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萧太后是契丹族杰出的女政治家

萧太后(戏剧中叫萧银宗)在戏剧和小说中,被描写成一个暴戾、专擅、蛮不讲理、侵略成性的契丹女主。如果作为艺术形象,杨家将代表正义,她就是十足的非正义化身了,因此在戏剧舞台造型上,不仅她本身被塑成骄横不可一世,她的部下也被极为贬低,脸谱丑陋得出奇。其实在历史上不但箫太后本人是个出色的少数民族女政治家,即是她的部下,也有不少治国人材。

萧太后(953——1009年)本名绰,小字燕燕。她是萧思温的女儿。萧思温是个汉化较深的契丹贵族,他精通儒家经典。辽穆宗耶律璟被人杀害,他与高勋等共同拥立景宗耶律贤,后被任命为北院枢宻使兼北府宰相。他的女儿燕燕被冊封为皇后。景宗时萧后初露头角,便显示了她的理政治国才能,因为景宗患“风疾”,于是“境内刑赏、政事,用兵追讨,皆皇后决之。”实际上政权是由她控制。

景宗死后,萧后的儿子耶律隆绪为帝(圣宗),当时年仅十二岁,就由萧后奉遗诏总摄军国大政,被尊为“承天皇太后”,以后加封至“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承天皇太后”。承天后早在景宗年代开始参政时,便面临着一个十分艰巨的政治形势。当时在辽统治集团内部有两派势力,一派倾向保守;一派主张革新,即倾向汉化,萧后属于后一派,代表契丹贵族中的进步势力。经过她的努力,在景宗时便初步扭转了“政昏、兵弱”局面。可是在圣宗即位之初,辽朝廷仍处于“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的局面,即内有贵族保守势力,外有宋王朝初年较强的军事压为,统治很不稳定。当承天后把这个危机向耶律斜畛、韩德让等革新人物讲出来时,韩德让等回答她说:“只要你信任我们,沒有什么可以顾虑的!”承天后果然很信任并重用了他们。

历史记载说承天后“明治道,闻善必从,故群臣咸竭其忠。”又说她“神机智略,善驭左右大臣,多得其死力”。善于用人敢委以重任是她的突出优点,尤其是重用汉族地主出身的官员,重用韩德让即其典型事例。韩德让后来因功赐名德昌,不久又赐姓耶律,赐名隆运。他“重厚有智略,明治体,喜建功立业”。连圣宗的即位,都“皆隆运之力也”。承天后非常信任他,“后燕燕与决国事,雅重隆运”,达到“位兼将相”,总揽了辽的军政大权。他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政策,诸如他建议减轻农民赋税,招抚流民,赈贷饥民,严禁酷刑,平抑物价等,都被承天后接纳并付诸实行。他还要求承天后在选官时能“任贤去邪”,太后赞扬他说:“选进贤能的人管理国事,这才是当大臣的职守”。韩德让还“智略过人”,很能打仗,辽大败宋军的高梁河战伇就是他的功劳。但他并不是一味主张对宋用兵的人,他“为相以来,结欢宋朝,岁时修睦,无少间隙,帖服中外,靡有邪谋”。他还是一个文士,曾受命监修国史。由于他功勋卓著被封为晋王。历史上承天后重臣中姓韩的只有这个韩德昌(让),如果戏剧中的韩德昌指的是他,那他与戏剧中那个被扬排风打得丢盔卸甲的草包将军韩昌,简直没法相比。

承天后在鼓励契丹汉化的同时,也注意安抚辽辖境内的汉人以缓和民族矛盾。原来辽的法律规定,契丹人打死汉人,仅用牛马赔偿便可免罪;而汉人打死契丹人,不但本人处从死刑,家属还要罚为奴隶。后来承天后下诏,不论契丹人还是汉人,一律用汉人旧法——即封建立法。

