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儒家思想不是宗教,是一种伦理学。
儒家早期的工作是祭祀仪式的主持者,周礼的执行者,孔子小时即喜欢摆弄法器,学大人跪拜磕头作揖。
按胡适先生的研究,儒者在殷商时代即产生,从事丧葬礼仪服务,即相礼,儒是殷民族的礼教的教士,然而经过六七百年的发展变化,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变成了教师,他们的职业还是治丧、相礼和教学。但他们的礼教已渐渐地行到统治阶级里了,向他们求学的已有各国贵族的子弟;向他们问礼的,不但有各国的权臣,还有齐鲁卫的国君。这才是那个广义的“儒”。儒是古宗教的教师,治丧相礼之外,他们还要做其他的宗教事务。显而易见,在胡适的概念中,儒的职业有点类似于基督教中的牧师。
古代宗教与现今的宗教又大不同。就儒字而言,乃是人、需,需字解说是上面雷,下面下雨,说是古代祭雷电的活动,是一种对自然的崇拜行为,一般可称为宗教。古希腊人家中皆有自己的神崇拜,或是某种动物,或某种现象,如阿波罗是为太阳神,宙斯是为雷电神。也是古老宗教的一种。中国古代也不例外,也崇拜雷电,创制到文字上是一个需字。加人旁,成儒字,即主持此祭拜仪式的人。又引申到为葬礼服务,料理后事,精通礼仪,因中国人非常重视死后,一般都厚葬。此类人又形成一个职业阶层。
冯友兰先生则认为儒只是社会大众中分离出来的一个职业,不具有宗教性,其有专业知识,有具体事可做,并赚取微薄收入为生。
后随殷朝式微,礼崩乐坏,儒者散入民间,有做教师,有欲入官府,教王上顺阴阳之事,或成为典礼官,有君子儒与小人儒之分别。孔子就希望弟子不要做小人儒,不做吹打揖让之事。儒者为人服务,是比较弱的,又称懦。
及至孔子本人将儒家经验进行了总结、升华,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涉及到家庭则父父子子兄弟,涉及国家则君君臣臣,就是家庭、国家中的成员都有长幼、尊卑的次序,后世儒进步发展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大同等一套系统理论说法。
而宗教,如佛教,基督教等似乎都是排斥家庭的,佛教要出家,不问红尘事,方可专修。基督教排斥偶像,而儒家却要敬祖,被认为是偶像崇拜。故儒家思想与宗教思想是根本不同的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