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事也不可太较真。这里的“心”字,只是个基本理念。在古时,心代表一个思想的理念,又比如肾,古人并不全指体内的“腰子“,同时也指生殖糸统。这都是广义的概念,古时印度佛家也讲“心“,佛家的《心经》,讲究修心立德。比如从前的人说”消息“二字,它可以指信息,比如说某人离家多年,至今无消息-…。也可指某种机械构造,比如说,“这东西(机械)里百消息很复杂,咱搞不慬。这“消息”,在这里指构造、零伴。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旧的语言或名词,现在已被淘汰,或搁置不用了,这都是正常现象。已故南怀瑾老先生以前也说过,人的语言大概每三、四十年就会有点变动,我想是真的,比如“然后“这个词,六七十岁以上的人,说话不常用。而现在有的年轻人,一开口就是“然后”,一句话下来就用四、五个“然后”,无“然后“就不成句子,这就是时代的演变,你注意过吗?????

最佳贡献者
2

心是做事的重点,中心要做的事情,心无二用,一心一意。不是心脏之心,是心神。大脑只是信息储存器和信息传导系统,受命与息,决策在下怀,常说正中下怀。喜好行为是从下怀息里主导的。愿意不愿意都在其中。那么不愿意做的事也得去做是谁主导的呢?违心做事应该是恐惊肝胆所主导的。心神应是息充能量鼓舞心的精神去干愿做的事情。

3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与“脑”。

心与脑,哪一个是思维器官?这在现代医学成熟后,已经不是问题了。

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哲学家思想家,几乎一致认为,“心”是思考器官。

过去,缺少解剖学等现代医学理论研究作指导,所以一直认为人的思想和情感等都是心产生的。

而现在,已经证明心脏只是供给全身血液循环的脏器,对思想没有任何的帮助和作用。

但中国传统文化不这样理解。

从孔子到曾国藩,都认为是“心”。在他们论述中,不管是理论体系和用语,莫不如此。

如心性论思想是早期儒家思想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线索。从《孟子》《荀子》到新近出土的文献都显示,“心”与“性”,是他们各自文本体系、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的核心用语。

王阳明更是把自己理论定位在“心学“。

在哲学、思想乃至日常生活中的用词方面、如“心志”“心性”“心态”“用心”“虚心”等等。

但是,为什么又有用“绞尽脑汁”一类的词,来形容思考问题呢?

这就需要说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这就是中国传统医学和医药理论。

古人认为意识的器官是心,“心之官则思”。

甚至认为意思的器官是胆、是脾等,如“胆量”“脾气”等等用语。

这些观点,自然也折射到传统医学中。

但是,中国传统医学中,也有“脑髓”“脑府”这类词。

从《黄帝内经》的论述可以看出,尽管认为,正常人体神志活动的进行和器官功能的使用,与心的主宰意义,还有五脏六腑效力的配合直接关联。

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对脑的认识与研究,毫无思考。

在《内经》中,就提出“脑髓”“脑府”的概念,并由此引发对其功能的理解。

这就已经涉及到,脑的功能正常与否,是与人体反应能力、听觉、视觉、神志以及全身状态相关等等这样一些领域。

中医学认识到的”脑”,与其他中医术语一样,是一个整体概念。

它的内涵是此器官与彼器官、此功能与彼功能之间互动互交的过程。

这里,实质上,就在解剖学意义上,确认了一个实体的“脑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心肾功能整合而成的一种概念中的虚拟“器官”。