辽圣宗是辽代诸帝中比较有作为的一个,他“幼喜书翰,十岁能诗,既长,精射法,晓音律,好绘画”,是个汉化较深的契丹皇帝。承天后对他要求很严,有次他到平地松林去游猎,被承天后知道后,狠狠地训诫了一番,给他指出畋猎的危害,要他以后改掉。承天后死后,他继续实行太后执政以来的政策,使当时成为辽的盛世,“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多”。

戏剧中的萧后曾多次亲率大军与宋军作战,这一点符合历史实际。因为她能“赏罚信明”,所以“将士用命”。雁门之役败曹彬、潘美,就是她亲自率领辽兵取得的。澶渊之战,她也曾“亲御戎车,指麾三军”,亲自击进攻的战鼓,当然,这一仗她是被打败了。

京剧《四郎探母》中记萧太后曾将其女儿铁镜公主嫁给改名換姓的杨四郎,历史上根本没有这回事。萧大后共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观音,封燕国长公主,嫁给北府宰相萧继先;二女儿长寿,封魏国长公主,嫁给宰相萧排押;三女儿延寿,封越国公主,嫁给了萧恒德,全都嫁给了契丹贵族。至于那两个国舅萧天佐、萧天佑,不但历史上沒有这两个人,而且萧思温压根就沒有儿子;萧后沒有兄弟,哪儿来的国舅?

承天后萧燕燕可以说是辽代一位倾向汉化、主张革新的有才略的少数民族女政治家,她执政时期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契丹族的汉化与封建化,这是契丹族的历史进步。当然,这个评价,并不等于否认她对宋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因为这与前者是两回事。肯定她指的是对契丹族社会发展的作用,与宋的关系那是辽与外部的问题;如同评价成吉思汗一样,不能把他在本族中的作用与对外关系混为一谈。

注:为什么承天后的三个女婿也都姓萧,是否同姓相婚?其实契丹萧姓并非同姓,据《辽史》记:“后族唯乙室、拔里氏,而世任其国事。太祖(耶律阿保机)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逐为箫氏”。可见萧氏中实包括乙室、拔里两个姓。

最佳贡献者
2

既然题主问的有哪些皇后可以称为“千古一后”,那我就写三位皇后的故事,我是跛脚猫,读史可以明智,也可以修正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感谢题主的提问。


历史的长河中星光璀璨名人无数 ,但在那个男权主宰天下的封建时代,也有许多顶起半边天的女性,比如汉高祖的皇后吕雉,唐朝最有名的贤德皇后长孙皇后,文治武功的全能冠军皇后萧太后。


第一位“千古一后”, 汉高祖 皇后吕雉。


吕雉是汉高祖刘邦的结发妻子,西汉的首任皇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妃中,她是最为著名的一位,在当代许多人便认为吕雉是个祸国殃民式的人物。


其实吕雉是个有勇有谋、刚毅果断,帮助刘邦成就帝业,建立和巩固西汉王朝以及消弱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大功臣,当然,她也以狠毒著称,最为典型的事例,是把高祖的宠妃戚姬残害成“人彘”,把一个貌美绝伦的年轻女人变得猪狗不如,而后又设计毒死了戚姬所生年仅十二岁的赵王如意 ,历史上对吕雉的评价褒贬不一 。



吕雉的父亲是一个会看相的人 在一次相亲后认定刘邦是帝王相,便找机会吧吕雉嫁给了刘邦 刘邦与吕雉结婚以后,夫妻十分恩爱,这不仅因为是老夫少妻,更因为吕雉的貌美、聪慧。


公元前209年刘邦率众起义以后,便长年南征北战。后吕雉因受牵连,被官府以“匪属”之罪名关进大牢,后经萧何多方营救方得出狱。此后便跟随丈夫生活在军旅中。五年后,楚汉相争中,这期间,她遭受了许多折磨和凌辱,心理上、精神上的创伤使她原本善良的性格发生了巨变,变得心胸狭窄、多疑易怒、阴损狠毒。但也使她接近了政治,待人处事变得果断刚毅。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成了大汉的开国皇帝,称为汉高帝,吕雉理所当然地登上了皇后宝座,人称之为吕后。高帝十二年(前195)四月,刘邦驾崩,十七岁的太子刘盈继位,是为孝惠帝,刘盈继承了皇帝位子以后,称吕后为皇太后。


