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谢邀请。

综合整理司马炎统一三国的四点要素:

1、魏晋时期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西晋统一最重要的原因。   

2、司马氏父子的战略得当,先灭蜀再灭吴的规划合理。   

3、吴蜀的国力薄弱,政治腐败。人民和军队离心离德。   

4、王濬、张华、邓艾、钟会等人的策划征战之功。  

公元266年,曹魏皇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改元泰始,是为晋武帝。曹魏灭亡,西晋开始。   

晋朝本身承接了东汉晚期至曹魏期间的割据局面,地方上世族影响力远超帝王。如司马氏本身就是世家门阀大族的支持下篡位的。

他防止门阀世家做大,就给皇室放权,解除了皇室王族成员的各种限制,以制衡门阀世家的力量。

最佳贡献者
2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司马炎搞分封被认为是八王之乱祸端的根源,但是咱们就事论事,司马炎并不能看到以后发生的事,他分封目的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

第一,司马炎手里的江山是从哪来的他最清楚不过了,曹魏武帝文帝明帝何等英明,但是权柄还是落到司马氏手里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曹魏宗室力量太弱了,魏文帝时期打压宗室,搞九平中正制,大力提拔士族,导致曹魏宗室权柄一落千丈,魏明帝死前留了个曹爽,但是曹爽实在败家,只知道弄权揽权,搞得不论是曹魏宗室还是士族子弟,没有一个不嫌弃他的,导致在皇权有难之时居然没人有能力救援。

第二,巩固政权。司马炎灭吴一统,结束了自黄巾之乱历时八十余年的大动乱。但是国家分裂以久,变乱为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三国时期的各种叛乱,割据给他很大的影响,不说别的,司马氏掌权之后,魏国经历了多少场叛乱?当时的天下,也只有宗室可以信任,不是说他们有多忠诚,起码就算乱了,这天下也是司马氏的。(?(ˉ?ˉ?))

其三

司马家是个大家族,光他爷爷辈就号称司马八达,繁衍到他这辈想想司马家有多么庞大,而且司马氏从魏文帝后期就是士族首领,掌控朝政之后更是如日中天,现在司马炎成皇帝了,但是司马家其它人还是士族首领,如果不讨好安抚他们,他们怎么会认司马炎这个皇帝。

司马炎是个好皇帝,他在位期间仁以厚下,宽略大度,其治下出现了太康盛世,黑点可能就是司马衷这个傻儿子,分封诸王咱们现在看起来是个蠢主意,但是咱们其实都是事后诸葛亮,当时怎么做才能更好呢?

3

曹魏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十二月十七日,司马炎登基,定国号为晋,改元泰始。次日,加封司马氏亲族二十七人为诸侯王,开启了西晋王朝复用分封制的局面。

分封制度在商周时期就有了,天子将统治的土地分给王室子弟、功臣,所分土地一般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者”藩国“,而受封者为”诸侯“或”藩王“,诸侯在封国之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同时要向天子朝贡,承担拱卫王室安全的义务。

晋武帝司马炎

分封制在不同朝代体现出不同的特色。西晋的分封制,与东汉及曹魏时期的封国制度就颇为不同。汉魏分封的同姓诸侯王,都是虚封。诸侯王既无治民权,又无治军权,可谓 “徒有国土之名,而无社稷之实“。

到曹魏时期,这种情况尤其严重。皇帝害怕诸侯与地方势力交结,就频繁地更换诸侯封地。《三国志》记载,曹植十一年内多次被更换封地,这对他的身心都造成了很大损伤。还有史书记载,当时即使是第一等的藩国,也仅有百余名士卒,连看家护院都不够,更别说形成有战斗力的军队来拱卫皇室。

