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人)。宋朝仁宗时考中进士,从建昌县(今江西永修)知县做起,最终官至三司使(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再改枢密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梳密使相当于军委副主席)。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病逝,终年六十四岁。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

在中国的传统戏剧中,包拯有个嫂娘,因为包拯家世清贫,生下未满月,母亲病故。嫂子就把他放在自己儿子的摇篮里,喂包拯奶,喂儿子包勉粥,将其抚养成人,并聘请恩师,教诲他一举成名。包拯对嫂子始终十分感恩,尊称为“嫂娘”。其实,这个只是个戏剧传说罢了。

而历史上,包拯中进士时,父母都健在。按照《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包拯最初被任命为建昌县知县,因为父母年迈,就没有去赴任。“得监和州税,”改做和州税局的官员,“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就没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裴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过了几年,父母都过世了,在长辈的劝说下,才去做了天长知县。可见包拯家一点不贫穷,应该是比较富有殷实的家庭。

包拯为官比较清廉,这个跟宋朝的“高薪养廉”政策有关,而且包拯家里不缺钱,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包拯不贪。包拯在坐镇开封府时的年薪,很多人可能都想不到,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数额大概在千万年薪以上。包拯有朝廷拨给的2000亩土地,如果放到现在,这是多大的一笔财富。当然,整个宋朝政府的官员薪俸都很高,但是整个宋朝朝廷还是贪污腐败成风,所以,“高薪养廉”基本上就是胡扯。

包拯曾作为监察御史,建言加强练兵,整治贪腐。辞去该职后,还曾出使过辽国,回来后上奏折建议朝廷挑选“素习边事”的将领守边,并重视代州(今山西忻州代县)的将领选择,以应对边境突发的情况。雁门关就属代州管辖,杨家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包拯在做三司户部副使时,免除了向百姓征收造船木材和河桥竹索赋税的重税;并让百姓耕种漳河地区肥沃的土地,大概有农田一万五千顷;包拯还废除了解州盐法;并且积极供给宋辽边境守军的军粮,这让包拯有了比较好的声望基础。后来包拯,任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建言请求废除苛刻的行为,抑制侥幸投机得官,正刑法明禁令,戒除兴建劳作,禁丘妖言妄说。

大家最熟悉的包拯的官职,龙图阁大学士,正式名称是“龙图阁直学士”,在1052年担任,由此有了“包龙图”的称号。后因担保推荐官员失误获罪,被贬官到池州(今安徽池州)做知州,惨吧,这年是1055年。第二年,就是1056年,包拯复职,并且权知开封府,戏剧中的“倒坐南衙包龙图”正式登场。这时候包拯已经是快六十岁的人了。

包拯在开封府时,改革了诉讼制度。开封府旧制,凡是告状者,都必须先将状纸交给守门的府吏,再由府吏转呈,是否审理,何时审理,则由府吏通知。诉讼者不能面见长官,府吏可以借此敲诈勒索,营私舞弊,而冤屈者因送不起钱财而告状无门。包拯革除了这一弊端,大开正门,使告状者可直接至公堂见官纳状,自陈冤屈,审案也更能公正合理。因此,才有了戏剧中“包黑子”的形象,刚正清廉,正直不阿。当然,上古神器三口铡刀应该是不存在的。

包拯此后主要作为言官,给皇帝提建议,弹劾不法的大臣。包拯曾建言宋仁宗立太子,因为包拯无子,而且年事已高,仁宗倒是很高兴包拯提出这个建议。包拯和宋代大才子欧阳修同朝为官,欧阳修是个大才子,但是破坏力也是非常巨大的,见谁啃谁的主,包拯就被啃过,曾对仁宗说包拯弹劾前三司使是为了自己去担任这个职务,让包拯只能在家避嫌了好久。欧阳修对包拯的总体评价还是很高的,只是转折了一下“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也是包拯的一个方面吧。

