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薛蟠指使豪奴打死冯渊,脂砚斋却说他“大彻悟”。为什么?

我是青紫,来说一说我的看法。

大家都知道,每个人所处的思想意识层次都是不同的。虽然层次不同,但是每个层次都有彻悟的人,只是所处层次不同,彻悟的内容完全不同而已。

一般情况,高层级可理解低层级,低层级的人永远无法理解高层级的人,理同夏虫不可语冰,小年不及大年,小知不及大知。

往往书中人物层级稍微一高,读者群就会出现众说纷纭,意见针锋相对,观点大相径庭,主张形同水火的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的读者达不到书中人物的层次,就会产生种种的误解,比如对宝钗的评价,简直要剑拔弩张了。

就如每个层次都有彻悟的人一样,每个层次都有会写文字的人,所以网上对宝钗的口诛笔伐也甚嚣尘上。但对薛蟠的认定,却非常一致,读红楼的人基本上都基本达成共识。因为薛蟠所处的意识层级太低了。

像薛蟠这样的人,是属于生活在肉体层面的人,以吃喝玩乐满足身体欲望为目标。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占比较大,随处可见。而且这与金钱、地位无关,只与所处意识层级有关,这样的人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

这类人只为身体的愉悦而活,他吃东西不是为了维持生命,他活着就是为了吃……但他有他的生存法则,为人处事的指导思想,并且深谙其道。

那么,薛蟠这一层级的人,彻悟的是什么呢

一,有钱能使鬼推磨,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金钱如杠杆,给我是够的钱,你说撬哪儿?

二,在权力和人命的天平上,人命不值一提,是没有分量的,这就是“我爸爸是李刚”的思想来源;

三,富贵人的地位、权益永远高于平民,平民的任何权利不值得尊重与保护;因为在他们看来,草民就不是人。

四,规矩是为无权无势无钱的人制定的,越有本事的人越是站在规矩之外。这才能体现出阶级优越感。

这些思想,薛蟠从他父母那里习得,融入血液,形成性格,让薛蟠对鲜活的生命的感知是麻木不仁,对法律、规则也是熟视无睹。

这些人一出现,人神共愤,意见一边倒,为什么?无他,所处意识层级太低了。

对比一般人,若有人命在身,那巨大的恐惧和压力以及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的情态不言而喻,即使是战士、警察在执行任务后还要紧跟上心理辅导。

但是,薛蟠的表现,迥然不同,跟没事儿人一样:

"薛蟠立意买他,又遇冯家来夺人,因恃强喝令手下豪奴将冯渊打死。他便将家中事务一一的嘱托了族中人并几个老家人,他便带了母妹竟自起身长行去了。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

看薛蟠这有条不紊的几步走,简直就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果是彻悟后的状态。心理素质不是一般地强大,思想决定行动,没有对腐朽社会规则的“彻悟”,的确很难的做到。

最佳贡献者
2

俗话说人命关天。薛蟠打死人命,却扬长而去。脂批却认为是"大彻悟",为何?

因为薛蟠虽然说不出"这个世界从来就是被强者者统治的。强者制定法律,规则,弱者只能遵守。所有的规定都是为强者服务”等具有哲理性的句子,但却领悟到了,在阶级社会中,法律就是为强者所订的这个铁律,于是,他在打死冯渊之后一走了之,因为他知道,他的背后是王子腾、是贾府,而冯渊则是人单势孤,打死冯渊也不过是赔点儿银子了事。并不能让他伤筋动骨。

薛蟠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在封建社会"弱肉强食""强可凌弱”这一自然法则,至社会伦理宣场的"礼义仁智信”等人生信条,至于朝廷法令所规定的"打死人偿命”等律条,在绝对的强权面前却不堪一击。

比如这次薛蟠放纵豪奴打死冯渊,事后却只是赔了些银子就被轻轻放过,比如贾赦想要石呆子的古扇,贾琏用钱买不到,却被贾雨村以石呆子拖欠官银为由,直接把石呆子的古扇充公,比如王熙凤在铁槛寺弄权,就是借用贾琏的名义,让守备的上司出面,强势中断了守备之子与财主之女的婚约。

也只有理解薛蟠的大彻误,我们才可以理解薛蟠离开南京之后,在京城,再也不曾打死过人命,反而在王家,在贾宝玉面前,在冯紫英,魏若兰等公子王孙面前,他夹起尾巴装孙子,处处讨好巴结的原因。

3

感谢您的邀请!