正因为曹魏的诸侯王没有实际的军事权力及政治权力,所以出现大家士族如司马氏集团擅权的现象后,这些同姓诸侯王也束手无策,最后只能看着天下易主。

这一事件对西晋初年的君臣来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少人认为,曹魏之亡主要是由于曹魏政权没有合理地运用分封制,一味束缚、防范宗室,导致皇室孤立无援。

咸熙元年,司马炎继承晋王之位,拜裴秀为尚书令,主理官制之事。裴秀刚一上任就上书请求恢复周代的“五等侯制度”,也就是按照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来分封诸侯。

司马炎接受了裴秀的建议,但对“五等侯制度”进行了适当的改革。首先,五等变为三等,分别是王、公、侯;其次,新制所封的主要是同姓王,异姓不能封王而只能封郡公、郡侯一类。这样,就将宗室的地位和权力抬高到了空前的高度。

最重要的是,新制规定了王、公、侯国的领兵制度。大国有民2万户,置上中下三军共5千人。次国有民1万户,置上下两军共3千人。小国有民5千户,置一军共1500人。后来又进一步规定,大国增户4万户,不满万户的小国,也都增加到万户。一些大的诸侯王,规模甚至远超这一规定,如汝南王司马亮、秦王司马柬,都有食邑8万户。成都王司马颖,食邑更是达到10万户。

晋武帝即位之始,就一次性封王二十七人,以后又陆续增封,最后总计封五十七王,并允许诸王自选王国内的长吏。他还委任几位宗王统领重兵,出镇许昌、邺城、长安等处的战略要地,用以拱卫首都洛阳。可见,司马炎在登基之处颇为倚重和信任分封制度和同姓王们。

在晋武帝执政初期,分封制度的确对巩固司马氏的王权起到了积极和正面的作用。但随着藩王在地方势力的逐渐巩固、扩张,晋惠帝登基而贾南风干政,宗室藩王与外戚世族之争最终引发了持续十余年的八王之乱,对西晋政权造成了极大的损耗。


都看完了,点个关注吧@闲来煮酒

4

人们常常在分封诸王的问题上非议晋武帝司马炎,泪痕以为在进行这种非议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正视一个最基本的历史事实,那就是在当时三四百年间,所有的帝国都是分封诸王的。我们在非议司马炎分封诸王之时,最起码应该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如果说分封诸王是错误的,为什么那三四百年间出现的枭雄、英雄、政治强人都在重复这种错误?如果我们没有正视这种历史事实,如果我们没有心存这种最起码的疑问,那对于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我们就永远只有象盲人摸象一样的去看它;而永远难以真正看清它的全貌。

即使孤立的去看司马炎分封诸王;司马炎分封诸王存在着众多不得已的因素。首先司马家族成员众多、势力巨大,那是既成事实。这绝不是司马炎造成的,也不是司马炎所能改变的。司马炎几个叔祖、叔父所代表的势力都是巨大的,这种势力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是司马家族可以凌驾于众多豪门代表之上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他也会成为司马炎当皇帝的阻力。

在曹魏帝国里,因为司马家族是帝国的执政家族,所以司马炎几个叔祖、叔父的家庭都拥有着巨大的军事、政治资源。在这种背景下,司马家族就是出了一个皇帝,也很难让他们再拥有更多的利益了。换而言之,司马炎除了给他封王之外,已实在不能给他们更多的利益了。从这层意义上,司马炎想让司马家族支持自己当皇帝,就必须得分封诸王;因为只有大封同姓诸王,司马炎祖父、父亲的各枝成员才会能获得在曹魏帝国中无法获得的利益。否则,司马炎的叔祖、叔叔们,实在没有支持司马炎当皇帝的理由。

而且从曹魏帝国灭亡的去看,皇族力量的衰弱是它灭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一个高级官员的兄弟、子侄都遍布政府权力机构的年代里,皇帝压制自己家族成员的势力的结果,通常就是会让某个豪门家族能与皇族分庭抗礼,甚至凌驾于皇族之上。这种局面一旦出现,那皇帝再想让那个豪门家族首脑臣服自己就变得越来越难了。在这种背景下,司马家族自然不敢舍弃分封诸王的政策。

