅度增加,这就好比现在高考大规模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得以考上大学。

3、明清,难度很大,独重进士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达到顶峰,几乎废除了其他所有科目,\"独重进士\"。明清时期科举的最大特点是必须通过学校参加,也就是说必须进入国子监或地方府、州、县的官办学校,成为“生员”并考核合格后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明清时期的进士待遇不亚于宋朝,中进士者往往仕途顺利,春风得意,且明清官场以进士出身为荣,但录取人数远不如宋朝,这也使得考中进士的难度直线上升,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考中进士,只能是一介举人,但明清时期的举人也可以做官。

不论唐宋还是明清,尽管考中进士的难度不同,但科举都是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更是寒门子弟改变自身命运的唯一途径。正因为如此,天下读书人才对科举考试趋之若鹜,直至白发皓首,痴痴期待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那一天。

6

以北宋时期为例,文化教育中等偏上的地区成为进士的比例为千分之一,当然大部分人肯定不会只参加一次科举,如果按参加十次科举,从统计上说也不过是有百分之一的概率(当然这个计算过于乐观了)。这个数据可能乍一看还不小,但是请注意,宋代是没有所谓“举人”的说法的,所有人都必须从发解试/别头试从头开始。如果从发解试-省试全盘考虑,那么录取比例就更低了。

而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科举五千人次取一人次应该是一个很保守的估计。然而宋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基本家庭都是闯过经济关的地主或者富农家庭;有一小半是父祖就已经有官职了,还有极少数幸运儿自己就通过门荫得到了低级官职。这么一估计的话,在北宋普通家庭考中进士可能只有理论上的可能。

那么中举对于寒门子弟意味着什么?

何为寒门,古代穷苦人家为寒门,现在指的是城市和农村的低收入家庭。什么是贵子?古代高中举人、进士应视为贵子,

科举制始于隋朝,在隋朝之前实行察举制,大家经常听到“举孝廉入仕”云云,但一般只有贵族身份才能享受做官的殊荣,穷人家孩子是无法通过科考等和平手段做官改变命运的,这时期寒门的命运是悲惨的。

隋唐时期,“士农工商”的排序根深蒂固,商人子弟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穷人家孩子可以,真可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何等风光,寒门贵子之名远播,为官之后或一世清廉,万古流芳,或腐化贪权,家门兴旺,总之无不令名门望族、巨商大贾羡慕胆寒。这应该就是寒门贵子的开端了。

宋以后,直至清亡,商人家的孩子被允许参加科举,纨绔子弟,祖上又欠缺读书的传统,科举成果可想而知,但因膳食营养丰富、交际见多识广,琴棋书画等素质教育通通上马,从古代我们就可以发现,大诗人、书法家、画家、兵家大多并非出自寒门,历史是诚实的。

但那个时候,寒门大致可以与富有阶层“分庭抗礼”,在封建社会,官员想要进入核心,一般必须有进士的身份,而寒门的孩子一旦掌权,他们即进入权贵阶层,与寒门彻底决裂了,捎带说一下,穷人家的孩子一旦掌权,一般是非常残忍的,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让当地的权贵又爱又怕。

7

科举虽然已经消失了,但是科举的影响却依然不可磨灭。

我们习惯于把那些考的好的,学的好的学生说成小秀才,也有很多人说,我要是在古代如何如何,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说道说道那些秀才,举人等等我们熟悉又陌生的身份考中难度有多大。

孔乙己花了一辈子连个秀才都没捞到,范进中举和中秀才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些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每个朝代的科举制度虽是大同小异,也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为了方便,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我们最后一个王朝,清代的科举故事。

当个秀才有多难?

当个秀才有多难?

首先我们要知道秀才是什么?秀才是参加院试成功之后,摘掉童生帽子的读书人。童生并不是按照年龄来的,它主要是看你有没有取得秀才的资格,如果没有,那你七老八十也还是个童生。

那么考秀才有多难呢?按照清朝的记录,院试每年其实比高考要少的多,三年只考两次,在一个人口大县往往只有三四十个录取名额,然后接着递减,最少的县只有十几个人。这就相当于现在的读书人,在全县那么多人面前考进前三十、四十名

不妨扪心自问一下,你们能吗?

