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和鲁国,是西周时期姜太公和周公的封地。齐国在战国之前是“姜姓”,称为姜齐,战国时期被田氏所取代,称为田齐,至公元前221年为秦国所灭。鲁国则是周公后裔,于公元前249年,鲁国为楚国所灭。
西周以前,山东一带被称为“东夷”,东部沿海地区的殷人和东夷人不服统治,屡次发生反周叛乱。为了平定叛乱,周王将周公和姜太公分别封于商奄和薄姑,建立起了鲁国和齐国,以镇抚东方殷人和夷人,这就是最初的鲁国和齐国。
经过一系列的吞并战争,鲁国和齐国不断强大,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还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鲁国则在三公的分权控制下不温不火,也延续到了战国末期。
“齐鲁大地”的称呼并非标榜其霸业,而更重在其文化传承。孔子三十七岁时曾去过齐国求仕未成,转而专心做教育,五十岁时在鲁国入仕,官至大司寇、摄相事。孟子则在齐国拜为上卿,留在齐国讲学的时间很长,著名的稷下学宫便在齐国。
西周时期,齐鲁两国的文化地位并不明显,但犬戎破周和随着周王东迁,周王室中的人才大量地散落四方,《论语》中记载:“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这样一来,各种文化典籍、礼乐传承人散落到了各个诸侯国,周王室的地位便一落千丈。
而鲁国则是当时保存文化典籍和礼乐制度最完整的,“周礼尽在鲁矣”,鲁国开始取代周王室成为当时的文化之国。而毗邻的齐国也较少被侵扰,文化相对完整。孔子曾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这说明齐鲁两国的文化有很高的共通性。
随着孔子、孟子的儒学传播,“齐鲁”一词渐渐成为古代文化的“圣地”,齐鲁大地的称呼,更彰显山东一地的文化自信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