这时的吕雉已是今非昔比,对于那位集情敌、政敌于一身的戚贵妃,开始实施报复,先是令她脱掉贵妃的衣冠,换上了罪衣,剃光了头发,囚于水巷,戴着手铐,每天舂米。她的儿子如意刘邦在时已经封为赵王,去了封地邯郸,远离京城。当时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助她。在极度痛苦中,戚贵妃便一面舂米,一面哭着唱道:“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隔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吕后知道这件事以后,即令人砍掉她的四肢,挖去她的双眼,又用毒药熏聋她的耳朵,灌哑她的喉咙,使她变成一个“肉桩”、“人彘”,极为痛苦地活着。


尽管吕后做了不少错事坏事,赢得了骂名。但作为一个握有重权的女人,她没用贪图享乐、沉湎于骄奢淫逸、胡作非为,而是关心国之大事,为了巩固汉初政权,尽心竭力帮助高祖铲除分封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刘邦死后她又在发展经济,改革秦法,推行黄老之道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显著成绩,为以后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好的基础。不掩瑜”来形容。她,是一位值得历史记住的有作为的高层政治女人。



第二“千古一后”就是唐太宗的 长孙皇后 。


长孙皇后是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的二儿媳妇,太宗李世民的发妻、倾毕长孙皇后便是隋仁寿元年(601)生于河南洛阳一个官宦书香之家,她的高祖、祖父曾或为将为相,或封公拜候,都是显赫人物,她的父亲长孙晟,更是一位饱读诗书、文武兼长的佼佼者,曾委为隋右骁卫将军(皇廷禁军将领)生长在这样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的女孩,无论就其先天所得,还是后天教养,都是一般人不可比拟的。再加上她的国色天香之貌、博学强闻之才,简直就是一位下凡的九天仙女。


年仅十三岁的长孙氏与李世民结为伉俪。这对少年夫妻,结婚伊始便十分恩爱,相互倾慕,学识相当。武德九年(627),李世民终于以他的盖世才华、超凡胆识和泯灭同胞之情的残忍,取得了争夺皇位的胜利,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唐开国皇帝,尊称太宗,长孙被立为皇后。


在后宫她常命大家学习《女戒》,恪守宫中规矩,和睦相处,遇有太宗心气不顺,往往会回到后宫无端地斥责下人,这时她便会装作很生气的样子,令人把那下人抓起来,等候惩处。太宗离去以后,她又会和颜悦色地向那下人表示歉意,安慰她(他)不要在意。等到太宗心情好的时候,她又会婉转地把事情的处理经过告诉他,这样一来,太宗就不会无端地斥责下人了。



长孙皇后的弟弟在李世民称帝后世民称帝后,便委以重任,封他为右仆射(宰相)。长孙皇后事前曾一再劝阻太宗不要重用外戚,并以非常严肃的口吻对丈夫说:“我个人做了后宫之首,已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荣 宠无比了。我的娘家人再不能享用高官厚禄。历史上外戚干政擅权,以致害国殃民的教训太惨痛深刻了。作为一个明君必须以史为鉴,请皇上另择贤良。”唐太宗对于她的深明大义、不徇私情,十分感佩, 长孙氏一宗,遗传基因优良,天赋聪慧,好学强闻,几乎世代皆有为官为将者。


第三位“千古一后” 就是辽帝皇后萧绰 。

从辽太祖阿保机,一直到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九代辽帝(共掌国208年)的皇后有八位娶了萧氏女。其中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萧绰是多名皇后中的佼佼者,有人称她为辽后中的明星,笔者则誉她为文治武攻的全能冠军。


公元969年二十三岁的辽景宗耶律贤即皇帝位,建元保宁。年仅十六岁的萧绰以其貌美睿智、明达事理而被选为皇妃,不久即册立为皇后。她从十七岁册为皇后到五十七岁逝世的四十年中,萧绰与辽朝的休戚兴衰密不可分。