对包拯的整体评价,不敢妄加评议,还是引用宋史吧,“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翻译一下就是,包拯性格正直,憎恶官吏苛杂刻薄,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虽然非常憎恨恶行,但从来没有不用忠恕之道来推行政务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衣服、器物、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

包拯去世后,为了纪念包拯,在开封修建了包拯祠, 后来全国多地为了纪念包拯,都有修建包公祠,可见百姓心中的“一杆秤”。历史上的包拯和戏剧中的包拯,所做事迹虽然不同,戏剧多为杜撰,但是整体的性格、秉性和行为方式却是一致的,“包黑子”是确确实实的名符其实。

最佳贡献者
2

这个问题苍茫大地来回答:

历史上的包拯是北宋时著名的清官,当时民谚有云:关节不到,阎罗、包老。你化银子到阎龙王处,买不到命;你想徇私,想打通关节,找包公是没用的。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中的包拯和历史上的真实包拯有很大区别的,许多影视作品、舞台形象、小说形象都是向壁虚构的。

包拯,庐州合肥人,生于公元999年,二十八岁高中进士,步入官场,一直做到开封府知府、枢密副使。

包拯断案如神,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他在庐州为官时,一亲戚犯法,被告入官府,包拯秉公执法,免费送他一顿板子。这一来,包公的部分亲友夹起尾巴做人了。后来包拯调入京城,京城里有许多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这些人更是无法无天。有个张尧佐的,是贵妃的叔叔,竟因此同时担任了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等好几个重要官职,三司是主管全国财赋的官员,包拯认为张某才不堪用,更不堪多用,他连上五道奏疏,弹劾张某,甚至在朝堂上和仁宗掰起手腕,最终包公胜了,仁宗免去了张尧佐两个官职。(仁宗无愧于仁这个谥号,尧佐这个名是对张某的绝妙讽刺。)

另一个大官僚王逵,担任荆湖南路转运使时,十分残暴,逼得百姓逃亡山中,联合反抗。后调江南西路转运使,仍是狗改不了吃屎。包拯得知后大怒,连上两道奏疏弹劾,朝廷只是让他易地为官,调淮南转运使,老包又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上第三道奏折,过了一些日子,包公又了解到王逵在江南西路时,疑心地方官卞咸告发他的罪行,打击报复,暗中指使人诬告卞咸,关押五六百人,铸成冤案。包拯又第四次弹劾,到第七次宋仁宗终于免去王逵官职。

包拯处处奉公守法。他在端州府当官时,端砚石质坚实细润、雕刻精美,以前的地方官借着向皇帝进贡的名义,大肆搜刮端砚,奉承权贵。包拯在端州,只收缴向皇帝进贡的数量,自己一块不拿。

包公做了大官,生活仍俭朴,他在《家训》里说:后代子孙贪污腐败的,不许回老家;死后不得归葬祖坟。

包公清廉刚正,千古流芳。补充两点。第一点:《铡美案》是冤案,和包公无关。明朝有个清官叫陈世美,当官前家穷,受过一老乡的接济。陈世美升官后,老乡来找他办私事求升官。陈世美热情款待,但不愿意以权谋私,结果同为文人的老乡恼羞成怒,编了戏文来挤怼他,当然朝代往前推了一下,让陈世美穿越到宋朝,颠倒黑白,说他高中状元、抛弃发妻、贪慕富贵、做了驸马,还想杀掉发妻秦香莲,又给包拯配了把铡刀,算在舞台上报复了一下,看来中国的阿Q委实不少!第二点,包拯生活在北宋,那是文官的幸福时代,不仅因太祖遗命没有砍头的危险,收入也极为丰厚,赵匡胤贵族出身,只怕手下造反,不怕手下有钱;不像乞丐、和尚出身的朱重八八,抠门得不要不要的!有兴趣的文友搜索一下,反正从一品的包拯光凭俸禄及皇上逢时过节的赏赐,已肥得不要不要的!

