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强人家也不弱。

三足鼎立,曹操稍稍占优。

但是如若曹操出击孙刘其中一家,唇亡齿寒,另外一家必然协力抗曹。

如刘备主动出击,是自取灭亡之道。

以静制动,富国强兵,等待其它阵营生变生乱,是三国精英们共同采取的策略。

隆中对中诸葛亮对刘备说:如果您拥有了荆、益这两块地盘,咱们利用地险之利,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对外结好孙权,对内搞好治理,一旦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带领荆州之军向宛、洛进攻,将军您身亲率益州之众出兵秦川,老百姓一定夹道欢迎,这样的话,将军您的霸业可成,匡扶汉室的目标就达到了。

各位看官看到了吧,一统江山的前提是天下有变。

最佳贡献者
2

因为势不在刘备一边,请诸位听我细细道来。

首先,论天时刘备不如曹操。

虽说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身体里有皇族血统,但是事实上与皇族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卖草鞋出身,格局比曹操差远了。曹操举孝廉出身,起点就比刘备高。

再说机会,讨伐董卓之时曹操已是十八路诸侯之一;讨伐董卓之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以丞相之职代行天子命,占尽了天时。刘备有什么?毛都没有。曹操平定北方的时候,刘备还在四处流浪呢。

(曹操,电视剧照)

其次,论地利刘备不如孙权

孙权占据长江天险,又拥有江南鱼米之乡富庶之地。“自古江南多才俊”,所以说孙权要钱有钱,要人有人。

如果关羽不擅自发动荆襄之战,而采取固守荆州,徐图发展策略的话,形势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这都是假设。丢了荆州就丢了蜀国的屏障,由此蜀国也就一蹶不振。

(孙权,电视剧照)

最后,论人和刘备皆不如曹操孙权

为什么这么说?不是说刘皇叔以仁义治天下吗?事实上刘备不过是虚情假意而已。刘备三让徐州,他真的不想要徐州吗?非也,想是想的,不敢要啊。一有曹操威胁,二有吕布盯着,烫手的山芋啊!没有机会下手,只要逮着机会他就不会放过任何人,白日门之变不就是因为刘备的一句话而让吕布丢了性命吗?亏的吕布还拿刘备当哥们呢。

(吕布,电视剧照)

要说人和,曹操甩刘备好几道街。刘备有五虎上将,而曹操有五子良将: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另外曹操还有比五子良将更猛的八虎骑:独眼将军夏侯惇、虎步关右夏侯渊、有天人之称的曹仁、虎豹骑统领者曹纯、精忠救主的曹洪 、千里驹曹休、入为腹心出当爪牙的夏侯尚、抗蜀名将曹真。这八位将领或是在曹操创业时立下汗马功劳,一直到曹丕时代都是牛掰的不要不要的。

(夏侯惇,电视剧照)

再说谋士,刘备虽有卧龙凤雏,但一不小心还把凤雏挂了,就剩一个卧龙。再看曹操方面,手下主要有六大谋士,为郭嘉、荀彧、司马懿、贾诩、荀攸、程昱。第一郭嘉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郭嘉,电视剧照)

曹操拥有众多良将谋士,所以说人和方面刘备远不如曹操。

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刘备都不占优势,三分天下而治之已经很不错了,想一统天下还是比较难的。历史问题不是我强项,回答问题完全是为了作业,还希望朋友们批评指正。

3

我是地缘观天下,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刘备请卧龙迎凤雏,坐拥五虎上将,可谓兵强马壮,为何难统三国?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是个人性格“仁义”,实则存在“缺陷”

我认为刘备的性格问题是他不能一统天下的最重要原因。大家都熟知刘备的性格生性善良、亲贤爱士、待人宽厚,是真正的“仁义”之士。但是,刘备性格还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优柔寡断”,这对于一个想一统天下的帝王来说是严重欠缺,甚至可以说是致命的!凤雏庞统怎么死的?正是刘备的优柔寡断所致。另外,当年刘备随曹操去许昌的一次重要机遇没有把握住,如果刘备真有一统天下的魄力,曹操早命丧关羽刀下。再次,刘备过于依赖诸葛亮,缺少无独立思考能力。所以说,刘备缺乏一统天下帝王的“魄力和霸气”。