辽朝的繁荣、兴旺和鼎盛是萧太后一手铸成的;辽与北宋互不侵犯的睦邻友好,也有她绝大部分功,。从她文能治国、武能远征、善于用人、锐意进取等方面看,她比西汉的吕雉、大唐的武则天、清初的孝庄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巾帼英雄。


这样几位才貌双全的皇后顶起了半边天,也为我们新时代的女性树立了一个榜样,那就是无论什么样的状况下,女子都要自立自强,既做好夫君的贤内助也做好 独立自信的女子,不依附于任何人,有独立的自我才能被人珍视 。感恩您的关注,点赞阅读,关注我分享更多有趣有料的历史文化。

3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纷繁复杂历史中,在幽深的皇宫中出现了诸如吕雉、武则天、刘娥、叶赫那拉氏等等好多或贤达或阴鸷的皇后,她们的所为对整个国家的兴亡盛衰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要说有哪些可以称之为"千古一后"?我觉得只有妇好才能配得上这个称号!

妇好,商王武丁的第一位王后,虽然她出现在奴隶社会,社会条件不如封建社会发达,但她的确与其他人不同,她能文能武,是我国最早的女性政治家和军事家。通过下面的分析让我们来看看妇好是多么的优秀!

(一)妇好的人品和才识绝对属于上乘。出生贵族,但人美心地善良,谦和待人,是一位母仪天下的好王后。她学识广博,对文化有很深的研究,她可以刻写甲骨文,具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在当时绝对称得上是一位才女。妇好还经常受商王之命主持祭祀活动,要知道出任象征着地位至高无上的主持祭祀的占卜官在奴隶社会是何等的荣耀,妇好做到了!

(二)妇好虽然贵为王后,但经常主动向丈夫商王武丁请命出征。她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自己的夫君武丁创造了有据可查的中华历史上第一次伏击战——征伐巴方战斗;还进行了一场奠定中国文明历史进程的决战,即征讨西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敌军(羌人)之战,此战,史学家给予极高评价,认为这是一场不亚于黄帝和蚩尤之战,因为这一战使得羌人势力极大削弱,商之西部边境得以安宁。

按照现在的说法,妇好明明可以靠自己颜值吃饭,可她偏偏要以自己的实力说话。妇好有自己的封地,都是她自己立下战功,武丁按功行赏封给她的。妇好在封地上主持一切事务,还按照规定向商王武丁交纳贡品,决不因私废公,这样的夫妻关系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三)妇好三十三岁不幸去世,武丁将她安葬在自己宫廷旁边,以便自己随时能看到她,保护她,还在墓地建了一座"享堂",让后世永久纪念她。武丁还三次为妇好举行冥婚,把她的幽魂许配给三位先逝的商王,武丁认为只有这样,妇好才能在阴间得到先人的照顾和庇护。武丁去世后,他的后人没有把妇好和武丁合葬,而是单独保留了妇好的墓穴,祭祀祖先时也是单独为妇好举行祭祀。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商王武丁是多么的疼爱妇好,他们的后代也是多么的尊重妇好。在古代,妇女往往依赖男性,成为男人的附属品,特别是奴隶社会,男性可以随意支配女性,像妇好受到这样的礼遇,真的是属于罕见。

(四)1976年5月,相关考古人员对妇好墓进行了挖掘,妇好墓地保存完好,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墓穴中的殉葬品代表着主人的身份,妇好墓中有许多当时称得上珍品的殉葬品,证明了武丁对妇好有多爱!

另外,据报道在安阳殷墟出土的一万余片甲骨中,提及妇好名字的就有200多处。

通过以上分析,单就评价谁为"千古一后",我觉得非能文能武的妇好莫属(武则天在做皇后时期还没有达到妇好的这样的高度)。妇好,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传奇女子,称得上"伟大"的一位王(皇)后。(图片来自网络)

4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

那么中华历史上共有多少位皇帝呢?