望斧正!




3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

包青天指的就是北宋名臣包拯。据说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被民间奉为神明崇拜,认为魁星转世,传其黑面,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历经宋真宗、宋仁宗两朝。仁宗时期,包拯考中进士,历任地方职务为:建昌知县,和州监税,天长知县,端州知府,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中央职务为:殿中丞,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判官,知开封府,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授龙图阁直学士。

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被收入《四库全书》。后世称其为“包孝肃”、“包龙图”、“包待制”、“包青天”、“包公”。

其事迹在《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名臣碑传琬琰集·卷四十五·包孝肃公拯》中有详细记载。

其遗迹有包公湖、包公墓、包公祠、包公楼等存世。

4

小时候邻居家一放《包青天》,我就端着碗坐在他们家边吃饭便看这部电视剧,那时候的我对包大人的刚正不阿和那张黑脸是极度崇拜,天天想着自己啥时候也能变黑,然后用黄泥也在额头上弄个月牙,自导自演包大人。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这张图:

长大后读了一些历史,才知道包大人的脸原来一点也不黑,额头没有月牙印,而包大人的一些传奇故事都是后人给加上去的,这难免让我有点失望。包拯虽然没有电视里演的那样神奇。也不是断案高手,但他的人生经历却是精彩至极。

比起断案,怼人才舒坦

包拯之所以被称为包青天,主要还是他为官清廉、为民做主,本人也是刚正不阿。但包大人断案能力实在让人汗颜,他在开封为官时还闹出一个笑话,被沈括记录在“梦溪笔谈”中:

犯人买通了小吏,让他在在公堂上凶自己,包大人看到自己的小吏欺负平民百姓,气的打了小吏一顿,然后就心软的轻罚了平民,最后小吏和犯人皆大欢喜,而包大人被骗的闹出大笑话。

所以,其实包大人的专长是“怼人”:

1.怼贪官

转运使王奎收买路钱,被包拯知道,连续怼了他7次,怼到王奎后来被罢官。

2.怼权贵

宰相宋庠尸位素餐,该做的事不做,却在做一些宰相不该做的事,后来被包大人怼到自动辞职。

据统计,包拯为官期间,被他弹劾的朝廷重臣共有三十人。

包大人的黑脸一点都不黑

跟小说上不同的是,包拯出生于公元999年的庐州,父母是基层公务员,且他家的条件并不贫苦,也没有给人家放牛过,相反他出生自书香门第,从小就接受着良好教育。

至于他的脸黑,主要还是来自他的工作性质了,传闻中包拯是个断案高手,必须对犯人铁面无私。这个铁,就是黑铁。于是,包大人就成为了黑面无私的人了。

包大人的真爱,是展昭还是公孙策?

展昭、公孙策?这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关于展昭的原型,我们可以推测是包拯身边的护卫,毕竟在朝堂容易得罪人。但公孙策这个师爷,则压根就不存在,因为这个职位到明清时才出现。

那到底谁才是包大人的真爱?这正是包大人的大老板,宋仁宗。

包拯能够怼天怼地,全靠宋老板的好脾气。话说宋仁宗的丈人张尧佐想靠皇帝关系做宰相,被包拯知道后,不仅张尧佐被怼的抬不起头,连皇帝本人都被包拯骂道口水喷到脸上。

皇帝都被说成这样,更何况平常的大臣。

这似乎是包大人和宋老板配合好的,一个“刚”、一个“柔”,刚柔并济下,刮起了大宋朝廷的廉洁之风。

包拯平步青云的一生

对于包拯的梦想很简单,就是考取功名,做官为百姓服务。28岁的包拯考中进士,被授予大理评事,并在江西担任知县。但因受到儒家思想熏陶,“父母在,不远游”,包拯没去赴任,而是等到十年后父母双双去世,才去上任。