二是地理位置“绝佳”,实则暗含“不足”

首先,蜀国偏居西川一偶,地理位置易守难攻,但同样优势也是劣势,你出来行军打仗也是困难重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其次,蜀国的面积狭小,大大限制土地、人口和粮食这些作战必备指标的发展。

三是综合实力“虎人”,实际差距“较大”

《三国演义》中蜀国实力比东吴强大,与曹魏相当,而真实历史中其实蜀国最弱。蜀国在关羽失荆州之前只有100万人口,我们再看看魏国人口443万,接近蜀国人口的五倍,什么概念?比蜀国多出四倍的人口,便多出四倍的兵员,四倍的粮食。即使弱小的东吴人口也有200万左右。所以,蜀国面上强大,实际综合实力最弱,之所以能够三足鼎立,跟其所处“易守难攻”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


四是坐拥卧龙凤雏,但过早折损“一翼”

刘备确实坐拥卧龙凤雏,如果真的卧龙凤雏陪伴他到最后,天下归属真有可能改写。可是,没有如果。三国志中真实记载的庞统之死,刘备负主要责任。当年,刘备取益州,因优柔寡断不敢采取庞统的上策,而只保守的采用了风险较大的中策,导致庞统在作战中被流箭射死,庞统死时只有三十六岁,就这样刘备早早的就“折损了”两翼中的一翼,只剩一只翅膀,雄鹰也难飞太远。



五是把控战略要地,却错失关键“节点”

这里说的战略要地就是荆州,荆州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正处三国之中心,是北伐曹魏,东征东吴的必经之地,可以说是谁拿下了荆州,谁就可以一统天下。刘备是取得了荆州的南方三郡,由于对关羽的盲目自信,加之自己的优柔寡断,增援也不及时(当然关羽自身原因也很大,具体可以看我的一篇文章分析),导致关羽大意失荆州,而且损失了五虎将之首。丢失了荆州这个一统天下的“要地”,更重要的是从这个“节点”蜀国开始走向衰落,刘备带张飞执意伐吴为关羽报仇,70万大军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实力大减,最终两人也丧命。


其实,即使庞统不死,刘备也能坚持到最后,我认为刘备也无法一统天下,一是他的性格缺陷,二是蜀国实力“不足”。我的回答完了,我是地缘观天下,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欢迎与地缘观天下一起讨论,发表您的高见。

4

单看刘备一方会觉得刘备很强,但正所谓强中自有强中手 一山更比一山高,刘备主要的敌手曹操比刘备只强不弱,孙权势力比刘备更弱一点,但有曹魏顶在前头,孙权自然无惧刘备,还敢时不时去撩拨下蜀国,就是算准了蜀国不敢真的彻底与吴国决裂。即使历史上两国曾大打出手,但最后还是不得不合作共同抵抗曹魏。

刘备虽然有卧龙凤雏,但曹操手下谋士更多,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司马懿等等。武将方面,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等“五子良将”在领兵能力方面就可以匹敌蜀国的五虎上将,更不用说曹魏还有夏侯兄弟、曹仁、曹纯、曹洪等可谓人才济济,曹操自己本人更是少有的统兵之才,绝对完胜刘备;从国力上说,蜀国也远远比不上曹魏,曹魏占据北方,人口、粮食等资源远胜于蜀国,蜀国不可能统一三国。

5

刘备的手下卧龙凤雏,五虎上将每一个人都可以独挡一面。但问题是刘备网罗人才的时间周期太长,综合国力根基弱抗风险能力太差。

开局偏科人才多武将少谋士能臣。在三国这个人才星汉灿烂的时代,人的作用是必须要得到重视的,尤其在开局。绝大多数人认为刘备一出场就结拜收下关羽张飞仿佛捡到了两个宝,没错这是两个无价宝。但这两个无价宝属于是武力方面的无价宝,就好像一个学生偏科体育好文化课不好。开局最好的曹操你看看文有荀彧、郭嘉、荀攸、程昱,武有曹家兄弟夏侯兄弟李典乐进,政治有陈群,这就有一个良好开局的基础。东吴孙家除了江东12虎臣还有张昭、张纮、虞翻等一大堆内政方面的人才虽然质量没有其他两方好,但好在齐全不偏科,可以平稳起事。