从秦始皇算起,一共有408位。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有11位,晋朝有有16位,五代16国经历的皇帝最多78位,南北朝有59位,隋朝有三位,唐朝有22位,五代十国有55位,宋朝有18位,金辽西夏有35位,元朝有18位,明朝有16位,清朝有12位,而且还要算上南明、北元的李自成,张献忠,太平天国洪秀全,还有一位上位两个月的袁世凯。

回到正题,有多少皇帝,便有多少皇后。不,可能更多,原因是有的皇后因病驾崩,有的因皇帝喜新厌旧,废旧立新。所以皇后数量比皇帝多的多。

在如此众多的皇后中,能为后人津津乐道、称颂赞扬的佼佼者可能人数较多。

#千古一后#顾名思义千年历史中的一位。

孝庄文皇后(1613年一1688),12岁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为侧福晋。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顺治帝即位,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

那么真正历史上孝庄皇后是一位怎人物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总编辑王俊义这么说。

孝庄天质姿丽,性坚毅,喜读书,聪明能干,多有谋略。皇太极指针式,他就是得力助手,“赞助内政,即越有年”“佐太宗文皇帝肇造培基”。协助皇太极继承了努尔哈赤的事业,统一了女真各部,连续对朝鲜及明朝用兵,巩固了皇太极的统治地位,为进入关内奠定了基础。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在未及确立继承人情况下,因暴疾而逝。当时,孝庄方32岁,面对诸王兄弟,相争为乱,窥伺神器的复杂斗争局势,她从容不迫,施展谋略,争取各方支持,终于由其子6岁的福临继位。

回看历史如果没有孝庄,清兵能否入关,内定中原,不得而知。

皇太极的暴逝,由于没有确利继承人,在满族贵族及诸王兄弟之间,引起激烈的皇权之争。那时,实力、权势最强的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都有强烈夺取皇权的欲望,且旗鼓相当,相互不服,如解决不善,内讧、火拼在所难免。孝庄在孝端皇后支持下,利用多尔衮与豪格的争斗,巧妙周旋,左右说服,使得福临的继位,避免了清政权的内部分裂,为清兵入关奠定基础。

顺治(福临)继位时6岁,亲政13岁,孝庄即是母后,是也清政策的制造者与执行者。清初,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具有尖锐的满、汉民族之间矛盾,也有满族内部利益均衡的冲突。在如此错综复杂,矛盾交织的情形下,清朝能较快的实现对全国的统一,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孝庄对局势的把控可以说功不可没。

孝庄太后是公认的明清之际杰出的女政治家,在清朝入关特别困难的情况下,维持了清王室的团结,而且保护培养了顺治、康熙二位历史明君。对扭转中国当时分裂的局面,是中国归于统一,具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她没有像慈禧那样垂帘听政,始终处于幕后,这在中国古代史上非常罕见。

5

首选是长孙皇后,贤惠仁德。可以说,没有长孙皇后,就没有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就没有历史最著名的千古一帝李世民的伟大政绩。其次是朱元璋的马皇后,可以说没有马皇后就没有朱元璋的成功。这两个伟大女性为中国历史做出了不朽贡献。

6

被称为“千古一后”,就一定对当朝或者后代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我认为这样的皇后有:宣太后、窦太后、独孤皇后、长孙皇后、刘娥等。

1.宣太后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后,秦惠文王的王后,秦昭襄王之母,姓芈,号八子。扶自己儿子昭襄王继位,引诱并杀死自己的情夫义渠王,攻灭义渠,开疆扩土。利用自己的裙带关系和强硬的政治手段,纵横捭阖几十年,为秦王朝的一步步强大立下汗马功劳。

2.窦太后

窦太后最初入宫是个普通的宫女,后来被吕后送给代王刘恒,刘恒继位,就是汉文帝,窦漪房成了皇后。她的儿子是汉景帝,孙子汉武帝。窦太后历四朝,亲自辅佐文帝、景帝、武帝三代君王,为“文景之治”和汉王朝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独孤皇后

