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历代皇帝中不杀功臣的比较少,但并不代表就没有,这就要看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由于皇帝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国家的生杀大权,国家法律的制定都是以皇家的意志为意志,法律完全体现了皇家的利益,是为皇家统治服务的,如果违反了皇帝的意志和利益,就必然受到法律的严惩,所以作为帝王,基本上没有不杀人的。



如果功臣违背了国家法律,那这个功臣就是国家的罪人。很多时候,现在的人看不到这一点,只把关注点放在功臣对朝廷所做的贡献大小上,以有功之臣就不可以诛杀为由,完全忽略了这个功臣还是一个犯罪之人,一旦遭到法律惩治,就说皇帝过河拆桥和卸磨杀馿,这种看法当然是不正确的,难道因为其过去有功于国家,就不可以追究他所犯的杀头之罪吗?否则,不杀功臣的帝王确实很少很少,几乎就不存在。

只有做到功是功,过是过,才能理解古代皇帝为什么要杀有的功臣。当然赏罚分明,不能简单的等于滥杀无辜,象朱元璋这样,为了皇权,不顾带头违反大明刑律,十个功臣九个被杀,一个还因告老还乡,并且全都诛灭三族,那完全成了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完全不杀人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没有的,象朱元璋那样滥杀功臣的也就朱元璋一人。大多数皇帝基本上都能善待功臣,尤其是李世民和刘秀堪称皇帝中善待功臣的楷模,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和云台二十八名宿就是李世民和刘秀在历史上善待有功之臣的见证。

最佳贡献者
2

自秦始皇成为华夏第一皇帝以后,历代王朝的开国皇帝基本上都杀开国功臣,第一个杀的就是汉高祖,而杀的最多,最绝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当然。也有不杀开国功勋集团的。但不多。比较有名的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我们就仔细说说这三位皇帝。

所谓人分三六九等,肉有五花三层。刘秀肯定是第一等的。毛主席对光武帝刘秀有着极高的评价,“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刘秀当了皇帝之后没有进行“飞鸟尽,良弓藏”,而是让那些部下安享晚年,分封三百六十多位功臣为列侯,给予他们尊崇的地位,只解其兵权。

首要原因就是刘秀强大的信心,根本不怕功臣造反,刘秀年纪很年轻,比功勋集团的人都很年轻。第二是军制的改革,地方的军务职业军队担任。第三给予功臣宿将巨额的土地。使得功臣安心,第四是一手缴出将军兵权,一手接过侯爵印绶,按封就国。 换言之,要想封侯有封地。就必须交出兵权。可见刘秀在这件事情上还是比较谨慎的。当然,功臣自身的自主配合的程度也是不容忽视的。刘秀的功臣基本是豪强富户出身,不像刘邦麾下的功臣是小民出身,穷人乍富,小人得志。可以说刘秀帐下的功臣素质是比较高的。最后就是刘秀一再提醒和告诫部将,切戒“放纵”。因刘邦诛杀功臣前鉴不远。功臣们也接受了刘秀的警告。恩威并用,宽严相济。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容易。刘秀君臣的共同努力总算形成了一个平和政治局面。

而李世民不杀开国功勋集团原因是他不是开国皇帝,二是李世民自身得位不正,他需要功勋集团的支持。为了笼络这些功勋集团李世民也不会诛杀他们。再一点和刘秀一样,李世民登基时候年纪也不多大,应该熬过功勋集团。再就是大唐还没有彻底统一天下,还需要功臣集团征战天下,当然也和李世民出沈贵族,性格宽厚有很大的关系。在就是功勋集团颇有自知之明,知进退。再就是唐朝能够建立,靠的是陇西贵族的支持和拥戴,以及与关东大族相妥协的结果。世家门阀大族是大唐的根基,功臣宿将很多都出自豪门,解决他们谈何容易。李世民在编修《姓氏录》时,国姓“李”姓仅排第三,远不如崔、卢,窦几个大姓地位高。如果李世民杀的太厉害恐怕这些功勋集团就得造反。