再举个例子吧,从小就不怎么聪明的曾国藩,他有个爸爸叫曾麟书,也是不太聪明的人,并且根据曾国藩后来“积苦力学”的描述,他的父亲一直都是深埋诗书之中,但是一直都考不中,连续考了17次之后,到他43岁那年才中了一个秀才,比他儿子中秀才的还要晚二十多年。

曾国藩

这其中的艰难,我们应该是可以想见的。

尽管考秀才已经非常难得,但是却也没有入仕的资格,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做官的资格,但我们也不能否认的,秀才这个身份也是有它的好处的。比如见到县官不需要下跪,比如我们著名的海瑞先生,就因为不跪被称为“笔架山”,还能去当时的机关学校,比如县学之类的,最大的好处是免了徭役,也就是不需要随便拉去做苦力了。

中了秀才的人一般会继续考试,就像曾国藩的父亲一样,如果实在中不了,也只能去私塾当个教书先生什么什么的,维持生活还是相当容易的。

海瑞先生

三年一次的乡试

你考个秀才都已经这么难了,更别说考中举人了,这也很难怪范进考中举人之后的欣喜若狂。举人和秀才已经大不一样了,相当于考中了公务员了,不仅可以出仕为官,尽管要等吏部的分配,但总是还是有机会的,一般可以分配到七八品的小官。

如果说秀才还只是一个普通人,举人已经是可以直接参与国家治理得人物了,左宗棠就是一个举人出生,却也凭着他的才华,在之后收复新疆,打击叛军,乃至做到了封疆大吏的地位。这也可以理解范进本人的中举之后欣喜若狂的表现了。

但是考中举人和考中秀才之间的差距更不是一般的大。

选拔举人的考试叫乡试。这种考试基本上每三年举办一次,在每年的八月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能参加乡试的秀才又不同于上文的秀才,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秀才都可以参加乡试,只有那些在各州各县举办的科考中达到一定合格线的秀才们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乡试的录取率更是低的可怕。根据清朝的规定,各省举人的名额只按照各省的教育水平的高低,还有人口的多少进行分配,有的时候也看纳税的多少。

但是这种也是很有限的,就相当于现在的清北招人,直隶地区,也就是天子脚下是每三年只录取120人,当时的江南省,也就是现在的东南一带,也只有120个名额,这还算是多的,像当时的贵州、陕甘一带,往往只有三四十个名额。

如此难度,我想也是可想而知了。

总是被忽略的贡士

贡士就是参加了中央礼部考试也就是会试之后取得参加殿试资格的考生,贡士的第一名就是我们熟知的会元。可以这么说,每一个贡士都是准进士。

但是考过贡士,参加殿试,依旧是最后一道关卡。

会试一般在乡试过后的来年开春举行,所以也被称为“春闱”。会试的录取率往往是最低的,因为会试竞争的是那些各届会试中失败的举人,人家等了三年又三年,战斗力之强可想而知。既有可能是上一届落榜的考生,也有可能是30年前落榜的考生,考的时间往往比你的岁数都要大。

尽管清王朝为了笼络天下读书人,还会在一定的庆典中宣布开恩科,也就是再给一次会试的机会,但是根据查询,在清朝267年的历史里,恩科也只开了5次,基本上是少得可怜

也就是科举考试的残酷性,有句俗语叫“五十少进士”,就是说你五十岁考上进士还算是年轻的,所以根本很少出现电视剧里那些年轻才俊鱼贯而入,风华正茂参加会试的场景,很有可能是一大群老头子陪着考你,作为你的同年。

请问你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信心?清朝在267年中一共只考了112次会试,登记在册的进士人数只有26849人,哪怕是从废除科举制度的1906年开始,平均下来每年也只录取一百多人,你看看现在的本一率,都没有这么低过。

而我们现在考上一本的人数,也是很少而已。

但是这一关过去了,你也就稳了,因为当你考到贡士之后就不会再刷人了,但还是要排个名次,进士的资格你是稳了的,只要你不搞出像唐伯虎那样的幺蛾子,往往是没有大问题的。

此时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便成了所有贡士的追求。如不是一甲,也还有二甲赐进士及第和三甲的同进士出身,但是往往你混到了三甲,也会在同僚里面抬不起头来,就像曾国藩,因为这个三甲出身,一直都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如此例的还有很多人,尽管他们最后官至将相,却也还是深深的以此为憾。

