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重庆开县长沙镇云阳县关口市和云阳县水竹林字辈派行曰:文必用万应,世一用兴邦,盛宏思懋启,懋(孟)振(正)祈(其)光大, 勤修迪吉康。祚维仁厚久,庆以翼诒长。经查证,重庆重庆开县长沙镇和云阳县关口市唐氏一支。为湖南岳阳县龙家桥入川一支唐氏后人。约乾隆年间入川,入川后和湖南发祥地中断了联系。

公元一九九二年壬申岁岳阳唐氏六修谱书曰:邦富,字邵美,配穆氏。生三子,长盛元配王氏无嗣;次盛香,三盛玉分叙至祈派止。名次详老谱载夔州府云阳县水竹林癸已四修谱书,生丁不下百人今无来稿。

公元二零一零年庚寅岁岳阳唐氏七修谱书曰:盛瑞字玉书,配游氏,生子宏意,宏意配杨氏,生三子。长子思荣,字树立,号华亭大学生。配康氏。老谱记载系云阳县高下甲韩家沟双生屋居住,旋迁居鱼塅福寿湾落业。次子思明,字大鹏,号焕廷生,同治庚午科武举。配周氏。三子思亮,字大会,太学生。继配瞿氏,生子一。思忠,配乔氏,继配陈氏。祈派止,因子孙繁衍不息,而未录,无来稿,大概远隔未通音讯矣,后来可以查清云。

最佳贡献者
2

湖广填川时,大多数迁徙到四川的人,必须先到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集合,然后再由官府登记分配,就像是一个移民中转站,所以,大多数的川人都以为祖上来自麻城孝感,其实未必!

历史上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说!

潼南塘坝王氏家族(含周边遂宁、安岳、大足、铜梁、合川的部份王氏)的字辈:一仲国正大,文学启洪先;祖宗维泽裔,永世胤朝元。 自1744年始修入川族谱,一仲两辈实未入川。因当时各方面条件简陋,况且文化有限,所修族谱甚简,再则年久失修、族谱残缺,曾误传是“三槐堂王氏”,而2015年重修族谱时经专业小组人员去鄂湘赣实地走访查谱考证,核实属“庐陵太原王氏-赣湘王氏”。祖居太原,唐僖宗中和年间(约在公元883年)从山西太原经蜀入赣,初居庐陵(今江西吉安)。后代某支在“江西填湖广”时西迁湖南邵阳,清康熙癸未年(公元1730年),二十七世祖国玺、国铭、国琏及堂兄弟国治从湖南宝庆邵阳仁凤都经湖北麻城孝感徒居入川,国玺、国铭、国琏落业于潼川府遂宁下安里(即今重庆潼南塘坝),鼎足而居,后代人丁繁茂,在川渝开枝散叶,有迁居于云贵湘鄂粤赣皖者;国治落业于安岳龙台。重庆湖广会馆有族谱可查。

3

回答者:复旦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韩尚蒙

移民活动,古已有之。西晋永嘉之乱、唐朝安史之乱和北宋的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地从北到南的三次大的移民浪潮,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使得经济重心南移。在明末清初,在中国大地上也发生了一场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那么,湖广填四川是怎么回事呢?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频繁遭受兵灾,人口数量急剧下降。1640到1646年,张献忠率领农民先后两次进军四川,与明军厮杀。而且在建立大西政权后,兵出汉中,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争夺此地。明朝灭亡,张献忠又与清军作战,最终被清军消灭。在1673到1681年的三藩之乱中,叛军与清军又在四川厮杀了长达七年之久。四川的人口也因此直线下降,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人口为310万人,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川只有人口50万,再到康熙二十年(1685年),四川只剩下9万人。

(康熙帝)

面对四川人口巨减的现实,清廷为维护统治,发展经济,颁布《垦荒令》以招揽农民,虽然垦荒令是颁行于全国,但这对于四川的影响,就是湖广填四川的开始。湖广填四川,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659到1682年。清廷颁布的垦荒令有很多不足,后期逐步得到解决。如将官员的任命和晋升与所引进的人民数量以及所开垦的土地挂钩,一再延迟开始征收赋税的年限,后来达到10年。但是,这一阶段移民的规模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垦荒令在实施之初,还在积累经验。此外,新开垦土地的所有权也没有解决。第二阶段是1683到1795年。这一阶段,康熙帝解决了开垦土地最重要的问题—土地所有权问题,规定凡是已抛荒的土地在经新开垦者种植后,所有权即归新开垦者;此外,还限制官吏对移民的勒索,对移民和本省人一视同仁,通过户籍制度将移民安定下来。这一阶段迁入四川的移民数量最为庞大,时间也最久。第三阶段是1796年后,经过一百多年的移民及其后代和本省人的世代经营,四川经济恢复发展,此后迁入四川的移民虽然并不曾间断,但绝对数量不多。