分封诸王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历史也一再证实这种弊端是难以克服的。但司马炎却选择了分封诸王,我们自然有理由嘲笑司马炎的愚蠢。问题是,如果司马炎因此值得我们嘲笑,那司马炎之后的帝国皇帝呢?因为他们看着晋帝国在骨肉相残中覆灭,但他们建立了帝国之后,却显然都在大封同姓诸王;当然了这些帝国普遍的命运也都是在骨肉相残中走向灭亡。

我们回看历史,总会觉得当事人很愚蠢;但如果我们处于其间,真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吗?显然是很难的。

5


很多人没认清一个看似悖论的现实——朝代建立之初的宗室分封是在加强中央集权而非相反。

一看到分封,就认定这是开历史倒车,是开国之君犯蠢或自私自利,只能说历史教条背的不错,但缺乏分析能力。太多人预设了一个前提:把新朝建立当成大功告成的结局,如同童话中主人公结婚就是最终的幸福结局一样。把新朝在全国建立威信和影响力,实现完整中央集权视为理所当然,一蹴而就的既成事实,然而现实中这是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才会实现的。

尤其是古代的交通和信息传递条件下,新朝建立者根基太浅或反对势力太强时,对皇族进行分封,是强化新朝威望,深化新朝中央对地方控制力,以及平衡其它政治势力的必须手段。即便分封有其弊端,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分封宗室仍然是新王朝的最佳选择。

分封失败的案例,根源无一不是中央自己出了问题。八王之乱就是藩王被中央引入政治斗争引发的大乱,而不主要是分封本身的锅。七国之乱,也是没找好对象、时机和方法,贸然削藩导致的。

在负面之外,我们可以从成功案例认识分封的必要性。西汉初年的分封就是一例,刘邦以亭长出身而开创了中国平民而为天子的先河,但终其一生,刘邦都在与前期被迫分封的异姓王的斗争中度过,直至末期才完成了分封刘姓诸侯王。试想以刘邦缺乏家世背景,与功臣的君臣关系也只是第一代老板和打工者,如果不是分封各地的刘姓诸侯王,一方面难以设想汉朝会迅速在全国范围建立起自身的权威,另一方面功臣在中央发动政变,没有在外的藩王势力牵制,也难保汉朝真的会延续下来。明朝也是同样的政治原理,而且朱元璋还特别只给藩王留下了军队战时指挥权,而民政、财务等权力则被剥夺,这实际已经把藩王可能的危害降到最低,如果不是出了个奇葩建文帝可谓万无一失。

只有经过一代时间让新朝的根基巩固后,随着必要性的减退和亲缘关系的疏远,分封才会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障碍而非助力。在这种情况下,藩王自身也丧失了相当进取性,只要以给出路的方式削藩,其实本也轻松,汉武帝推恩令的效果就是例证。

6

九品中正制使得司马家必须分封!如若不然司马家很快也会被其他士族家族取代!无奈之举!

7

我认为司马炎之所以实行分封制,是有以下两点原因。

其一,司马家族成员众多,势力巨大,都拥有着巨大的军事、政治资源。这些势力既能助他登上皇位,但同时也对他的皇权构成了威胁。司马炎想让司马家族支持自己当皇帝,就必须得分封诸王,这样才有支持司马炎当皇帝的理由。

其二,从曹魏帝国灭亡的去看,皇族力量的衰弱是它灭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一个高级官员的兄弟、子侄都遍布政府权力机构的年代里,皇帝压制自己家族成员的势力的结果,通常就是会让某个豪门家族能与皇族分庭抗礼,甚至凌驾于皇族之上。这种局面一旦出现,那皇帝再想让那个豪门家族首脑臣服自己就变得越来越难了。在这种背景下,司马家族自然不敢舍弃分封诸王的政策。