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天下闻名。被称做是以一种比较柔和的方法解决了功勋集团的问题。而赵匡胤不杀功臣集团首要原因他还没有统一天下,也就是说,他还没有机会。第二就是两宋始终文人当家,武将地位地低下,再就是赵匡胤本身造反起家,自己就是大军阀,不怕别人造反。赵匡胤得位不正也是关键原因,也维护自身利益,笼络武将也是重要原因。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3

开国之君没杀过功臣的大慨有东汉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等。赵匡胤陈桥兵变、篡位登基,虽没杀功臣,却连续上演杯酒释兵权,巧妙地解除了元老重臣的军权,反而又抑兵太过,使军队战斗力消弱,忘战必危,使得对外战争被动挨打,轻易亡国。而李世民不仅没杀功臣,反而对功臣加以重用,就是对手也真诚相待,委以重任,使大唐朝堂群英荟萃,开创了辉煌的盛世一一贞观之治。

李世民十六岁开始带兵营救隋炀帝,解突厥之围。李世民十九岁率兵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而且还亲自指挥参加了四大战役。

其一,破薛举,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

其二,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朝的北方。

其三,在虎牢之战,一举歼灭中原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两大割据势力,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

其四,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

尽管李世民弑兄杀弟,骨肉相残取得皇位,可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对叛逆也不追究,安慰太子党徒冯立、薛万彻,使他们大为感激,忠心效力。还有降将尉迟恭、秦琼等,对他们倍加礼遇,李世民博大的胸怀赢得了文治武功之人才济济。消除了敌对势力,保国家长治久安。通过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以科举代替门第。以宗室出任官吏,既革除了坐享富贵的恶习,又兴起建功立业之风气。

人欲自照,须有明镜;君欲知过,必靠忠臣,皇上仁义,大臣尽力。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褒彰长孙无忌、魏徵、尉迟敬德等开国元勋,专门修建凌烟阁,并且亲自作赞,令褚遂良题字,由画家阎立本绘制完成。凌烟阁既是褒崇勋德励精图治的见证,也是汇集初唐文采、书法和绘画最高成就的三绝之作。

这二十四位功臣是: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元王李孝恭、莱国成公杜如晦、太子太师郑国文贞公魏徵、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鄂国公尉迟敬德、卫国公李靖、宋国公萧瑀、忠壮公段志玄、夔国公刘弘基、蒋忠公屈突通、郧节公殷开山、谯襄公柴绍、邳襄公长孙顺德、郧国公张亮、潞国公侯君集、郯襄公张公谨、卢国公程知节、永兴文懿公虞世南、渝襄公刘政会、莒国公唐俭、英国公李勣、胡国公秦琼。

4

那我觉得多了去了啊,像那些傀儡皇帝、短命皇帝,就是想杀功臣也没有操作空间。

还不如举杀过功臣的(不保证列全了):

秦二世、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桓帝、刘备、孙权、孙皓、陈宣帝、拓跋濬、高演、宇文赟、隋文帝、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唐代宗、朱温、朱友贞、李存勖、李嗣源、宋太祖、嵬名元昊、明太祖、明英宗、清太祖、清世宗。

需要说明的是:刘备杀过刘封,宋太祖杀过张琼。

有的功臣纯粹是自己作死的,怪不得领导薄情,如侯安都。

朱棣称帝前在内战战场上杀死俞通渊这种应该不算“皇帝杀功臣”吧。

5

很多人都举例了说秦始皇(嬴政除了逼死吕不韦外,并没有杀过功臣)、刘秀、李渊、成吉思汗、努尔哈赤这些皇帝没有杀过功臣。其实这些只是大朝代的皇帝,我们还有南北朝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的历史,一下很难去列举哪些皇帝杀过功臣,哪些没有。

