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认为西汉时期救父的缇萦算一个震撼人心的小人物。

缇萦救父的故事出自《史记·孝文本纪》。虽然只有15岁,缇萦在父亲含冤入狱时,用自己的毅力和勇气,不但使父亲含冤得雪,免受肉刑,而且也使当时的汉文帝刘恒深为感动,并决心废除了自奴隶社会以来戕害人犯身体的的几种残酷的肉刑。包括髡刑,将人头发全部或部分剃掉;黥刑,脸上刺字;劓刑,割掉鼻子,还有刖刑,断人腿脚。相当残酷和不人道。

缇萦给汉文帝上书说“妾伤夫……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意思是“我悲伤身受刑罚的人不能再把肢体连接起来,虽然想改过自新,也无路可走。”汉文帝随后就下诏书说:现在人们有了过错,没有进行教育就刑罚加身,有的人想要改过向善,也没有途径可行,我非常怜悯这些人。于是就将原来的肉刑进行了改革,:“凡当完者,完为城旦舂;当黥者,髡钳为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趾者,笞五百,当斩右趾者,弃市。”但随后又出现了新问题:一是斩右趾改为弃市实际上扩大了死刑范围;二是以笞代替劓刑、斩左趾,结果受刑者“率多死”。因此汉景帝刘启在即位后,又两次下诏减少笞数,并规定了刑具规格、受刑部位以及明确了处罚施行时中途不得更人。

缇萦以一己之力救父,并推动了残酷的肉刑变革和废止,有一定偶然性。但是,历史的偶然也有必然的因素。固然,汉文帝能作出改革,和汉文帝年轻时生活在偏远的代郡(今河北省蔚县),远离繁华的京城,对民间疾苦了解更多有关,也和西汉初年民生调蔽,急需执行休养生息的国策有关。

最佳贡献者
2

关于这个我写过一篇小文,小人物的逆袭

菏泽号称牡丹之乡,每逢花时,满城花海。牡丹,富贵者也。花团锦簇,争奇斗艳,甚是惹人喜欢。但是真正让我留恋的却是菏泽的一个地方小吃,单县羊汤。

记得初来菏泽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去喝慕名已久的单县羊汤,每去单县,绝对忘不了的事儿就是去当地的羊汤馆喝一碗羊汤。 这几年工作琐事儿多,很难抽出点时间去喝一碗羊汤。偶尔自己熬一次,却总不是那个味道,没有羊汤馆的氛围。 单县羊汤历史悠久,介绍的材料网上一大堆,我也就不赘述了。最使我感兴趣的却是跟羊汤的有关的一个小故事。每次喝羊汤,都情不自禁的想起这个故事。

闲话不表,书归正传。 这个故事出自《左传》,史记等书里也有过介绍。原文如下: 郑伐宋,宋华元﹑乐吕御之。羊斟为华元御,华元杀羊以飨士而不及斟。将战,斟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御,我为政。"驰入郑师,宋遂败。 翻成白话大概就是这样: 古时候,郑国攻打宋国,这里我插一句话,原文用的是“伐”,一般正义之师打别人才叫“伐”,古人嘴皮子功夫很厉害的,宋国就派了华元、乐吕两位军区领导带兵去防御。我们的主角华丽丽登场了,这个主角的名字叫羊斟,是领导华元的专车司机。羊斟,很奇怪的名字吧,我推测是个化名,不起眼的小人物都没有自己的名字,写史的人随便给他变了一个名字,“羊斟”意思就是羊汤嘛。据说这哥们是咱菏泽单县人,当然这是题外话。 带兵打仗当然伙食要好点,于是乎,领导一声令下,熬羊汤。广大的指战员大家喝汤吃饼,都吃的不亦乐乎。羊斟看着这场面也充满了爱国热情,战斗激情也在胸中激荡,唉,好像忘了一件事,老大分羊汤的时候,怎么没分给我?可能是领导一忙忘了?等等,什么?羊汤是按级别分的?司机属于零时工没有资格分?哦,这样啊。 第二天,战斗打响,羊斟早早的把车发动起来,领导上车,一连贯的动作,踩刹车,挂档,放手刹,但是没踩油门。领导也很奇怪,就问到:“小羊,看你心不在焉的,有什么事儿啊?”羊斟哦了一下,开腔了,说出了一段震慑古今中外的话,简直就是小人物的战斗宣言啊:“领导啊,昨个分羊肉汤,你是老大,你说了算,今天老子开车,握方向盘的才是老大!”说罢,一脚地板油,直接把领导的专车开进敌方阵营。可怜的华元,连神儿都没回过来,就华丽丽的成了俘虏。不用说,宋国也就成loser了。这就是小人物的逆袭。每当看到这样段子,总叫人忍俊不禁。

这叫一碗羊汤输掉的战争,小人物也有尊严。

3

为明朝政府送出日本侵略朝鲜和明政府情报的许仪后。

许仪后自幼聪明,但长大后屡试不第,改学医术,终得大成。一次乘船出海途中,遭倭寇袭击,被挟持到日本。因为医术高明,幸免于难,并得到深得萨摩藩主岛津义久的喜爱,而岛津义久是丰臣秀吉的重要手下。许仪后因此探知日本侵略大明朝廷的野心和计划,先后把情报交给凉皮出海的商人,让他们带回明朝,但许仪后仍不放心,又派遣自己心腹弟子回大明报信。

许仪后在搜集情报的过程中一度被人告密,丰臣秀吉还要杀他,关键时刻丰臣秀吉的头号政敌德川家康救了他。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