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因为,他知道,太子胤礽的小命不保!

在《雍正王朝》中,从剧情一开始,太子胤礽就一再强调,你老四胤禛是我的人。

去南方赈灾,太子胤礽担心老四胤禛差事办不好,连累了自己,于是讲了一句:

“老四,怎么说你也是我的人!”

后来老四胤禛去追缴户部欠款,太子胤礽同样强调了一句,老四,你是我的人!

事实上,老四胤禛也一直没有否认这件事,甚至在举荐新太子时,仍然押宝了太子胤礽,让包括皇上在内的众人都认为,老四胤禛的确是太子胤礽的人。

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后来康熙帝南巡,太子胤礽监国后,老四胤禛不仅不全力协助他,反而撂挑子回家不干了呢?

一、

老四胤禛撂挑子不干了,按照明面上的原因是太子胤礽监国时胡作非为,还不听劝,话不投机半句多,一气之下,老四胤禛告病不干了。

也就是说,太子胤礽的治国理念跟老四胤禛不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俩人就此分道扬镳,再也不往一个壶里尿了。

当然这样理解,也不算错,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就很黑暗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其实这时候的老四胤禛在刻意跟太子胤礽割裂,说白了,他已经看出来太子胤礽命不久矣,急于撇清关系,保护自己。

可是,不久前他还跟老十三胤祥一起举荐废太子胤礽复立呢,那时候不怕受牵连,怎么现在太子复立了,他反而怕受牵连了呢?

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康熙帝离京南巡,这时候是太子监国!

要想解释清楚这背后的原因,我们就要好好讲一下,历史上当太子的,尤其是当了很多年太子的,其处境到底有多难?

被废且被杀的太子数不胜数,简单地举几个例子:

汉景帝长子刘荣,因母获罪,先被废,后被杀;隋文帝长子杨勇,因弟陷害而被废,后被兄弟杨广杀了;唐高宗长子李忠,因王皇后(非其生母)被废而受牵连被废,后被污蔑谋反被杀……

还有些太子没有被废,但也是当了老多年,老多年太子,就像太子胤礽一样,他们的处境其实也不好过。

二、

举一个明成祖朱棣长子朱高炽的例子:

朱高炽在永乐二年被立为太子,到永乐二十二年继承皇位成为明仁宗,足足当了二十年太子。

而当初朱高炽能当上太子,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大明朝有名的大学士——解缙!

作为皇帝且多疑的朱棣,最怕什么呢?

最怕自己会变成宋文帝刘义隆,最怕自己会变成隋文帝杨坚,最怕自己成为唐高祖李渊!

所以,虽然他早早就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实际上也是处处在提防他,尤其是他出京带兵打仗的时候,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断了后路,稀里糊涂就成了太上皇。

所以,即使朱棣带兵在外打仗,让太子朱高炽监国,也是限制朱高炽行使监国权力,至少有以下三条权力,他是没有的:

一是文武除罢、二是肆意朝贡、三是边境调发!

说白了,一是剥夺了他的文武百官任免权,就是人事任免权;二是剥夺了他的外交权,没办法联络外援;三是剥夺了他的军事指挥权,发生任何战事,他都没权力调动兵马。

可见,作为监国的太子,代理皇帝,实际上都没有一个大内总管权力大呢!

朱高炽曾经监国的时候批评了一名老臣,结果被朱棣知道后,大骂朱高炽,没事不要乱动朕的老臣。

甚至朱高炽不允许独留或私见官员,且留下足够的人监视着太子,监视着东宫的一举一动,连一只鸽子都不放过。

三、

而刚才提到的解缙就在这时候进京述职了,本想跟朱棣套套近乎,能回到京城工作,结果从二月等到了十一月,皇上就是没有班师回朝。

等不及的解缙选择了去见太子,史料上并没有记载解缙到底跟太子说了什么,甚至也没有记载他到底有没有见到太子。

总之一直在暗处监视着太子,一直觊觎太子位置的另一位皇子朱高煦给朱棣偷偷打报告去了:

“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

后来解缙便是因此而死,毫无疑问,他的死,就是死在了皇上的猜忌,皇子的夺位之战中。

回到我们的题目:

历史上那么多太子造反的事情,作为康熙帝,他必然也得提防,毕竟这时候被复立的太子,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让自己满意的太子了。

而太子胤礽犯了哪些错误呢?