中期没固定的地盘不能稳定发展。到了群雄争夺的中期,就不单单是说人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厚积薄发。也就是说要囤综合国力尤其是土地,钱粮,人口,军械,兵马。在这个时候,曹操已经击败袁绍占据黄河以北,手中已经掌握有洛阳、长安、许昌、宛城、邺城,这样的大都市。人口上的优势,让曹操不缺钱粮兵员军械。东吴到孙权已历三世文臣武将人数可观,加上两任都督尤其周瑜、鲁肃,都是人中俊杰前者精武于谋略长于武备,后者擅长内政更长于战略规划,土地也多是鱼米之乡,人员稠密经济富庶,又有长江天险阻隔中原为东吴提供了一个稳定发展的空间。再看看刘备虽然有了关张赵三顾茅庐也有了诸葛亮当军师。但是城池仅仅有一个人少地薄的江夏,士兵勉强够一万。此时的刘备不仅仅是三家最弱,甚至比不过刘表刘璋张鲁马超。所以就算是孙刘两家赤壁之战赢了,也没伤到曹操根本。此时的刘备也不具备统一其他各个势力的国力。

中后期地少将星陨落快刘备不能坚持诸葛联吴抗曹战略。拿到汉中刘备的势力达到鼎盛的时候,集齐了五虎上将军师有诸葛亮法正。但是真正算得上有生产力的地方,只有益州。所以不仅仅钱粮经济少,人才补充的也少。因为理论上地大物博经济发达的地区容易产出人才。名义上还有个荆州,但是荆州处于四战之地,也是割裂孙刘联盟的一把刀。随着关羽大意失荆州,丢掉荆州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尤其夷陵之战让刘备刚刚集齐的卡牌,立马被打散,关羽张飞黄忠和一大批青年武将内政人才。夷陵之战后的三国形式对蜀国最不利。蜀汉政权无论是土地面积,人口数量,军队数量,人才素质,人才数量都远低于其他两国。最多可以凭借地利自保,偏安西南。失去了统一天下的综合国力。纵然有诸葛神侯在世,也仅仅是为蜀汉政权续命而已,终究不能完成统一大业。

喜欢淦珩读历史就给淦珩点赞!谢谢

6

历史长河,源远流长,这个问题让我来!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终形成曹魏、孙吴、刘蜀三足鼎立之局面,史称“三国”。



刘皇叔鼎盛时期,犹如题主所讲,请卧龙迎凤雏,坐拥五虎上将,可谓兵强马壮,但为何难统三国?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负气伐吴导致蜀汉羸弱

在庞统和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在取得益州之后,没能及时攻取汉中——张鲁,而是不顾“联吴抗曹”的大局,在孙权、吕蒙施计赚取荆州之后,不顾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借着为二弟关羽报仇之名,举全部之兵力讨伐东吴。

在夷陵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精锐尽失。不但是“联吴抗曹”的同盟关系出现巨大的裂缝,还让曹操趁机占领了汉中。使得蜀国只能够局促于益州,陷入了民贫国弱、内外交困的窘迫之境。

二、继承人选择十分不当

刘备戎马天下半生,育有刘禅、刘文、刘理三个亲生儿子,还有一个义子刘封。按能力来讲,刘封是继承刘备最为合适的人选。刘封在火烧博望坡、赤壁追击曹操、入西川中建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在汉中争夺战中,能够单挑“虎痴”许褚,胆略自不必多说。

刘备甚至这个义子的能力,但终究因为不是亲生的,始终犹豫不定。他询问诸葛亮,诸葛亮说“刘封胆识超群,立为继承人是英明的选择;如果不立,就要除掉他,因为他战功卓著,会对继任者构成极大的威胁。”

刘备又派人到荆州关羽处咨询意见,关羽认为刘封不是亲生的,万万不可立。自此,刘封与关羽就结下了深仇大恨。在关羽困守麦城之时,愤而见死不救,使得关羽丧失了最后一线希望。