此时的包拯38岁。上任期间,包拯就显现其卓越的才能,在三年内就被调任为端州知府,又三年后被调到开封,此时的他彻彻底底的是一名京官。开封为官期间,包拯是各种打击官场的歪风邪气,而与歪风邪气的斗争持续了包拯的整个为官生涯。

如此优秀的官员,自然被上层领导赏识,于是他又被任命为“权知开封府”(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委书记,但权力要大很多)。此后的包拯继续升官,最高升到枢密副使,等于副宰相。

包拯为官最大的特点就是敢于纳谏,且力度很大,动不动就是弹别人十几次,而且是不管多大的官,他都敢弹劾。而宋仁宗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纳谏,被称为“守成贤主”。

包拯不畏强权,为民请命,被世人称为廉洁的化身,民间更是视他为神明。他的事迹经过民众传播再加上各种演绎,于是包青天的传奇故事,便出现在各种戏台上,越传越远,影响也越来越大。

而包拯既然是神明了,自然得有点特色,像有的神明形象如:毛脸雷公嘴、鸟头人身肋生羽翼右手拿大锤等等,包青天自然也要装饰一下,然后大家为他进行了艺术加工。铁是黑色的,包大人经常怼人,不善言笑,于是用黑脸来形象包拯,堪称完美。

5

北宋咸平二年(999)包拯出生于庐州合肥的一个官僚家庭,一直刻苦读书,直到29岁考到了进士(戏曲中包拯都是自幼被遗弃,由嫂子抚养长大)

宋嘉元年(1056),包拯上任开封知府,开始了他的包青天经历,这时候的他已经是58岁高龄,《宋史包拯传》提及“包拯立朝刚毅,贵气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

按照宋朝法律,百姓到衙门告状,不能直接给知府递折子,必须要先通过门牌司转达,门牌司因此经常刁难勒索百姓,包拯上任之后就撤掉了门牌司为民解忧。

包拯在开封府只做了一年多的知府,但是将开封治理的井井有条,后来历任端州知县,三司户部副使,治理的地方都让百姓十分满意。且多次向天子直谏,宋仁宗皇佑四年,包拯因为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触怒了仁宗被贬为河北督转运使,这时候被加封龙图阁直学士,后来也有人叫他包龙图就是因为这个官职。

宋嘉五年,包拯出任三司使,枢密副使,成为朝中重臣,这时候他已经年过六旬,64岁时,包拯死了。

6

包青天实在太忙,日断阳,夜断阴,三口铜铡泣鬼神,铁面无私辨忠奸,江湖好汉来帮忙。在老百姓心目中,包公是典型的清官形象,几百年来深受百姓爱戴,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被各类艺术样式演绎得出神入化的人物。

首先包公的身世就有曲折离奇的故事,大概受了戏曲《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的影响,认为包公从小父母双亡,有的说法是被遗弃,由大嫂扶养成人。事实上包拯出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官僚家庭出身,宋代史书里没有任何关于包拯有兄长的记载,在包氏族谱里包拯是有过两个兄长,但都在很小的时候去世了。包公没有兄长,当然也不可能由嫂嫂扶养成人,出身贫寒,父母早亡,可能是后世文艺工作者为了丰富剧情需要而加的戏码。

包拯确实是一个尽忠尽职的官员,同时他还是一名家喻户晓的破案高手,而且不惧皇权,不徇私情,《狸猫换太子》一案以各种文艺样式被传承了几百年。这都归功于元明时代的民间艺人,当时的公案戏,说唱词话,包公一人就占了绝大多数。(据考证元代公案戏18种,包拯占11种,明代刊印的说唱词13种,和包拯有关的有8种)


但是在宋朝史料里只记录了仅有的几件小案子,那一大堆的大案要案并没有记载。人们所熟知的案子大多来自明代的《龙图公案》,但据考证,其中绝大多数不是借用他处,就是完全是传说,在史籍中找不到出处抑或捕风捉影,他的大多数破案记录,也包括那三口铜铡,多是后人演绎出来的。