初看这个问题,我也感到诧异,细细翻了翻书,在第四回里,确实有这样的原文和脂批评论,下面附上原文:

因此早已打点下行装细软以及馈送亲友各色土物人情等类,正择日一定起身,不想偏遇见那拐子重卖英莲,见他生得不俗,立意买了。又遇冯家来夺人,因恃强喝令手下豪奴将冯渊打死。他便将家中事务嘱托族人并几个老家人,他便带了母亲妹子竟自起身长行去了。人命官司,他竟视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无有不了的。【甲戌侧批:是极!人谓薛蟠为呆,余则谓是大彻悟。】

“大彻悟”三字,在多数人眼里看来,是褒扬。对比起薛蟠将人命视为儿戏,以为花上几个臭钱就能了事的卑劣行为,确实令人不解,毕竟这样的行为是应该受到指责和批评的,何以是褒扬,又怎能称得上是“大彻悟”呢?

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脂批评论薛蟠是大彻悟,是褒中贬,也算是一种反讽。

纵观全书,会发现薛蟠其人,追求的是一种极致的快乐。他是个低俗的人,全身上下充满着浓浓的低级趣味,稍微正经的人,恐怕都不屑与他来往。与他交往的人如金荣、香怜、玉爱、妓女云儿、贾蓉等人,都可称得上是他的狐朋狗友。这些人与薛蟠交往,原文说是引诱得薛蟠比当初更坏了十倍。

这种影响,其实是相互的,而非单方面的。他们彼此都让对方更加“往下流里走”。稍微正经的人,都不屑与薛蟠来往,比如柳湘莲,就恨恨地把薛蟠给暴打一顿。宝玉因与薛蟠是表亲,推脱不过,所以无可避免地同他应酬。

这样一个薛蟠,他活得明白吗?当然不明白。但他活得快乐吗?坦白说,我觉得薛蟠其实过得很快乐,而且他的快乐来得很简单,也很容易。有酒有肉有乐子就行,就这么简单。反观世俗多少人,即使有着大把的金钱,在挥霍金钱的过程中,都无法获取快乐。和薛蟠对比起来,也算是悲哀吧。更何况,还有更多人整天为生活而劳碌,辛苦奔波呢?

薛蟠可能一辈子都活不明白。换句话说,这个从小被母亲宠坏了的孩子,这个缺乏被正确引导和教养的孩子,既不遵纪守法,也没有道德底线。他的行为没有分寸没有底线,只一味按着自己好恶来。他的随心所欲,和孔子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完全是两码事儿。

换薛蟠明明打死了人,他不应该把人命视为儿戏,不应该这么目无王法、气焰嚣张。但他偏偏就做到了,“人谓薛蟠为呆”,这是呆也是傻,能呆傻糊涂到这种地步,毫无愧疚和惧怕,也不愧悔,还自在潇洒地“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轻松进京了。这种生命状态,面对大事难事,既无忧愁也无烦恼,和大彻大悟之人何其相似?只可惜,这终究不是真正的大彻大悟。

所以,脂批这番话,看似褒扬,实则讽刺。究其用意,恐怕是为天下失于管教的浪子一哭,也为警醒天下管教儿女无方的父母了。

我是红楼夜思,欢迎关注。

4

谢邀。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好问题。

薛蟠这一呆霸王,曹雪芹把他塑造的形象矛盾至极,他时而嚣张跋扈,纨绔成性,滥杀无辜,看得人牙痒痒;反过来他也可以对着妹妹左右讨饶,遇到喜欢欣赏的人,也是追着交友,这一人物,尤为可爱。

在薛蟠打死冯渊一事上,我们大多会抨击薛蟠,不拿人命当命,几个臭钱就可以了事,这无关紧要的态度让人痛恨,想来这一纨绔子弟,风流成性,可算上残忍了。

那么为什么这把人命当儿戏,却让脂砚斋直呼大彻悟呢?

这一事的二方,薛蟠打死冯渊,冯渊的家人肯定想着要薛蟠一命偿命,这才是公平,但是实际上,薛蟠背靠四大家族,贾史王薛同气连枝,在地方上不说只手遮天,但是了却薛蟠这一人命官司也是易如反掌,那么冯渊的家人就不可能达到让薛蟠偿命的结果,后来这事怎么了结的呢?