夷陵大战刘备病逝白帝城,将皇位传给了“扶不起的阿斗”——刘禅。诸葛亮竭尽全力修生养息,整顿朝政,北伐中原。却因刘禅的昏庸无能,葬送了刘备“匡扶汉室”的遗愿。

三、用人不当

一是协调工作不足。虽广招天下英才,却不能像曹操那样协调好人事方面的关系。例如庞统和孔明的不合,造成庞统负气死在落凤坡;

二是后备人才的不足。刘备在荆州人士的支持下占领益州,荆州、益州人才的冲突日益加剧。益州人才辈出,除了对帮助自己入川的法正等极少部分人之外,刘备没有及时的委任益州人才。随着跟随他人相继死去,造成了蜀汉人才枯竭,导致出现了诸葛亮北伐时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局面。

三是不少重要的角色没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例如马超,虽被封为“五虎上将”,却始终没能得到刘备的重用。还有一直跟随刘备的赵云,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却始终担任着保镖队长的职务,在蜀汉政权中的地位都不如魏延。

综上所述,刘皇叔不能一统的原因虽不尽如此,但东汉时期,天下共有一十三州,曹魏占据九州,而刘皇叔只占据了一个益州,实力明显处在弱势。在加上与东吴关系的破裂、自己本身的失误,后虽经诸葛亮修复但也无济于事,只能使得天下一统的志向化为泡影。


仰望历史长河,寻觅一份纯净。喜欢就点个关注呗!

7

《三国演义》要为这题背锅。这本书以蜀国为主线,描写了仁德宽厚的刘备创业史,圣人光环下收拢了一批星光熠熠的名人:卧龙诸葛,凤雏徐庶,五虎上将,脑有反骨的姜维,还有邓艾等。尽显主角光环,在我的BGM里我就是神。

果真如此吗?无论乐意与否,首先要摆正一个观点就是三国时期,魏国才是正统,才是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刘备真有实力和曹魏孙吴抗衡?

- 文臣谋士

抛开小说演绎,诸葛亮人如其名-卧龙。自从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之后,刘备在诸葛亮帮助下,联吴抗魏,发生了赤壁之战。此后攻取荆州,再而益州,直到刘备蜀川建国。诸葛亮亲力亲为,《出师表》就是他一生的写照,彪炳史册。可惜后面五次北伐均失败,强如诸葛亮都没法攻下曹魏,可想蜀国后期更是没有希望。

但是除了诸葛亮还有其他响当当的谋士吗,凤雏徐庶最大作用就是引荐诸葛亮,随后因母亲而投靠曹操去了,此后便消声觅迹了。至于其他 董允,蒋琬,邓艾等,若不是罗贯中的描写谁又知道呢。

蜀国谋士那就多了,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等等。而且都是实战中经得起考验的谋士。

吴国呢,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张昭等等。

文臣对比,蜀国最弱。

- 武将如何

五虎上将是纸面实力,关羽败走麦城,丧失荆州。张飞更是传奇,长坂坡一声吼吓退曹兵。这和现在抗战剧情也差不多了。赵云一身是胆,两次救下刘禅。黄忠定军山斩杀夏侯渊,马超在投靠刘备之前和韩遂攻打曹操可惜失败,此后也没听说明显的战功。这是五虎上将能查询到的战功。

反观曹魏武将将星如云,夏侯惇,夏侯渊,典韦,许褚,张辽,虚晃等。。。

孙吴存在感低些,但是依然有太史慈,甘宁,黄盖,程普等。

论实力,曹魂孙吴战将不比五虎上将差,论战功更是不差。

简单说,如果说刘备兵强马壮,那么孙吴算啥,兵强马壮x 2,曹操就是兵强马壮x4。曹魏才是正统,最后统一三国的也是曹魏里的人-司马家族。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靠的是硬实力。



8

首先我们要清楚,经济决定政治,决定军师,一切的根本在于经济,而不是一时的军师力量。当然,当力量达到一定程度也是可以一力降十会的,例如成吉思汗,但刘备集团很明显没有这么强大的力量。

三国时期的刘备在取了荆州和巴蜀之后,综合实力并不比比其它势力弱。但是汉朝以来中原地区都是最为富庶的地区,有一定的经济和生产基础,曹操长期占据中原地区,发展生产,有很大经济优势。

