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给我一个回答问题的机会。
去掉感情色彩,我个人认为康熙大帝是中国最成功的皇帝。虽然有他的阶级局限性,一方面大兴文字狱,残酷镇压具有反清思想的仁人志士,另一方面他也利用各种手段笼络各方面的人才。并且兴农植桑,大量垦荒,使清代的社会经济出现了一个腾飞的时期。据史料记载:康熙四十五年库存银量5000余万两,一直到乾隆六十年库银长期保持在6000万两以上。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具备开疆拓土,维护国家统一的能力。
康熙帝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可谓是战功赫赫:平三藩奠定了国家统一趋势。
所谓的三藩,即顺治年间清廷派驻云南,广东和福建三地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后由其子耿精忠袭爵)。当时他们率军南下,对于击败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及南明小朝廷,作过不小的贡献。但他们的权势也日渐恶性膨胀,至康熙初年,三藩已成为事实上的割据势力,严重危害着国家的统一。
从康熙十三年(1673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历经八年,平叛战争才胜利宣告结来,康熙以“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三藩平定,为清朝整顿边区,恐固疆域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康熙帝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可谓是战功赫赫:收复台湾完成了国家真正的统一。
顺治十八年,即康熙元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虽然郑成功赶走了荷兰殖民者,为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但他一意抗清,遂成了清王朝的心腹之患。康熙即位之后,以收复台湾为己任,从康熙元年开始,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郑克塽“纳土归诚”,康熙皇帝采用剿扶并用的策略。对待台湾投诚的大小官兵,清廷给他们都作了适当的安置。其中施琅的归降,让康熙帝对收复台湾有了更大的信心。施琅自幼生长在海上,熟悉水性,对台湾防务了如知掌。
康熙二十年冬,施琅水师出发直指澎湖。经过一周的激战,澎湖三十六岛皆降。澎湖大战,基本消灭了郑氏集团的有生力量,无论战,和,台湾都已成了清军的囊中之物。
康熙帝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可谓是战功赫赫:中俄之战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表明中国有能力捍卫国家的领土和尊严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侵犯。
沙俄以前是个欧洲国家,与中国并不接壤。从16世纪下半叶,俄国人开始越过乌拉尔山向东疯狂扩张,于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崇祯五年(1632年)分别侵入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域,建立了叶尼塞斯克和雅库次克城。以这两城为据点侵略中国黑龙江流域,吞食中国领土。
黑龙江流域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康熙帝即位以后,把抗击俄国作为本朝大事。在平三藩,收台湾之后,康熙帝终于能够腾出手来专心对付俄国人了。
康熙帝一边在东北驻兵屯田,一边与沙俄举行外交谈判,表明中国将不惜一切代价收复国土的决心。为了保证东北边境的安全,康熙二十二年,派副都统萨布素率乌喇宁古塔兵1000人进驻额苏里,后又增兵驻守并建瑷珲城。永驻黑龙江,制止了驻雅克萨俄军向黑龙江中下游的扩张,同时为收复雅克萨等地区埋下了伏笔。
康熙二十四年,经多次警告沙俄不准侵占我雅克萨城之后未果,康熙决定命都统彭春领兵,又派副都统班达尔善,护军统领佟宝,副统领马喇及銮仪使侯林兴珠等参赞军务。四月二十八日,3000名清军进兵雅克萨。到年底,击毙俄军800多人,清军完全占领了雅克萨及周边地区。随后几名俄国使臣马不停蹄赶往北京,向康熙帝表示愿意接受谈判。
康熙帝郑重申明清政府的严正立场:“朕以为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的一河一溪,皆我所属地,不可与寸土让俄。”随即,索额图率团出发,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双方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宣示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坚决捍卫领土完整的决心和信心。
此后,康熙大帝又三征噶尔丹,扫除了漠北,西北地区的一大不安定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加强了对蒙古的统一管辖。康熙五十六年,派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率领大军平定西藏,将西藏有效地纳入中国的版图,设置人员管理藏务,为雍正和乾隆两代王朝治理西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从以上几点,江山依旧2016认为,康熙帝是最成功的帝王。不知各位亲是否满意,望不吝赐教。
欢迎关注江山依旧2016的帐号,无限风光在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