随后,“脑心一体”的理念,似乎为更多人接受。

他们认为,二者经脉相连、气血相通、神明贯通,而且有机地可以整合起来。

既然脑是人体中枢,心为生命中枢。那么,二者相辅相成,主宰或支配人的智商、思考、意识和追忆等与物质相对应精神世界。

这实际上阐明:脑就是心,心就是脑,二者是合而为一的。

到了李时珍,尽管他的成就主要在药学方面,但他在解剖生理学方面,也有思考。

从解剖学上说,李时珍提出过“脾”,就是俗话所说的“联贴”,本来是有形之物,即现代医学中所说的胰脏。

但是,值得注意的,他又提出“脑为元神之府”,说人体的头部如圆形的穹窿天盖。

这是首次提到。

而且,他还设想,在“元神之府”,还有“泥丸之宫”,这是一身神灵所集中的部位。

这样的观点,在我国古代医学以心为全身脏腑的主宰的传统观念中,成为一个了不起的突破。

以后的一些医学家,对于大脑的功能,就有新的认识起点。

可惜的是,由于体制的原因,中国医学理论,在这方面,缺乏解剖学的实践与理论,没有更大发展。

到了18世纪中叶,瑞士人冯·哈勒(1708-1777)终于科学地论述了“思维的物质器官是脑”的理论。

我们也看到,几乎是同时,清代有位叫王清任(1768—1831)的医者,主张大脑才是思维的器官。

他著有《医林改错》一书。

但也仅限于此。

我们再回到“绞尽脑汁”这个词来。

中国传统医学有“脑髓”一词,而且进入汉语言的语库中,意思是“脑里的骨髓”。

这个词来源于中医学典籍《灵枢·经脉》,原文是“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

刚刚提到的那位认为大脑是思维器官的清代医者王清任,他在他的《医林改错》中说到:“精汁之清者,化而为髓,由脊骨上行入脑,名曰脑髓。”

在这里,就是“脑浆”的意思。

由此可见,尽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认为心为思维的器官,但也有绵绵不尽的医者已经猜到,或感悟到,脑也是思维的器官,而且有“脑髓”“脑汁”这样一些术语,并构建了在此类术语之上的理论构架。

如此看来,用“绞尽脑汁”一词,也同用“费尽心思”这样的词一样,比喻形容逼近极限地思考问题,就不奇怪了。




4

论心与大脑

谢谢邀请!大脑是分别,心是体悟。分别是向外求,体悟是朝内求。向外求的是知识,朝内求的是智慧。

大脑在分别的时候,看不见,摸不着。而心理的情感能看得见,摸得着。人如果干了不好的事,心就不安,脸会红,心会跳。道德在心内,法律在心外。

《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就是用大脑思考。《陆王心学》的:心外无理,就是用心体悟。知识与智慧不是成正比的,有时候知道的越多反而越糊涂。

《道德经》云: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用大脑去学习知识是在做加法,知识是越学越多。用心去体悟道就是在做减法,知道的越少就越接近道的智慧。庄子曰:吾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六祖坛经》云: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智慧,我们自己的内心本来就有,只是被尘劳淹没了。

所以说心是体,大脑是用。如道家:道是德之体,德是道之用,德之得也。儒家:仁是义之体,义是仁之用,义之宜也。佛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空是色之体,色是空之用。色是缘起,缘起性空。

5

古代中国并没有单一地认为心就是思考器官,真理是发展的,并不是一成不变。最初,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人们更多地会从感觉出发,但是随着思考探索的深入,必然有更多全新的认识。

心是思考系统

古代人所谓的“心”并不是单纯地指我们的器官心脏,而应该是一整个思考系统,我们经常会说用心感悟,却不会说用脑感悟。

可以说心是神识,而大脑是意识,你能用心感受到的东西是大脑无法感知的。

举个例子,张家界的玻璃栈道,你的大脑告诉你它很安全,但是心里依然会感到害怕,大脑也控制不住。

古人对心的认识

甲骨文的"心"看起来就是心脏的轮廓,从这一点来看,一开始“心”就是单纯地指人或者动物的心脏。但是在情绪变化的时候,心脏的表现更容易被我们察觉,情感发自于心要比发自于脑更加让人觉得可信。

《礼记》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孟子有言:“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古人很早就将心脏和精神联系在一起,认为情感、记忆、感知、思维等都和心脏有关。而且不光是中国,古代西方文化有同样的认识,西方的孔圣人——亚里士多德就总结了七条理由来统一思想。

古人对脑的认识

西汉末年的儒家纬书《春秋元命苞》记载,“头着神之所居”、“脑之为言在也,人精在脑”;后唐《酉阳杂记》有言,“脑神曰觉元”,这时就已经认为脑是知觉思维了。

心和脑的关系

古代有“心主神明”的说法,讲明心神对脑元神有支配作用,其实质是大脑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反应外界的事物,从而进行意识思维等活动。