独孤皇后14岁嫁给杨坚,辅佐杨坚开创大隋王朝,是隋朝建立的最大功臣。她还直接参与朝政,为隋文帝出谋划策,为隋初的稳定繁荣做出巨大贡献,与隋文帝并称“二圣”。

4.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后,宽厚仁慈,深明大义,崇尚节俭。唐太宗能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背后离不开长孙皇后的贤淑。

5.宋真宗皇后刘娥

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皇后,后世称为“有吕武之才,无吕后之恶”。帮助真宗处理朝政,展现出惊人的才能,麾下人才济济,范仲淹、晏殊、杜衍、吕夷简等都是一代名臣,却都对其服服帖帖。刘娥执政期间,勤俭治国,减免民赋,百姓安乐,国库充盈。

历史上著名的皇后还有很多,譬如东汉光武帝皇后阴丽华、萧太后、朱元璋之妻马皇后、孝庄太后等等,此处不再一一赘述。我是@一蓑烟雨FW ,欢迎留言交流。

7

正所谓,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古代的帝王也不例外,要说到历史那些皇后可以称为“千古一后”的话?

一个是长孙皇后,对李世民影响最大的女人,没有长孙皇后可能就没有了“贞观之治”;另外一个就是马皇后了,没有马皇后,朱元璋可能就饿死在牢中,也就没有了大明王朝,今天就说说马皇后。

在今天的南京,还流传很多马皇后的传说,比如:病重而不请太医,为了的是不连累旁人;马皇后下葬那天,本来选的好日子却突然狂风暴雨,朱元璋大怒要杀人,幸好有个高僧作了四句诗才平息朱元璋的怒火……

还有很多很多,大多数是马皇后爱民如子、救人性命的故事,但并不全是虚构的,是有史料可查的,马皇后确实是少有的仁德之后,朱元璋还夸“她跟长孙皇后一样”

现在,有人说朱元璋是靠女人起家,要不是有入赘郭家,迎娶马皇后,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朱元璋,只有朱重八了。

其实,这样说并不对的,朱元璋确实是迎娶马皇后之后才仕途亨通,一路做到了一支义军的元帅,但不是靠的更多的是自身的才能。

当时,郭子兴之所以把马皇后嫁给朱元璋,可以说是一场政治联姻,为了把握住朱元璋这一张牌。更何况,朱元璋后边打天下的将士,大多数都是朱元璋所招取的,怎么能说是靠女人起家的呢?

打铁还需自身硬。

可是,马皇后对于朱元璋的帮助是毋庸置疑的,比如牢中送饼,避免朱元璋饿死;缓解郭子兴与朱元璋的翁婿关系,减少猜忌;带领民众北渡长江与朱元璋汇合,不让朱元璋有后顾之忧;散尽千金,制衣做鞋,支持军队……马皇后不愧是朱元璋的“贤内助”。

往往,在取得天下后,“卸磨杀驴”成为了一个怪圈,朱元璋杀心大起,一大批功臣、无辜之人被诛杀,幸好有马皇后从中调解,虽作用不大,但还是有些人因此得救。

再有,马皇后还曾参与一些决策建议,这是明朝历史上少有的皇后参与决策,天下粮仓、预备仓就是马皇后向朱元璋提出的。

家有贤妻,胜过万亩良田。


【小皮】

8

大清,孝庄,大明,马皇后…


9

历史比较有贤名的皇后比较多,称得上千古一后的人也有不少,下面为你说五位在历史上算得上千古一后的贤后。

历代皇后之典范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名字在历史上已不可考,只知道她小字观音婢,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原配结发妻子,她一生倾尽全力辅佐李世民成为一代明君,可以说唐太宗的“贞观盛世”里面有长孙皇后一半的功劳。

长孙皇后是隋朝齐国公长孙晟之女,其兄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最亲信的的大臣,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位。

