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结论是有失偏颇的,也符合近年来一些企图否定苏军二战贡献的现象,归根到底,是对苏德战争的全貌了解不够所致。比如1945年5月的布拉格战役,苏军仅用六天时间、以伤亡不到12000人的代价,基本全歼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百万大军,其中仅俘虏德军数量即高达85万余人,你还敢说苏军完全是用“人海战术”堆出来的吗?



在这场战役中,虽然苏军总计投入了三个方面军(乌克兰第1、第2、第4方面军)号称200万人马,而实际上这200万兵力中还包括罗马尼亚两个集团军、波兰一个集团军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军,真正的苏军数量不过170万人,与德军的兵力对比在1比1.7左右,连两倍的兵力优势都不具备,却在短时间内粉碎了德军90多万部队,这无论如何不是什么人海战术。


苏德两军的战斗力差距,是有一个逐步缩小的过程,而非一成不变的。在整场卫国战争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1年夏天战争爆发到1943年夏天的库尔斯克会战之前,在这两年时间里德军平均战斗力确实高于苏军,以300多万野战陆军差点把苏联灭了国;但是在1943年苏军转入大反攻后,战斗力已非昨日吴下阿蒙,一路追杀直到攻克柏林,第二阶段差不多也是两年时间。那么,第一阶段苏军为何必须依靠绝对优势兵力才能顶住呢?




1、德军各军兵种已经具备了两年的实战经验。

没有哪支军队一开始就是王者,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机动部队在波兰战役中发挥的仅仅算是一般,由于波兰军队的装备和训练水平太过落后,以及被德国三面包围的不利态势(注意东普鲁士的位置),所以一败再败。本来还可以在东部地区再撑几天,结果又遭遇苏德两军的两面夹击,遂大势已去,在这场战争中,武装党卫军简直就是一群生瓜,伤亡非常严重。


但是在西欧战役中,德军的军兵种配合、装甲战术运用就比较成熟了,所以300多万英法联军被310万德军仅仅用了六周时间,就彻底打趴下了。德国人在战争中检验了武器装备、锻练了官兵素质、提高了指挥能力,更重要的还树立了战场自信心,因此在转兵东进时,已经成为一支令人生畏的武装力量。显然,苏军没有这个实战锻练机会,后大清洗时代的苏军迫切需要时间恢复元气,这也是斯大林尽力避战的原因,大家都心里有数。



2、苏军在战争初期现役兵员损失太过严重。

之前特别撰文介绍过,苏德战争爆发时苏军的现役地面部队约有530万人,而到了1941年底在不足六个月的时间里,在德军大纵深合围战法的打击下,苏军的兵员损失达到了400万之巨,也就是说,稍微有一点点作战经验(打芬兰、打波兰)的现役官兵损失超过75%,基本就是被打残了。尽管苏联尽最大努力进行兵员补充,可大多数都是预备役官兵甚至是毫无军事训练的平民,这些人只经过简单的训练就被推上了前线,其中充斥着妇女和少年兵。


这些新兵的作战能力和战斗意志当然远逊身经百战的德军士兵和士官,如果是对等兵力情况下,那干脆没有获胜的可能。某种意义上,跟中国的抗日战争非常相似,我们那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怎么可能是日军职业士兵的对手?没有几倍于鬼子的兵力,完全不具备对打的实力,依靠数量优势对冲质量优势,这是由军队素质所决定的,是被逼出来的。



3、苏军缺乏步兵运输工具因此机动力较差。

在苏联浩罕的战场上,野战部队的总数量是一回事,能够迅速机动到急需兵力的战场上又是另外一回事,苏军在这方面非常吃亏,主要是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汽车不够用,铁路交通被瘫痪了大部,所以苏军只能以至少方面军的级别来进行战役集结,否则一旦在某地开战,根本无力在必须的时间内调动充足的兵力。