有报道称,有些进行过心脏移植手术的人,在康复后会性情大变,生活习惯都与之前不同,这也让人怀疑心脏在神经活动方面到底有怎样的作用。

而依现在的科学水平,仍然没有办法破解大脑和心脏之间深层次的关联

其实自古以来,“心”就被赋予了一定的人文色彩,带有时代的烙印,我们早就不能把它

单纯地看成解破学上的心脏器官,它还含有哲学、政治的内涵

6

这个问题用我的思维来看,应该是基于西方神经学、脑学传入中国后,老舍由于自身的从业经历,可能接触过相关理论,从而认同大脑是人的思考器官,所以创造了“绞尽脑汁”一词。

“绞尽脑汁”是老舍在《四世同堂》第二部《偷生》中首次出现的“唯其如此,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替他思索。”



这篇小说是老舍开始于1944年创作的,创作准备介绍是1941年开始的。早在1930年时,从英国归国不久的老舍先生就到齐鲁大学文学院任院长,一直到1934年,而齐鲁大学成立初期,下设文理科、神科、医科、附设大学医院与社会教育科。老舍这几年中,从学校的学科设立看,可能在日常交流中对医学有些了解。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以后,齐鲁大学迁往四川成都华西坝,作为中国最早的医学综合性大学华西协和大学,借了部分校舍给齐鲁大学复校开课。1937年,老舍又从山东大学返回齐鲁大学任教,在四川一带工作生活。这个经历看,对于医学的了解是有途径可以更进一步的。

至于关于大脑的理解,卡哈尔和巴甫洛夫的研究基本都在19世纪早期,由于不太了解这块,推测有可能传入中国,中国医学学者们有了一个了解的途径。另外,老舍1933-1934年创作的《抱孙》、《小病》一文中,可以看出他对医学知识也是有所涉猎。



所以,个人认为出现了“绞尽脑汁”这个成语,是西方神经学、脑学传入中国后,老舍对其有所了解,才这么写,否则有可能就是“绞尽心血”一词,或者沿用“搜索枯肠”一词了。

7

我认为古代人所谓的心主要是指意念。古人讲“天人合一”、“身心合一”是对人整体概念的最基本认识。人对任何事情的思考是一个整体、系统的过程。凡观察、触摸、听声、辨认等均反映到头脑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态,随之,就会做出各种各样的反应。所以我认为古人所谓的心就是指意念,它集心、脑等五脏六腑,外五官的功能为一体综合体验的反应。心脑及各器官的功能是人们常讲的心力。这种心力所产生的意念才是思考问题的根本所在。

8

“中国古人认为思考器官是心而非脑”,这是一种误读,或者偏颇理解。

因为古人早就认识到思考是用脑的。《本草纲目》辛夷条下就有“脑为元神之府,而鼻为命门之窍。”明确元神即思维神志。《类证治裁》里更清楚说明:“夫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根据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神是宅守于心,而不是为心,而脑子才是元神所在,人的记忆皆源于脑。如此,诸如绞尽脑汁,头脑发热等等成语通行。

而心在古汉语话语中不仅是单纯的器官,而是一个系统,心为神之主,脉之宗。心主宰的是人的神志活动,而神志活动分属五脏,中医认为神、魂、魄、意、志各藏之于心、肝、肺、脾、肾,并分别与七情之喜、怒、悲、忧思、惊恐相关,故有 “神藏五脏”之说。心是五脏的统帅,因此,大量与心相关词语说明人的精神活动,比如:心神不宁,心想事成等等。

9

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弄清楚“绞尽脑汁”这个现代常用语,首次出现在什么地方。已经有网友史海钩沉先生指出,它首次出现在1944年老舍先生所著的《四世同堂》里。原句是:“唯其如此,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替他思索。”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老舍先生首先創作,或是使用的。我相信这样的论断。

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孟子说过“心之官则思”,这个概念就一直被流传下来,认为心脏是思维的器官。其中的原因是,心脏停止跳动,人即失去了意识,停止了思维。

至于发现脑是人类思维的物质基础,才是十九世纪的事情。所以使用“绞尽脑汁”一词,实在是现代生理科学进步的结果,与中国古代的错误判断无关。

10

那么有一个问题,一个脑死亡的人,会不会认为自己已经死了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