终于成了“老爷”了

你受的读书的苦,在你考上进士之后,也就算告一段落了。当你走过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之后,当你经历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的身份之后,你已经成为了古代帝国庞大但又占比很小的官僚阶层中的一份子了,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官场上好好混下去了,但是无论混的多差,哪怕是被罢官,你著书立说,广收学生,比如顾宪成,照样有一大群人的追随。

进士的发展也是旱涝保收的,当年明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如果你是举人当的官,哪怕你十年来老天爷眷顾,干得很好,你也很难混到中央那个级别。

如果你是进士,一般都直接进中央后备人才储存部翰林院报道,哪怕是后来外放,最起码也是个知县,放在现在就是一个县委书记起步,混的好的更不用说,起步就是县局级别,前途更是无可限量,像曾国藩、李鸿章就都是普通的进士干到了正国级,张之洞学历最高,是慈禧亲点的探花郎,有的时候还混得没有他们风光,少一点中央大员的风范。

凡此种种,你还轻视那些被你嗤之以鼻的书呆子吗?

8

中国科举制度要多亏隋炀帝。魏晋时代选官注重门第。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才的人。而隋炀帝正是设立进士科,这样科举制度才真正形成。古代封建制度,人分等级,士农工商。可见读书不但可以提高人的地位,可以免交一些钱粮赋税。同时也是一个相对平等的跳出寒门的机会。不过能考上进士意味可以做官,但是这条路不容易。真正科考分为:(1)乡士,(2)会士,(3)殿士。乡士通常每三年各省秋季举行一次,称为秋围,中了就是秀才。会士就是在第二年礼部考试,那时就是举人。他们的考题大多是八股文和试贴诗等。这些太难。前面都通过了,就是殿试。它的主考官就是皇上。取中后,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是探花。第一名状元进翰林院,第二名榜眼进儒林院后一名做知县。以上这些对于寒门来说多难,有人考了一辈子也没有考上。但是一旦考上,就像《儒林外史》中的范举人得知中举,当场中疯,大家不知所错,听见有人说,叫他的杀猪丈人来打他几个耳瓜,果然打了,范举人清醒过来,他丈人赶忙作揖道歉。平常怕老丈人,这会颠倒过来。寒门中了举人在乡下整个家族地位提高。以后做官前途无量。

9

首先是录取比例太少:以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展示内容为依据。全国平均下来,375万个读书人中才能考中一个进士。依据地方志统计,古代科举成绩较好的福建泉州,平均60万个读书人才录取一个进士。

其次是需要花的钱太多:投身科举之后,买书、请老师,往来考试的费用都非常高。古代人工造纸印刷成本非常高。而且在交通极其不发达的古代,一个士子每年要花费1~2月在路上,参加各种考试。还要与其他城市士子进行文会,文会是重要的学术交流、学习交流,这当中所需的路费、餐饮费、车马费都非常巨大。

10

古代什么样的人称“进士”?

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最高一级的功名,考取了进士,就视为进入了仕途。科举的三级考试制度于宋代正式形成,乡试中榜者称举人,会试中榜者称贡士,殿试中榜者才称进士。进士功名是古代读书人料考金字塔的塔顶,同时也是最难考的,能考中进士是古代无数读书人的最高梦想。

进士又具体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分别俗称状元、榜眼、探花,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得中进士者一般都会前途无量,一甲立刻授官职,二、三甲则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之后再授官职。进士担任的官职般都是中央一级官员,即使下到地方任职,也只是锻炼一下,而后前途也很光明。

古代成为进士有多难?

进士考试也称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和出题,并由皇帝定出名次。参加殿试的均是通过了会试的贡士。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考试时间为一天。相比之前的乡试、会试考试,殿试的内容是比较轻松和简单的。

每次科考进士的录取人数,各朝不一,唐代时最少,一次录取的人数仅二三十人,有时甚至只有几人。宋朝时最多,一般是几百人,多的时候上千人。明清时期,进士录取人数下降到100人左右。

中举对于寒门弟子意味着什么?

中举,就是考中了举人。举人,唐代时,报考进士科的考生都被称为举人。宋代,举人是对成乡试考中者的称呼。但宋代的举人只是具有了参加京城会试的机会,并没有做官的机会。而到了明清时代,举人的含金量才高了起来。一般举人所任官职都是知县、候补知县、或者是教谕、训导等县级教育长官,也有个别任知府的。因此,明清两代的读书人一旦中举,就基本上实现了读书做官的愿望。如果是出身寒门的考生,中举就意味着寒舍生辉,今后家人将不再受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