可以看一下包大人的履历,29岁时考中进士,照理应能做官,但包拯出于孝道,回安徽奉养父母双亲,直到父母都去世,守丧期满才出道做官,时年39岁。历任天长县知县,端州知州,这种孝道被当时人所称颂,也就是说包拯中进士后一直在家,没有断过案子。

从庆历三年(1043年)到嘉祐元年(1056年),先后担任监察官员,三司户部副使,京东路,陕西路,河北路转运使。向宋仁宗提出《论取士》,《论县令轻授》等策论文。还对边境防务提出建议,有著名的《论契丹事宜》,《论边将》等奏折。而转运使都是盐务漕运方面的工作,属于战斗在商业战线,使物价稳定,国家财政增收是他的任务。

所以从这段来看,包大人主要经历在谏议朝政和管理漕运和财政。也正是他工作的兢兢业业得到赏识,嘉祐(1056年)元年底到开封府任职,开始了他一生中留给后世津津乐道的执政经历。

据《宋史》记载,当时开封流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打官司没钱没路子没有关系,有阎王老爷和包青天为你作主,可见包公在民间的影响力和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包公在开封府任上其实只有一年半任期,在最难当的京官位子上,不怕权贵,为民做主,任人唯贤,铁面无私,也是在这一年半的开封府尹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印象。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包拯升迁御史中丞,最后他在枢密副使的职位上去世,死后谥号“孝肃”。究其一生,包大人并没有多少时间去断案,不可否认包大人是断过一些案子,但主要政务在进谏监察财政方面。

民间需要这样清廉的官员,老百姓渴望有这么一位执法如山,明镜高悬的人间判官,而包拯这个形象正是满足了人们内心对清官的定义,包拯青天大老爷的光辉形象也就顺应人心地树立起来了。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7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因其铁面无私的正直形象被人们誉为“包青天”。

宋代以后,关于包拯的话本小说、戏剧曲艺演义了许多他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故事,使包公的形象被神化、传奇化。

“包青天”成了人们寄托、祈望的理想人物。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包公有这么神乎吗?下面,有书君就和大家一起扒一扒铁面包公的生平历史,看看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一、青年“啃老”,只为奉行“孝道”。

包拯出身于泸州合肥名门望族之家,没有传说中坎坷的身世,也不是哥嫂养大的,而是父母双全、宠爱备至,从小接受着良好的儒家教育,29岁中进士,被任命为江西永修县的“一把手”。

然而包拯并不看重当官。

他不忍心放下父母双亲出外为官,便奏请皇帝把他派在父母身边工作。于是他被改派在离家不远的和县管税收。

就这样,包拯还是觉得不满意,干脆把官辞了,当起了啃老族。

专心在家侍奉爹娘,这“宅男”一当就是十来年,直到父母去世,包拯才重新入仕,去安徽的天长县当了县令。

宋朝重孝道,虽然包拯在家待业啃老了十几年,但在当时是很正常的。况且,即便用今天的价值观衡量,包拯为了孝顺父母弃官不做,仍然值得称道。

二、中年“出仕”,是个耿直“愤青”。

尽管包拯在官场上露面已是中年,但举止很像个“愤青”。

他42岁被提拔为大理寺丞、任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大名鼎鼎的端砚当时是端州的创收项目。

不过,在官僚盘剥下,打着“进贡”旗号的端砚,十有八九成了行贿受贿的物件。真正送到皇帝手上的没有几方,更别说拿到市场上成交了。

包拯一来,就下令端砚定额进贡,肃清端砚销售供货渠道。而他自己,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带走一方端砚。