但是长孙皇后在世之时,一直极力抑制长孙家族势力,这说明了长孙皇后的无私公正,同时长孙皇后还极力匡正李世民的为政失误,保护忠义正直的大臣,李世民身边正是因为内有长孙皇后这样的贤内助,外有魏征这样正直敢言的能臣,才能开创出“贞观盛世。”

长孙皇后贤良淑德,温顺贤惠,有理政能力却从不揽权,干涉政治也是有限度,所以备受后世帝王推崇,被后世帝王尊为皇后典范,如果要说千古一后,真要先从长孙皇后说起。

有吕武之才,却无吕武之恶的北宋刘娥

最近热播的《清平乐》让很多人都了解到了北宋时期还有一位权势和武则天相类似的太后,那就是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

在历史上来说刘娥的事迹和性格作风有些像武则天和吕后,但是她最终却没有做出像武则天和吕后那样比较心狠手辣的事情,所以历史上评价刘娥为“有吕武之才,而无吕武之恶。”

这算是非常高的评价了,刘娥是北宋时期第一位临朝称制的皇太后,她的权势非常大,在历史上她是在吕后和武则天之后,权势最大的皇后。

其实刘娥在宋真宗后期就已经开始独揽大权了,宋真宗晚年身体状况非常不好,基本不能正常工作,所以日常处理朝政都是由刘娥代为完成。

宋真宗去世后,刘娥又辅佐年幼的儿子宋仁宗赵祯,刘娥最大的缺点就是权力欲太强,她一直到死都不肯还政于宋仁宗赵祯,这也拉低了后世对她的评价。

但是总体来说刘娥执政期间把北宋的国力和经济实力整的还是非常不错,尤其是刘娥执政时期发明了交子,使得金银交易更加便捷,也是世界一大创举,刘娥时期的纸币交子要比公元1661年欧洲最早的瑞典银行发行的纸币早了600多年。

刘娥执政期间为后来宋仁宗的“仁宗盛治”奠定了坚实基础。

女中尧舜高滔滔

又是《清平乐》中出现过的人物,也是北宋时期的皇后,高滔滔是刘娥的孙媳妇,是宋仁宗和曹皇后的儿媳妇,宋英宗赵曙的皇后。

其实高滔滔和刘娥中间还夹着一位曹皇后,这位曹皇后其实也算是历史上比较有贤名的皇后,但是由于曹皇后在历史上不得宋仁宗喜爱,而且她为人比较低调内敛,虽然在宋英宗身体虚弱时辅佐过朝政,但是曹皇后从不揽权,从不过度干涉朝政,而且曹皇后为人比较谦谨公正,所以缺乏了皇后那种气势。

高滔滔早年其实是跟随婆婆曹皇后学习积累的理政经验,上面说过曹皇后为人比较谦谨不过度揽权,她在代替身体不好的宋英宗处理朝政时,也都会与高滔滔商议,所以高滔滔早年的理政经验就是随婆婆曹皇后而学来。

高滔滔在儿子宋神宗赵顼去世后,辅佐年幼的孙子宋哲宗赵煦执政,在辅政期间高滔滔勤俭廉政,励精图治,为北宋呈现出了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国势强盛的统治时期,高滔滔由此也被后世尊为“女中尧舜。”

其实看来看去北宋从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几乎国事朝政都被刘娥、曹皇后、高滔滔三代太后统治,说北宋是女人天下也都不为过,但是整体来说北宋这三位皇后在历史上名声还都算是很不错,都可以算作是千古一后。

长孙皇后第二的大脚马皇后

马皇后姓名已不可考,据民间传说叫作马秀英,她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最初她本是起义军红巾军首领郭子兴的义女,马皇后之父与郭子兴是生死之交,马皇后早年丧母,后来父亲为了躲避仇家,将马皇后寄养在郭子兴家中,由此马皇后成为郭子兴的义女。

