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恪,必须要涉及到另一个人。
他的立场决定了李恪的命运,也决定李恪的才干的展现。
此人就是长孙无忌。
在贞观十七年时,发生了一件影响整个大唐国运的重大事件。李世民的两个儿子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为争夺太子之位而大打出手。李承乾甚至生出了率兵逼宫的想法来。
还未等李承乾动手,便被纥干承基告发。
李世民命长孙无忌等一干老臣查证,事实很快搞清楚,证据确凿,李承乾的确有谋反的意图。
长孙无忌等人联名要求处死李承乾。
李世民没有答应。他准备当面询问李承乾其中原委之后再做决定。他实在无法理解作为太子为何生出谋反的心思?
李承乾的回答很是干脆,他感受到了威胁,而且是来自一母同胞的弟弟魏王李泰的威胁,他的储君位子眼见不保,所以才出此下策。
又经过一番查验后,李世民最终做出了决定,太子李承乾废为庶人,贬出长安。魏王李泰被幽禁。
李世民此举造就了一个新的问题,太子之位空缺了下来。
此时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所生的晋王李治,在李世民众多子嗣之中呼声最高。
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所生的吴王李恪,虽然呼声不敌李治,但是拥戴者也为数不少。拥戴者中包含有李世民自己。
李世民时常将李恪挂在嘴边,在人前称赞李恪类己,给人的感觉是想将帝位传于吴王李恪。事实上,经过一番角逐,李治在长孙无忌的强力支持下登上太子之位。
至于李恪,李世民也的确开口询问过其他人,他的主要理由是现任太子李治过于仁弱,难以胜任。这立刻遭到了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
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话抱有怀疑,质问长孙无忌是否怀有私心,图谋以甥舅私人关系,凌驾于国家之上。
长孙无忌当场否认,说正是为了国家社稷,才更应该选取一名守文之主,造福黎民百姓。如果举棋不定,必定引发灾祸。
李世民勉强的认同了这一观点。但是,李恪的才干已经是获得了李世民的认可。
李恪就此被搁置了一边。长孙无忌却暗暗将李恪记挂在心,他认为李恪是自家外甥李治的潜在威胁。
那么,李恪究竟有什么能力,使得李世民念念不忘,长孙无忌记挂在心?
对此,史书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是笼统的给出了三个方向。类己,有文武才,名门之后。
第一、类己。
类己这样的话,李世民从没有在原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身上使用。
李承乾在贞观十七年之前,时常留守长安,李世民常令居守监国,庶政皆令听断。监国就是在行使皇帝的权力,只是在一些重大的政治军事等问题,包括大的人事变动等方面还需上报批复。不管怎么说,李承乾也算大半个皇帝。
魏王李泰则在文史上有很重要的贡献,他主持编撰了《括地志》,更为重要的是在编撰图书期间,他收揽了众多的人才,这为他与李承乾展开争夺助力不少。事后,被李世民一再在众臣面前提起给与褒奖,赐予财物,几乎与太子李承乾旗鼓相当。
尽管两人一个在政务上有所作为,一个在文化上获得美誉,且各有一套御下的方略。可是,在李世民眼中却是不类己的。
李恪在藩地主政时(时任安州都督,今湖北安陆),喜爱射猎,多次损毁百姓庄稼,为此柳范告到了李世民那里,刚开始李世民还为李恪辩解。因为李世民本人也喜爱射猎,并且为了保持和弘扬尚武之风,多次在北方边地举行大规模有组织的校猎。
这在李承乾和李泰身上所欠缺的。
最能凸显李恪才干的是他在安州任职时,虽然突厥已被大唐击溃,吐谷浑和西北羌族以及六诏一直蠢蠢欲动。李恪在职的数年间,也是屡有叛乱,图谋中原。然而,李恪爱骑射的性格恰好对其有一定的震慑力。
这一点,很是得李世民的心意。这种偏向一面的明示,且处在长安刚刚经过太子争立过后不久,这使得整个朝廷的风向,也随着李世民的态度,产生了变化。(李恪)既名望素高。
第二、有文武才
而在众多的史籍中,如《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等书,提及吴王李恪,用词最多的是有文武才。
李恪的文才究竟如何还需要作品来衬托,可是史书上并没有记载只言片语。不过,李世民是很注重子女的教育的,十四个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延请当世的名宿名臣来当老师。
在这种氛围下,虽然李恪的文才没有被发掘出来,但是他待人接物却中规中矩,有礼有节。(李恪)甚为物情所向。
第三、名门之后
隋朝破灭之前,隋炀帝已被宇文化及所杀。先是隋炀帝的原配妻子,萧后以宫门床板拼凑一副棺材将其安葬,而后是奉宇文化及之令留守江都的陈棱将其迁葬。待萧皇后从突厥返回中原之后,离世前恳求李世民,让她与隋炀帝合葬,这才形成了现在的隋炀帝帝陵。
李世民同意前朝帝后合葬,目的自然是顺势而为收买人心。其中的人心多是指隋朝的旧臣遗老。
在李世民的贞观十七年,李氏建立社稷,不过短短26年,诸多的隋朝老臣依然在世。包括上文所说的萧皇后及隋炀帝之孙杨正道 。
李恪作为隋炀帝之外孙,又是当朝李氏皇族子孙,其身份之显赫无人能与之匹敌。
包括李世民在内都是隋朝杨氏的臣子,如果李恪在某一敏感时刻振臂一呼,他吸引到身边的不仅仅是前朝旧臣,还有一帮嗣位无望的新贵。
这才是当权者惧怕的。
而在李承乾和李泰争立之后,长孙无忌力荐晋王李治,其最大的根源还在于此。
可是,李恪自始到终并未在太子争立时出手,也未在李世民暴崩之时竖起反旗,直到唐高宗李治的永徽四年二月被长孙无忌诬陷参与了“房遗爱谋反案”被逼自杀,时年35岁。其人品人格都经过了实际的检验,这样的人一旦登位必定是第二个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