所以这就造成了一种错觉,即德国的一、二个集团军经常对打苏军的方面军部队,实际上德军依靠良好的机动能力,会给主要突击地段加强足够的兵力兵器,因此在具体的交战地段很多时候德军的兵力并不吃亏,外围虽有大批苏军部队,却未必能及时投入战斗。要说这方面是美国唯一最得力的援助,送来了40多万辆军用卡车,极大缓解了苏军战场机动的困难(自产60多万辆)。



4、苏军各级指挥员还没有适应新的战争形式

30年代的大清洗严重削弱了苏军的指挥能力,高级指挥员几乎被全部拿下,连朱可夫都得算是后起之秀,1939年还是个军区副司令员。为了保证军官团不断层,那就只好把军、师、团等主官提拔到集团军、方面军的指挥位置上,再把曾经的连、排长“拔苗助长“到师、团岗位,如此类推下去,苏军的基层指挥员能力严重不足。


野战部队的营连排三级军官,其指挥能力极大决定着部队的伤亡情况,而在战争初期这就是苏军的短板,一线作战分队很快失去战斗力,则就得源源不断地补充上去,后果就是苏军的战役伤亡远大于苏军,也就有了人海战术的结论。其实德军经过消耗也是一样的情况,1941年的德军步兵师有17000余人,步兵连满编都在180人左右,而到了1944年师级兵力下降到14000人,步兵连仅有80到120人,这就是“风水轮流转“。



朱可夫在战争中前期也承认:“德军士兵熟悉自己的业务,顽强、自信和遵守纪律,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战斗训练、尤其是坦克部队和航空兵,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德军各集团军、各兵团司令部受过作战战斗、交战和战役的现代化训练,无线电器材的普遍使用使司令部和指挥官有充分的保障,能够准确得到关于赋于部队的任务完成的情况,善于组织与航空兵的动作协同,我对此有相当高的评价。”


但是苏军是能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其大兵团指挥能力和战役组织能力,在残酷的战争中进步非常迅速,所以在1944年以后基本不存在什么用“人海战术”获胜的情况,其装甲战术、炮兵火力和空中掩护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从“巴格拉季昂行动”开始,苏军在大规模会战中的伤亡总数已经开始低于德军,而德军也不再具备较高的质量优势,且战且退一路向西。


开始我被打懵了,暂时用数量来弥补质量差距先顶住,等质量恢复了再反攻,如果这都不可以,那就是不讲道理了。


最佳贡献者
2

这种说法无非是德国为失败找理由,因为德吹们总是认为德军不可战胜,然而最终柏林被苏军攻克,德国投降,他们不肯接受。同样,在冷战时期,出于宣传目的,西方刻意制造了这类的舆论,即苏联能够战胜德国并非苏军战略战术指挥得当、英勇奋战,而是因为苏联人多,纯粹使用人海战术,而德军兵力不足,结果失败。


为了印证这一观点,大量出版的德军将领回忆录总是重复着这一论调,每次某战役都是德军以寡击众,获得巨大战果,不过最终战役或者会战的失利都是一系列因素造成,比如苏军兵力是当面德军的10倍,天气原因,希特勒不肯听从将领建议等等。


不过大家都很清楚,事实绝非如此。1941年9月30日莫斯科会战爆发时,德军在兵力兵器上具有优势,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总兵力为78个师,180万人,各种火炮1.4万门,坦克1700辆,飞机1390架。苏军应战有3个方面军,总兵力125万人,各种火炮7600门,坦克990辆,飞机677架。即便是1941年12月5日苏军在莫斯科反攻,双方兵力对比依然是1比1,都是110万余人,苏军并无优势可言。


而在战争后期,苏军一系列反攻中,苏军兵力并不像宣传的那样完全靠人海战术,拥有5-6被甚至10几倍的兵力优势,例如1944年6月的白俄罗斯会战,苏军参战5个方面军140万余人,当面德军兵力90余万人。


况且,集中优势兵力围歼敌军是最正常不过的作战原则,如果这也早人海战术,那岂不是所有那些兵力比对方多的战役都是人海战术?显然是无稽之谈!