名为义女,其实郭子兴夫妇对待马皇后犹如亲生女儿,朱元璋早年投靠红巾军郭子兴账下,郭子兴认为朱元璋气概不凡,非常赏识朱元璋,所以将义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最后就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是一个幸福的结尾,朱元璋统一天下,与马皇后相亲相爱,而马皇后在朱元璋当皇帝以后,也是尽到了贤后的责任,马皇后处处以长孙皇后为榜样,带领后宫勤俭节约,不过度干涉政治,但是马皇后也总会像长孙皇后一样匡正朱元璋政治上的过失。

朱元璋当皇帝以后比较严厉苛刻,很多朝臣稍犯错误就会被朱元璋重罚,马皇后为此也如长孙皇后一般保护了不少忠正耿直的大臣。

马皇后的作风和东汉时期名将马援的女儿汉明帝刘庄的明德马皇后以及唐太宗的长孙皇后都很像,所以马皇后在当时和后世都备受尊重,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从此不再立后。

清代孝庄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也就是皇太极的侧妃,顺治帝的生母,在皇太极去世后,孝庄文皇后屈从权势极大摄政王多尔衮,换来了顺治帝和自己母子平安。

在多尔衮去世后孝庄文皇后又辅佐顺治帝统治中原,顺治帝英年早逝后,孝庄文皇后扶持康熙帝上位,又辅佐了康熙帝。

可以说孝庄文皇后先后辅佐顺治、康熙两代帝王,为后世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并且孝庄文皇后与后世的慈禧太后又不一样,她不过度揽权干政,皇帝只要亲政她就立刻还政,而且她从不将自己想法强加于皇帝之上,她更多的是为皇帝提供参考意见,不揽权不干政,还颇有政治头脑和手段,孝庄文皇后可以说是皇后之中的典范。

从孝庄文皇后之后慈禧就不要说了,而清代灭亡,中国再没有了封建王朝,千古一后也就没有了。可以说孝庄文皇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千古一后。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10

通情达理是无忧,贤良淑德观音婢

我认为能够称为“千古一后”的那当属唐太宗李世民的妻子观音婢长孙无忧皇后了。长孙皇后才是真正的贤妻良母。

长孙皇后的父亲是隋朝武将长孙晟,哥哥是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即使长孙皇后出身高贵,但是在成为皇后之后非但没有享受皇后该享受的奢华生活,反而节俭朴素,长孙皇后的节俭给后宫起到了很大的带头作用,每年都会剩下一大批的钱财。

长孙皇后13岁就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在李渊还做皇帝的时候,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战。而长孙皇后就做到一个儿媳的责任,相夫教子,尽心尽力的侍奉公公李渊。并且因为李世民常年征战,功勋卓著有不少人都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坏话,而长孙皇后一直就在尽力维系着李渊和李世民之间的父子感情。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便将其封为了皇后,统率六宫。身为皇后她不仅在吃穿用度上做出了表率,还做到了一个妻子的本分,长孙皇后深知“盈满则亏”,一直以来都劝诫唐太宗不要太偏向于自己的亲人。而且在唐太宗每次受魏征气后都能来安慰疏导唐太宗的心情,并且长孙皇后也一直在学习进步,经常与唐太宗夫妇二人谈古论今,有时还会发表自己一些独特的建议帮助唐太宗处理政务。这是她为贤妻。

在教育孩子方面,长孙皇后是唐高宗李治的母亲,而且当初在节俭方面还驳回了太子李承乾奶娘要求增加东宫吃穿用度的要求,对孩子的教育也是身体力行。此为良母。

根据史书记载,长孙皇后患有气疾,后来长孙皇后生母赵国夫人和唐高祖李渊接连病逝,对唐太宗和长孙皇后都是很大的打击,一时间长孙皇后悲伤过度引发气疾。一时间命悬一线,唐太宗为了给长孙皇后祈福便下令修缮国中392座寺庙,祈求佛家能够给自己妻子多降临一些福泽恩惠,但这一次没有能将长孙皇后的性命挽回,公元636年长孙皇后薨,享年36岁。死后葬于昭陵。

两人于情伉俪情深,于政相辅相成。长孙皇后可谓“千古一后”。

您还有什么不同观点,欢迎留言共同探讨。

长孙皇后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