“端砚事件”很让朝廷赏识,3年后包拯就调入开封。当时宋仁宗宠爱张贵妃,她的伯父张尧佐官位一路飙升。

除了是财政部长,还身兼四大要职。张尧佐有恃无恐,贪污受贿,民愤很大。

虽然北宋朝廷颇有民主风,但这事没人敢跟皇帝正面进谏。

而包拯,站在仁宗跟前,据理陈辞,滔滔不绝,唾沫星子横飞,溅了皇帝一头一脸。

气得仁宗说不出话来,拂袖而去,回到后宫对张贵妃发了一通脾气。

之后,为了此事包拯继续不断进谏,张尧佐的人事任命就上上下下地浮动。直到老张不久后死了,包拯的弹劾才算结束。

从此,包拯树立起了不畏强权,绝不放过一个贪官污吏的光辉形象。

弹劾宋庠,是包拯比较有代表性的又一次著名弹劾事件。

宋庠文采风流,做宰相一没贪赃枉法,二没苛政暴政,三没道德败坏,实在无错可挑。

但是包拯说,没有错是因为你没做事,国之重臣,毫无建树,就是“尸位素餐”,当然应该弹劾。

弹劾宋庠反映了包拯做官不随波逐流,眼光透彻敏锐的特点。

三、为官一心为民,有时不近人情。

包拯59岁时当上了开封府尹。他第一个举措,便是改革诉讼制度。在北宋,平民要告状,得通过“门牌司”层层上递案件。

刁滑的小官吏,就是利用这个机会讹诈百姓。

包拯二话没说,裁撤门牌司,简化办案程序。民众奔走相告“开封有个包青天!”

但是,当真是人无完人。包拯性情过于刚直,一旦认准,就像钻了牛角尖,固执己见,不计后果。

一次,京城某街道发生较大火灾。包拯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看到府尹大人都来了,相关部门官员自然不敢懈怠。

包拯看到现场烈火熊熊,非常焦虑。

这时有个人跑来请示:“是到甜水巷取水,还是到苦水巷取水呢?”包拯一听大怒,在这样紧张的时刻,竟然还问这样糊涂的问题!

救火还分甜水苦水吗?于是断定这个人有意戏弄,竟下令将这个人当场砍头。整个火场的官员百姓,顿感畏惧不已。

当然这有可能是无聊青年想故意戏弄包拯。

但也不排除有另外的可能性。或许请示者就属于那种做事情瞻前顾后、毫无主见,面临大火手足无措的平凡人。既然府尹大人亲临现场,任何事都要先请示才行。

而且,就算此人是有意戏弄,也罪不至死啊。

但包拯不问情由就断定此人目无官长,贻误灾情,直接问斩。为官如此任性,反映了包拯过于自信,感情用事甚至有点不近人情的性格特点。

不过,包拯体察民情,而且为官清廉无私,的确也是有口皆碑。在端州当知府时,他发现老百姓由于饮用江水,身体多病。

于是发动群众,在端州城内打了七眼水井。百姓改饮井水后,健康状况大为改观。这些井被后人称为“包公井”,有的至今尚存。

晚年他因丧子,回老家任庐州知县。一些亲戚故旧有恃无恐,仗势欺人,甚至扰乱官府,无法无天。一次,他的一位堂舅犯法,引起公愤。

一般来说,外甥是不太好惩处舅舅的。但包拯不顾私情,下令逮捕堂舅,依法处以笞刑,痛打了一顿。从此,包拯的亲戚故旧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今天的我们,回首细数包拯的一生,发现他的仕途其实很平淡。

他身边没有英姿飒爽的七侠五义,也没有三口威风的铡刀,更没铡过驸马爷,当然也没有月牙胎记和一张标志性的黑面孔。

但是,他为老百姓挖过井,免过税,下力气建设过首都开封府,还参与过北宋与辽国的外交活动。

他就事论事给仁宗进谏,有时弹劾人,有时出主意,脾气不太好,有点一根筋。

他没有传说或舞台上的包公那般神奇。但他刚直清廉,高风亮节,并因此流芳百世,成为古代贤臣的代言人。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8