3

苏联的卫国战争是用人海战术堆出来的,这个说法不错,如果我们好好想一下,我们的抗日战争是不是用人海战术堆出来的。

事实上,双方都是用人海战术堆出来的,不过也有一点显著的区别,那就是苏联的堆人战术取得了成功,而我国的堆人战术并未取得完全的成功,而是只形成了僵持的局面,直到美国人将这种局面打破。


想要理解苏联堆人的说法,那么,就必须要客观的看待一些问题。比如:

1、苏军一开始损失惨重。刚开始打,苏联就损失了上百万精锐,导致力量失衡,后来用新兵蛋子去打仗,只能大量堆人。

2、武器落后。当年苏联才刚刚发展起来,工业并不强,只是基础盘比较大,所以在武器落后的情况下,只能用人数来弥补武器的不足。

3、苏联的工业问题。我们说了,苏联的工业只是盘子大,并不强,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工业都在西部地区,打起仗来这些工业基础,要么沦陷,要么拆得七零八碎然后运动中部或东南部进行再次组装,这需要时间,但是德国人不会给你时间,所以,在这期间想要争取时间,那就用人命去换。看似残忍,但是很公平。


所以说,用人海战术去打仗,是每个国家都不愿意的,都想以少打多,最后赢得战争,这样显得比较有水平,显得有面子,很拉风。

用人海战术往往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这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是最后的臭招,但是却不得不使用。另外还有可能会被人认为你水平差,不会打仗,会被喷惨的。

所以我们看,在当时的情况下,苏联并没有多少选择,面对德军,他只能选择人海战术。当然,很多人因此对苏军诟病,不过加入我们翻开我们的那一段历史来看,我们会比苏联做得更好吗?


我们并没有比苏联做得更好,每一次大会战,我们也是人海战术,每一次大会战,我们都是遭到严重的打击,损失惨重。是我们做得不好吗?

我想更多的是因为当时的客观原因吧,面对装备精良,都是小学毕业的日本精锐部队,我们总不能让几乎全是农民连枪都没碰过脑袋里还装着大刀长矛以及仍旧信奉着皇帝老佛爷的这些祖先去把日本人打得屁股尿流吧?

所以,在当时,对于这些落后些的国家,人海战术是唯一的选择,其他说什么都没用。

4

很多人在说苏联是人海战术打赢了二战,这个其实是挺扯淡的言论,他们举的例子是朱可夫经常用五六倍的兵力打仗,不计伤亡代价,如果这个就是人海战术,那1941年6月22日,明斯克战役爆发。德军集结56个师,2个旅,1个航空队的兵力,进攻44个师的苏军。是不是意味着德军靠的是人海战术打赢了苏军?冲绳战役,美军集结了58万的兵力,而驻扎在冲绳的日军仅为12万。是不是意味着美军靠的是人海战术打赢了日军?人多欺负人少就是人海战术的,那就没必要扯了

第一次国共战争的时候,蒋介石五次围剿那次不是数十倍兵力围剿共产党,皖南事变,十万人马围剿九千新四军,那是不是人海战术?解放战争,胡宗南三十万人马围剿延安,按照他们的逻辑这些都是人海战术的典范啊。

都是无知的体现。

军事上的“人海战术”就是指密集散兵线、密集梯队冲击。这种战术在一战以后基本就不再用了。人海战术的最大规模使用者,不是中共,也不是苏联,而是英国的索姆河战役,一天伤亡6万。那之后人海战术基本上就都被放弃了,为什么那之后就被放弃了,核心原因是因为机枪的出现,在冷兵器时代基本上打仗依赖人,人多欺负人少,基本上是大概率能胜的。当然也有个案,昆阳之战淝水之战都是代表,核心都是人多的一方没发挥出人多的优势,反而人太多了,指挥体系失灵,被人少的给逐个击破了,但是总的来说都是个案,大多数情况下,人海战术在冷兵器时代是非常管用的