而刘备经济方面偏弱,益州和荆州都是新占领的地方。蜀地,当时还是开发不足,还有蛮族骚扰;而荆州是四战之地,本身就被战争拖垮了。

再说蜀国的政治和军事实力,其实也是不如曹魏。蜀国有卧龙,凤雏,法正,曹操有荀彧,荀攸,贾诩,这几个谋士也是当世一流。蜀国有五虎上将,魏国有五子良将,还有许褚,典韦,曹仁,曹洪,曹彰,夏侯惇,夏侯渊等等武将,而且魏国中级将领,以及军队数量,是蜀国远远不如的。

最后,荆州之失,刘备未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交战各方的实力,而且还取决于各方所采用的战略战术。刘备的夷陵之战,被陆逊火烧连营,这一把火基本是把蜀国最后的希望烧没了。

从此蜀国困守巴蜀,基本已经再难翻身,五虎上将先后凋零,只剩一个赵云,凤雏战死,法正病死,蜀国全靠一个诸葛亮苦苦支撑。武将方面,相信都听过: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不是刘备集团不努力,而实在是无力回天。




9

刘备得人和,未得天时。古语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10

虽然刘备具备了这些条件,但是刘备只能够自保。

统一中国当时有多难。看看曹操就知道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还是得以军事征服为主,传檄而定的只是少数几个地方。曹操打败了袁绍、马超、吕布等最强劲的对手。但是另外一个强大的对手就是刘备。刘备一路南下逃窜依附刘表,得到了孔明庞统等荆州人士的拥护。大概荆州楚地素来与北方正统一直有隔阂,所以刘备能借助这股力量又得了四川,能够与曹操分庭抗礼。而东吴传统上也是楚地,又有长江天堑,也自成一国了。所以基本态势是南北对峙,虽然是三个国。不是有楚王问鼎的故事吗,这说明这个传统到三国时代没有断,南方总想统一北方。但是历史事实是,南方从来都没有统一过北方。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看下刘备大概知道一点。

1.刘备的荆州军到了四川后,马上就得借助川军。而当时川军的战斗力不强。每次出战都是以原来班底为先锋精锐。在北伐时,有次诸葛亮气得吐了血。原来魏延擅自率领本部1万人偷袭箕谷,中了司马懿的埋伏,大半被歼灭。要知道,魏延的部队就是北方来的精锐。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提到,现在要赶快进攻啊,再不进北伐,我的精锐都要不见了。比如赵云、邓芝、阳群等,都是刘备的老部下。更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说法。廖化在三国中,能算作二流战将。还有王平也起着不少作用,王平也只是个二流战将。结果就只有魏延了,又怀疑有反骨,不重用。只好招来姜维做大将,姜维虽然忠心,能力平平。姜维也手下无将,还用魏国投降过来的夏侯霸做主力先锋。这都说明蜀国自五虎将后,就人才奇缺。反观,曹魏人才辈出,曹操后有司马懿,郭淮、钟会、邓芝,曹真、曹休等,都是智勇之统帅,将军也不乏其人,例如张郃还在战斗,关西军更加厉害。所以从军事上说,蜀国就不行。而五虎上将好像是昙花一现。主要在刘备入川前后起了作用,在后期起的作用都不大。黄忠斩杀过夏侯渊,赵云70还出战,都没有跨出国门。其余三虎早早交代,只留下名字。庞统在入川时不幸战亡。

2、在经济上,荆州不久就被吴国占有,现在只有四川一个小小地方,还有汉中,人口稀少,供应就紧张。诸葛亮出祁山最少有3次是因为军粮供应不上来而中途退军。这似乎就催生了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运粮的故事。这个木牛流马似乎就是解放初用的独轮车,可以走山间小道。而曹魏极其强大。北方统一,人民生活安定,供应有充足保障。曹操实行屯田,例如任用李典、于禁屯田都取得很好成绩。

3.在政治上。刘备因为关羽被杀,进攻吴国失败,军力大损,虽然联盟恢复,但是已经猜疑重重,相互不信任,有机会就相互利用。例如,在诸葛亮出祁山时,东吴就想有动作,诸葛亮也是疑心重重,不得不半路退出。耗费军粮,疲劳士兵。

这些因素,都使得刘备以及随后的诸葛亮很难统一中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