文中说包拯无子是不对的。包拯有二子,长子包繶 ,次子包绶。长子早逝,刚刚结婚时间不长就因病去逝。在包拯五十九岁时被他遣送回家的小妾怀孕了。但包拯当时是不知道的。在包拯六十大寿时,长媳抱来小孩并道破实情,包拯大喜,为之取名包绶。时年是1057年。卒于1105年。享年48岁。那年,岳飞才两岁。

9

戏剧、评书等文艺作品曾把宋朝的清官包拯演绎成包青天,说他是从小没了爹娘,是兄嫂养大的苦孩子。

其实,历史上的包拯出身于殷实的官宦之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他的父亲包令仪曾在宋太宗时代任职刑部侍郎。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二十八岁考中进士,三十六岁那年出任天长县知县。

因断案出名,庆历元年(1040年),四十岁的包拯调任端州(今属广东肇庆)知府,后屡次升迁,先后任职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开封府尹、枢密副使等官职。

包拯在任内清正廉洁,不畏权贵,执法严格,扬善惩恶,任职开封府尹期间,京师奸佞大为收敛,时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

包拯是春秋时代楚国忠臣申包胥的三十五世孙,祖父包士通是耕读为家的平民百姓,父亲包令仪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中进士,任职刑部侍郎。

包拯有两个哥哥,大哥包莹、二哥包颖均过早去世,他自然成了包家传宗接代的独苗。

为了陪伴父母,包拯十余年不离开家乡,父母去世后,又守孝三年,直到三十多岁才离开家乡踏上仕途。

包拯有一妻一妾,妻子董氏生长子包繶[yì],先于父亲去世,包繶妻子崔氏生子包文辅,不幸夭折。

包拯不忍心看着儿媳崔氏孤苦伶仃过一辈子,就劝她改嫁,但崔氏却发誓不离开包家:“生为包妇,死为包鬼,誓无它也!”

包拯五十九岁再得一子,即次子包绶,是他的小妾孙氏所生。

可惜这个孩子五岁的时候,六十四岁的老爹就去世了。

包拯临死前,将小妾孙氏遣回娘家,嘱托儿媳崔氏抚养包绶,崔氏对小叔子视若己出,抚养他长大成人,包绶对嫂子“以母礼侍之”,称呼嫂子为“嫂娘”。

后人把这段历史移花接木到了包拯身上,以讹传讹,包拯就被传言说成是个没娘的孩子了。

10

包拯是北宋仁宗朝的一位官员,当过权知开封府、谏官、权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等职务。真实的包拯首先是一位清官。我们看他的遗嘱就知道他的为人了——包拯的遗嘱只有一句话:“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拯也是一名敢言的台谏官,跟皇帝争执起来,不惮将口水喷了皇帝一脸。让我举一个宋人笔记朱弁《曲洧旧闻》记载的轶事来说明:张尧佐除宣徽使,以廷论未谐,遂止。久之,上以温成故。欲申前命。一日将御朝,温成送至殿门,抚背曰:“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上曰:“得,得。”既降旨,包拯乞对,大陈其不可,反复数百言,音吐愤激,唾溅帝面。帝卒为罢之。温成遣小黄门次第探伺,知拯犯颜切直,迎拜谢过。帝举袖拭面曰:“中丞向前说话,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


不过包拯却不是一名值得赞美的法官,因为他过于严酷,喜欢强调“于常法外重行处置”。举个例子吧,曾敏行《独醒杂志》载:“包孝肃公尹京,人莫敢犯者。一日,闾巷火作。救焚方急,有无赖子,相约乘变调公。亟走,声喏于前曰:‘取水于甜水巷耶于苦水巷耶?’公勿省,亟命斩之。”一个无赖因为在救火时调侃了包拯一句话,便被包拯处死。可谓严酷。

讽刺的是,这么一名不尊重法律、不体恤人命的酷吏,却被后世坊间文人塑造成执法如山的代表法官代表。其实,中国传统司法文明成就很高,不是包拯所能代表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