但是热兵器时代,机枪的出现,尤其是德国马克沁机枪,那简直就是人越多,杀的越凶的大杀器,直接使得人多变得意义很有限了。刚才提到的索姆河战役,把是人类历史上人海战术的典范,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使用人海战术了。 英军投入作战有 54 个师,法军 32 个师,德军为 67 个师。英、法联军伤亡 79 万 4 千人,未能突破敌方防御,仅推进 5~12 公里。而德军损失 53 万 8 千人。双方一场战役里伤亡130万人,人类历史罕见。这场战役极度体现了热兵器时代下人海战术的毫无意义。这场战役里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德国制造的马克沁重机枪出足了风头,成了血雨腥风制造者,它是索姆河战场上凶残的杀手。无数的英、法联军倒在马克沁重机枪枪口下,成了它的牺牲者。 在索姆河战役期间,英军的进攻方式,是利用徐进弹幕作为掩护,步兵再以排成横列的方式(线式战术)进军。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典型的人海战术的打法,这个战役里,德军以机枪、火炮构成壕沟战强大的防御火力,使英军耗损大量步兵,却仍不能顺利攻占德军阵地。当时英军士兵的主要武器步枪对于德军阵地的打击有限,甚至根本无法对付德军防御时的强大火力。大部分的士兵在到达战壕前线之前就已伤亡倒下。热兵器时代依赖战壕和机枪,基本上没有对等的武器装备,再多人也意义不大,二战中的诺曼底登录,一个德军士兵一挺机枪,可以在几个小时内击杀将近三千美军,足够可以看到热兵器时代的威力。

所以从那以后,人海战术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也是在索姆河战役里,英军派上了新式武器,坦克,第一次亮相,也意味着战争进入了新时代。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纯粹依赖人多要取得战争胜利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苏联取得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还是工业基础发达在后期源源不断的补充战争实力,朱可夫元帅打仗的逻辑是很简单的,就是飞机坦克大炮不断的轰你,一次不够,两次,两次不够,三次,不行,四次,五次,六次都行,这些都是离不开苏联后期的军工实力的恢复和增长为前提的,离开这些,苏联再多人去送死有什么用呢

共军从来就没使用过所谓的人海战术,为什么,因为人一直很少啊,用不起啊。共军无论第一次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还是后来的解放战争,人数都明显少于对手,到抗美援朝的时候,也一样,哪里有什么资本用人海战术,共军讲究的是集中优势兵力,然后通过运动拉锯的方式把敌人调动分开,最终形成小部分范围内的优势兵力,然后予以集中歼灭,在具体作战战术里,共军采取的三三制,电影里看到的那些一个军号,人就冲上去的场景,那就是电影,现实做战中,是不可能的,那就是送死去了。 所谓三三制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八路军缺乏重火力掩护,压根无法以密集队形冲击日军的坚固阵地,从而会产生严重的伤亡。当时的共军本身人就很少,而且都是经过长征的骨干,伤亡太大压根无法接受,林彪针对这个情况,提出了在中高级指挥官战略上注重集中优势兵力(即著名的“一点两面”)原则上,低级指挥官要注意适当分散兵力密度,避免敌方密集火力的杀伤,强调以密切的协同,层层推进,交替掩护进攻。具体就是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战斗小组,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为便于相互接应,一般排成三个梯队。三人战斗小组呈三角进攻队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班长、副班长、组长,各带一个战斗小组行动。 战斗小组进攻时,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 呈三角阵型,三个战斗小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战斗班展开时士兵根据组长或班长指令随时变换战斗队形,战斗群展开后用"口语"、"手语"、"军号"或"无线电"来传达战术指令,一个总数27人的战斗群完全展开可以覆盖800米宽的战线。所以也就是说,一个八百米左右的战场上,共军最多就是20多个人,压根不可能出现电视电影上密密麻麻的人群的情景。

热兵器时代,人数过于集中就是等于送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