但是,皇帝杀不杀功臣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套路,我们按照这个套路去套,追本溯源去求解皇帝为什么杀功臣,自然就明白哪些皇帝不杀功臣了。

首先我们发现,不杀功臣的皇帝,都是出生豪门贵胄,有着数世家底积累,本身就已经是德高望重之辈。最明显的就是刘秀,刘秀本身就是汉室皇胄(还有刘备),而唐朝李家同样一直都是陇西贵族。像嬴政、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就更不用说了,归根结底是把自己的地盘扩大。

那么会杀功臣的是哪些人呢?刘邦鼎鼎有名、朱元璋更是功臣屠夫,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出身普通,直白点就是说,自己就是自己最大的靠山。很显然,这样的出身会令他们的每个“功臣”都成为自己家族最大的敌人,活生生的例子就是隋朝的杨坚,功臣没有屠杀殆尽,贵族依旧保留,导致了自己的王朝最后被贵族李家瓜分。

所以大家按这个套路去套,就知道什么样的皇帝杀功臣,什么样的皇帝不杀功臣了。即使再特例也不过是赵匡胤,只是赵匡胤稍微好一点,就是把功臣的兵权都削了,没有致死。但其他的,只要是平民上位的皇帝,几乎没有不杀的。是的,我转了这么多弯,就是想让大家知道,不管是古代还是近代,在东方文化的熏陶下这个理论都是适合的。

6

说到杀功臣,下手最狠的应该就是两个布衣皇帝刘邦和朱元璋了,虽说这些被杀的功臣各有取死之道,但这两位天子也的确下得去狠手。至于没杀过功臣的开国皇帝,虽然有,但的确不多,似乎只有晋武帝司马炎、元世祖忽必烈。

没杀过功臣的开国皇帝并不多

仔细去查了一下相关记载,似乎没杀过功臣的只有这两位,即:晋武帝司马炎和元世祖忽必烈。晋武帝司马炎篡魏为帝时由于还未能统一天下,所以并没有对功臣下手。元世祖忽必烈没杀功臣,就不知道原因了。

此外,秦始皇似乎也没有杀过功臣,唯一的污点来自于吕不韦,虽说不是秦始皇亲手杀死的,但的确是被他逼死的。

历朝开国皇帝都杀了哪些功臣

为了证明仅有以上两位没杀过功臣,我们大致列一下被开国皇帝杀死的功臣们,在此仅列出大一统王朝。

1、秦朝,秦始皇嬴政:逼死了吕不韦,算是个污点吧。

2、西汉,汉高祖刘邦:这个就不用说了,杀的太多了,开国的七个异姓诸侯王一个都没放过全死,再加上陈豨等人,实在有点多。

3、东汉,光武帝刘秀:印象中似乎没杀过,但查了一下,的确有被杀的。主要有刘扬、邓奉、庞萌三位开国大将,都是被刘秀所杀。

4、隋朝,隋文帝杨坚:我记得被杀的武将也不少,能记起来的大概有王谊、梁士彦、宇文忻、刘昉、元谐、虞庆则、史万岁等人。

5、唐朝,唐高祖李渊:肯定是杀过,不记得几人了。听信裴寂谗言,将刘文静处斩,抄没其家。还有阚棱(受命李孝恭斩杀)和杜伏威。

6、北宋,宋太祖赵匡胤:虽说一个“杯酒释兵权”使得大部分功臣得以善终,但并非没有杀过。曾救过赵匡胤性命的张琼就被赵匡胤杀了,关键还是被石汉卿诬告的。

7、南宋,宋高宗赵构:这个也就不用说了,一个岳飞就足够让他黑到底了。

8、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至少有开国丞相李善长、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延安侯唐胜宗、荥阳侯郑遇春、江夏侯周德兴、凉国公蓝玉、普定侯陈桓、永平侯谢成、颍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还有胡大海之子胡三舍。