(康熙帝下诏移民入蜀)

需要注意的是,湖广填四川,并不仅仅指的是移民迁出地只有湖南和湖北,此外还包括河南、陕西、贵州、广东、江西和江浙等地区。

(各省移民入蜀示意图)


参考文献:

1、田光炜:《“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过程》

2、王炎:《“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与清政府的移民调控》

3、张敏、柯立、孙上茜:《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人口迁徙及其影响》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季我努学社头条号(搜索季我努学社)及季我努学社微信公号(名称季我努学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学社系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间学术社团,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万字,代表作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第一辑5卷,第二辑已出1卷)。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系国内最著名的公共历史讲座。

4

祖籍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二十六都田心庙三澡河!一世祖刘公天爵于乾隆三十四年,入川居万县大周里五甲江北二湾!








5

吾氏系出于姬,王季之穆也。文王季弟叔封于虢,或称郭公,后因为氏,是为受氏之始祖,王生子八,官爵其详于史,吾祖暧公居六。公元八百八十一年暧公曾孙瞿公为避唐僖宗时期黄巢之乱,由金陵(今南京)乌衣巷徙十善镇(今江西省泰和县十善镇隐义岗)瞿公次子延嵩,迁同区符竹村(今江西省万安县高陂镇符竹村)。延嵩曾孙郭照徙龙泉旧县。郭照之孙郭明传至五世孙郭师尹由龙泉旧县迁居桂林(今江西遂川附近)。郭师尹孙郭斌甫由桂林迁居悠富创立基业,建宗祠。名曰:崇本堂。宋末元初长子荛可公奉母避乱,徙湖南桂东零陵乡二都君辅上村创业,卜居君辅为君辅始祖。至三世,开义贞、义贤、义善、义赏、义殊(珠)五房。自汾阳王十九世孙荛可徙居湖南桂东县君辅上村,历今六百余载,传十三世。历经宋元明清四朝,皆聚族而居,子孙多至数千人,在汾阳王而下支流之一线耳,而蕃衍若是何其盛也。公元一七二一年,清康熙六十年,荛可十三世孙克守因族中人多地少,又有朝廷颁布的垦荒令。即从桂东沙田龙仔(沙田镇龙头村)迁徒四川嘉定府荣县刘家场(今自贡荣县留佳镇大屋坡仁和西土坝附近)为留佳郭氏始祖。

6

感谢邀请!我父亲和爷爷奶奶这辈以上都在重庆生活,我们全家是76年从重庆到成都定居的。听我二叔说,我家先辈好像是从广西的哪里迁过来,二叔是教师已经退休了,他应该是去研究过,下次回重庆一定要问问清楚......

7

陈姓始祖自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鹅枕大坵,移於湖广湖南永州府祁阳县普乐乡十四都大冲桥寨头,七郎祈福主,游草塘十里村人氏。始祖德政公。前代班行字派,德仕辅朝学,一忠文宾化,世上国正启。阖族新议字派.嘉道荣光显,绍祖应长敦,其泽广远钦,天心乃昌顺,万代必永定.现查到大冲桥现地名大忠桥,不知古十里村与现十里村是不是同地名

8

麻城孝感,大多数迁徙到四川的人,必须先到那里去集合报到,然後再由官府登记分配,就像是一个移民中转站,所以,大多数的川人都是麻城孝感!也有文化高一点,家谱相对详细一点的可以知道自己是来自广西?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当然也有一种说,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江西移民湖广比湖广移民四川要早!

9

本人姓蒋

祖籍:湖南省宝庆府新化县永宁三都下庙

字辈:仕太正宗祖,荣华福寿增;嘉心文明应,忠良显朝 廷;仁义礼智信,干元裕光清;盛德昭万代,富贵永长春(兴)

湖南祖上:蒋仕仁

三代祖(入川第一人)

正柏,太权长子,生于清康熙三年(一六六四年)甲辰岁四月十六日卯时,系湖南省宝庆府新化县永宁三都下庙王人氏。享寿八十二岁,殁清乾隆十一年(一七四七年)丙寅岁二月十六日酉时,故于川东道重庆府铜梁县六寅里旧七甲(今围龙镇民生村四社)石塔沟屋基卜葬阳宅左边,立戌山辰向。

请问湖南的老乡,现在这个地方叫什么?那地方还有我们这一起的宗亲吗?

10

我姓李,乃李世民之后。祖籍上,李家发源于山西,到长安,后到唐朝,唐末为了李代家族有后,李隆基逃至福建海边烧灰窖,在不小心脚下趾压破,至今我们的小脚趾也要发个丫。后来从福建搬广东,林华县石壁村,风浪岗。湖广填川后迁至江安县,麻衣坝,江鱼坨,然后三十六房人,搬至南溪水洞门,再到木头浩,然后到至今的,桐梓镇,林江村,胜利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