8

自打秦建立集权制之后,虽然总体趋势是集权不断加强,但封建经常反弹,呈现波浪线前进的态势,既总体加强,小幅度反复的趋势。

归根到底是因为封建仍有其优势,虽然也有劣势,两张权衡之下作出决定,

秦集权汉封建,魏集权晋封建,

封建的优点在于在开拓期迅速加大政权影响力,避免君主家族被一锅端。

刘邦正是看到秦二世而亡没有同姓诸侯勤王才大封同姓王的。

但是到了曹魏,由于见识到藩王的危害以及曹丕对争夺世子之位的胜利仍然心有余悸,对宗室不信任,于是开始削弱宗室。

结果宗室太弱了,又被司马家夺了天下,司马家吸取教训又开始封建了。

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合适的,八王之乱其实是中央衰弱或者说是继承人的锅,怪不到封建上。

9

这要从曹魏时期说起。我们说曹丕代汉建魏后,为了巩固君权,一曾下诏禁止皇帝亲族辅政,对曹氏宗室严加控制,不断削除他们的封地和爵位,以致造成“王侯皆思布衣而不能得”。结果皇室势力在大族掌政局面下显得非常孤立,大族出身的司马懿得以借机壮大自己的势力。曹丕死后,曹叡(明帝)继位。他即位后便大兴土木,营建洛阳宫殿,使百姓困于劳役,同时赋税也很繁重。他的暴虐统治,不但使一般人民日益不满,就是臣下也因受严刑峻法而心怀怨恨。而曹丕死后,司马懿两次受遗诏,先后辅佐曹叡和曹芳(齐王), 在西御诸葛亮和东灭辽东公孙渊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威信,并掌握了曹魏的大部分兵权。他利用了曹氏的不得人心,将大族拉在自己的周围。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政变,曹魏政权实落司马氏手中。甘露五年(公元260年)司马昭杀死魏帝曹髦,立曹奂为帝。曹奂成为傀儡,司马昭从此成了实际皇帝。公元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兵不血刃,实现了改朝换代。

所以司马炎亲眼看到魏国因禁锢诸王,导致帝室孤立,才给了他们家夺取曹氏政权的机会,因此,他违反秦汉以来虚封王侯的惯例,恢复周朝的分封制度,大封皇族为王,当时一下就封了27个同姓王。西晋时的诸侯王不仅是食封者,而且大量参与政治和军事,他们以将军、刺史、都督等身份出镇地方,自选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租税,既有了行政权,又有了数量可观的军队,司马炎希望借此达到“外有强藩,内慑权臣”的效果,确保司马家族江山永固。

但人算不如天算,随着地方诸侯王势力坐大,其政治野心也随之膨胀。由于中央给予诸侯的权力过大,中央无力制衡诸侯的军队。尤其是晋惠帝即位后,由于其昏庸无能,无法平衡各方势力,导致朝廷内派系倾轧。结果各个派系纷纷拉拢势力强大的宗室诸侯王,而各个诸侯王之间又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终于酿成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期间,诸侯宗室之间相互混战,势力此消彼长,晋惠帝成了傀儡,任其他宗室摆布,受尽凌辱。这次战乱前后历经16年之久,使中原地区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生灵涂炭,西晋北方少数民族趁机起兵,逐鹿中原,并由此开始了中原地区大规模的胡汉移民狂潮。西晋最终在内外交困中快速灭亡。

10

司马炎分封这主要是皇位来源不正,他篡夺了曹魏政权,夺取了政权,所以,为了保证各地反叛,分封天下,一是犒赏有功之臣,收买人心,另一个也是赋予兵权,为天子监督天下,但是,司马炎的分封制却是导致天下大乱的根源,他没有吸取汉初分封制的教训,汉初分封,导致吴楚七国乱,西晋分封天下,导致八王之乱,后来直接导致了五胡乱华的惨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