薛蟠逍遥法外,冯渊的家人拿到烧埋银,两方息事宁人,草草了结。

这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残酷缩影。强势的一方仗势欺人,弱势的一方禁闭嘴巴,能得到些银子已经很不错了。

薛蟠由此也会彻悟,我们不能说他处于强势,就不会看到这社会中的残酷,他臭钱了事,其实就是他处于这个社会中的地位里做事的潜规则,呆子看得清,也用的多。

这是呆霸王的彻悟,也是曹雪芹针砭时弊的总结,或许更是读者每每读到此处内心的痛心彻悟。

5

薛蟠人称呆霸王,一天到晚活的浑浑噩噩,只要有吃有喝,有乐子就行,贪淫好色,而且男女通吃,是一个有着最低级趣味的极品二世祖,但就是这样一个猥琐无耻的人物形象,胭脂斋为什么会评价薛蟠有大彻悟?下面本文来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请看书中原文:

因恃强喝令手下豪奴将冯渊打死。他便将家中事务嘱托族人并几个老家人,他便带了母亲妹子竟自起身长行去了。人命官司,他竟视为儿戏,自为花上几个臭钱,无有不了的。

【甲戌侧批:是极!人谓薛蟠为呆,余则谓是大彻悟。】

脂砚斋对薛蟠的评价是大彻悟,实质是胭脂斋对当时社会一个真实的切身感受,对当时封建特权等级制度的一个无奈的感叹。


封建等级社会制度是刑不上大夫,同样犯了法,庶民和秀才到了县衙公堂,待遇都不一样,庶民要下跪喊官老爷,而秀才只是双手打拱施礼,而当官的来到公堂,还要给安排一个座位,这就是封建社会里人的等级特权规则。

大家可能都玩过网络游戏,在游戏世界里,高级玩家拥有特权的游戏规则下,再游戏世界里就永远不会有公平,因此所有玩家都想成为拥有特权的高级玩家,想成为高级玩家,就必须要进行充值,只有充值达到一定的额度,游戏世界才会给玩家开放特权,而没钱充值的玩家,在游戏里玩的就会很累很困难,一切都需要普通玩家一点一点的打拼和积累,和充值的玩家相比,充值玩家升级是坐火箭的速度,而普通玩家升级就是龟速,在游戏世界里,金钱最彻底的体现出了它的万能价值。


红楼梦这个故事所在的封建社会,就是一个拥有特权玩家的等级社会,薛蟠虽然被称为呆霸王,可他是一个拥有特权的玩家,而且对游戏的规则非常的精通了解,只要有钱,有势就能开通高级玩家特权,别说打死一个冯冤,就是打死十个八个的冯冤,只要有银子有势力,一切都能摆平,这是红楼梦所在的封建等级社会下的游戏规则,薛蟠即使又呆又傻,可是他最精通的就是这个游戏的规则,而他一不缺钱,二不缺势力,他舅舅王子腾是京营节度使,他姨父贾政当朝国仗,秒杀个普通玩家冯冤如果都摆不平,不但薛蟠要找块豆腐撞死算了,就是贾家和王家都会觉得有失豪门尊严。

所以薛蟠打死冯冤后,和碾死个蚂蚁一样,没有任何的心理障碍,带着母亲和妹妹,悠哉游哉的一路游山玩水,向着京城扬长而去。

在红楼梦这部书里,不仅仅只有薛蟠对封建社会的游戏规则了如指掌,王夫人,王熙凤,薛宝钗,探春,袭人等等,都很明白游戏的规则,所以才能呼风唤雨,活的肆意滋润,而不懂游戏规则的,如黛玉,晴雯,迎春等等,她们的结局只能是死路一条。

总之,胭脂斋在评价薛蟠时,也不得不赞叹呆霸王对游戏规则的精通,因而才会写下一句大彻悟。


6

呵呵,好简单的。

他的大彻悟,是对社会游戏规则的大彻大悟。因为他知道,所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是一句摆设,靠着四大家族的关系,化几文慰安钱给活人后,活人为死人申冤的动力就消失了。为此心无挂碍,“没事儿”一般走人。而不像其他人犯了命案后惴惴不安。这是其一。

其二,红楼梦的主旨是“幻”,幻字本意是诈惑,即让人处身于幻觉中。众生尚自相信礼义仁智信,只有薛蟠,知道那是工具,都在梦中呢。这就叫大彻悟,明白了幻梦。

7

巜红楼梦》第四回,贾雨村应天府赴任,即接遗案一桩。一年前,金陵一霸薛家倚财仗势,打死冯渊。凶身主仆无有踪迹,只剩几个局外的人。冯家【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作主】。雨村大怒,欲拿凶犯家属拷问,门子使眼色止之。退堂后门子告知,"护官符"之要害:地方官须有护官符,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名也难保!这护官符之重要性,是门子【悟】出的。悟者,了解、领会、觉悟也。再看薛蟠,人命案后,便没事人一样,原择日上京,案发后只管带了家眷上京而去。这是一年前的事,雨村接案时,薛蟠可能已在京逍遥自在。雨村无可奈何!所以说,若门子【悟出护官符】,薛蟠是【大彻误护官符】!脂胭斋批注,薛蟠打死冯渊,是大彻误,【是对"护官符"的诠释】!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