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朱棣御驾亲征后,给监国的太子朱高炽下达的四不允许中的三个不允许:

不允许私自任免官员,不允许私自接见官员,不允许私自撤防京城官兵。

太子胤礽监国的时候,这三项错误可是递进发生的,先是任意罢免官员。把当初举荐老八胤禩的官员罢免了一大堆,甚至把前来劝阻的上书房大臣马齐都给罢免了。

后是私自跟任伯安有书信来往,试图拿到百官行述,达到控制百官的目的,再有就是调动京城兵马,直接谋反了。

四、

不要觉得康熙帝南巡完全是为了散心,为了察看民情,更多的考量则是考察太子胤礽,甚至专门等着太子犯错,以便拿下他。

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康熙帝太过重视名声,当初复立太子就有这方面的考虑:

“朕只要将来,人家不骂朕是不教而诛的无道昏君,就心满意足了。”

而在第二次废太子的时候,他跟张廷玉说的是:

“如果朕再次废了太子,那么千秋万代之后,史书会怎么评述?”

随后,他提出将任伯安的信再寄还给太子胤礽,一下子就把张廷玉搞迷糊了,问皇上,你这样一来,岂不是逼太子谋反吗?

康熙帝嘴上冠冕堂皇地讲再给太子一次机会,实际上内心却异常坚定,朕就是要逼太子造反,只有逼着他反了,再废掉他,自己内心就没什么负担了:

“那么列祖列宗在前,千秋史册在后,就都怨不得朕了。”

而在康熙帝整个计划中,还有两个人担任着重要角色,一个是老四胤禛,一个是老十四胤禵。一个主内,在京城控制住兵马,监视太子动向,一个主外,在京城外控制住兵马,监视太子胤礽的外援部队。

而康熙帝宣布拟密旨给老四胤禛的时候,张廷玉不敢相信般地反问了一句:

“四阿哥?”

康熙帝见张廷玉疑惑,再次强调了一下,就是四阿哥!

五、

这个镜头一晃而过,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为什么张廷玉会疑问皇上给四阿哥下密旨呢?

就是因为,在张廷玉的印象中,老四胤禛本该是太子胤礽的人啊,给他下密旨,回头他跟太子胤礽汇报了咋办?

而且,老四胤禛本就不是能带兵打仗之人,一旦太子反了,他怎么控制京城的兵马?而最适合带兵打仗的,却是老十三胤祥,为什么康熙帝不给他下密旨控制兵马呢?

原因就在于,康熙帝不认为老四胤禛是太子胤礽的人,却认为老十三胤祥是太子胤礽的人,或者认为老十三胤祥会讲情义,到时候反而坏了大事。

那么康熙帝什么时候开始认为,老四胤禛不是太子胤礽的人呢?

从他宣布要做“孤臣”的时候,从他装病不追查刑部冤案的时候,从他重新举荐太子胤礽的时候,从他空手接白刃的时候,从太子监国,他愤而告病不干的时候。

康熙帝南巡,必然留下一堆眼线死死盯着太子胤礽,别忘了早在追缴户部欠款的时候,太子胤礽就冲院子里粘知了的人喊过:

“粘杆儿的畜生,干什么吃的,烦死人了!”

那时候的皇上就已经在监视太子了,更何况南巡的时候,更是增加人马,365度无死角监视着太子。

甚至,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测,施行监视的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四胤禛!

一开始老四胤禛也是苦苦劝说太子胤礽,不要这样胡作非为,两个人谈话还算是正常,为什么他突然就暴跳如雷愤而不干了呢?

六、

就是因为太子胤礽再次强调了一句:

“关于江苏那件事,你为什么事先不告诉我,老四,你是我的人!”

实际上,太子胤礽怎么罢免老八胤禩那边的官员,老四胤禛并不怎么在乎,也仅仅是出于职责提醒了两句。但江苏闹灾,这种是大事,搞不好就会民变,所以他必须得管,这也是他瞒着太子胤礽把钱粮发出去的原因。

为什么要瞒着太子呢,太子又不是傻子,这种大事就算报了他,他也自然会批的?

说白了,看到太子这样胡作非为,老四胤禛故意留下个破绽,等着跟太子吵架呢。这次又听到太子胤礽喊你是我的人,一下子惹恼老四了,我要是你的人,怎么死的都不清楚呢,当然不能当你的人。

于是愤而甩袖而去,同时向太子老师王掞宣布,从明天起告病不干了。

说是不干了,其实一直在暗中操作,后来的血洗江夏镇,以及火烧百官行述就是他的杰作。再加上故意利用老八胤禩一伙,透露给康熙帝太子书信的事,一下子就逼反了太子。

因为事先划清了界限,老四胤禛不仅毫发未损,还摆了老八胤禩一道儿。而老十三胤祥,因为跟太子没有划清界限,即使康熙帝知道他是无辜的,仍然关了他整整十年,整整十年啊。

其实从老四胤禛的儿子弘历获得金如意,从老四胤禛的儿子弘历骑着康熙帝的尿脖儿,从老四胤禛的母亲德妃获封皇贵妃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全心全意夺嫡啦,既然要夺嫡,怎么可能还会寄太子篱下?

换我们这种人到剧中,你觉得你能活几集?

最佳贡献者
2

答,因为下班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