9、清朝,清太宗皇太极:这个也不少,主要有5位,莽古尔泰(暴亡)、德格类(暴亡)、正蓝旗主将屯布禄、爱巴礼(因谋反下狱死)、爱新觉罗·阿敏(幽禁死)。

以上均是开国皇帝,有人说李世民也没杀过,其实不然,侯君集就是死于李世民之手。

7

谢谢@头条家的史先生 邀请。

一个功臣不杀的开国皇帝挺少有。

原因很简单,所谓功臣都是和皇帝陛下从一文不名开始混的,彼此都知道对方做low逼时的模样。

所以有的功臣在皇帝成为皇帝后,没有转换过思维来,认为坐在皇帝位上的哪位还是昨天和自己一起扒墙头看寡妇洗澡的那位哥们。

这种人其实死的最快,因为你知道龙椅上那人的底细,不能产生尊重,所以往往成为最先祭旗的人。

比方,刘宝瑞的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里那俩要饭的,如果现实中真有这么两位,很可能的结果是被杀,而且依照朱元璋的行事风格会牵连很多无辜的人。

另外一个是因为太聪明被杀的。

像《三国演义》上的杨修这样的人,历史上一直都有。

很多人以为自己和皇帝一路摸爬滚打取得了今日的成绩,已经摸透了万岁爷的脾气了,知道他的喜好,有时候会投其所好的说一些话做一些事,但是往往拍马屁拍到马蹄上,因而招祸。

比方说大学士解缙,这是和刘罗锅一样在民间是著名的聪明人。

这年解缙出差回来,永乐皇帝朱棣北征未归,解缙就去找太子朱高炽汇报了一下工作。这本是一次正常工作流程,一把手没在,去找二把手,但是这却引起朱棣的不满。

以"无人臣礼"的罪名把解缙关进监狱,五年后发现解缙还活的好好的,于是授意锦衣卫把他埋在雪里,活活冻死。

解缙可是在靖难之役中早早的背叛朱允炆投降朱棣的从龙之臣,但是下场让人唏嘘。

还有就是对胜利后的利益分配不满。

比方说项羽死后刘邦创立大汉,后来,各地陆续有诸侯起兵反对,大多是因为对自己所得利益的不满,刘邦疲于奔命,后来的死也和在征讨中受伤有关。

还有像唐太宗时侯君集鼓动太子造反,其实也是希望一旦成功,能获得更多的权益。可惜失败了,难逃被杀的命运。

看到有人说没杀功臣的一个是晋武帝司马炎,因为还没来得及杀他就挂了,继位的是他的傻儿子,没几年就发生了著名的八王之乱。

另一位是忽必烈。他是真的没必要杀。

元朝的格局有点像诸王议政,每个家族管理一片地方,因为元朝打下的领土太大了,各个功臣一人恨不得就占领一个国家,大家见一面都得跑一个多月, 所以,想相爱相杀都挺费劲的。



文:薛白袍

欢迎点赞,欢迎讨论,谢谢关注

8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开国皇帝,不杀功臣,不是好皇帝。为什么杀,很简单,第一,自持功勋,违法乱纪,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民愤不平,战乱又起之灾;第二,功臣掌重权,握重兵,不杀,也是硝烟再起之祸;第三,皇位就一个,皇帝也不愿意有取而代之之人出现,必灭于萌芽状态

于公于私,功臣非死不可,尤其功高震主之人

不杀功臣的秦始皇,二世而灭;不杀功臣的司马炎,终晋一朝,战乱不休,还被搞个五胡乱华

不杀功臣,赵匡胤处理的不错,杯酒释兵权,士大夫阶层取代武将集团,呵呵,国家是处理的不错,可惜,辽、夏、金、蒙古,大宋始终处于被攻击状态,最后落得二十万人齐跳海结局……

