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者:复旦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韩尚蒙
移民活动,古已有之。西晋永嘉之乱、唐朝安史之乱和北宋的靖康之变,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地从北到南的三次大的移民浪潮,促进了南方的开发,使得经济重心南移。在明末清初,在中国大地上也发生了一场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那么,湖广填四川是怎么回事呢?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频繁遭受兵灾,人口数量急剧下降。1640到1646年,张献忠率领农民先后两次进军四川,与明军厮杀。而且在建立大西政权后,兵出汉中,与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争夺此地。明朝灭亡,张献忠又与清军作战,最终被清军消灭。在1673到1681年的三藩之乱中,叛军与清军又在四川厮杀了长达七年之久。四川的人口也因此直线下降,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人口为310万人,到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川只有人口50万,再到康熙二十年(1685年),四川只剩下9万人。
(康熙帝)
面对四川人口巨减的现实,清廷为维护统治,发展经济,颁布《垦荒令》以招揽农民,虽然垦荒令是颁行于全国,但这对于四川的影响,就是湖广填四川的开始。湖广填四川,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659到1682年。清廷颁布的垦荒令有很多不足,后期逐步得到解决。如将官员的任命和晋升与所引进的人民数量以及所开垦的土地挂钩,一再延迟开始征收赋税的年限,后来达到10年。但是,这一阶段移民的规模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垦荒令在实施之初,还在积累经验。此外,新开垦土地的所有权也没有解决。第二阶段是1683到1795年。这一阶段,康熙帝解决了开垦土地最重要的问题—土地所有权问题,规定凡是已抛荒的土地在经新开垦者种植后,所有权即归新开垦者;此外,还限制官吏对移民的勒索,对移民和本省人一视同仁,通过户籍制度将移民安定下来。这一阶段迁入四川的移民数量最为庞大,时间也最久。第三阶段是1796年后,经过一百多年的移民及其后代和本省人的世代经营,四川经济恢复发展,此后迁入四川的移民虽然并不曾间断,但绝对数量不多。
(康熙帝下诏移民入蜀)
需要注意的是,湖广填四川,并不仅仅指的是移民迁出地只有湖南和湖北,此外还包括河南、陕西、贵州、广东、江西和江浙等地区。
(各省移民入蜀示意图)
参考文献:
1、田光炜:《“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过程》
2、王炎:《“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与清政府的移民调控》
3、张敏、柯立、孙上茜:《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人口迁徙及其影响》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季我努学社头条号(搜索季我努学社)及季我努学社微信公号(名称季我努学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学社系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间学术社团,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万字,代表作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第一辑5卷,第二辑已出1卷)。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系国内最著名的公共历史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