民智未开,无人民监督,杀一警百,是条正路

至于开国之后的后续皇帝,享受了开国皇帝的丰厚遗产,有了切实可行的规章体系,也有维护体系的军备力量,功臣,可以不杀了

不过也有很多例外,比如清朝

顺治即位,多尔衮死;康熙即位,鳌拜死;雍正继位,隆科多年羹尧死,乾隆即位,讷亲死;嘉庆即位,和绅死……

9

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问开国之君中没杀过功臣的吧,不然中国古代前后出现的五百多位帝王,没杀过功臣的实在是太多。印象中,古代很多开国皇帝大都会杀功臣,其实这里面有点误解,实际上杀功臣的开国皇帝并不多,那到底那些没杀过功臣,让我一一列举。

秦始皇嬴政,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中国历史第一位皇帝,姑且算他是开国之君(秦的开国应该算到周平王东迁时期,其开国之君、第一任国君是秦襄公嬴开)。嬴政峰准长目,所有臣子在他手下战战兢兢,他没有必要杀功臣,统一之后也没有杀功臣。

汉高祖刘邦,起于草莽的流氓皇帝,杀功臣排行榜中排二位,帮他打下江山的功臣杀了不少,在此不多述。

光武帝刘秀,一个几近人格完美的开国之君,人格都近完美了怎么可能会杀功臣。帮他打下江山的云台二十八将无一被杀,三百六十多位功臣为分封列侯。

晋武帝司马炎,早年宽厚待下,晚年昏聩荒淫,连刘禅、孙皓这两位敌国之君都没有杀,自己人当然也不会杀。

南北朝出了多位禽兽皇帝,杀人就像眨眼,但各位开国之君不乏雄才大略之辈,杀功臣的有,但都是因事而杀,不是为杀而杀。

隋文帝杨坚,以外戚之身居中国之主,万年听信谗言,杀了虞庆则、史万岁等人,他死后杨广杀的功臣更多。

唐高祖李渊,唐还未完全统一即为儿子所逼退位,存在感不是很强,在位期间诛杀刘文静。唐太宗李世民,开拓疆土,文治武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张亮、侯君集因故被杀。

宋太祖赵匡胤出身军人家庭,黄袍加身后位登大极,其杯酒释兵权之举被后人称赞,辞职后的各位将领也都给予了优厚的赏赐和宽待。

元世祖忽必烈,此人我不怎么熟,好像也没听说过杀功臣之事。

明太祖朱元璋,贫农出身,历史上第一个以南统北的帝王,对大臣们极不信任,杀功臣排行榜第一位。

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也基本没有杀功臣之行为。

所以可以看出,开国之君中杀功臣者,大多出身贫寒,奋斗历程也更为艰辛和困难。帝国缔造并不是一人之功,而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造成部分功臣功绩卓著,位高权重。此时开国之君对这些和他一起打下天下的功臣并不信任,时刻提防。皇位得来不易,就更恐惧失去,乃至于终于狠下杀手。总的来说,中国古代杀功臣之皇帝并不多,不少是因为臣子参与谋逆等大罪而被杀,真正无理由屠戮功臣的就朱元璋和刘邦二人而已。

10

你问得这个问题我也经常在考虑,最后翻阅史书,查了下,总结中国历朝历代得到天下而没有诛杀功臣的皇帝还是有的,像刘邦、朱元璋大肆诛杀毕竟为数不多的。

秦始皇、光武帝、晋武帝、隋文帝、唐高祖、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清太宗,清世祖等等都没有大规模的诛杀功臣,虽然不能说绝对没有,杀一儆百还是有的,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说的过去的,毕竟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嘛,

在这其中,很是佩服唐太宗,杯酒释兵权,智慧人生啊,不动一刀一枪,还不杀人,基本上那些开国元勋都得到了较好的安置,得以善终。

个人认为,开国皇帝不应赶尽杀绝,适当的诛杀是有必须的,要不总归有手下的功臣说,既然你能造反当皇帝,为什么我不能!但是不能诛杀太多,那样会失民心,失政心等等。适当即可!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